马钱子是什么啊
列入禁药编辑本段 由于高剂量的马钱子碱已知是致命的毒,和有时可能会导致暴力的肌肉抽搐 。此外,马钱子碱的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性能,并因此被列入禁药名单的违禁物质的医学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简介编辑本段 名称:马钱子
类别:活血化瘀药
来源:马钱Strychnos nux-vomica L
科属:马钱科马钱子属
拼音:MA QIAN ZI
拉丁:Semen Strychni
英文:Nux Vomica, Dong Button
别名:番木鳖、苦实把豆儿(《飞鸿集》)、火失刻把都(《纲目》)、苦实(《本草原始》)、马前、牛银(《本草求原》)大、方八(《中药材手册》)
处方名:马钱子、马前子、生马钱、制马钱、炙马钱子、制马钱子、砂炙马钱子、油炙马钱子、水炙马钱子等
处方中写马钱子、马前子均指生马钱子。为原药去杂质及毛茸研末入药者。毒性特大,用须格外小心。
砂炙马前子或称炙马前子。为净马钱子用砂子炒至膨胀内部棕**时取出入药者。毒性减小。
油炙马钱子又称油马钱子。为净马钱子在植物油中炸至膨胀内部棕**时取出入药者。毒性减小。
水炙马前子为净马钱子用水煮沸,水浸后切片晾干入药者。因水煮温度低,不能大大减少其毒性,用量宜小。
制马前子为砂炙、油炙、水炙马前子的统称。
药用部位:成熟种子
植物形态:常绿乔木,高10~13m。叶对生,有柄;叶片广卵形,先端急尖或微凹,全缘,革质,有光泽,主脉5条,罕3条。聚伞花序顶生,花小,白色,近无梗;花萼先端5裂;花冠筒状;雄蕊5,无花丝;子房上位,花柱长与花冠相近。浆果球形,直径6~13cm,成熟时橙色,表面光滑。种子3~5粒或多,圆盘形,密被银色茸毛,种柄生于一面的中央。
药材性状:种子扁圆纽扣状,常一面微凹,另面稍隆起,直径12~3cm,厚3~6mm,表面灰绿色或灰**,密生匐伏的银灰色丝状茸毛,由中央向四川射出;底面中央有圆点状突起的种脐,边缘有微尖突的珠孔。质坚硬,平行剖面可见淡黄白色胚乳,角质状,子叶心形,叶脉5~7条。无臭,味极苦。
产地:马钱:印度、越南、缅甸、泰国、斯里兰卡 (云南马钱:云南)
采收加工与储藏:采制9~10月,摘取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净附着的果肉,晒干。用砂烫去毛后,研粉用。
炮制方法:马钱子粉:取沙子,置锅内炒热,加入拣净的马钱子,炒至呈深**并鼓起,取出,筛去砂子,刮去毛,研粉。油马钱子:取拣净的马钱子,加水煮沸,取出,再用水浸泡,捞出,刮去皮毛,微晾,切成薄片。另取麻油少许,置锅内烧热,加入马钱子片,炒至微**,取出,放凉。《纲目》:“或云以豆腐制过用之良,”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①《纲目》:“苦,寒,有毒。”②《本草原始》:“味苦,寒,大毒。”归肝、脾二经。
功能主治: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麻木瘫痪,重症肌无力等。
功能主治:治咽喉痹痛,痈疽肿毒,风痹疼痛,骨折,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1通络止痛:用治风湿顽痹或拘挛麻木。2,消肿散结:用治外伤瘀肿疼痛及痈疽肿痛。近年用治多种癌肿,有一定疗效。3治疗小儿麻痹后遗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风寒湿痹、全身关节拘急、麻木,癌肿等。
用法用量:内服:炮制后入丸、散,日服03~06g(大剂量09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浸水、醋磨、煎油涂敷,或熬膏摊贴。 禁忌编辑本段 不宜生用、多服久服;体质虚弱及孕妇禁服。过量中毒可引起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甚至昏迷。《本草经疏》:“气血虚弱、脾胃不实者,慎勿用之。”毒性马钱子含有番木鳖碱,成人用5~10毫克即可发生中毒现象,30毫克可致死亡。曾报道用马钱子治疗白喉总剂量达50.54毫克时,引起中毒。亦有服九转回生丹(主要成分为马钱子与地龙)而致中毒或马钱子7粒中毒致死的病例。 中毒症状编辑本段 最初出现头痛、头晕、烦躁、呼吸增强、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难,呼吸加重,瞳孔缩小、胸部胀闷、呼吸不畅,全身发紧,然后伸肌与屈肌同时作极度收缩、对听、视、味、感觉等过度敏感,继而发生典型的土的宁惊厥症状,最后呼吸肌强直窒息而死。 中毒解救编辑本段 轻度中毒,无明显抽搐的
1绿豆100g,生甘草 100g,煎水频服
2蜂蜜6g,绿豆120g,甘草30g,水煎频服
中度中毒,有明显抽搐的
防风6g,甘草10g,勾藤12g,生姜5g,青熏2g,冲服或水煎服
严重抽搐
蜈蚣3条,全蝎6g,研末一次灌服(小儿减量) 考 证编辑本段 ①出自《本草纲目》:“番木鳖,蔓生,夏开黄花,七、八月结实如括楼,生青熟赤,亦如木鳖,其核小于木鳖而色白。”②《本草原始》:“番木鳖,木如木鳖子大,形圆而扁,有白毛,味苦。鸟中其毒,则麻木搐急而毙;狗中其毒,则苦痛断肠而毙。若误服之,令人四肢拘挛。”
●断肠草
看过《神雕侠侣》的同志一定会记得杨过中了情花之毒后是怎么解毒的,那就是用断肠草以毒攻毒。断肠草原来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根本不是象书中说的那样是小草,而是一年生的藤本植物。其主要的毒性物质是葫蔓藤碱。具原书上记载,吃下后肠子会变黑粘连,人会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服碳灰,再用碱水和催吐剂,洗胃后用绿豆、金银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
断肠草—还有一说是雷藤(《中药大辞典〉)绿豆、金银花和甘草实际上是万用解毒药,同样的还有荔枝蒂、生豆浆等。
●雷公藤
雷公藤生于山地林缘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根秋季采,叶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功能与主治雷公藤有杀虫、消炎、解毒之效,是我国江浙一带菜园中广泛使用的杀虫剂,有祛风,解毒,杀虫功能。也用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结核、麻风等。其根、叶、花均可捣烂外敷,但用根敷后,过半小时须取去,否则起泡。
中毒症状潜伏期一般2小时左右如煎服或同时饮酒的症状就出现更早,且更严重。一般死亡时间约在24小时左右,最多不超过4天。中毒开始出现头晕头痛、心悸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肌肉疼痛、嚎叫挣扎、四肢麻木或抽搐、肝肾区疼痛。血便、少尿、浮肿,偶有血尿、尿储留、血压下降、唇甲发绀,严重时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及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偶因心肌损害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鼻出血、吐血水、全身及寒丸疼痛,后期毛发脱落,皮肤接触时可引起炎症。
解救方法
1、毒后能度过5天,预后较好。接触中毒者应立即脱离现场。。
2、治疗中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肝肾区疼痛、尿中出现蛋白及血清转氨酶升高时应立即停药。
3、尽快催吐、洗胃、导泻、灌肠。
4、静脉输入10%葡萄糖水或5%葡萄糖盐水。
另;对症治疗:如肺水肿、心原性脑缺血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钾及严重尿毒症等均应按常规方法进行抢救。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血钾及严重尿毒症时,立即应用透析疗法常有良效。腹痛用阿托品,神经症状可用安定等。
●另一种断肠草—钩吻
也就是葫蔓藤,又名野葛、毒根、胡蔓草、除腥、黄藤、断肠草、吻葛(这两个见于《梦溪笔谈》)朝阳草、大茶药、大茶藤、虎狼草、梭葛草、大炮叶,黄花苦晚藤、黄猛菜、发冷藤、藤黄、大茶叶(广西名)大鸡苦蔓等。是马钱科植物(荆蛮兄,我见到的资料如此)一年生藤本。喜阳、卵状长圆叶对生,开小黄花,5萼漏斗状,卵状蒴果,花期8-11月、果12-2月。浙、闽、粤、滇、黔、桂都有分布。全株含钩吻素子(最多)、寅(最剧)、卯、甲、丙、辰、乙等生物碱。
钩吻素寅动物实验致死量为08mg/kg(够狠)症状为呼吸麻痹,钩吻素乙症状同,但有趣的是,此时动物心脏仍跳动,而且麻黄碱等物质无明显的解救作用,这就证明钩吻素不是作用于中枢神经或末梢神经,根据中毒后有肌肉虚弱表现,故一般认为其是作用在脊髓运动神经元上的。钩吻素甲毒性较弱,可用作镇痛剂与阿斯匹林合用效果更好,但它们都没有麻痹神经节的作用,这与箭毒科不同。对肾上腺素和平滑肌也有抑制作用,也就是说可以抑制心脏和使血压下降。
钩吻素类(主要是钩吻素甲)可以治疗神经痛尤其是三叉神经痛(好啊!有点医学知识的都知道三叉神经痛有多讨厌!)还可治疗急性脊髓灰白质炎(更好了!)不过要命的是这东西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差无几,用起来总叫人提心吊胆的,一旦呼吸有异常就要赶快采取措施。(它还真能治一些讨厌的病,看来金大侠胡扯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根据)外用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痛、痈疽、金创等
中毒症状为:神经肌肉麻痹、复视、消化道灼痛、呕吐、腹泻、腹涨或便秘、心跳先快后慢、呼吸困难、虚脱等。前面提到钩吻素作用在脊髓运动神经元上,这就使对它的处理比较棘手,无特效药,一般的急救方法是洗胃、催吐、导泻等,中药可用三黄汤(黄岑、黄莲、黄柏、甘草)灌服,或金银花榨汁和黄糖灌服等,还有一个偏方:鲜羊血乘热灌服也有效果。
●鸩酒
鸩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比鹰大,鸣声大而凄厉。其羽毛有剧毒,用它的羽毛在酒中浸一下,酒就成了鸩酒,毒性很大,几乎不可解救。但考虑实际情况,估计这只是传说,久而久之鸩酒就成了毒酒的统称。一种说法:鸩不是一种传说中的猛禽,实际存在,即食蛇鹰,小型猛禽比鸡大不了多少,在南方山区分布较广,如武当山地区。因其食蛇故被误认为体有剧毒,道士做法时的“禹步”经考证即为对其捕蛇时动作的模仿。还有一种说法,鸩是一种稀有未知鸟类,被人捕杀干净。
●鹤顶红
也常在古籍小说中出现,通常被认为是丹顶鹤头顶的红色部位所含素质。但查阅所有专业书籍,都没有这个条目,鹤有鹤肉、鹤骨和鹤脑可入药,但都无毒,而且都是滋补增益的药。比方鹤脑,可增强目力,使人夜能见物。另据现代研究者试验,丹顶鹤头顶的红色部位并无毒性。
鹤顶红究竟是什么,查了一些不太正式的文章,说鹤顶红其实是红信石。红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种天然矿物(详见后文),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可能是因为红信石是红色的就用了鹤顶红这个名字,传说古时为官者将它藏在朝冠中,必要时用来自杀,方为可信。砷进入人体后,会和蛋白质的硫基结合,使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可以阻断细胞内氧化供能的途径,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和氢氰酸的作用机理类似。
●番木鳖
就是马钱子,是马钱科植物马钱子和云南马钱子的种子。扁圆形或扁椭圆形,直径15~3cm,厚03~06cm。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表面有茸毛。边缘稍隆起,较厚,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圆点状种脐,质坚硬。毒性成分主要为番木鳖碱(Strychnine,C21H22O2N2,即土的宁)和马钱子碱(Brucine,C23H26O4N2)。主要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据说还可用于重症肌无力。中毒症状是最初出现头痛、头晕、烦燥、呼吸增强、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难,呼吸加重,瞳孔缩小、胸部胀闷、呼吸不畅,全身发紧,然后伸肌与屈肌同时作极度收缩、对听、视、味、感觉等过度敏感,继而发生典型的土的宁惊厥症状,最后呼吸肌强直窒息而死。解毒方法是使用中枢抑制药以制止惊厥,如阿米安钠、戊巴比妥钠或安定静注。然后洗胃,再后用甘草、绿豆、防风、铭藤、青黛(冲服)、生姜各适量水煎服,连续服4剂。
●天然砒霜
化学成分As2 O3,等轴晶系六八面体晶类。 单晶晶形为八面体, 也有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星状、皮壳状、毛发状、土状、钟乳状。 白色有时带天蓝、黄、红色调,也有无色, 条痕白色或淡黄。玻璃至金刚光泽, 亦有油脂、丝绢光泽。摩氏硬度15,比重373-390,解理完全,断口贝壳状,性脆,溶于水,有剧毒。
●砒 石
为天然产含砷矿物砷华、毒砂或雄黄等矿石的加工制成品。又名信石。主产于江西、湖南、广东、责州等地。商品有红信石及白信石之分,药用以红信石为主。凡砒石,须装入砂罐内,用泥将口封严,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或以绿豆同煮以减其毒。研细粉用。砒石升华之精制品为白色粉末,即砒霜,毒性更剧。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少数为选取天然的砷华矿石,多数为加工制成。加工方法很多,兹举老法和新法各一种如下:①老法 将毒砂砸成小块,除去杂石,与煤、木炭或木材烧炼,然后升华,即为信石,此法设备简单,但有害健康。②新法 选取纯净的雄黄,砸成10厘米上下的块,点燃之,使雄黄燃烧,生成气态的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然后通过冷凝管道,使三氧化二砷得到充分冷凝,即为信石。二氧化硫另从烟道排出。
炮制方法:去净杂质,砸碎,装入砂罐内,用泥将口封严,置炉火中煅红,取出放凉,研为细粉。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砒石,用小瓷瓶子盛后,入紫背天葵、石尤芮二味,三件便下火煅,从己至申。便用甘草水浸,从申至子,出,拭干,却入瓶盛,于火中煅,别研三万下用之。” ②《日华子本草》:“砒石,醋煮杀毒乃用。”
考 证:出自《开宝本草》①《纲目》:“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为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医家皆言生砒轻见火则毒甚,而雷氏治法用火煅,今所用多是飞炼者,盖皆欲求速效,不惜其毒也,曷若用生者为愈乎。”②《内科新说》:“信石有大毒,服之令胃热剧,骤生大炎,甚至溃烂而死,至痛至苦。信石虽有大毒,少用些微入药,则大有功力。作信石水母,用上等信石一钱二分,加盐二钱,雨水一斤,微火熬至十二两,碱与信石融合,两俱不见,是为信石水母。每用信石水母一两,加清水十二两,每服一两,日服二、三次,计服每一两,雨水中仅有信石十二分厘之一耳。此水治发寒热疟证,大有效验,并能治皮病各种癣。”
生药材鉴定:有红信石、白信石两种,药用以红信石为主。①红信石 又名:红矾、红砒。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白色,有**和红色彩晕,略透明或不透明,光泽玻璃状、绢丝状或无光泽。质脆,易硕碎。气无。本品极毒,不可口尝。以块状、色红润、有晶莹直纹、无渣滓者为佳。②白信石 又名:白砒。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无色或白色,透明或不透明,光泽玻璃状、绢丝状或无光泽。质脆,易砸碎,气无。本品极毒,不可口尝。以块状、色白、有晶莹直纹、无渣滓者为佳。以上药材,产江西、湖南、广东、贵州等地。显微鉴定: 本品于偏光镜下:无色透明。高正突起。折射率N=175,具交错解纹理。正交偏光镜下,显匀质性。
中药化学成分:砒石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或名亚砷酐(Arse-nous oxide, Arsenous acid anhydride, As2 O3),白色,八面体状结晶,三氧化二砷加高热可以升华,故精制比较容易;升华物普通名砒霜,成分仍为As2 O3。红砒是除含AS2 O3外尚含红色矿物质的一种砒石。 主含六氧化四砷,As4O6,如含三价铁及硫化物则显红色;天然品经分析尚含少量锡、铁、锑、钙、镁、钛、铝、硅等元素;加工品的杂质成分取决于原料和加工过程。
中药化学鉴定:取本品少许置闭口管中缓缓加热,有白色升华(As4O6)(纯品137℃升华)生成。(1)取少许上述升华物加水2ml,加氢氧化钠试液4滴,煮沸使溶,冷后加硝酸银试液2 滴,产生**沉淀。(2)另取上述升华物少许,加少量水煮沸使溶解,即生成亚砷酸,加硫化氢试液及浓盐酸后生成絮凝状**沉淀。尚可用X射线衍射法、差热热重分析法和红外光谱法进行鉴定。
致死剂量01-02克
麻痹型:当极大量的砷进入体内,出现中枢神经麻痹症状,发生四肢疼痛性痉挛,意思模糊、澹妄、昏迷,数小时内死亡,此型少见。急性型:出现明显的胃肠炎症状,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水样,有时带血,严重者酷似霍乱,一两天内死亡。此型多见。——引自《中国法医学〉
金刚石具有疏水亲油的特性,当人服食下金刚石粉末后, 金刚石粉末会粘在胃壁上,在长期的摩擦中,会让人得胃溃疡, 不及时治疗会死于胃出血, 是种难以让人提防的慢性毒剂。文艺复兴时期,用金刚石粉末制成的慢性毒药曾流行在意大利豪门之间。
●夹竹桃,据法医学资料,致死剂量20-30 片叶子,全身有毒
●乌头
毛茛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cm,叶互生,革质,卵圆形,三裂,两则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再3裂,边沿有缺刻。5萼圆锥花序,花瓣2,果实为长圆形,花期6-7月、果7-8月。辽、豫、鲁、甘、陕、浙、赣、徽、湘、鄂、川、滇、贵、都有分布。
乌头这个名称一般指的是川乌头,还有草乌头,一般指的是野生种乌头和其他多种同属植物,比如北乌头(蓝乌拉花)、太白乌头(金牛七)等,是中药学上的名称。
乌头含有多种生物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乌头碱、川乌碱甲、川乌碱乙(卡米查林)、塔拉胺等。
乌头碱的毒性表现为:
1、可突然加快心率、引发心率紊乱,解剖证明死于乌头碱中毒者的心脏收缩如桑椹状。
2、可扩张血管,迅速使血压下降。
3、影响肾上腺的活动,特别是能显著的降低抗坏血酸的含量。
4、抑制中枢神经,呼吸中枢。
中毒表现为:呕吐、腹泻、昏迷、肢体发麻、呼吸困难、脉搏血压体温下降、心率紊乱(这好像都是些废话)
急救一般用大剂量阿托品(托品碱可缓解心脏中毒,类似还有普路卡因、抗组织胺、奎宁丁)、利多卡因、干姜和甘草、金银花、绿豆、犀角等中药。黄芪、远志、牛奶等也有一定效果。
古时的标准军用毒药,涂抹兵器,配置火药,关公刮骨疗毒就是疗得乌头的毒
●短柄乌头(雪上一枝蒿)
附子是乌头(特指川乌头栽培品)的旁生根,也叫子根,中医讲究在夏至和小暑之间发掘,好像是因为什么“其性辛甘,大热”的缘故,这时的未加工品称“泥附子”。之后用盐卤和食盐混合液浸泡再晒干的叫“盐附子”,用卤水煮沸再用较稀的卤水浸过后用黄糖、菜油调色再蒸熟晒干的叫“黑顺片”(黑附子),不用黄糖、菜油调色直接蒸熟晒干用硫漂白的叫“白附片”(明附片、雄片)。因其“性辛甘,大热”中医多用于各种“寒疾、风疾”比如伤寒、中风、风湿等,现在还多制成注射液用来治疗心力衰竭。
附子的毒性同乌头,但比较弱,只不过它是一味常用药,所以中毒情况也较多见,但是很少有死亡的。一般的附子中毒多有患者本身因素在其中,比如有过敏体制什么的,只要抢救及时不会有危险的,具体措施和对付乌头中毒一样。
另外参附汤是中药中最后的急救手段,用来调命的。但那个东西不能急用,需要久煎,所以中医院就只能整天煎着那么一锅。
●见血封喉
又名“毒箭木“、”剪刀树“,国家保护的濒危植物,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种类之一。
树汁呈乳白色,剧毒。一旦液汁经伤口进入血液,就有生命危险。古人常把它涂在箭头上,用以射杀野兽或敌人。秒杀。
原产东南亚。我国海南,西双版纳植物园中可见。
摄于儋州海南热带植物园据估计,理论上这棵树足以放倒全海南人民
●奎宁,这是什么东西就不用我多说了,地球人都知道的。它除了能够有效杀灭疟疾原虫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堕胎,(一向很怀疑那帮骄奢*逸的欧洲殖民贵族要那么多的奎宁究竟实干什么用的,尤其是耶稣会的那帮道貌岸然的家伙们)
奎宁可以破坏平滑肌肌原蛋白,使平滑肌发生有节律的收缩,(有些像疟疾打摆子啊,有趣)想一想妊娠中的子宫平滑肌发生有节律的收缩会有怎样的结果?但同时,过量的奎宁会抑制心肌并引起血管扩张,还会扰乱汗腺分泌会导致脱水,刺激消化道引发内出血。最后导致心肺等的功能衰竭。
奎宁的致死量为8g,因其易于吸收,一般30min内即出现耳鸣、眼花、恶心、呕吐、头昏、口唇发青、体温下降、1-2h内即可死于呼吸麻痹。奎宁还会引起视网膜细胞的变性,严重的会导致视神经萎缩,也就是说奎宁中毒的后遗症很有可能是失明。
奎宁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药(就我所知)急救仍多为洗胃、灌肠,因为它易于吸收,同时又不是高效毒药,(想一想那么苦的东西没人会把它当毒药的)当出现症状时就已经晚了。同样急性酒精中毒也几乎是没救的,而对付比它们厉害的多的砷毒、蛇毒却都有特效药,真有意思,这就是辩证法吧。
●情花
还记得杨过中的毒吗情花据说就是白色曼佗罗曼佗罗是一年生有毒草本,夏秋开花,花冠漏斗状。又名风茄花、洋金花、山茄花。
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广西曼佗罗花,遍生原野,大叶百花,结实如茄子,而遍生山刺,乃药人草也。盗贼采干而末之,以置饮食,使人醉闷,则挈箧而趋。”曼佗罗的叶、花、果、茎均可入药,含东莨菪碱、莨菪碱及少许阿托品等生物碱,其中以花的含量最高,约034%。南宋窦材《扁鹊心书》记“睡圣散”一方:“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不知痛,亦不伤人,山茄花、火麻花共为末,每服三钱,小儿只一钱,一服后即昏睡。”
曼佗罗花全株有毒,以果实以及种子毒性最大,干叶的毒性则比鲜叶小,其叶、花、籽果、茎均可入药,含东莨菪碱、莨菪碱及少许阿托品等生物碱,其中以花的含量最高,约034%。
最后是最常用的两味中药解毒药。
◎甘草,中药称为药王,能解各类药物中毒,可惜现在为了挖它,破坏了大片草原,发菜、甘草,宁夏之宝,但为了挖他们,却破坏了宁夏的环境。
◎金银花,全国大多数地方都有,是很好的饮品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马唐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马唐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味 28 功能主治 29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马唐的方剂 2 用到中药马唐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马唐 1 拼音
mǎ táng
2 《辞典》:马唐21 出处
《别录》
22 拼音名Mǎ Tánɡ
23 马唐的别名羊麻、羊粟(《别录》),马饭(《本草拾遗》)。
24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马唐的全草。
25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秆广展、分枝,下部节上生根。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17厘米,宽3~10毫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近 ,两面疏生软毛或秃净;叶鞘疏松裹茎,疏生有疣基的软毛或无毛。总状花序3~10枚,长5~18厘米,上部者互生或呈指状排列于茎顶,基部者近于轮生,穗轴宽约1毫米,中肋白色,约占其宽的1/3;小穗披针形,长3~35毫米,通常孪生,一具长柄,一柄极短;第1颖微小,钝三角形,长约O2毫米;第2颖长为小穗的1/2或3/4,边缘具纤毛;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具明显的5~7脉,中部3脉明显谷粒几等长于小穗,色淡。花果期6~10月。
26 生境分布生长于草地和荒野路旁。广布我国南北各地。
27 性味《别录》:"味甘,寒。"
28 功能主治①《别录》:"主调中,明耳目。"
②《本草拾遗》:"煎取汁,明目润肺。"
29 摘录《辞典》
用到中药马唐的方剂 嗍骨散
ddot;疡医》卷五:方名:嗍骨散组成:马蹄金、马蹄藤、白马骨、紫金皮、钩藤钩、铁马鞭、酒坛根、马
马鞭散晚祥西、雪里开、马蹄金、铁马鞭、鬼腰带根。主治:马(疒皇)。用法用量:水煎,入酒和服。又用雪里开捣
散血消核汤山苏木、溪枫根、山乌豆、鸡屎子、赤牛膝、马蹄金、马蹄藤、铁马鞭、白马骨、马蹄香、穿山蜈蚣。主治:马
二马散ǎsǎn处方:马蹄金、铁马鞭、拨雪根。功能主治:马(疒其)。用法用量:水煎,入少酒和服。摘录:《准
九金六马散ǔjīnliùmǎsǎn处方:铁马鞭、白马骨、地马梢、紫金藤、马蹄藤、金星草、金惊根、金银花、山红
更多用到中药马唐的方剂用到中药马唐的中成药 风湿关节炎片
ian标准编号:WS3B051791处方:马钱子(调制粉)160g麻黄160g当归32g苍术
跌打止痛片制)150g红花100g当归100g土鳖虫50g马钱子(砂烫)10g合欢皮100g制法:以上六味,
伤科七味片次。极量,一次4片,一日3次。注意:本品含有剧药马钱子,应严格按规定量服用。贮藏:密封。注:延胡索
复方氨茶堿暴马子胶囊拼音:fùfāngānchájiǎnbàomǎzǐjiāonáng英文:复方氨茶堿暴马子胶囊说明书:
复方陇马陆胃药片an标准编号:WS3B294398处方:陇马陆全粉200g三七40g其他药材适量制法:以上药
更多用到中药马唐的中成药古籍中的马唐 《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草之五]莸
(《拾遗》)校正并入有名未用《别录》马唐。释名马唐(《别录》)、马饭(《别录》)、羊麻(《别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四十二有名未用总一百九十四种]一百三十二种草木类见日消黑此物有小毒○马颠味甘有毒疗浮肿不可多食○马唐味甘寒主调中明耳目一名羊麻一名羊粟生下湿地茎有节
《证类本草》:[卷第三十]马唐节节有根,著土如结缕草,堪饲马。云马食如糖,故曰马唐。煎取汁,明目,润肺。《尔雅》云∶马唐,马饭也。
《普济方·针灸》:[卷十八本草药性异名]草木类(有名未用)马唐一名羊麻。羊粟。尔雅云。马唐马饭也。马逢。牛舌实一名喙尸。牛耳菜。犀洛一名星洛。泥洛
《医说》:[卷二神医]太医集业马钱子是什么啊
本文2023-10-16 04:19:0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6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