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各地文化旅游景点介绍 山西各地旅游景点简介
山西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景点
山西24个重点旅游景点 壶口、五台山、恒山、平遥古城、晋城皇城相府、应县木塔、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洪洞大槐树、普救寺、绵山、运城死海、阳泉藏山旅游区、榆次老城、太行山大峡谷、云冈石窟、宁武万年冰洞、临汾尧庙、常家庄园、晋祠、芦芽山、北武当、黎城黄崖洞、解州关帝庙。
山西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为我们留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国务院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批24座、第二批38座、第三批37座,共计99座,历史名城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她们犹如散嵌在祖国大地的颗颗璀璨明珠,散发着夺目的光芒。
国务院公布的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山西省共有5座。
大同市: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排名第三,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大同古称平城、云中,北魏前期国都,辽、金时为陪都,称西京。
素为晋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文物古迹甚多,有公元453—495年(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以及上下华严寺、普化寺、九龙壁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县: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排名第八,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
平遥,从古城内发现的仰韶彩陶文化证明,远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在此生息。
春秋时为晋国中都邑,汉为京陵县。
北魏时平陶县治,因避讳太武帝名而改平遥县。
平遥城内文物遗址甚多。
现存的古城墙,是我国仅存的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始建于西周,明洪武三年扩建,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城内街巷、居民宅院富有民族特色,以及明代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风格。
城外双林寺、镇国寺以其精美的彩塑闻名中外。
代县: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排名第四。
位于山西省北部。
古州代县是晋北地区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之重镇,名胜古迹有雁门关、边靖楼、阿育王塔、杨家祠堂、赵杲观等。
历史上陈子昂、李白、王昌龄、王维、李贺,范仲淹、元好问等都曾留下关于代县名胜古迹的传世之作。
此外,代县拙中见巧的剪纸艺术,栩栩如生的面塑制作,精美艳丽的刺绣工艺等民间文化艺术无不光彩夺目,尤其是民间绘画更为人们所惊叹。
祁县: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排名第五。
晋中宝地,早在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定居。
现祁县县城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祁县名人辈出,有祁黄羊、王允、温峤、温庭筠、戴廷式等。
闻名中外的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是清末民初的民居精品。
祁县古城满街的古老店铺和寺庙,满城的砖雕石刻,油漆彩绘,古色古香。
古籍藏书,历史文物,民间艺术丰富多彩。
祁县秧歌源远流长,元宵社火喜闻乐见,腊塑、面塑、剪纸维妙维肖,都充分体现了古老的黄河文化在祁县的深厚积沉。
新绛县: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排名第三,国务院1994年1月4日批准。
晋南商城,自北魏始设州置郡,是山西南部有名的古城和商贾之地,集隋、唐、宋、元、明、清文物于一城,主要有绛守居园池、绛州大堂、龙兴寺内室塔等。
保存完好的《绛帖》,系全国四大名帖之一。
此外还有绛州鼓楼、钟楼、乐楼、稷益庙壁画。
新绛人杰地灵,荀子、王之涣、高克明、李毓秀等也都诞生在这里。
山西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大同、太原
山西旅游景点大全介绍 山西有哪些旅游景点
1、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地区五台县东北隅,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与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齐名,为国内外洲人所向往。五台山座落于“华北屋脊”上,最高海拔达3058米。这里,峰峦连绵,山岳交错,形如虎踞,势如龙蟠,总面积为2837平方公里。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
五峰耸峙,高出云表,顶无林木,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五台山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即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山峦层叠、沟壑纵横、谷河漫流、林木耸翠,盆地与山峦交错,形成一处色彩鲜明、气候凉爽、适宜人们浏览和避暑的风光宝地。
2、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冈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齐凿的。北魏经历了“太武灭佛”、“文成复法”。文成帝和平年间(460——465)云冈石窟开始大规模营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建成,前后计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昙曜主持,“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现第16至20窟就是“昙曜五窟”。
3、山西平遥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德、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在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4、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偏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辖边墙四道,总长数百公里,至今仍有三十公里保存较好,全部包砖,高耸河岸,甚为壮观。
“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关的赞誉。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是赵武灵王破林胡的战场,唐朝名将尉迟敬德在关东建九龙寺,宋代杨延昭威镇三关。现存关城为明洪武二十三年始建,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雁门关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
5、绵山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绵山,又称介山,在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绵山的景观很多,有白云庵、光岩寺、云中寺、地藏殿、世姑庙、龙王庙、柏龙、说法台、棋盘石、五龙墓、舍身崖等。还有直径1米的铁锅水,水从崖壁流入,满而不溢,掬而饮之,味甚甘甜,叫做“一锅泉”。泉之南有一“之”字形石级,行500米,即达沟底深谷,又有“石洞水”与周围的青山怪石、奇树山花相映成趣,使人赏心悦目。
山西省三大旅游景点介绍
山西省三大旅游景点介绍
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接下来我为您带来了山西省三大旅游景点介绍,欢迎阅读!
1、山西忻州五台山景区(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文保单位)
这里不仅世界佛教五大圣地之一和中华十大名山之一,而且也我国对外推出的旅游王牌产品之一。五台山因五峰拔地崛起,峰顶平坦如台而得名。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有着无穷智慧,这里寺庙众多,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在寺院共47处,其中多数还是皇帝下圣旨建造的,多朝皇帝都来拜。
2、山西大同云冈石窟(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文保单位)
如果不亲眼去看,根本感受不到那十分之一的震撼。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有洞窟45个,石雕造像51000尊,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历经1500年的沧桑。这里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和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山西的一张世界性旅游名片。
3、山西平遥古城(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古城、全国文保单位)
平遥古城,是美国《纽约时报》评选出全球最值得旅游的41个地方之一,她是最佳历史人文经典旅游目的地,中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已有2700多年历史。这里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是晋商发源地、中国古代商业中心、中国金融发源地,是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作为旅游景点来说,这里真的是一座实打实的古城。 ;
山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山西的旅游景点介绍
1、山西忻州五台山景区(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文保单位)这里不仅世界佛教五大圣地之一和中华十大名山之一,而且也我国对外推出的旅游王牌产品之一。五台山因五峰拔地崛起,峰顶平坦如台而得名。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有着无穷智慧,这里寺庙众多,据传拥有寺庙128座,现在寺院共47处,其中多数还是皇帝下圣旨建造的。
2、山西大同云冈石窟(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文保单位)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有洞窟45个,石雕造像51000尊,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历经1500年的沧桑。
3、山西平遥古城(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古城、全国文保单位)平遥古城,是美国《纽约时报》评选出全球最值得旅游的41个地方之一,她是最佳历史人文经典旅游目的地,中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已有2700多年历史。这里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县城原型,是晋商发源地、中国古代商业中心、中国金融发源地,是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名称
编号
分类
所在地
时代
平型关战役遗址 1-25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灵丘县 1937年
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1-26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武乡县 1938年
云冈石窟 1-34 石窟寺 大同市 北魏
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1-71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应县 辽
南禅寺大殿 1-79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五台县 唐
佛光寺 1-80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五台县 唐—清
晋祠 1-85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太原市 宋
善化寺 1-88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大同市 辽、金
华严寺 1-91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大同市 辽、金
永乐宫 1-93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芮城县 元
广胜寺 1-96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洪洞县 元、明
丁村遗址 1-137 古遗址 襄汾县 旧石器时代
侯马晋国遗址 1-146 古遗址 侯马市 东周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2-7 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 五台县 1938年
岩山寺 2-23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繁峙县 金
五台山古建筑群 [1] 2-26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五台县 明至清
悬空寺 2-30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浑源县 明
平遥城墙 3-60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平遥县 明
丁村民宅 3-87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襄汾县 明
法兴寺 3-106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长子县 唐—宋
天台庵 3-107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平顺县 唐
青莲寺 3-110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泽州县 唐—清
镇国寺 3-111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平遥县 五代—清
大云院 3-112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平顺县 五代—清
玉皇庙 3-113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泽州县 宋—清
崇福寺 3-117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朔州市 金
双林寺 3-120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平遥县 明
万荣东岳庙 3-129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万荣县 元—清
解州关帝庙 3-130 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 运城市 清
西侯度遗址 3-182 古遗址 芮城县 旧石器时代
陶寺遗址 3-192 古遗址 襄汾县 新石器时代
禹王城遗址 3-205 古遗址 夏县 东周—汉
平城遗址 3-215 古遗址 大同市 北魏
广武汉墓群 3-236 古墓葬 山阴县 汉
司马光墓 3-246 古墓葬 夏县 北宋
许家窑—侯家窑遗址 4-2 古遗址 阳高县[2] 旧石器时代
西阴村遗址 4-5 古遗址 夏县 新石器时代
旌介遗址 4-24 古遗址 灵石县 商
曲村—天马遗址 4-26 古遗址 曲沃县、翼城县 商
龙门寺 4-92 古建筑 平顺县 五代—清
晋城二仙庙 4-97 古建筑 泽州县 宋
崇庆寺 4-98 古建筑 长子县 宋
关王庙 4-99 古建筑 阳泉市 宋
则天庙 4-100 古建筑 文水县 金
南、北吉祥寺 4-101 古建筑 陵川县 宋—清
姬氏民居 4-115 古建筑 高平市 元
牛王庙戏台 4-116 古建筑 临汾市 元
绛州大堂 4-117 古建筑 新绛县 元
榆次城隍庙 4-118 古建筑 晋中市 元
霍州州署大堂 4-119 古建筑 霍州市 元
千佛庵 4-134 古建筑 隰县 明
万荣后土庙 4-167 古建筑 万荣县 清
祆神楼 4-168 古建筑 介休市 清
龙山石窟 4-192 古建筑 太原市 元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4-241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兴县 1939年
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 4-243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左权县 1941—1943年
柿子滩遗址 5-8 古遗址 吉县 旧石器时代
东下冯遗址 5-9 古遗址 夏县 新石器时代—商
晋阳古城遗址 5-10 古遗址 太原市 春秋—五代
蒲津渡与蒲州故城遗址 5-11 古遗址 永济市 唐—明
曲回寺石像冢 5-12 古遗址 灵丘县 唐
马茂庄墓群 5-151 古墓葬 吕梁市 东汉
方山永固陵 5-152 古墓葬 大同市 北魏
马村砖雕墓 5-153 古墓葬 稷山县 宋、金
万荣稷王庙 5-224 古建筑 万荣县 金
大同九龙壁 5-225 古建筑 大同市 明
广济寺大雄宝殿 5-226 古建筑 五台县 元
介休后土庙 5-227 古建筑 介休市 明、清
正觉寺 5-228 古建筑 长治县 金—明
龙岩寺 5-229 古建筑 陵川县 金、明
荆庄大云寺大雄宝殿 5-230 古建筑 浑源县 金
窦大夫祠 5-231 古建筑 太原市 元—清
观音堂 5-232 古建筑 长治市 明
潞安府城隍庙 5-233 古建筑 长治市 元—清
阿育王塔 5-234 古建筑 代县 元
边靖楼 5-235 古建筑 代县 明
淳化寺 5-236 古建筑 平顺县 金
明惠大师塔 5-237 古建筑 平顺县 五代
九天圣母庙 5-238 古建筑 平顺县 北宋—清
慈相寺 5-239 古建筑 平遥县 北宋—清
平遥文庙 5-240 古建筑 平遥县 金—清
兴东垣东岳庙 5-241 古建筑 石楼县 金—清
大悲院 5-242 古建筑 曲沃县 宋、金
太符观 5-243 古建筑 汾阳市 金—清
沁县大云院 5-244 古建筑 沁县 宋—清
觉山寺塔 5-245 古建筑 灵丘县 辽
资寿寺 5-246 古建筑 灵石县 明
清凉寺 5-247 古建筑 芮城县 元
广仁王庙 5-248 古建筑 芮城县 唐
芮城城隍庙 5-249 古建筑 芮城县 北宋—清
泛舟禅师塔 5-250 古建筑 运城市 唐
洪福寺 5-251 古建筑 定襄县 金
洪济院 5-252 古建筑 武乡县 金—清
武乡县大云寺 5-253 古建筑 武乡县 宋—清
会仙观 5-254 古建筑 武乡县 金—清
大王庙 5-255 古建筑 盂县 金—明
临晋县衙 5-256 古建筑 临猗县 元—近代
香严寺 5-257 古建筑 柳林县 金—明
洪洞玉皇庙 5-258 古建筑 洪洞县 元
浑源永安寺 5-259 古建筑 浑源县 元
太阴寺 5-260 古建筑 绛县 金
三嵕庙 5-261 古建筑 壶关县 金—清
乔家大院 5-262 古建筑 祁县 清
泽州岱庙 5-263 古建筑 泽州县 宋—明
安国寺 5-264 古建筑 吕梁市 明
小会岭二仙庙 5-265 古建筑 陵川县 北宋—清
崔府君庙 5-266 古建筑 陵川县 金—清
西溪二仙庙 5-267 古建筑 陵川县 金—清
崇明寺 5-268 古建筑 高平市 北宋—明
开化寺 5-269 古建筑 高平市 北宋—清
游仙寺 5-270 古建筑 高平市 北宋—清
定林寺 5-271 古建筑 高平市 元—清
福胜寺 5-272 古建筑 新绛县 元、明
稷益庙 5-273 古建筑 新绛县 明
柏山东岳庙 5-274 古建筑 蒲县 元—清
青龙寺 5-275 古建筑 稷山县 元
原起寺 5-276 古建筑 潞城市 宋
长城—雁门关 5-442(7) 古建筑 代县 明
天龙山石窟 5-445 石窟寺及石刻 太原市 东魏—唐
塔水河遗址 6-21 古遗址 陵川县 旧石器时代
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 6-22 古遗址 闻喜县 周至汉
南村城址 6-23 古遗址 方山县 战国至晋
黄河栈道遗址 6-24 古遗址 平陆县 汉至清
霍州窑址 6-25 古遗址 霍州市 宋至元
洪山窑址 6-26 古遗址 介休市 宋至清
崔家河墓群 6-230 古墓葬 夏县 周
沙梁坡墓群 6-231 古墓葬 天镇县 汉
古城堡墓群 6-232 古墓葬 阳高县 汉
王家峰墓群 6-233 古墓葬 太原市 南北朝
什贴墓群 6-234 古墓葬 晋中市 南北朝
栗毓美墓 6-235 古墓葬 浑源县 清
老君洞 6-355 古建筑 浮山县 唐至明
卦山天宁寺 6-356 古建筑 交城县 唐至清
下交汤帝庙 6-357 古建筑 阳城县 宋至清
普光寺 6-358 古建筑 寿阳县 宋至清
金洞寺 6-359 古建筑 忻州市 宋至清
安禅寺 6-360 古建筑 太谷县 宋至明
无边寺 6-361 古建筑 太谷县 宋至清
狐突庙 6-362 古建筑 清徐县 宋至清
北义城玉皇庙 6-363 古建筑 泽州县 宋至清
周村东岳庙 6-364 古建筑 泽州县 宋至清
张壁古堡 6-365 古建筑 介休市 宋至清
佛头寺 6-366 古建筑 平顺县 宋
兴梵寺 6-367 古建筑 祁县 宋
定襄关王庙 6-368 古建筑 定襄县 宋
妙道寺双塔 6-369 古建筑 临猗县 宋
禅房寺塔 6-370 古建筑 大同市 辽
山西太原市名胜、古迹
太原市
狄村,唐初武则天时名相狄人杰的故乡。
清真古寺 在太原市解放路南段东侧。建于唐贞元年间 (785-805),现存为明代遗构。门前牌楼一座,黄匾“清真古寺”。殿内为阿拉伯式装饰,彩绘施沥粉贴金,富丽堂皇。周围木壁上刻有阿拉伯文《可兰经》第29、30本中经文数段,雕刻精细工整。左右碑亭对峙,亭内碑刻为宋黄庭坚草书,元赵孟頫和清初傅青主观后题铭。 还有明方孝孺等人榜题。
纯阳宫 在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又称吕祖庙。创建年代无考。明万历二十五年 (1597年),晋藩王朱新扬对宫内重新规划,规模空前。清嘉庆年间 (1796-1820) 增筑后院巍阁3层,景观宜人。该院整个建筑布局,类似八卦形式,为国内少见。
崇善寺 在太原市东南隅。创建于唐。明洪武十四年 (1381年) 朱元璋三子晋恭王朱棡为荐其母高皇后,就该寺旧址大事扩建,南北长550余米,东西宽250余米,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寺内大雄宝殿居中,面宽9间,高达30余米。殿堂楼阁、亭台廊庑数近千间。清同治三年 (1864年) 大部建筑毁于火。现存崇善寺的局部,包括山门、钟楼、东西两厢和大悲殿,亦自成格局。殿内神台上供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及千钵文殊和普贤三尊巨像,像高85米。殿宇和塑像,都为明初遗物。门前铁狮一对,明洪武时 (1368-1398) 铸造,为明代狮兽中的佳作。
双塔寺 在太原市东南郊郝庄村南。明万历三十六年 (1608年) 高僧福登奉敕建造。现存寺内主要建筑,全为砖构。八角十三级,高547米。塔内有阶梯踏道,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人们出入太原,双塔首先映入眼帘,成为太原的标志。寺内牡丹遍地,传为明代所植。
开化寺连理塔 在太原市西南17公里蒙山脚下。寺建于北齐天保二年 (551年),依山崖雕造佛像,高约60多米,规模宏伟,与龙山童子寺齐名。隋仁寿元年 (601年),建高大佛阁,改称净名寺。唐高祖和高宗都曾到此瞻仰,复改名开化。五代后晋开运二年 (945年) 北平五刘知远重建大阁5层,130间。北宋淳化元年 (990年) 又建释迦、如来二砖塔。既有唐代古朴遗风,又有宋代精细刻法,是唐到宋的一种过渡形式。
龙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龙山山巅。满山林密叶茂。石窟开凿于元初,道人宋德芳于太宗六年 (1234年) 主持营造龙山石窟及昊天观。现庙宇残坏,石窟尚存,共8龛。各龛雕像数额不等,共40余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朴实,衣著庄重,与佛教石窟艺术风格截然不同。
童子寺燃灯塔 在太原市西南20公里龙山上。寺为北齐天保七年 (556年) 僧宏礼禅师创建。北齐文宣帝高洋曾登寺俯瞰并州 (今太原) 城景。金天辅元年 (1117年) 寺毁于兵火,明嘉靖元年 (1522年) 重建。寺内建筑及其石雕佛像早已不存。寺前有燃灯石塔,高412米。虽历经1400多年风雨,依然如故,是我国已知最古的燃灯石塔。
太山寺 在太原市西南23公里风峪沟北。四周丛林遍野,古柏掩映,寺隐其间,非登临不易得见。始建于唐景云元年 (710年)。原为道教庙宇,名昊天祠,明初始改为佛寺。为附近佛寺之首。
晋祠 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叔虞封唐,子燮因晋水更国号,后人因以命祠名。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度,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
对越牌楼
鱼沼飞梁 在晋祠圣母殿前。鱼沼为晋水三泉之一,沼上架桥曰飞梁,亦称板桥。四周有勾栏围护可凭依。因形持殊,在我国桥梁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桥东月台上有铁狮一对,神态勇猛,造型逼真,铸于北宋政和八年 (1118年)。
金人台 在晋祠中轴线会仙桥正西。古称莲花台。因台上四隅各铸铁人一尊,亦称铁太尉。台正方形,四周砌栏板,正中设琉璃焚帛炉,高约4米。祠为晋水源头,故镇以金神,为防水患。
宋铸铁人
晋水源流 在晋祠内。源流为难老泉,秒流量18立方米。源上建水母楼。现灌溉稻田4万亩,水势清澈晶莹,水温保持17度,常年不息。唐代诗人李白《咏晋祠》诗中有:“晋祠流水如碧玉,傲波龙鳞沙草绿”。
圣母殿 在晋祠中轴线末端。前临鱼沼,后拥危峰雄伟壮观。四周围,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殿内采用减柱造,扩大了空间。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建筑。殿内有宋代彩塑43尊。姿态自然神情各异,塑工高超,是我国宋塑中的精品。
晋祠之铭并序碑 在晋祠贞观宝翰亭内。唐太宗撰文并书。碑高195厘米、宽120厘米、厚27厘米。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太原,建立唐朝后到此酬谢叔虞神恩,铭文歌颂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国策略,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以其巩固唐皇室政权。全文1203字,行书体,劲秀挺拔,颇有王右军书意。刻工洗炼,是仅次于《兰亭序》法帖的杰作,可谓行书楷模。
奉圣寺 在太原市西南郊晋祠南侧。全称十方奉圣禅寺。原为唐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唐武德五年 (622年) 建为寺,今已残坏。寺北浮屠院有舍利生生塔一座,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塔建于隋开皇年间 (581-600),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 (1751年) 重建。八角七级,高30余米,登塔远眺,晋汾景色尽收眼底。
豫让桥 在太原市西南24公里赤桥村。桥上勾栏围护,桥下晋水常流。春秋末期,晋卿智伯瑶为夺取赵家采地,决晋水以灌晋阳 (今太原),兵败被诛。家臣豫让为报仇谋刺未成,又漆身毁容,吞炭变哑,趁赵襄子游晋祠之际,怀利刃伏于祠北里许桥下,赵至马惊仍未刺成。赵执豫让欲杀,豫让曰:“忠臣不忧身之死,明主不掩人之善。愿请君之衣而击之,则虽死无怨矣!”赵伶其义,脱下锦袍,豫让击袍三剑而自刭。后人以豫让血流桥下,因名赤桥,亦称豫让桥。
天龙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四周山峦起伏,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东峰8窟,西峰13窟。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自东魏至唐,历魏、齐、隋、唐四个朝代。以唐代最多,达15窟。石雕体态生动,刀法洗炼,具有丰富的质感。宋代改名圣寿寺,寺宇已毁。寺前蟠龙古松苍翠蔽日。
大佛寺 在太原市西北20公里土堂村。又称净因寺。东临汾水,古柏参天。据考证,寺始建于北齐,金泰和五年 (1205年) 重建,明代又多次重修。现存除垂带下端两躯石狮为金代雕刻外,余皆明清遗物。各殿塑像清代曾予装绘,已失明塑风格。寺址两侧明嘉靖二十年 (1541年) 依山崖筑有重檐歇山式楼阁一座,供一佛二菩萨,佛高9米,结跏趺坐。“土堂怪柏”亦为太原一景。
窦大夫祠 在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兰村、汾河峡谷左侧。祠内古柏苍翠。晋国大夫窦犨封地太原,曾开渠兴利,后人在此立祠祀奉。历代都留有碑记。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都是元至正三年 (1343年) 重建,局部还保留宋金时期风格。其中献亭甚大,后檐柱,用大殿明间廊柱代替,结构简练而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水温较低,人称“寒泉”。“烈石寒泉”为太原名胜之一。
多福寺 在太原市西北24公里崛山之巅。山势陡峻,松柏遍野。为太原著名风景之一。寺在山顶小峪之中,极富古刹风趣。寺始建于唐贞元二年 (786年)。唐人李克用、李存勖 (后唐庄宗)父子曾到此佛焚香,寺况空前。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 (1368-1398) 重建,后又多次重修。唯寺前山巅砖塔,仍是宋代原构。寺旁小屋,是明末清初思想家傅山读书处。
山西的旅游线路大致可分为四条:
北线--古代建筑艺术线,有五台山、云岗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等;
南线--古代文化艺术线,包括最南部的永乐宫、关帝庙,可与敦粕壁画相媲美的元代壁画;
东南线--古代彩塑艺术线;
西线--山川风光艺术线,北武当山、庞泉沟、蟒河自然保护区,风光秀丽,雄伟壮观。
山西旅游区:
一、大同旅游区。主要景点:大同市---云岗石窟、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浑源县---恒山、悬空寺,应县--应县木塔,代县---雁门关、杨忠武祠、边靖楼、赵杲观。
二、五台山旅游区:五台山寺庙群、五台山自然风光。
三、壶口旅游区。壶口瀑布及沿线:广胜寺、尧庙、大槐树、苏三监狱。
四、晋中旅游区:太原市---晋祠,平遥县---平遥古城、双林寺,灵石县---王家大院、绵山,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县---曹家大院等。
五、运城旅游区:解州关帝庙、常平关帝庙、盐池、普救寺、黄河铁牛、永乐宫、飞云楼、秋风楼、五老峰、王官谷、小浪底。
六、太行旅游区:即长治、晋城两市旅游区,主要景点:沁水县---历山、柳氏民居,阳城县---蟒河、皇城相府、磨滩,壶关县---太行大峡谷,黎城县---黄崖洞,陵川县---王莽岭、锡崖沟、武家弯。
七、其它重要景点:芦芽山、庞泉沟、娘子关、灵空山
山西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忻州地区五台县
壶口风景名胜区 ---临汾地区吉县
五老峰风景名胜区 ---运城地区永济县
恒山风景名胜区 ---大同市浑源县
北武当山风景名胜区 ---吕梁地区方山县
山西省级风景名胜区:
绵山风景名胜区 ---晋中地区介休市
灵空山风景名胜区 ---长治市沁源县
石膏山风景名胜区 ---晋中地区灵石县
姑射山风景名胜区 ---临汾地区
晋祠--天龙山风景名胜区 ---太原市晋源区
山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历山自然保护区 ---晋城市沁水县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 ---吕梁地区交城县
山西国家级国家森林公园:
五台山国家森林公园 ---忻州地区五台山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 ---忻州地区宁武县
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 ---忻州地区
恒 山国家森林公园 ---大 同 市浑源县
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 ---忻州地区代县
交城山国家森林公园 ---吕梁地区交城县
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 ---运城地区永济市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 ---晋中地区榆次市
天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太 原 市晋源区
关帝山国家森林公园 ---吕梁地区交城县
云 岗国家森林公园 ---大 同 市
龙 泉国家森林公园 ---晋中地区左权县
方 山国家森林公园 ---吕梁地区方山县
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 ---长 治 市沁源县
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 ---长 治 市
中条山国家森林公园 ---运城地区垣曲县
人文旅游资源
寺庙宫观:列为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35处,省级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有284处。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为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其中唐代:五台南禅寺大殿、佛光寺东大殿和芮城广仁王庙,五代:平顺大云院、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等,宋、辽、金代:有近百处,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宋代的晋词圣母殿,高平游仙寺、崇明寺、开化寺、大雄宝殿,辽金的大同华严寺建筑群,大同善化寺,朔州崇福寺、应县净土寺正殿,五台佛光寺文殊殿,晋城青莲寺大雄宝殿,长子崇庆寺万佛殿,汾阳太符观和文水武则天庙。元代以后的古建筑:元代的永乐宫、广胜寺;北魏始建而重建于明代的悬空寺;五台山建筑群,净土宗道场的玄中寺,平遥双林寺,全国武庙之首的解州关帝庙,属明清时期。其它:孟县藏山庙、介休后土庙、绵山回銮寺、万荣飞云楼、秋风楼,灵空山圣寿寺,临汾尧庙
古塔:历代古塔280多座:应县佛宫寺释达塔、五台山白塔、代县阿育王塔、太原永祚寺双塔、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和永济普救寺莺莺塔最为著名。
石窟造像:规模较大的石窟有北朝时期19处,隋唐时期21处,宋代2处,元代2处,明代5处,加上云冈石窟,天龙山石窟共51处。
城垣关隘:长城延伸地:大同、朔州、忻州、晋中、吕梁、阳泉,3500公里。关隘:雁门关、平型关、宁武关、娘子关、偏关。古城垣较为完整的有平遥城和娘子关城。
古代壁画:寺观壁画,现存有两万七千平方米。其中唐代:三十二平方米,五代:二十多平方米,辽代:十五平方米,宋代:八十六平方米,金代:四百四十多平方米,元代:一千四百三十多平方米,明代:二千三百多平方米,清代:二千九百一十多平方米。
古代彩塑:现有古代彩塑近一万三千尊。其中唐代:八十二尊;五代:十一尊;宋、辽、金:三百九十四;元代:三百八十六尊;明代:五千八百七十八尊;清代:六千余尊。
古文化遗址:旧、新石器时代:芮城西侯度遗址及合河遗址、襄汾丁村遗址、沁水下川遗址,夏代以后的重要古遗址和墓葬:太原罗城春秋墓、侯马晋国古都遗址、朔州汉墓群、高平长平之战遗址、晋阳古城遗址
革命历史纪念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武乡县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武乡王家峪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平型关战役旧址、五台县松岩口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刘胡兰烈士纪念馆,其它:黄崖洞保卫战故址、左权将军牺牲纪念地、抗日华侨女英雄李林纪念馆、长治太行太岳烈士陵园、毛泽东故居
山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大同市:古称平城,北魏前期国都,辽、金时为陪都,称西京。素为晋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物有公元453——495年(北魏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上下华严寺、普化寺、九龙壁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县:春秋时为晋国中都邑,汉为京陵县。北魏时平陶县治,因避讳太武帝名而改平遥县。平遥城内文物遗址:古城墙,是我国仅存的较为完整的四座古城池之一,始建于西周,明洪武三年扩建,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城内街巷、居民宅院;城外双林寺、镇国寺。
代县:晋北地区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之重镇,名胜古迹:雁门关、边靖楼、阿育王塔、杨家祠堂、赵杲观。历史上陈子昂、李白、王昌龄、王维、李贺,范仲淹、元好问等都曾留下关于代县名胜古迹的传世之作。其它:剪纸,面塑,刺绣。
祁县:祁县县城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祁县名人:祁黄羊、王允、温峤、温庭筠、戴廷式等。文物:乔家大院、渠家大院(清末民初民居)。祁县古城:古老店铺和寺庙,砖雕石刻,油漆彩绘。古籍藏书,历史文物,民间艺术。祁县秧歌,元宵社火,腊塑、面塑、剪纸。
新绛县:晋南商城,自北魏始设州置郡,是山西南部有名的古城和商贾之地,有隋、唐、宋、元、明、清文物:绛守居园池、绛州大堂、龙兴寺内室塔。《绛帖》,系全国四大名帖之一。其它:绛州鼓楼、钟楼、乐楼、稷益庙壁画。新绛名人:荀子、王之涣、高克明、李毓秀。
民俗风情
民居建筑: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馆、祁县民俗博物馆、定襄民俗博物馆
名特产品、风味小吃:杏花村汾酒、山西面食、平遥推光漆器、新绛云雕、漆刻器、大同铜器
地方土产:山西老陈醋
山西老陈醋是山西的名特产。老陈醋酸醇、味烈、味长,酸得发甜、可口。虽然酸度为5度,但不觉得尖酸、难耐。这种醋存放时间长了,不仅不发霉变质,反而是越久越香。老陈醋不仅是调味佳品,还有破血瘀、除坚积、消食、杀恶毒等功用。
山西特产:
山西名产中,以汾酒、竹叶青最为有名。清除老陈醋也并不逊色,知名度颇高,而且独树一帜,盛名中外。此外,五台山“台蘑”、大同黄花、恒山黄芪、稷山板枣、平陆百合、蒲州青柿、垣曲猕猴桃、清除葡萄、上当“党参”、晋城红果、代县辣椒、晋祠大米、“沁州黄”小米、太谷中药“龟灵集”、定坤丹、长治大风丸、候马男宝、洪洞甲鱼、运城黄河鲤鱼、高平丝绸、平阳木板年画、大同艺术瓷、铜器、平遥推光漆具均属名产之列。
饮食特色
太原清和元头脑
太原清和元头脑,是用羊肉、羊髓、酒糟、煨面、藕根、长山药、黄芪、良姜八宗物品混合煮成的不稠不稀的汤,故又称作为八珍汤。在吃头脑时,还要佐以腌韭,作为药引。
头脑实质上是一种用以滋补的医疗食品。太原的头脑是明末清初的“仙医”傅山发明的,傅山字青主,太原人,是一位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抗清志士。在明朝灭亡之后,清兵铁骑蹂躏中原广大的汉族人民,傅山坚决不向暴力低头,一生奔波于抗清的事业,他见中原人民体质较弱,就决心利用自己的医道之长,帮助人民强身健体,以抗击清朝的残酷统治。在这个想法指导下,他把脑筋动到了家乡人民爱吃的“头脑”上。经过他的改进,确定了太原头脑的八味配方。
羊肉味甘性热,补虚开胃;藕根清热化痰;山药补脾除湿;黄芪味甘性温,补脾健肺;良姜味辛性热,温中下气,暖胃消食。这些配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剂温补而不腻,清薄而可口的药饵。人们清晨起来喝上一碗头脑,既充饥活血,又取得了滋补之效。
傅山不仅精于医道,而且擅长书法。他在发明了太原头脑之后,还特地给这家经营头脑的饭馆题写了店招:清和元,在这三个大字的上边又写了一行小字:“头脑杂割”,合起来就是“头脑杂割清和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店招,它具有深刻的含意。在明朝之前,有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在明朝之后,有满洲建立的清朝,这两个王朝都实行对汉人的民族歧视政策,统治也很残暴,傅山写的这块店招,就是时刻提醒人们,要宰割清和元统治者的头,坚持民族气节,这便是太原头脑的来历,也是“清和元”命名的由来。
改刀肉
塞北古城平泉,有一种传统风味小吃——改刀肉。改刀肉以猪肉和竹笋为主料,切成丝翻炒,边炒边加入鸡鸭汤、口蘑汤、酱油、绍兴酒、香油等。待肉、笋成为金**后,浇上汁水,盛入盘中,成品改刀肉,外形犹如一座金字塔,笋丝柔韧,肉丝筋硬,味道鲜美,爽口而不腻人。
改刀肉还有耐贮存的优点。冬季装篓可存放三个月,炎热的夏季也能存放一周左右,要吃时加热即可,其味不变。传说改刀肉的绝技还是清宫中传出来的哩。清朝乾隆年间,皇宫御膳房里有位姓刘的师傅,有一手做改刀肉的绝技,伺候了皇帝几十年,皇帝对他的手艺非常满意。后来,刘师傅年纪大了,就退休回到了故乡平泉,开起了一家饭馆。刘师傅在平泉收了五个徒弟,并毫无保留地把改刀肉的绝技传给了他们。刘师傅在病危时还谆谆叮嘱五个徒弟,要他们齐心合力,把改刀肉的绝技传下去。
五徒弟遵照师傅的遗愿,把饭馆改名为“五奎园”,就是表明大家一起将改刀肉的绝技发扬光大。五个徒弟经营有方,改刀肉的美名到处传扬开来,当时张家口外蒙古族的48家王爷进京朝觐,路过平泉时,不但要停下来一尝为快,而且还把改刀肉当成高级礼物,带进京城,馈赠亲朋好友。从此,“五奎园”和改刀肉誉满全国。
子推蒸饼
子推蒸饼,俗称蒸饼,是山西地方的传统食品,据说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子推蒸饼以精粉、猪板油、大葱、香油、花椒粉、碱为原料,经过和面、发酵、上碱、揉面、擀面、加料、揪剂、压形、笼蒸等诸多工序制成。成品蒸饼具有松软、香绵、层多、味美等特点。子推蒸饼相传是寒食节流传下来的一种熟食。
寒食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时间是清明节前一日,又一说是清明节前二日。寒食节的主要特点是禁火,即禁止热食。为什么会形成这一习俗呢,传说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大夫介子推。春秋初期的晋国,内乱不已,晋国公子重耳为避祸,出国逃亡19年,尝尽了人世间的艰辛。在这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介子推一直追随重耳,不离左右。
有一次,他们断炊绝粮,陷入困境,介子推割下了自己腿上的肉,供重耳食用充饥。后来重耳回国,做了晋国国君,史称晋文公。接着,晋文公对一直跟随自己逃亡的臣僚论功行赏,唯独把介子推给忘了。介子推也不向晋文公邀功请赏,而且更不耻与那些挟功求禄的势利之人同朝为臣,就带着母亲隐居到今山西介休县内的绵山。
晋文公知道后,追忆起介子推的忠诚,十分后悔,就亲自去请介子推下山。介子推却躲起来,坚决不肯与晋文公见面。为了逼介子推出山,晋文公就下令火焚绵山。不料介子推守志不移,宁愿被火烧死,也不肯出山,结果他与母亲双双抱树而死。
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忠诚坚贞的介子推,就在他死的这一天,不举烟火,也不进热食,所以这一天便被称为寒食节了。那么这一天人们吃什么呢,都是事先做好一些食品,在寒食节冷食。这些食品主要的就是蒸饼,因为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所以又称为子推蒸饼。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土地上,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了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周朝时,山西是唐国的领地。后来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改国号为晋。春秋时,山西是五霸之一的晋国。战国时,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三国,与秦、楚、齐、燕并称为战国七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山西设有太原、上党、河东、雁门、代郡等五郡。到隋时,太原是黄河流域仅次于长安和洛阳的第三大城市。隋末 ,李渊父子起兵于太原 ,建都长安后,把太原尊为“北都”,意即“别都”。五代时期,后唐 、后晋 、后汉和北汉都是以山西为根据地起家。在中国封建社会期间,山西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且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越是乱世越是显得重要 ,谁拥有了山西,谁就可以称雄天下。所以,清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天下形势,必有取于山西。金元时期,山西的经济、文化在中国北部居领先地位。明代时,设山西行中书省于太原,后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山西五府三州。清代,开始称为山西。
早在180万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就在晋南芮城大(黄)河拐弯处的一个叫西侯度的地方,点燃了人类历史上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把火,从此,开启了一个伟大民族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同位于晋南的襄汾,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丁村人”遗址、陶寺夏代遗址,驰名中外。侯马的春秋晋城遗址,展示了春秋霸主晋国都城的辉煌雄伟。另外尚有汉末黄巾军郭太部屯兵的白坡垒;以及史威村金代建筑的“普净寺”,丁村明、清居民建筑等宝贵文物。
山西是厚重的黄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雄关以及革命文物、史迹等,从北到南、珠串全省,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全省境内,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就有119多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大同旅游区的云冈石窟、悬空寺以及中国五岳之一的北岳恒山;朔州旅游区的应县木塔、崇福寺;忻州旅游区的五台山、芦芽山、代县杨家将故地;太原旅游区的晋祠、天龙山石窟、窦大夫寺、玄中寺、卦山和天宁寺、文水则天庙;晋中的平遥古城、昔日晋商的豪宅大院;临汾旅游区的尧庙、洪洞县的大槐树、广胜寺、吉县黄河壶口瀑布、侯马晋都遗址;运城旅游区的解州关帝庙、芮城永乐宫壁画、夏县司马光墓、永济黄河铁牛、永济普救寺和莺莺塔,万荣飞云楼,等等。其中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五台山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代县十大旅游景点为:雁门关、代县阳明堡机场战斗遗址、代县阿育王塔、长城雁门关段、元明楼、西陉关、代县极乐寺、赵杲观、杨忠武祠、洪济寺。
1、雁门关
雁门关又名西陉关,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2001年,雁门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2、代县阳明堡机场战斗遗址
代县阳明堡,坐落于雁门关下、滹沱河畔。这里原是一片将近万亩的盐碱荒滩,抗日战争前,阎锡山曾在此建了一个简易飞机场。
3、代县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阿育王塔(第五批国保)时代:元地址:代县县人民政府院内原为圆果寺中建筑,又称圆果寺塔,寺已毁,塔独存。阿育王塔为圆锥形,通高40米。
4、长城雁门关段
雁门关关城,周长1公里余,由关城、瓮城、围城三大部分组成。墙高10米,石座砖身,内为夯土,开门三重,即东门、西门、小北门。
5、元明楼
元明楼,位于代县枣林镇鹿蹄涧村东。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风格。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99平方米。三层重檐楼阁式建筑,高约14米。转砌台基,基宽215米、深99米、高055米。底层砖砌,中设券洞,南北贯通。
6、西陉关
又称西陉关,雄踞代县西北隅,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三关。在代县北境,内长城蜿蜒起伏,犹如一条苍龙,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出连成一体,北拒塞外高原,南屏忻定盆地。
7、代县极乐寺
极乐寺,位于代县峨口镇上木角村南约2000米的狮子山中。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风格。依山而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923平方米。现仅存大殿基址和东西僧舍,余皆为新建。僧舍为石券窑洞结构。
8、赵杲观
赵杲观,位于代县新高乡洪寺村北约3000米的天台山沟。相传春秋末,赵襄子灭代,代君夫人自杀,其余姬妾由丞相赵杲引护外逃,隐居天台山,后人纪念其功德,建祠祀奉,称此为赵杲观。
9、杨忠武祠
位于代县东北20公里处的鹿蹄涧村、是宋代名将杨业后代为祭把杨业夫妇及其后代名人而建的祠堂。杨忠武祠创建于元代至元16年(公元1279年),祠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东、西、北各建堂宇三楹,奉祀杨业及其后裔。
10、洪济寺
洪济寺,位于代县峨口镇下木角村东。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碑载,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道光四年(1824)重修。坐北向南,占地面积3118平方米。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建有过殿(前为官老爷、后为地藏王)、大雄宝殿,两侧为东耳殿和东配殿。
-代县
山西各地文化旅游景点介绍 山西各地旅游景点简介
本文2023-10-16 04:29:3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6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