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发现一只红色的蜈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3收藏

在家发现一只红色的蜈蚣,第1张

蜈蚣,又名天龙、百足、百脚虫等,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该品性味辛、温,有毒。具有祛风镇惊、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系我国传统的动物产品药材。蜈蚣主产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陕西、河南和广西等省区,当前正值捕捉加工季节,现将捕捉方法介绍如下:

生活习性

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脚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气转冷时,钻入背风向阳山坡的泥土中,潜伏于离地面约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惊蛰后(三月上旬),随着天气转暖又活动觅食。

捕捉方法

捕捉蜈蚣一般在春末夏初,尤以惊蛰至清明前捕捉的质量较好。若“立夏”过后,多数雌体潜到隐蔽的地方产卵和蜕皮,较难捕捉。再者,立夏以后,雨水渐多,捕获到的蜈蚣难以干燥,容易生虫腐烂,且肉薄质差。

捕捉蜈蚣,可根据其活动特点进行,方法是:①蜈蚣是食肉性动物,在晚上8点至次日凌晨3点为其觅食时间。此时,可在它隐栖的场所,用电筒或避风油灯寻找,发现蜈蚣即用竹夹或镊子夹起,放入准备好的竹篓或布袋内。②选择蜈蚣隐栖的场所,用尖嘴锄或钉耙翻挖土层,掀起石头、砖块,发现蜈蚣即用上述方法捕捉。③挖窝诱捕。在蜈蚣经常活动的栖息地,于立春前后选择阴湿山野处,挖一“十”字形长坑,坑长1~2m,宽05m,深15~20cm,内放鸡毛、杂骨、马粪或鸟粪及一些腐败草类,上面覆盖树枝、土块或砖瓦片,引诱蜈蚣爬进缝隙,翌晨检查,若有蜈蚣入坑即可捕捉。

蜈蚣有毒液,在捕捉的过程中若不慎被其螫伤,应及时用手挤压螯伤处,使毒液不致扩散到皮下组织。随后尽快在被螯伤处敷3%氨水或5%~10%小苏打水;或用新鲜桑叶、蒲公英叶或洋葱捣烂,涂擦或外敷。

蜈蚣去毒刺

加工技术

捕捉到的活蜈蚣,先用棍子或者篾制的长夹子摁住后,用大拇指跟食指捏住,让其尾部绕在四指上去毒刺(见图一,图二),取长宽与蜈蚣相当的簿竹片,削尖两头,一端插入蜈蚣腭下,另一端插入尾部,借竹片的弹力将蜈蚣伸直,置阳光下晒干。若遇阴雨天,可用炭火烘干。干燥后取出竹片(切忌折断头尾,影响品质),将体长相近的蜈蚣头朝一方,在背腹处用宽lcm左右的细竹片横向夹住,结扎成排,每排50条,置木箱内密封贮存。

品质要求

成品蜈蚣应足干、呈扁长状,头部红褐色,背部黑绿色,有光泽,并有2条突起棱线,腹部棕**,瘪缩,足**或红褐色,向后弯曲,最后一节如刺状,断面有裂隙或中空,气微腥,具刺鼻臭气,味辛而微咸,头尾部齐全,无破碎,无虫蛀,无霉变。

蜈蚣分为四个等级:特级,每条长165cm以上;一级,每条长13cm以上;二级,每条长10cm以上:三级,每条长66cm以上。

全国十大最恐怖的蜈蚣如下:

1、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体长:30-40厘米,最大44-46厘米,分布在加拉帕格斯群岛中的圣克鲁斯岛、厄瓜多尔沿海地区、秘鲁南部、库克群岛。体色纯黑的巨人,蜈蚣中的霸王。更有未确定报道曾经捕捉到62厘米的个体。

2、秘鲁巨型蜈蚣体长:30厘米最大41-42厘米,分布在加勒比海中的特利尼达岛,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巴西等亚马逊河流域国家及地区。

3、亚马逊巨人蜈蚣体长:25-30厘米分布在巴西、厄瓜多尔、秘鲁等亚马逊河流域国家及地区。体色一般为红色,至于黑色个体,一种说法是个体差异导致的颜色改变,另一个说法是黑色个体实际就是加拉帕格斯巨人蜈蚣。

4、波多黎各巨人蜈蚣体长:20-25厘米,分布在加勒比海波多黎各、海地等国家及地区的品种。

5、越南巨人蜈蚣体长:18-25厘米,亚洲最大的蜈蚣品种之一,主要分布于越南境内。

6、马来西亚巨人蜈蚣体长:18-20厘米,分布在马来西亚的Scolopendrasubspinipe的地区性亚种之一。

7、哈氏蜈蚣体长:16-20厘米,广泛分布于太平洋西部诸多国家和地区的蜈蚣品种,因为分布地区更靠近热带,所以体型也更大一点,所罗门群岛地区的个体身长可超过20厘米。

8、北美巨人蜈蚣体长:18-20厘米,北美洲的最大品种,不仅体型比较巨大,而且性情凶猛“凶恶万千”,加上观赏性较高,是爱好者中人气很高的品种。

9、中国红巨龙蜈体长:14-20厘米,中国南部亚热带、热带地区广泛分布的蜈蚣品种,因为全身深红色,蜈蚣在古籍中又名“天龙”,加之体型壮硕,故名“红巨龙”,颇有中国特色。部分靠近大陆的热带岛屿上的个体可以达到20厘米。

不好意思,我没见过这种全黑的蜈蚣,也没查到相关资料。

蜈蚣为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节上均长有步足,故为多足生物。蜈蚣又名叫天龙、百脚虫、少棘蜈蚣、蜈蚣、蝍蛆等,是一种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常见的蜈蚣有红头、青头、黑头三种。红头的背部呈红黑色,腹部现淡红色,足为淡橘红色或**。青头的背部和足部呈蓝色,腹部淡蓝色,体型小,长度约为红头蜈蚣的二分之一。

黑头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体型更小。上述三种以红头蜈蚣最佳,体型大,产量高,性情温顺,适应性强,生长快。一般在农村较为多见,常位于潮湿的墙角、砖块下、烂树叶下、破旧潮湿的房屋中等,在夏天较为常见。蜈蚣是肉食性动物,食谱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喜欢捕食各种昆虫。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药用。

蜈蚣惧畏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喜欢生活在丘陵地带和多沙土地区,白天多潜伏在砖石缝隙、墙角边和成堆的树叶、杂草、腐木阴暗角落里,夜间出来活动,寻食青虫、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气转冷时,钻入背风向阳山坡的泥土中,潜伏于离地面约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惊蛰后(三月上旬),随着天气转暖又开始活动觅食。

蜈蚣钻缝能力极强,它往往以灵敏的触角和扁平的头板对缝穴进行试探,岩石和土地的缝隙大多能通过或栖息。密度过大或惊扰过多时,可引起互相厮杀而死亡。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饵料及饮水充足时也可以几十条在一起共居。

蜈蚣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性凶猛,食物范围广泛,尤喜食昆虫类。在早春食物缺乏时,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藓的嫩芽。

蜈蚣(别名:Scolopendrasubspinipes,别名:天龙),蜈蚣眼蜈蚣科节肢动物。它一般遍布中国各地。蜈蚣呈平长条状,全体人员在22个阶段构成的头顶部的两个深红色,触须和毒钩各一对,背部茶绿色或墨绿色,有光泽度,有纵棱两条腹腔浅**或黄褐色,皱纹从第二节开始每个节两侧都有一对脚,淡**或淡褐色蜈蚣脚呈钩状,钩端有毒腺口,可排毒汁。其喜悦生活在湿冷暗淡的地区,寻找中小型虫类谋生是很重要的。

起源于希留利亚纪(志留纪),至今仍有28000种生存。蜈蚣扁长节肢肉食动物,每节都有一对脚。和节肢动物一样,以多节肢微生物而闻名。蜈蚣呈扁长条状,长9cm~17cm,宽05厘米~1厘米。全员由22个阶段组成,最后一节略微细致。头顶部的两个部分是深红色的,触须和毒钩各有一对。背部是棕绿色或墨绿色的,有光泽,有两个纵棱;腹腔是浅**或黄棕色的,起皱;从第二节开始,每个部分都有一对脚,生在两边,淡**或浅棕色,弯曲成钩形。质地脆,横断面有裂缝。气腥,有独特的呛鼻臭味,味道辛辣咸。质量最好舍身干燥,虫体条长详细,头红身绿。

蜈蚣脚呈钩状,锋利,钩端有毒腺口,一般称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可排出毒汁。蜈蚣咬伤后,毒腺代谢出现了很多毒液代理人,顺腭牙的毒腺口引进被咬人的皮下组织中毒,内毒素不强,被咬痛但不易致命。药用价值蜈蚣是大中型唇足类多足动物,只有21对脚和1对下巴脚的钱串是蜈蚣的血亲,别名是屈服的,只有15对脚和1对下巴脚的石蜈蚣也只有15对脚。另外,蜈蚣的脚多而短,35对,45对,最多750对。

古代蜈蚣虫(别名:Arthropleurarmata)是唇足纲蜈蚣眼的小动物。其日常生活在煤纪阶段,现在3亿年前的双重纪阶段已经绝种。古代蜈蚣虫的外观设计接近现代蜈蚣,身长85英尺,横幅85英尺,对足多。通过吞食绿色植物和中小动物等微生物来吃很重要。远古蜈蚣虫外观设计与现代蜈蚣相近,是陆上发生的第一批节肢动物之一。身高85英尺(约)。

合计259米,横幅(从左腿到同行右腿)为85英尺(换算成26米),有很多对脚,外观设计非常可怕。据英国《连线》杂志期刊2008年2月2日报道,该杂志期刊发表了古代传说中十大灭绝物种,其中展翅达到75厘米的巨脉蜻蜓(Meganeuramonyi),9英尺高半吨以上的金钢巨猿(Gigantopicusblacki)。古代蜈蚣虫也被选中。

古代蜈蚣虫的体长可达85英尺(换算成259米),是所有住宅区老板最可怕的恶梦。他们的外观设计接近现代蜈蚣,是陆上发生的第一个节肢动物之一,几乎所有的小动物都没有做菜。幸运的是,这种小动物日常生活在3亿多年前,现在不容易突然出现在所有人的通道上。

《神农本草经》是最早的中国药典,共包括365味动、植物中药。蜈蚣药是其中之一。可见蜈蚣药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南梁时代的陶弘景对《神农本草》作过整理和增加,并把药用蜈蚣的产地和性状作了较精确的记载:“蜈蚣生大吴JiI谷及江南,头足赤者良。”“今赤足者多出京口长山、高丽山、茅山,于腐烂积草处。”

前面已说过,“大吴”产地是蜈蚣名称的由来,这里不再重述。陶弘景说的“大吴”可能是指宋、齐、梁三个南朝相继沿袭的吴郡行政区划。所谓“江南”可能指的是长江口南岸的广大地区。

李时珍曾经赞赏《蜀本草》是一部精辟的著作,并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引用了其中一段很有价值的话:“蜀图日:(蜈蚣)生山南川谷及山襄、邓、随、唐等州土石问”。

上述的“山南”系沿袭唐代建制的“山南道”地区,包括今日湖北省境内长江以北、汉水以西,陕西省境内的终南山以南,河南省境内的北岭以南以及四川省境内的剑阁以南,其中的襄、邓、唐、随等州,迄今仍是药用蜈蚣的传统产地。尤其是湖北省的丘陵山地,确实杂有土壤和风化碎石造成适宜于蜈蚣栖息地区;今日的随州市是全国蜈蚣药的主要产地,年产量400万条,产量居全国首位。

赤足蜈蚣的产地——京口,或指丹徒(今日镇江),或指京江(今日之长江下游)的人海口。这两个可能性的解说在地理位置上并不矛盾。茅山至今尚未更名,也是当时陶氏隐居的地方,因此即可以相信他对蜈蚣的赤足性状和栖息环境做过调查。虽然“京口”诸山的蜈蚣是否赤足,尚未予以调查证实。但是,有人在浙江岱山采集的少棘蜈蚣,赤足的约占95%以上,而湖北省许多地方的同一种类,黄足的却较多。因为产地不同,确有赤足、黄足不同比例的差别。

陶弘景在《本草集著》序言中提到当时药店里把黄足蜈蚣做成赤足蜈蚣的伪品。这位亲自采药的陶弘景,在他的《名医别录》里指出,“黄足者甚多而不堪用,人以水炙令赤当之,非真也。”

以黄足的蜈蚣假冒赤足的伪造方法,或是以朱砂涂赤,或是用火烤得半焦而呈赤色。

赤足与黄足的差别似乎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不妨从药用蜈蚣的生物学和蜈蚣的药物学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在动物学上说,赤足蜈蚣与黄足蜈蚣只是不同种群之间的一般差别。

有关药用蜈蚣采集与经营管理的记述:

在前面介绍药用蜈蚣历史产地的有关古籍中,曾有“七八月采之”的记述。在采集月份上当然是指农历,即公历的八九月份。还没有提到其他采集时间和初步加工方法。

在浙江省的明、清两代编纂的地方志——《岱山镇志》里曾经有如下的记载:“春夏之交,乡村獐上山采捕以竹签撑之,卖与收客,用火焙干,装往甬江转卖与药行内。每年所出不下数十万条。”

这段历史资料表明,药用蜈蚣的采捕季节与前者不同。现在仍在春夏之交采捕,其中也大致说明了初步加工的方法和商品产量。

在浙江省《岱山县志》里,另有蜈蚣栖息地人工经营管理的可贵资料,现摘录如下:“案《昌国典永》云:磨心岭土人种蜈蚣以为田,供药肆之采用,则此物由来已久;但今未闻有种者耳。”

这里所说的磨心岭,是指岱山镇内的有名山头。当地人“种蜈蚣以为田”的意思,是说他们以经营药用蜈蚣为业,对药用蜈蚣的适宜栖息地加以管理,对这块地内的蜈蚣种群给予保护,使之繁殖,或者以改善生态条件、给予补充食物等方式进行繁养,待到应时季节采收,卖给药商报酬,以为生计。这说明我国古代就有人从事药用蜈蚣的养殖。

在家发现一只红色的蜈蚣

蜈蚣,又名天龙、百足、百脚虫等,为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该品性味辛、温,有毒。具有祛风镇惊、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系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