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人和渤海国相关历史
渤海国(669年—926年),位於朝鲜半岛北部及现时中国东北地区东部、旧日沿海州旧地。
由粟末靺鞨酋长大祚荣所建立,初名“震国”,其民族主体为粟末靺鞨,但也有部分高句丽的遗民。
公元713年,大祚荣接受唐朝的册封,获渤海郡王的封号,并领忽汗州都督,遂改震国为渤海国,成为臣属于唐朝的藩属政权,又是唐朝管辖下的一个羁縻州府即忽汗州都督府。
渤海国是一个具有二重性的政权,它既是粟末靺鞨联合高句丽等遗民建立的一个王国政权,同时又是唐朝管辖下的一个羁縻州。
这一二重性突出地体现在以下三点上:其一,每世渤海王的更迭,虽皆由大氏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但均需得到唐王朝的认可,接到册封后才算合法,否则只能称“权知国务”、“知国务”;其二,唐王朝在册封新继立国王的同时,必任命其为忽汗州都督府都督,即继立者要同时接受唐王朝地方官的任命;其三,渤海国有向唐朝贡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贡凡140余次,朝后梁、后唐10次。
渤海国与契丹早有嫌隙,渤海国衰落,契丹即取回失地。
天赞四年(925年),契丹耶律阿保机率军征伐渤海国。
同年十二月,契丹兵围渤海重镇扶余城(今吉林农安境内)。
天显元年(926年)正月,契丹军攻占扶余城。
随后,阿保机分兵攻略渤海之地。
契丹军主力进逼渤海都城忽汗城(今黑龙江宁安西南东京城),乘夜围城。
渤海国王大湮开城投降。
渤海军残部和边远地区的反抗也相继被契丹军平定。
契丹灭渤海,「得地五千里,兵数十万」。
渤海国全境纳入契丹版图。
从这一点而言,渤海人主要已经融合入中国的各民族中,与现代朝鲜民族的渊源关系很小。
中国的史书曾称大祚荣为“高丽别种”,渤海国在与日本、新罗开展外交时也曾经以高句丽的继承国自称,因此,朝鲜、韩国和部分日本学者认为渤海国与高句丽存在继承关系。
中国学者基本不同意这一点。
朝鲜学者更认为渤海国建立后,与新罗形成了朝鲜半岛的南北国时代,而渤海国是居于先进地位的主导者。
这种观点被认为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有意识的倡导朝鲜半岛北方为“正朔”有关。
韩国官方也倡导渤海国为朝鲜历史上的国家的观点,并将一艘驱逐舰以大祚荣的名字命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以来坚持渤海国为靺鞨人建立的政权的说法,否认其为高句丽的继承国。
扶余国,古国名,亦作凫臾、夫余,是古东北亚民族、濊貊别族所建,亦是朝鲜民族族源之一。
扶余国后来又再发展成为以下四个国家: 北扶余 , 东扶余, 卒本扶余 (即高句丽) 和 南扶余 (即百济) 。
古朝鲜的高句丽和百济的王室都是来自扶余人。
此外,北沃沮、东沃沮、濊都是扶余的兄弟民族。
扶余人聚居于今日中国东北,那里谷物丰盛,余粮颇多。
扶余国从公元前2世纪立国到公元494年东扶余国被高句丽灭国为止,历时约700年。
疆域
[编辑本段]
根据《后汉书》卷85的〈东夷列传〉:
扶余国,在玄菟北千里。
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
地方二千里,本濊地也。
扶余的起源地位于今日中国黑龙江省的松花江流域中心,辽宁省昌图县、洮南县以北,至吉林省双城县以南,皆其国土。
今昌团县之扶余城即古扶余王所居。
扶余最强盛之时,疆域达到万里长城以北,南达高句丽、东达挹娄、西接鲜卑,方圆约二千里(中国三国时代的一里约有今日450米,方圆二千里即约900公里的范围)。
历史
[编辑本段]
扶余最早在史书出现的地方是《史记》,在卫满朝鲜于公元前108年被灭国时就已存在。
后来在解夫娄时,宰相阿兰弗(有「右辅」的意思)假借「天帝」的话而篡位,解夫娄东迁。
为分辨这两个扶余,史书一般称前者为「北扶余」,东迁后的为「东扶余」。
至西汉时期,被划入玄菟郡。
汉武帝年,扶余开始向汉朝进贡。
汉顺帝永和元年(136年),扶余王曾来到洛阳。
之后到了三国时代,辽东半岛被公孙氏支配。
后来扶余受到鲜卑的攻击,慢慢步向衰亡。
至晋太康时,为慕容廆所破,旋即复国。
最后在北魏被同是通古斯族的勿吉(一说高句丽)所灭亡。
唐薛仁贵征高句丽,尝攻拔之。
金朝置蒲与路,明朝置福余卫,皆扶余之音转也。
“扶余国在玄冤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捐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两千里,本秒地也”位置相当于今日中国辽东及朝鲜半岛
扶余国在历史上存在时间达八百年之久,至中唐时才归于覆灭。
唐·开元七年(719年)六月,唐玄宗令黑水珠路为“黑水都督府,其下各部置刺使。
开元十三年(725年)”置黑水军。
贞元年间(785——805年),役属于渤海国,“不复与(唐)王会矣”。
903年契丹达马独沙里耶律阿保机北伐来境。
由此,成为契丹人的“戌境内,居境内,居境外”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东北南部的貊族开始大迁移。
一部分南迁与华夏族融合,一部分北移与沿族接近。
当时,东北共有四个古族系:一个是东北南部的古商族(汉族)系;二是东北西部的东胡族系;三是东北东部的肃慎族系;四是东北中部的移貊族系。
《长春县志》记载这一时期的长春古族多为肃慎族。
据专家的考证,在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春地区人口约有3万左右。
古代长春还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先后有扶余族、高句丽族、靺鞨族、契丹族、女真核、蒙古族、满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
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长春地区已从原来的单一民族聚居区,发展为多民族的杂居地区。
史籍《后汉书·东沃且传》、《三国志·沿传》都记载当时在长春一带秽族等多个民族活动的情况。
西汉初年,沿貊族的一个支系扶余族成为长春地区的主体居民。
于公元3世纪建立了政权,史称扶余国。
其活动地点就在今长春和农安一带。
扶余族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很发达,手工业也较发达。
“其国殷富”,“方二千里,户八万”。
东汉末年,扶余族在长春地区共有3万户,总人口约20万,古代长春出现了第一次增长高峰。
扶余国的建立,也使长春成为东北地区的第一个奴隶制政权的领地。
“扶余国在玄冤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捐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两千里,本秒地也”位置相当于今日中国辽东及朝鲜半岛
扶余国在历史上存在时间达八百年之久,至中唐时才归于覆灭。
唐·开元七年(719年)六月,唐玄宗令黑水珠路为“黑水都督府,其下各部置刺使。
开元十三年(725年)”置黑水军。
贞元年间(785——805年),役属于渤海国,“不复与(唐)王会矣”。
903年契丹达马独沙里耶律阿保机北伐来境。
由此,成为契丹人的“戌境内,居境内,居境外”之地。
北魏教帝太和十七年,勿吉部族灭了扶余国。
提到渤海国不知道是否会有人想起李白的故事,那个故事是说李白有一次因皇帝求他帮忙写点东西,居然让朝中显贵杨国忠帮他研墨,高力士为其脱靴。皇帝究竟要他写什么东西,可以容忍我们的大诗人如此大摆架子,原来是皇帝收到一个叫渤海国的番国送来的信,朝廷上下竟没有人识得这种文字,很丢人,最后还是贺知章举荐了李白才解决问题。李白要帮着皇帝回信,自然可以摆摆架子了。
那么这个渤海国究竟是什来历呢?渤海国(698年—926年)是东亚古代历史上的一个以靺鞨族为主体的政权,其范围相当于今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部分。这个渤海国在武则天的圣历元年,也就是公元六百九十八年建国,到公元九二六年被契丹所灭,并入大辽,传国十五世,历时二百二十九年。始终与中央王朝保持臣属关系。最盛时,疆域数千里,不但包括现今东北,而且连库页岛、朝鲜半岛北半部也都包含其中。
在余秋雨的《山居笔记》中也有提及这个渤海国。渤海国的首都位于今天的黑龙江省的宁安县在清朝被称作宁古塔。当时名叫上京龙泉府,首都由内城、外城、宫城,三重环套组成,外城周长三十余里。全程由一条贯穿南北的大道分成东西两区,又用十余条主要分割成许多方块区域,完全是唐朝长安的格局与气派。京城的北半部即是统治者的办公和居住的宫城,城墙周长也有五里,内中排列着五座金碧辉煌的宫殿,东墙外则是御花园,有湖泊和假山,亭榭。宫城中最完整的遗物是文献中可查到的一口井,叫“八宝疏离井”,井壁由玄武岩构成,几乎没有任何损坏。
从现存的种种资料来看这座城市在公元八世纪到九世纪之间很可能是亚洲最大的都城之一,当时不仅是渤海国的首都还是东北地区的贸易枢纽,把遥远的长安和日本连成一条经济通道。渤海国是当时东北大地上受盛唐文明影响最大,最先进的一个自治番国,在其接受当时也许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之一的盛唐文明,经历了一段长期而艰苦的斗争。终于在大仁秀时期(公元八一七至八三零)年达到鼎盛,世称海东盛国,其首都与长安一东一西并立于世。
二百多年里,渤海国创造了灿烂的渤海文明,不但农牧业发达,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兴盛,而且在文学、音乐、歌舞、绘画、雕塑和科技方面,都有很高的建树,成为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绝对不比辽、金低。但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国家,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上,不是轻轻带过,就是只字不提,仿佛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对这段历史很淡漠,甚至是空白。原因是什么呢?
前文说到渤海国从原始游牧生态接受先进的盛唐文明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斗争,但是文明真的战胜野蛮了吗?未必,“海东盛国”太招眼,太容易引起周围人的妒恨,它与唐朝的亲密交往太让别的游牧部落看不惯了,他所汇聚的财富太让人眼红,它拥挤的街道太能激起别人的占领欲,它播扬四海的赫赫大名太能煽起别人吞噬它的野心。于是大仁秀才过去一百年公元九二六年渤海国被契丹所灭。耶律阿保机乘渤海国内乱,起兵攻渤海,不几天就把渤海国王大諲撰给抓了起来。渤海国亡了,耶律阿保机就让自己的儿子当了国王,改渤海为东丹,五十七年后,废东丹国号,东丹疆域归了辽朝,与中原融为一体。渤海人除少量逃往王氏高丽,大多被契丹统治者强迁他地。到女真兴起,这些渤海遗民,大多又回归到他们靺鞨兄弟的怀抱,报仇雪恨,灭了辽,建起了靺鞨民族的第二个王朝,金朝。当然这都是后话。
为什么渤海国会在历史上消失,到现在我们都找不到任何有关渤海国自己的文献记载,那是因为走向文明的渤海国首都城墙内已经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心里规范和社会秩序,还不至于和快退化。契丹人占领渤海国首都之后先是尽情的劫掠一番,后来发现一座城市是一种无形情绪的集中,一种文化默契的定型,哪怕是无声的砖石岩壁,大街小巷也会构成一种强大的故国之思和复仇意念,要补捉却又不知去向。以为没有有弥漫四周,契丹人恼怒了有胆怯了,胆怯与野蛮一结合总能做出最坏的决定,于是契丹人举国南迁,一把火烧了渤海国,拆散了这些情绪和气氛,于是渤海国连同它它的记忆和历史全部丧身火海,连遗书都没来得及写就消失了。无法想象那场毁掉一座城的火有多么令人害怕,更无法想象当一座城全部投入火海后吓人的场景。只知道文明败给了野蛮。
—————文章多数摘自《山居笔记》
渤海国是公元7—10世纪东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政权,但没能留下第一手史料,后世考察渤海国所依赖的只有唐朝和日本的相关记载以及考古资料。由于史料的匮乏,关于渤海国的很多问题都无法达成共识,尤其是其历史地位与归属问题更是有关各国(尤其是中韩)争议的焦点。 最早记录渤海国的文献是9世纪前期唐朝人张建章写的《渤海记》,《新唐书·渤海传》多参照该书内容,但流传过程中已亡佚。中国对渤海的认识是以《旧唐书》和《新唐书》为基础展开的,历来中国人都认为渤海是靺鞨人的国家。20世纪,中国涌现了唐宴《渤海国志》、黄维翰《渤海国记》及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等研究渤海国的著作,对渤海历史进行了初步的整理。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全面展开了渤海研究工作,包括史料整理、考古发掘及大量研究论著问世,尤其是东北工程更加促进了中国对渤海国的研究。
现代中国认为渤海国是隶属于唐朝的地方少数民族政权,是中国历史及东北地方历史的一部分。其主要依据为:一、渤海是靺鞨族建立的国家,而靺鞨族则是中国境内的古老民族。二、渤海接受唐朝招抚与册封,向唐朝进贡,负有遣子入侍、贺正、朝觐等各项义务。三、渤海属于唐朝版图,被划为唐朝的忽汗州都督府,如同其他羁縻府州一样,唐朝对渤海实施监押与管辖。四、渤海官吏由唐朝任命,唐朝授予渤海使臣官衔,同时渤海人也能入唐为官。五、渤海地域主要在现今中国领土上,根据中国史学界的原则,凡是在历史上中国范围内的民族与政权,都属于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历史上的中国由中原王朝和边疆政权共同组成 ,从这个原则来看渤海属于中国史的一部分,何况渤海之地在周朝时期的肃慎就是中国的“北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疆域不可分割的部分。六、渤海深受唐文化的影响,各方面均模仿唐朝,与唐朝形成“车书一家”的局面,可以看出渤海与唐朝的一致性。七、渤海灭亡后,其居民大部分被汉族同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只有7%的遗民迁入朝鲜半岛。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称渤海国“被划入唐朝版图”,此外还有渤海国是“国中之国”、“割据政权”等表述,总之均坚持渤海国是唐朝一部分的观点。 朝鲜自新罗以来,历代均未将渤海视为同族之国。新罗文人崔致远在《谢不许北国居上表》中称渤海本为依附高句丽的“粟末小蕃”、“靺鞨之属”,但在《与唐江西高大夫湘状》、《与礼部裴尚瓒状》及《上太师侍中状》中又说“惟彼句丽,今为渤海”、“昔之句丽,则是今之渤海”、“高句丽残孽类聚,北聚太白山,国号为渤海”,似乎一方面认为渤海是靺鞨人的国家,另一方面又认为渤海是高句丽的继承国。有学者认为新罗之所以故意将渤海置于高句丽名下,就是要提醒唐王朝把对高句丽的余恨转嫁到渤海头上。 高丽人金富轼作《三国史记》,其中也将渤海称为“渤海靺鞨”、“靺鞨”、“北狄”、“狄国”等,说明其不把渤海引为同类。朝鲜王朝初年郑麟趾等所修《高丽史》也谓“渤海本粟末靺鞨也”。而最早将渤海列为朝鲜半岛历史的,是朝鲜王朝后期文人柳得恭,他在1784年所撰的《渤海考》一书中强烈呼吁为渤海正名,其序文一段写道:
“高丽不修渤海史,知高丽之不振也。昔者高氏居于北,曰高句丽;扶余居于西,曰百济;朴、昔、金氏居于东南,曰新罗。是为三国,宜其有三国史,而高丽修之,是矣!及扶余氏亡、高氏亡,金氏有其南,大氏有其北,曰渤海,是谓南北国。宜其有南北国史,而高丽不修之,非矣!夫大氏者何人也?乃高句丽之人也。其所有之地何地也?乃高句丽之地也。”
柳得恭不仅明确将渤海国列入本国历史,还提出了南北国时代论。到了20世纪初,民族主义史学家申采浩又重提渤海归属问题,他批判金富轼以事大主义为指导思想写《三国史记》而忽视了北方的渤海,他甚至还在提及渤海高王大祚荣和宣王大仁秀时抬高称为“高帝”和“宣帝”。 尽管有这些呼声,但将渤海史视为朝鲜半岛历史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尚未成为主流,“统一新罗”仍是普遍看法,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韩国民族主义史学逐渐取代实证主义史学,渤海国开始被认为是韩国历史,代表人物为李龙范和李佑成;与此同时,朝鲜也开始重新审视渤海历史,最早对新罗统一提出质疑的是朝鲜前***金正日,他在1960年发表的《对三国统一问题的再检讨》一文中强调新罗没有统一三国,因为北方还有高句丽继承国渤海存在。 此后以朴时亨、张国钟为代表的朝鲜学者也掀起了渤海史的研究。如此一来,渤海国也就被朝鲜和韩国归为本国历史了。
现代朝鲜和韩国的基本观点是渤海国属于朝鲜半岛历史,渤海是高句丽的继承国,大祚荣为高句丽遗民,渤海的主体民族也是高句丽人。其中韩国将渤海与新罗视为相互对峙的“南北国时代”,而朝鲜更是将渤海视为正统,将新罗排除在外。他们将中国史籍记载渤海为“高丽别种”、“本高丽种”及日本史籍中称渤海为“高丽国”作为大祚荣是高句丽人、渤海是高句丽继承国的依据,并通过考古资料得出渤海文化延续高句丽文化的结论。朝鲜学者朴时亨认为渤海王室大氏与高句丽王室高氏是同一血统 ,张国钟认为渤海人70%—80%都是高句丽人,靺鞨和其他种族不过20%—30% ,宣称史书中称渤海为靺鞨或粟末靺鞨是为否定渤海为高句丽继承国而故意捏造的。 韩国虽然在这方面与朝鲜没有太大区别,但并非铁板一块,如韩国的渤海史专家宋基豪便承认大祚荣为粟末靺鞨人,但又说是高句丽化的靺鞨人,归根结底仍强调其高句丽的属性,并认为渤海国上层统治者为高句丽人,而下层则是靺鞨人居多 ;也有韩国学者指出新罗和渤海之间没有同族意识与统一意识,因而很难称得上是“南北国”。 除了渤海国的归属问题以外,朝鲜和韩国学者一般都倾向于渤海是独立国家,朝鲜学者称渤海为“天子国”或“皇帝国”,否认渤海为唐朝属国,缩小或回避唐朝册封渤海的作用;韩国学者则认为渤海具有对唐藩属国和对内皇帝国的双重属性 ,还有韩国人干脆以“渤海帝国”称之。 而他们认为中国将渤海视为隶属于唐朝的地方政权的观点是对渤海和新罗采取双重标准,批判中国“歪曲”渤海史。由此可见,中国与朝鲜半岛在渤海国历史问题的分歧相当大。
在中国的黑龙江牡丹江市为中心的东北偏东地区,境域包括今黑龙江省、吉林省大部地区,内蒙古、辽宁部分地区,朝鲜北部部分地区,现在属于俄罗斯的大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以及乌苏里江以东和库页岛地区。渤海国是粟末靺鞨人建立的割据政权,粟末靺鞨是满族祖先的一支,境域内有汉族人、朝鲜人,但粟末靺鞨人是主导民族,他们使用汉文、汉语作为官方文字和语言,定期向唐朝王室进宫,接收唐王朝册封,是唐王朝属下的割据政权。
靺鞨,盖肃慎之地,后魏谓之勿吉,在京师东北六千余里。东至于海,西接突
厥,南界高丽,北邻室韦。其国凡为数十部,各有酋帅,或附于高丽,或臣于突厥。
而黑水靺鞨最处北方,尤称劲捷,每恃其勇,恒为邻境之患。俗皆编发,性凶悍,
无忧戚,贵壮而贱老。无屋宇,并依山水掘地为穴,架木于上,以土覆之,状如中
国之冢墓,相聚而居。夏则出随水草,冬则入处穴中。父子相承,世为君长。俗无
文字。兵器有角弓及楛矢。其畜宜猪,富人至数百口,食其肉而衣其皮。死者穿地
埋之,以身衬土,无棺敛之具,杀所乘马于尸前设祭。
有酋帅突地稽者,隋末率其部千余家内属,处之于营州,炀帝授突地稽金紫光
禄大夫、辽西太守。武德初,遣间使朝贡,以其部落置燕州,仍以突地稽为总管。
刘黑闼之叛也,突地稽率所部赴定州,遣使诣太宗请受节度,以战功封蓍国公。又
徙其部落于幽州之昌平城。会高开道引突厥来攻幽州,突地稽率兵邀击,大破之。
扶余人和渤海国相关历史
本文2023-10-16 04:48:3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