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少年在中国支教十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候选人后,他怎样了?
曾几何时,一位来自安徽大别山区的女孩,用一双大眼睛唤起了无数的社会同情。那双大眼睛里充满了求知欲,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望,可她满脸泥土,教室里坑坑洼洼,甚至找不到一块平整的地方放置勉强称为课桌的桌子。
在那之后,很多人通过希望工程帮助需要的山区的孩子,每当看到这样的采访,不管是孩子自己还是节目主持人,都会用一句“走出大山”来形容这里孩子的迫切心情。可是,为什么大家都要从大山中走出去?难道大山真的留不住人?
其实不然,来自德国的小伙子在广西山区支教10年,并希望继续留在那里,可结局却让人失望,他还是带着遗憾离开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名德国小伙子的名字叫做卢安克,他做过许多工作,有帆船厂的工人、帆船教练等等,后来又学习了工业设计。一次偶然的机会,卢安克来到中国旅游,可是这一次旅行之后,他就深深爱上了中国。回到德国,卢安克为自己的工作收了尾,之后毅然决然地背起行囊,来到中国,准备长期在中国生活下去。
卢安克首先来到南京,与中国的学生们一起生活,之后又去了广西农学院,继续与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中国的山山水水都让他留恋不已,中国的风土人情更让他感到了深入骨髓的热情。而去了广西之后,那里特殊的地理环境更是吸引了他。至于留在广西的原因,卢安克更大程度上还是出于广西教育状况的考虑。
那是1997年,广西一些偏僻的山区还有许多孩子上不起学。哪怕家里希望孩子接受教育,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十年来,卢安克遭受的挫折数也数不清,但是他依然坚持初心。
最初他在一所残疾学校教授德文,由于他没有教师资格证,当地公安罚了他3000元钱。之后卢安克回到广西,在一所中学教书,但是由于学生的分数没能迅速提高,卢安克又被学校开除了。
为了能够留在广西,继续帮助那些上不起学的贫困学生,卢安克在1999年成立了一个办事处。如此,教育局再也不能管他,他也可以专心做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了。可是他却发现,现实往往不是自己一厢情愿就会向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去发展的。
他想要给孩子们光明的未来,想要改变他们的观念,可是这谈何容易。即便他不要钱,班级里的孩子还是一天比一天少。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上学如果考不上大学的话,学习根本没用。于是,卢安克做了一个更加深入接近贫困儿童的决定,他要去大山最深处租房子,靠近那些贫困儿童,继续帮助他们。
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出发点究竟是什么,一位收入可观的德国人,为什么要放弃轻松舒适的工作,来到中国广西大山深入,那片当时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他吃不好,每餐只有红薯叶,他住不好,只能睡在最简单的满是蚊虫的床铺上,可他依然不忘初心,渴望通过一己之力改变那些需要接受教育的孩子们的生活。
卢安克的教学是非常贴近孩子们的,他想方设法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根据孩子的不同性格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他引导孩子思考,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总结得出结论。他教授孩子实用的知识,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给他们提供更宽广的道路。
2006年,卢安克被评选为感动中国候选人,可是卢安克丝毫不在意。可即便如此,他还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这时候好意的赞赏与恶意的重伤同时降临到他的身上。有人说他之所以留在中国,免费教授山区里的孩子,实际上是因为他有恋童癖。
卢安克可以接受条件艰苦,可以接受困难重重,但是这种社会舆论压力是他始料未及的。2012年9月,卢安克离开了中国,前往越南,但是还有一些人在说,你看,他心虚了,他逃跑了。如今,我们早就没有了他的消息。
1900年,随着几声炮响,北京的最后一道防线——大沽口炮台,被八国联军摧毁,外敌再一次来到了北京的城墙下。
紧接着,八国联军便侵入了北京,打开了紫禁城的大门。
无数中国的奇珍异宝、文物古籍,都被这些侵略者劫掠一空,大量属于我国的宝物,流落到了海外。
时至今日,我国都在想办法收回,这些散落在外的文物。
不过世事无常,我们在想办法收回,属于自己国家流落的文物,有的人却会因为种种个人原因,将文物捐赠出去。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在晚年捐赠了,大量翁氏家藏的翁氏第六代继承人,翁万戈。
那么翁氏家藏,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份文物收藏,以至于翁万戈捐赠到国外,会在中国 社会 上引发一片骂声?他又为何要这么做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由爱国华侨转变为人人喊打的“卖国贼”的故事,来一探究竟。
提到“翁”这个姓氏,很多中国人都会想到那个知名的 历史 人物,“两代帝王之师”、晚清著名文臣之一的 翁同龢(hé) 。
的确,翁氏家藏就与这个晚清名臣,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事实上,如果不是翁家世代为官,普通人家怎么可能有机会,积攒出被誉为“清末九大藏书之一”的家藏呢?
翁氏家藏,缘起于 翁同龢 的父亲,翁心存。
翁心存一朝进士及第,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授读同治帝,一举便将翁氏一脉的命运,给彻底改写了。
翁氏的族人,开始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更多的发展机会。
尤其是翁心存的几个孩子,在翁心存的悉心教导之下,翁同书、翁同爵、 翁同龢 三兄弟,都先后考上进士为官。
而兄弟几人继承的,不光是父亲翁心存念书的好头脑,还有喜欢收集古书、字画鉴赏的爱好。
翁心存和翁同书两人,皆耗费大量银钱,购买倒闭的书斋,购得大量藏书精品。这样大规模的购进,也让翁氏家藏的藏书数量,急剧增多。
翁心存离世前,将家中的收藏分成了两份,分别交给了 翁同龢 和翁同书兄弟俩继承。
翁同书一脉的继承十分顺畅,但是到 翁同龢 这里,就有些坎坷了。
他一生无子,在家族里选了哥哥翁同爵的儿子翁曾翰,作为自己的继承人。
原本是看中翁曾翰活泼 健康 的体魄,可没想到翁曾翰英年早逝,唯一的孩子也是体弱多病,不满一岁就夭折了。
翁同龢 一脉,再度面临绝嗣的危机。为此,他只能故技重施,采用过继的办法。
翁同龢 生前,很喜欢翁同书的后代 翁之憙 ,于是便选了他的一个孩子过继。
那个被选中,尚在襁褓的孩子,就是翁万戈。
翁万戈,名义上是 翁同龢 的后人,但实际上却是翁同书的曾孙。他和自己的亲生父亲 翁之憙 ,分别为 翁同龢 和翁同书,两脉藏书的继承人。
翁万戈,虽然获得了一笔天降之财,但是这对他来说却未必是一件好事。
作为继承人,他从小就要接受严苛的家族教育,熟读四书五经、文书典籍,要满足家族对继承人的高要求。
可是小小的翁万戈,却连见这些收藏的机会,都没有。
其一是因为翁万戈年纪太小,按照家族规定,他要年满三十岁才能有资格接手翁氏家藏。
其二是因为时局纷乱,翁氏后人为了保全家藏,一直都在转移家藏的位置,除了少数核心的族人,根本没人知道家藏的具体位置。
翁氏家藏,在 翁同龢 过世后,一共经历了两次大型转移。
一次是从北京的宅子,转移到了江苏常熟的老家,还有一次就是,从常熟转移到了,翁氏后人居住的天津。
在翁万戈长大之前,他的那一部分家藏,一直是由他的母亲胡氏,和他的父亲 翁之憙 看管。一同被放在一处的,还有翁同书那一脉的家藏。
1948年秋天,一个在国外旅居10年的男人,带着自己的妻女远渡重洋,回到了自己东方的故乡。
他的本意。是希望自己从没见过祖国的女儿。可以回来见见故乡。
同时,自己已经年满三十岁,家里早就来信让他回国一趟,接手一份家族遗产。
这个男人正是翁万戈,他因为躲避国内的战火和完成求学,一直漂流在海外。
翁万戈,从小就知道自己将会在30岁的时候,继承一份丰厚的收藏,所以在收到信之后,他立刻就启程回国了。
虽然知道自己的责任,就是好好保护家族的收藏,但是当翁万戈来到,家族在天津置办的藏书楼时,他还是被狠狠震惊到了。
眼前浩如烟海的收藏,还不是翁氏家藏的全部。他的亲生父亲 翁之憙 ,已经将他那一脉的收藏,转移离开了,剩下的才是眼前的这些。
小的时候,他在家族故地江苏常熟,接受传统中式教育。后来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
次年,也就是1938年,他为了躲避战乱去了美国。
那时的翁万戈,只带了2000美元便只身远渡重洋,也算他运气好,经人介绍考上了 以工程著称的 美国普渡大学,并获得该校机电工程硕士学位。
但是翁万戈在国内、国外四年的学习中,深感自己并不适合机电工程,于是毅然转行,改学艺术,并考取了威斯康辛大学美术系。
之后,他便一直留在美国,娶妻生子。
所以,这还是翁万戈第一次,亲眼看见自己继承的这些收藏。
翁万戈行走在书楼里,看着眼前那一份份,承载着时代岁月和 历史 文化积淀的古书字画。
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知道不管是出于 历史 传承,还是家族传承,自己都必须要保护好眼前的这些收藏,哪怕是赌上余下的人生。
但准备定居,并守护收藏的翁万戈,很快在天津就得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是辽沈战役即将打响,这里也即将陷入战火当中。
战火无情,哪怕是只有一颗炮弹,落在书楼附近,都会轻易毁了这些收藏。
翁万戈无奈,只得放弃定居的想法,立刻开始着手转移这些收藏。
起先,翁万戈想仿照家族中的先人,将收藏从北京转移到天津的行为,想要秘密把这批收藏,从天津运往上海。
于是,他带着妻女前往上海,希望能在上海,寻找到合适的地方,收藏这批文物典籍。
但他的想法,很快就被现实狠狠戳破了。
由于战争原因,国民党占领的区域,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翁万戈后来回忆说,当时上海虽然不是战区,但是也受到影响。
物价飞涨,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每日都有人拿着大额的钞票,去哄抢物资。
翁万戈也深受通货膨胀的苦楚,他在美国的积蓄逐渐被榨干,坚持到10月,一家人的生活已经难以为继。
万不得已之下,他也只能选择趁着还有机会,重返美国,而这些文物遗产,自然也跟着被全部带到了美国。
毕竟那个时候,翁氏家族的其他人,都已经自顾不暇。除了他们,翁万戈能将这些收藏,放心托付给谁呢?
1948年11月,翁万戈和自己的太太、女儿,搭乘美国的飞机,离开中国。
在离开上海之前,翁万戈托人将所有的家藏装箱。
为了应付美国人在海上的临检抽查,翁万戈只能忍痛放弃,那些容易引人注意的古董器物,只装些外国人看不懂的各类书籍和字画,以及一些中国的文房四宝。
那时的海上运输,远没有今天安全系数高,速度慢不说,还经常沉船。
但是翁万戈,此时已经别无选择,只能将一切都交给上天来决断。
他在心里向上天祈祷,如果老天愿意让翁氏家藏逃过此劫,他愿意用一生,来守护这些家族的宝物。
经过漫长的数月航行,1949年春天,翁万戈到达美国,并收到了所有的文物,基本都完好无损。
由此,翁万戈也开始了,自己长达数十年的守护任务。
而这部分的翁氏家藏,便一直流落海外,直到几十年后的1985年,才重新现世。
时代不断变化,翁氏族人面对 历史 的变迁,也不得不重新思考,守护家藏的方式。
1951年,自知已无力保护自己所继承的翁同书一脉藏品, 翁之憙 将自己拥有的五代收藏,分成五批,全部捐献给了北京博物馆。
而远在美国的翁万戈,还不知道这一切的发生。
他依旧秉承着翁氏过去低调、不显露的收藏路线,将自己的那一部分家藏,仔细地收藏了起来,连自己的妻女都不允许接触。
翁万戈再次去往国外后,就一直充当着中西文化的桥梁。
他利用自己从事摄影,**制作的工作,极力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希望可以促进中美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后来,翁万戈转战影视器材行业,认识了很多**制作商。
在一次商界朋友的聚会中,翁万戈结识了一位,名叫司徒慧敏的**艺术家,两个人成为了朋友。
后来没多久,司徒慧敏便回国发展,和翁万戈断了联系。
那个时候的两人,都不知道这段友谊,在日后还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1978年,60岁的翁万戈退休。
之后数年,翁万戈就沉浸在,整理收藏和研究收藏里。
一直到1985年,一位美国教授找上了翁万戈,他得知翁万戈的手里,有很珍贵的中国古代书籍,于是就向翁万戈提出了,借用展览的要求。
翁万戈原本不准备答应,但是考虑到,那是一场多国都会参与的大型展览,如果出借书籍,或许可以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最终还是将收藏的十种宋代书籍,借了出去。
正是翁万戈的这一次出借,让消失已久的翁氏家藏,重新出现在了世人的眼前。
1985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善本书展”中,有翁氏藏书的出现。这一则消息,一传回国内,立刻引起了各界人士的注意。
很多专家学者,纷纷联系有关部门,希望国家可以购买一些翁氏的书籍,不要让这些珍贵的国家文物,流落海外。
而负责这次接洽的不是别人,正是已经归国担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司徒慧敏。
这一次的接触,让翁万戈被勾起了思乡之情,之后他每年都要回国一次。
每一次,翁万戈都会去往不同的省份和城市,似乎是要把自己过去几十年,没看到的故国,全部重新看一遍,好弥补自己的遗憾。
在游览期间,很少有人能发现,翁万戈的华侨身份。
因为翁万戈虽然年过半百,离开中国几十年,但他的中国话却一点都不生疏,而且从来不会混洋腔。
兴致来了,还能说几句上海话,他把自己的根,扎在中国这片广袤土地上。
1990年,翁万戈将自己继承的翁氏祖宅,捐赠给了故乡常熟,也就是现在的 翁同龢 纪念馆。
2000年,经过多方商谈,翁万戈与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达成合作,转让自己的部分藏书。
就像当初,他将收藏悄无声息的带走一样,翁万戈和妻子,这次也悄无声息的,带着542册古书,又回到了中国。
这批翁氏藏书,顺利转让给上海图书馆。
翁万戈的古书一拿出来,很多专家都忍不住感叹,这是目前保存的最重要、最完整的中国古籍善本。被誉为“海外文物文献分量最重的一份藏书”。
可见,翁万戈在保存书籍上,下了多少的功夫。
一句“ 我为家藏而活,而家藏也成为了我的人生。 ” 道尽了他对家藏毕生的守护,也是一个收藏世家继承人,所背负的传承使命。
他戏称,自己对这些收藏,比对自己孩子还细心。这些年的整理,几乎把自己,都锻炼成了文物保护专家。
后来上海图书馆,以协商转让的方式,购入了这一批翁氏藏书,共斥资450万美元。
那时人们对这件事情颇有微词的地方在于,相比较那些捐赠的慈善家,翁万戈是采取拍卖的方式。
这不免让人觉得,他是有借自家的藏书来牟利的心思,是打着爱国的名号,行圈钱之事。
尤其是对比,翁万戈的亲生父亲 翁之憙 的做法,翁万戈的行为,不免显得有些小家子气。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非常理智的,认为这批藏品,是属于翁家先祖积攒下来的。
翁之憙 愿意无偿捐,是人家愿意,我们不能强逼着翁万戈,也无偿捐赠啊。所以在这个时间段,人们对于翁万戈的看法,仍然是保持着正面态度。
2008年,翁万戈曾带着一批收藏,来到中国开办了展览。这也是中国人民,第一次亲眼看见,《长江万里图》这件稀世珍宝。
这是 翁同龢 生前最喜欢的藏品,为了得到这幅画,翁同龢甚至不惜花重金,挪用买房款。
国家一直想要收购这件藏品,但是翁万戈一直没有同意。对于这幅和翁家,关系匪浅的画作,翁万戈一直难以割舍。
后续的几年里,翁万戈一直在陆陆续续的向中国捐赠,一些翁氏家藏。
2010年,北京大学收到了,翁万戈捐赠的吴斌《勺园祓禊图》。
2015年12月, 上海图书馆收到了,翁万戈捐赠的包括 47册《翁同龢日记》在内的珍贵翁氏文献。
2016年,当初留在常熟的一部分翁氏藏书,被翁万戈的子侄,全数捐给了图书馆、博物馆。
南京图书馆得了7000余册,常熟图书馆1712册,部分极具 历史 价值的被收入了常熟博物馆。例如《皇家兵制考》和《笏斋日记》手稿等。
2018年,已经100岁的翁万戈,进行了人生中,最后的两次捐赠。
一次,是将明代沈周《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轴,和清代王原祁《杜甫诗意图》轴,两件巨幅绘画珍品,捐赠给了上海博物馆。
这一次的捐赠,翁万戈赢得了,国内媒体的一片赞誉之声。
可另一次捐赠,不但让这些赞誉烟消云散,同时还为他带去了极大的争议。
就在翁万戈结束了对中国的捐赠之后,同年 7月28日 ,他又 于自己百岁诞辰当天宣布, 将共计183 件书画藏品,无偿捐赠给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这样的捐赠,无疑在我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绝大多数的国人,都无法理解翁万戈的行为。
他们认为,作为经历过战火、经历过山河破碎的人,怎么会将中国的宝贝,交给外国人?
要知道,美国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的过去有关中国的 历史 文物,都是他们从中国这里抢来的,代表的都是中国曾经屈辱的 历史 。
当时,翁万戈的这一行为,被愤怒人们定义为“卖国”。
网上声讨他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认为翁万戈数典忘祖,不配做支持戊戌变法的 翁同龢 后代。
虽然翁万戈解释,是因为他希望这些收藏,可以获得更好的保护。
但这份解释,无疑是更加激怒了网友,认为翁万戈是在内涵国内的博物馆,不如外国的博物馆,是在给自己的无耻行为找借口。
捐献文物给美国博物馆,这件事情的确是翁万戈做的不好,他没有体谅中国群众的家国情怀,没考虑 历史 因素。
但是对于翁万戈本人,我们应该以更理性的态度,去评价。
首先翁氏家藏,在中国文物古籍收藏史上,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翁万戈在时局动荡、战火硝烟中,拼尽全力将这批收藏保存完好。
这本身,就是对中国古籍收藏的一个巨大贡献。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那部分 历史 古籍和书画收藏。
其次,翁万戈在国内,也捐赠了许多的古籍,回馈了 社会 。
虽然,他没有做到像他的亲生父亲那样,完全出于家国大义和保护收藏的无私想法全部捐献。
但说他数典忘祖、“卖国”,委实有些难听和偏颇。
其实纵观翁万戈的一生,他是很矛盾的。
自小被过继,虽然是出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可是到他一百岁的时候,他人生中绝大多数时间,其实都是在美国度过的。
他有美国绿卡,他的子女后代,也都在美国学习生活,你很难说他究竟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
即便他有家国情怀,不忘自己的故乡,他也必须要为自己的家庭做考虑,为孩子考虑。
我们不难发现,翁万戈这一次的捐赠,对于波士顿博物馆来讲,价值是十分巨大的。
他的子女,可以通过这一次的捐赠,在波士顿博物馆获得工作,还可以打开一条,走进美国上流 社会 的道路。
对于翁万戈这一次的捐赠,我看到的更多是,一个年迈的父亲,在竭尽全力为自己子女规划未来。
为此,他不惜牺牲自己多年以来,在中国累积的名声和自己的晚节。
在中国 历史 上,外籍华人回馈祖国捐赠文物的事件,比比皆是。
很多爱国的收藏家,也都愿意将自己有价值的收藏,捐献给国家。
他们不一定都是名人,而且大都一直默默捐赠,从不求回报。
比如23岁继承遗产的爱国华侨赵泰来,他花费20年的时间,将自己继承到的6万余件文物,全部捐赠给了国家。
而他也因此,在2008年,获得中国首届文化遗产保护“十大年度杰出人物”。
可是,我们不能强求每一个拥有文物的人,都这样无私的奉献。
翁万戈并不是不爱国,从他过往的种种行为,我们也可以看到,他对自己的祖国有着深沉的感情。
只是家国情怀,最终没有抵过自己内心,对孩子未来的担忧。
逝者已矣,翁万戈先生已于2020年 12月9日,在家 辞世,享年102岁。
翁家家藏的传奇故事,也伴随着他的离逝,一起离开了时代的舞台。
翁万戈的一生,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
他继承了人人羡慕的翁氏家藏,同时也背负上了保护它的使命,决不能让家藏被损毁。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家藏是属于翁万戈的,同时也是属于国家的。
翁万戈作为主人很清楚这些文物身上附加的意义,所以这些文物的归属只有两个,要么继续在翁家传承下去,要么就要回归祖国。
而翁万戈一直以来也是这么打算的,在自己100岁之前,他一直在陆续捐赠翁家家藏。
只是人老了之后难免会心软,相比较遥远的祖国,他更加看重自己的孩子。他担心自己的孩子的未来,也舍不得自己守了一辈子的收藏,离开自己太远。
一时的糊涂,便是晚节不保。
虽然翁万戈的行为,让他的子女享受到了实在的好处,但是通过出卖自己家族收藏的国家宝物,来交换这一切,也还是让人难以接受。
只希望后人能引以为鉴,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时,可以多考虑国家大义,而非个人私利。
有一部**长达三个多小时,还是全程的黑白片,但这部**却是百看不腻的。它就是《辛德勒的名单》,1993年上映,热度至今不减。**中犹太人的经历让人感到痛心,而人们也记住了一个人辛德勒,这个德国商人,用自己商人的身份变相的保护了上千名犹太人。他是真实存在的,而在南京也有一个德国人成为了南京的辛德勒,在南京事件中,拯救了25万的中国人。他是那个年代真实的活菩萨,后来他怎么样了呢?
这个人名叫约翰·拉贝,1882年11月23日出生在德国汉堡。拉贝在初中之后就没有再读书,因为他的父亲去世了,他只好开始自己谋划生计。为了活着,他做过很多的工作,1908年8月18日,他带着他的未婚妻多拉·拉贝来到了中国。他们在这个遥远的国度结成了夫妻,其实许多西方人都会中国文化很感兴趣,拉贝也是其中一员。他保存了北京大量的照片,并且还仔细地写上了北京生活的方方面面。
1911年,他成为了德国西门子驻北京分公司的会计还有文书。他在多个分公司都活动过,基本上都是在中国活动。说起来他能够保护那么多人并不只是因为他是个德国人,而是因为他还是一名纳粹党。拉贝在1931年11月成为了德国纳粹党南京分部的副部长,也是这个时候他开始写拉贝日记。
这本日记将在未来体现极大作用,它是南京事件亲历者所写的真实记录,一向被认为是研究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史料。1934年,拉贝又在南京自己的住处附近建造了一所德国学校,这所学校在将来也会起到作用。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日军一直不停在国内活动,试图搅乱局势。1937年7月7日更是挑起了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7年8月13日,持续了三个月的淞沪会战爆发,三十万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性命顽强抵抗。但最终上海还是沦陷,不过这场战役也给予了日军沉重打击。在淞沪战场结束后,日军立马把目光盯向了南京,12月1日,南京保卫战打响。敌我力量实在悬殊,重要的是山东韩复榘临阵脱逃,导致黄河防线失守。
在南京保卫战中,高级军官有47人阵亡,损失过于惨重,不得不撤退。大部分民众和一些军人留在了城中,或被害或阵亡,南京沦陷。约翰·拉贝是在南京保卫战之前赶回南京的,他的身份日军完全不敢对他怎样。在南京保卫战刚打响的时候,他就开始收留难民,他的住所、学校保护了600名难民。
约翰·拉贝被跟他有着相同想法的外国人推为安全区主席,他们设立的安全区收留了近30万的中国人。南京沦陷后,他依然没有走,而是用自己的身份保护25万的中国人。他带着委员们寻求国际援助,筹集资金来购买粮食和药品。还历尽艰辛,从上海得到能够预防脚气的蚕豆,这点被编在了《南京难民合唱曲》中。
他对这些人都很关爱,对日军的态度就不太好。有一次一个带着刺刀的日军翻进了围墙,是拉贝对他大骂一通,还不允许这名日军走正门,重新**出去。在那个时期,是他跟他的委员会成员们奋不顾身的站了出来,这25万人才能平安地活下来。1938年的新年,难民们都整齐站好向他三鞠躬,并把一块写着您是几十万人的活菩萨的大红绸布献给了他。这一年的2月,西门子总部把他召了回去。
回去之后他就开始给希特勒写报告,但报告没有公开,主要是因为德国当时跟日本是盟友。就此,他也不能再回到中国,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德国。战后他的生活也因身份出现问题,他是纳粹党,当初他用这个身份和日军周旋。可现在,这个身份成了他被逮捕的理由。查实他没有犯错之后才被释放,但他只能担任办事员和译员,生活过得很艰难。
加之德国在战后经济一度崩溃,1948年,拉贝甚至到了给孩子煮菜汤,大人啃干面包的境界。他们一家濒临饿死,善心是有善报的,他当初救下的那些人听说后都自愿给他募捐了1亿元。由政府转换成市价2000美元给拉贝,他的生活才逐渐变好一点。1950年1月5日,拉贝忽然中风,当晚病逝。
剩下的日记资料类都由他的孙子保存了下来,亲人把他安葬在了柏林西郊,而他的墓碑在1997年送到了南京。他的拉贝日记作为重要史料留存了下来,那是日军罪行的铁证。他当年收容难民的故居现在在南京大学的校内,建立了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以此来纪念他们当年的崇高品质。
我觉得是拥有一颗爱心吧!从他的事迹中,我真的可以看出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热爱。如果你了解了他的事迹之后,你真的会被他的这种行为,在外人眼里不正常的行为所深深地的感动,他在中国留学了一年之后,回到他的国家,又返回了中国,他被中国这个国家深深地吸引着,他主动到偏远的山区去教书,她想改变山区的教育,因为在落后的山区,很多人都上不了学,或者是很早就辍学了,当他看到这样的现象时,他就想改变。于是他就到广西的一个小村庄去教书,他不要工资,他只需要管饭就可以了,而且他不吃肉,他不抽烟,不喝酒,很多时候我都在想,到底是什么样的精神可以一直支撑他坚持十几年如一日的生活,而且还是在那一种很艰苦的环境之下,我想大概就是对于教育的热爱吧,他会教孩子们学普通话,教孩子们知识,还把自己多余的钱捐给学校,他还自己写剧本给孩子们拍戏,我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老师,而同学们都说他是同学们最好的朋友,甚至有的人还叫他父亲,因为在偏远的山区,很多人都是留守儿童,因为有着这样一位老师的陪伴,让他们每天都在爱的氛围下生活,在他的世界被记者知道之后,选为感动中国的事迹,而他本人则表示要除名,他说不是我感动中国,而是中国感动了我。他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不想出名,不想自己做的事,被别人知道,因此别人会乱定义他为什么不正常的人,我觉得他们真的是神经病,后来他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去哪里了,也没有人知道他离开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我想不管他现在在哪,做着什么样的事,其实挺感谢他的,希望他一切都好。
德国少年在中国支教十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候选人后,他怎样了?
本文2023-10-16 06:48:1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6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