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城也关了……
从学生朋友圈看到,经营了23年的上海书城从12月12日开始闭店装修,其实就是要歇业了,关闭了。
1998年开张的时候,那是福州路上最大的亮点。福州路可以说是爱书人的天堂,书店鳞次节比,外文书店、古籍书店、音像书店…还有一些不知名的淘旧书的地方。可如今很多小书店小书摊渐渐退出,总以为福州路上的老大,上海书城应该屹立不倒。
可谁又能想到竟然开了23年的老店,竟然也要撤离的悲剧收场。读书求学时代,每次路过福州路都会去那里的书店看看,逛逛,买几本自己无意间浏览到的好书。工作了需要买一些教材、教辅,也曾在那里买了几本。那里的购书环境,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有时感觉可以在书城了待上一天,不吃不喝都没关系。
有了孩子以后,每次和儿子出门,儿子很不喜欢和我同行,感觉和老爸出门就是逛书店,还不如和老妈在一起,每次外出总会找到好吃的食物。对于一个爱书人而言,逛街买衣服没有任何兴趣,如果街边有书店,那才是最爱。无论是小到只有一个小门面的旧书店,还是有着几层楼面的书城或书库,都会使我高兴不已。夫人逛街买东西,我就喜欢躲在书店一个角落拿起自己喜欢的书,翻看着,从来不觉得时间过得长。很多时候我就是一个定位,夫人逛完街回来能找到我就可以。
每次出门,总爱问一句,那个街道附近有没有书店啊?如果没有书店的街,对于我而言那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也是不愿意去的地方。每次去市区,最愿意去的地方是文庙,那里可以淘旧书。但如今似乎也已经没有了昔日的辉煌。
在热点商圈附近,我宁可去福州路也不愿意去南京路、淮海路。在小时候南京东路上曾经还有一家新华书店,还曾经去那里买过书,也不知从何时起那书店悄然不在。在我眼里,南京路顿时失色不少。每次到徐家汇,不喜欢去六百、东方商厦,而是喜欢去美罗城,上面有一个大众书局;喜欢到港汇,那里楼上也有书店。
哪怕去古镇老街,最喜欢去枫泾古镇,古镇西边的老街上竟然连着有好几家旧书店,在那里可以淘自己喜欢的旧书,虽然是旧书,但价格也不便宜。离家不远的万象城,楼上竟然也有书店,言几又书店!给我带来很大的惊喜。立马充值购卡,买书,开心的几乎手舞足蹈。
但自从电脑普及,网络流行,实体书店也去的少了,曾经那些书店境况如何都是从网上得知片言只语的消息。今天看到上海书城的消息,不禁感慨万千,写下片言只语。
20211022
匆匆
上海古玩市场大观~~
上海老城隍庙福佑路“古玩市场”北站坐929路车城隍庙下
上海城隍庙第一购物中心三楼“古玩有限公司”
上海城隍庙三牌楼路“汲古斋古玩商场”
上海丽水路88号三楼“古玩公司”
上海福州路406号“东方集邮公司”
上海福州路“古籍书店”
上海福州路465号“上海书城”
上海福建路“古玩收藏街”
上海南京路“新华书店”
上海南京西路694号“集邮大楼市场”
上海电视台礼拜5人多地摊南京西路688号“古玩市场”
上海南京东路422号“朵云轩”
上海福建南路136号“新文化书店”
上海金陵东路到老北门的盛泽路“外文书店”
上海中华路1351号“群众书店”
上海南市区方浜中路#265“藏宝楼”全国古玩中心地位
上海卢湾区鲁班路386号“淮海旧货商场”
上海大木桥路88号“云洲室内邮币卡古玩礼拜日地摊人多市场上海第二大古旧物交易市场”
上海天裕楼三楼大厅“老庙邮票市场”
上海东台路浏河路“收藏市场”
上海山东南路54号“盆景协会经营部”
上海福建中路#120上海旧书店
上海虹口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收藏市场”
上海霍山路(近许昌路)“杨浦收藏品市场”
上海徐汇区龙华旅游城古玩一条街
上海黄河路301号“交运邮社”
上海泰康路“琉璃厂市场”
上海广东路“一条街文物古玩市场”
上海延安中路789号“书刊交易市场”
上海华凉路1500号“东方集邮公司”
上海梧州路185号“东方集邮公司”
上海福州路406号“东方集邮公司”
上海东新路34号“造币厂门市部”
上海北京西路1804号“造币厂门市部”
上海南京西路801号“造币厂门市部”
上海怀德路“洋浦古玩市场”
上海高雄路2号“南泉民间收藏品商店”
上海长乐路339/12“道生殿旧货店”
上海北京东路40号“友谊商店”
上海瑞金二路410/3“新文化书店”
上海江西中路457号“国际藏品公司”
上海打浦路#433淮海旧货济南店
上海鲁班路#386淮海旧货鲁班店
上海公平路#462第35室淮海旧货公平店
上海静安寺古玩城
上海卢湾区局门路600号“卢工邮币卡交换中心”
上海中百一店东楼5层“邮币卡专卖店”
上海市曹安花鸟市场内古玩市场曹阳八村
南京西路旁旁江阴路口花鸟古玩市场。
上海市外滩江西中咯309号协群旧货商店
上海市城隍南方商厦地下室古玩邮币卡市场
上海济南路#173淮海旧货鲁班店
上海市方浜中路459号地下室城隍庙珍宝店
上海襄阳南路218号现代电子城内3楼古玩市场2家
上海市金陵东路68号上海友谊商店3楼文物柜台
上海兰馨大戏院旁文物商行
上海市收藏、邮币卡交易市场
收藏市场
(1)东台路古玩市场,地址:卢湾区东台路、浏河口路,电话:63265254
(2)藏宝楼,地址:方浜中路
(3)老城隍庙古玩市场,地址:南市区方浜中路265号豫园商场华宝楼,电话:63557015
(4)兰馨珠宝文物商行,地址:长乐路398号A,电话:62551667
(5)万博集藏品公司,地址:中山南路1553号,电话:63783479
(6)国际收藏品有限公司,地址:江西中路457号,电话:63218194
(7)东方集邮公司,地址:平凉路1500号,电话:65432353
(8)申泉工艺品公司江宁路经营部,地址:江宁路1420号,电话:62661463
(9)集币服务部,地址:安远路732号,电话:62555068
(10)中国造币公司上海特约经理部,地址:南京西路801号,电话:62564391
室内邮币卡交易市场
(1)太原路云洲邮币卡交易市场大木桥路88号(近肇嘉浜路口)
(2)卢湾区工人体育馆邮币卡交易市场局门路600号(近中山南一路口)
(3)老城隍庙邮币卡交易市场南市区方浜中路265号豫园商场华宝楼
(4)上海新客站邮币卡交易市场天目西路梅园路口(火车上海站广场对面)
最近有计划的看书之后,买书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导致又萌生起了“不如开个书店”这样极其不切实际的念头。
虽然要钱没钱要地没地,整个大环境一直都对书店不太友好,以及不断能看到“XX书店倒闭”的消息,但是却一点都不妨碍我继续做“开书店”的梦。
被现实的嘴巴子打的有多痛,梦想就有多甜。
为了“解馋”,我又把去年看的 《但是还有书籍》 翻了出来,又“拔出萝卜带出泥”的发现了两部宝藏纪录片—— 《书迷》 与 《书店里的影像诗》 。
《书迷》 是2017年央视播放过的纪录片,与《但是还有书籍》一样,只有短短的4集,每一集一个主题。
《但是还有书籍》中,采访了编辑、二手书摊摊主、绘本画家、书籍设计师以及读书的人们(B站up主之类的),而《书迷》却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述关于书的故事,叙事更深入。
第一集讲的同样是书籍设计师,《但是还有书籍》是从设计灵感及艺术呈现的技巧入手,而《书迷》则是从书本身入手,讲述了书籍设计大师朱赢椿与《虫子旁》、《不裁》及《平如美棠》的故事。
《虫子旁》让他初次尝试了许多好玩的事情;《不裁》则让他的设计站在了舆论的浪尖上;而《平如美棠》则让他退回到了书籍本身,一切以作者的想法为主导。
第二集讲的是关于几个不同书店的事情。
理想与现实相交织的麦田书店老板马力、独立书店标杆先锋书店老板钱小华,以及在杨梅竹斜街的模范书局老板姜寻。他们的经营理念、对书店的期望都不一样。
坐落在昆明的麦田书店,里面有音乐和书籍,老板马力拥有一支自己的乐队,从创办到今已经许多年,乐队中的成员来来往往,但是马力一直都在,他卖书、卖音乐相关的一切,也贩卖着梦想。
而 南京先锋书店 大概是每一个独立书店运营者最想达成的模样,有热度、有想法,甚至敢将书店开到碧山去(马伯庸还在那里做了《显微镜下的大明》的读者见面会,嫉妒让我不开心)。每一家先锋书店都是不同的样子,也都是想开书店的心中理想的样子。
位于杨梅竹斜街的 模范书局 ,经营着旧书生意,还做雕版印刷品,这算是为书店开拓的另外一条生存之道。
第三集则把目光集中在书迷身上(第三集,点题了!),有“那个带帽的”史航、“不花点钱不痛快”的徐凤文、喜欢去九份乐伯那收书的陈逸华。
他们不仅爱看书,更爱买书。
这大概是所有喜欢书的人的通病,也总是会有人问:“你数过自己有多少本书吗?这些书你都看过吗?”以前我总是会很认真的回答,甚至真的用APP记录我有多少本书。
但是现在,我可以用史航的一句话回答: “我头顶的星空我没有数过,我又不都看得见。”
原本以为,看完第二集,我就能打消开书店的念头(小书店真的赚不到钱,养不活自己),看到第三集就能劝自己“老老实实当个买书的也挺好”,但是到第四集,就一击打回原形。
第四集叫 《贩书记》 ,听听这名字,多有市井江湖气息!心动了心动了!
贩书记的主角跟第二集的本质上相似,但是贩书记的主要是二手书商。
说他们是“商”,也不全然。
三家店,布衣书局、梅菲斯特书店以及青简社。
一个卖二手书,在旧书市场上一麻袋一麻袋的扛,一仓库一仓库的堆,一个平平无奇的二手书商,16年(现在已经18年了)从一个人发展成了一个团队,从二环搬到了五环,看了下他们的微博,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书店。
一个在上海居住,收二手书的时候会跟老板讨价还价的鲁毅,将自己的“书店”开在二楼,一进入就像是一个私人书房,随缘来客人,极其舒适。(我在孔网上真的找到了这家书店,还看到了同款桌布!)二手书的有趣在于上面会有另一个人的痕迹。
就像他曾收到过一本书,上面写了“艾宓表妹,要做一个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后来被一位顾客翻出来,正好认识这个“艾宓表妹”,因为他参加过她的葬礼。
一个从安徽来到衢州,从不识字到靠二手书赚到了第一桶金,从此他便开始学习一些古籍知识,店里面堆满了旧书箱,给女儿的礼物也是一套古书。
甚至还买到过范思平(张爱玲笔名)翻译的《老人与海》。
旧书的魅力在于它带来的一切未知的惊喜。
有时候并不是内容本身,更多的是来自它曾经的主人,以及历史在它们身上留下的一些痕迹。
如果说《但是还有书籍》和《书迷》是围绕书的不同角度来讲的,那么台湾拍摄的 《书店里的影像诗》 则是单纯的在讲书店的故事了。
很简短,很多彩。
也从没想过,书店会有这么多种形态。
有开在乡村的,有开在闹市的,有为了特殊人群开设的,还有因为自己理想生活而开设的…
每个片段都非常的简短,基本上在3-5分钟内,有时候是采访,有时候是静静的拍摄,还有一个是直接对着书店门口,从早拍到晚,只拍来来往往的人群。
大概是台湾独有的氛围,每家书店无论经营好坏,店主心态都很平和随意,每一个独立书店都是一片小天地,深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特别喜欢《书店里的影像诗》。
片头将“影”和“像诗”分开来。
书店里的影,像诗。
充满诗意与欢喜。
----
在这里絮絮叨叨的写了一些文字,不过是想表达自己对于书籍的喜爱,电子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从公众号开始,一直到短视频,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快,快到现在只用3秒,就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而大数据也会根据日常的选择,来为你“量身定制”一些内容,进行推送。
获利的方式变得简单快速,但是世界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无趣。
无论是装帧艺术、还是阅读乐趣,亦或是旧书给予的惊喜。
唯有书籍,能让我们得到片刻喘息。
另,文中提到的三部纪录片,都在B站有的看。
上海书城也关了……
本文2023-10-16 04:50:4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