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武术到底是什么东西?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4收藏

中华武术到底是什么东西?,第1张

  以下是马明达教授在的百家讲坛的演讲:我认为是对中华武术最好的阐释:

  武术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话题,因为它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加上武术又有很多神秘的色彩,大家总是愿意去谈它。当代有很多武侠小说,那么有很多武打片,也引领着我们对武术越来越有兴趣。

  我们总是讲武术第一源远流长,第二博大精深。所谓源远流长是讲它的历史,它经历过一个非常漫长的发展过程 。说明它是一个有根的文化,它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现象。

  那么讲它博大精深,是说它很深邃,它的内容很丰富,又大,又有很精密的东西,那么我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理解。

  说到源远流长,我觉得比较好理解,无非是说我们的武术具有古老的历史,它和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源流是相同步的。但是具体说到武术究竟是什么时代产生的?这就学术性很强了,是一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

  简单地来说,我们认为至少在春秋战国的时代,武术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结构。我们现代武术所具有的某些特征,在那个时代大体上已经具备了。

  以春秋战国而言,那时候武术中最重要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大家都人人熟悉的剑,剑那时候是武术文化中最亮点。以剑而言,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有了职业的剑术家。比如说司马迁,他就曾经讲他的祖先司马氏在赵国的一支就曾经以传剑论显。就是以传授击剑技术成为当地的知名人士。那时候除了剑以外,民间的非军事性的徒手搏斗的技术也已经很发达了,出现了我国早期拳术的形式,叫做手搏。实际上手搏就是用手来搏斗,这个词到现在我们还在沿用。那么到了汉代,我们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官方颁定的,或者说我们的正式系统中的我们的文献目录选,那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汉书·艺文志》。在《汉书·艺文志》兵书类有一个分类叫做兵技巧家。这个兵技巧家,就包括了一些古代的武术著作,比如《剑道》,也比如《手博》,还有关于射箭的各种专门著作,这些书的出现,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比汉代还要早。它是一个标志,它象征着至少在汉代以前经过了春秋战国,经过了秦,经过了西汉的前期,我国的武术它实际上已经成熟了。而这个成熟恰好标志着它已经经历了一个非常长远的发展过程。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统一的国家,民族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布满了我们历史的整个过程。所以武术这个文化现象实际上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群体共同在那里通过交流,通过融合,通过再冲突,再融合,这样逐步形成的。这就必然地决定了它结构的复杂性。就是它的流派众多,我们大家都知道,武术的门派很多很多。那么这里面就有很多少数民族的东西,这恰好是武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文化特点。可以说它的一个优势。

  第二点,我们的国家它都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在世界上,我们和周边国家,我们甚至和更远的欧洲,甚至现在有学者都在研究。我们的祖先是不是很早就到达过美洲,我们在不断地同我们以外的文化,所谓域外文化或者异国文化在产生着交流,这种交流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总体文化产生的影响,对武术也是同样。那么武术里边也同样会有外来的因素,它也同样会对武术结构的复杂性产生影响。

  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少林,我们现在把它叫做少林拳,或者叫做少林功夫,甚至说中华武术出少林,那么大家都知道,少林之所以名气大,两个原因,一个是它是所谓佛教禅宗的祖庭。

  第二个它的武艺,特别是到了明代,它的武艺表现得很突出。那么在少林寺所代表的所谓少林功夫这个系统中,它就有外来因素,就有佛教文化的影响,为什么说它是外来?因为大家都知道,它不是中国的文化,它是从印度传到我国来的一个文化。那么与此有关的很多东西,很多具体的技术内容中间也应该有外来的因素。

  那么武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我们把它叫做武艺。实际上到了清代末年,到民国初年时,才选用了武术这个词,或者大家都知道,到了民国16年以后,我们又把它叫做国术。新中国建立以后,我们确定使用了武术这个词,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海外,在很多华人华侨所活动的区域里,又把它叫做功夫。这些名称都有很大的差别,而每一个名称都有它所以形成的原因,背后也有一种很多的文化因素。那么在我们的历史上,在很长时间里,是把它叫做武艺的,为什么叫武艺呢?是因为武术在中国古代它的用武之地主要在军队,就说武术具有很多功能,我们简约地来说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功能。

  第一个功能就是攻防格斗的功能,第二个功能是健身强体的功能,第三个功能是演练观赏的功能,我们甚至可以把它叫做某种艺术功能,第四,也就是大家经常所讲的修身养性的功能,它是由这四个方面构成的。

  那么那一个功能具有它的主导的位置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是不同的。在古代,在相当长的一个时间里,它的功能应该说是以攻防格斗为主的,它服务于军事。因为封建国家或者比封建国家更早的,早期奴隶制社会,武艺的主要用途是打仗,是用于军事活动,也正因为是这个原因,国家对它有相对的垄断性,它不可能允许民间的人人都来练武术,或者人人都拿着刀拿着枪,每人都那儿练,那这个国家会不稳定的,没有那么愚蠢的皇帝。

  所以古代的武术大就实际上形成了军旅武艺这么一块,民间武艺这么一块,这两者之间有同有异。有同,它都是武艺,军旅武艺讲打,民间武艺也讲打,但是程度不同。而民间武艺它也是用武艺的那种健身的价值,试图获得一个强健的身体。所以大家都知道,舞剑这种形式,剑这种武器实际上在汉代以后基本上衰落了。因为剑和后来的军事活动中,实际应用相比较的话,它远远落后于刀。所以大家都知道,从汉代以后,就是汉刀了。那么剑最辉煌的时期是青铜器时代。春秋战国晚期从吴越崛起了剑,刚开始是一种短剑,后来到了战国晚期,到了秦汉,汉的初期,出现了铁的甚至钢制的长剑,剑达到了辉煌的时期。但不久它就慢慢地衰退下来,因为在真正的战场上来讲,剑的实用价值不如刀,它容易折断,技术又相对难于刀。刀是以砍劈为主的技术,剑是以刺为主的技术。

  那么,但是民间就不同,民间并不是以它是否真正有用于军事活动为目的,所以剑在民间始终保留下来,而且剑成为一种文化的标志,一种象征。是为很多文人雅士练与不练,都愿意佩一副剑,或者家里挂一副剑,以显示他自己是书剑并存的。他在追求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大家都知道,我们古代的文人们,把它凝聚为两个字,叫做“书剑”精神,叫做“书剑”并取。所以大家都知道李白把剑和文章是并列的。那么这就是说有很多在军旅武艺中没有多大价值的东西,在民间它仍然有生存的空间,甚至仍然有发展的空间,于是乎大家都知道,到了唐代“公孙大娘舞剑器”。那么它这个舞的内容,一直从我们往前追,从战国到汉代,所谓“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在那儿舞剑了,就是它的艺术观赏的那个价值,它仍然在民间里得以保存下来,不但保存下来,还得到了发展。所以民间武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实际上和军旅武术是并行发展的。这种发展一直到什么时候,到了明开始出现变化。

  那么对武术来讲,它的变化的核心是什么呢?军旅武艺衰亡了,武艺已经不再是军队里最主要的内容,但民间武艺反而相对起来,反而相对繁荣起来。民间武艺五花八门,所谓繁荣表现为大量的新拳术的出现,新流派的产生,而且这些流派,这些拳,明显地带有某种哲学的理念。比如太极,比如行意,比如八卦,比如通背。我们从它的这些拳种的名称上就看得出来,它和戚继光所记载的明代的十多家拳派的名称就不同了,这是一种什么标志呢?我个人认为它是一种体育化的转型。

  从清中叶开始到民国初年,武术突然一下子蓬勃发展起来。流派纷呈,名家倍出。这样一个过程,在我看来,它实际上是武术在完成它自身的体育化的进程,而且我们都知道,不是民国年间或者晚清时期西方体育文化才传入中国,不是这样的,比这个还要早。

  早在1840年前后,在鸦片战争的前后,通过澳门通过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西方的某些体育项目形式和它的体育理念,它的体育文化已经开始向中国传播。鸦片战争以后,五口通商了,西方有传教士在中国获得了很大的传教的这样活动的领域,在中国办学,在中国传播西方文化。当然其中包括体育文化,它不可能不对我们自己的民族体育产生影响,于是武术面临的问题就不是军旅武术与民间武术的矛盾问题了,而是我们自己的本土体育,或者叫民族体育与西方体育文化的矛盾问题了。

  因为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加上我们自己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背景,有我们中华民族这样一个非常博大的文化的背景,于是就产生了武术的第二个特点,也可以说它的更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所谓博大精深。

  武术在它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它受到了中国的古典的兵学的影响,其次是哲学。武术它自身具有相当浓厚的中国古典哲学的色彩,而且这些东西被很多武术家,被很多拳派吸收进来后,把它变成了拳理,拳法。甚至拳的技术中的东西,那么它形成了一个思想。在武术家传统的武术术语里,把它叫做“礼”,那它直接影响着中国武术礼仪这个层面,而由这个礼又引申出了法,法则。那么这些“礼和法”最终又会渗透到武术的具体行为中,具体动作中,武术家把它叫做式。戚继光三十二式,或者多少式,我们很多拳派都是用若干个数字的式来表明它的技术结构的。这一点,形成为武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所以这是我们的武术所谓博大精深,是因为它依托着我们自己传统的哲学理念上。

  那么第二点,我国自古以来有一个独立发展的叫做养生导引的那么这样一种健身活动,它出现地很早,原本这方面的资料是不多的。我们只是在先秦诸子,比如《庄子》,比如《老子》,这些书里看到过片言只语,现在不同了。由于考古学的发展,我们发现了大量这方面的著作,比如马王堆发现的导引图,比如后来所发现的战国时代的“行气玉佩图”。那么比如在张家山汉墓汉简中发现的“引书”等等,还有在马王堆所发现的五十二病方。就使得我们对古代的养生和导引这两种我们自己民族自有的一种健身除病的这样一种文化形式。那么养生和导引应该说是我们的民族对世界人体文化的一大贡献。

  简单地来讲,导引是一种有用规律的动作,来强化自己生命的存在手段,养生则是用一种有规律的生活方式,用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和比较复杂的一些自我调息自我调养的手段来强化自己生命的手段,那么这样一种方式。

  那么养生和导引,大概在战国以前是相当发达的,而且我们得到了马王堆的导引图以后就知道,导引并不像我们后来想像得那么简单。它中间的很多动作难度是很大的。实际上我们都不能排除在导引和养生里,我们也吸收了一些我们周边国家,或者是外来的一些文化的影响。比如印度的东西,那么到了隋代,我们从隋代人的著作中著名医学家的所记载的来看,我们古典医学或者古典的养生导引里面,有印度的东西。这些东西后来分别依托于佛教,依托于是道教,也在民间也它一个独立的传播系统,它甚至发展到汉代。帮着刘邦打天下的所谓三杰之一的张良,他自己的晚年就是这个所谓“辟谷”,他连自己的饮食严格地控制下来,当然不是不吃饭,不是什么都不吃的,它的总体的追求就是把新陈代谢降低下来。然后强化自己的生命,尽量使自己的能量消耗降低下来。

  养生和导引的东西和武术呢?有交叉,有交流。特别到武术的晚期,到民间武术蓬勃发展的时候,很多武术家从养生导引中去吸收东西。它们二者之间有一个最重要的结合点,就是关于呼吸。我们的武术家也好,我们的前辈的养生导引家也好,他们都注意到呼吸的重要性。有规律的呼吸,如何调息,如何解决这个吐纳的最大的效益,最大的健身效益。在这两点上,他们很快很容易地找到一个结合点。所以就使得我们的武术同样也具有了很多养生导引的内容,有一些拳派受养生导引的影响是很清楚的。比如太极,太极拳之所以采用了那样一种相对要慢的运动方式,特别注意呼吸的调理,特别注意那个运动的节奏感的合理性。而且把健身或者说把提高生命质量摆在第一位。

  所以太极拳很明显,它之所以发展这么快,是其中它吸收了养生导引的东西。

  那么第三点,我们有自己的医学系统,这就是中医了。我们处于对它的珍爱,我们把它叫做祖国医学。在武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它也深深地受到了我们祖国医学的影响,因为我们有自己的一套生命观,我们总是把自己把生命和大自然看做是一体的,这就所谓“天人合一”的思想。实际上就是我们把我们自己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发挥以至于生命的起和落,都和整个外部环境相联系的,我们寻求一种人与天人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这样一个思想,也反映着我们的中国医学,同时也反映着武术。于是乎医和武的结合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即使是军队武术,或者军旅武术,或者民间武术比较激烈的部分,它都会和一个传统的中国医学一个分支,叫伤科。联系在一起,因为要练功,总会有跌打损伤,跌打损伤就会要接受伤科的治疗。这个伤科在古代也把它叫做金创科。我们去读古代的兵书,除了那些战争有关军事战略技术的内容以外,它总会有军队医学的这个部分,我们有一个系统,我们古代的军队里有这样一个自己处理外科问题的这样一个系统非常好。我们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个系统谁敢去参军打仗。

  唐代名将秦琼在他的晚年身体不太好,唐代总还开玩笑,说你当年何等英勇,怎么现在这样呢?那么秦琼听了不乐意,脱下衣服来给唐太宗看,一身的伤疤。他告诉唐太宗说,臣这块伤在那一仗打落的,这一块伤是什么地方落的,唐太宗很感动,就允许他以后不一定来上朝,表现了所谓贞观君臣之间的那样一种很好的关系。这是我们从一般的这样一个在理解这个故事的角度去想它。但是我们另外想想看,秦琼这几十个伤居然没有使他致命,那就是说他也还是得到了比较好的治疗的。

  在冷兵器作战的情况下,一刀一枪就足以致命的,如果没有恰当的治疗手段,那这个人就只能等死了,所以我们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这套办法被总结为所谓“金创科”。

  那么同时,我们自己的中医里也有很多有助于你练功的内容,有很多功法有很多武艺的能力,需要用一些中医药的方法来养它,由此就产生了武术中医的内容,甚至产生了武术自身为了强身。用武术家的话来讲,强身甚至是健骨,要强大你的骨头,坚强你的肌肉,那么这样一套办法。

  第四点,从表面上看练武术只是一种技术的修炼,获得某种技术,同时在获得这种技术的过程中,强健了身体,但更深层的是练武术追求着一种人格的修养,我们把它一般地称做修身养性,那么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传统。那么发展到今天,它已经形成为武术的整体结构中的一个内容,叫做武德。这样一个传统,实际上在孔子以前,在西周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端倪。武就是对抗,而且我们中国人很早就提出来兵者凶器也,那是萧杀之气,那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存亡,关系到一个个人的生死的事情,于是它就会有一个对德的要求。所以这一点在我们的传统武学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后来孔子就把它总结为“射以官德”,射箭是古典武艺中最重要的内容,孔子并不把射箭你的命中率,你所获得具体的成绩看做第一名,他更看重的是射箭对一个人人品的修养的那种效果,他要看你是不是按照严格射理来完成射箭,所以他提出了射以观德这样一个理念,他甚至提出了“射不主皮”,皮就是箭靶,用皮革制成的箭靶,射箭并不以必须穿透这个皮革所制作的箭靶为目的,而是看你是不是具备了一个真正的射者的那样一种修养,能否按照严格的射箭的礼仪议程来从事射的活动。在射箭的过程中,有没有那样一种心急气燥,那种求功求利的那样一种东西,它把射箭的过程看做是一个精神领域里提高自己水平的东西,那么这种东西深深的影响着中国自己古代,我们自己的民族体育的理念。

  民间不然,民间假如一个人善武,这个人逞勇好斗,那就可能变成一方的不安因素。宋代的汴梁出现了一个家伙,叫做“没毛大虫牛二”,我想大家都熟悉这个人物,因为逞勇好斗,一下成为这一方的不安宁,牛二出来了,大家纷纷逃走,说大虫来了,大虫来了。杨志很诧异,怎么大白天的有大虫,结果才知道,是一个恶徒。我想《水浒传》中大家看到过很多这种恶徒。包括西门庆,他武艺并不差,包括那位在参加泰山全国摔跤比赛得过三次冠军的蒋门神,他也是个恶徒,他不受道德的约束,他是社会的危害。所以在民间武术的传播里,把武德摆的位置非常高,成为转播武术时的第一要义,那么这是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它不仅仅是约束到你奉公守法,不仅仅是这样,而是要把你通过练武培养的比一般人更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是追求正义的人,是由维护正义的勇气的人。所以大家都知道,《水浒传》里写得最完美的人是鲁智深。有位著名的学者把他称之为鲁智深的精神是人性的极至。他一生都在帮人,他要帮到底,他有一句名言:“帮人须帮彻,杀人须见血”。后一句听起来很恐怖,但是主要是为了说帮人须帮彻嘛,那就是具有很高的武艺道德的人。

  所以我们讲武德不是说只讲到你练了武不去随便欺负人,以强凌弱,不是这样,要比他更高,显得更有修养。所以一个高明的武术家,一个受人敬重的武术家,他首先应该是一个谦谦君子,他是健康的楷模,他是道德的表率。所有逞勇好斗,以强欺弱,甚至胡编乱造,所有这些都不配做武术家。

  那么最后一点,武术是一门学问,武术不只是一个技术,武术不同于西方某一种具体的运动技术,武术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结构,它是一个体系,我们之所以把它看做是一门学问。你真正掌握它时,并不那么简单,并不是踢几个腿,会打几个旋风脚,会来一个旋风脚转踢七百二。武术家不是这样的,那么它学的这个层面上,除了我们前面讲到的内容以外,武术它有自己独立的文献体系,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常常会碰到一个问题,就是说很多国外的喜欢武术的人都会问到,武术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如果和现在大家越来越关注的奥运会相比,和欧洲的体育项目比,和我们周临国家和日本的和韩国的来相比的话,武术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武术是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几千年来,中国人把自己的很多才智倾注到了武术里,其中包括我们自己的体育才智。

  相比与欧洲来讲,我们没有像古代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那样成制度的那样的竞技体育,但不等于我们中国古代没有竞技体育,也不等于我们古代没有自己的体育理路,和我们自己的体育形式。如果我们认真的去研究武术的话,我们就能看出来,武术从开始一直发展到现在,它实际上在里面蕴藏着大量的中华民族自己的体育观念,反映了我们的体育的才智。我们的民族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竞技活动,实际上早在商周在军队里,就有很多大型的竞技活动。在周代所讲的礼,所谓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来教徒弟,实际上他是继承了西周以来的一个教学体制,那么我们通常都讲六艺之中,“射、御”都和体育有关,一个是射箭,一个是驾车。而实际上“礼”作为六艺的纲,本身就有体育的成分,民间的竞技活动也有。我想大家都对《水浒传》很清楚,《水浒传》一再讲到,梁山一百单八将排座次以后,燕青和李逵去泰山打擂,燕青以他高超的摔跤技术打得那位擎天柱,那样一个全过程的描写,是历史的真实,是历史真实的文学化。因为在宋朝和元朝确有这样大规模的摔跤比赛,而且它和博彩活动结合在一起,因为它有利是,就它摔得了冠军后,将会获得非常丰厚的奖金,这个奖励甚至是当地官府拿出来的,民间也赞助,著名的企业家另外给十万块钱,那么民间也有,所以大家去抢那些利是,那么这些东西后来到了明以后逐步消失了,文化专制主义的加强,就使得这些东西越来越衰落下来,比如马球,从唐代就很兴盛,辽、金宋、西、夏、元一直在打,马球的比赛,甚至它变化为一个各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形式,射箭更是了,在宋代有非常好的一个制度,比如辽国的使者来到了宋朝,宋朝一定要派一个最好的射箭手,身居高位的深通弓箭这样一个人作为陪使,然后陪着他开封一个个大的运动场,叫玉津园,在那里去射箭,而且一定要努力地赢了这位辽国的使者。它本身是一个具有某种政治含义的体育竞赛,我们有这样的竞技活动。

  我们中国武术的竞技特点,四个字“练打结合”,有练有打,我们把“练”看得很重,练是个人锻炼身体,个人进行自我调解,提高自己道德修养的一个方式。那么一部分人在练的基础上来进行比试就是打。所以我们不是像欧洲的一些体育项目那样,直接拿来进行比赛。我们看重这个演练,就是说在武术的四个重要的功能里,四个重要的功能,我们把观赏表演这一项,和进行格斗防卫这项很好结合。

  我觉得这是武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特点,甚至我认为它是最大的特点,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一位杰出的英雄人物,那就是李小龙。李小龙的基础是咏春拳,产自于福建咏春的咏春拳。他自己去美国是第一代的移民,在那里读的大学,他有过很好的传统武术的基础,在美国在大学里他又是学哲学的,他熟读了很多中国自己的文化典籍。我看到过他读老子的一些笔记,他是一个非常热爱自己传统文化的一个人,那么他在我们自己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国外的东西,包括日本的,包括韩国的,包括海外的,一些自由搏击的东西,创造出了截拳道,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把“中国功夫”这四个字,吹遍了五洲四海,李小龙几乎成为全世界无人不知的一个人,成为中国功夫的一个标志,一个象征。所以我曾经在文章里说,李小龙是上个世纪最杰出的民族英雄之一,他张扬了中华民族的武文化的精神。而李小龙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勇于吸收,勇于交流,勇于融合,他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为他的早死,为他只有三十多岁的死,那么感到非常惋惜,他留给我们一个丰厚的遗产,但是总得来讲因为他死得太年轻了,他可能有很多更深邃的思想,更好的东西没有得以完成。

  我们现在面对的世界武术,武术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武术的这样一个形势下,我们还是要大胆去吸收各式各样的文化,既保住我们武术的文化本位,保住我们自己优秀的传统,同时也要有勇气去应对世界,吸收世界上各式各样的文化,使得武术从古典走向现代。变成真正的世界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成为世界体育文化中最能代表东方文化特点的一个构成部分。我想所有的武术爱好者,所有关心武术的人,都深深期待着这一天。我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

明代唐顺之的随笔和文集,其中涉及武术的有“游嵩山少林寺”“杨教师枪歌”“峨嵋道人拳歌”等。唐顺之(1507~1560),字应德,号荆川,江苏省武进县人,明代抗倭名将。

  一、少林寺-莆田寺-西少林-仙霞山-渤海-韦陀门

  (天下武功出少林,嵩山为北少林,莆田寺是南少林,西少林见于《倚天》,仙霞山见于《射雕》,是南少林的分支,渤海是北少林分支,韦陀门见于《飞狐》,无色创立,是北少林分支)

  1少林长拳2少林罗汉拳3少林擒拿十八打4一指禅

  5易筋经6大金刚掌7袈裟伏魔功8伏魔禅杖

  9多罗叶指10无相劫指11擒龙功12少林握石掌

  13达摩掌14大韦陀杵15少林降魔刀16少林伏虎掌

  17袖里乾坤18少林拦云手19少林快掌20千手如来掌

  21一拍二散22天竺佛指23劈空神拳24慈悲刀

  25大智无定指26神拳八打27韦陀棍28去烦恼指

  29大力金刚指30般若掌31摩诃指32寂灭抓

  33罗汉伏魔神功34达摩剑35如影随形腿36韦陀拳

  37罗汉剑38因陀罗抓39拈花指40大慈大悲千叶手

  41燃木刀42日月鞭43少林九阳44金刚伏魔圈

  45普渡仗46金刚护体神功47大力魔爪功48少林龙爪功

  49少林虎爪功50金刚禅狮子吼51躲刚拳52斩蛟拳

  53韦陀伏魔剑54大力金刚抓55少林降魔掌56大韦陀掌

  57少林醉拳58少林疯魔杖59夜叉棍60取经棍

  61查拳62潭腿63花拳64洪门拳

  65燕青拳66鲁智深醉跌67中平枪68六合刀

  69六合拳70六合鞭71六合枪72赤尻连拳

  73变势掌74少林猴拳75十八罗汉阵[阵]

  二、武当山-太极门-上清宫

  (武当为武林内家正宗,元末张三丰创立。虽然实际上太极门与武当没什么太大的联系,当时在一般武侠小说中,太极门源出武当。上清宫见于《侠客行》,武当分支)

  1太极剑2太极拳3柔云剑4绕指柔剑

  5玄虚刀6武当长拳7武当绵掌8武当推云手

  9武当九阳10倚天屠龙功11纯阳无极功12太极神功

  13神门十三剑14虎爪绝户手15武当两仪剑16羽衣刀

  17奇门三才刀18四象六合刀19灵宝拳20上清拳

  21上清剑22武当鹤嘴劲23武当震山掌24无极玄功拳

  25玄玄刀26破金锤27太极刀28真武七截阵[阵]

  29梯云纵[轻]30狻冰功[轻]31芙蓉金针[暗]

  三、丐帮

  (丐帮创立于唐朝,自古以来便是天下第一帮,在清朝改名字“兴汉丐帮”,见于《雪山》)

  1降龙十八掌2打狗棒3逍遥拳4锁喉擒拿手

  5缠丝擒拿手6龙爪擒拿手7丐帮混元牌8丐帮摄心术

  9蟹钳功10排云双掌11打狗阵[阵]12漫天洒金针[暗]

  13青竹镖[暗]

  四、逍遥-灵鹫宫-星宿海-函谷

  (金庸小说中,武功绝顶高手出得最多的,肯定是少林,第二就是逍遥,逍遥在《天龙》内,已有超过少林之势头。灵鹫宫,天山童姥创立,逍遥分支。星宿海,丁春秋创立,逍遥派分支。函谷,苏星河创立,逍遥主支。)

  1北冥神功2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3小无相功4抽髓掌

  5化功大法6天山六阳掌7天山折梅手8天山杖

  9三阴蜈蚣爪10天羽奇剑11如意刀12逍遥龟息功

  13寒袖拂穴14五斗米神功15地火功16白虹掌

  17周公剑18传音搜魂大法19凌波微步[轻]20月影舞步[轻]

  21采燕功[轻]22凭虚临风[轻]23飞星术[暗]24穿心钉[暗]

  25极乐刺[暗]26三笑逍遥散[暗]27无形粉[暗]28碧磷粉[暗]

  29铄心弹[暗]30连珠腐尸毒[暗]

  五、大理段氏-天龙寺

  (大理皇家段氏,乃金庸最著名的武林世家,天龙寺更是皇家寺院)

  1段家剑2六脉神剑3一阳指4枯荣禅功

  5天龙佛门狮子吼6修罗刀7五罗轻烟掌8盘根错节十八斧

  9哀牢山三十六剑

  六、全真教-太乙门

  (全真教,是中国著名道教流派,后来的武当便是全真派的。为南宋第一大武林门派,创始人王喆,号重阳。太乙为与全真并列的道教派系,两派多有融合,今合在一起讨论)

  1九阴真经2先天气功3全真基剑4左右双手互搏

  5空明拳6同归剑7金关玉锁二十四决8三花聚顶掌

  9全真收筋缩骨法10太乙拳11太乙神功12太乙枪

  13全真排云手14全真出云手15全真鞭拳16泥鳅功

  17太乙元笔18昊天掌19全真鸳鸯连环腿20一剑化三清

  21冲天掌22九阴神抓23易筋锻骨术24大伏魔拳

  25阴寒箭掌26羽衣刀27天罡北斗阵[阵]28七星聚会[阵]

  29金雁功[轻]30飞絮功[轻]31上天梯[轻]32天罡北斗步[轻]

  七、古墓派

  (见于《神雕》,创始人林朝英)

  1玉女心经2玉女剑3玉女素心剑4古墓九阴

  5天罗地网掌6手挥五弦7赤练神掌8金铃银索

  9五毒神掌10三无三不手11黯然销魂掌12拂尘功

  13美女拳14美女剑15天罗地网势[轻]16迎风拂柳步[轻]

  17玉蜂针[暗]18冰魄银针[暗]

  八、桃花岛

  (黄药师创立。)

  1弹指神通2落英神剑3落英神剑掌4八卦劈空掌

  5碧海潮生曲6兰花拂穴手7九阴白骨爪8九阴摧心掌

  9毒龙银鞭10玉箫剑11玉漏催银剑11旋风扫叶腿

  12灵鳌步[轻]13桃花燕双飞[轻]14桃花附骨针[暗]

  九、白驼山庄

  (欧阳锋创立)

  1蛤蟆功2灵蛇拳3灵蛇杖4逆转九阴

  5神驼雪山掌6黄沙万里鞭7白驼天龙掌8金刚穿掌

  9白驼疯魔杖10透骨打穴11蚯蚓功12合扇刀

  13瞬息千里[轻]

  十、峨眉山

  (元末明初,郭襄创立)

  1峨眉九阳2回风拂柳剑3回风拂柳刀4金顶绵掌

  5飘雪穿云掌6灭剑7绝剑8四象掌

  9佛光普照掌10乱披风剑11大佛掌12阴阳太极拳

  13鸭形掌

  十一、昆仑山

  (元末明初,何足道创立)

  1昆仑基剑2昆仑两仪剑3无色无声剑4迅雷剑

  5玉碎昆冈剑6雨打飞花剑7天山雪飘掌8清凉扇

  9混沌剑阵[阵]10云龙三折[轻]

  十二、雪山-金乌派

  (见于《侠客行》,金乌为雪山分支)

  1雪山入门十三式2雪山基剑3金乌刀4神扑鬼跌三绝手

  5雪影擒拿手6踏雪无痕[轻]

  十三、血刀门

  (见于《连城诀》)

  1血杀刀2灭仙掌3血海魔功4血刀经

  5夜战八方刀6批纸削腐刀7雪遁步行[轻]

  十四、明教

  (波斯拜火教唐朝传入中原,形成明教,方腊就是明教教主)

  1九阳真经2乾坤大挪移3青翼寒冰绵掌4白眉鹰爪

  5千蛛万毒手6圣火令神功7蚊须针[暗]8七星针[暗]

  十五、日月神教

  (见于《笑傲》,被正道称之为魔教)

  1葵花宝典2吸星大法3吸功入地4玄天指

  5石鼓打穴笔6一字电剑7七弦无形剑8小十八拿

  9泼墨披麻剑10蓝砂手

  十六、华山-华拳

  (五岳剑派之一,在清乾隆间,又发展了一支拳派)

  1独孤九剑2华山基剑3紫霞神功4反两仪刀

  5冲灵剑6华拳7华山破玉拳8华山伏虎拳

  9华山混元功10华山混元掌11淑女剑12抱元劲

  13夺命连环三仙剑14鹰蛇生死搏15铁指决16华山劈石拳

  17华山长拳十段锦18宁氏无双剑19养吾剑20希夷剑

  21华山玉女十九式22玉女金针十三剑23狂风快剑

  十七、嵩山

  (五岳剑派之一)

  1嵩山基剑2嵩山寒冰神掌3大嵩阳神掌4托塔手

  5仙鹤手6大阴阳掌7九曲剑

  十八、衡山

  (五岳剑派之一)

  1衡山基剑2飘湘十八剑3芙蓉剑4紫盖剑

  5石廪剑6天柱剑7祝融剑8衡山五神剑

  9回风落雁三十六式10百变千幻云雾十三式

  十九、恒山

  (五岳剑派之一)

  1恒山基剑2万法剑3天长掌

  二十、泰山

  (五岳剑派之一)

  1泰山基剑2岱宗如何3泰山十八盘4五大夫剑

  5快活三剑

  二一、铁剑门

  (明末清初门派)

  1神行百变[轻]

  二二、侠客岛

  (见于《侠客行》,是南洋外的一个火山岛)

  1太玄经等《侠客行》二十四式

  二三、铁掌帮-绝情谷

  (铁掌帮,岳飞部下上官剑南创立,绝情谷乃唐朝公孙家避难之处,后武功经过铁掌帮裘千尺改进,大有发展)

  1铁掌2铁砂掌3黑煞掌4毒蛇神掌

  5裘氏通背拳6阴阳倒乱刀7泼水杖8水上漂[轻]

  9渔网阵[阵]

  二四、湘西-连城-言家拳

  (从潇湘子发展到连城诀众人,门人众多)

  1连城决2唐诗剑3神照经4言家拳

  5无影神拳6五云手

  二五、摩天崖

  (见于《侠客行》,谢烟客隐居之处)

  1碧针清掌2摩天铁袖功

  二六、西藏密宗

  (自古以来,便是西藏最有名的武林门派)

  1火焰刀2龙象波若功3大手印4控鹤功

  5五轮大法6狂风迅雷功7无上大力杵8飞掷金杵

  二七、天山

  (清朝袁士霄创立----不要跟梁羽生的第一大武林门派天山混淆了哦~)

  1百花错拳2天山三分剑

  二八、姑苏慕容氏

  (在任何人的武侠小说中,江南武林第一世家,总是姑苏慕容氏。乃东晋时燕国皇室后裔。)

  1斗转星移2参合指3慕容剑4柳絮剑

  5柴刀十八路6鹤蛇八打7壁虎游身功[轻]

  二九、青城山

  (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

  1青城基剑2雷公轰3青字九打4城字十八破

  5蜀道难牌法6九宫剑7无影幻腿8青城催心掌

  9松风剑10风雷掌11青蜂钉[暗]

  三十、蓬莱

  (见于《天龙八部》,山东海上门派,以“八仙过海”闻明)

  1八仙剑2八仙迷踪拳3铁拐阵[阵]4天王补心针[暗]

  三一、嘉兴

  (江南七怪各有门派,已无从考察,现暂且归为一派)

  1越女剑2空空拳3朱氏分筋错骨手4地堂鞭

  5南山掌6南山刀7柯氏降魔杖

  三二、三才门

  (见于《飞狐》)

  1三才剑

  三三、八卦门

  (清朝著名武林门派)

  1八卦游身掌2八卦八阵掌3八卦刀4内八卦功

  三四、崆峒山

  (中原正统六大武林门派之一)

  1七伤拳2飞龙剑3飞龙拳4醉八仙拳

  5醉双剑6神门拳7青灵剑

  三五、五虎门

  (见于《飞狐》)

  1五虎断门刀2五虎拳

  三六、五台山

  (佛家除了少林外,最著名的武林门派)

  1伏魔剑2心意气混元功3普门杖法

  三七、天龙门

  (田家在清朝初年创立,后来分为南北两宗)

  1天龙剑2追命毒龙锥[暗]

  三八、辽东胡家

  (清初四大世家之一)

  1胡家刀2胡家拳经3飞天神行[轻]4四象步[轻]

  三九、宁古苗家

  (清初四大世家之一)

  1苗家剑

  四十、福州林家

  (开创福威镖局,见《笑傲》)

  1辟邪剑2林家剑3翻天掌

  四一、金蛇门

  (明末夏雪宜所创,见《碧血剑》)

  1金蛇剑2独臂刀3金蛇游身拳4金蛇擒鹤拳

  5金蛇锥[暗]

  四二、混元门

  (成昆号称混元霹雳手,见《倚天》)

  1混元霹雳手2混元气童子功

  四三、神龙岛

  (清康熙洪安通所创)

  1化骨绵掌2美女三招

  四四、伏牛山

  (见《天龙八部》)

  1百胜鞭

  四五、玄冥门

  (见《倚天》)

  1玄冥神掌

  四六、鹰爪雁行门

  (武侠小说中著名的武林门派,以大力鹰爪功闻名)

  1大力鹰爪功2搏狮手3劈卦刀4青龙刀

  5拦路断门刀6雁行功[轻]

  四七、鸳鸯门

  (见《鸳鸯刀》)

  1鸳鸯夫妻刀

  四八、万里田家

  (见《笑傲》)

  1田家快刀2飞沙走石十三式

  四九、扬州长乐帮

  (见《侠客行》,是长江下游的第一大帮会)

  1五行拳2五行六合拳

  五十、黄河门

  (盘踞黄河中下游的水帮,多部小说出现)

  1夺魄鞭2夺魄指3断魂刀

  五一、长白山

  (以长白山为基地的武林门派,多部小说提到)

  1野狐拳2子午透骨钉[暗]

  五二、山西武胜门

  (见《天龙八部》)

  1武胜刀

  五三、沐王府

  (见《鹿鼎记》)

  1沐家拳

  五四、鄂北钟家

  (见《飞狐》)

  1奈何功

  五五、天地会

  (清初反清复明的组织,创始人陈永华)

  1碧凝神爪

  五六、衢州石梁门

  (是一个浙江温氏家族门派,见《碧血剑》)

  1朱砂掌2鹤形拳3雷震剑

  五七、沧州门

  (南荆北沧,沧州自古就是我国的武术中心之一)

  1大洪拳2黑砂掌3醉打山门拳4快活三十掌

  5孟家神拳6四面刀

  五八、鸭形门

  (见《飞狐》)

  1鸭行拳

  五九、五毒教

  (西南苗家门派,是金庸中使毒用蛊第一门派)

  1蝎尾鞭2软红珠索3金铁蜈钩4毒蟾砂[暗]

  六十、呼延门

  (乃北宋大将呼延赞创立,见《鸳鸯刀》)

  1呼延枪2呼延十八鞭3震山三十掌

  六一、六合丁家

  (见《侠客行》)

  1丁家擒拿手2金龙鞭

  六二、嘉兴陆家

  (江南陆家一向就是武林世家,见《神雕》)

  1江南陆家刀

  六三、冷月水家

  (见《连城诀》)

  1冷月剑2孔雀开屏剑

  六十四、天竺释家

  (传说释迦牟尼所创立,尼摩星就是此门派,见《神雕》)

  1释迦掷象功

  六五、宋家官军

  (这个不适门派,就是宋朝在军中广为流传的武功)

  1岳家枪2岳家散手3杨家枪4太祖长拳

  5十八路齐眉棍

华山派 全真道支派。尊北七真之一的郝大通为开派祖师。郝大通,字太古,号广宁子,全真教祖王重阳之弟子。卒于金崇庆元年(1212年)。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年),封“广宁通玄太古真人”,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加封“广宁通玄妙极太古真君”。该派活动无系统记载,仅见零星记录。 少林派 少林功夫是中国武术中体系最庞大的门派,武功套路高达七百种以上,又因以禅入武,习武修禅,又有“武术禅”之称。少林武术发源于嵩山少室山下丛林中的“少林寺”,该寺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根据《魏书》记载:“又有西域沙门名跋陀,有道业,深为高祖所敬信。诏于少室山阴立少林寺而居之,公给衣供。”少林寺因武艺高超,享誉海内外,少林一词也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的象征之一。 武当派 “武当”之名取自“非真武不足当之”,相传道教信奉的“真武大帝”就是在此得道升天。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古名太和山。唐代开始建造道观,兴盛在明代。如今武当山的道观建筑群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与少林功夫齐名的武当派武功由张三丰创设,是为“内家拳法”,属于太极拳法,刚柔相济,有后发先至、四两拨千斤的特点。武当山与少林寺均因精湛渊博的武术为世人所尊崇,亦是武侠小说中重要的名门正派之一 崆峒派 从唐朝开始兴盛的崆峒派武术,晚清时达到鼎盛,到了现代,已基本脱离了普通人的视野。以致大多数人认为崆峒派只不过是武侠小说中虚幻的门派。 现代武侠小说中,崆峒派为名门正派,武术以剑术为主,走奇险辛辣之道。 事实上,崆峒派武学中,剑术只是其中之一,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看,崆峒派多用扇子、拂尘、铁耙、双钩等武器。现代弟子演练武功,用剑的反倒稀少。 金庸在崆峒山立碑“崆峒武术,威震西陲”。而实际上,崆峒派武术流传甚广。清朝,由第四代掌派人眉姑传至四川,后遍布南方。尤其在晚清的广东,崆峒武术成为抵御外敌的工具。崆峒派第八代掌派袁一飞、第九代掌派胡飞子均为广东人。 崆峒派武术并不是只有道士才练的武术。月牙铲、拂尘、扇子都是崆峒派常习器械,而拳术中有先天十八罗汉、八卦掌、笑傲乾坤风流扇等,充分融入了佛道儒三家文化。 现今就有崆峒山全山佛教住持释妙林大师习练发扬崆峒派武学。妙林大师精研崆峒武学,在2004年结缘崆峒派第十代掌派人燕飞霞。燕飞霞去世后,留遗嘱叫人将一块珍宝“田黄石”交与妙林大师,依托其振兴崆峒派武术。 峨嵋派 金庸著名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说“郭女侠走遍天下,找不到杨大侠,四十岁那年忽然大彻大悟,便出家为尼,后来开创了峨嵋一派。”因此,峨眉派是女侠郭襄所创,峨眉武术源自“九阳真经”之类“小说家言”竟使很多读者笃信不疑。历史上的峨眉武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宋末元初;峨眉武术创始人是战国武师司徒玄空,而不是郭襄女侠;开创峨眉派的应为南宋峨眉山白云禅师和白眉道人,他们都是男人而不是尼姑。 峨眉派与少林、武当共为中土武功的三大宗,也是一个范围很广泛的门派,尤其在西南一带很有势力,可说是独占鳌头。 峨眉派之得名,是以佛教四大名山之峨眉山而起的,它与洪门天地会之“峨眉山”不同,洪门的“峨眉山”是山堂而出于虚构,峨眉派的“峨眉”是地名,是实指。 从明代开始有峨眉派的记载,明代中叶人唐顺之(1507一1560即正德二年到嘉靖三十九年在世)的《荆川先生文集》里 昆仑派 昆仑派远处西域,很少履及中原,创派祖师已远不可考。后来昆仑派出了个百年不遇的奇人,在中原武林闯下了赫赫威名,至此昆仑派开始闻名。其后昆仑派又出了几位得力掌门,不断壮大昆仑派,使之渐渐成为江湖上一大门派,雄据西域,与中原各大门派分庭抗礼。

中华武术到底是什么东西?

  以下是马明达教授在的百家讲坛的演讲:我认为是对中华武术最好的阐释:  武术是一个非常引人入胜的话题,因为它是我们传统文化中一个非...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