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武术~问!
在我的认知里面
内功的存在是有一定可辩的
但是有一点中国武术的高深是绝对存在的
那就是招式
中国武术中关于双方站位的计算是非常精密的
这才是中国武术的精华之一
而类似跆拳道、泰国拳等只讲究动作连贯、力量速度的功夫根本不是功夫 只是莽夫
在中国古武术中 将两个人的所处的地方划分 再用八卦中
乾:西北。坎:北。艮:东北。震:东。
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
(也不全是方向,中国古人早就计算出了所需的位置,所以他们还表示一定的范围)
再用一到十六来表示高低方位(例如凌波微步中有乾十六位等)
最后计算比试中可能的闪躲是什么方位,计算人闪躲时会到什么方位
(当然这其中十分复杂,也可见古人的智慧了)
最后一步一步将人逼败
其中的计算是十分精确的 所以即使在快速的移动之中 也可以准确命中对方小到一分的穴位 这绝对是真的 只是这些都失传了啊
中国武术有多少秘密 说不清的 我不是武学家 以上是我对中国武术的一点理解 中国的古武术绝对不是力量和速度
现在的有些武侠**很没品位 口口声声中国武术 拍出来全是些崇尚力量和速度的特技 要不就是动作秀 真是侮辱了中国武术这么优秀的文化 可惜找不到真正的中国武术了
实在是可惜啊
《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大东之野,夏后氏于此舞九伐。”夏后氏名启,相传是大禹的儿子,后来建立了大夏王朝。大东之野,是指大东的一片广场。夏后氏在这里指挥大家,练“九伐”这类的舞蹈。
据《礼记》解释:“一击一刺为一伐”,所谓“九伐”就是手持器械,互相击刺的9个回合。
至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西周人沿用夏代传下来的“击刺之法”,培养和锻炼武士的攻防能力。武王伐纣推翻了商朝。伐商前夕,用武舞鼓励士气,名曰:“武宿夜”,给“击刺之法”配上了音乐,称为“舞象”,随后,又以灭商时的战争场面为题材,编了一种“大武舞”,歌颂他的武功。
《史记·乐书》记载,大武舞的参加者有数百人,全部戎装,手执兵器在音乐伴奏声中做着各种队形变换,一共有6段音乐,队形变换6次。
“九伐”、“舞象”、“大武舞”,都是早期以表现战争为内容的舞蹈。这些舞蹈有助于培养人的军事技能,一击一刺实际都带有攻防含意,形式也与武术的对练有相近之处。
人们把在战斗中运用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反复模仿着、传授着、习练着,夏后指挥大家进行攻防格斗的训练,使人们在狩猎活动和战争中积累的搏斗技能相互交流和传授,这实际上是早期的练武活动,实质是培养人们的军事技能,一击一刺都带有攻防意识,形式也与后世武术的对练有相近之处,“击刺之法”的回合,就是后世武术套路形式的最初模式。
《史记》中记载的大武舞
究竟什么才是中华武术呢这个看似极其简单的问题其实一直困扰着广大武术练习者和爱好者,外行人更是众说纷纭。现在体育界说的武术是指拳械套路演练,只是指狭义上的武术。 传统上,一般按训练方式把武术分为内家拳和外家拳。说的通俗点,外家拳主练筋骨皮,由外向内练,;内家拳主练精气神,由内向外练。按传承来分,拳种上百。另外按地域和文化形式分,有少林武当峨眉崆峒之类。 以上这些传统分类法自有其道理,但对那些不了解武术的外行、爱好者或初学者来说,并不能使之清楚了解什么是武术。因此,我从广义上把武术分为六大类型,希望能讲明白大家现在练的武术究竟是什么。 一艺术体操型武术。主要练习者为专业武术运动员和准备向专业化发展的青少年,目标是参加正式武术比赛获得佳绩。这类型的武术是在传统武术拳械套路基础上改编,经由体操专家指导后形成的有高难度系数的标准美观的武术套路,分为规定拳、自选拳和改编后的传统拳,特别是前两种。官方重点倡导的主要是长拳、南拳和太极拳三大类。就拿太极拳来说,要是让裁判评分,估计杨露禅、杨班侯在世,也比不过现在的太极拳冠军。 二广播体操型武术。主要练习者为业余武术练习者,目标是养生健身和参加业余武术比赛,丰富业余生活。这类型的武术主要是国家在社区中老年和大中院校青少年中推广的规定太极拳套路以及民间武术爱好者演练的一些传统拳套路。特点是,技术上模拟艺术体操型武术,但难度系数低,易于普及推广。说白了,与前一类型相比,一为专业一为业余,就是艺术体操和广播体操的区别。 三舞蹈戏剧型武术。主要练习者为戏曲、影视等武打演员和业余表演者。这类型武术是一些武打动作与舞蹈京戏武打技巧相结合的产物。如港台等武打片风靡全球就靠的是这类型武术。 四内外功夫型武术。主要练习者为一些民间武术传承者、拳师和一些职业军警、保镖。功夫大致分为内家功夫和外家功夫。外家功夫如硬功(铁掌功、铁头功、铁臂功、铁裆功等)、软功(童子功、缩骨功、柔骨功等)、壮功(对掌、指、腕、臂、腰、腿等部位的力量型训练)、轻功(极少见)等;内家功夫如气功(对呼吸的训练)、桩功(站桩训练)、发劲的练习(整劲、内劲等)。功夫,特别是内家功夫是中华武术之精髓,是中华武术真正厉害之所在,也是最让人觉得神秘、不可思议或会使很多人觉得不太可信的地方。因为功夫的练习,发掘了人的潜能,或可说开发出人类肉体上的某些特异功能。可以说,功夫是我们老祖宗留给子孙们的极宝贵财富,而子孙们大多又不太自信,将信将疑。倒是一些外国武术爱好者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功夫的厉害。 五实战技击型武术。主要练习者为散打运动员、职业军警、保镖和民间传统技击传承者。现代中国散打运动说起来是武术专家将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技击术参考国外拳术形成的一门实战性运动,具有很强的技击性,但是其无论从训练方式还是从实战技术来看,明显不能表现和发挥真正优秀的中国功夫。打个比方,中医和西医有不同的治病思路,你非得以西医的治疗原理用中药来治病,并美之名曰中西结合,那么其效果肯定大打折扣。而民间传统武术技击传承者能较完整地继承先辈的优秀技击术,但由于传承上的保守、教学模式上的僵化、训练条件和实战机会上的限制以及大多中国人对自身传统文化缺乏自信,很难产生大量的人才。一句话,现代散打和传统散打的主要区别就是后者是以内外功夫型武术作为基础而前者不是。可以这么说,即使是练传统武术,若出不了功夫,实战时也不能算是真正的传统散打;若能练出功夫,即使在拳术上融入了外国拳法,也应该算传统散打。 六修道悟真型武术。内外功夫型武术用于搏击就成了实战技击型武术,若用于提升自己的身心境界,开发自己的身心功能就是修道型武术。以前有种说法,功夫分为武功、气功、内功、道功和禅功。修道悟真型武术就包括道功和禅功。发掘自身潜能得神通的为道功,进而以定力悟道的为禅功。 这六大类型武术只是从理论上来分析的,实际上有的练习者往往是练习某一种类型为主兼及其他类型。 以上是本人近来对武术的一些不太成熟的见解,以博众一笑。
清代徐珂编撰。此书是一部有关清代史实的笔记集,全书分92类,其中技勇类记述武术较多,如“叶鸿驹精内家拳”、“蒋志善枪术”、“草庵和尚用铁杖”,“德宗十三响枪”、“江阴煎海僧所用铁刀重八十斤”等。
中国古代武术~问!
本文2023-10-16 14:25:4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