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古乐的读音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8收藏

纳西古乐的读音,第1张

纳西古乐nà xī gǔ yuè

据考证,纳西古乐源于唐、宋、元时期中原的词牌、曲牌音乐、道教科仪音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 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来源于词牌、曲牌和洞经音乐的那部分。传闻原有汉语经文配唱,传到纳西族民间后, 逐渐变为单纯的乐曲。整个乐曲分为"神州"和"华通"两个大调,并根据不同内容分为五十多个小调。经常演奏的有:"清河老人","小白梅","水龙吟","山坡羊","万年欢","吉祥","八卦","步步骄","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浪淘沙","十供养"等二十多个小调。由于这套乐曲长期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演奏,在流传中逐步融合了纳西族的审美情调和独有的乐器,因此被称为纳西古乐。

萦绕仙山的千年旋律,何时激起你的微澜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青城洞经音乐以其美妙的音律和高超的演技惊艳于世,它不仅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洞经古乐雅妙宛绝、空灵玄远,无论是唱是听,都会令人归于心神宁静、气定神闲,犹如干渴时畅饮的山涧甘泉。颂唱洞经古乐,讲究气沉丹田,细长吐气,青城道家以唱歌为练气功。唱洞经古乐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训练,是以清静为旨归,通过达到静心宁神、凝神入定、高度寂静的状态,来维持和增强人的生命能量和活力。

祈福法会 共祈平安

《福泽中华国泰民安》祈福法会暨青城山道教学院文昌殿神像开光仪式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有1800多年的历史。当古老的道教与现代文明相遇的时候,结果却出奇的丰富。第四届中国道教文化节当天,中国道教协会成员以及境内外道教界人士、居士代表、论坛嘉宾近300人出席祈福法会。

全国高道云集于青城山老君阁、上清宫、天师洞、建福宫、二王庙等道观诵经祈福,以道教科仪的形式向市民、游客和嘉宾展示道教文化的庄严神圣,深度解读道教文化,共同祈福国泰民安、四序和平、风调雨顺。

在祈福法会成功举行后,不少市民和游客也纷纷前来上香祈福。

道润书画 别样美

道教文化节道教书画作品展

道教文化节,自然少不了道教书画艺术的润色。文庙公园展出了以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副会长张继禹、黄信阳、黄至安、唐诚青等为代表,在道教界享有盛誉的国家级书画作品110余幅。

一抹清新,长道在旁。画里画外皆是道。书画展以道画和都江堰山水画为主,通过道教书画演绎大道意象,承载道教思想,展示都江堰深厚的道教文化和山水人文意象。此次道教书画展也是都江堰首次向大众展示道教中,高道大德的书画作品,道意如画,原是举头可见,却又不能轻易触及。

高峰论坛上的玄龙门阵

道教文化节道教文化高峰论坛是重头戏,280余名国际顶尖学者在青城山上摆起了「玄」龙门阵。

来自台湾、美国等地的专家学者围绕「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之道」、「修身养性与健康养生」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欲问仙家何处山里山外皆是,有问则有道,有路则有桥,登仙之路脚下始,六根清净时,清虚路上,自有丹梯入云。问道青城山。此一刻,人稍倦,心底却渐觉消停,慢慢体会一个无字。

见一景,生一念,或许才符合道家思想。说到底,道本一法,人生二心。修为高低,看各人心思罢了。

汤一介先生序

黄心川先生序

叶秀山先生序

道学篇

第一章 为道学正名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又云:“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所终。”老子为春秋时人,为周朝的史官,和孔子并世且比孔子年长30岁左右,他所著的五千余言《道德经》上下篇是我国阐述道的学说的最早私人著述。

第二章 道学的文化渊源

第三章 传统文化与道学之演变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的突破”

第二节 中国的国情与诸家学派

第三节 道家学术之形成和演变

第四节 道家学术的发展线索

第五节 道学的八大支柱

第六节 道学的人格略述

第四章 道学的中心思想

第一节 道学的道论

第二节 中和之德

第三节 破除诸误解

第四节 常道举要

第五章 道学文化的现代意义

第一节 世纪之交的科学、哲学和宗教

第二节 道学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第三节 道学和世纪的新文化

创新篇

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中国道学文化的综合创新

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文化——再论世纪的新道学文化战略

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

世纪科学革命的思考——再论道学文化的新科学观

道教篇

杭州抱朴道院位于杭州西湖葛岭,有葛仙殿、抱朴庐等,传为葛洪炼丹之处。

千山无量观在鞍山市千山,有老君殿、三官殿等建筑,为全真道十方丛林。

成都青羊宫始建于唐代,今有混元殿、三清殿、八卦亭等,其旁有二仙庵。

青城山天师洞传说为张陵修道处,亦名常道观。现观内有三清殿、三皇殿、黄帝祠等。

青城山祖师殿供奉吕祖、张三丰等。

第一章 何谓道教

第一节 道教的定义

第二节 道教产生的条件

第三节 道教的特征

第二章 道教的发展史

第一节 方仙道、黄老道和巫鬼道

第二节 汉末早期道教

第三节 魏晋时期过渡性的道教

第四节 南北朝道教的改革和成熟

第五节 隋唐五代道教的繁荣和国教化

第六节 宋辽金元时期道教的繁衍和创新

第七节 明清道教的衰落和世俗化

小 结

第三章 道教的科仪、斋醮和戒律

第四章 道教的现状和前景

第一节 道教发展的现状

第二节 我国内地主要道观和道士们的生活

第三节 道教发展的前景

方术篇

第一章 存思、导引、气法、健身术

中国之按摩和导引,渊源于古代氏族社会巫的舞蹈动作。据说四千多年前的尧舜部落时代,中原地区天多阴雨,洪水泛滥成灾,先民因潮湿阴冷筋骨蜷缩生病,故巫教人舞蹈以舒展肢体,活动血脉而疗病。《帝王统录》引《教访记》云:“昔阴康氏,次葛天氏,元气肇分,灾未弭,民多重腿之疾,思所以通利关节,是始制舞。”《吕氏春秋·古乐》亦云:“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第一节 按摩、导引和武术

第二节 辟谷、服气与采气

第三节 存思、守一和坐忘

第四节 行炁、布炁及胎息

第二章 医药、服食和养生

食盐味咸,入肾经,为除热润下之品。食醋味酸,性收敛,可散瘀解毒,下气消食。雪梨味甘性寒,可润肺凉心,消痰降火。香蕉味甘性寒,有润肺肠、通血脉、填精髓之效。萝卜能消胀顺气;芹菜可健神止嗽。赤小豆可消肿解毒、清热止泻;红薯可补虚强肾,健脾强身。《隋书·经籍志》载有《神仙服食经》、《杂仙饵方》、《服食诸杂方》、《老子禁食经》、《四时御食经》、《食馔次第法》(梁有《黄帝杂饮食忌》)及多种《食经》,说明食疗著作自古多入道书,为道教医药学所采用。隋代还有谢讽作《淮南玉食经》,其中有发明豆腐的记载。

第一节 道教医药学

第二节 服饵、美容和食疗

第三节 衣食起居和摄生

第四节 睡方与睡功

第三章 房中养生学

第一节 房中养生学的文化渊源和见存文献

第二节 房中养生学的历史发展简况

第三节 房中养生学的理论原则和房中术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 外丹黄白术

第一节 外丹黄白术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炼丹家的思想脉络和理论体系

第三节 金丹术的操作程序与化学反应

第五章 中国术数学

第一节 中国术数学的由来

第二节 术数学的发展

第三节 术数学的流传

第四节 从学术观点看术数学

丹道篇

第一章 道教中的神灵和仙真

第一节 道教的神灵信仰

第二节 仙的信仰和诸仙真

第三节 道教俗神

第二章 仙人的境界

第三章 仙人之路

第四章 内丹学的源流

第一节 内丹学概说

第二节 内丹学的初传

第三节 内丹理论体系的形成

第四节 内丹学的成熟和繁衍

第五章 钟吕丹法的基本特征

第六章 各派丹法要诀

第一节 南宗丹法要领

第二节 北宗功法诀要

第三节 中派丹法特点

第四节 东派丹法概说

第五节 西派丹法简述

第六节 文始派丹法提要

第七节 三丰派丹法略讲

第八节 青城派丹法指要

第九节 三峰采战之泥水丹法

第七章 内丹基本理论揭秘

第八章 内丹修持入门

第一节 读书和求师

第二节 内丹的功效

第三节 修持丹功的年龄和条件

第四节 入室行功述要

第九章 内丹修炼的基本步骤

第十章 自身清净派丹法程序

第十一章 同类阴阳派丹法程序

第十二章 女金丹述要

小结

道藏篇

第一章 早期道书的造作和自由造经时期

第二章 三洞四辅分类法及有关道经

第一节 三洞四辅之义略述

第二节 七部经书的内容和由起

第三章 南北朝及隋代道经的编纂

第一节 陆修静总括三洞经书

第二节 梁代道经和《玉纬七部经书目》

第三节 北周时编纂道经

第四节 隋代的道经

第四章 唐宋金元时期的《道藏》

第一节 唐代编纂《道藏》

第二节 宋代的《道藏》

第三节 金、元的《道藏》

第五章 明清的《道藏》和藏外道书

第一节 明《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

第二节 清代以后的《道藏》和《道藏辑要》

第三节 《道藏》以外的道书

余论

增订版后叙

修订版题记

……

纳西古乐源于唐、宋、元时期中原的词牌、曲牌音乐、道教科仪音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 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来源于词牌、曲牌和洞经音乐的那部分。传闻原有汉语经文配唱,传到纳西族民间后, 逐渐变为单纯的乐曲。整个乐曲分为"神州"和"华通"两个大调,并根据不同内容分为五十多个小调。经常演奏的有:"清河老人","小白梅","水龙吟","山坡羊","万年欢","吉祥","八卦","步步骄","到春来","到夏来","到秋来","到冬来","浪淘沙","十供养"等二十多个小调。由于这套乐曲长期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演奏,在流传中逐步融合了纳西族的审美情调和独有的乐器,因此被称为纳西古乐。

丽江纳西古乐是人类共同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音乐活化石,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研究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而且还将在今后的民族文化发展中继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居住在中国西南,云南省西北部“三江并流”地带的丽江纳西族,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能歌善舞、最富音乐天赋的民族。由于丽江地处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接合部,汉藏文化的交融区,又是高原畜牧民族与河谷坝区农业民族交往融合的地方,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造成了多元文化的交汇点,音乐的活化石———纳西古乐便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艺术结晶。纳西古乐植根于纳西族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婚丧嫁娶、起房寿辰、休闲娱乐都离不开它,在纳西文化构建中占有重要地位。纳西古乐之渊源能歌善舞的纳西族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如纳西古乐《热美蹉》,便是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原始音乐舞蹈。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纳西先民就把《白狼歌》献给汉王朝,这是集诗歌舞为一体的乐章,是有记载的纳西音乐与中原文化的第一次交流。唐代《云南志》载:纳西人“俗好饮酒歌舞”。元代李京《云南志略》:“末些(纳西)……正月十五登山祭天,极严洁,男女动百数,各执其手,因歌舞以为乐。”宋末元初,纳西族为反映氏族战争、向往和平而创作了大型古代乐曲《白沙细乐》。在纳西族古老的东巴经古籍中,就有大量的祭祀性音乐和习俗性音乐。东巴经中用象形文字记录了数十种古典舞蹈的舞谱“磋姆”,不仅是国内少数民族古文字中迄今罕见的舞蹈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用文字记录的舞谱。明代绘制的丽江白沙壁画,塑造有优美动人的乐舞形象。明洪武十五年(1382),丽江土酋阿甲阿得归附明朝,朱元璋赐姓木,并为世袭土司,当时明朝实行边疆屯田制,有大批汉族移民入滇,这些移民就把中原文化、技艺传播给边民。其中,音乐的传入有道教等宗教音乐与民间音乐。中原音乐被酷爱音乐的纳西人所接受,被广为传承,同时把纳西族独特的乐器苏古笃、波泊以及冷资筚篥(直笛)增加到乐队中,并溶进了纳西族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材。地埋环境是一个民族文化形成某种类型的前提性因素,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到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向。汉代开辟的南方丝绸之路和与之交叉的茶马古道都经过丽江,促进了纳西族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融。素有“音乐活化石”之称的“纳西古乐”在特殊的地理位置下,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在历史长河中,纳西族先民不但创造了反映本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宗教、习俗等的音乐文化,还奇迹般地引进、学习,并完好地保存着部分内地早已失传了的汉族古典音乐。东巴音乐、《白沙细乐》、丽江洞经音乐已经引起当今世界热切关注并被国际公认为中国纳西人“丽江三宝”。“纳西古乐”是纳西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各种优秀文化兼收并蓄的多元化相融汇的艺术结晶。纳西古乐之内涵“纳西古乐”是纳西族在长期劳动和实践中创造和吸收外来音乐,充实丰富逐步形成并传承至今的民间音乐。它主要由原始歌舞《热美蹉》、东巴音乐、《白沙细乐》、纳西化了的丽江洞经音乐和具有代表性的纳西民间歌舞《喂默达》、《谷气》、《纳西小调》等其它民间音乐组成。《热美蹉》。它是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原始舞蹈音乐,广泛流行于纳西族民间的丧葬歌舞,并被载录于纳西族东巴经中,此种唱跳只能用于长辈过世后的丧葬仪式中。“热美蹉”是“驱魔”的歌舞,音乐素材直接来源于自然界音乐和舞蹈相结合,无乐器伴奏,无音阶、无音列法则,是模仿兽步的舞蹈,多声部之间形成富有原始艺术美感的不协和音程,是人类原始音乐的活标本,至今还存在于丽江大东、鸣音、宝山一带山区纳西族丧葬礼仪之中。《热美蹉》这样的音乐任何乐谱都无法记录,只有靠世代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东巴音乐。它是纳西古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着民间古老而质朴的大量乐章。这些乐章长期在纳西族东巴当中以口传心授的形式进行传承,保存在纳西族东巴经古籍中。纳西族民间又俗称“东巴调”或“东巴唱腔”。它是产生并且迄今仍然保留、传承于纳西族古老的东巴教法事仪式和道场仪式之中的音乐。东巴音乐包含有唱腔音乐、器乐音乐以及舞蹈音乐3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纳西族保留传承至今的古代音乐文化,在国内外音乐界均享有一定的声誉。随着东巴祭司的不断逝世,由其所掌握并拥有的唱腔也将面临逐步消失的危险。《白沙细乐》。纳西族民间俗称“别时细哩”,它是迄今仍然保留并传承于纳西族民间的大型丧葬歌舞、器乐组曲。《白沙细乐》包括舞曲、歌曲以及器乐曲牌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古朴典雅,有相当高深的艺术造诣,在中国音乐历史上一直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具有着较高的欣赏与收藏价值,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乐曲由《笃》、《一封书》、《三思吉》、《阿丽丽格吉拍》、《美命唔》、《跺蹉》、《抗蹉》、《幕布》8个乐章有序组成。以部落战争的悲剧故事贯穿始终,是中国至少有700年历史的有乐章、有故事、有哲理、有和声的大型管弦乐套曲。丽江洞经音乐。它是明清以来渐次由汉族、白族地区传入纳西族地区,并至今仍然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组民间器乐,其中所包含曲牌名称具有较久远的历史内涵,是近年来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的中国少数民族乐种之一,是研究纳西族音乐文化,尤其是研究明清以来纳西族整体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内容。400多年来,经历代纳西族乐工的传承、加工、演变,便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纳西人的思想情感、文化心态及纳西族民间的风韵,使之成为融汉族传统音乐的旋律及纳西族音乐风格为一体的特殊乐种,它是汉族、纳西族音乐文化相互渗透、交融的结晶,可以说是纳西化了的汉族传统音乐,这便是丽江人民将其称为“纳西古乐”的重要原因。丽江洞经音乐中既保留有汉族江南丝竹的清丽韵味,又糅进了纳西族民间乐曲粗犷、豪放的风格,形成十分独特的格调,它实际上是一种儒释道合流的宗教性科仪音乐,也称为“雅集型儒家细乐”。丽江洞经音乐传承方式有谱传,纳西族用中国传统乐谱“工尺谱”记录唐宋元词曲音乐及道教科仪音乐。《喂默达》、《谷气》等其它民间音乐。纳西古乐还有纳西先民在游牧、农耕等各个时期产生的民间歌舞《喂默达》、《谷气》、儿歌、小调、口弦调、打跳调等,这些民间音乐在纳西社会中广泛流传,为大众所喜爱,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在逢年过节、婚丧寿祭等日常生活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内容。《热美蹉》、《喂默达》是最古老的原始音乐,《白沙细乐》是中国至少有700年历史的有故事、有情节的大型管弦曲,丽江洞经音乐是中国音乐界专家认定的至今保存在丽江的中原古典音乐珍品,它们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音乐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由于丽江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及纳西族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崇敬和吸纳,加之有我国古老的工尺谱作为传承媒介,因而纳西古乐虽经漫长岁月时盛时衰的流变,其音乐的原生形态却变异甚微,堪称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珍贵遗存

纳西古乐的读音

纳西古乐nà xī gǔ yuè据考证,纳西古乐源于唐、宋、元时期中原的词牌、曲牌音乐、道教科仪音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