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为什么到最后会被家门灭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5收藏

开封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为什么到最后会被家门灭族?,第1张

世人对包拯的评价颇高,武贤王因为嫉妒,想到一个诡计,他宴请包拯喝酒,然后下毒,包拯觉得头痛欲裂,胸中好像有股火要喷出来,过了一会中毒而亡。于是公孙策依照包拯生前之计,不对外讲,用了包拯的名号,下达命令杀了武贤王之的孩子。 这件事之后,包青天的死讯才被宣告出来,满城百姓伤心欲绝。后来武贤王的后代发现了此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于是调查了整件事,发现是包拯的手段,后来斩杀了包拯的家族。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包拯的外貌特征是,额头上有一个月牙,面如黑炭,三口铜铡铁面,脸上写满了刚正无私,包拯还能决断阴阳二界。其实,真实的包拯,并没有如此神奇,更没有这么多牛的故事,但是他公正清廉、刚正不阿的故事是真的。据史书记载,包拯当监察御史期间,一共向皇帝递送了187份奏折,这些奏折的内容无他,全部是弹劾哪些贪官污吏和庸官腐臣的,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包拯在当官期间得罪的人是非常多的。

包青天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

包拯39岁时

1037年春天,安徽天长县官道上,出现了一个风尘仆仆的白面书生。他一袭长衫、几件行李,谁也想不到,这就是新上任的县令包拯。

此时,包拯39岁。老大不小的年纪,却是第一次入仕。距离他本人即将获得的著名“青天”称号并不遥远,但距离他当上开封市长、名副其实的“开封有个包青天”,却还有20年。

溅了皇帝一脸唾沫

包拯有个幸福的童年——这一点又和传说不一样,父母双全,备受宠爱。在官宦世家长大的他,倒很有上进心,29岁中了进士。然而,为侍奉渐渐老迈的双亲,包拯拒绝出去做官,在家一呆10年,直至父母病逝、守孝完毕。

所以,他在北宋官场上一露面已是中年,但举止全然是个“愤青”。

在仕途第二站广东肇庆——彼时还叫端州,大名鼎鼎的端砚就是它的创收项目。不过,在官僚盘剥下,打着“进贡”旗号的端砚,十有八九成了行贿受贿的拳头产品,真正送到皇帝手上的没有几方,更别说拿到市场上成交了。

包拯一来,就下令端砚定额进贡。而他自己,直到离开端州,也不曾带走一方端砚。“端砚事件”很让朝廷赏识,3年后包拯就调入开封。这是自进京考试之后,包拯第二次来到京城。

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是一个士大夫意识高度觉醒的年代。汉唐时期的“贵族社会”已经完全转变为“文官社会”,不少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敢于在朝堂上和皇帝正面交锋。更有甚者,觉得一个人单挑皇帝不过瘾,就约齐一帮同事,展开围攻皇帝的汹汹舌战。而包拯么,就算不是个中翘楚,起码也是让宋仁宗相当头疼的“牛皮糖”,其主攻方向还是最敏感的人事问题。

宋仁宗宠爱张贵妃,她的伯父张尧佐坐着“直升飞机”一路飙升。除了是财政部长,还身兼四大要职,在北宋的外戚任命史上创下了绝无仅有的记录。

一干大臣为此吵闹不休,集体开足马力,要求皇帝撤张尧佐的职。争论达到高潮时,包拯站在仁宗跟前,滔滔不绝,唾沫星子横飞,溅了皇帝一头一脸。仁宗气得说不出话来,拂袖而去,回到后宫对张贵妃发脾气:“你只知道让他官升宣徽使、宣徽使,就不知道现在的御史中丞是包拯!”

在宋仁宗的偏袒下,弹劾工作并不顺利。围绕老张的人事任命,包拯等人和皇帝陷入了一场持久战,老张就在战争里上上下下地浮动——弹劾风头最盛时他地位稍低,风头过后又迅速攀升。直到老张不久后死了,整场战役才算正式结束。

风华正茂时的包拯

此后,二弹郭承佑、七弹王逵……“牛皮糖”包拯树立起了绝不放过一个贪官污吏的光辉形象。

“庆历新政”的两份奏章

范仲淹在政坛上呼风唤雨、掀起“庆历新政”的高潮时,包拯还是一个刚刚从地方调进中央的“小菜鸟”。

对范仲淹改革,是支持还是反对?朝廷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党争”:你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把包拯从端州拉到监察御史位子上的,是保守派的王拱臣。王拱臣的举荐,很可能是为了给保守阵营充充数、壮壮胆,并不指望这个年纪一大把的“新秀”还能在挤垮改革派上有何贡献。

然而,这场改革以吏治为第一目标,恰恰与包拯的政治关怀不谋而合。他盯上了“按察使”——这是新政的重要举措之一,范仲淹向各地派出按察使,专门监督地方官吏。按察使一句话,就能决定地方官是上中央、还是下监狱,正所谓大权在握、为所欲为。

包拯的奏章,向来一针见血来势汹汹,呈上《请不用苛虐之人充监司》。立刻,关于“按察使”是否加重了吏治腐败的争论,达到白热化。宋仁宗开始意识到,改革派官员也不是一潭清水,同样有人浑水摸鱼。

“小菜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扳倒改革派的作用,保守派大臣喜出望外,以为包拯可以为自己所用了。但接下来的事情让他们大跌眼镜。

1045年新春,范仲淹罢相离京,新政失败,保守派弹冠相庆。谁料这当口上,包拯一篇《请依旧考试奏荫子弟》,洋洋洒洒,大谈范仲淹用考试选拔士大夫子弟的政策应该维持下去。

如此堂而皇之地对已经否决的一项政策进行肯定,保守派们瞠目结舌:此人犯浑么?

殊不知,在包拯的眼里,没有派系,只有公理;没有党争,只有实情。

6年后,官升知谏院的包拯,显然早把范仲淹改革的倒霉下场忘了个一干二净,他向宋仁宗交了一篇著名的奏章《七事》——区别奸忠、不信朋党、信用贤能、治奸妄之人、用人不疑、访才用贤、启用贬逐之臣——赫然与“庆历新政”如出一辙。群臣这下明白了:包拯,就是个实话实说的官场异类。

当包拯弹劾宋庠时,没人觉得惊诧了。宋庠文采风流,做宰相7年,一没贪赃枉法,二没苛政暴政,三没道德败坏,实在无错可挑。但是包拯说,无错,是因为你没干事;国之重臣,毫无建树,就是“尸位素餐”,当然应该弹劾。他的措辞或许激烈,但他的眼光实在透彻。

从开封府到财政部

1057年阳春三月,59岁的包拯终于来到了开封府。

他第一个举措,是改革诉讼制度。在北宋,平民要告状,得通过“门牌司”层层上递案件。刁滑的小官吏,就是利用这个机会讹诈百姓。包拯二话没说,裁撤门牌司,人们可以直接接触办案官员,顿时民心大悦,“开封有个包青天!”

事实上,包拯在开封市长任上,只做了不到两年。61岁的他,接到仁宗又一项重任:出任三司使,打理国家财政。

在这个位子上,包拯展现出了经济改革的天赋——变“利率”为“和市”。当时,朝廷向百姓征用过度。包拯说,进贡物品也是商品,朝廷要按照一定价格,在“和市”上向百姓购买;至于急需物资,那就跟富翁们要吧。

事出凑巧,包拯主管财政这两年,江淮、两浙灾荒不断。北宋时期,朝廷收税,只要现金,不要实物。于是人们得把粮食卖给官府“折变”为现金,官吏们趁机压低粮价。平时还好,灾荒之年就民不聊生。包拯充分发挥“牛皮糖”特点,一口气上了四道奏章,“请免江淮、两浙折变”。

经济改革的成效,让皇帝愈发信赖包拯。1061年,他官至枢密副使(副宰相职),成为中枢重臣。但63岁的包拯已是风烛残年。欧阳修说,包拯一生“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这样的至情至性,消耗了他的生命。尽管还有很多他看不惯、希望改的事情,但他已无能为力。

宋仁宗亲自到了包拯家里,探视病情。这是君臣俩的最后一面。1062年五月,包拯病逝于开封,举国哀恸。

千年以后,我们回首包拯的一生,会发现他的仕途其实很平淡。他没有砍过负心的驸马,身边没有英姿飒爽的七侠五义,更没发明过三口威风的铡刀,甚至没有一张黑脸和一个月牙胎记。也许你要问,他干过些什么?

他带人挖过井,给人免过税;他关心开封的建设,也关心宋朝的外交出使辽国。不过,他干得最得心应手的,是就事论事给仁宗写报告。有时弹劾人,有时出主意,偶尔耍脾气。说他是“谏臣”并不完全,他更多的,是个埋头苦干的良臣。一点一滴,将他的改革进行到底。

        以清正廉明名动古今的包拯。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脸黑如碳,他虽然算不上白,却也仅仅只是微黑罢了,五官端正,眉目清明。

       包拯同志在开封府工作期间执法严明,铁面无私,敢于碰硬,贵戚宦官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听到包拯的名字就感到害怕。儿童妇孺们都知道包拯之名,亲切称呼他为“包特制”。开封府广泛流传着这样的话“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用阎罗比喻包拯的铁面无私因此,包拯也成为中国因脸黑而闻名的第一人。再加上刚猛忠义的张飞,耿直豁达的李逵组成了中国古代的黑脸代言人。

          包拯,字希仁,庐州人(今安徽合肥),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卒于宋仁宗嘉佑年间(公元1062年),享年64岁。包拯在戏剧舞台上是一个头顶月牙,脸黑如碳的形象,在二殿展出的石碑上有一幅包公的画像,真正的包公形象乃一白脸,且身高不过一米六左右。为了把包公的形象在舞台上与白脸的奸臣区别开来,也显示他的刚正不阿和铁面无私,就把他塑造成了现在的艺术形象。

       关于包公额头上的“月牙儿”,传说很多,有说是小时候被马蹄踩的,有说是小时候自己画的(画一太阳,内中有一月亮);有说是生来就有的胎记;也有说包拯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可以“日断阳、夜断阴”。而在安徽合肥包公祠中的一幅包拯老年时的写真像里,额头上并无太阳和月亮。“宋龙图学士”像,证实了种种传说的虚构。 

        人的额头上是不可能长出月亮来的。在影视剧及文学作品中的月亮有两层含义:1、神化包青天;2、明月在头上,实际代指明镜在心中,颂扬包拯正直清廉。

包拯真的长得很黑吗?额头上真有月亮吗?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没有!为何我敢这样断言?

因为《宋史》里压根就没有对包拯的外貌做描述嘛。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

看,我没乱说吧?

有人要讲了,你说他不黑他就不黑?《宋史》里没写,他就不黑了吗?就没月亮了吗?

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我之所以如此判断,是有理由的。

大家想啊,脸色乌黑、额头上还有月亮算是奇特了吧?如此千年难得一遇的面相,按常理而言,是绝对要记到史书里的——能入正史者,若其相貌、性格、语言有何特异,都不会被遗漏的。

略举几例。

与包拯同在《宋史 列传第七十五》的吴奎,“性强记,于书无所不读。”

韩琦……风骨秀异……

王珪……弱岁奇警,出语惊人……

宋朝面黑的官员不是没有,与包拯同时代的大将王德用,“状貌雄毅,面黑,颈以下白晰,人皆异之。言者论德用貌类艺祖”——艺祖就是赵匡胤,可见宋太祖也是有些黑的——且王德用直接被人们爱称为“黑王相公”——与包黑炭类似。

既然包拯本来不黑,那是谁把包拯变黑了呢?

当然就是把他变成包青天的那些人。

包拯虽然在开封做官不是很久,而且还是个代理——权知开封府——但做了件很得民心的事。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在包拯之前,也差不多是如此。但他来了之后,“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也就是说,去开封府申冤的,以前还得被那些衙役敲诈,不给钱,状子都递不进去。现在呢?可以直入大堂,没人敢拦。

于是,京城里流传着包拯比黄河还清——是的,看样子,宋朝的黄河,泥沙还不是很多——更传言,“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把老包跟阎罗王并列,都是那么铁面无私。而铁呢,是黑的——当然,也有白的。据说岳王坟前有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在京剧脸谱里,黑代表刚正不阿。

是有冤难诉的民众,让包拯变黑了,变成了青天,寄托他们的悲哀、痛苦与希望——尽管,寄希望于青天者,多半会绝望。

毕竟,包青天不常有。

开封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为什么到最后会被家门灭族?

世人对包拯的评价颇高,武贤王因为嫉妒,想到一个诡计,他宴请包拯喝酒,然后下毒,包拯觉得头痛欲裂,胸中好像有股火要喷出来,过了一会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