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墓出土帛书,颠覆了关于伏羲、女娲的认识!学者:史前发生洪水
长沙子弹库出土楚帛书 真知堂上古史研究:伏羲,又称宓羲、庖牺、包牺、伏戏,是中国的人文始祖。伏羲氏和女娲氏、神农氏被后世尊为三皇,又称太昊伏羲氏。传说中伏羲和女娲为兄妹,二人结合诞生了人类。这事很多人都当做神话。 然而,民国时期,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出土了一件楚国帛书,却记载二人确是夫妻,并非兄妹!伏羲是谁?他居于何方?伏羲、女娲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他们是怎么结婚的呢?跟随真知堂看看怎么回事吧。 伏羲、女娲结合繁衍人类的神话故事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伏羲、女娲神话的来历吧。先来了解一下三皇。 伏羲女娲石像 关于三皇,最早的记载,来自战国时期的典籍《世本》。 《世本》曰:「 ”太昊伏羲氏。 炎帝神农氏。 黄帝有熊氏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累祖,产青阳及昌意。” 并有「 ”伏羲作瑟,伏羲作琴”的记载。 后来西汉时期伏生和其弟子作《尚书大传》,则把「 ”遂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 到了唐代,学者司马贞写了《三皇本纪》补充到司马迁《史记》中,则把「 ”伏羲、女娲、神农氏”并称为三皇。 「 ”太皞庖牺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蛇身人首。。。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女娲氏没,神农氏作。”《史记补 三皇本纪》 但是,司马贞并没有说伏羲、女娲为兄妹,也没有说二人结合繁衍人类。那么,这种说法来自哪部古籍呢?请往下看。 唐代志怪小说《独异志》 在唐代的一本神怪小说《独异志》里,我们找到了伏羲、女娲兄妹结婚的记载: 「 ”昔宇宙初开之时,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 ”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取妇执扇,象其事也。”《独异志》 敦煌写经 后来,五代时期的敦煌写经也说到: 「 ”伏羲、女娲,因为父母而生,为遭水灾,人民死尽,兄妹二人,依龙上天,得存其命。见天下荒乱,惟金岗天神,教言可行阴阳,遂相羞耻,即入昆仑山藏身。伏羲在左巡行,女娲在右巡行,契许相逢,则为夫妇,天遣和合,亦尔相知。伏羲用树叶覆面,女娟用芒花遮面,共为夫妻。”《敦煌写经 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 两者说法不一: 一说伏羲、女娲为天地初开之时造人,一说伏羲、女娲时期地球遭遇巨大洪水,人民死绝。 一说兄妹二人自己商量结合,一说则是金刚天神教导。 一说兄妹二人各烧一烟火,烟火聚合而为婚姻,一说则二人进入分别进入昆仑山,相逢则为夫妇。 但不管何种说法,伏羲、女娲都是在天下无人的情况下兄妹通婚,繁衍了人类。 搞清楚了伏羲、女娲成婚神话的来历之后,伏羲氏和女娲氏是否在中国上古史上真的存在过呢?如果存在,何处最有可能是伏羲古国所在之地呢?伏羲,女娲时期发生大洪水了吗?继续往下看。 春秋以来古籍上的伏羲 搞清楚了「 ”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的故事源自于唐代神怪小说《独异志》后,问题来了,《独异志》的作者李亢,又是从哪里知道伏羲、女娲的故事的呢? 李亢,此人史册无记载,我们不知道他和司马贞谁的时代更早。 当然,他最有可能是读了司马贞的《三皇本纪》而写出了《独异志》,但以其博学而言,能编出这个故事,当对伏羲、女娲的史料知之不少。那么,更早的史料来自何方? 最早的关于伏羲的记载,来自春秋时期的齐相管仲。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世人尊称为管子,周穆王之后,齐国相国。 春秋齐相国管仲 管仲生活的时代,属于东周时代春秋早期。他比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早了172年。 管仲曰:「 ”伏羲造六爻以和阴阳,做了九九乘法用来计数合乎天道”。 ”虙戏造六峜(法)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 ”《管子轻重戊》 这里的「 ”虙戏”就是「 ”伏羲”的古写法,「 ”六峜”当指伏羲做八卦之「 ”六爻”。 孔子和弟子们 后来,孔子和其弟子在《周易 系辞下》中也说:「 ”伏羲作八卦以通神灵”。 「 ”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结绳而为网罟,以畋以渔,盖取诸离。「 ”《周易系辞下》 同时期的文子,也有类似的说法: 「 ”虙牺氏之王天下,枕方寝绳,杀秋约冬。。。当此之时,禽兽虫蛇无不怀其爪牙,藏其螫毒,功揆天地。《文子精诚》 文子,即春秋时期思想家计然。 范蠡著《范子计然》 「 ”计然者,葵丘濮上人,姓辛氏,字文子,其先晋国亡公子也。尝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 《史记·货殖列传》也记载:"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 综合以上春秋时期管仲,孔丘和计然的说法,伏羲氏在春秋时期的思想界和上层社会,是公认其作为上古时代的先王存在的。 特别是管仲,他本是周王室子弟,自然有机会接触到周王朝所藏的史料和典籍。作为一代名相和周穆王后人,他的说法有相当的说服力! 周穆王时期「 ”长思”鼎 后来汉朝人也解说了何谓伏羲: 「 ”伏者,别也,变也。戏者,献也,法也。伏羲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天下法则,咸伏贡献,故曰伏羲也。”《风俗通义皇霸》 「 ”古之时。。。伏羲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下。治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也。「 ”《白虎通义号》 再往后的文献就意义不大,都是源自上述文献,在此就不引用了。 伏羲像 我们搞清楚了关于伏羲氏最早的记载,极有可能是来自管仲读过的周王朝典籍之后,却并不能否定《独异志》中所说的「 ”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的说法! 这事到底是不是真的?还真成了一个迷。一传就是上千年。 时间进入民国时期。公元1942年,中华大地还处于抗日战争的烽火之中,湖南长沙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国墓葬却出土了一份帛书,揭开了这个谜底! 伏羲、女娲并非兄妹 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亦叫楚缯书或楚绢书,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战国时代楚国帛书,书中部分内容记叙了伏羲女娲的故事。 楚缯书 这件帛书极为有名,真品无疑,它于1942年在湖南长沙被盗掘出土后,被盗墓贼当成破布。 后来,它被美国人考克斯(John Hadley Cox)带到美国,现保存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 帛书一共有960多个可辨识的古文字。其中关于伏羲娶妻之事,记载得很清楚: 「 ”曰故(古)口{大+能}(鼋)雹戏(伏羲),出自乎震,侪于口,口厥田(畋){鱼亻鱼}(渔渔),口口口女(如)。梦梦墨墨,亡(无)章弼弼,口{母+日}(晦)水口,风雨是于(淤)。乃取(娶){虍+且+又}虘趘(提挺)口「氏」子之子曰女趫(娲),是生子四。” 楚帛书文字片段 很多朋友可能看不懂,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这里的口,代表缺字。{ },代表帛书中此字的写法。( ),代表古文中此字的今意字。搞清楚了这几点之后,请往下读。 第一句,曰故{大+能}口鼋雹戏。 这个{大+能}即鼋(yuan),意思是大鳖,又称为能。能字的古写法是能字下加三点水,比熊字少一点。 我们知道,黄帝又称轩辕氏,前辈学者释读为「 ”干鼋”氏。 干,就是十天干之干,所以轩辕氏就是「 ”干鼋”。 黄帝出自有熊氏部落,后来又有大禹之父化为黄能入水的故事,所以,黄帝「 ”有熊氏”实可能为”有能氏「 ”之误读。此处失去的这个字,有可能是”干「 ”字或「 ”天”字。 雹戏就是伏羲,这个没有疑义。所以这句话连起来读就是:「 ”曰古天鼋伏羲”,意思是:「 ”说到古代的天鼋氏伏羲。” 楚帛书十二神 第二句,出自乎震,侪于口。 此处似乎是引用了孔子的说法: 「 ”帝出乎震,齐乎冀。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说卦》 八卦中震为东方,帝出乎震,可能意指伏羲来自东方。这里的「 ”侪于口”应该就是「 ”齐乎冀”。 第三句,口厥田(畋){鱼亻鱼}(渔渔),口口口女(如)。梦梦墨墨,亡(无)章弼弼,口{母+日}(晦)水口,风雨是于(淤)。 这段话丢失的字比较多,田就是打猎的意思,渔则是捕鱼的意思, 震卦 梦梦墨墨,亡(无)章弼弼。 这八个字应该是形容词,梦梦是做梦不醒,墨墨是黑漆漆的,无章是没有头绪,弼,《尔雅·释诂》说是重的意思。 口{母+日}晦水口,风雨是于(淤)。这里丢了两个字,大致意思是说伏羲时代经常下雨,天总是黑漆漆的。 整句话的意思是:伏羲氏以打猎和捕鱼为生。伏羲时代天总是黑漆漆的,经常刮风下雨(应该指的是大洪水)。 女娲形象人首蛇身 第四句,乃取虘趘口子之子曰女趫(娲),是生子四。 这里的取,就是娶妻的娶。 虘趘口子,这里丢失的字应该是「 ”氏”字,这个「 ”之子”之前的「 ”子”字,可能是多写的。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 伏羲于是娶了虘趘氏的女子叫做女趫(娲),生了四个儿子。 这里的虘趘氏,到底怎么读,今人解释都是臆测。但不管怎么解释: 伏羲的妻子,在帛书中叫做「 ”女趫”,应该就是后世所说的女娲。 楚帛书局部 结语 释读完了楚帛书,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战国时期人们对伏羲、女娲的认知是这样的: 伏羲、女娲之时,中国大地发生了大洪水,所以中华大地「 ”梦梦墨墨,亡(无)章弼弼,口(晦)水口,风雨是于(淤)”,伏羲氏和虘趘氏部落女趫(女娲)联姻,诞生了四个新的部落,故称四子! 由此可见,战国时候的人们并无所谓「 ”伏羲、女娲为兄妹通婚”之说!此事属于唐朝人写小说想当然的演绎! 那么,伏羲到底是哪里人呢?我们再往下读。 河南周口淮阳,古称「 ”陈”,有春秋时期始建的「 ”太昊伏羲陵”。 太昊伏羲陵 西晋时期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中说,"伏羲都于陈"。 而根据地方志《陈州府志》记载,淮阳太昊陵早在在春秋时就有了。唐、五代后周、宋、明、清五朝,皇帝非常重视伏羲陵,「 ”禁民刍牧",并设置守陵人,多次重修伏羲陵。 根据楚帛书”帝出乎震(东方)「 ”的记载,再加上春秋时期设置的太昊伏羲陵在河南淮阳(周口)来看,”伏羲都于陈「 ”,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共识。 当然,这并不能证明伏羲的真实存在。但伏羲的传说从春秋时管仲(可能更早)开始,至今已有2900年,上古三皇之伏羲氏,可能真的存在过。 致敬朱总理 伏羲、女娲时代,中华大地洪水泛滥,人民受灾严重。伏羲氏和女娲氏结合,保存了华夏民族的血脉。后来历经「 ”炎黄和五帝”,最终形成了「 ”尧舜禹汤”一脉相传的华夏王朝。 伏羲,女娲并非兄妹!但却是华夏民族共同的远祖,值得后人瞻仰和崇敬。
献陵位于咸阳市三原县徐木乡永合村,这里埋葬着唐朝的开国皇帝高祖李渊。过去,在陵墓的周围,矗立着大型的石刻,包括犀牛、老虎和华表等。后来,有些石刻被移入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些石刻被深埋地下——
献陵坐北向南,外观呈覆斗形,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120米,高度约20米。墓冢位于陵园中部偏东,分为内外二城,内城四面有门。2020年3月19日下午,我第四次来到唐献陵,将车停在墓冢南侧后,步行环绕墓冢大半圈,想看一看其他几个门的遗址。
当我来到献陵北侧的小水渠边,向北面的田野望去,看到一座方形围栏,中间放着一件石刻。我瞬间欣喜若狂!于是,沿着土埂,穿过庄稼,走到石刻的旁边。
这件石刻是一只老虎的形象,与献陵南侧神道上的石虎相似,五官清晰,线条流畅。石虎被放置在长方形的底座上,面朝东侧,四肢残缺,好像“河马”一样趴在地上。我在有关献陵的资料中,从来没有见过这件石虎的照片,应该是最近几年考古发掘的新收获。
远望石虎
近看石虎
相传,为了避李渊之父李虎的讳,唐代帝陵前的石虎不能叫“虎”,而被称作“驺虞”。它是中国古代神话中,一种虎身狮头、白毛黑纹、尾巴很长的动物。
驺虞的形象最早见于《山海经》,在卷一二的《海内北经》中写道:“林氏国有珍兽,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虞,乘之日行千里。”它生性仁慈,连青草也不忍心践踏,不是自然死亡的生物不吃。或许,因为“驺虞”二字难懂,所以人们还是称它为老虎。
石虎侧面
石虎正面
在这件石虎对面,大约40米的地方,还有一个方形的围栏,原本应该也矗立着一件石虎,但是现在只剩下了一件长方形的底座。看着空荡荡的石座,让人感到十分遗憾。
这里位于献陵封土正北约320米,应该就是玄武门(北门)的遗址。过去,在献陵内城的四门内侧,均竖立着一对石虎,把守门道,威风凛凛。如今,只剩下三件石虎,保存最好的一件,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石刻艺术室内。
方形围栏
石虎底座
2019年5月9日,陕西的唐代帝陵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未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开展,大量深埋于地下的石刻将重见天日,我们可以有幸领略到更多唐代的艺术瑰宝和帝王陵墓的基本情况。
最后,希望唐代帝陵早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让这些田野之中的文物重新焕发光彩。临走之前,跟石老虎合一张影,然后说声:再见了!
每个月都会举行着各种各样的展览,免费的,收费的都有,但是在这个时候,大多数人的钱包都是扁扁的,钱都用来买新衣服以及其他的东西了,那么想要出去玩,该怎么办呢?下面是北京1月份免费展览。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
本次展览是国家博物馆第一次举办以孔子文化为内容的展览,展品数量700余件。展厅内还设置了多个多媒体互动项目,如孔子文化主题沉浸式体验、四子侍坐VR展示等,帮助大家更形象直观地感知孔子及其思想。
时间:即日起-2020年3月27日
地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8-北10展厅
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
此次展览将通过近190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讲述那段发现与发掘的惊世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相关学者们的卓越成就。
时间:即日起-2020年1月7日
地址:中国国家博物馆南4展厅
周风遗韵——陕西刘家洼考古成果展
本次展览分为列土分邦、小国之光和万流归宗三个单元,共展出青铜重器、礼乐用具、金玉饰品等300余件文物展品,呈现了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陕西韩城梁带村芮国遗址的考古发现成果。
时间:即日起-2020年3月1日
地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6展厅
艺道长青——石鲁百年艺术展
展览分为“革命史诗、时代礼赞、长安新画、风神兼彩”四个单元,共展出石鲁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及相关史料、文献和近400件,是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完整的石鲁艺术回顾展。
时间:即日起-2020年2月9日
地址:中国国家博物馆南1、南2展厅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育成果展
展览力图以图文并茂的艺术表达手段,呈现一个综合、多元、立体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形象。
时间:即日起-2020年1月5日
地址:中国国家博物馆南6-南9展厅
培根铸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人美术作品展
本次展览是包括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四大门类的全画种展览,参展作品160余件,每一个画种都有杰出代表。参展作品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新中国美术的巨大成就,也见证了伟大祖国7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
时间:即日起-2020年2月9日
地址: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北4展厅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作品进京作品展
中国美术奖是中国美术界的国家级最高奖,本次展览展出了本届中国美术奖的573件获奖作品。这些作品代表了新时代中国美术的整体发展状态、学术水准与探索风貌。
时间:即日起-2020年1月14日
地址:中国美术馆1、2、3、4、5、6、7、8、9、13、14、15、16、17、19、20、21号厅
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
本次展览通过“溯·前世传奇”“探·大国意蕴”“话·今生新姿”三个篇章,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生生不息与恒久神韵。
时间:即日起-2020年12月20日
地址: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0展厅(水景庭院)
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
展览共展出376件/套文物,部分为近年来最新考古发掘成果,是第一次将浙江文物文化资源在首都的舞台全景呈现,从史前直至明清时期,讲述浙江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文化演进的源远流长。
时间:即日起-2020年2月16日
地址:首都博物馆地上三层D展厅
“菁华献颂”颐和园福寿文物展
本次展览分为瑞玉吉金、福书寿牒、奇工绝艺、赋彩增华四个展区,展出玉器青铜、古籍书画、杂项、瓷器珐琅等多个品类的文物。
据悉,这次文物展的特点就是高级别文物数量多、展品年代跨度大、首次亮相文物较多。其中,展出的99件套文物精品,有近三成文物是首次亮相。
票价:展览免费;颐和园门票:20元;联票:50元(淡季)
时间:即日起-2020年1月30日
地址:德和园一展
须弥福寿——当扎什伦布寺遇上紫禁城
展览分为“从须弥福寿至紫禁城”“来自扎什伦布寺的艺术”“六世班禅的遗珍”及“和善吉祥”四个主题,展示了珍藏于故宫博物院及扎什伦布寺的珍贵文物280件,其中许多文物都是首次展出。
票价:展览免费;故宫门票:40元(淡季)
时间:即日起-2020年2月29日
地址:故宫博物院午门正楼及东西雁翅楼展厅
楚墓出土帛书,颠覆了关于伏羲、女娲的认识!学者:史前发生洪水
本文2023-10-16 04:50: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6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