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总结一下中国历史上古书之‘最’?多来点,我搞题目。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谁能总结一下中国历史上古书之‘最’?多来点,我搞题目。,第1张

盘点中国历史古籍之最

1 最早的类书——皇览

2 现存最早的类书——北堂书钞

3 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4 现存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5 最早的政书——政典

6 现在最早的政书——通典

7 现存编纂最早的断代政书——唐会要

8 最早的丛书——儒学警悟

9 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10 最早有内容提要的书目——别录

11 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12 现存最早的书目——汉书·艺文志

13 最早的四部分类法目录——中经新簿

14 第一部正式作用“经、史、子、集”名称区分部属的书目——隋书·经籍志

15 现存最早的私家书目——郡斋读书志

16 现存最早著录版本的书目——遂初堂书目

17 现存第一部详记版本的书目——读书敏求记

18 最早的丛书目录——汇刻书目

19 最早的专录佛教译经的书目——汉录

20 现存最早的佛经书目——出三藏记集

21 现存最翔实的佛典目录——开元释教录

22 第一部道经总目录——灵宝经目

23 现在最大的一部经籍目录——经义考

24 最大的一部史籍目录——医藏目录

25 最大的一部史籍目录——史籍考

26 最大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

27 最早的书后索引——本草万方针线

28 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

29 第一部有体系的学术思想史专著——明儒学案

30 第一部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

31 现存最早的佛学论文集——弘明集

32 第一部刻印的佛经总集——开宝藏

33 现存最早的道教总集——太平经

34 现存最早的道教经书总辑——正统道藏

35 现存最早的编年史——春秋

36 现存最早的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

37 最早的国别史——国语

38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39 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40 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41 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

42 第一部历史学评论专著——史通

43 第一部科学家传记汇编——畴人传

44 第一部最大的藏书家传记汇编——藏书纪事诗

45 现存最早研究金石文字的专著——集古录

46 现存最早古器物图录专书——考古图

47 现存最早集古器物大成的专书——宣和博古图

48 现存最早钱币学专著——泉志

49 最早的地理专著——禹贡

50 第一部河道水系专著——水经

51 第一部潮汐学史专著——海潮辑说

52 现存最早的完整古地方志——华阳国志

53 现存最早的全国总地方志专书——元和郡县志

54 最早的地名辞典——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

55 现存最早的纸写书——(晋抄)三国志

56 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书——(唐刻)金刚经

57 国内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品——(唐刻)陀罗尼经咒

58 现存最早的雕版历书——(唐乾符四年)历书

59 现存最早泥活字印书——泥版试印初编

60 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

61 现存最早的铜活字本——宋诸臣奏议

62 现存最早的套印绘画——南无释迦牟尼佛像

63 现存最早的有文字的套印本——(元资福寺刻)金刚经注解

64 第一部论述图书馆活动的专著——藏书纪要

65 现存最早的写本围棋著作——棋经

66 现存最早的刻本围棋著作——忘忧清乐集

67 现存最早的象棋谱专书——梦入神机

68 最早的字书——史籀

69 第一部辑录甲骨文字的专书——铁云藏龟

70 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书——契文举要

71 第一部词典——尔雅

72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73 最早的韵书——声类

74 现存最早的韵书——切韵

75 最早的方言词典——方言

76 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康熙字典

77 最早的神话故事集——山海经

78 现存最早的神话小说集——搜神记

79 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80 现存最早的传奇小说——古镜记

81 现存最早且最大的古代小说总集——太平广记

82 现存最早刊刻的话本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

83 第一部古典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

84 最早的小说丛书——古今说海

85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86 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单篇——典论论文

87 现存最早的文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

哈哈,够多了没?

开卷有益

出处:宋·王辟之《绳水燕谈录·文儒》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阀,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释义:“开卷”就是翻开书,表示读书。比喻读书有好处。

故事:宋大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的时候,各地还存在着一些割据政权。统一全国的任务,直到他的弟弟赵光义当皇帝后才完成。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光灵,史称宋太宗。宋太宗统一全国后,立志宏扬传统文化,下令整理各种古籍。同时,又重视各种古代文化资料的收集。在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下令编纂《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和《文苑英华》三大类书,从而为保存和发扬我国的文化遗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太平御览》中引用的古书,十之七八现在已经无法看到了。所以,又可以说它是北宋前文化知识的总汇。这部书原名《太平编览》。编成后,宋大宗对它非常重视,规定自己每天看三卷,一年后全部看完;因而改名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平兴国年间皇帝亲自阅读的书。

宋太宗的政事非常繁忙,经常因处理其他事情而未能按计划阅读这部书,于是就在空暇的日子补读。侍臣怕他读得时间太久,影响身体健康,太宗说:“只要翻开书卷阅读,就会有收益,所以我不觉得疲劳。”

升堂入室

出处:《论语·先进》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子室也。”

释义:“堂”古代房舍的前屋,“室”后屋。“升”登上,升堂比喻刚刚入门。入室比喻更高境界。原意学习所达到的境地有程度深浅之别,现一般用来赞扬人在研究学问或钻研技术方面已深得老师的传授。

故事: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在40多年的办学中,共招收了3000多名弟子,其中著名的弟子有72人。子路便是72名弟子中的一个。子路向孔子表示,我像一根笔直的竹杆,生来可做一支好箭。还读书干什么。孔子开导他说,读了书就有了学问,好比在竹箭尾部装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锋利的金属头,这样箭就更有用了。子路听孔子说得很有理,便拜孔子为师。有一次,子路在孔子家里弹瑟。他人很刚勇,弹出的声音也像打仗一样充满着杀气。孔子是主张“仁”和“中庸之道”的,自然觉得这声音不平和,不满意他说:“他为什么要在我家里弹瑟呢”孔子的弟子听了老师这话,琢磨出这是老师对子路弹瑟作的不好的评论,对子路的看法顿时有了改变,言语中有些不尊敬。孔子知道后,就对大家解释说:“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内室。他已经有了一定的成就,只是没有达到高深的境地。”

韦编三绝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释义:“韦”是熟牛皮;“韦编”指用牛皮绳编连起来的竹简书。“三”是概数,表示多次;“绝”是断的意思。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后人用“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加以概括。用来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故事: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开诚布公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释义:人们把开诚心、布公道”简化为成语”,用来比喻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故事:三国时,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极得皇帝刘备的信任。刘备临终前,曾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结他,请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并且诚恳地表示,你能辅佐他就辅佐他,如果他不好好听你话,干出危害国家的事来,你就取而代之。刘备死后,诸葛亮尽全力帮助平庸的后主刘禅治理国家。有人劝他进爵称王,他严词拒绝,并认为自己受先帝委托,已经担任了这么高的官职;如今讨伐曹魏没见什么成效,却要加官进爵,这样做是不义的。

诸葛亮待人处事公正合理,不徇私情。马谡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位将军,在攻打曹魏时当前锋。因为违反节制,失守街亭;诸葛亮严守军令状规定,忍痛杀了他。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说自己虽然死去,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诸葛亮自己也为失守街亭等承担责任,请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左将军。他还特地下令,要下属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这在当时是罕见的。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于军中。他一生清贫,并无什么产业留给后代。

分庭抗礼

出处:《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抗礼,夫子犹有倨傲之容。

释义:“抗”原作“伉”,对等、相当的意思,表示宾客与主人分处庭中两旁,相对行礼,以示平等对待。后来比喻地位平等,互相对立。

故事:一天,孔子和弟子门在树林里休息。弟子门读书,孔子独自弹琴。一曲未了,一条船停在附近的河岸边,一位须眉全白的老渔夫走上河岸,坐在树林的另一头,侧耳恭听孔子的弹奏。孔子弹完了一支曲子后,渔夫招手叫孔子的弟子子贡、子路到他跟前,并且问道:“这位弹琴的老人是谁呀”子路高声说道:“他就是我们的先生,鲁国的君子孔子呀!”子贡补充说:“他,就是以忠信、仁义闻名于各国的孔圣人。”渔夫微微一笑,说:“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爱呀。”渔夫说完,转身朝河岸走去。子贡急忙把渔夫说的话报告孔子。孔子听后马上放下琴,猛然站起身,惊喜地说:“这位是圣人呀,快去追他!”孔子快步赶到河边,渔夫正要划船离岸,孔子尊敬地向他拜了两拜,说:“我从小读书求学,到现在已经六十九岁了,还没有听到过高深的教导,怎么敢不虚心地请求您帮助呢”渔夫也不客气,走下船对孔子说:“所谓真;就是精诚所至,不精不诚,就不能动人。所以,强哭者虽悲而不哀。强怒者虽严而不威,强亲者虽笑而不和。真正的悲没有声音感到哀,真正的怒没有发出来而显得威,真正的亲不笑而感到和蔼。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所以真是非常可贵的。以此用于人间的情理,事奉亲人则慈孝,事奉君主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

孔子听得很有启发,不住地点头。最后,孔子卑谦地对渔夫说:“遇见先生真是幸运。我愿意做您的学生,得到您的教授。请告诉我您住在哪里好吗”渔夫没有告诉他住在哪里,而是跳上小船,独自划船走了。这时,颜渊已把车子拉过来,子路把上车拉的带子送给孔子,但孔子全不在意,两眼直勾勾地望着渔夫的船影,一直到看不见船的影儿,听不见划水的声音,才惆怅地上车。子路对孔子出乎寻常的表现不理解,在车旁问道:“我为您驾车已经很久了,还没见过像渔夫这样傲慢的人。就是天子和诸侯见到您,也是相对得礼,平等相待,您还带有点自尊的神色呢!但今天,那个渔夫撑着船篙漫不经心地站着,而您却弯腰弓背,先拜后说话,是不是太过分了呢我们几个弟子都对您这举动觉得奇怪,对渔夫怎么可以这样恭敬呢”孔子听了子路的话很不高兴,伏着车木叹口气说:”唉,子路,你真是难以教化。你那鄙拙之心至今未改!你靠近一点,我告诉你听:“遇到年长的不敬是失礼,遇到贤人不尊是不仁、不仁不爱是造祸的根本。今天这位渔夫是懂得道理的贤人,我怎么能不敬他呢”

一字千金

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称赞文辞精妙,形容文章价值极高。

故事:秦始皇赢政年幼继位,任用大商人出身的原相国吕不韦辅政。吕不韦认为,象秦国这样的强国,应该招纳更多的学者名士,提供他们更高的待遇,这才相称。他门下拥有宾客三千,家僮万人。这些文人在他组织下共同编写了《八览》、《六论》、《十二纪》等巨著,内容包罗万象,通贯古今,题名为《吕氏春秋》。他下令把全书张挂在京城咸阳的市门上,一旁放着千金重赏,公开宣布说:“能指出书中不足、增加或删去一字者,赏给千金。”

吕不韦这样大张旗鼓地宣传,也是为自己扩大影响,张扬政治权势。那时人们慑于吕不韦的位高威重,谁也不愿出面指摘《吕氏春秋》的缺失,著作公布一个多月,前来观看的人成千上万,却始终没有一个人出来改动一字、领取千金之赏。于是,吕不韦下令集中人力抄录全文传送各地,他的名声因此远扬天下。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有咸阳市千金悬赏的故事,成语“一字千金”流传至今。

大器晚成

出处:《三国志·魏书》“此所谓大器晚成者也,终必远至。”

释义:形容成名较晚。

故事:袁绍身边的一位门客,名叫崔琰,他从小喜习武艺,到了23岁才开始读《论语》、《韩诗》.求师学习。由于他刻苦努力,学问也逐渐多起来。当时袁绍的士兵非常残暴,掘开坟墓将尸骨暴露出来。崔淡劝说袁绍不要这样做,袁绍认为他说得对,封他为骑都尉。后来,崔琰跟随曹操,为曹操出了不少主意。在他作尚书时,曹操想立曹植为嗣子,而崔琰反对,他说:“自古以来的规矩是立长子,怎么能立曹植呢”曹植是崔琰的侄女婿,尽管是亲属他也不偏袒,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公正,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既无成就也无名望,亲戚朋友都看不起他,可是崔琰却很器重他,崔琰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崔林将来一定会成大器。”后来,崔林果然当上了翼州主簿、御史中丞,还在魏文帝手下任过司空。

给分啊~~谢谢

昨天苏老湿的一篇书评让我重新认识了这本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虽然这是一本儿童启蒙作品,但其中的文字对现代年轻人安身立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很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尤其是学生因为跟社会接触不多,没有分辨世事险恶的能力,更不懂得人情世故。他们轻则四处碰壁,重则付出生命的代价。就像前不久新闻报道的深陷传销而死的大学生,让人为之叹息。

正如苏老湿文章中所说这本书适合碎片化阅读,因为每一句话就在讲一个人生智慧,前后没有关联。内容虽然短小,但字字值得用心体会。以下摘录两段值得细细品味的警句共勉。

01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说的是繁华的地方适合发展,清静的地方适合生活。因此,人们往往在年轻的时候选择在繁华的大都市谋求出路,人越多的地方市场的需求越多,机会自然多。现在的北上广一线城市容纳了很多年轻人的梦想,这里是他们求生发展的地方。

偏僻幽静的地方最适宜安身。人到晚年或奋斗很长时间后,希望找一个僻静的地方享受生活。小城市生活节奏慢,适宜居住。人在繁华落尽、归于平淡之后,就应该退出纷争。

作者 与君成悦 写的一篇毕业后选择小城市的文章就印证了这句话。她和爱人都是北大研究生,毕业后选择回小城市工作发展,工作生活能够平衡,找到自己人生奋斗的意义,在哪里都可以活出精彩。

选择大城市的人忍受高昂的房租,拥挤的交通。他们有的是不愿意在小城市安稳一生,有的是碍于脸面,没有混出模样来不愿意回老家认怂。

02

从小我们就对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耳熟能详。在春天就应该为一年的事情做打算,黎明时分就该为一天的事情做打算。强调的就是要提前规划自己的目标和人生。一生之计在于勤,一个勤字道出了成功的秘诀。虽说有些事情要靠天赋才能做成功,但缺少了勤奋则必然失败。

有一个靠写微信公众号文章成功的小伙子叫粥左罗。2014年7月他从北京体育大学毕业后,就成了千万北漂中的一员,找不到好工作,只能从摆地摊卖明信片开始做起。

但是,从卖明信片的地摊贩,到底薪2300元的服装店员,到月薪5000的公众号我,再到成为年薪50万的副总裁、首席新媒体讲师,他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在做我期间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在新媒体写作研究上。虽然对外宣传里只是轻描淡写的提了一句,他认真研读别人的作品,总结掌握了新媒体写作的套路。殊不知他在背后为之付出了多少汗水。没有勤奋,他不会取得今天的成就。

这句话的意思是控制自己不随便讲话就如同塞紧的瓶口,摒除私心杂念就像坚守城堡防备敌人。祸从口出,发表言论要三思而行,不随便议论是非。要想做出一番成就,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让自己有强大的自律力,朝着目标坚持不懈的走下去。

一本古书可以让我们收获人生的大智慧,值得我们去认真拜读。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是明成祖朱棣 1创造了我国封建历史上官方空前绝后的一次大航海——郑和下西洋。

郑和是举世闻名的伟大航海家,从1405年起的28年间,受永乐派遣,他曾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远达红海与非洲东海岸,遍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和非凡勇气,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回首历史这种精神和品德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动力。

郑和下西洋还促进了东南亚各国繁荣稳定,而且对亚洲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比其他国家的航海家都早了近百年。

郑和船队超过二百艘,其宝船的载送量达到一千多吨,船队总人数达二万多人。

郑和不愧是一位伟大的航海家。

思想有多远,步伐才能走多远;目光有多宽广,胸怀才能有多博大。

郑和每次远航,都是万人出征、百舸齐发,帆阵如云、旌旗蔽天,其规模之庞大、组织之严密、装备之精良、气势之旺盛,让亚洲任何一个国家乃至所有欧洲国家的海军联合起来都“无与匹敌”。

而后来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的船队只有几条船,最多不过20条船。

[ 转自铁血社区 ://bbstiexue/ ]2营建了我们封建历史上最有价值,最具智慧和最能代表中国汉文化的皇城,——北京城,如果不是永乐,北京现在也只不过是一座很普通的城市,如果不是永乐,中国的汉文化就少了一座最有价值的丰碑。

北京故宫是大明王朝的皇宫,是明朝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

只是到了后来满清统治者入关后也不由不惊叹明朝建筑艺术的博大精深,自甘无法超越、望尘莫及才加以继续利用。

外朝三大殿是其中最主要的建筑,也是故宫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组建筑。

故宫巍峨雄伟,金碧辉煌,象征着帝王的权利至高无上。

这里有高大的宫殿象征着王权,宽阔的广场和后宫所居殿宇的富丽堂皇,以及御花园的繁茂,还有皇帝处理机密国事的议政之地等等,大大小小的殿宇、房屋鳞次皆比,错落有致,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数百年来,散发着古老而威严的光芒。

3朱棣在文治上也颇有建树,《永乐大典》的编纂就足以证明。

《永乐大典》是解缙等人组织编修的,被誉为古代类书之冠。

与清代的《四库全书》相比,《永乐大典》更具价值,因为他对古代的书集只是做了收集、整理、分类,并没有大的改动。

而《四库全书》却有很多内容被编者修改了,使古籍的原貌遭到了破坏。

因此《永乐大典》无愧于古代类书之冠的称号。

《永乐大典》,明代官修的大型综合性类书。

始纂于永乐元年(1403年),永乐五年完成。

计两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三亿七千万字。

主编为解缙、姚广孝等。

成祖朱棣赐书名为《永乐大典》,并亲撰序言以纪其事。

《永乐大典》正文为两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凡例目录六十卷,装订为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

该书编成后,即珍藏在南京的文渊阁。

永乐迁都后,又移至北京,深藏在故宫内的文楼(即文昭阁)里。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八月,誊写副本一部,从此《永乐大典》才具有正副两部,分别珍藏在文渊阁和皇史两处。

全书举凡天文、地理、人伦、国统、道德、政治制度、名物、奇闻异见以及日、月、星、雨、风、云、霜、露和山海、江河等均随字收载。

全书分门别类,辑录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资料,大凡经史子集与道释、医卜杂家之书均予收辑,并加以汇聚群分,甚为详备。

它保存了明代以前大量的哲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丰富而可贵的资料。

4明成祖五次亲征蒙古——“水无常行,兵无常势,能因敌变化取胜者,得势者也” 明永乐八年至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五次御驾亲征漠北蒙古诸部,其气魄为历代帝王所罕见。

明成祖五次亲征蒙古,有效地打击了蒙古贵族势力的侵扰破坏,保障了各民族的安宁,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中央政权的统治地位。

总结——朱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作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手笔皇帝之一。

他继承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诸多英明政策,战而不乱,开而不禁,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

这位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修复秦长城、扩建大运河、建造紫禁城、编纂《永乐大典》、爱好天文的皇帝,登高望远,看到了蔚蓝色波光的诱惑,遂出台一系列发展造船工业、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的政策。

由此,中华文明的脚步迅速从陆路向海上拓展。

总结——朱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中国历史上作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大手笔皇帝之一。

他继承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诸多英明政策,战而不乱,开而不禁,保持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稳定。

这位把国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修复秦长城、扩建大运河、建造紫禁城、编纂《永乐大典》、爱好天文的皇帝,登高望远,看到了蔚蓝色波光的诱惑,遂出台一系列发展造船工业、海上运输和对外贸易的政策。

由此,中华文明的脚步迅速从陆路向海上拓展。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