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藤的功效与作用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3收藏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第1张

……

其它作用:本品与丹皮合用可预防实验动物的腹腔内粘连。毛柳甙有抗疲劳作用;Liriodendrin有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的作用。

临床应用

治疗慢性阑尾炎、乳腺炎。

治疗风湿腰腿痛。

治疗急慢性痛风。

临床体会

关于治疗痛风。

治疗急性痛风,手足红肿热痛,用红藤30—60g,水煎服,与虎杖、黄芩、生地、广郁金、五加皮等同用,清热活血,能有较快的消肿止痛效果。对慢性痛风尿酸增高,甚至出现尿酸盐结石的患者,红藤与含秋水仙碱成分的百合、山慈菇以及虎杖、生地、丹皮、秦皮等同用,也能使病情慢慢地好转。

对于高尿酸血症和慢性痛风,本人经验方红藤汤(红藤、虎杖、秦皮、车前子、络石藤等),服用两三个月以上,能慢慢将尿酸下降至正常。其机制可能为抑制了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并加速了尿酸的排泄。这与西药别嘌呤醇抑制嘌呤分解的机制不同。在尿酸特高和特顽固的病人,可以中西药同用,以加速尿酸的下降。

关于治疗关节炎。

曾有报道治疗红斑狼疮。我们临床用于风湿病,既有感染又有关节痛的病人,对风湿病急性发作之关节炎肿痛有较好疗效。如风湿热、狼疮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

关于治疗急性外科感染。

急性乳腺炎用中药内服和外敷是有很好效果的。红藤与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

《景岳全书》红藤煎治疗肠痈,在500年前是很先进的方法,在当时一定曾救活了一些急性阑尾炎的病人。这与2000年前张仲景的薏仁附子败酱散、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肠痈,有异曲同工之妙,可用在急性阑尾炎的不同阶段。

在现代外科手术已经很发达的情况下,急性阑尾炎只有个别病人在特定的情况下,才有采用可能保守治疗。中药红藤与败酱草、紫花地丁、生军、木香、槟榔等同用,并口]酉己合针灸治疗。

(三)红藤的性味归经

性味苦,平。

①《浙江民间草药》:"性平,味酸涩。"

②《四川中药志》:"性凉,味苦,无毒。"

归经

《四川中药志》:"入肝。大肠二经。"

红藤附方

治肠痈,生于小肚角,微肿而小腹隐痛不止者是,若毒气不散,渐大,内攻而溃,则成大患:红藤一两许,以好酒二碗,煎一碗,午前一服,醉,卧之。午后用紫花地丁一两许,亦如前煎服,服后痛必渐止为效。然后以当归五钱,蝉退、僵蚕各二钱,天龙、大黄各一钱,石礍蚆五钱(此草药),老蜘蛛二个(捉放新瓦上,以酒钟盖定,外用火煅干存性),共为末,每空心用酒调送一钱许,日逐渐服自消。(《景岳全书》)

治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红藤二两,紫花地丁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风湿筋骨疼痛,经闭腰痛:大血藤六钱至一两。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风湿腰腿痛:虹藤、牛膝各三钱,青皮、长春七、朱砂七各二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治肠胃炎腹痛:大血藤三至五钱,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治钩虫病:大血藤、钩藤、喇叭花、凤叉蕨各三钱,水煎服。(《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小儿疳积,蛔虫或蛲虫症:红藤五钱,或配红石耳五钱,共研细末,拌白糖食。(《陕西中草药》)

治小儿蛔虫腹痛:红藤根研粉,每次吞服一钱半。(《浙江中医杂志》6:1959)

治跌打损伤:大血藤,骨碎补各适量共捣烂,敷伤处。(《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血虚经闭:大血藤五钱,益母草三钱,叶下红四钱,香附二钱。水煎,配红砂糖适量调服。(《闽东本草》)

治血崩:红藤、仙鹤草、茅根各五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治痛经:红藤、益母草、龙芽草(仙鹤草)各9—15g。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治疗瘤型麻风结节反应:红藤1斤,研粉,制成丸剂,日服2次,每次3钱,或用红藤根1斤切片,白酒10斤浸泡10—20天,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3次。分别治疗瘤型麻风结节反应18例和38例,服药后症状均减轻而渐消失。

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用大血藤、透骨香、香樟根各1两,水煎,两次分服,每日1剂。连服数天可见关节红肿消退,疼痛减轻。

治疗灼伤:以大血藤、金樱子根各1斤,水煎成500毫升,对已发生感染的创面可行湿敷,能促使创面清洁,加速愈合。

红藤的副作用

副作用

(一)文献记载

《四川中药志》:无毒。

(二)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红藤剂量大会有胃不适反应。红藤较苦,要注意保护胃肠功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

注意

《闽东本草》:"孕妇不宜多服。"

上一页 全文完(共 13292 字) 展开全部内容

紫花地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草药,紫花地丁性味苦寒,入药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火症状,所以在上火的时候,可以用紫花地丁煲汤或者煮水喝。那么,紫花地丁入药有什么作用?紫花地丁有什么药用功效?

紫花地丁紫花地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yedoensisMakino的干燥全草。产于我国长江下游至南部各省。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切碎,鲜用或干燥生用。

药性苦、辛,寒。归心、肝经。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应用

1疔疮肿毒,乳痈肠痈。本品苦泄辛散,寒能清热,入心肝血分,故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消痈散结,为治血热壅滞,痈肿疮毒,红肿热痛的常用药物,尤以治疔毒为其特长。用治痈肿、疔疮、丹毒等,可单用鲜品捣汁内服,以渣外敷;也可配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之品,如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用治乳痈,常与蒲公英同用,煎汤内服,并以渣外敷,或熬膏摊贴患处,均有良效;用治肠痈,常与大黄、红藤、白花蛇舌草等同用。

2毒蛇咬伤。本品兼可解蛇毒,治疗毒蛇咬伤,可用鲜品捣汁内服,亦可配雄黄少许,捣烂外敷。

此外,还可用于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外感热病。

用法用量煎服,15~3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使用注意体质虚寒者忌服。

古籍摘要

1《本草纲目》:“治一切痈疽发背,疔疮瘰疬,无名肿毒,恶疮。

2《本草正义》:“地丁专为痈肿疔毒通用之药。”“然辛凉散肿,长于退热,惟血热壅滞,红肿_发之外疡宜之,若谓通治阴疽发背寒凝之证,殊是不妥。”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苷类、黄酮类。全草含棕榈酸、反式对羟基桂皮酸、丁二酸、二十四酞对羟基苯乙胺、山柰酚-3-O-鼠李吡喃糖苷和蜡,蜡中含饱和酸、不饱和酸、醇类及烃。

2药理作用:本品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对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金**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皮肤真菌及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有确切的抗病毒作用。实验证明,其提取液对内毒素有直接摧毁作用。本品尚有解热、消炎、消肿等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紫花地丁临床多与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水煎内服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急性肺炎、肺心病肺部感染以及外科化脓性炎症。如有用紫花地丁配以野菊花、金银花、皂刺等药,水煎内服,治疗化脓性腱鞘炎36例,全部治愈(中医杂志,1998,4:229)。

其他《中国药典》2000年版将上药定为紫花地丁药材的正品。本品药材商品较为复杂,异物同名品甚多。在不同地区还有将豆科植物米口袋GueldenstaedtiamultifloraBunge和小米口袋Gverna(Georgi)Boriss的全草亦作为紫花地丁使用,又称甜地丁。另有**科植物地丁紫堇CorydalisbungeanaTurcz作为苦地丁使用,不属此类,应予鉴别。

功效作用

1、清热解毒

紫花地丁性寒,味苦、辛,苦主泻,辛主散,寒能清热,入血分,能起到解血热、消肿痛之效,攻毒散结而活血,并且还能利湿热通水道,为清热凉血、解毒消痈的要药。

2、解蛇毒

紫花地丁能清热凉血解毒,对溶血性的蛇毒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用新鲜的紫花地丁捣汁内服,局部以新鲜的紫花地丁与少量雄黄捣碎外敷,可治疗蛇毒。

3、抗菌抗病毒

现代医学表明,紫花地丁对结合杆菌,痢疾杆菌,金**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皮肤真菌以及钩端螺旋体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常用于清热、消肿、消炎等。

4、抗癌

紫花地丁全草含有黄酮类物质,能促进健康人体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人体抗癌作用,常用与治疗牙龈癌、乳腺癌、食管癌、阑尾肿瘤、胃癌以及生殖系统癌症。

5、紫花地丁的食用价值

紫花地丁每100g干物质中含有蛋白质2927g,含可溶性糖238g,氨基酸3395mg及多种维生素。每1g干紫花地丁中含铁3548μg、锰303μg、铜222μg、锌558μg、钡113μg、锶873μg、铬690μg、钼600μg、钴97μg、钙39μg。将紫花地丁的幼苗或嫩茎采下,用沸水焯一下,换清水浸泡3~5min炒食、做汤、和面蒸食或煮菜粥均可。

是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拉丁学名:Viola yedoensis Makino,别名:野堇菜),堇菜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它性喜光、喜湿润的环境,耐荫也耐寒,不择土壤,适应性极强。

其高5~10cm,叶片下部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蒴果长圆形,长5~12mm,种子卵球形,淡**,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种子植物门

亚门

被子植物亚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五桠果亚纲

侧膜胎座目

红藤的功效与作用

…… 其它作用:本品与丹皮合用可预防实验动物的腹腔内粘连。毛柳甙有抗疲劳作用;Liriodendrin有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的作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