蕨菜的典籍资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1收藏

蕨菜的典籍资料,第1张

1. 食用蕨菜始见载于《诗经》:“陟坡南山,言采其蕨。”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蕨薇于首阳山的故事,所以后世以采蕨薇作为清高隐逸的象征。

2. 《尔雅·翼》载:“蕨生如小儿拳,紫色而肥。”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蕨菜已作小儿拳”之句,宋朝诗人黄庭坚也有诗曰:“嫩芽初长小儿拳。”此皆指蕨菜。蕨菜产区,群众一般把蕨菜俗呼为“拳头菜”、“拳芽菜”或“佛手菜”,“佛手鱼翅”由此而名,实即“蕨菜鱼翅”。

3. 蕨菜为山珍,入馔历史极其悠久。《诗经·召南》:“陟彼南山,言采其蕨。”唐朝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记载:商朝末年,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灭 后发誓不食周粟,采蕨、薇以充饥,最后都饿死在首阳中。西汉初年,有“四皓”之称的甪里先生、夏黄公、东园公和绮里季,志行高浩,寿长德劭,因逃避秦乱,携妻将子,隐居今陕西境内的商山,采蕨而食。汉高祖刘邦听说后,非常敬仰,遂下诏请他们下山做官,但他们拒不应诏,继续过其清贫的隐居生活。故商山一带至今称蕨莱为“商芝”。“商山芝”或“紫芝”。《本草拾遗》又载:“四皓食芝而寿”,是说这四隐士食蕨而长寿。“四皓”所写的《商之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充饥。唐虞世远,吾将何归?驷马高盖,其优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由此可见,蕨菜有延年益寿的食疗功效。

4. 伯夷兄弟和四皓隐士食蕨的方法,尚有待考证。据《齐民要术》记载,后魏年间,甘肃天水人吃蕨菜的方法是,二月间采集,制成干菜,放到秋冬时食用。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明人吃蕨菜的方法是,采取嫩茎,用灰汤煮去粘液,晒干当菜吃。清人则是用滚水泡软,择去根叶及粗梗,选取极嫩部分,用鸡汤煨熟而食。当代,蕨菜可煮,可烧,可煨,可炖,可炒,烹制方法甚多,菜肴品种不胜枚举。

5. 相传刘邦的儿子刘高有一天出城打猎。突然一阵狂风卷来,把他和他的随从卷到云雾之中。等他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他被挂在一棵松树上。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他想找回皇宫的路,可是哪里找的到?于是他在树林里转了几天,肚子饿了只能吃点蕨菜充饥。等随从找到他,他已经死去好几天了。太医们从他的身上找出了致死的根源,但为时已晚。从那以后,汉朝人都不食蕨菜。如果不是蕨菜的罪过,那么汉朝的历史就要重写了。

《重启之极海听雷》中出现的各种怪物也极具看点,看过原著的小伙伴肯定对龙鳅记忆深刻,吴邪等人去到杨家就遇到了龙鳅。现实中肯定不存在什么龙鳅,这是在小说里创造出的奇特物种。从外观来看,龙鳅形似蛟龙,尾部强壮,具有很强的攻击性。在看小说时就非常好奇,真人版会如何呈现龙鳅,看到《重启之极海听雷》里的龙鳅后,感觉还原做的还不错,也是期待后续更多的怪物出现。

龙鳅

《重启之极海听雷》中最早出现的怪物就是潜藏在杨家藏宝洞中的龙鳅。官方对龙鳅的描写是:形似蛟龙,须长爪尖,角形尖牙密而锋利,遇敌时攻击力极强。不过在剧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张着血盆大口的黑色怪物,潜藏在杨家藏宝洞女尸墓下方洞穴底部水池中,被张起灵发现后斩杀。

除了龙鳅,相信到了南海王墓中,龙鳅、海蟑螂一类的怪物都会陆续出现,除此之外剧中还有一只怪物隐藏在彩蛋里,也就是主题曲中出现《蛇沼鬼城》中的鸡冠蛇,虽然只是惊鸿一瞥,但光是剧方能够舍得在片头曲中下特效这点就值得点赞了。

值得吐槽的是,这龙鳅的血盆大口,确定不是在模仿毒液?

还有就是神秘的南海王墓。小说中交代了南海王墓是古代的南海王织建造的,不错,南海王的名字就叫织,大家一直研究墓穴里的壁画,壁画上也透露了关于该王墓的很多奥秘。

在首播的第一集中,交代了南海王墓是怎么被发现的,时间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东南亚某国的一架飞机在西南边境坠毁撞入山中,撞出一个古代墓穴,两国联合考古队对撞出的古墓进行了勘探。有人被困在主墓室中,三叔吴三省带领众人手持武器下到墓穴中,发觉此洞很古怪。

关键时候手电筒忽然失灵,有什么东西在快速靠近着吴三省他们,忽然地动山摇起来,墓穴下的众人十分慌乱,不知该往何处奔逃,害怕的开起枪来,却一个个消失不见,最后只剩下三叔一个人了,三叔回头却发现一张血盆大口向自己袭来。从此吴三省就消失了。

南海王地宫里有许多不可思议的东西,自动开关的石门、头会转动的雷公石像、听到录音里的雷声会自行走动的尸体、吓死密集恐惧症必备的海蟑螂、各种长相丑陋的纸人……当然还少不了各种地宫里常见的壁画。南海王地宫里的壁画有一部分写实的,画的内容大概和二叔跟吴邪讲的那个哑巴皇帝的传说差不多,一声雷响后海蟑螂涌现出来,二声雷响后海边所有的贝壳都爬到了岸上,三声雷响后哑巴折的纸兵纸马都复活了,吴邪的人已经正式开始了听雷探险记,从南海王墓知道了西海落云国的线索,又从西海落云国得知了雷城与金童教,一步步接近听雷的真相。

《重启之极海听雷》中的怪物

南海王墓中的怪物有形状似爪子的贝类海蟑螂,它们含有毒素,让人产生快乐的幻觉;还有人皮俑,它其实是古代的一种虫子,名叫青蚨。

海蟑螂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岸栖甲壳类,鲜少在海中活动,但遭遇危险会逃入海中,以生物尸体及有机碎屑为食,为食腐动物。有七对步足,及一双复眼,因貌似蟑螂而得名。海蟑螂是生活在高潮带的生物。冬天常躲在岩石缝里,喜欢生长在肮脏的地方。

唐代古籍《本草拾遗》中曾记录过青蚨虫,这种蛊虫分为母虫和子虫,母子不分离,不管距离多远都能相遇,因此古人靠养这种虫子来寻人,子虫要用男人皮养,母虫要用女人皮养;女人皮俑在地宫之所以老跟着吴邪,是因为吴邪体内进了子虫,子虫吸引母虫,青蚨虫不能见血,只要沾上血气就会复活,吴邪不知道这茬,意外复活了人皮俑。

除了贝类怪物和人皮佣,南海王墓中的壁画也充满玄机,播出的剧情中,四个人重新回到墓中,金万堂看壁画,闷油瓶则直接开启了墙面的机关,打开了先前只能凭狗洞进出的墓室。金万堂表示,这些壁画来自一个奇怪的王的王陵,而这个王,与雷有关,故事正式切入正题。

目录 1 拼音 2 《辞典》:棕榈皮 21 出处 22 拼音名 23 棕榈皮的别名 24 来源 25 原形态 26 生境分布 27 性状 28 化学成份 29 炮制 210 性味 211 归经 212 功能主治 213 棕榈皮的用法用量 214 注意 215 附方 216 各家论述 217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棕榈皮的方剂 2 用到中药棕榈皮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棕榈皮 1 拼音

zōng lǘ pí

2 《辞典》:棕榈皮

21 出处

《日华子本草》

22 拼音名

Zōnɡ Lǘ Pí

23 棕榈皮的别名

拼榈木皮(《本草拾遗》),棕毛(《普济方》),棕皮(《本草求原》)。

24 来源

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鞘纤维。全年可采,一般多于9~10月间采收其剥下的纤维状鞘片,除去残皮,晒干。

25 原形态

棕榈(《本草拾遗》),又名:棕(《山海经》),栟榈(杨孚《异物志》),棕衣树、百页草、定海针。

常绿乔木,高达15米。杆圆柱形,不分枝。叶簇生于杆顶,圆扇形,革质,长约70厘米,有皱折,开展时掌状,深裂至叶片的中部以上,裂片具主脉,先端2尖裂,两面均光滑无毛;叶柄长可达1米以上,质坚硬,上面子坦,下面凸起呈棱形,或有时两面凸起,两侧边缘具刺,柄基部有抱茎的叶鞘,分裂为棕褐色纤维状毛(即棕衣),叶鞘脱落后,在杆上留下呈环状痕迹的节。肉穗状花序短,自叶丛中抽出,下部有多数大形鞘状苞;花小,多数,淡**,单性,雌雄异株;花被6片,卵形,排列成2轮,外轮小于内轮,镊合状;雄蕊6,花药背着生,花丝极短;子房上位,雌蕊3,基部合生,1室,胚珠1。核果球形或近肾形,直径7~9毫米,具短柄,常有宿存的花被片。种子1,扁球形或肾形,暗灰色或淡黑色。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本植物的根(棕树根)、心材(棕树心)、叶(棕榈叶)、花(棕榈花)、果实(棕榈子)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26 生境分布

栽培于村边、溪边、田边、丘陵地或山地。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甘肃等地。

27 性状

棕榈皮的陈久者,名"陈棕皮"。商品中有用叶柄部分或废棕绳。将叶柄削去外面纤维,晒干,名为"棕骨";废棕绳多取自破旧的棕床,名为"陈棕"。

①陈棕皮

为粗长的纤维,成束状或片状,长20~40厘米,大小不等。色棕褐,质韧,不易撕断。气无,味淡。以无粗皮、杂质及陈久者为佳。

②棕骨

又名:棕板。呈长条形,长短不一,红棕色,基部较宽而扁平,或略向内弯曲,向上则渐窄而厚,背面中央隆起,成三角形,背面两侧平坦,上有厚密的红棕色毛茸,腹面平坦,或略向内凹,有左右交叉的纹理。撕去表皮后,可见坚韧的纤维。质坚韧,不能折断。气无,味淡。以红棕色、片大、质厚、陈久者为佳。

③陈棕

呈破碎的网状。色深棕,粗糙。质坚韧,不易断。气微,味淡。以深黑色、无杂质者为佳。

产于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华南、西南地区多用陈棕皮;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多用棕骨;华东地区则多用陈棕。

28 化学成份

棕毛及叶、花均富含鞣质。

29 炮制

棕榈炭:取净棕榈皮,置锅内,覆盖一口径稍小的锅,锅上粘贴白纸一张,于两锅接合处用黄泥严封,微火煅至白纸呈焦**停火,侯冷取出。

210 性味

苦涩,平。

①《本草拾遗》:"味苦涩,平,无毒。"

②《海药本草》:"平温。"

211 归经

《要药分剂》:"入肝、脾二经。"

212 功能主治

收涩止血。治吐血,衄血,便血,血淋,尿血,下痢,血崩,带下,金疮,疥癣。

①《本革拾遗》:"烧作灰,主破血止血。"

②《海药本草》:"主金疮疥癣,生肌止血,并宜烧灰使用。"

③《日华子本草》:"止鼻洪、吐血,破症,治崩中、带下、肠风、赤白痢。入药烧灰用,不可绝过。"

④《本草衍义》:"烧为黑灰,止妇人血露及吐血,仍佐之他药。"

213 棕榈皮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研末,1~2钱。外用:研末撒。

214 注意

《本草经疏》:"暴得吐血,瘀滞方动;暴得崩中,恶霉未竭;湿热下痢初发;肠风带下方炽,悉不宜遽用。即用亦无效。"

215 附方

①治鼻血不止:棕榈灰,随左右吹之。(《简易方论》)

②治久鼻衄不止:棕榈、刺蓟、桦皮,龙骨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鸡峰普济方》棕榈散)

③治妇人崩中,下血数升,气欲绝:棕桐三两(烧灰),紫参一两,麝香一钱(细研),伏龙肝二两(细研)。上药捣细罗为散,入麝香研令匀,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二钱。(《圣惠方》棕榈散)

④治血崩:棕榈皮(烧存性,细研如粉)一钱,牡蛎(火煅,研如粉)五分。入麝香少许,拌令匀,空心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⑤治血崩不止:棕榈皮烧存性,为束,空心淡酒服三钱。(《妇人良方》)

⑥治妇人经血不止:棕榈皮(烧灰),柏叶(焙)各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散,酒调下二钱,(《圣济总录,棕榈皮散)

⑦治赤白带下,崩漏,胎气久冷,脐腹疼痛:棕毛(烧存性)、蒲黄(炒)各等分。每服三钱。好酒调下,空心食前,日进二服。(《普济方》棕毛散)

⑧妊娠胎动,下血不止,脐腹疼痛:棕榈皮(烧灰),原蚕沙(炒)各一两,阿胶(炙燥)三分。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圣济总录》棕灰散)

⑨治肠风泻血:棕榈灰二两,熟艾(捣罗成者)一两。上二昧用熟鸡子两个,同研得所;别炮附子去皮脐,为末,每服用水一盏,附子末一钱,煎敷沸放温,调前药二钱匕,空心食前服。(《圣济总录》棕艾散)

⑩治水谷痢下:棕榈皮,烧研,水服方寸匕。(《近效方》)

⑾治血淋不止:棕榈皮,半烧半炒为末。每服二钱,甚效。(《卫生家宝方》)

⑿治小便不通:棕树皮毛,烧灰存性,以水酒调下二钱。(《摄生众妙方》)

⒀治高血压:鲜棕榈皮六钱,鲜向日葵花盘二两。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216 各家论述

①《纲目》:"棕灰性涩,若失血去多,瘀滞已尽者,用之切当,所谓涩可去脱也。与乱发同用更良。年久败棕入药尤妙。"

②《本草求原》:"棕皮,能引血归经,止上下失血,止下血尤良。不但性涩能收脱也。同发灰,侧柏、卷柏灰饭丸或煎服,止远年下血。此物止血,不在烧灰,但血见黑则止之说,痼习已久,姑从之。"

217 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棕榈皮的方剂 棕榈皮散

ǘpísǎn《圣济总录》卷一五二:方名:棕榈皮散组成:棕榈皮(烧灰)1两,柏叶(焙)1两。主治:妇人

侧柏叶散

èbǎiyèsǎn处方:侧柏叶1两(多微黄),棕榈皮1两(烧灰),防风半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

清泉汤

tāng《普济方》卷二一五:方名:清泉汤组成:棕榈皮不拘多少(一半生炒为末,一半烧灰为末)。主治:

摄阴汤

钱,黄耆2钱,当归1钱5分,荆芥穗(炙)1钱,棕榈皮(炙)1钱,甘草(炙)1钱,熟附子1钱5分。主

生熟地汤

),艾8分,川断1钱5分,桑寄生5钱(酒炒),棕榈皮1钱(炙),杜仲3钱(姜汁炒断丝)。主治:妊娠

更多用到中药棕榈皮的方剂

用到中药棕榈皮的中成药 十灰丸

、侧柏叶、白茅根、茜草根、栀子、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等分。各烧灰存性,为细末,用纸包,碗盖地上一

十灰散

叶、侧柏叶、白茅根、茜草根、栀子、大黄、丹皮、棕榈皮各等份(各9g),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血热

止血散

:莲蓬壳1两,黄绢1两,血余1两,百草霜1两,棕榈皮1两。主治:《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之

复方梨膏

20g天冬20g白芍20g藕节20g苦杏仁20g棕榈炭40g阿胶40g枇杷叶160g栀子(炒)10g

荷叶丸

g、知母64g、黄芩炭64g、地黄(炭)96g、棕榈炭96g、栀子(焦)64g、茅根炭96g、玄参9

更多用到中药棕榈皮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棕榈皮 《太平圣惠方》:[卷第六十]治肠风下血诸方

膝(一两去苗)侧柏(一两炙微黄)荆芥穗(一两)棕榈皮(二两烧灰)黄牛角(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

《太平圣惠方》:[卷第八十]治产后恶血腹内刺疼痛诸方

)红蓝花(半两)蒲黄(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棕榈皮〔二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热酒

《普济方》:[卷三十七大肠腑门]肠风下血(附论)

圣惠方)治大肠风虚积冷。下血不止。侧柏叶(炙)棕榈皮(烧灰)附子(炮去皮脐各一两)防风(去芦)槐花

《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木之二]棕榈

∶棕榈灰,随左右吹之。(黎居士方)。血崩不止∶棕榈皮,(烧存性,)空心淡酒服三钱。一方∶加白矾等分

《普济方》:[卷三百五十二产后诸疾门]崩中漏下

纸谱·三之杂说(意译)

《本草拾遗》载:

剪取印纸盖印章处

烧成灰,水服下,

可令人绝育。

抚州有种茶衫子纸,

是因包裹茶叶而得名。

其纸长而相连,

自唐代以来,

礼部每年供给明经用于帖书。

(见于《茶谱》)

《资暇》载:松花笺,

历代以为是薛涛笺,这是错误的。

松花笺其来已久。

元和初年,

薛涛喜爱这种纸的颜色,

而又喜欢作些小诗。

觉得纸幅太大,

不想浪费,

乃命匠人将其裁小。

蜀中才子觉得这样方便,

之后也如法裁剪各样纸笺,

特地命名为“薛涛笺”。

如今蜀中的小幅纸,都是这类,

并非只松花笺这一种。

注释

(1)《本草拾遗》:唐代陈藏器所著,古代汉医著作,已佚。

(2)印纸:古代官府印发的各种文书。

(3)抚州:古州名,隋朝设置,今为江西抚州。

(4)明经:即通晓经学,古代选举官员的科目。

(5)帖书:又称帖字、帖经,唐代科举考试的科目之一。

(6)《资暇》:即唐李匡乂所作的《资暇集》,又名《资暇录》,是唐代考据辨证类笔记。

(7)松花笺:一种淡**的笺纸。

(8)元和: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在位间唐出现短暂统一,史称“元和中兴”。

文房四谱 - 文集 -

发物我们应该都知道一些,但是具体对于发物的理解还是非常的模糊,其实发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医术语,那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吧!

名医秦伯未在《中医对于病员的膳食问题》中说过:“凡能引起口干、目赤、牙齿肿胀、大便秘结等的荠菜、韭菜、香菇、金花菜等,都有发热可能,俗称发物。”忌口主要就是忌发物。

但是,查阅一般中医书籍中却未见“发物”一词及其论述,只在有关食疗的本草中找到一些“发物”的介绍。如:油菜苔,魏晋时《名医别录》说:“春月食之能发膝痼疾”;唐代《食疗本草》说:“先患腰脚者,不可多食,食之加剧。又损阳气,发疮及口齿病”。

芥菜,唐代《食疗本草》说:“生食发丹石,不可多食”。诸竹笋,唐代《本草拾遗》说:“诸笋皆发冷血及气。”蕺菜(鱼腥草),魏晋时《名医别录》说:“多 食,令人气喘。” 茄子,宋代《开宝本草》说:“凡久冷人不可多食,损人动气,发疮及痼疾。”紫菜,唐代《本草拾遗》说:“多食令人腹痛发气,吐白沫。”鳢鱼,宋代《本草衍 义》说:“能发痼疾。”草鱼,元代《延寿书》说:“能发诸疮。”虾,明代《食鉴本草》说:“动风热,有病人勿食。”

现在看来,我国民间流传的发物,与医学所说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颇为相似。此类食物有:牛奶、鸡蛋、羊肉、狗肉;鱼、虾、蟹、蛤、蚌、乌贼、鱿鱼;葱、蒜、 韭菜、芥菜、香菜(胡荽)、芹菜;辣椒、胡椒、芥末、姜、酒;豆类、生花生、栗子、李子、番茄、黄瓜,等等。它们分别是一些富含蛋白质,或有腥气的食物; 动物性水产品,尤其是海产品;有特殊气味,属于传统荤腥类菜品;辛辣、 的调味性食物;大豆等种子类食物和某些水果、生吃的蔬菜。这些食物与民间所指 “发物”基本相符。此外,很少食用的外地或外国进口的食物,以及转基因食物如大豆、番茄也可能引发疾病。

“发物”所引起的疾病,基本上或大多数与食物过敏症(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有关。它是个体食入某一种食物后,由机体免疫机制调节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其表 现是多样的,也因人而异,不一定全部具备所有的过敏症状。最常见的过敏表现为唇舌麻胀、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 肿、湿疹、瘙痒症、过敏性紫癜等面板症状;偏头痛、全头痛、支气管哮喘等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症状。

虽然“发物”之说并无确切的概念,但是过敏却能为人所理解,也得到医学共识。所以,不妨把“发物”简单理解为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因此,若要避免“发物”作祟,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当明确致敏食物时,即停止食用该种食物。经过一段时间,如3~4周后再试食;若不再出现过敏症状,可继续食用该食物。生食容易致敏的瓜果等食物,可以改成熟食(煮熟、蒸熟,或炒食等)。对牛奶、肉类过敏者,可先用相应的酶(如糜蛋白酶、乳糖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对食物进行处理,再食用。对牛奶过敏者可改食羊奶、马奶,或用炼乳、奶粉代替。奶类都过敏者,则可改用豆奶、豆浆。

某些营养价值高而又需要经常吃的食物,可少量食之,如无症状发生,可逐日增加食量,以不引起过敏为度。如此经过数周或数月,有些人可以达到正常人的食用量。

蕨菜的典籍资料

1. 食用蕨菜始见载于《诗经》:“陟坡南山,言采其蕨。”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蕨薇于首阳山的故事,所以后世以采蕨薇作为清高隐逸...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