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的来历?
1、铁拐李
先说铁拐李,铁拐李在民间传说中为八仙之首,有的书中称其姓李,名洪水,隋朝峡人,鲁迅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则说他姓李,名玄;赵翼的《陔余丛考》中又说他姓刘。有说他是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之间人。
《历代神仙通鉴》称,其原本一俊伟丈夫,善道术,会使导出元神法术,修练于砀山岩穴中,有次应师父老子之约,行“元神出壳”法术,赴千里之外华山,数日后回归,发现其尸体被其徒误焚,突见附近一饿殍,”即从饿殍脑门而入,神魂归壳后则成一蓬头卷须、黑脸巨眼,并且还跛了一只右脚的丑陋汉子。
2、汉钟离
八仙中名气仅次于铁拐李的是汉钟离。他在八仙中地位较高,特别是由于道教徒的吹捧,名声更大。元时,金真道奉为“正阳祖师”。有关其人物原型,约出现在五代、宋初之际。
《宣和年谱》、《夷坚志》、《宋史》等书都有他事迹的记载,只是后来讹为汉钟离,才附会为汉代人。《历代神仙通鉴》、《续文献通考》等书称,钟离权,复姓钟离,字寂道,号云房子,又号正阳子。东汉咸阳人,其父钟离章为东汉大将,其兄钟离简为中郎将,后也得道成仙。
3、张果老
张果老是八仙中年迈的仙翁,名“张果”,因在八仙中年事最高,人们尊称其为“张果老”,历史上实有张果其人,新、旧《唐书》有传,武则天时,隐居中条山,时人皆称其有长生秘术,他自称年龄有数百岁,武则天曾派使者前去召见,张果老佯死不赴。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恒州刺史韦济将其奇闻上奏皇上,玄宗召之,张果又再次装死,气绝很久才苏醒,使者不敢进逼。
4、吕洞宾
八仙中流传故事最多的当数吕洞宾,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为“纯阳祖师”,又称“吕祖”。历来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吕洞宾姓吕名岩,唐末人。《金唐诗》、《词综》中都收有他的诗作。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洪迈的《夷坚志》及《集仙传》等书对其均有记载。
有说他是九江人,原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后之祸,易姓为吕。他始名绍光,二十余年科场不第,遂罢举而纵游天下,后被钟离权点化成道。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浓的一个,潇洒、风趣,为民除暴安良,斩妖除怪,还好酒好色。
5、何仙姑
何仙姑是八仙中惟一的女性,有关其身世说法不一。一说她是唐朝人。宋初《太平广记》引《广异记》称有“何二娘”者,是位以织鞋为业的农妇,后因嫌家居太闷,经常采集山果供众寺僧充斋。
一次,远在四百里外的循州山寺僧来罗浮山寺,称某日曾有仙女去彼山采摘杨梅果子,经查实那天正好是二娘采果的日子,再加之大家又不知二娘从何处采来这众多山果,便认为二娘即为循州山寺采果之仙女,从此二娘远近闻名。
6、蓝采和
八仙中有位玩世不恭,似狂非狂的行乞道仙,名叫蓝采和。南唐沈汾《续仙传》、宋初《太平广记》、陆游《南唐书》等书均载有他的事迹。其行为怪僻,贪杯喜唱,平时穿一身破蓝衫,一只脚穿只靴子,另一只则光着脚丫子。
更不近常情的是,夏天他穿棉衣,冬天却躺卧雪中而全身冒热气。平时他手持三尺有余的大拍板,一边打着竹板,一边踏歌而行,沿街行乞,他唱的歌很多,大都是触景而生,不仅令世人觉得高深莫测,而且颇具仙意。
7、韩湘子
普遍的说法,韩湘子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侄子,《唐书宰相世系表》、《酉阳杂俎》、《太平广记》、《仙传拾遗》等书都有关于他的介绍。一称是韩愈侄孙,历史上韩愈确有一个叫韩湘的侄孙曾官大理丞。
他成仙的传说,最早见于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书中称韩愈有一年少远房子侄,为人轻狂不羁,不喜读书,韩愈曾责怪他,他却能在七日之内使壮丹花按其叔的要求改变颜色,并且每朵上边还有“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诗句,韩愈惊奇万分。还有说韩湘子是韩愈外甥,韩湘子其人物原型为韩愈的族侄,五代时即被仙化。
8、曹国舅
排名八仙之末的曹国舅,出现的时间最晚,流传的仙话也较少。其身世,说法大同小异,都和宋仁宗的曹皇后有关。
《宋史》有传,曹佾(,字公伯,曹彬之孙,曹皇后的弟弟。他性情和易,通晓音律,喜爱作诗,封济阳郡王,身历数朝而一帆风顺,年七十二而寿终。《神仙通鉴》云:曹国舅天性纯善,不喜富贵,却慕恋于仙道,其弟则骄纵不法,恃势妄为,曹国舅对其恶行深以为耻,遂入山修炼,遇钟离权、吕洞宾而收他为徒,很快曹国舅修成仙道。
具体表现:
1、讲求排场,浪费浪费
2、大兴土木,违规建设
3、节庆泛滥,赛事成灾
4、违规配车,多头占房
5、巧扬名目,浪费公款
奢靡是指生活奢侈,挥霍无度。出自于丁玲《韦护》第三章:“他示意人们去参观,那象一个堕落的奢糜的销金窟。”
:
奢靡与劳动就业的关系:
明清学者把奢靡现象与劳动就业问题联系起来讲,是与当时社会存在大量的失去土地的游民有关。游民的增加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如土地兼并、人口增加等,土地兼并是导致明代中后期游民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人口因素在清代表现得尤为明显。清初朱泽沄在《养民》一文中说:“古之闲民十之一,今之闲民十之六。通都大邑之闲民十之三,穷荒州县之闲民十之六,有无田之闲民,有无业之闲民,有有田而无田、有业而无业之闲民。”这些游民只能从事一些手工业以及其他服务行业。在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的传统政策与观念的支配下,与农业生产无关的产业或行业多被贬斥,甚至被称为奢靡事业,政府的禁奢行为对这些人的影响最大,明清学者正是从这一社会现实出发,来审视奢靡现象的。
明代陆楫(1515—1552)对奢靡的积极作用曾做出详细的论述,最受当代史学家的重视。陆楫当时的居住地大致是今天的上海地区,他以江南,尤其是苏州、杭州为例,来说明奢靡对解决就业问题所起到的作用:“只以苏、杭之湖山言之,其居人按时而游,游必画舫、肩舆,珍馐良酝,歌舞而行,可谓奢矣。而不知舆夫、舟子、歌童、舞妓,仰湖山而待爨者不知其几。”顾公燮批评乾隆三十二年苏州因荒年禁奢,他说:“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几于绝。”清代嘉、道时期的钱泳记载了当时吴、苏地区禁奢的情况:“昔陈文恭公(指陈宏谋)抚吴,禁妇女入室烧香,三春游屐寥寥,舆夫、舟子、肩挑之辈,无以谋生,物议哗然,由是弛禁。胡公文伯为苏藩,禁开戏馆,怨声载道。金、阊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酒馆凡数十处,每日演剧养活小民不下数万人。此原非犯法事,禁之何益于治。”由当时禁奢之后“怨声载道”的状况来看,反对禁奢不只是学者的见识,更是百姓的呼声。
明清时期,官方担心奢靡之风影响人心风俗以及社会稳定,一直提倡传统崇俭黜奢观念,并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政策,对奢靡之风进行打击,但官方最终也认识到奢靡对解决劳动就业、稳定社会有帮助。以清朝为例,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自康熙中叶以后,清朝皇帝屡颁“去奢反朴”之谕,但这一切收效甚微。康熙年间,江苏巡抚汤斌在苏州禁止打牌、歌妓、礼佛以及商人为主体的迎神赛会,于是出现了“寺院无妇女之迹,河下无管弦之歌,迎神罢会,艳曲绝编”的现象。这类违背经济发展要求的行政禁令,只能奏效一时,最终导致失业增加,社会动荡。雍正也不得不承认,“如苏州等处酒船、戏子、匠工之类,亦能赡养多人,此辈有游手好闲者,亦有无产无业就此觅食者,倘禁之骤急,恐不能别寻生理,归农者无地可种,且亦不能任劳,若不能养生,必反为非,不可究竟矣。”乾隆年间,不断有大臣建议以法律为手段禁止奢靡之风,乾隆最终并没有采纳,乾隆认为不宜将社会生活用一个固定的框架套死,如果对违制者绳之以国法,更是势所不能。乾隆皇帝1765年(乾隆三十年)南巡扬州时写过这样一首诗。诗云:“三月烟花古所云,扬州自昔管弦纷。还淳拟欲申明禁,虑碍翻殃谋食群。”诗末自注则说:“常谓富商大贾出有余而补不足,而技艺者流藉以谋食,所益良多。使禁其繁华歌舞,亦诚易事。而丰财者但知自啬,岂能强取之以赡贫民?且非王道所宜也。化民成俗,言之易而行之难,率皆如此。”乾隆所说的“流藉以谋食”的技艺者正是针对社会上大量存在的游民而言的。可见,雍正、乾隆都明确认识到奢靡对劳动力就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虽然明清时期许多学者看到了奢靡对解决就业的正面价值,但也不是大力鼓吹,提倡奢靡之风。陆楫说:“若使倾财而委之沟壑,则奢可禁。不知所谓奢者不过富商大贾、豪家巨族自侈其宫室车马饮食衣服之奉而已。”可见,他所说的奢靡主要是指社会上富有阶层的消费,并非提倡整个社会大兴奢靡之风。乾隆时《吴县志·风俗》编撰者说:“四民之内,今之为游民者无业可入,则恐流而入于匪类之中,幸有豪奢之家驱使之,役用之。挥金钱以为宴乐游冶之费,而百工技能皆可致其用,以取其财。即游民亦得沾其余润,以丐其生。此虽非根本之图,亦一补救之术也。”不难看出,在当时学者眼中,奢靡只是为解决就业问题所采取的一个不得已的选择,根本不是长久之计。
奢靡与财富分配的关系:
儒家历来把分配问题作为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来对待,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大学》说:“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这些都是为了说明社会财富的分配趋于均衡、分散对于稳定社会有利,这样才符合分配正义。此外,传统的分配观念与“天地生财,止有此数”的价值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趣的是,同样是“天地生财,止有此数”的观念,明代以前学者都把它作为崇尚节俭的前提,即强调自然提供给人类的自然资源以及人类自身所创造的社会财富在整体上是有限的,因而不能暴殄天物,奢侈浪费;而明代以后的学者也是从这一观念出发,来说明奢靡对调整有限资源的分配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也就是说,既然财富的总量一定,那么,奢靡可以使财富从富人流向穷人,从而使社会财富的分配趋向平均。
明清学者从均衡社会财富分配的角度对比分析了奢靡与节俭对社会整体所产生的效果。陆楫认为:“论治者类欲禁奢,以为财节则民可与富也。噫!先正有言:‘天地生财,止有此数。’彼有所损,则此有所益,吾未见奢足以贫天下也。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自一家言之,一家俭则一家或可免于贫,至于统论天下之势则不然。”他敏锐地观察到,奢靡对个人与社会所起的效果并不一致,对于个人、一家而言,奢靡可能是有害的;但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却有利于财富的重新分配,他所说的“彼有所损,则此有所益”就是这个道理。清初的魏世效(1655-?)与他的观点如出一辙:“奢者之靡其财也,害在身;吝者之积其财也,害在财。害在身者无损于天下之财;害在财,则财尽而民穷矣。……是故一人小积则受其贫者百家,一人大积则受其贫者万家。”吊诡的是,正是在传统分配正义观念的推动下,陆楫、魏世效在奢靡与节俭之间作出了十分功利的选择——如果不能使所有的人都免于受害,那么,与其让多数人受害,不如让少数人受害。晚清的谭嗣同反对禁奢时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他说:“夫岂不知奢之为害烈也,然害止于一身家,而利十百矣。”谭嗣同是否受前人的影响未可知,思想史上“闭门造车,出而合辙”的现象屡见不鲜,此或为一例。
平均意识在明清学者的奢靡论中表现得十分明显。清代中期法式善(1753——1813)引《推篷寤语》云:“今之论治者,率欲禁奢崇俭,以为富民之术。殊不知天地生财,止有此数;彼亏则此盈,彼益则此损。富商大贾、豪家巨室,自侈其宫室车马饮食衣服之奉,正使以力食人者得以分其利,得以均其不平。……则知崇俭长久,此特一身一家之计,非长民者因俗为治之道也。”《推篷寤语》的作者和陆楫都把“天地生财,止有此数”作为理论出发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段引语中明确提出奢靡能够使“以力食人者得以分其利,得以均其不平”,表明作者是从均衡社会财富的角度对奢靡持肯定态度。魏源也是从均衡社会财富的角度反对禁奢,他说:“车马之驰驱,衣裳之曳娄,酒食鼓瑟之愉乐,皆巨室与贫民所以通工易事,泽及三族。……如上并禁之,则富者益富,贫者益贫。”但魏源对奢靡的社会群体作出了明确的界定。他说:“俭,美德也;禁奢崇俭,美政也。然可以励上不可以律下;可以训贫,不可以规富。”他认为对上层统治者和下层劳动者来说,应当强调节俭,反对奢侈,而对“有田富人”(指中等地主)和“无田富人”(指中等商人)来说,则不该要求他们节俭,而是应该鼓励他们奢侈。魏源鼓励社会上富有阶层奢靡消费的观点与陆楫是一致的,他从清代中期社会从上到下普遍盛行的奢靡之风中,认识到统治阶层的奢靡行为只能导致腐败丛生、殃及百姓;普通百姓的奢靡行为只能导致倾家荡产、民风堕落,这就比魏世效的观点全面、深刻。
奢靡与资本流通之间的关系:
奢靡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归有光在分析明代奢侈现象的根源时说,奢靡之风“大抵始于城市而后及于郊外,始于衣冠之家而后及于城市。”这是说奢靡之风是从“衣冠之家”即社会上层波及到城市,然后由城市波及整个社会,实际归有光把奢靡之风主要归咎于官僚阶层的奢侈腐化。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对奢靡之风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是明清时期奢靡之风有别于前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清代学者早已经指出了奢靡之风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许承尧说:“数十年前,虽富贵家妇人,衣裘者绝少,今则比比皆是,而珠翠之饰,亦颇奢矣,大抵由商于苏、扬启其渐也。”苏州、扬州是明清时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奢靡之风也是全国有名。实际上,陆楫正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论证他肯定奢侈的立场:“予每博观天下之势,大抵其地奢则其民必易为生;其地俭则其民必不易为生者也。何者?势使然也。……盖俗奢而逐末者众也。”陆楫所说的“势”实际就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他认为奢靡之风盛行的地方百姓之所以容易生存,其原因就在于“俗奢而逐末者众_,所谓的“末”,指的就是手工业以及服务行业,后者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第三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资本的流通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引起人们的重视。《金瓶梅词话》五十六回评论金钱说:“兀那东西是好动不好静的,曾肯埋在一处?也是天生应人用的。一个人一堆积,就有一个人缺少了。因此,积下财宝,极有罪的。”“好动不好静”正是对资本流动性的一个形象描述,在《金瓶梅》中却成为奢侈消费的借口,但它却生动地反映了明代社会中人们对资本流动的认识,这种观念在民间的普及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密不可分的。有的商人从这一角度反思传统崇俭黜奢观念。道光时黟县商人舒遵刚教育后进时说:“钱,泉也,如流泉然,有源斯有流,今之以狡诈求生财者,自塞其源也。今之吝惜而不肯用财者,与夫奢侈而滥于用财者,皆自竭其流也。人但知奢侈之过而不知吝惜之为过,皆不明于源流之说也。”他虽然不提倡奢靡,但他敏锐地指出了俭与奢同样会影响到商业资本的流通,从而会阻碍经济的发展。
晚清时期的思想家对资本流通和奢、俭关系问题也有探讨。谭嗣同说:“富而能设机器厂,穷民赖以养,物产赖以盈,钱币赖以流通,已之富亦赖以扩充而愈厚。不惟无所用俭也,亦无所用其施济;第就天地自有之利,假吾力焉以发其覆,遂至充溢溥遍而收博施济众之功。”谭嗣同认为,只要充分利用资本、创办企业,就会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资本流通,这样根本用不着提倡节俭观念。针对《史记·货殖列传》中“财币欲其行如流水”这一观点,梁启超加了以下按语:“然则富人而骄奢*逸以自奉者何如?曰:无伤也。……于彼虽有大损,然为全局计则流水之行,则无所于碍,曾何伤乎?所最恶者,则癖钱之奴,守财之虏,朘削尖兵他人之所有以为己肥,……犹且以是市俭名于天下,雍全国之财,绝厘市之气,此真世界之蟊贼,天下之罪人也。”梁启超也认识到,尚俭阻碍了资本流通,对经济的发展有消极影响,他自觉地从传统思想资源中找到批判崇俭黜奢观念的武器,其目的与谭嗣同是一样的,都是希望中国迅速富强起来。
奢靡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
晚清时期,公羊学大兴,其三世说所凸显的社会进步观念与西方社会传入的社会进步观念给中国的思想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社会与西方工业社会的强烈对比又加强了这一观念,进步观念成为一种流行的思维模式,这样,这一时期的奢靡论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谭嗣同根据中国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与西方工业社会的对比,认识到社会财富随着社会形态的进步是不断增加的,他认为,社会越进步,奢靡之风就越盛,他说:“治平进而不已,物价亦进而不已。衰国之民,饔飧不给,短褐不完,虽有精物,无能承受,而不解事之腐儒,乃曰天地生财,止有此数,强抑天下之人,使拂性之本然,而相率出于俭。” 社会进化论的观点与“天地生财,止有此数”这种静态社会观念显然是不相容的。正是从进化论的角度,他对传统的“天地生财,止有此数”的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谭嗣同又说:“自俭之名立,然后君权日以尊,而货弃于地,亦相因之势然也。一旦衔勒去,民权兴,得以从容谋议,各遂其生,各均其利,杼轴繁而悬鹑之衣绝,工作盛而仰屋之叹消。……故私天下者尚俭,其财偏以壅,壅故乱;公天下者尚奢,其财均以流,流故平。”这句话表明,谭嗣同对俭奢的价值评价是与不同的社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私天下”的制度与“尚俭”的价值观念是一致的;“公天下”的社会制度是与“尚奢”的价值观念是一致的。谭嗣同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偏颇的,但在当时,他是在西方工业社会繁荣景象的刺激下才发出这样的呼声。梁启超结合他对西方社会的理解,也从进步观念的角度对奢靡现象进行评价。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今义》中说:“《礼运》曰:‘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西人愈奢而国愈富,货之弃于地者愈少。故说与黜奢崇俭为美德,此正与《礼运》孔子之言相反也。”谭嗣同、梁启超把崇俭黜奢作为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不能把它看作是一个学术上的论断,而应该从他们要求变法的政治主张中去理解,即他们都主张走工业化的强国之路。
不仅改良派的思想家如此,革命派的章太炎也是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待奢靡现象的。他认为,随着人类对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不懈追求,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必然导致对自然界的开发,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顾势也,浸久而浸文明,则亦不得不浸久而浸侈靡。”章太炎又说:“侈靡则日损,损则日竞,竞则日果,是兵刃之所以复,而自拯之道也。”这是从竞争的角度来审视奢靡,把它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章太炎甚至把奢靡作为手工业产生的原因:“是故侈靡者,百工之所出也。”章太炎的说法也不无商榷之处,但他的确道出奢靡与手工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严复也曾明确批评过崇俭的观念,他说:“中土旧说,崇俭素,教止足,故下民饮食虽极菲薄,其心甘之,而未尝以为不足也……民食愈菲者,其国愈益饥。盖藏虽裕,业作虽巨,无益也。”但严复只是针对崇俭观念的消极面作出批评,并没有将节俭一概否定,更没有走向另一极端,把奢靡作为发展的动力。严复明确批评谭嗣同与梁启超的观点,他指出:“道家以俭为宝,岂不然哉!乃今日时务之士,反恶其说而讥排之,吾不知其所据之何理也。斯密言,俭者,群之父母。虽然,但俭不足以当之也。所贵乎俭者,俭将以有所养,俭将以有所生也。彼不养不生,则财之蟊贼而已。乌能有富国足民之效乎!或又云,奢实自损,而有裨民业。此目论也。奢者之所裨,裨于受惠之数家而已。至于合一群而论之,则耗而不复,必竭之道也。”严复强调,尚俭观念本身没有什么不正确的地方,它对社会群体的存在有保护作用,但是,如果节俭只是为了把财富藏起来,不用它创造财富,那就起不到富国足民的作用,反而对社会有害;奢靡只是对社会上少数人有利,对整个社会而言是不利的,因为它损耗了维持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严复的奢靡论涵盖明代以来奢靡论的积极因素,又借鉴了西方思想家斯密的思想,从而做出了科学的评价,可以说是对传统奢靡论的总结。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的奢靡论是与明清社会的发展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尽管从今天的观点来看,他们的思想很零散、不成系统,甚至很幼稚,但这是历史“当事者”的声音,他们对奢靡现象的严肃思考、对当下社会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传统观念的大胆质疑,永远值得人们景仰。
曹1 〔cáo ㄘㄠˊ〕
〔《广韵》昨劳切,平豪,从。〕
亦作“ 曺1 ”。
1诉讼的两方,即原告和被告。2指诉讼的某一方。《西游记》第十回:“微臣半月前,在 森罗殿 上,见 泾河鬼龙 告陛下许救反诛之故,第一殿 秦广大王 即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3对;双;组。《楚辞·招魂》:“分曹竝进,遒相迫些。” 王逸 注:“曹,偶。”《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闾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新唐书·田弘正传》:“ 弘正 幼孤,事 融 甚谨,军中尝分曹习射, 弘正 注矢联中。”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分曹日课功,严若巡执扑。”4指相偶;相匹。 唐 孟郊 《秋怀》诗之十二:“蹇行散余郁,幽坐谁与曹?” 宋 刘斧 《青琐高议别集·楚王门客》:“万古春之主,羣山孰可曹?”5成群;群集。《左传·昭公十二年》:“ 周 原伯绞 虐,其舆臣使曹逃。” 杜预 注:“曹,羣也。”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织笼曹其内,令入不得掷。” 仇兆鳌 注:“曹,羣处也。”6指群体;众人。参见“ 曹好 ”、“ 曹恶 ”。7等辈;侪类;同类。《吕氏春秋·知度》:“枉辟邪挠之人退矣,贪得伪诈之曹远矣。”《后汉书·班超传》:“卿曹与我俱在绝域。” 李贤 注:“曹,辈也。” 宋 文同 《东丘老人》诗:“其言与人亦如此,老人无乃斯人曹。” 黄侃 《〈说文〉略说》:“是诸字者,亦此曹意中之会意字也。”8古代分科办事的官署或部门。《墨子·号令》:“吏卒侍大门中者曹无过二人。” 岑仲勉 注:“曹犹今言‘处’或‘科’。” 汉 王充 《论衡·程材》:“说一经之生,治一曹之事,旬月能之。”《新唐书·郭子仪传》:“ 洛阳 自大盗以来,焚埃略尽,百曹榛荒,寰服不满千户,井邑如墟,豺狼羣嘷。” 清 昭连 《啸亭杂录·裘文达公》:“每诣一曹,受一职,手文书默然,数日后判决如流。”9称呼管某事的职官。《三国志·蜀志·杜琼传》:“古者名官职不言曹;始自 汉 已来,名官尽言曹;吏言属曹;卒言侍曹。” 唐 韩愈 《张君墓志铭》:“诸曹白事,不敢平面视。” 宋 苏轼 《东坡志林·陈昱被冥吏误追》:“又使诸曹检己籍,曹示之,年六十九,官左班殿直。” 清 王韬 《瓮牖馀谈·张广文》:“夫教谕在今日特闲曹末秩、无足重轻者耳。”10陈旧;腐烂。 明 沈榜 《宛署杂记·民风二》:“物不新曰曹。”《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那厮身上两件衣裳,生绢底衣服,渐渐底都曹破了。”11古国名。 西周 诸侯国。 周武王 封弟 振铎 于 曹 ,称 曹叔振铎 。建都 定陶 (今 山东省 定陶县 西南),故地在今 山东省 菏泽 、 定陶 、 曹县 一带。公元前467年为 宋 所灭。12古国名。古西域国名。故地在今 苏联 乌兹别克共和国撒马尔罕 的北方和东北方一带。古为 昭武 诸国之一。参阅《隋书·西域传·曹国》、《新唐书·西域传下》。13祭猪神。14通“ 遭 ”。遇。 马王堆 汉 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秦客卿造谓禳侯章》:“三王者皆贤矣,不曹时不王。”15姓。
曹大家即 汉 班昭 。 班彪 之女 班固 、 班超 之妹。嫁 曹世叔 ,早寡,屡受召入宫,为皇后及诸贵人教师,号曰“大家”。家,通“ 姑 ”。《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太后自入宫掖,从 曹大家 受经书,兼天文、筭数。”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 固 后坐 窦 氏事,卒於 洛阳 狱,书颇散乱,莫能综理,其妹 曹大家 博学能属文,奉诏校敍。”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第一出:“俺懒做白日升天的 谢自然 ,却愿做青史留名的 曹大家 。”
曹王 曹植 、 王粲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遒文丽藻,方驾 曹 王 。”
曹公1 汉 末 曹操 位至三公,人皆称 曹公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吾极知 曹公 待吾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 曹公 称为表不必三让,又勿得浮华。” 唐 李白 《在寻阳非所寄内》诗:“多君同 蔡琰 ,流泪请 曹公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欲破 曹公 ,宜用火攻。”2梅子的别称。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讥谑》:“ 吴 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燖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甏,汤燖右军两只。”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曹孟德 有梅林救渴之事,而俗子乃呼……梅为‘曹公’。”
曹丘复姓。 汉 代有 曹丘生 ,对 季布 的任侠义勇到处赞扬, 季布 因之享有盛名。事详《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后因以“曹丘”或“曹丘生”作为荐引、称扬者的代称。《平山冷燕》第十二回:“第二是大富家才子论不得:他货财广有,易于交结,故人人作 曹丘 之誉,无才往往邀有才之名,所以也论不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妾非 毛遂 ,乃 曹丘生 , 十一娘 愿缔永好,请倩冰也。”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四章:“在弟来谒之前,谬蒙老年兄与 献策兄 先为 曹丘 ,实在感愧莫名。” 清 代避 孔丘 讳,丘字作“邱”。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某宫保》:“某异乡人,此间无人相识,谁作 曹邱 者?”
曹丘生见“ 曹丘 ”。
曹白鱼即鳓鱼。也叫鲙鱼、白鳞鱼。
曹主1主人。财物或权力等的所有人。 唐 王梵志 《天下浮逃人》诗:“强处出头来,不须曹主唤。”《敦煌变文集·目连救母变文》:“弟子於师长之床,奴婢於曹主之床,当堕此狱之中。”2谓机构的负责人或主持者。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四章:“至曹主、亚由全地各局主公举,必由上智、至仁出身,无其人乃得用大智、大仁者为曹主。”
曹司1官署。诸曹郎中职司所在。 唐 白居易 《喜张十八博士除水部员外郎》诗:“无复篇章传道路,空留风月在曹司。”《太平广记》卷三八○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郑洁》:“至一城郭,引入见一官人,似曹官之辈,又领入曹司,聆读元追之由。” 严复 《救亡决论》:“出宰百里,入主曹司。”2吏目。 元 王仲文 《救孝子》第二折:“到来日急煎煎的娘亲插状论,怎禁他恶噷噷的曹司责罪紧。” 元 岳伯川 《铁拐李》第一折:“赤紧的官长又廉,曹司又拗,我便是好令史,怎禁他三徧家取招。”
曹吏属吏;胥吏。 宋 叶适 《林伯和墓志铭》:“常平捕其曹吏几尽,将为名以劾,会其罢而止。”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见世虽详,曹吏无文。”
曹伍同伙;同伴。《后汉书·马融传》:“曹伍相保,各有分局。”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 闽 之余盗,或数十百为曹伍者,往往蚁聚於山谷。” 清 戴名世 《<北行日记>序》:“[余]与村学究为曹伍。”
曹全碑全称《郃阳令曹全碑》。 东汉 碑刻。隶书。 灵帝 中平 二年(公元185年)立。记 曹全 爵里行谊及为 西域 戊部司马时与 疏勒 交战事。碑阴 岐茂 等题名,分书。 明 万历 初在 陕西省 郃阳县 莘里村 出土,不久即断裂。今存 西安市 碑林。书法秀丽而有骨力,为 汉 隶中著名作品之一。参阅 清 顾炎武 《金石文字记·郃阳令曹全碑》。
曹衣出水 北齐 曹仲达 、 唐 吴道子 都善画佛像, 曹 笔法稠叠,而衣带紧窄; 吴 则笔势圆转,而衣带飘举,故后人称“ 吴 带当风, 曹 衣出水”。参阅 宋 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
曹好众人所爱好。《国语·周语下》:“且民所曹好,鲜其不济也。” 韦昭 注:“曹,羣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评论·汪南溟文》:“予心诽 太函 之文,而口不敢言,以世所曹好也。”
曹牟复姓。《续通志·氏族八》:“《先贤传》有 兖州 刺史 曹牟君卿 , 平昌 人。”
曹邱见“ 曹丘 ”。
曹沈 曹植 、 沈约 的并称。 宋 苏轼 《监试呈诸试官》诗:“高言追 卫 乐 ,篆刻鄙 曹 沈 。”
曹社《左传·哀公七年》:“初, 曹 人或梦众君子立于社宫,而谋亡 曹 。”后以“曹社”为国家将亡的典故。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鬼同 曹 社之谋,人有 秦 庭之哭。” 唐 杨炯 《后周宇文公神道碑》:“士女同叹於 商 墟,鬼神共谋於 曹 社。”《“五四”爱国运动史料·上海罢市实录》:“神州莽莽,见被发于 伊川 ; 禹 域芒芒,遘鬼谋于 曹 社。”
曹局1官署。《南史·陈始兴王叔陵传》:“性不饮酒,唯多置肴胾,昼夜食噉而已。自旦至中,方始寝寐。曹局文案,非呼不得辄白。” 唐 王建 《寒食忆归》诗:“京中曹局无多事,寒食贫儿要在家。”2分职治事的官吏。《南史·赵伯符传》:“后为 丹阳 尹,在郡严酷,曹局不复堪命。”《剪灯新话·永州野庙记》:“是夜,梦駃卒来追,与之偕行,至大宫殿,侍卫罗列,曹局分布。”
曹长 唐 人好以他名标榜官称,尚书丞郎、郎中相呼为“曹长”。 唐 王梵志 《前人心里怯》诗:“前人心裏怯,乾唤愧曹长。” 唐 韩愈 有《奉和库部卢四兄曹长元日朝回》。参阅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曹事曹务。《汉书·游侠传·陈遵》:“又日出醉归,曹事数废。” 唐 王梵志 《本是达官儿》诗:“长大人中官,当衙判曹事。”《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人言三司官不欲数易,盖吏人幸其更移,不能尽究曹事之弊耳。”
曹侣伙伴,同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 王 有酤肆,肆中多红梅,设宴招其曹侣。”
曹官属官。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解纷》:“行至 临清 , 曜 欲解其事,乃令曹官请假,而权判司法。”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郑洁》:“至一城郭,引入见一官人,似曹官之辈。”
曹郎即部曹。部属各司的官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阻奸》:“自 崇祯 辛未,叨中进士,便值中原多故,内为曹郎,外作监司,敭历十年,不曾一日安枕。”
曹洞见“ 曹洞宗 ”。
曹洞宗佛教禅宗五家之一。 唐 禅宗六祖 慧能 传弟子 行思 , 行思 传 希迁 , 希迁 传 药山 , 药山 传 云岩 , 云岩 传 良价 。 良价 住 瑞州 洞山 ,作《宝镜三昧歌》,传 本寂 ,住 抚州 曹山 ,故称曹洞宗。一说,取六祖 曹溪 慧能 及 洞山 良价 之号,故称。亦省称“ 曹洞 ”。 清 赵翼 《秦良玉锦袍歌》:“遗笏 魏 家先世泽,传衣曹洞昔时珍。”参阅 宋 善卿 《祖庭事苑·曹山》。
曹马1指 魏 晋 。 魏 为 曹氏 , 晋 为 司马氏 ,故云。《北齐书·文宣帝纪》:“洎两 汉 承基, 曹 马 属统,其间损益,难以胜言。”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昔大道为公,以能而授,故 尧 咨尔 舜 , 舜 以命 禹 。自 曹 马 已降,其取之也则不然。”2 三国 魏 曹真 、 晋 司马懿 的并称。《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又诏加公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 萧 傅 之贤, 曹 马 之亲,兼之者公也。” 吕延济 注:“ 曹真 , 魏太祖 族子也, 明帝 即位迁大司马,入朝不趋。 司马宣王 得乘舆上殿。今言 竟陵 ……亲则如 曹 马 二者。”
曹仓 曹 家书仓。 晋 王嘉 《拾遗记·后汉》载, 曹曾 书垂万馀卷,“及世乱,家家焚庐, 曾 虑其先文湮没,乃积石为仓以藏书,故谓 曹 氏为书仓。”后以“曹仓”泛指藏书的仓库。 清 赵翼 《汪文端师殁以诗哭之》:“ 邺 架签论万, 曹 仓卷累千。”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 泉州 李中丞 馥 抚吾 浙 时,收书极富,一时善本,齐入 曹 仓。”
曹孙 曹操 、 孙权 的并称。《宋书·何承天传》:“ 曹 孙 之霸,才均智敌。” 宋 范成大 《读史》诗:“登坛策 刘 项 ,卧庐料 曹 孙 。” 清 顾炎武 《汉三君诗·昭烈》:“一身寄 曹 孙 ,未得飞腾势。”
曹娥 东汉 时 会稽郡 上虞县 人。相传其父五月五日迎神,溺死江中,尸骸流失。 娥 年十四,沿江哭号十七昼夜,投江而死。世传为孝女。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四:“苗山窆石共千古,是时黄绢无 曹娥 。”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 曹娥 的投江觅父,淹死后抱父尸出,是载在正史,很有许多人知道的。”参阅《后汉书·列女传·孝女曹娥》、《世说新语·捷悟》 刘孝标 注引 晋 虞预 《会稽典录》。
曹娥碑 曹娥 的墓碑。 东汉 上虞 度尚 立,其弟子 邯郸淳 撰文。碑已不存,文见《古文苑》卷十九。后世所传《曹娥碑帖》,一为 晋 人墨迹摹刻的拓本, 宋 拓《临江戏鱼堂帖》本题作 晋 右将军 王羲之 书。一为 宋 元佑 八年 蔡卞 重书,题作《后汉会稽上虞孝女曹娥碑》。行书。文见《金石萃编》卷一四○。《红楼梦》第七九回:“好新奇的祭文!可与《曹娥碑》并传了。”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十家》:“ 王羲之 《曹娥碑》、 王献之 《保母志》、 陶贞白 之《瘗鹤铭》,疑难遽定,不复录。”
曹务谓官署分科掌管的事务。《北齐书·崔瞻传》:“吏部尚书 尉瑾 性褊急,以 瞻 举指舒缓,曹务繁剧,遂附驿奏闻,因而被代。 瞻 遂免归乡里。”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以仆曹务多闲,勒令专知下笔。”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孟郊》:“命酒挥琴,裴回赋诗终日,而曹务多废。”
曹国舅八仙之一。传说 宋仁宗 曹太后 之弟,名 友 ,入山修道,被 汉锺离 、 吕洞宾 度去成仙。按,《宋史》 曹太后 弟 曹佾 ,年七十二卒,无入道事。参阅 元 苗善时 《纯阳帝君神仙妙通记》、 明 吴元泰 《东游记》、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八仙》。
曹偶侪辈;同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曹偶四人。” 司马贞 索隐:“曹偶犹等辈也。”《新唐书·李抱真传》:“乃籍户三丁择一,蠲其傜租,给弓矢,令闲月得曹偶习射,岁终大校。” 章炳麟 《文学说略》:“独能说一经者,不在此列,谅由学官弟子,曹偶讲习。”
曹掾分曹治事的属吏,胥吏。《东观汉记·吴良传》:“今 良 曹掾尚无袴,宁为家给人足邪?” 唐 李翱 《劝河南尹复故事书》:“且阁下曹掾非为不多,乃无一人执旧礼以坚辨焉,此亦可叹也!” 清 梅曾亮 《送张梧岗序》:“通经术,习名法者,得自辟为曹掾。” 章炳麟 《訄书·定律》:“曹掾未设,则胥役之生死,宜制命於长官。”
曹恶众人所厌恶。《国语·周语下》:“其所曹恶,鲜其不废也。” 韦昭 注:“曹,羣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评论·汪南冥文》:“予心服 江陵 之功,而口不敢言,以世所曹恶也。”
曹干诸曹的办事人员。《隋书·礼仪志六》:“文官曹干,白纱单衣、介帻。尚书二台曹干亦同。”
曹署犹官署。 唐 白居易 《初除主客郎中知制诰与王十一等同宿话旧》诗:“紫垣曹署荣华地,白发郎官老丑时。” 明 李东阳 《<屠丹山诗卷>跋》:“二公并为吏户尚书,曹署相联接,篇章相倡答。”
曹溪1水名。在 广东省 曲江县 东南 双峰山 下。 唐 杨炯 《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诗:“ 萧 寺休为相, 曹溪 便寄家。” 宋 文天祥 《南华山》诗:“笑看 曹溪 水,门前坐松风。”参阅《广东通志·曲江县·山川略四》。2禅宗南宗别号。以六祖 慧能 在 曹溪 宝林寺 演法而得名。 唐 柳宗元 《曹溪大鉴禅师碑》:“凡言禅,皆本 曹溪 。” 唐 善生 《送玉禅师》诗:“洞了 曹溪 旨,宁输俗者机。”
曹聚群聚。 唐 元结 《演兴·闵岭中》:“彼猛毒兮曹聚,必凭托乎阻修。”《新唐书·萧俛传》:“既而籍卒逋亡,无生业,曹聚山林间为盗贼。”
曹耦同“ 曹偶 ”。
《汉书·英布传》:“ 骊山 之徒数十万人, 布 皆与其徒长豪桀交通,乃率其曹耦,亡之 江 中为羣盗。” 颜师古 注:“曹,辈也。” 明 文徵明 《上守溪先生书》:“亦时时窃为古文词,一时曹耦莫不非笑之。”
曹辈1侪辈;同伙。《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梁 刺客后曹辈果遮刺杀 盎 安陵 郭门外。”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曹,辈也。” 清 恽敬 《罗台山外传》:“ 奉化 快手怪其服,意为盗,合曹辈数十百人,篡 台山 。 台山 徒手御之,不可近。”2成群结伴。《新唐书·李德裕传》:“民皆曹辈奔走,因牟撷其财以自入。”
曹刘1 曹操 、 刘备 的并称。 晋 陆机 《辩亡论上》:“夫 曹 刘 之将,非一世所选。” 宋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 刘 。生子当如 孙仲谋 。” 清 吴伟业 《画中九友歌》:“ 阿龙 北固 持双矛,披图 赤壁 思 曹 刘 。”2 曹植 、 刘桢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至於 扬 班 之伦, 曹 刘 以下,图状山川,影写云物。” 唐 杜牧 《酬张祜处士见寄长句四韵》:“七子论诗谁似公? 曹 刘 须在指挥中。” 清 顾炎武 《<音学五书>序》:“仅按 班 张 以下诸人之赋、 曹 刘 以下诸人之诗所用之音,撰为定本,於是今音行而古音亡。”
曹瞒 曹操 小字 阿瞒 ,因呼为 曹瞒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汉 相国 参 之后” 裴松之 注引《曹瞒传》:“ 太祖 一名 吉利 ,小字 阿瞒 。” 宋 苏轼 《答范淳甫》诗:“犹胜 白门 穷 吕布 ,欲将鞍马事 曹瞒 。” 清 赵翼 《又和荆州咏古》之一:“威慑 曹瞒 欲避锋,岂虞狙伺起邻封。”
曹魏1朝代名。即 三国 魏 。因系 曹 氏所建,故后称 曹 魏 ,以别于 拓跋魏 。《旧唐书·地理志一》:“ 曹 魏 之时,三分鼎峙。” 明 王逢 《赵善长山水》诗:“隐若 赤壁 垒,势压 曹 魏 邦。”2指《诗·国风》中的《曹风》、《魏风》。《后汉书·王充王符等传论》:“斯《曹》《魏》之刺,所以明乎《国风》。”
曹谢 曹植 、 谢灵运 的并称。 唐 韩愈 《县斋有怀》诗:“事业窥 臯 稷 ,文章蔑 曹 谢 。” 宋 晁补之 《即事一首次韵祝朝奉十一丈》:“子常妙工诗, 苏 李 掩 曹 谢 。”
曹党犹朋党。《管子·法法》:“曹党起而乱贼作矣。”
曹属佐治的官吏。 前蜀 杜光庭 《大傅相公修黑符醮祠》:“勑九宫贵神,命三官曹属,解消厄运,和释寃仇。”
1 带引的四字词语
引车卖浆 语本《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下见其客朱亥”又:“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於博徒,薛公藏於卖浆家”后因以“引车卖浆”泛指卑贱的行业 引短推长 谓有意不露才以形己之短,显人之长 引而不发 拉满弓弦而不发箭语出《孟子·尽心上》:“大匠不为拙工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原指善于教射箭的人,只作跃跃欲射的姿态,以便学的人观摩领会后用以比喻作好准备,待机行事或比喻善于引导而不代庖 引风吹火 比喻挑动别人去扩大事端 引狗入寨 犹言引狼入室 引古喻今 征引古代史实或文献来喻说当前的现实 引古证今 引用古代史实或文献来论证当前的行事 引虎拒狼 亦作“引狼拒虎”比喻引进另一种恶势力来抗拒原来的恶势力,其祸患将更甚 引虎入室 犹言引狼入室 引虎自卫 比喻依靠恶势力来保卫自己,反会招来祸患 引火烧身 ①比喻自取毁灭;自讨苦吃②今亦用以比喻主动地批评自己的错误,争取他人帮助 引经据典 引用经书,根据典籍语本《后汉书·荀爽传》:“爽皆引据大义,正之经典” 引经据古 引用经史古籍中的文句或故事作为根据 引咎责躬 同“引咎自责” 引咎自责 承认过失,责备自己 引吭高歌 拉开嗓子,大声歌唱 引狼拒虎 见“引虎拒狼” 引狼入室 比喻自己把坏人引入内部 引狼自卫 犹言引虎自卫 引类呼朋 呼引气味相投的同类 引律比附 古代法律用语援引律令,类比定罪 引人入胜 吸引人进入美妙的境地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卫军云,酒正自引人著胜地”后多用以指风景或文章等优美吸引人 引日成岁 捱过一天像度过一年形容思念的深切 引商刻角 见“引商刻羽” 引商刻羽 古乐律音阶有宫、商、角、徵、羽以及变徵、变宫商声在五音中最高,称“引”;羽声等较细,称“刻”“引商刻羽”,谓曲调高古、讲求声律的演奏 引申触类 见“引伸触类” 引伸触类 亦作“引申触类”谓从某一事物的原则,延展推广到同类的事物语本《易·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 引绳排根 见“引绳批根” 引绳批根 亦作“引绳排根”比喻合力排斥异己 引绳棋布 形容纵横整齐 引绳切墨 木工拉墨线裁直用以比喻刚直不阿 引手投足 比喻出微力便能援救别人语本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庸讵知有力者不哀其穷,而忘一举手一投足之劳而转之清波乎?” 引水入墙 比喻自招灾祸 引物连类 谓引证或引喻某一事物,而连带及于同类的其他事物 引线穿针 见“引线穿针” 引线穿针 亦作“引线穿针”①把线穿上针眼②比喻从中联系撮合 引新吐故 犹言吐故纳新古代道家的养生之术,即吐纳术 引针拾芥 比喻事物互相感应语本汉王充《论衡·乱龙》:“顿牟掇芥,磁石引针,皆以其真是,不假他类”顿牟,琥珀一说为玳瑁 引虎自卫/引人入胜/引虎下山。
2 四字词语中含有“之”字的词语有哪些不了了之、之乎者也、呼之欲出、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即胜、挥之不去、案牍之劳 岸谷之变 鞍马之劳 暧昧之情 暗昧之事 爱莫之助 安身之处 安身之地 安之若命 安之若素 不败之地 八拜之交 北鄙之声 不白之冤 北鄙之音 不拔之志 百城之富 兵车之会 不测之祸 不次之迁 拜赐之师 不逞之徒 不次之位 不臣之心 不测之忧 不测之罪 八斗之才 北斗之尊 不费之惠 北风之恋 剥肤之痛 白圭之玷 不根之论 败鼓之皮 杯羹之让 不轨之徒 不根之谈 不讳之朝 不讳之路 不讳之门 不惑之年 八荒之外 白华之怨 不羁之才 不解之仇 不及之法 败军之将 不教之教 必经之路 不羁之民 不经之说 不经之谈 不急之务 不解之缘 不经之语 不刊之典 不刊之论 不刊之书 不刊之说 不了了之 百里之才 不毛之地 不牧之地 北门之管 半面之交 半面之旧 杯茗之敬 北门之寄 笔墨之林 摽梅之年 逋慢之罪 不能登大雅之堂 百年之柄 百年之好 百年之后 不奈之何 搏牛之虻 百年之业 百年之约 不迁之庙 不情之请 变色之言 不食之地 不赏之功 不世之功 百岁之好 百岁之后 杯水之敬 不速之客 百世之利 百岁之盟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百舌之声。
3 招字四字成语有哪些招摇撞骗、
花枝招展、
屈打成招、
迎风招展、
金字招牌、
不打自招、
招架不住、
招摇过市、
招兵买马、
招财进宝、
树大招风、
扬幡招魂、
翦纸招魂、
招风惹雨、
目挑心招、
招降纳款、
招降纳叛、
招蜂引蝶、
纳叛招亡、
招权纳贿、
扑满招尤、
招灾惹祸、
招降纳附、
惹罪招愆、
招风揽火、
招降纳顺、
枉勘虚招、
挖耳当招
4 包含引的四字成语穿针引线 抛砖引玉 引人入胜 引狼入室 引经据典 旁征博引 引颈受戮 引以为戒 引咎自责 引吭高歌 引人注目 引喻失义 引而不发 招蜂引蝶 引商刻羽 引火烧身 引车卖浆 引以为荣 呼朋引类 穿壁引光 凤引九雏 高翔远引 引领而望 引锥刺股 引以为憾 引玉之砖 超然自引 旁推侧引 蔓引株求 翘足引领救经引足 引虎拒狼 引风吹火 引以为耻 繁征博引 引绳批根 蔓引株连 攘袂引领 引古喻今 翘首引领 引律比附 超然远引 引商刻角 引日成岁 引绳棋布 引狼自卫 引古证今 引虎自卫 发引千钧 引首以望 引狗入寨 熊经鸟引 引新吐故 引申触类 旷日引月 引针拾芥 引绳切墨 日引月长 以瞽引瞽 引吭高唱引经据古 引虎入室 长往远引 引吭高声 旁引曲证 引绳排根 牵经引礼 引咎责躬 瓜连蔓引 引过自责 引吭悲歌 托物引类 面引廷争 旷日引久 引物连类 繁称博引 引手投足 牵物引类 负罪引慝 分朋引类 汲引忘疲 引鬼上门 牵引附会 引伸触类 引短推长 引水入墙 箕引裘随。
5 招开头的四字成语招亡纳叛招引接纳敌方叛逃的人。
招花惹草指挑逗、勾引女子。
招兵买马①招募士兵,购置战马。谓组织武装,扩充兵力。②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招灾惹祸招引灾祸。
招灾揽祸招揽灾祸。
招事惹非见“招是惹非”。
招降纳叛①招引接纳敌方叛降的人。②称网罗坏人,扩充势力。
招是生非见“招是惹非”。
招是惹非招惹是非。谓无故生事。
招是搬非搬弄是非,引起争端。
招是揽非犹招是惹非。
招风惹雨见“招风惹草”。
招风惹草比喻惹是生非,引出事端。
招风揽火比喻招惹是非。
招军买马犹招兵买马。
招摇过市故意炫耀自己以引起别人注意。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招摇撞骗谓借名炫耀,进行诈骗。
招蜂引蝶比喻逗引异性。多指女子。
招蜂惹蝶犹招蜂引蝶。
招贤纳士招引接纳贤士。
招权纳贿把持权势,接受贿赂。
6 含召的四字成语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玉楼赴召、
贵不召骄、
征风召雨、
朝奏夕召、
召父杜母、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zhào zhī jí lái,huī zhī jí qù]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召:召唤。挥:摆手。手一召就来,手一摆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
出 处
老舍《老舍自传》第六章第五节:“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毫不客气。”
例 句
我们保证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绝对服从指挥。
百科释义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招:招手。挥:摆手。手一招就来,手一摆就去。形容非常听从指挥。
八仙的来历?
本文2023-10-16 07:19:1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6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