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意义,活动(习俗)还有诗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4收藏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意义,活动(习俗)还有诗词?,第1张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但那个时候小年是不分两天的。所以腊月二十四的小年习俗历史是更悠久的。那么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呢?这就要到清朝了。清朝的皇帝从雍正年间开始,每年腊月二十三在坤宁宫祀神,为了节省开支,皇帝顺便把灶王爷也拜了。以后王族、贝勒随之效仿,于腊月二十三祭灶,自此开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过小年的分野。腊月二十三就是辞灶,上天言好事,回家降吉祥

辞灶,祭灶

胡秉言

迎春愉悦庆新年,祭灶祈福司命间。

酒菜糕糖水饺敬,带回富贵旺家园。

春节

胡秉言

爆竹声声旧岁除,祥来晦走万物苏。

阖家团圆亲情厚,百瑞恩泽万户福。

在民俗中,祭bai灶要做du好以下这些事情:zhi

1、首先,灶王dao龛位置很重要版,大都设在灶房的北权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2、其次,二十三祭灶食品有灶糖、莲子八宝饭、“送行饺子迎风面”送灶神要吃饺子,给灶王坐骑神马要准备香槽炒豆和清水,不能苦了灶王坐骑。

3、在祭灶君之时,摆齐供品,焚香祭拜,接着第一次进酒,此时要向灶君诚心祷告,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进第三次酒之后,将旧有的灶君像撕下,连同神马及财帛一起焚烧,代表送灶君上天,仪式便顺利完成。

4、而焚烧一个用篾扎纸糊的马,是作为灶神上天的坐骑,还要准备一点黄豆和干草,作为灶神和马长途跋涉所需的干粮、草料。

5、 送灶完了,当然要接灶神回家呀!接灶多在除夕之日,也有在元旦或迟至正月十五者。要设新神像,贴新灶王像。

来历: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但许多盛行于世的端午习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传,而且不少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故此有人推测,端午节源于对恶日(即农历五月,因仲夏瘟疫流行而得名)的禁忌。 南朝萧梁时期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中国古代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的介绍文集。在该书的第卅节里头记载着:“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认为东吴地区的端午竞渡是为了迎接已被当时人们视为河神的伍子胥,与屈原无关。

另外一种说法,学者闻一多指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见闻一多《神话与诗》的《端午考》),可能是迎涛神祭图腾的习俗。相传古代中国南方吴越人(今江浙一带)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每年五月初五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他们把食物裹在树叶里或装在竹子里,投到江里面去。后来他们还有在这天划着独木舟拜访亲朋好友的做法。高兴时就即兴举行独木舟赛,慢慢演变成今天过端午节这种习俗。

1939年,中日战争烽火正燃之际,重庆文艺界抗敌协会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于是议定每年端午节屈原逝世之日为诗人节。

在江南地带,端午节是一个潮湿酷热的季节,这时百种毒虫开始滋生,古代医学角度,要吃雄黄酒来避疫病。

名称来源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1]。《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

习俗

粽子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在家门前悬钟馗像、挂艾蒿和艾草(艾叶菖蒲)、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家人给孩子手腕缠绕五彩丝线,传说可以续命,祈盼长命多福。《东京梦华录》卷八“端午”条说:“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

悬钟馗像: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钟馗捉鬼,用以镇宅驱邪。

挂艾叶菖蒲: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以僻邪驱瘴。殷尧藩《端午日》诗云:“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梅尧臣在《端午晚得菖蒲》诗云:“薄暮得菖蒲,犹胜竟日无。我焉能免俗,三揖向尊壶。”

赛龙舟: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以纪念屈原。(其实古代竞渡原非一年一次,年宵、暮春三月、重阳也有,后来才以端午为主)

吃粽子:在荆楚地区,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现在全国各地粽子不论造型或内容,都有五花八门的变化。如浙江的湖州粽子、四川的椒盐豆粽、广东的中山芦兜粽等。

饮雄黄酒:在长江流域地区盛行。

吃馏米:在部分晋语地区盛行,馏米即黄米(黍)蒸制的米饭。

游百病:在贵州地区盛行。

佩香囊:小孩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

写符念咒:日落之前折些桃树枝插在门窗上,或在室内挂避邪驱鬼的符咒。这一传统民俗现已基本绝迹。

立蛋:如在正午时将鸡蛋直立起来,表示来年会有好运道。

蝴蝶镶:蝴蝶镶在现存古籍中,只能算一种特殊的装订印刷形式,不知它出现的具体年代,也讲不清它的消亡时间,而清代内府刻书中这种形式也确实存在。笔者近期整理内府刻书时发现几部,如:清乾隆十七年武英殿刻本《平定两金川方略二十六卷图说一卷》,嘉庆年间武英殿刊刻的《钦定大清会典》,道光十六年国子监刊刻的《钦定国子监志》,其装帧及版刻形式未见前人提及,也未见有关书目文献记载。

  在一般的古籍插图版画中,卷轴装、经折装常见形式为卷首扉画及图文相间的插图版画,蝴蝶装比较适合整页的版画,包背装、线装的插图版画,则多为上图下文、上文下图、左图右文、前图后文、后图前文,以及两面相连等图文形式。如《御制避暑山庄诗图》《圆明园四十景诗》等,多为整版折页版画,这种装帧形式不利于翻阅,容易损坏。而《大清会典图》等书的插图版画,则由四个半页或八个半页整版雕刻,整纸印刷,左右两个半页为文字,中间两个半页为一整幅版画,每版中有两个书口、两个页码,中间版画打开后与蝴蝶装类似,但中间折缝处不粘于书脊,左右两个半页版框外装订纸加长并回折。因书脊装订处为二层纸,故折回后左右两半页框外装订印分四层纸,装订成册后薄厚均匀,有如古籍金镶玉做法。这种装帧和版刻形式在线装书籍中非常罕见,有专家称其为“蝴蝶镶”,当由蝴蝶装改进而成。至于在蝴蝶装基础上改进而成的“蝴蝶镶”,是否为清代内府首创?目前还很难断言。但这种装帧形式相当科学,对于古籍的翻阅和保护都非常有利,无疑属于古籍装帧艺术史上的一项新发明。不过,由于它要求整块雕板,整纸印刷,装订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未能普及,在存世的古籍中非常罕见。

做粽子一定要有准备的。原来,姐姐已准备好浸泡了3个小时的糯米,同时也买好了粽叶,这样准备就让我大吃一惊了。

我把米放在叶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气极了。姐姐对我说:“你要把叶子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再把米放进去啊!”

于是,我按照姐姐说的步骤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边那个盘子中间放的是什么?原来是肉馅哦!我在糯米中间挖了一个小洞洞,把肉馅弄成圆状,塞入糯米中,让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翘起来的一片叶子按下来,并用绳子用力的扎紧。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个。现在就要下锅了,先是把水烧开,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绳子解开,正想把叶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烫着了。姐姐看了,哈哈的笑了起来。我吹着吹着,把让热气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吃起了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来——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一团鲜汁可口的肉馅,放入口中,不油不腻,又有嚼劲,感觉太好了!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再过几天就要过端午节了,家里人一会儿做饭,一会儿扫地,一会儿准备包棕 子的材料,忙的气都喘不过来了。而我这个小淘气鬼却在一旁哈哈大笑,大人们见了唉声连连,说:“唉,真拿她没办法。”日子在我蹦蹦跳跳的时候溜走了。转眼间,端午节到了,家人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芦苇叶子,放进锅里煮沸后,开始包粽子。我呢,则在一旁玩耍,不时传来哈哈的笑声。不是什么都逃不过俺那水汪汪的大眼睛吗?我回头一看,他们正在有说有笑地包粽子。我想,何不去凑凑热闹呢!?于是,我连走带跑,蹲在盆子旁,把我的小手伸进盆子里那绿绿的水里。哇,好舒服啊!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我。后来,我玩的越来越带劲了,居然把盆子里的“小精灵”往外泼,嘴里直喊:“下雨喽,下雨喽。”大人们严峻的脸上显示出一种难堪的样子,说:“霞霞,快别弄了,再不停手,可要打屁股了。”而我这个人是非常倔强的,我把他的话只当耳边风,继续我的游戏。这下我可把他惹恼了,他的一巴掌落在我那光滑的 脸上,好疼啊,顿时我的脸红的像苹果一样。“吧哒”一声,一滴晶莹的泪珠落了下来。随后,我捂着脸,跑了出去。家人找了我一天,急得团团转。其实我就躲在家旁边的草垛里,偷偷地流泪。晚上,家人问我疼吗?我连连摇头。本来我有点恨他们,现在想来,我对他们的不满已经完全消失了,反而还非常高兴,因为我知道他们还爱着我。

我想粽子怎么做呢?我问了妈妈哦原来是这样弄的:要把江米泡七八个小时后,然后开始不断的换水把江米的洗干净把枣洗干净,可以加些葡萄干

把买好的粽叶用锅煮十五分钟,然后取出凉透,细绳准备好

把粽叶用手窝出个像三角一样的形状后把江米放一半,然后放上枣和葡萄干,多少自己定,要想好吃可以多放点,也不必非得放在中间,出可以在没放江米前放点也行的然后上面把江米再放上去,要平口就行,然后把粽叶按照其边缘棱角开始包,再用绳缠紧,多缠几下,系上活扣下锅,水没粽子一点煮四十分钟,入凉水中凉透再吃才粘而好吃

据说屈原跳入汨罗江后,群众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咬着诗人的身体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这样鱼儿有的吃就不会伤害到诗人了。于是,为了保护并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来有了更为热闹的“赛龙舟”。

当然妈妈会用“五味草”给我们煮上好多的鸭蛋,据说小孩吃了还不咳嗽呢?而对我们小孩来说我们总是拿着心灵手巧的姐姐用五彩的毛线编的袋子,装满鸭蛋到处炫耀。吃过午饭,妈妈又会用“五味草”煮鸭蛋的水给我们洗澡,真是又香又舒服,整个夏天都不长痱子呢……

在《端午节》中,鲁迅多次提到《尝试集》。这一现象揭示了鲁迅对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关注,特别是对新文化运动的探讨。

1《尝试集》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重要的诗歌作品,被视为现代白话新诗的里程碑。鲁迅在文章中提到这部作品,暗示了他对诗歌现代化的重视。

2鲁迅在文章中引用了《尝试集》中的诗句,以此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对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这种引用也体现了鲁迅对胡适等知识分子的态度,因为他们与新文化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

3此外,鲁迅在文章中也对《尝试集》的作者胡适进行了直接的批评。这种批评反映了鲁迅对胡适在政治和文化上的立场的反对。

总的来说,鲁迅在《端午节》中多次提到《尝试集》,既体现了他的文学鉴赏能力,也反映了他对新文化运动和现代化诗歌的态度和批评。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意义,活动(习俗)还有诗词?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廿三或廿四,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吃...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