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字是不是从中国传入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2收藏

日本文字是不是从中国传入的?,第1张

一提起日语,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它使用着大量的汉字,若再作进一步了解,就会发现日本人最早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无自己的文字。古代的日本人曾一度完全借助于汉字来表述自己的语言。由此人们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日语作为一种文字源出于中国的汉字,对此几乎是无人质疑的。但汉字何时传入日本,日本人又何时学会使用文字长期以来却始终是个疑案。

一般日本人只晓得他们的祖先在公元3世纪时还不知道使用文字。但学者们对这个问题则有更具体的推测。一说认为日本的文字最初应是由百济传入的,时间当在公元4世纪下半叶,他们的论据是,大和朝廷是在公元4世纪初征服邪马台国,统治北九洲,与百济的交通最早也应始于公元4世纪下半叶,故日本使用文字应在这之后。但据中国晋朝陈寿撰的《魏志韩传》记载,公元3世纪时,位于朝鲜半岛东南部的辰韩已使用文字,于是就有学者提出辰韩先于百济将文字传入日本。这样一来日本人使用文字就有可能是在公元3世纪左右。另一说认为,日本人使用文字最迟不晚于公元一世纪下半叶,而且日本人并非得通过朝鲜才能接触到汉字。公元一世纪末的中国古籍《汉书地理志》就曾记载过“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岁时以献来见”。也就是说,早在公元一世纪末之前,日本就有人到过中国,由此可以想象当时访问中国京城的倭人一定会接触到包括汉字在内的中国灿烂文化。对此《后汉书倭传》也作了明白无误的记载,书曰:“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这则史料表明,倭奴国使节不仅会使用汉语,而且对当时中国的君臣礼节甚是通晓。因此就有学者根据这两则史料推断在公元一世纪中叶或者最迟不晚于一世纪下半叶日本就已使用文字了。

但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这是后人对史料的误解或推测。中国古籍明确记载日本人使用文字的是《魏志倭人传》,该书正始元年条载曰;“倭王因使上表答谢恩诏”。当然也有人持有异议,认为倭王的这篇上表出自中国使臣之手,而非倭人所作。但当时的情况是倭国使节难升米和副使都市牛利自景初二年(238年)六月至正始元年(240年)已在中国逗留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他们在逗留中国期间,除了执行例行公务之外,还广泛地接触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无论从机会和需要来看,倭国使节已通晓汉语,在他们回国后倭王自然也无必要请中国使臣代劳上表。若由此推论,公元3世纪中叶至少在九州这个范围内日本人已使用文字,这是第三种说法。

还有第四种说法的,《注释日本纪》主张汉字是在应神天皇(5世纪初)之时传来日本的。该书的所谓依据就是《古事记应神记》曾记载有个叫和迩吉师的人携带《论语》和《千字文》渡来日本。但这并不意味着是汉字传来之始,而且有种种迹象表明,还在公元4世纪末,中国大陆的先进文化就已通过朝鲜传到日本,其中就包括汉字、儒家思想以及筑沟和养蚕技术等。显然《注释日本纪》的提法是不足为据的。

关于汉字何时传入日本,日本人何时使用文字?现在至少有以上4种说法。看来各说都有证据不足之嫌。而唯一被认为是能说明问题的铭文尚属鲜见,至今发现的最早一例是熊本县玉名郡江田村船山占坟出土的一把刀,上铸有“治天下狻 齿大王世……服此刀者长寿子孙注注得其恩也不失其所统作刀者名伊太加书者张安也”等铭文。有关学者认为铭文中的大王系指反正天皇,故刻此铭文的年代当在公元5世纪上半叶,若以此为据,似又有太晚之弊。尽管如此,因此解开日本文字的疑案还有待地下文物的进一步发掘和整理。

古代日本人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无自己的文字。他们曾一度完全借助汉字来表达自己的语言。在长期的中日友好往来过程中,日本人在汉字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本民族文字。对于日语文字来源于中国的汉字,人们是一直公认的,但是,汉字何时传入日本?日本人又何时学会使用文字?长期以来,众说不一,始终未成定论。

关于上述问题,一般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世纪中叶说,一些学者认为日本人使用文字在一世纪中叶至迟不晚于一世纪下半叶。他们主要根据公元一世纪末的中国古籍《汉书·地理志》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岁时以献来见。”根据这段记载,可知在公元一世纪末之前,日本人已到过中国,有可能接触到中国的汉字,《后汉书·倭传》中也有“建武中元一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这表明,日本人不仅已使用汉语,对中国的群臣礼节也很明晓。这种说法并未得到所有人的承认。因此,又有人提出公元三世纪左右说。据中国晋朝陈寿的《魏志·韩传》记载,公元三世纪时,朝鲜半岛上临近日本列岛的辰朝已使用文字,因此有可能通过辰朝将文字传入日本。第三种说法认为,日本使用文字应在公元四世纪下半叶。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日本文字最初是由百济传入的,而大和朝廷在公元四世纪初才征服邪马台国,统治北九州,所以,同朝鲜半岛的百济国往来,最早也在四世纪下半叶,日本使有文字也应在这之后。第四种说法认为,汉字是在五世纪初传入日本国。主要史料是《古事记·应神记》中的记载。书中记载有个叫和迩吉师的人携《论语》和《千字文》渡来日本。

1860年英法联军开进北京,火烧圆明园,1900年八国联军光顾了中国很多大城市。别的不说,列强两次入侵抢走的文物就数以百万计,以致百余年后的今天,大家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英国或者法国的某个家庭发现了一件价值不菲的中国文物,拍出多少钱之类的。

相关图

比起早年的欧洲列强,日本当年抢走的中国文物只多不少。或许西方人来得早,把他们认为的精品文物抢走最多。但从1931年算起,日本入侵中国长达十四年,他们有大把的机会和时间搞走中国的文物。实际上这是日本政府有预谋、有组织的一个计划。从手段来说更是花样翻新,抢是少不了,巧取豪夺或者偷盗也占了相当一部分。比如末代皇帝溥仪就干过盗窃故宫文物送给日本人的光辉事迹。

以致后来有一个尴尬的事实,要研究中国历史,必须到日本去。日本抢走的中国文物实在太多了。大约有多少呢?前些年的《国际先驱导报》刊文说,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日军侵华战争期间,中国记录在案的文物流失有360万件外加1870箱,另有700多处古迹遭蓄意破坏。

在日本的中国文物

360万件什么概念?要知道经过多年的搜集整理,故宫目前的馆藏文物才180万件。仅从数量而言,日本起码得搞两个故宫博物院才能放下中国的文物。日本的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了其中一万多件,涵盖了中国从远古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到清朝的书画瓷器等珍品。近代全世界最具考古价值的超级珍品之一,北京人头盖骨也是被日军掠走的。但运送那一批文物的日本船只阿波丸号沉没了,这件宝贝自此下落不明。

在日本的中国文物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抗战爆发很多年前,日本派遣了大量的学者和探险队窃取中国文物,当然也有出价极低买走或者骗走的情形。这些人实际上都是日本政府资助的。到了30年代,偷偷摸摸的方式不能满足日本日的胃口,大规模的掠夺、盗掘开始了。比如仅在洛阳金村,日本人就一次性抢走了大量的铜器、古籍,其中有数以百计的宋版书珍本。

抗战旧照

人们都知道当年日本在我国东北修了满洲铁路,后来日方有人透露,参与修建铁路的日本人,很多都是历史文化或者考古方面的学者。他们以调研地理环境为借口,摸排中国境内的文物和古迹。当年在日占区,到处都有日本的调研队。如此大规模的文物古迹调研活动,只怕中国几十年来还没日本人当年搞得好。所以说去日本学中国历史,是半点不夸张。

《顺治迁都》是一部长篇小说,作者借用一个朝鲜人的口吻对日本人说:“你们的大名是日本人,但我喜欢叫你们海盗……海盗,只能漂泊在海上。”我极赞同这句话,日本人倒是想上岸,终于还是被赶回了海岛上。

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数量究竟有多少?这恐怕是一个谁也无法准确回答的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那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大得足以让国人心惊肉跳,大得足以让世人瞠目结舌。更值得国人关注的是,在这些巨大的数字中,属于历史上数次被侵略者掠夺的文物珍品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建国后,特别是近20年以来流失的文物越来越多。记者长时间跟踪国内外一些比较可靠的文物资料库,对境外中国文物藏量较大的博物馆及它们所藏文物的来历,作了较为系统的调查与统计,结果如下: --英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130万件,大多数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被侵略者从中国非法劫掠流落海外。其中,大英博物馆收藏中国书画、古籍、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雕刻品等珍稀国宝有3万余件,流失海外的中国古代绘画精品几乎都在馆中。这些文物珍品涵盖了近7000年中国历史,其中许多都是从未面世的孤品。如:为历代宫廷收藏珍品的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唐代摹本、初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左武卫大将军李思训的《青绿山水图》、宋初江南画派代表人物巨然的《茂林迭嶂图》、北宋三大家之一的陕西画家范宽的《携琴访友图》、号称龙眠居士的安徽人李公麟的《华岩变相图》、宋大文豪苏轼的《墨竹图》。此外,还有商代青铜双羊尊、西周康侯青铜簋、邢侯簋、敦煌壁画、汉代玉雕驭龙、唐代黄玉坐犬等,这些也都成为了该馆的镇馆之宝。 --法国各博物馆、图书馆收藏中国历代文物约260万件,这些文物均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从中国非法掠夺所得。卢浮宫博物馆羁留中国文物达3万件以上,其中原始社会的彩陶器、商周青铜器、瓷器的收藏量达6千多件。其分馆吉美博物馆还收藏中国文物数万件,占该馆馆藏文物总数一半以上。其中历代陶瓷器12万件,居海外博物馆中国陶瓷收藏之首。此外,巴黎等市立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收藏数量均与卢浮宫不相上下。法国国立图书馆收藏敦煌文物达1万多件,包括北魏的绢写本、隋朝的金写本、唐代的丝绣本、唐代金书、明万历刻本、大清万年地图、圆明园的40景诗绢本等。其中敦煌书画的三种唐拓本均为孤品、稀世珍宝。 --日本拥有1000余座大小博物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近200万件之多,绝大多数均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和日本侵华战争期间,被日本侵略军劫掠出境。仅东京国立博物馆一家,就藏有中国历代文物珍品9万余件。其中珍品、孤品不计其数,远远超过中国国内的普通博物馆,如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至今仍羁留其中;此外,分别存放于日本不同博物馆的王羲之《妹至帖》、《定武兰亭序》、《十七帖》、《集王圣教序》,还有前凉时代的《李柏尺牍稿》,也都是难得一见的稀世文物珍品。据中国政府统计,自1931年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被日本掠夺的文化财产共1879箱,破坏的古迹达到741处,被抢中国文物多得无法估计,仅战后日本方面自己统计的数字就有360万件。 --德国各大博物馆都藏有大量的中国古代文物,据该国相关刊物披露:有据可查的总数大约在30万件左右。这些中国文物主要是通过两种渠道来到德国: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抢得、20世纪初借考古为名从中国盗得。仅以1902-1905年为例,三年间,德国考察队在吐鲁番、库车一带共运走古物400箱。其中有从未发现过的摩尼教创始人梅尼兹的肖像壁画以及许多珍奇的手写文书、纺织品、钱币等。但收藏这些文物的博物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毁灭性的轰炸,几百幅壁画损失了一半以上,柏孜克里克的20余幅壁画全部化为灰烬,近300尊塑像毁坏了一半。 --"八国联军"之一的沙皇俄国,当年并没少从中国掠夺文物珍宝,奇怪的是战后人们却很少能从前苏联的博物馆里看到那些文物。记者就此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发现了其间的秘密:当年俄军掠夺的中国文物,一部分被流亡的沙俄旧贵族变卖到他们新的居住国,另一部分则因为当年中苏同属一个社会主义阵营,苏联政府没有允许这些明显打着沙俄帝国侵略印记的"战利品"公开于市,而是把它们藏匿在一些研究机构里。记者在圣彼得堡的东方研究所藏品目录里,就发现了沙俄掠夺中国文物的蛛丝马迹,那里不仅有来自圆明园和故宫里的中国明清时期文物,而且还有更为珍贵的敦煌遗书12万件,该书藏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本土。而我国国内现存敦煌遗书也只有2万件,其余则被英、法、日、奥、瑞典等国瓜分。 --据不完全统计,加拿大各大文物机构共藏有中国古代文物近20万件,该国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馆长、中国文物研究专家鲁克思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的采访时,曾用流利的汉语声称:"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中国藏品有35万件,这些文物的精美珍稀程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甚至很多中国博物馆也没有我们的藏品丰富……"他还承认:这些中国文物中,大部分都是由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于1909年至1934年之间,在中国河南洛阳雇人"考察挖掘"而获得。据史料记载:当年,这个怀履光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后,就一直替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收集中国文物,前后历时六年,共发掘10余座大型木椁墓,出土文物多达1万多件,其中仅东周王室珍宝就有数千件。 --美国媒体透露:近30年来,流入美国的中国文物大约有230万件,其中20多万件精品被美国各大博物馆收藏。与英、法、日、俄等国家不同的是,美国各大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大多数都是在最近20年左右的时间里,通过境外走私非法所得。如:波士顿美术博物馆设有10个中国文物陈列室,其间不乏雕刻、绘画、铜器、陶瓷等各种类别的稀世珍品。在该馆5000多幅中国古画中,有堪称国宝的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历代帝王图》、保存完好的唐张萱《捣练图》宋代摹本、宋徽宗的《五色鹦鹉》等;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有中国国宝石刻"昭陵六骏"中的"拳毛■"和"飒露紫"。而在中国本土碑林博物馆馆藏中,"六骏"中的这两骏却只能是复制品;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几乎一半收藏品是中国文物,包括书画、佛教艺术、铜器、玉器、陶器等;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竟然将中国文物确定为该馆的主打收藏对象,现有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陶瓷2000多件,玉器1200多件、青铜器800件,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收藏中国玉器最丰富的博物馆;此外,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古代善本书将近400种,约14万卷;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藏有中国家谱15万卷…… 以上数字,只是流失海外且有据可查的中国文物的一部分。一位在国家安全部门工作的朋友对记者说:"中国流失的文物,已经形成国际化一条龙经营。从盗掘到走私,直至出现在国外交易市场,常常几天之内就可以完成。"为了印证这位朋友的说法,记者走访了部分海关人员。他们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日趋繁荣,海关的物品检查量大得惊人。因此,不少地方只能采取抽检的方式查验过关物品,抽检比例一般在5%。就照着这种低比例的抽检,每年查扣下来的走私文物仍数量可观。记者翻阅了近几年中国海关总署的有关记录,其中不少案例让人触目惊心。 --2002年5月23日,罗湖海关从一名旅客行李中截获一堆装在蛇皮包里的青铜器,那位旅客自称是在广州旧货市场上花300元买来的"烂铜"。后来,经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这170件"烂铜",都是汉代文物,其中还有14件为国家级珍贵文物; --2003年3月28日,深圳海关成功破获一起走私国家珍贵古生物化石的案件,共截获国家限制出口文物共计2165件,其中还出现多件国家一级文物。这批走私化石数量之多、级别之高、时间跨度的连续,均属国内罕见。从无脊椎动物化石到有脊椎动物化石的品种之齐全,足可以组成一个较大规模的古生物化石展览馆; --2003年12月22日,国家海关总署在天津把历年来查获的近9000件走私文物移交给国家文物局。 --2006年3月21日,大连海关的缉私人员在辽宁丹东大东港口岸检查一艘货船时,发现集装箱内没有货主申报出口的密度板材,而是藏着大量的古旧物品。后经辽宁省文物管理局专家鉴定,这12000件古旧物品绝大多数都是珍贵的中国文物,其中光是汉代瓦当就有1055件。 --2007年11月1日,杭州海关破获建关以来最大的一起文物走私案,共查获古生物化石15箱,计1177件。其中有古生物化石相框28盒、动植物化石717片、鳄鱼头化石2个、龟类化石19块、水晶状化石1箱、恐龙蛋化石21个、清晰整体脊椎动物化石5个、植物化石4大块、完整脊椎动物化石380块。 仅仅4个海关、仅仅一天时间、仅仅5%的抽检,竟然查扣了15512件文物(不包括天津海关)。假如按照所有海关、按照一年365天、按照100%的查验比例推算,中国文物每年会流失多少? 在我们拥有绝对主权的国家口岸,一批批弥足珍贵的中国文物,正在源源不断地被一些丧心病狂的不法之徒劫持到异国他乡,遭胁迫于丧权辱国之旅。为了让其中一些重要文物回国,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不但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与财力,而且也承受了交织着屈辱与愤怒的心理煎熬。中国政府除开依据有关国际法不断向那些非法占有中国文物的国家提出索回文物的严正交涉之外,每年还拨出数千万资金去海外回购流失的文物。近年来,一些实力雄厚的中国企业家和收藏家,也通过多种渠道斥巨资去海外回买本国文物,或捐献国家,或藏宝于民。但即便如此,面对数量巨大的流失文物,这一切努力都只能是杯水车薪。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中国文物保卫战的文化含义决不亚于一场抗日战争!

日本文字是不是从中国传入的?

一提起日语,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它使用着大量的汉字,若再作进一步了解,就会发现日本人最早只有自己的语言,而无自己的文字。古代的日本人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