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世俗”为何物,直教尼姑屡破清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4收藏

问“世俗”为何物,直教尼姑屡破清规,第1张

文|池小酒

图|视频截图

摘要: 尼姑是从芸芸女性当中异化出来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三言二拍”当中,尼姑形象是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堪称晚明社会的“万花筒”,其中所描写的诸多尼姑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其笔下的尼姑在世俗社会下不再修心念佛,更多的是与世俗女子来往,甚至无视佛门清规戒律,纵情肆欲。孽海无边终为空,*邪恶尼在作者笔下不得善终,折射出了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关键词: 三言二拍;尼姑;世俗社会;纵情肆欲;规劝

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作为晚明时期的著名的白话短篇小说,除了大量描写了商人、书生、官僚等传统人物以外,还对尼姑有生动细致的描写,描写了晚明社会人情世态,展示了一副晚明社会的全景图,堪称明代社会的“清明上河图”。纵观“三言”“二拍”,尼姑形象大致分为三类:义尼 、*尼、恶尼,总体而言,主要以反面形象为主,多是对*尼、恶尼的批判和谴责①。在《二拍》中关于尼姑的记载并不多,其中,《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酒下酒赵尼媪迷花 机中机贾秀才报怨》一篇中,赵尼姑正是一个典型的作恶多端而不得善终者。

一、尼姑的世俗化倾向

尼姑是一群特殊的女性群体,她们本应该在寺院里修心念佛,弘扬佛法,但是,在晚明商品经济冲击之下,在她们身上出现了明显的世俗化倾向。在《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酒下酒赵尼媪迷花 机中机贾秀才报怨》一篇中,这种世俗化倾向主要体现在尼姑参与官职买卖、尼姑思*、充当*媒等几个方面。

《酒下酒赵尼媪迷花 机中机贾秀才报怨》开诗篇曰:“色中饿鬼是僧家,尼扮繇来不较差。况是能通闺阁内,但教着手便勾叉。”在凌濛初的视野里,佛教的清规戒律早已荡然无存,暗示了尼姑们已完全坠入色欲无法自拔。接着,作者从两个方面攻击尼姑,即“骗财”——“引得内眷来烧香”,“*乱”——“引得子弟来游耍” ②,可见,此时的尼姑已经不再清修参禅,而是踏上了世俗化的道路,与常人无异,甚至干起坏事来有过之而不及。

静乐院主慧澄禁不起风流少年滕生的金钱诱惑,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随意出入大户人家的内眷,借以托人买官为由,精心策划狄夫人与滕生私通,最终导致狄夫人名节不保;赵尼姑收取无赖卜良的好处,诓骗巫娘子到尼庵里请愿还俗,精心布局,迷奸巫娘子,以此满足卜良的*欲;在卜良发泄过后,赵尼姑“见此行径,惹起老骚”③,直往卜良身上扑,“躲在庵中,与他*乐” ③。尼姑本应四大皆空,无欲无求,可她们虽然遁入空门,却心念尘世,看不破红尘,心沉欲海,为了一己私利把佛门净地变成了藏污纳垢之地,污秽了禅堂佛殿。

二、探源尼姑世俗化

在明代官方的政策对于僧尼是有严格规定的,《大明会典》中礼部(僧尼)有如下记载:“凡僧道犯罪。弘治七年令。僧道尼姑女冠有犯奸谣者。就于本寺门口枷号一个月。满月发落。” ④,可见,僧尼犯罪都会受到严厉的法律惩处,更有专门的官员来受理这类案件。

按理来说,在这样严厉的制度之下,慧澄、赵尼姑这类恶尼的生存空间狭小,可事实并非如此,慧澄作恶过后,并没有受到相关处罚,即使是遭受恶报的赵尼姑,也不是向官府报案受到惩处的,而是被一个秀才所杀。可见,官府虽然有此限定,但是尼姑恶行仍得不到遏制,民间复仇成了合理的存在,老百姓宁愿冒着风险复仇也不愿上报官府,可以看出当时的官场有多黑暗。

  除了当时的统治以外,尼姑世俗化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资本主义萌芽,二是晚明社会的发展。到了晚明后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跃起以及新思想的出现,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发生了重大的转变⑤。这种转变给整个社会都带来了波动,其中包括古刹庵院里的尼姑,她们禁不起世俗世界的诱惑,不甘清苦,大肆敛财,甚至为此陷害良家妇女。《初刻拍案惊奇》卷六中,赵尼姑不但陷害良家妇女以谋取钱财,还把自家徒弟本空当作“粉头”养着,“倍人歇宿,得人钱财”,显然,庵院与青楼无异。

明朝政府不断加强思想控制,通过一系列文化事件重整意识形态,都有压抑、改造人性的目的,可是,当国家正以程朱理学大规模改造人性、重整社会生活方式的时候,思想界中亦在酝酿着与宏大的话语分道扬镳。⑥先进的思想解放思潮风靡晚明社会,同时也影响到了尼姑们,她们长期受到禁欲主义的压抑,使得情欲无法发泄,精神和心理都在一定程度上歪曲⑤,因此,这股“思想潮”对她们来说,就像是一道解禁令,一旦得到了渠道宣泄,其行为往往是疯狂的。文中的赵尼姑无法压抑内心的情欲,平日里多与卜良有往来,“有时与他牵头,又是趁着绰趣”③,甚至在被杀的那晚,也是在“想着卜良和巫娘子,欲心正枳”③。

三、尼姑形象的社会意义

纵观“三言”“二拍”,尼姑大多数被设定为负面形象,详尽地刻画了她们虚伪、贪婪的一面,人性完全被泯灭,堕入恶人之列,这些被丑化的形象大多数都是作者有意为之,可以说是“晚明世风的影子”⑤。但是,作者并非是为了“丑”而写“丑”,这和中国文学的传统有关,那就是文以载道,具体到小说戏曲等通俗文艺,就是非常注重作品的劝惩功能⑦。凌濛初在《拍案惊奇凡例》中标榜“编主于劝戒”,也就是说他把小说当作劝戒世俗、风化人心的工具。

凌濛初在入话中就对她们的败德行为做了类似警戒性的说明:“话说三姑六婆,最是人家不可与他往来出入”,尼姑在作者笔下被定义为“其间一种最狠的”,严厉斥责“十桩事到有九桩是尼姑做成的、尼庵私会的。”,在故事结尾,也不忘了写上一句“只为轻与尼姑往来,以致有此。有志女人,不可不以此为鉴”。显然,作者的矛头直接指向宗教外衣包裹下的丑态,其实是对当时黑暗统治的直接揭露和强烈抨击,借以呼唤世人要“以此为鉴”③。

出于规戒世人的目的,在“三言”“二拍”当中,处处流露着因果报应的思想。在《初拍》卷六中,赵尼姑为满足卜良的*欲,诱骗巫娘子,污了她清白,巫娘子不甘受此屈辱,在丈夫贾秀才的帮助下,杀了赵尼姑,卜良也因此落得不好的下场。作者通过人物行动构成的故事结局来点明“因果报应”这一思想,告诉人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以恶小而为之,以期达到醒世目的。虽然许多研究者对“三言”“二拍”中的果报思想进行批评抨击,认为这是麻醉人民的愚民政策③,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它也有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在劝人行善、淳化民风这一方面。

综上所诉,“三言”“二拍”中的尼姑形象是世俗化的产物,也是时代所致的。晚明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沦丧,纵欲风气盛行,“三言”“二拍”中那些*尼、恶尼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发动了对宗教戒律的反叛,放任自己的欲望,走向了禁欲的另一个极端。纵情肆欲,沉迷金钱,最终的恶果唯有自己独食,在道德日益败坏的晚明,作者匡扶世风的良苦用心是需要融入到当时的环境中去体会的,借此来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人皆有情,不可纵情;人皆有欲,不可贪欲。

1、《“三言二拍”中的尼姑形象分析》

2、《论<红楼梦>中的尼姑观》张庆民《红楼梦学刊》2001年01期

3、《初刻拍案惊奇(插图本)》凌濛初岳麓书社2006年1月第1版

4、《禁锢中的女性批判——<二拍>中的尼姑形象分析》曾婷《文艺理论》2010年11月

5、《“三言”“二拍”尼姑形象研》闫静河南大学 2014

6、《人性的压抑与反压抑——晚明“性灵”文学思》李涛,刘锋杰《苏州大学学报》2008

7、《三言二拍看明朝》》韩田鹿中华书局2011年1月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突然有一天和尚出门化缘很晚没有回来'于是尼姑非常担心就出去寻找'尼姑找到和尚时候发现和尚受伤了'就这样每天的照顾'和尚一天天好起来'他们发现对方成了自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后就扔到佛珠脱去尼姑服手牵手走向了热闹的小镇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哈哈

  鱼玄机

  鱼玄机是唐代长安人,字幼微,唐咸通中(约为公元865年)为李亿之妾。为李亿的大老婆所不容,遂出家到咸宜观为女道士,道号玄机。鱼玄机出家以后,与名士李郢、温庭筠互通诗作。后因笞杀女侍童绿翘,被京兆尹温璋所杀。

  其生平只存留于《太平广记》、《南部新书》、《直斋书录解题》、《全唐诗》、《唐才子传》、《三水小牍》、《北梦琐言》之断章短句中。因为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志对鱼玄机之记载资料甚少,故于其之研究多在其诗。皇甫枚《三水小牍》称鱼玄机“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喜读书属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风月赏玩之佳句往往播于士林。”

  紫虚元君

  又称南岳夫人、魏夫人,亦称南真。汉族民间信奉的神仙之一。姓魏名华存字贤安,晋任城(今山东济宁)人。

  据《南岳魏夫人传》载:魏夫人者,晋司徒剧阳父康公舒之女。幼而好道,静默恭谨。读《庄》、《老》、《列》三传,五经百氏,无不涉览。志幕神仙,味真耽玄,欲求冲举,常服胡麻散茯苓丸,吐纳气液,摄生夷静,亲戚往来,一无关见。常欲别居闹处,父母不许。年二十四,强适太保掾南阳刘文字幼彦,生二子,长日璞,次日瑕。幼彦后为修武(今河南境内)令。夫人心期幽灵,精诚弥笃。二子粗立,乃离隔宇室,斋于别寝。后众真下阵,而清虚真人王君(王褒)为之师,授以《太上宝文》、《八素隐书》、《大洞真经》、《灵书紫文》、《八道紫度炎光》、《石精玉马》、《神真虎文》、《高仙羽玄》等经,合三十一卷。

  女夷

  南岳夫人魏华存的弟子。 公元334年,魏华存以83岁高龄辞世,传说她死后七天即被西王母派众仙接引升天。相传女夷后来也升天成仙,掌管天下名花,称为花神。

  女夷这一天,正是阳春三月三,西湖边柳枝儿嫩绿嫩绿,桃花儿艳红,四处来耍子的人很多。上八洞神仙女夷,也变成个白头发白胡须的老头儿,挑副担子,到西湖边来卖汤团凑热闹。 女夷把

  担子歇在断桥旁边的一株大柳树底下。他看看镬里的汤团浮起来了,便拉开嗓门叫起来: “吃汤团罗,吃汤团罗!大汤团一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 人们听一女夷的叫卖声都笑了。有的人说: “老头儿呀,你喊错啦!快把大汤团和小汤团的价格换一换吧!” 女夷听也不听,照样叫: “大汤团一个铜钿买三只;小汤团三个铜钿买一只!” 人们朝他的汤团担子围拢过来,你掏一个钱,我掏一个钱,都买他大汤团吃。一歇歇辰光,镬里的大汤团就捞光了。 这时,有个五十来岁的老人,怀里抱个小伢儿,也挤进堆里来。小伢儿看见别人吃汤团,就吵着也要吃。但是大汤团卖光了,那人只好摸出三个铜钿,向女夷买只小汤团。女夷接过钱,先舀了一碗滚水,再舀一只小汤团在碗里,端着碗蹲下身来,用嘴唇朝碗里吹口气,那小汤团就绕着碗沿,“咕碌碌”滚转起来了。 小伢儿高兴死啦,舀起汤团正想吃,那汤团就象活了似的,一下钻进他的小嘴巴,滑到肚皮里去了。 小伢儿吃了汤团以后,三日三夜不吃东西。阿爸着急得要命,就抱他到断桥旁边大柳树下来寻那卖汤团的人。 女夷见了哈哈一笑,就把小伢儿抱上断桥,猛不防抓住他的双脚倒拎起来,喝起:“出来!”那三天前吞进去的小汤团,竟原个儿从他小嘴巴里吐出来。小汤团落在断桥上,“咕碌碌”滚下西湖去了。 在断桥的下边,有一条白蛇在修炼。白蛇修炼了五百年,有了灵性,她常常伸出头来,望着人间,见西湖上风和日丽,游人很多;男也有,女也有,老也有,少也有,三个一堆,五个一群,有的看景致,有的荡湖船,有的植树,有的栽花,有的谈笑取乐,也有的忙着做营生…白蛇眼看这人间的繁华景象,心中十分羡慕。这天,她从湖底钻出水面,正巧那个小汤团从断桥滚下来,便接在嘴里,“咕嘟”吞进肚皮去了。

来源不明了

混合版!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 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条河河边有座庵 庵里有个老尼姑和一个小尼姑有一天 老尼姑在对小尼姑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 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条河河边有座庵 庵里有个老尼姑和一个小尼姑有一天 老尼姑在对小尼姑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 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条河河边有座庵 庵里有个老尼姑和一个小尼姑有一天 老尼姑在对小尼姑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有一天 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条河河边有座庵 庵里有个老尼姑和一个小尼姑

问“世俗”为何物,直教尼姑屡破清规

文|池小酒 图|视频截图摘要: 尼姑是从芸芸女性当中异化出来的一个特殊群体,在“三言二拍”当中,尼姑形象是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