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瘀泄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积瘀泄的病因病机 5 积瘀泄的症状 6 积瘀泄的治疗 7 关于泄泻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积瘀泄的穴位 2 治疗积瘀泄的方剂 3 治疗积瘀泄的中成药 4 积瘀泄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积瘀泄 1 拼音
jī yū xiè
2 英文参考extravasated diarrhe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积瘀泄为病证名[1]。指瘀血所致的泄泻[1]。
4 积瘀泄的病因病机积瘀泄因瘀血停蓄所致。
5 积瘀泄的症状《不居集·积瘀泄》:“内有积瘀,胸胁腹痛,泄下光亮如黑漆退光色者是也。”
6 积瘀泄的治疗
《医林改错》治泄泻日久不愈,或五更泄补肾无效,作瘀血治,用膈下逐瘀汤[1]。
7 关于泄泻泄泻(diarrhea[2][3])为病名[4]。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4],又称下利(汉唐时期)[5]。是指以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疾病[6]。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5]。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5]。
西医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7][8]。
泄泻现常分为外感泄泻、内伤泄泻、久泻等进行辨治,详见泄泻条。
8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3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五更泄泻的穴位 2 治疗五更泄泻的方剂 3 治疗五更泄泻的中成药 4 五更泄泻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五更泄泻 1 拼音
wǔ gèng xiè xiè
2 注解
五更泄泻为病证名[1]。见《症因脉治·泄泻论》。即五更泄[1]。五更泄即肾泄[1]。《寿世保元·泄泻》:“五更泄者,肾泄也。”又名五更泻、五更溏泄、晨泄、瀼泄[1]。清晨五更之时即泄,多因肾虚所致[1]。五更泄可由多种原因引起[1]。《症因脉治·泄泻论》论五更泄泻有肾虚五更泄泻、酒积五更泄泻、寒积五更泄泻、食积五更泄泻、肝火五更泄泻之不同[1]。
3注解暑泄为病证名。即暑泻。指暑毒之邪伤于肠胃所致的泄泻。《不居集》卷二十一:“暑泄,夏月暴注水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又有暑泄,因受暑邪,烦渴,尿赤,自汗面垢,暴泻如水。宜茹令汤、桂苓甘露饮。”《证治要诀》卷八:“暑泻,由胃感暑气,或饮啖日中之所晒物,坐日中热处,证状与热泻略同,宜胃苓饮,或五苓散加车前子少许。”《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暑泻,专受暑而成泻利病也。其原有新有久。新者,暑毒入于口齿,伤于肠胃,数日问其邪即发,或夹食,或夹湿,以致烦渴尿赤,自汗,面垢,腹痛,所泻如水直注,日夜无度。宜以炒黄连为君,葛根、升麻佐之,或桂苓甘露饮。久者,暑邪留于三焦肠胃之间,以致久而成泄,所泻亦是水,但不如新者之暴迫直注,其兼症亦相同,宜玉龙丸。此新久之别也。而其症之所现,虽同属暑泻,其为治又有当分辨者。如暑伤心脾,呕吐泄泻,或霍乱转筋,及浮肿疟痢,宜六和汤;如暑热引饮过多,致水暑交并,而上吐下泻,宜解暑三白散;如伤暑,上吐下泻,而兼烦乱,宜香朴饮子;如暑月烦渴,引饮过多,脾胃停积冷湿,致成吐泻,宜大顺散;……若不过受暑而泻,别无他故,则惟清暑足矣,宜消暑十全饮、香茹汤;其或有盛暑伤于外,阴冷伤于内,而为内外受迫者,此症更重,非可易视矣,宜连理汤、桂苓元、缩脾饮。”关于热泻热泻又称热泄、火泻、火泄。病因病机因热迫肠胃所致。症状症见肠鸣腹痛,痛泻阵作,泻下多**稠黏,或注泻如水,或米谷不化, 灼痛,后重不爽,口渴喜冷,小便赤涩,脉数。《丹溪心法·泄泻》:“热泻,粪色赤黄, 焦痛,粪出谷道犹如汤烧,烦渴,小便不利。”治疗治宜清热泻火,可用黄芩汤、柴葛芩连汤、加味四苓散、香连丸等方。气虚有热者,可用卫生汤。阴虚火动者,可用升阴丸。本病可见于细菌性食物中毒及肠炎、菌痢等疾病。关于泄泻泄泻(diarrhea)为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
详见百科词条:暑泄 [ 最后修订于2016/9/20 15:39:57 共100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泄泻诊断与鉴别诊断
1.P 诊断要点
11 1 以粪质清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甚则如水样;或次数不多,粪质清稀;或泻下完谷不化。常先有腹胀、腹痛,旋即泄泻。
11 2 暴泻起病急,泻下急迫而量多;久泻起病缓,泻下势缓而量少,且有反复发作病史。
1。2 鉴别诊断
12 1 痢疾:二者均表现为便次增多,但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黏液为主症。泄泻亦可有腹痛,但多与肠鸣腹胀同时出现,其痛便后即减;而痢疾之腹痛是与里急后重同时出现,其痛便后不减。
12 2 霍乱:二者均有大便稀薄。但霍乱是一种呕吐与泄泻同时并作的病证,其发病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快,病情凶险;起病时突然腹痛,继则吐泻交作,亦有少数病例不见腹痛而专为吐泻者;所泻之物多为夹有大便的**粪水,或如米泔而不甚臭秽,常伴恶寒、发热,部分病人在吐泻之后,津液耗伤,筋失濡养而发生转筋、腹中绞痛;若吐泻剧烈,则见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指螺皱瘪、汗出肢冷等阴竭阳亡之危象。而泄泻仅以排便异常为主要表现,粪质稀溏,便次频多,其发生有急有缓,且不伴有呕吐。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3 关于泄泻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濡泄的方剂 2 治疗濡泄的穴位 3 治疗濡泄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濡泄 1 拼音
rú xiè
2 注解
濡泄为病证名[1]。指湿盛伤脾的泄泻[1]。出《黄帝内经素问·气交变大论》。又称濡泻、湿泻、洞泄、脾虚泄[1]。《卫生宝鉴·泄痢门》:“《内经》云:湿胜则濡泄……夫脾为五脏之至阴,其性恶寒湿。今寒湿之气,内客于脾,故不能裨助胃气,腐熟水谷,致清浊不分,水入肠间,虚莫能制,故洞泄如水,随气而下,谓之濡泄。法当除湿利小便也,对金饮子主之。”《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惟濡泄一症,又名洞泄,乃为湿自甚,即脾虚泄也。由土虚不能制湿,肠胃不固,湿反胜而成病,故脉迟而缓,小便不利,身重,腹不痛,肠鸣漉漉,所下多水。宜四苓汤加二术、胃苓汤加草蔻。”
3 关于泄泻泄泻(diarrhea[2][3])为病名[4]。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4],又称下利(汉唐时期)[5]。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5]。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5]。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5]。
针灸对泄泻的疗效一般来说,急性易治,慢性较难,但都有较好的疗效[6]。若泄泻频繁有严重脱水现象或由恶性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则当采取综合疗法[6]。
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7]。
详见泄泻条。
4难经五泄中不属于泄泻的是:大瘕泄。
五泄是对泄泻疾病的分类的总称,古籍中有“《难经》五泄”为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是从脏腑角度对泄泻进行总结与概括,“《黄帝内经》五泄”又称“《太素》五泄”为溏泄、鹜泄、飧泄、濡泄、滑泄,是从病因病性和病状上对泄泻进行分型总结。
泄泻,指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临床特征的病证。多由于外邪入侵、脏腑功能失调、情志影响以及饮食内伤等原因,致使清浊不分,水谷混杂,病及大肠而成。临床以湿胜和脾胃功能失调多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常见。
五泄是对泄泻类型的分型,古籍中关于泄泻分型主要见于《黄帝内经》与《难经》,其中“《难经》五泄”为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是从脏腑角度对泄泻进行总结与概括,而“《黄帝内经》五泄”又称“《太素》五泄”为溏泄、鹜泄、飨泄、濡泄、滑泄,是从病因病性和病状上对泄泻进行分型总结。
《难经·五十七难》:“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此五泄之法也。”
注解溢饮滑泄为病证名。见《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论》。又称饮泻。为水饮渍于胃而致之滑泄。《张氏医通·大小府门》:“水渍入胃,名为溢饮滑泄。渴能饮水,水下复泄,泄而大渴。茯苓甘草汤、五苓散,并灸大椎三五壮立已,乃督脉之病也。”关于滑泄滑泄见又称滑泻。《华氏中藏经·论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多为久泻久虚下脱,以致泄泻不能自制。《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滑泄,其泄不禁,泄久不止,大孔( )如竹筒,日夜无度。”常兼见饮食减少,手足厥冷或肿胀,形寒气短,消瘦,或发虚热等症。多因泄久气陷下脱所致。治宜固涩止脱,扶正祛邪。又分寒滑、热滑。寒滑者,脾肾虚寒,轻者可用补中益气汤或六君子汤加肉豆蔻、补骨脂、炮姜、肉桂之类,重者宜八柱散、扶脾丸、诃子丸等方。热滑者,中气下脱而热邪稽留,宜用固肠丸、诃子散等方。关于泄泻泄泻(diarrhea)为病名。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简称泄(《黄帝内经》)或泻,又称下利(汉唐时期)。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泄泻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为多见。针灸对泄泻的疗效一般来说,急性易治,慢性较难,但都有较好的疗效。若泄泻频繁有严重脱水现象或由恶性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则当采取综合疗法。现代医学所称的急性肠炎、慢性肠炎、肠结核、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消化系统病变所引起的腹泻,多属泄泻范畴。详见泄泻条。
详见百科词条:溢饮滑泄 [ 最后修订于2016/9/20 15:48:36 共61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病因病机 5 辨证分型 51 经行泄泻·脾气虚证 52 经行泄泻·肝郁脾虚证 53 经行泄泻·肾阳虚证 6 分型治疗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经行泄泻的方剂 2 治疗经行泄泻的穴位 3 治疗经行泄泻的中成药 4 经行泄泻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经行泄泻 1 拼音
jīng xíng xiè xiè
2 英文参考diarrhea during menstrua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enstrual diarrhe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经行泄泻为病名[1]。出《陈素庵妇科补解》。亦名经来泄泻[1]。
《中医药学名词》(2004):经行泄泻(diarrhea during menstruation[2])是指以行经前,周期性出现大便泄泻,月行数次,经净自止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2]。
《中医药学名词》(2010):经行泄泻(menstrual diarrhea[3])是指以行经前或经期,周期性出现大便泄泻,日行数次,经净自止为常见症的月经病[3]。
4 病因病机多因脾肾阳虚,当经行之时,胃肠之气血受阻,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及传导失职所致[1]。
5 辨证分型 51 经行泄泻·脾气虚证经行泄泻·脾气虚证(menstrual 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spleen qi deficiency[3])是指脾气素虚,经前或经期,气血注于冲任,脾气更虚,运化失职,水湿下走大肠,以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脘腹胀满,神疲肢倦,经行量多,色淡质稀,平时带下量多,色白质黏,无臭气,或面浮肢肿,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为常见症的经行泄泻证候[4]。
52 经行泄泻·肝郁脾虚证经行泄泻·肝郁脾虚证(menstrual 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3])是指肝气素郁,经前及经期,肝血下注于冲任,肝气更难于疏泄,横逆犯脾,脾失运化,水湿并入大肠,以月经将潮或经行期间,日泻数次,腹痛即泻,脘腹胀满,月经先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经行 胀痛为常见症的经行泄泻证候[4]。
53 经行泄泻·肾阳虚证经行泄泻·肾阳虚证(menstrual diarrhea with syndrome of kidney yang deficiency[3])是指肾阳素虚,经前及经期气血下注,肾阳益虚,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水湿并走大肠,以经前或经期,大便泄泻,晨起尤甚,腰酸腿软,畏寒肢冷,头晕耳鸣,面色晦暗,舌淡,苔白滑,脉沉迟无力为常见症的经行泄泻证候[4]。
6 分型治疗脾虚者,症见经期大便泄泻,精神疲倦,食减,或见浮肿、腹胀等,治宜健脾渗湿,方用参苓白术散[1]。
肾阳虚者,症见大便溏薄,五更泄泻,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治宜温肾扶阳,方用健固汤(《傅青主女科》:人参、白术、茯苓、薏苡仁,巴戟)水煎送服四神丸[1]。
7积瘀泄简介
本文2023-10-16 05:03:3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