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山历史文化鸟道雄关
1介绍大理巍山的“鸟道雄关”,以及形成原因
在大理巍山有一处被称为"鸟道雄关"的鸟类迁徙必经之地——隆庆关垭口。
这里是古丝绸之路人马驿道的重要隘口,也是千百年来候鸟聚集迁徙的通道之一,刻有“鸟道雄关”四个大字的明代石匾树立在垭口一侧。隆庆关海拔2700米,高出云表。
每到仲秋季节,迁徙候鸟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飞来,成千上万只鸟结队而行,它们白天以太阳为航标,夜晚凭星月作指引,按即定的路线,飞往缅甸等东南亚地区。隆庆关附近的山林就成了候鸟栖息、补充食物的中转驿站。
为什么鸟儿每年秋季在这里停留呢?据专家分析,每年秋季巍山的“鸟道雄关”浓雾缭绕,遮住了作为导航的日月星辰,使得此时飞临此地的候鸟迷失方向,不得不停下来或降低高度,聚集在通道底部,常常会撞击行人或道旁篝火,发出凄切的鸣叫,形成著名的“鸟吊山”奇观,即当地人所说的“百鸟吊凤”1998年10月,国际鸟类环志培训在巍山鸟道雄关举行,世界各国鸟类权威专家确认隆庆关“鸟道雄关”为国际候鸟中转站。
2巍山县的历史文化巍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河流--红河的发源地。
有保存完好的始建于明洪武23年、距今600多年的古城,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14座道教名山之一的巍宝山,有鸟类迁徙的要道“鸟道雄关”,有省、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 巍山也是滇西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
巫教、道教、佛教、 教、天主教、基督教甚为盛行,其中尤以巫教、道教、佛教历史最为久远。境内有巍宝山、巫印山,小鸡足山等名山以及天魔牙寺、伏虎寺,降龙寺、玄尼守,灵岩寺等等道佛寺观。
自唐代以来,在境内修建大批宗教寺庙,这些寺庙历代不断修复重建,1994年巍山古城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巍山还是云南省宗教工作重点县之一,道教、佛教、 教、天主教、基督和原始宗教都有悠久的历史,县内还有玄珠观、圆觉寺、云隐寺、是和庵、龙于山、五印山、三鹤洞、圭峰寺、 寺等等。
据统计全县现有佛寺85座,道观104座,原始宗教78座,目前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16处,各级各类馆藏文物共2100多件,省、州、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0多处,明代以来人文蔚起,出过进士20多人,举人200多人,留下许多珍贵墨迹,清乾隆年间,被御封为"文献名邦"。 巍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23年,城内古建筑星罗棋布,主要标志拱辰楼建筑雄伟 壮观。
有的文物古迹如巍宝山道观古建筑群,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巍山县的历史文化巍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河流--红河的发源地。有保存完好的始建于明洪武23年、距今600多年的古城,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14座道教名山之一的巍宝山,有鸟类迁徙的要道“鸟道雄关”,有省、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
巍山也是滇西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巫教、道教、佛教、 教、天主教、基督教甚为盛行,其中尤以巫教、道教、佛教历史最为久远。境内有巍宝山、巫印山,小鸡足山等名山以及天魔牙寺、伏虎寺,降龙寺、玄尼守,灵岩寺等等道佛寺观。自唐代以来,在境内修建大批宗教寺庙,这些寺庙历代不断修复重建,1994年巍山古城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巍山还是云南省宗教工作重点县之一,道教、佛教、 教、天主教、基督和原始宗教都有悠久的历史,县内还有玄珠观、圆觉寺、云隐寺、是和庵、龙于山、五印山、三鹤洞、圭峰寺、 寺等等。据统计全县现有佛寺85座,道观104座,原始宗教78座,目前已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16处,各级各类馆藏文物共2100多件,省、州、县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30多处,明代以来人文蔚起,出过进士20多人,举人200多人,留下许多珍贵墨迹,清乾隆年间,被御封为"文献名邦"。
巍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23年,城内古建筑星罗棋布,主要标志拱辰楼建筑雄伟 壮观。有的文物古迹如巍宝山道观古建筑群,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鸟道雄关的鸟是什么样的巍山县隆庆关发现一石碑,碑上镌刻着“鸟道雄关”四个大字,于是便有人望文生义,以为天上的鸟道与地下的人道在这里“合一”,形成了“世界唯一‘两道合一’的绝景”。
连旅游专家、鸟类专家都这样认为。《云南日报》1998年12月7日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专家们的这一见解,文章的题目就叫《有关专家认为:鸟道雄关是世界唯一“两道合一”的绝景》。
文章说:“石碑上所写‘鸟道’便指鸟迁徙之道,雄关有可能还有人道之意并有历史留下的‘马蹄印’作证。” 窃以为“两道合一”之说是对“鸟道”一词的误解所致。
鸟道是一个比喻词,比喻险峻狭窄的山路,谓只有飞鸟可渡,并非实指鸟类飞行的“航线”。其实鸟道一词,在古代诗文中的使用“频率”很高,单是笔者所知道的,就有十几处之多,非巍山隆庆关石碑上所独有。
为人所熟知的是李白《蜀道难》中的诗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李白还不是最早使用鸟道一词的人,晋人就有使用了。
《华阳国志》:“鸟道四百里,以其险绝,兽犹无蹊。”唐代诗人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诗》:“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不少诗文还将“鸟道”与“羊肠”并举。庾信《秦州麦积崖佛龛诗》:“鸟道乍穷,羊肠或断。”
唐玄宗李隆基的《登太行诗》:“火龙明鸟道,铁骑绕羊肠。”清人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山程约七百里,较栈道捷甚,然鸟道羊肠,中如九里岗。”
显而易见,这些诗文中的鸟道都指的是山间险峻的羊肠小道。如果还有人表示怀疑,那还可以举例说明,《五灯会元·睡龙溥禅师法嗣·保福清豁禅师》:“世人休说行路难,鸟道羊肠咫尺间。”
把行路难与羊肠小道连用,就不难看出羊肠鸟道是人行道而不是鸟行道了。今人郭沫若的《远眺》诗:“鸟道盘松岭,胶轮辗玉虹”,也明白无误地指明鸟道是盘旋于松岭上的公路。
由此及彼,“鸟道雄关”中的鸟道当然也不例外地指险峻之路了,而不是什么候鸟迁徙之道。鸟道雄关一语的意思是建在只有飞鸟才能通过的道上的关隘,喻其雄伟险要,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意。
雄关实指隆庆关,不能作为人道的代称。再者,“二道合一”之说是不能成立的。
天上的鸟道是直线,而地上的路都是弯弯曲曲的,山间之路更是如此,这正如从昆明到大理的空中航线与地面上的公路、铁路不能“合一”一样;再说,鸟类迁徙虽有一定的路线,但只有一个大体的方位,决不会像地面上的路一样,又怎么可能在巍山隆庆关一带“合一”。行文至此,可以作结论了:“世界上唯一‘两道合一’的绝景”并不存在,专家们的认为是一种纯属巧合的误解。
如果还有人仍坚持“两道合一”之说,那退一步来说,它也不是“唯一”的,四川太白山上的“鸟道”,甘肃麦积山崖上的“鸟道”,太行山上的“鸟道”,上述诗文中提到的“鸟道”,都是“两道合一”了?那些鸟道与羊肠并举的诗句,该是天上的鸟道与地上的羊肠小道“合一”了? 一条古道的兴衰直接影响一座城池的命运。云南巍山是一座与古道同生共存的古城。
这里原为古道上马帮过往、货物集散的重要驿站,汉代即为博南古道必经的地方之一,是从滇池地区至东南亚及南亚地区的重要过往通道。而在巍山发现的一段茶马古道,竟与鸟类迁徙的通道"不期而遇"。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 自治县城以东11公里的山间密林中,数年前发现了一段保存完好的青石古道,古道上遗留的一个深达近20公分的马蹄窝至今清晰可辨。而在距离马蹄窝仅10余米的地方,出土了一块被众多专家学者认为是稀世珍宝的古碑,这就是奇特的"鸟道雄关"碑。
"鸟道雄关"位于这条古代茶马古道的必经关隘上,古称隆庆关。这一带属于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河谷、盆地、山地相间分布,海拔高度悬殊较大,森林茂盛,环境幽静。
随着古碑的发现,这段古道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凸显出来。专家们据此认为,这里不仅是茶马古道的驿道之一,而且自古以来就是各种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
最早向外界报道"鸟道雄关"碑重要发现的大理州人民 新闻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字开春说,每年中秋时节,成千上万的候鸟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迁徙,通过隆庆关飞往缅甸、印度、马来半岛等过冬,这一现象不知延续了多少千年。而在隆庆关出土的这块立于明万历年间的刻有"鸟道雄关"四个大字的石碑,经过鸟类专家调查分析后认为,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唯一的最早、最古老的关于"鸟道"的记载。
"每当9至10月间,隆庆关山丫口浓雾缭绕, 夜幕下铺天盖地的鸟儿在盘旋打转,结队而行。以星辰为航标的迁徙候鸟因浓雾而迷失方向 ,在此越集越多。
它们相互碰撞,发出各种婉转凄切的鸣叫声,数量之多,品种之奇令人叹为观止。 1997年秋,来自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等国的鸟类专家、学者30多人聚集在隆庆关,亲眼目睹了百鸟齐聚"鸟道雄关"的盛况。
他们原本预测可以套住100多只候鸟,结果套住88个品种2500多只,他们带去的用来系鸟腿的黄丝带都用完了,还有许多许多的鸟源源不断地飞来。日本山阶鸟类研究中心主任尾畸清明惊叹道:"我从事鸟类研究工作多年,到过。
5作文《十月的巍山》夏天绿树成阴,秋天果实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我的家乡有一座很有名的山—巍山屏。那里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山脚里的溪水淙淙的流着,溪水里的海草顺着水流的方向飘着,它就像柔软梳顺的头发。一路上盛开着许多鲜艳的野花。到了半山腰时我忽然看见那里有一座凉亭,那座凉亭旁还有一个舞厅,山顶上有许多人在看美丽的风景。
夏天,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现在整个巍山屏就好像被放进了烤炉里。我走在路上,我感到了热,连个鸡蛋都能烤熟了。晚上,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半山腰的舞厅跳舞或者是来看热闹的。
秋天到了,树叶都变黄了,一片片的叶子打着旋儿从空
6写巍山古城的作文巍山古城地处云南西部哀牢山麓,红河源头的巍山,是一座具有浓郁地方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始建于元代的古城,在明代改为砖城,如今风貌依然。巍山还是云南推行土司制度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其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众多寺观庙宇,与多姿的自然景观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巍山古城内街道以拱城楼为中心,呈标准的井字结构建设,共有25条街道,18条巷,全长14公里,城内房屋基本保持了中式结构,南、北主轴线两侧的房屋则完整的保存了明、清时代的建筑式样和风格,房子朝向为南偏西15度左右,属结合当地的最佳采光方式,以弥补“四合五天井”光线不好的一面。巍山古城民风古朴,文化底蕴深厚,在加上适宜的气候环境,造就了巍山人神闲气定的生活性格。大理巍山文物古迹荟萃,风景名胜众多,有巍宝山、巍山古城、玄龙寺、圆觉寺、山龙山于图城、云隐寺、陈异叔石棺、慧明寺、东山蒙化灵泉、鸟道雄关、五印山等[1] 等。
7大理的鸟道雄关在那我来说两句
鸟道雄关
小镇杂货铺陈列的马帮日常用品
很多路你在飞机上是看不到的。它们已经被荒草掩盖,或是让青苔染成了绿色,消失在一片苍茫之中了。但它们曾经熙熙攘攘、风风火火,一路上播撒英雄和强盗斗狠、边国霸主和朝廷天子抗衡、赶马哥和异族姑娘恋爱、朝圣者看到奇迹、商人驮回金子的故事。
巍山马帮道
从1993年到2001年,我多次在滇西寻觅古驿道,采访马帮。我选择两条古道的交叉点———东西向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古文献称博南古道)和南北向的茶马古道相汇之处、南诏大理国故地巍山,作为我的下脚之处。
我走的那条磨平了石头的山路,只是网状马帮道中很小的一截。每个地方的赶马人,习惯走的也只是其中的一段。大约上千条这样的路,才汇拢为在历史上叫得出名的古道。
马道变成鸟道?
古驿道以前走马,现在记者说是“鸟道”:鸟雀走的道,还有古时候的碑做证明,引了一垡一垡的外地人来看雀。有的老人,走不得山路了,就要人抬上去,到隆庆关看雀。这个时候鸟雀不怕人,满山坡的人嚷麻麻的,照样扑过来。不止隆庆关,这一片山坡都有雾露雀,有的地方,汽车晚上过山箐,雾露雀都会来扑车灯。
拿马驮的“雾露雀”
只要西风起,不消约,这一带村子的人个个都会拿了打雀杆进山。点起一堆火,漫天的雀鸟铺天盖地来扑火。那打雀杆乱涮一阵,劈里啪啦就会涮下好多雀。能干的一个人一夜能打一两麻袋,拿马才驮得动。
“鸟道雄关”,鸟的路还是马的路
隆庆关在当地成为一个让人捉摸不定又凶险异常的代名词。连出了家的赶马哥能胜大师也告诉我们,在巍山,谁跟谁吵架吵得不可开交,或做事发横寸步不让,就会有人说:“你狠就到隆庆关站起嘛!”
跟马帮走路:你知身在何处?
跟马帮走路不完全是那么诗意化的事。更多的时间是枯燥的行走,所有人悄无声息,只有沉重的风声、碎乱的马蹄声和自己在高海拔山路上憋得扑通乱响的心跳声。如果在过去,还得注意丫口上野林里巨石后的风吹草动。如果你开枪的速度不够快的话,那只有准备留下你的马驮或者生命了。
清朝在战乱未停、巴蜀统治秩序未稳的状况下,就着手招民垦荒,实行“移民实川”政策。纵观清政府的“移民实川”政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招民垦荒和“川人回川”阶段、鼓励外省移民入川阶段、限制外省移民入川阶段。
从顺治年间到康熙七年(1668年),清政府四川(包括重庆,下同)地方官,在战争尚未结束,就行兵屯,并招民垦荒,特别是顺治六年(1649年),清政府颁发了《垦荒令》,将招民垦荒纳入对官员政绩的考核。但这时期的招民垦荒,主要是招流民,包括战乱逃民、败散农民军、投诚官兵等,其中有部分外省兵民。这些垦荒之民,一般由政府贷以牛具、种子,3年或5年免科粮。《清史稿》卷256记载:张德地,“康熙二年,授四川巡抚,疏言:‘四川张献忠乱后,地旷人稀,请招民承垦,文武吏招民百户、垦田十顷以上,予迁转’下部议行”;卷277又记载:于成龙“康熙六年,迁四川合州知州……招民垦田,贷以牛种,期月户增至千。”
巴蜀地区劳动力非常短缺,为此,四川巡抚张德地于康熙三年(1664年)上言,要求将流寓外省的川民“查令回籍”(《四川总志・贡赋》),清政府同意其请求,并行各省地方官执行。
为了能招集到民力,巴蜀地方官还捐资筹粮,接应回川之民以安插。但这些措施,仍无法满足对劳动力的需求,于是清政府更进一步实行了“移民入川”政策。
此阶段,仅10余年,因战争的影响,有效实行时间则更短。
从康熙七年(1668年)到雍正七年(1727年),约50多年时间。康熙七年,四川巡抚张德地上疏:“无论本省外省文武各官,有能招民叁拾家者,量与纪录壹次,有至伍拾家者,量与纪录贰次,或者百家者,不论俸满,即准升转”(《明清史料》丙编)。
康熙帝批准了此议,清政府终于走出了省内招民垦荒的困境,开始大规模招徕外省移民。之后,清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移民垦荒。康熙十年(1671年),清政府又规定:“为候选州同、州判、县丞等,及举贡、监生等,有力招民者,授以署职之衔,使之招民,不限年数,不拘蜀民流落在外及各省愿垦荒地之人,统以三百户为率。俟三百户民尽皆开垦,取有地方甘结,另准给俸,实授本县知县。其本省现任文武各官,有能如数招民者,准不论俸满即升。又蜀省随征投诚各官,俟立有军功,咨部补用者,能如数招民开垦,照立功之例,即准咨部补用。其开垦地亩,准令五年起科”(《清圣祖实录》卷36)。
同年清政府又规定:“准贡生、监生、民人垦荒二十顷以上,试其文义通者,以县丞用,不能通晓者,以百总用。一百顷以上,文义通晓者,以知县用,不能通晓者以守备用”(《清朝文献通考・田赋二》)。两则史料,透出了如下信息:(1)无论是现任文武各官,还是候补官员、随征或投诚军官,有功名的乡绅或百姓等,都纳入了招民垦荒授职范围。授职范围扩大了;(2)不限于“川人回川”,凡愿入川垦荒的外省人也可招徕。招徕对象范围扩大了;(3)授职的标准由原七百户降为三百户。标准降低了;(4)起科年限由三年改为五年。起科年限延长了;(5)将县丞、百总等文武职位,也纳入了授职之列。奖授的职位增多了;(6)亲力垦荒有成就者,也给予奖励授官。
为了稳住移民,康熙十年还规定:“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道光《重庆府志・户口》)。康熙十一年又批准:移民子弟“有读书者,似应准其入籍考试”(《清圣祖实录》卷40),移民妻子户籍、子弟升学已无忧。康熙十二年又将垦荒之地起科年限延长至十年(《清圣祖实录》卷44)。为了杜绝土地争讼,一些地方官在招徕移民垦荒实践中规定:“凡一插标,即为己业,后亦不得争论”[3]。政府亦有类似规定,解决了移民垦荒土地的所有权问题。
这一系列的移民垦荒优惠政策,本应掀起移民入川高潮,但因吴三桂于康熙十二年(1672年)发动叛乱,巴蜀地区又延续了7年之久的平吴战争,使移民入川垦荒工作受到了严重阻障。
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吴战争结束,清政府再次强调了“招民议叙”政策(《清圣祖实录》卷96),将移民垦荒再度纳入清政府的施政重点。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又定:“蜀省流寓之民,有开垦田地,纳粮当差者,应准其子弟在川一体考试,著为例”(《清圣祖实录》卷149)。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又以四川民少而多荒地,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给为永业”(《清朝文献通考・田赋二》),解决了移民子弟就读考试和土地所有权问题。
有的地方政府,还设了专事招民的机构―――招徕馆。“康熙年间,川陕总督鄂海招募客民于各边邑开荒种山,邑多设有招徕馆”(《三省边防备览》卷11)。
清政府的系列优惠政策,引来了大量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福建、陕西等省的百姓。据家谱方志材料考察,在巴渝地区,以重庆为中心的地区,大量的移民就在康熙时期迁入。
从雍正七年(1729年)开始,经乾隆时期至嘉庆初移民自行停止,约80~90年时间。
由于入川人口多,再加上移民后裔的自然增长,给巴蜀地区和移民原籍地带来了诸多问题。鉴于此,雍正五年六月,四川巡抚马会伯奏请:“凡入川贫民,务令各该地方官,给以印照。到日,验明安插。”户部批复:“应如所请。行文福建等省,遵照执行。四川巡抚亦转饬确查,其应准入籍者,即编入保甲,加意抚绥,毋使失所”(《清世宗实录》卷58)。此后,凡入川者,应有政府印照方可行,虽然早在康熙五十一年(1711年)就规定,湖广移民入川应持印照,但只针对湖南、湖北两省,未及其他省份。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便于加强管理,以防为奸民逃罪所利用,而非限制移民数量。
这个时期对移民土地获取有了限制,开始限量占有。雍正六年规定:“入川人民众多,酌量安插,以一夫一子为一户,给水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如有兄弟子侄之成丁者,每户增给水田十五亩,或旱地二十五亩;若一户内老小丁多,不敷养瞻者,临时酌增,俱给以照票,令其营业”(《清世宗实录》卷67)。清政府虽在土地数量上对移民进行了限制,但对移民的其他优惠政策仍未改变,甚至还给予资金等支持。如雍正六年,对入川垦荒移民规定:“每户给银十二两”(《清世宗实录》卷67)。大量移民的涌入和有限土地的矛盾逐渐显露。雍正七年,四川巡抚宪德奏请户部议准:“各省入川民户,向经一面造册呈报,一面咨查原籍在案。但愚民风闻给资招垦,往往轻于转徙。况川省田地,多经业主承丈自首。将来余荒,多寡尚未可知,不可不定以长策。请嗣后各省续到穷民,愿往川省开垦者,给以印照,与先经查验覆到之客户,一体安插。如无照之人,除在川各有生业,准其编入保甲外,所有游手之民,著即查明,令回原籍”(《清世宗实录》卷79)。
此次更明确规定,对在川无生业无印照者,“令回原籍”,对移民有了限制,因此,我们以雍正七年为界限。乾隆八年十月,四川巡抚纪山奏“除有亲族可依,来川帮工者为活者,令各省地方官给以印照,使彼均有稽查。其无本籍印照者,各该管关隘原途阻回,毋使积聚多人滋事”(《清高宗实录》卷203)。乾隆十年,川陕总督公庆奏请“凡赴川之人,本省给照;无照,阻回。”清政府亦要求“川省各官亦不得借端将实有亲属产业之人,不行查覆”(《清高宗实录》卷251)。由此看出,清政府和地方官,都在严格强调执行“印照”制度。
清政府在开发巴蜀实践中,经历了招民垦荒、移民垦荒和限制移民垦荒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演变,也是根据巴蜀地区开发进程的实际而实施的。
蜀河古镇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蜀河古镇
旬阳县蜀河镇镇位于旬阳县太极山城以东53公里处,北倚巍巍秦岭,南傍依依巴山。
挟汉江而携蜀河,东与仙河镇、冷水镇接壤,南与白河县毗邻,西与棕溪镇、关口镇交界;北与双河镇相接。
蜀河为古蜀国所在地,汉时置县,中兴于明代,繁华于清朝中末,续写的是汉江黄金水道上的传奇,因其所处地域优势,便是鄂、陕、川三地物流交汇的重要中转集散之地,物流的畅通,带来文化的交融,各地商贾纷至沓来,修建会馆,成为各地乡党们拉帮结派、倾听乡音的场所。
著名的有黄帮黄州馆、陕帮三义庙、回帮 寺、江西帮万寿宫、武帮武昌馆、船帮杨泗庙,还有本地帮的火神庙等,更有诸多井形的巷道编织着这里居民的幸福生活,于是古蜀河便逐渐发展成为汉江上游的商业重镇,有“小汉口”、“汉江小都会”的美誉。
蜀河,传因蜀王逝世、蜀冢存此而冠名。
镇因商而兴,有“八大字号”、“六十九家商铺”闹红蜀河之说。
集镇位于蜀河、汉江两水交汇处,原为两省三县交通枢纽(北上关陇,南下湘鄂,西达川渝,东进中原)及汉江上游黄金水道上的商贸重镇,历来帆樯林立,商贾云集,商贸发达,且江河交汇形似汉口,古称“小汉口”,属旬阳商贸最为发达的集镇。
20世纪60年代以前,蜀河镇为全省仅有四个建制镇之一。
镇蜀河人文景点众多,文化积淀厚重,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口岸。
明末清初,商品经济日趋发展,湖广移民大量迁入,汉江黄金水道进入鼎盛时期,四方商客纷纷在此定居经商,建立商号,开当铺,设钱庄百余家。
嘉庆年间,曾任旬阳知县的严如煜所编《三省边防备览》一书中称蜀河“商贾云集”、为“汉江小都会”。
他们的到来,也促进了蜀河文化的繁荣兴盛。
民国末年,群雄四起,逐鹿陕南,特别是-统治期间在蜀河设兵站、起岢捐,对商业影响极大,一时间商业凋敝,各大商户纷纷外迁,以避战乱,仅留青砖黑瓦向人们诉说着昔日辉煌的岁月!
黄州馆
位于蜀河街后坡,坐西向东,背依山坡,南傍汉江,面向蜀河,俯瞰蜀河老街。
自前向后作台阶式上升,分别建有门楼、乐楼、拜殿和正殿。
建筑虽是分期造作,但以中轴线为基准,左右对称,层次分明,风格统一谐调。
黄州馆为传统宫殿式格局,并具有浓厚的南派建筑风格。
全部殿宇均为清代砖木结构建筑,旖旎美观,且不失庄重大方。
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二年(1874)。
正殿面阔1165米,进深769米硬 山式屋顶。
左侧山墙有石碑一通,记录依次修建的经过,字迹清晰,保存完好。
下几步台阶便是拜殿,其面阔与正殿相同,进深82米,檐柱高62米,中柱高83米,也是硬山式屋顶。
正殿与拜殿之间右侧封墙上嵌有三通石碑,记录着修建黄州馆捐赠善款的情况。
拜殿正对面是乐楼,楼为高台建筑,形式为重檐楼阁,楼顶为歇山式屋顶。
正脊正中镶嵌瓷瓶,两端安有鸱吻,岔脊上用灰泥作汉文装饰,翘角作45度生起。
楼上有金匾一幅,楷书“鸣盛楼”三字,字径约70厘米,书法严谨俊逸,相传为武昌一状元手迹。
乐楼门枋刻有浮雕,天花板作八卦装饰,两侧柱顶各有一只凤凰木雕,栩栩如生。
乐楼前台没有山墙,便于观众从正面、侧面观看演出。
整个乐楼上下错落有致,翼角重叠,构思巧妙,制作精巧。
黄州馆门楼与乐楼相连,实际上为乐楼后墙的随墙门。
门面饰作三重檐牌楼,正楼高10米左右,大门额枋为石雕,门前有对称抱鼓,抱鼓两面分别雕刻着四种祥鸟瑞兽。
正门上方竖书“护国宫”三字,两边分别书写“金墉”“玉局”。
中柱、边柱各用青瓷片嵌对联一副。
中柱联为:帝德无私,想当年楚北声垂,万古神功昭日月;立思曰极,位此际秦西威镇,千秋俎豆祀馨香。
边柱联为:庙貌柱奇观,视当前日朗风清,恰肖黄州赤壁;神功昭赫濯,庇此地民安物阜,何分楚水秦山。
(两副对联悬空较高,有些字因年久模糊,暂时无法确认,待后改正。
此前蜀河有关宣传资料提供的此对联错误甚多。
)整个门楼均以青砖砌成,砖面模印有阴文楷书“黄州馆”三字。
门楼与乐楼巧妙相连,浑然一体,其设计之精心,构筑之巧妙,堪称上品。
黄州馆原名帝主宫,为黄州客商聚居的会馆。
据资料记载,黄州馆前后分三次建设。
始建于乾隆中叶,由在蜀从事商业贸易的黄州籍商号、帮会依次兴建,后经历几代人百余年努力,始得完成。
初创时仅正殿三间,后于道光二十七年动工,历时两年修成拜殿,同治十二年起又“刻角丹楹”“几费经营”“罄数千金”而修成乐楼及门楼。
蜀河黄州馆是安康境内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美的南派宫殿式建筑,其耗资十分惊人。
从碑文浩繁的落款可以看出,参与集资者除在蜀河的黄州籍客商、字号外,尚有湖北康家湾帝主宫、老河口帝主宫及老河口蜀河帮,共计商户不下二百家。
这不能不让人对当年蜀河商业的兴盛面浩叹。
黄州是中国颇有文化品位的地方。
她因有“赤壁”,有苏东坡而名扬四海,又有被人们吟诵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物……”名词佳句而著名。
黄州人又移 迁蜀河定居经商,在蜀河营建会馆,彪炳史册,原本历史与文化深厚的蜀河镇,因此又更加有了名气。
杨泗庙
位于蜀河镇古渡口上崖,坐西向东,北依山坡,据残碑推断,该庙建筑年代不晚于乾隆年间,其虽名为庙实为船帮会馆,因其内供奉船工始祖杨四爷,故取名“杨泗庙”。
清初以来,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商贸流通发达。
因蜀河是汉江上游重要交通要道,故成为陕南最大的物资集散地之一。
南货至此北上柞水直至西安,北货至此装船南下至老河口到武汉等地。
水运极为兴盛,船楫连接数里,日泊大小船只百余艘。
于是船主和船工集资在蜀河口修建古雅壮观的“杨泗庙”作为议事和来往聚会、休息场所。
又因汉江滩多险急,各类船只到此停驻,至杨泗庙祭拜杨四爷以求来往平安,一帆风顺。
杨泗庙正门两侧有青瓷嵌贴对联一幅,上联是“福德庇洵州,看庙宇巍峨,云飞雨卷岿屹立”;下联为“威灵昭汉水,喜梯航顺利,浪静波平任遨游”。
因杨泗庙是“船帮”乞求神佑之地,故其戏楼又名“明德楼”。
每年六月初六,举办杨泗庙会,院内搭台唱戏,上演汉剧等各种地方戏剧,热闹非凡。
同时,又是当地群众物资交流场所。
正殿居中原供有杨四爷神像一尊,身高丈余,煞似威严。
殿角左右各有石碑一通。
左侧字迹毁损无存,无从考证。
右碑为“洵阳知县严谨埠头讹索船户告示碑”,字迹了然,从内容上可明显看出杨泗庙的历史作用及当时蜀河水运、贸易之繁华。
其大门右侧是著名的朝阳古洞,该洞修建于乾隆年间。
道光元年(1821年)名医汪海峤曾在此隐居,编纂成《唱医雅言》一书。
朝阳古洞深不可测,据言“民国初年,数人结伴穿行,半天余火把用尽,暗黑气稀,中途而返”。
也有民间传说,此洞通江河底可达四川,绵延千余里,号称陕南第一洞。
现正在开发探测之中,若干年后各地游人可到此一游。
外有石龟驮碑一通,面临汉江,据传有镇水降魔之效,此龟一修200余年,汉江涨水不至龟角。
巍山历史文化鸟道雄关
本文2023-10-16 07:13:0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