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学和书院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1收藏

宋代官学和书院,第1张

        宋代官学制度基本承袭唐朝。国子监(教育部)下辖的学校有:

1国子学(贵族学校)收七品以上官僚子弟。

2太学,招八品以下官员及庶人子弟。

3律学

4书学

5算学

6医学

7武学(军事学院)宋仁宗时期开设。

8画学(美术学院)宋徽宗时期开设,分人物、山水、花木、鸟兽,屋宇。

        宋朝重科举而轻学校。北宋大臣先后三次提出兴学,其中有:范仲淹的庆历兴学,王安石元丰兴学,宋徽宗时期蔡京兴学。

        王安石兴学最有成效,他更改并编写了新的教科书,把宋初的《五经》改为三经:《诗经》、《尚书》、《周官》,反对繁琐章句而重义理。

        比起官学,宋朝最富盛名的属于民办的私学——在汉代“精舍”,唐代“学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形成北宋著名的书院:

1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南唐李善长创立的学馆。)

2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北宋初年潭州太守朱洞始建。)

3湖南衡阳石鼓书院(代唐李宽读书之处,北宋至道年间,李士真在其旧址建立书院。)

4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后周始建,北宋初曾次赐名太室书院。)

5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北宋真宗时郡民曹诚所建后来捐给政府。)

6江苏南京茅山书院(北宋仁宗时侯遗所建。)

        书院老师大多为“名流学者”,学生不问出身。因此广泛地吸引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学生。为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书院有其独特的教学特点:

1教育、研究相结合,学院往往是某学派的学术中心,有些学院的教材,成了后来的学术著作。

2不同学派经常开展学术交流,求同存异,以文会友。

3奖掖后进,鼓励年轻才俊。

4既读经,也学文史,既读古籍,也看当代著作。

5强调创新,鼓励独立思考,注重学行结合。

6提倡师生间、同学间互相诘难,赞扬质疑精神。

      书院有严格的学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言行举止都有要求:

必严朔望之仪,谨晨昏之令。居处必恭,步立必正,视听必端,言语必谨,容貌必庄,衣冠必整,饮食必节,出入必省,读书必专一,几案必整洁,堂室必洁净。修业于余功,游艺有适性。

        这些学规对今天的教育仍有积极的影响。

  据统计,今天在整个中国所能找到的宋刻本,总量不会超过1200部,多数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我国内地所藏的属于国家一级文物的宋刻本十分稀少,只集中在少数几家大型图书馆。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500余部,北京大学图书馆150余部,上海图书馆200余部。

目前在内地,重要的宋刻本基本上都收藏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机构,遗失民间的极少。这也使得拍卖场上一旦出现宋刻本必然引起激烈的争夺。在2011年的春拍中,南宋麻沙镇南刘仕隆宅刻本《钜宋广韵》五卷,估价130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3335万元。此书为宋版孤本,全书字体细劲,结体谨严,笔画顿挫感明显,有宋徽宗瘦金体遗意,卷首提行题作:“钜宋重修广韵一部”,依次叙明字数、作者、诸家序言,其曾经在日本的拍卖市场上出现,当时的成交价不到2000万日元。

即使人们关注、研究宋刻本已经很多年,然而,部分宋刻本的面目至今仍然若明若暗,需要进一步深度挖掘,而这也正是宋刻本吸引那么多古籍版本研究专家痴迷它、几十年如一日坐穿冷板凳研究它的魅力所在。

宋前:

《周髀算经》 战国时期 (公元前一世纪)

《九章算术》 汉 (公元一世纪前后)

《周髀算经 注》魏晋南北朝 (吴赵爽)

《九章算术 注》汉末魏初 (徐岳)

《九章算术 注》魏末晋初 (刘徽)

《九章重差图》 魏晋南北朝

《缉古算经》 唐王孝通

《算经十书》 唐李淳风等编纂

宋:

贾宪《黄帝九章算法细草》

刘益《议古根源》

秦九韶《数书九章》

李冶《测圆海镜》《益古演段》

杨辉《详解九章算法》《日用算法》《杨辉算法》

两个可能……1、有些古籍就拿宋朝来说、距今已有将近千年了……有些古籍只有大型图书馆《新华书店》或大中院校等保存!网上能找到名字、但找不到内容!2、名称为《江湖异闻录》江湖是草莽聚集的社会、鱼龙混杂等……异闻就是小道消息、或听说……或非官方印刷、非官方新闻……均为江湖民间异闻……所以就像当今故事会一样!只能作参考、非正式孔孟之道、八股之文!3、也可能焚与战乱、文革、反书、被焚等缘故……要知道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在清朝时就被订为反书…是禁止传阅、和发型的!更何况民国是个乱世……后经文革!别说一本宋书了!任何书籍、除了毛主席语录!都有可能被打倒!我外公是教书匠…我妈说文革时…经常有造反派到家里搜寻…扬言破旧除新!说教书的不是…找茬那种!我外公一气之下改卖杂货了…家里所有书籍、全部焚毁!有很多都是古人手抄本…医典、药典、奇闻异录、今古奇观、繁体字、四书五经…书法、文章…等等好几麻袋书、烧了一晚!所以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古籍其实都是些皮毛…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古籍其实没几本!只要有战争和文字狱…那些东西就毁一次!秦朝以前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皇帝一声命令……焚书坑儒…别说书了、人都难活!谁敢私藏……文化大革命时期…除了毛主席语录是人手一本!并且还得经常背诵……不会背!饭都不得吃……还得在生产队集体劳作……说错一句话批斗的死去活来!有知识在文革时也是一种罪!

《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按照演出的顺序记载了百戏表演的全过程,是我们了解宋代百戏伎艺实际表演的极为珍贵的资料。在那一次演出里,在各种伎艺表演之后,有“合曲,舞旋迄,诸班直常入祗侯子弟所呈马骑”等描述。对此,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发展史纲》一书中指出:“至于《舞旋》之为舞蹈,《马骑》实为马戏,则各为专技”。要把“合曲”与舞旋连用,说明《舞旋》基本上是一种有音乐伴奏的表演,其具体动作形态和表演内容,一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伎艺性质,所以在列在百戏之内;同时,《舞旋》在表演内容上又可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技巧性,所以可以作为整个百戏表演结束时的“压轴节目”。在《舞旋》之后,皇帝参加的马球、马戏表演就开始了。

同书之“六月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条,记载说:“作乐迎至庙,于殿前露台上设乐棚,教坊、军容直作乐,更互杂剧、舞旋。”同书“下赦”条中还说:“军容直作杂剧、舞旋;御龙直装神鬼、斫真刀、倬刀。”在这些记载中,《舞旋》都是和杂剧表演更替出现,可能正是因为它在表演内容上没有确定性,所以才能和杂剧互相补充,发挥艺术的感染力。

当然,《舞旋》也并非总是与杂剧作伴。《梦粱录》“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宴”条说,当御赐第八盏酒时,“百官酒,舞三台,众乐作,合曲破,舞旋”。这里的《舞旋》已经和宫廷大曲一起演出了。

以上所记,多为北宋年间《舞旋》表演的情形,而《梦粱录》的记载则说明南宋虽然经过了巨大的社会振荡,文化变迁,但是《舞旋》却依然流传下来。《武林旧事》中追忆了北宋年间的著名“舞旋色”雷中庆,又记载了南宋的范崇茂、豪俊迈、刘良佐、杜士康、于庆等人。舞蹈史家费秉勋认为,《舞旋》不是指某一特定内容的具体节目,也不是一切舞蹈节目的泛称,而是指除队舞、舞队之外,穿插于广场艺术或宴会排当乐次中单人或双人表演的大曲舞蹈和较短小的徒手舞蹈节目。孟元老形容“一裹无脚小幞子锦袄辽人,踏开弩子,舞旋搭箭”(见《东京梦华录·元旦朝会》)的时候,舞旋一词似乎是动作的泛称。当吴自牧形容“街市有乐人三五为队,擎一二女童舞旋”(见《梦粱录·妓乐》)的时候,《舞旋》一词强调的是动作的过程,并使人联想到“旋转”的特点。

人类社会自从出现文字后,便出现了承载文字的书写材料。书写材料的变化,影响了装帧方式的演变与更新。唐末至两宋时期为中国书籍装帧方式从卷轴装发展至册页装的重要变革期。那么深受唐宋影响的日本的典籍装帧与唐宋的不同呢?

一、中国典籍装帧的主流演变及宋版装帧的方式特点

中国的书写材料发展至竹木简后,出现了与之并行的材料——兼帛。帛书的装帧方法可以理解为与简策书相似,称为“卷轴装”,唐与唐之前的典籍主要为这种装帧形式。帛书上下设有边栏,模仿简策书的编绳,两行文字之间绘有竖线,类似于两简之间的间隔缝。卷轴装在书尾装一木轴,以轴为中心,从后往前卷起,并在中心系绳带防止散开。造纸术的发明与运用逐渐取代了竹木简和廉帛,但传统的手写方式及卷轴装装帧方式仍然盛行。

二、日本平安时代的典籍装帧历史及其形式

平安时代主要包含“唐风文化”“国风文化”以及“院政期文化”三种文化类型。在装帧历史方面,因不同阶段文化的影响,出现了卷轴装、粘叶装、缀叶装、大和缀等主要装帧方式,这四种装帧方式同为日本装帧史从卷轴装向册页装转变的重要代表。

三、从装帧形式、历史渊源探究两国典籍装帧方式的异同

奈良末期至平安初期,文学、绘画、佛典等以卷轴装为主,日语称“卷物”“卷子本”,施有绘画的称为“绘卷物”。目前,日本最古老的绘卷物为平安末期的《源氏物语绘卷》,因文字与绘画两者交叉式出现于同一卷轴内,也被称为“交互绘卷”。

比较两国的卷轴装,可以得知,受遣唐使制度的影响,平安初期尚属于唐风文化,日本以唐盛行的卷轴装为模板学习其装帧方式。但因现存遗物有限、装帧方式相似度较高,所以关于卷轴装,该时期两国的差异难以断定。即使至桃山、江户时代,卷轴装改为册页装的事例也不为多见,卷轴装一直使用至19世纪末。此外,平安初期旋风叶、经折装不如卷轴装普及度高,在日本,经折装主要用于石碑的慕刻和拓本,也不排除用于佛典及习字的写本,与我国在使用领域略有不同。

综上所述,平安初中期,主要收集唐、北宋时期的典籍并学习效仿其装帧方法,又因雕版印刷尚未出现普及,仍为以手写本为主的昌盛期,这一点是影响两国装帧方式不同的关键原因。比较敦煌遗书的装帧方式后可以断定,日本册页装帧方式的粘叶装、缀叶装及大和缀,毫无例外是以唐、五代时期的手写本和宋版装帧为基准发展而成的产物,并非日本原创的装帧方式。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唐宋八大家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唐宋八大家古籍文献展”在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古籍保护中心)典籍展示啦。此次展览作为辽宁省博物馆“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文物精品展”年度大展。这次的献展都出现了哪些珍藏的宝贝呢?

有韩愈、柳宗元,文推韩柳著,朱熹考异宋绍定六(1233)临江军学刻本。朱文公校昌黎先生元刻本。增广注释音辩唐柳先生明初刻本 。柳文七卷(唐)柳宗元撰 (明)茅坤评点,明闵氏刻朱墨套印本。

六一居士最能赋 ,欧阳文集五十卷(宋)欧阳修撰年谱一卷(宋)胡柯撰,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李冕刻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宋)欧阳修撰年谱一卷(宋)胡柯撰明天顺六年(1462)程宗刻弘治五年(1492)递修本。眉山三苏宋儒宗,苏洵撰,清乾隆果亲王府刻本。

苏文忠公全集一百十一卷(宋)苏轼撰 (明)陈仁锡选评,明嘉靖十三年(1534)江西布政司刻本。苏文奇赏五十卷,明崇祯四年(1631)陈仁锡刻本。明万历七年(1579)茅一桂刻唐宋八大家文钞本,后来谁与子争先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目录二卷,(宋)王安石撰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何迁刻本,曾子文章众无有,南丰先生元丰类稿五十卷,(宋)曾巩撰,明成化八年(1472)南豊县刻递修本。

此外,此次展览还精选了八大家的名篇如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黔之驴》,苏洵的《木假山记》,苏轼的《赤壁赋》,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王安石的《伤仲永》,曾巩的《墨池记》等宝贝。

宋代官学和书院

        宋代官学制度基本承袭唐朝。国子监(教育部)下辖的学校有:1国子学(贵族学校)收七品以上官僚子弟。 2太学,招八品以下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