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汤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5收藏

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汤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方出《伤寒论》,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附: 1 古籍中的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汤 1 拼音

xiǎo chái hú qù huáng qín jiā fú líng tāng

2 方出《伤寒论》,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21 方名

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汤

22 组成

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茯苓4两。

23 主治

伤寒56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心下悸,小便不利。

古籍中的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汤 《伤寒大白》:[卷三]胸满

结中焦,用此方上消下行。栀子豆豉汤见懊。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汤即柴胡二陈汤。小柴胡汤,不去黄芩加茯苓,

《证治准绳·伤寒》:[卷三少阳病]胸满

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若吐下之则悸而惊救逆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汤(少阳之脉起于目走于耳中其支者下胸中贯膈

《医学纲目》:[卷之三十二·伤寒部合病并病汗下吐后等病]悸

,往来寒热,胸胁满,心下悸而小便不利者,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汤。(方论见往来寒热。)太阳病,小便利者,

《伤寒证治准绳》:[卷三少阳病]胸满

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若吐下之则悸而惊救逆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汤(少阳之脉起于目走于耳中其支者下胸中贯膈

《圣济总录》:[卷第二十六]伤寒小便不通

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麝香饮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麝香饮 1 拼音

shè xiāng yǐn

2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21 方名

麝香饮

22 组成

柴胡(去苗,锉)1两,阿魏3分(炒、为末),甘草(如病人中指大、锉)1握,青蒿1握,桃仁1握,柳枝1握,金樱枝1握(细锉),薤白7茎(切),葱白7茎(切),槟榔1两(为末,分作3帖)。

23 主治

传尸骨蒸,一切劳疾。

24 麝香饮的用法用量

上药以童子小便4升,宿浸诸药于密室内,五更初煎,取1升半,去滓,下麝香1分研,分作3服。每1服入槟榔未1帖顿服;如人行32里,暖第2服,亦下槟榔末,顿服,服时捻却鼻,服才了,以白梅含之,莫令心头恶,吐却药,须臾或吐,必有物出,或未吐,如前更服;第3服必吐泻,泻下恶物并劳虫等,不可名状,或爪眼下并身上出如蚁如毛。其泻下虫,唯白色必愈,余色者难愈。才吐泻了,便以藤白粥并软饭补之。仍如法将息。

古籍中的麝香饮 《普济方》:[卷三百二十四妇人诸疾门]八瘕

汤下。小儿疳四君子汤下。孕妇勿服。如血鼓加琥珀麝香饮汤下。破血瘕痛。(出本草)用越砥石烧投酒中服。

《医学入门》:[外集·卷七]妇人小儿外科用药赋

,沸汤调服。治小儿百病,加减由人,如慢惊搐搦,麝香饮汤下;急惊定后,陈米汤下,惊吐不止,丁香煎汤下

《普济方》:[卷二百三十七尸疰门]传尸复连(附论)

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酒下四十丸。麝香饮治男子妇人。传尸骨蒸。一切劳疾。柴胡(去苗锉一

《圣济总录》:[卷第九十三骨蒸传尸门]传尸骨蒸

,二更初再一服。治男子妇人传尸骨蒸,一切劳疾,麝香饮方柴胡(去苗锉一两)阿魏(三分炒为末)甘草(如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九第二十七门]银白散

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21 组成 22 主治 23 羊髓粥的用法用量 3 《圣惠》卷九十七 31 组成 32 功效 33 主治 34 羊髓粥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羊髓粥 1 拼音

yáng suǐ zhōu

2 《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21 组成

羊髓3合,羊脊骨1具(捶碎),米5合。

22 主治

腰痛,脚膝无力。

23 羊髓粥的用法用量

上以水5升,煮骨取2升,去骨著米,入五味煮粥熟,入羊髓搅,空腹食之。

3 《圣惠》卷九十七 31 组成

羊髓3合,羊肾1对(去脂膜,切),葱白3茎(去须,切),生姜半两(切),粳米1合,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切)。

32 功效

补虚,强志,益气。

33 主治

五劳七伤。

34 羊髓粥的用法用量

上以髓炒肾及葱、生姜,欲熟,入水2大盏半,次入米、五味等,煮作粥食之。

古籍中的羊髓粥 《普济方》:[卷二百五十八食治门]食治五劳七伤

一升)葱白(三茎去须切)粳米(五两)下米五味。羊髓粥方(出圣惠方)治五劳七伤。补虚强志益气。羊髓(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八十八食治门]食治脚气

味。入五味汁作羹,空腹食之。治腰痛,脚膝无力。羊髓粥方羊髓(三合)羊脊骨(一具椎碎)米(五合)上三

《太平圣惠方》:[卷第九十七]食治五劳七伤诸方

米五味等。煎作羹食之治五劳七伤。补虚强志益气。羊髓粥方。羊髓(三合)羊肾(一对去脂膜切)葱白(三茎

《幼幼新书》:[卷第三十三]鼻塞第二十一

方用木香)通草细辛蕤仁(各三分)芎白芷(各半两)羊髓(四两)上八味切,合煎微火上,三上三下,以白芷色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二]面膏面脂兼疗面病方一十三首

《伤寒论》:黄芩汤别名黄芩芍药汤(《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一)。处方黄芩6克芍药6克甘草6克大枣12枚功能主治清热止利,和中止痛。治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身热口苦,腹痛下利。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二服。备注方中黄芩苦寒,清热止利;芍药味酸,敛阴和营止痛;甘草、大枣和中缓急。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止利,和中止痛之功。摘录《伤寒论》《伤寒总病论》卷三:黄芩汤别名黄芩一物汤(《仁斋直指》卷十六)。处方黄芩12克制法哎咀。功能主治清热止血。治鼻衄,吐血,下血,妇人漏下血不止。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每次温饮150毫升。摘录《伤寒总病论》卷三《圣济总录》卷二十五:黄芩汤处方黄芩(去黑心)1两,黄连(去须)3分,大黄(锉,炒)3分,芒消(研)3分,甘草(炙,锉)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土瓜根半两,赤茯芩(去黑皮)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后烦热,大便不利,心腹胀满。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半盏,去滓,食前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五《圣济总录》卷十四:黄芩汤处方黄芩(去黑心)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2两,白茯苓(去黑心)2两,淡竹茹3分,羚羊角(镑)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石膏(碎,研)3两。制法上药各为末。功能主治风邪,心热,神不安。用法用量每服6钱匕,以水2盏,煎取1盏半,去滓,下朴消1钱匕,食后分3服,如人行45里1服。摘录《圣济总录》卷十四《普济方》卷二十七引《护命》:黄芩汤处方黄芩(去黑心)3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分,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3分,羌活(去芦)3分,人参3分,升麻3分,桔梗(炒)3分,黄连(去须)半分,蛤蚧(酥炙)半两。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上焦壅热,久患肺与喘急,喉中作声,不能起动。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5沸,去滓,先宜吃解上焦散子,

详见百科词条:黄芩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9:30:07 共11589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21 方名 22 药肝的别名 23 组成 24 主治 25 药肝的用法用量 2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药肝 1 拼音

yào gān

2 《圣济总录》卷一八九 21 方名

药肝

22 药肝的别名

药饼

23 组成

羊子肝1片(分为4块),腻粉1钱,麝香(末)2钱。

24 主治

多年肺气咳嗽。

25 药肝的用法用量

上药和面裹,烧熟,空腹食。时以冷水更换浸两手,良久即住,来日早晨转下恶物,有虫如头发相似为验。

26 附注

药饼(《普济方》卷一八九)。

古籍中的药肝 《外科证治全书》:[卷一眼部证治(计二十三证)]治目大要

酒炒大黄一钱五分,大便通润仍除之。(按每日早服药肝汤,晚服此剂。)药肝汤黑羊肝七尖(四两,如无羊肝

《本草乘雅半偈》:[第十一帙]鳢肠

月令云∶刈蓝以染重玄,则又玄出于青矣,为肾之心药肝药,肝之肾药心药,心之肝药肾药也。故鳢肠产南而色

《要药分剂》:[卷九涩剂]芍药

三经。为收敛之品。(兼补剂泻剂脾肺引经药肝脾血分药)前论丹溪曰。芍药泻脾火。性味酸寒。冬月必以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二]小儿惊疳

乳汁研涂,病疳眼雀目,白羊子肝一枚,竹刀批开,纳药肝中,以麻缕缠,米泔煮令熟,空腹服。治小儿惊疳,身

《幼幼新书》:[卷第十二]惊痫第二

目录 1 拼音 2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食盐丸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3 《圣济总录》卷—一四 31 方名 32 食盐丸的别名 33 组成 34 主治 35 食盐丸的用法用量 36 制备方法 3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食盐丸 1 拼音

shí yán wán

2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21 方名

食盐丸

22 组成

食盐(研)2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别研)2两,当归(切,焙)2两,干姜(炮)2两,皂荚(去皮子,酥炙)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

23 主治

肠风泻血,面色萎黄,累服药不愈者。

24 食盐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陈米饮送下。

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 《圣济总录》卷—一四 31 方名

食盐丸

32 食盐丸的别名

羊粪膏

33 组成

食盐1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分。

34 主治

耳聋。

35 食盐丸的用法用量

塞耳中,勿令风入,干即易之,至7日、14日,耳中有声渐入,即以苇管长2寸纳耳中,四畔以面封之,勿令气出,以薄面饼子裹筒头上。以艾炷灸3壮,耳内即有干黑脓出,须挑却。还依前法,1日两度,以后常用乱发塞之。

36 制备方法

上药烂捣,以纯鸟羊屎新湿者和丸,如枣核大。

37 附注

羊粪膏(《普济方》卷五十三)。

古籍中的食盐丸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三久痔]肠风下血

烧灰入极妙。治肠风泻血,面色萎黄,累服药不差。食盐丸方食盐(研)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别研)当归(

《普济方》:[卷五十三耳门]耳聋诸疾(附论)

膜。龙骨杏仁上等分每日点半杏仁许。入耳中便瘥。食盐丸治耳聋塞耳。(一名羊粪膏)食盐杏仁(去皮尖双仁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一十四耳门]耳聋

穿一孔子,以绵裹塞耳中,日一易。治耳聋,塞耳,食盐丸方食盐杏仁(去皮尖双仁炒各一分)上二味烂捣,以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头痛

黄(肾厥头痛、头风,同硝石丸服。同胡粉丸服。同食盐丸服。同乌药丸服。)蜂子全蝎白僵蚕(葱汤服,或入

《验方新编》:[卷三饮食积滞]食瓜果腹胀作痛

目录 1 拼音 2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卫生总微》卷十四:韭根汁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韭根汁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韭根汁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韭根汁 1 拼音

jiǔ gēn zhī

2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卫生总微》卷十四:韭根汁

21 处方

韭根汁、猪脂。

22 功能主治

少小腹胀满。

23 韭根汁的用法用量

上煎,细细服之。

24 摘录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卫生总微》卷十四

3 《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31 方名

韭根汁

32 组成

韭根汁。

33 主治

小儿黄病;小儿鼻干身热。

34 韭根汁的用法用量

上药滴少许入鼻中。出黄水即愈。

古籍中的韭根汁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二]生发膏方一十一首

香(各二两十六铢)蔓荆子(四两)桑根汁(一升)韭根汁(三合三勺)竹叶(切六合)松叶(切六升)乌麻油

《幼幼新书》:[卷第四]韭汁法第十五

《大观证类本草》注萧炳云∶小儿初生,与韭根汁灌之,即吐出恶水,令无病。《本草食疗》∶初生孩子可捣韭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四]腹胀论

变。以摩腹上。或以车毂中脂和轮下土作丸。吞之。韭根汁治如前。杵韭根汁。和猪脂煎服。或烧父母指甲灰。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七十四]小儿发黄

味,捣罗为散,吹少许入鼻中,即瘥。治小儿黄病。韭根汁方韭根汁上一味,滴少许入鼻中,出黄水、即瘥。治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三十九菜部中品]菜之草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栀子仁汤处方栀子仁、赤芍药、大青、知母、升麻、杏仁,各一钱。黄芩(一钱半),石膏(二钱半),柴胡(二钱),甘草(半钱)。功能主治治发斑烦躁,面赤咽痛,潮热。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豆豉五十粒,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圣济总录》卷三十二:栀子仁汤处方栀子仁75克芎藭15克酸枣仁(炒)30克陈橘皮(去白,炒)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各15克豉(炒)75克制法上七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伤寒后,虚烦不得眠睡,呕逆。用法用量每服10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一日二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二《卫生总微》卷七方名栀子仁汤组成栀子仁21个,豉2合,薤白1握(切)。主治小儿伤寒热毒攻于肠胃,下赤汁,或如烂肉鸭肝,壮热腹痛。用法用量上以水2大盏,同煎至1盏,去滓,量大小分作数服,不拘时候。《明医杂着》卷六方名栀子仁汤别名栀仁汤组成郁金、枳壳(麸炒)、升麻、山栀仁(炒)各等分。主治时毒肿痛,大便秘结;热燥而咳者。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煎服。附注栀仁汤(《医钞类编》卷六)。《外科精义》卷下引《普济生灵方》方名栀子仁汤别名六味栀子仁汤、栀子仁散组成郁金1两,枳壳(去瓤)1两,升麻1两,栀子仁1两,牛蒡子1两,大黄1两。主治时气头面赤肿。用法用量每服3钱,蜜水调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附注六味栀子仁汤(《景岳全书》卷六十四)、栀子仁散(《杏苑》卷八)。《圣济总录》卷一八四方名栀子仁汤组成栀子仁21个,甘草(炙令赤色,锉)2两,人参2两,黄连(去须)2两。主治乳石发,下痢。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用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早晨、日午、晚后食前各1次。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圣济总录》卷一八三方名栀子仁汤组成栀子仁10个,黄芩(去黑心)3两,大黄(锉炒)3两,豉2合。主治乳石发,体热烦闷,口中

详见百科词条:栀子仁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5:14:29 共1545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小柴胡去黄芩加茯苓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方出《伤寒论》,名见《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