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腰痛分五种,看看你是哪一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2收藏

中医辨证腰痛分五种,看看你是哪一种?,第1张

中医认为腰痛可能是外伤导致腰部气血不顺畅从而导致腰脊及周围部位疼痛,也有可能是肾精亏虚,腰腹失于濡养,而后感邪、劳累、闪挫等因素所致。从中医的角度,腰痛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你属哪一种

一、寒湿腰痛:腰部会因温度降低疼痛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湿及阴雨天疼痛明显。所以日常要注重保暖,采用热疗的方式能有效缓解疼痛。切记不能使用生冷食物,可能会加重腰部疼痛。

二、湿热腰痛:腰部暑湿阴雨天疼痛明显,活动后可减轻,饮食爱吃油腻刺激的、脾胃失调、体内上火。可用热毛巾局部热敷疼痛部位,多卧床休息,平时多吃降火食物,如冬瓜,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等功效,还可食用薏米、莲藕、绿豆汤等。

三、淤血腰痛:腰痛固定不移,轻者仰俯不便,重者均不能转侧,痛处不能按揉,多有外伤时,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点。阻滞经络,气血流通不畅,疼痛加剧,故疼痛固定于一处而不移。治疗应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可以服用中药调理配合针灸治疗,同时注意卧床休息。

四、肾阴虚腰痛:腰部酸痛且无力,伴心烦少眠,口干舌燥,舌红少苔。腰痛肾阴虚在治疗的时候可以吃滋阴补肾的中成药物来进行治疗,另外需针对腰痛进行局部治疗,可以在大肠俞穴、命门穴、八髎穴进行艾灸,既能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腰痛的症状,同时也能够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改善肾阴虚的情况,从而达到缓解腰痛的目的,肾阴虚在治疗期间一定要改善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五、肾阳虚腰痛:腰部隐痛,酸软无力,局部发凉。当肾阳虚的时候,会出现腰膝酸软,腰痛,精力减退,畏寒肢冷,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甚至不孕。在治疗上,建议吃温肾助阳的中成药物,但是需要在专业的中医师,辨证论治的指导下进行服用。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主腰脚”。腰腿与肾联系最为密切。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由于肾藏有先天之精,为脏腑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其主要生理功能为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并司水液代谢,肾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窍于耳和前阴、后阴。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那么腰椎,脊椎乃至整体骨骼的支撑、运动强度和耐久力的维持,就主要决定于肾,故《素问·宣明五气篇》谓:“肾者……其充在骨”。

《素问·灵兰秘典论》称肾为“作强之官”。若肾精不足,骨髓空虚,便会出现腰痛膝软胫酸足跟痛,甚至腰脊不举、足不任身等症。由于腰部与肾脏的密切关系,故肾脏有病,往往最先反应于腰部,而以腰酸腰痛为显著症状。凡房劳过度,久病失养,肾精气阴阳不足,常为腰痛的主要原因。故《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肝位于腹部,横膈以下,右胁之内。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谋虑所出,其主要生理功能为主疏泄和主藏血,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腰与肝脏的关系主要是肝藏血而血养筋。按照中医学理论,筋,又称筋膜,附着于关节附近及肌肉周围,近似于筋膜、肌腱、腱鞘、韧带、关节囊、神经、滑液囊等组织,是联络关节、肌肉,专司运动的组织。筋的收缩弛张,对关节的活动及运动的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故《素问·痿论》言:“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者也。”因为筋的一切运动都离不开血液的供给,而且血液供给的多少,也对运动的正常与否,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而肝主藏血司血液的贮存与血量的调节,所以筋的营养来源,也就主要依靠着肝脏。这就是《素问·经脉别论》所谓:“肝,*气于筋。”《素问·痿论》所谓“肝主身之筋膜”。只有肝藏血功能正常,肝血充足,人的运动才能灵活自如,健全有力。既不会收缩过度而发生痉挛拘急,也不会弛软无力而导致痿软迟钝。若肝血虚,则筋脉不得濡养,遂产生腰腿疼痛或下肢筋脉痉挛麻木。如《普济方》中所说:“夫足少阴肾之经也,属于腰脚而主于骨,足厥阴肝之经也,内血而主于筋。若二脏俱虚,为风邪所乘,搏于经络,流注筋骨,故令腰脚疼痛,筋脉挛急,不得屈伸也。”

由于人体气血亏虚,阳气不振,腠理空疏,卫阳不固的情况下,风寒湿邪得以乘虚侵袭而发为腰腿痛,所以《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三气也。”可见,在腰腿痛病中,主要病因为风寒湿邪。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伤人损伤阳气,阳气受伤,气脉不通,不通则痛;寒主收引,寒凝气滞,筋失所养,亦可见筋肉挛缩,湿性重着,其性粘腻,其伤人可引起腰部强硬、屈伸不利,痛似折断等。

《外科证治全书》中说:“诸痛皆由气血瘀滞不通所致”。用力过度,脉络充血而外渗,可形成瘀血;若心气不足,血脉不通,血液瘀滞,亦可形成瘀血,瘀处于腰部,疼痛由生。

由此可知,中医认为腰腿痛与肝肾虚衰、正气不足、气血凝滞和感受风寒湿邪关系密切。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腰椎病?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所以腰痛的原因大多数是和肾有关。

生活中常见的腰痛原因有如下几种,对号入座看看,有没有你的症状呢?

第一:肾精亏损,体质非常虚弱或者年纪大了身体劳累导致的,没有濡养筋骨导致的腰痛病。

第二:外力损伤,例如摔倒气血淤滞,或者腰部用力不当导致经脉气血淤阻在腰部而产生腰疼。

第三:寒邪入侵,导致的气血不畅。亦可阻遏经络而至腰痛。

归根上面几点,就是由于肾气虚损以至于筋骨失养才会引发病症的产生。

所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专治腰痛的经验方:

方子组成:熟地黄、杜仲、当归、白芍、桃仁、川续断、红花、狗脊、牛膝、三七。

方中重用滋补气血之物;另外增加了熟地、牛膝等补肝肾的药材,用于补益肾中精血。诸药并用,便可消除血虚肾亏导致的腰部酸痛。

案例:周先生,42岁,腰痛两年。经常感觉到这腰啊,一累就疼,一站就酸。期间调理过一段时间,但作用不明显,近段时间疼痛加重,前来就医。观其舌苔,发现舌质淡、舌苔白腻、舌体肥大。

综合上述情况,是典型的精血不足肾亏虚导致的腰肌劳损。于是就用上述方子,服药半个月,明显感觉自己腰部疼痛感少了很多,加减用药一个月之后,明显感觉身体轻松很多疼痛感已经消失,身体活动自如,当时还特意打了个电话告诉我说自己真的是太开心了。也许当医生的每次最开心的时候就是患者告诉自己康复的时候吧。

腰疼对于我们的身体也和生活有着息息相关的作用,平时我们一些老年人或者中年人都会出现腰痛的症状,而且如果是交通的话,会对自己的身体带来一些危害,平时的时候腰痛就是痛不欲生的,而且腰痛,我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个很不好的影响,那么四种腰痛症状教你也绝妙之法,到底是怎样的治法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相关的介绍。

腰痛治法是什么呢告诉你以下4种腰痛症状中医绝妙治法!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而言。“腰为肾之府”,所以腰痛和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腰痛有外感与内伤等原因,主要应以内因为主,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临床腰痛一症,大多见于老年或素体虚弱者,即是此故。《证治准绳》云:“有风、有湿、有寒、有热、有挫闪、有瘀血、有滞气、有痰积,皆标也,肾虚,其本也”。西医的风湿病、类风湿病、腰部肌肉骨胳的劳损及外伤等多种疾病,也可按此法辨证施治。

1、肾虚腰痛。腰部空痛酸软,绵绵不已,喜捶喜按,腰膝无力,劳后尤甚,卧则减轻。偏于阳虚者,面色白,怕冷,四肢不温,舌淡;偏于阴虚者,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手足心热,舌红。

偏阳虚者宜补肾助阳,右归丸为主方;偏阴虚者宜补肾滋阴。以左归丸为主。如腰痛日久不愈,并无明显阳虚或阴虚症状者,可服用青娥丸补肾以治腰痛。

2、湿热腰痛。腰痛而有灼热感,口苦口干,烦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

[通治方]

龚信:补肾汤,治一切腰痛。

破故纸(酒炒) 小茴(盐酒炒) 玄胡索 牛膝(去芦,酒洗) 当归 杜仲(酒炒)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各9克

上锉1剂。生姜煎服。

--《古今医鉴》卷十

[辨证方]

1、寒 证

陈士铎:人有露宿星月下,感犯寒湿之气,腰痛不能转侧,方用转腰汤。

白术30克 杜仲15克 巴戟天15克 防己15克 肉桂3克 苍术9克 羌活15克 桃仁5粒

--《辨证奇闻》卷五

梁子材:五积散,治腰骨脚骨酸痛,寒邪客于经络者。

当归 苍术(米泔水浸) 陈皮各3克 麻黄(去净节) 厚朴(制) 干姜 枳壳(面煨,去瓤)各24克 半夏(制) 白芷各21克 党参(去芦)桔梗 肉桂(去皮,另炖) 茯苓各15克 川芎12克

加生姜3片、葱3根煎。

--《不知医必要》卷三

陈修园:新定薏仁汤,治腰痛筋挛,难以屈伸者。

薏仁30克 附子3~6克 木瓜4.5克 牛膝6~9克

水煎,空心服。

--《医学从众录》卷六

:凡见疼痛较剧、遇寒更甚、局部不温、舌黯不红者,为寒盛,川乌为必用之品,配伍麻黄,其力更宏。

川乌5克 麻黄10克 桂枝6克 酒当归10克 地龙10克 木瓜l0克 甘草5克

曾治一郭姓患者,腰能疼痛如掣,向下肢放射,不能直立步履己二月,夜间疼痛加剧,形寒肢麻,肢端不温,舌器苔白,脉沉细,西医诊为坐骨神经痛,前虽投温经散寒之品,疗效不著。此乃痼阴沉寒凝于经脉,非川乌、麻黄之属,难以奏功,遂投上方6剂,服后腰痛大减,已能直立。守方加鸡血籐20克,又进6剂,疼痛缓解,已能独自行走。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痹证专辑》

尚尔寿:加减阳和汤方乃吉林名老中医尚明斋所传,系《外科全生集》阳和汤加减化裁而成,尚老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余用数年,屡用屡效,一般服药3~4剂即有明显效果。

麻黄10克 熟地20克 油桂5克 白芥子15克 焦白术15克 鹿角霜50克 玄胡25克 桃仁15克 赤芍15克 茯苓15克 生甘草15克

水煎服,每日l剂。

--《千家妙方》上册

张鉴铭:强腰散,治慢性腰腿痛。

川乌30克 肉桂30克 干姜30克 白芷20克 南星20克 赤芍20克 潮脑30克

将上药共研为极细粉末。每次用30~50克,开水冲调如糊状,摊于纱布上,趁热时敷贴于痛处,隔日一换。

彭素珍,女,50岁,厨师。患腰痛数年,入冬更甚,屡治无效,疼痛加剧,卧床二月余。来时左侧下肢不能触地,需人搀扶,呈跳跃状进,询前诊断为「增生性脊柱炎,伴左侧坐骨神经痛」。检查:腰肌萎缩,膝呈蜷屈状不能伸,伸则剧痛,面色青白,畏冷着重衣,脉沉迟。诊为寒痹型腰腿痛。以强腰散l00克外敷,5次后痛稍减,10次后痛大减,可步行来院,经二月余治疗,已基本痊愈。

--《中国中医药报》1990;3:5

2、虚 证

张锡纯:曾拟益督九一方,徐徐服之,果系肾虚腰痛,服至月余自愈。

杜仲120克(酒浸,炮黄) 菟丝子90克(酒浸,蒸熟)

续断60克(酒浸,蒸熟) 鹿角胶60克

将前3味为细末,水化鹿角胶为丸,黄豆粒大。每服9克,日2次,服药后嚼服熟胡桃肉l枚。

--《哀中参西》中册

何惠川:治肾虚腰痛,痛时悠悠戚戚,屡发不已,劳动即痛。

杜仲 补骨脂 青盐各等分

共为末,入猪腰子内蒸熟,好酒下,连服数次即效。

--《文堂集验方》卷一

3、实 证

陈士铎:人有两腰重如带三千文不能俯仰者,此病因房劳力役,又感风湿而成。方用轻腰汤。

白术30克 薏仁30克 茯苓15克 防己1.5克

水煎服。

--《辨证奇闻》卷五

江世英:腰肌劳损,多有慢性外伤史,腰部隐痛,劳后加剧,腰部活动受限,或与天气变化有关,局部有压痛等。治宜温经通络,行气活血,补益肝肾病基本方:骨碎补15~30克,自然铜9克,苏木9克,丹参18克,乳香9克,没药6克,黑老虎30克,牛大力18克,路路通9克。

肾阳虚,可加*羊藿、葫芦巴或仙茅、巴戟天;肾阴虚者,可加黄精、枸杞或熟地、石斛;夹瘀积内伤者,可加透骨消、川断或怀牛膝;兼背部痛者,可加石南籐、石菖蒲等。

--《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痹证专辑》

张锡纯:凡其人身形不赢弱而腰疼者,大抵系关节经络不通,治以下方:

生淮山药30克 大生枸杞24克 当归12克 丹参12克 生明没药12克 生五灵脂12克 穿山甲(炒,捣)6克 桃仁6克 红花4.5克 蟅虫5枚 广三七6克(捣细)

先将前10味煎汤l大盅,送服三七细末一半,至前渣再服时,仍送服其余一半。

天津保安队长李雨霖,腰疼数年不愈,疼剧时心中恒觉满闷,轻时则似疼非疼,绵绵不已,亦恒数日不疼。其脉左部沉弦、右部沉牢,自言服药数百剂,其疼卒未减轻。为拟此方,服至3剂,腰已不疼,心中亦不发闷,脉较前缓和,不专在沉分。遂即原方去山甲,加胡桃肉12克,连服10剂,自觉身体轻爽,腰疼从此除根。

--《衷中参西》中册

顾丕荣:脊维骨质增生,初起腰疼不能俯仰,继而颈痛不能转侧,久痛入络,腰痛引腿,颈痛引臂,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

鹿角粉4.5克(分吞) 炮山甲9克 鸡血籐30克 地龙9克 桃仁9克 白芥子6克 当归9克 炒赤芍6克 没药9克 蜈蚣粉2.4克(分吞) 骨碎补9克 威灵仙6克 五加皮9克

水煎服。此法治疗足根骨刺,膝关节骨质增生亦多收效。

--《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

龚廷贤:胡桃丸,治腰痛。

乳香 沉香 木香 母丁香 大茴香 干姜 杜仲(姜汁炒,去丝) 没药 菟丝子(酒制) 破故纸(酒炒)各等分 胡桃4个(去壳)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黄酒送下。

--《万病回春》卷五

孟文瑞:治腰痛因闪挫跌伤者。

大茴香3克 山甲3克 玄胡3克 黑丑15克 陈皮1.5克 炙草1.5克 木香2.4克

共为细末。黄酒调服6克,1日服3次。

--《春脚集》卷二

汤辅康:用消肥散(汤)治疗风湿性腰椎肥大病人10余例,均获得满意疗效。

杜仲9克 续断9克 赤芍9克 归尾9克 土鳖虫6克 秦艽6克 金毛狗脊9克 摇竹消9克 蜈蚣3条 三七3克 鳖甲9克 枳壳9克 青竹根(青摘竹之根)10厘米 水煎服,每日l剂。

--《千家妙方》下册

[食疗方]

王怀隐:九仙薯蓣煎,治腰脚疼痛。(虚证)

   薯蓣(山药)500克 杏仁3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 生牛乳600毫升

上烂研杏仁,入牛乳,绞取汁,以杏仁尽为度,后取薯蓣相和,都人新瓷瓶盛之,密封瓶口,安于釜中,以重汤煮l伏时乃成。每日空心以温酒调l匙服之。

--《圣惠方》卷九十五

王怀隐:鹿角胶煎,治五劳六极七伤,腰背疼痛,四肢沉重,百事不任,身无润泽。(虚证)

鹿角胶500克 生姜250克(捣,绞取汁) 生地黄500克(捣,绞取汁) 生天门冬500克(捣,绞取汁) 白蜜250克牛酥250克

上药,先煎生姜、地黄汁十余沸,可折一分;下蜜,次下酥等汁,又煎三五沸,即下胶未搅令胶消尽,即倾于瓷器中,搅令凝。每服空腹及晚食前以温酒调下半匙。

--《圣惠方》卷二十六

王怀隐:羊脊骨羹方,治肾气虚冷,腰脚疼痛,转动不得。(寒证)

羊脊骨l具(捣碎。以水2000毫升,煎取600毫升) 羊肾l对(去脂膜,切) 羊肉60克(细切) 葱白5茎(去须)粟米60克

上炒肾肉断血,即入姜葱五味,然后添骨汁,入粟米煮成羹,空腹食之。

--《圣惠方》卷九十七

陈乐天:治腰痛。(虚证)

用猪腰l付,去内筋膜,装破故纸、杜仲末,线扎好,将黑料豆90克,以猪腰子放豆中,水比豆高l指,少入盐两匙,煮三四滚,闷l时,药末弃去,将腰子空心嚼吃,料豆常吃,不过3服即愈。

--《回生集》卷上

李梃:猪肾酒,治肾虚腰痛。用童便2盏,好酒l盏,以新瓷瓶贮之,取全猪腰子l对在内,黄泥密封,日晚时以慢火养熟,至中夜止,待五更初以火温之,发瓶饮酒食腰子。病驾者只一月效。(寒证)

--《医学入门》卷三

刘盛花:鸡瞻汤,治素体虚弱,风寒湿邪侵袭所致坐骨神经痛。(虚证)

鸡1只(公母均可) 活蟾蜍7个 大

清代逐瘀名家王清任说,治疗痹症时,明知受风寒,用温热发散药却不愈。明知有湿热,用利湿降火药也不见效。久而久之,病人肌肉消瘦,于是想这是不是阴虚呢,赶紧用上滋阴药,也是吃了白吃。这就要考虑怎么处理内在已凝之血了。

1 疼痛

2 肿胀

3 局部硬结或瘀斑

5 舌象

6 脉象

身痛逐瘀汤正是王清任为痹症有瘀血献上的绝杀技。有活血祛瘀,通经络,祛风除湿,止身痛之功。

组成:秦艽3g,川芎6g,桃仁9g,红花9g,甘草6g,羌活3g,没药6g,当归9g,灵脂(炒)6g,香附3g,牛膝9g,地龙(去土)6g。水煎服。

方中诸药,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祛瘀。没药,灵脂,香附行血气,止疼痛。将气滞血瘀尤其是血瘀问题处理掉。剩下的风寒湿热,由秦艽,羌活祛风除湿。牛膝、地龙疏通经络以利关节。甘草调和诸药。由此祛风除湿,活血祛瘀,行气镇痛,通利关节,面面俱到。

尤其开方之首秦艽和收尾之将地龙。秦艽祛风除湿,地龙活血通络。

秦艽辛苦平。润而不燥,无论寒湿、湿热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之病,无论新久,均可应用。是治疗风湿关节痛等的佳药,很多痹证方可见。

地龙长于土中,性寒清热。以其蠕动善行,长于通行经络,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经络阻滞,血脉不畅,肢节不利。并可将它药带至病症之所,共同暴打病痛,并将落花流水之败兵从便便赶出去。

故而本方集活血化瘀与祛风除湿双手段,不仅治本,且治标。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凡气滞血瘀之腰间盘突出、腰椎增生、颈椎病、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甚至带状疱疹等,均可用治。

提醒提醒:每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据情况辨证加减,建议找专业医生指导哦。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内外标本:内伤肾虚为本,外感、闪挫为标。

(2)辨新旧虚实:新病卒痛多实,久病多虚;壮年外感多实,老年体质多虚;虚证中久事劳役多气虚,房事过度多精虚。

(3)辨疼痛性质:悠悠酸痛多虚(但酸不痛多为肾虚);隐痛重着阴雨天加重多湿;冷痛拘急多寒;痛处喜冷,遇热痛甚多热,局部刺痛,按之痛甚,多闪挫,血瘀。

2.治疗原则实者泻之,祛邪通络;虚者补之,宜补益肾精,填髓壮骨;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者宜分清标本虚实主次,标本兼顾。

3.应急措施腰痛多以外伤急发剧烈疼痛,为缓解疼痛可采用下列方法:

(1)针刺殷门、人中、委中、承山、阿是穴,强刺激,留针15~20min。

(2)耳针腰椎、腰痛点、骶椎。

(3)服云南白药,三七伤药片或跌打丸。

(4)地鳖虫,焙黄研末,每服3g,2/d,黄柏煎水冲服。

(5)七厘散或冬乐膏等外敷或外贴。

4.分证论治

(1)寒湿腰痛

主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痛不减,阴雨天则加重;苔白腻,脉沉细而迟。

治法:祛寒除湿,温经通络。

方药:甘姜苓术汤加味。干姜5g,茯苓15g,炒白术12g,狗脊10g,骨碎补10g,汉防己10g,炙甘草6g。

(2)湿热腰痛

主证:腰痛重着而热,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口干口渴;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经活络。

方药:四妙丸加减。苍术10g,黄柏10g,薏苡仁30g,牛膝10g,萆薢10g,汉防己10g,当归10g,炙甘草6g。

(3)瘀血腰痛

主证:腰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舌质黯紫,或有瘀斑,脉涩。部分患者有外伤史。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当归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没药10g,五灵脂10g,秦艽6g,羌活6g,香附10g,牛膝10g,甘草6g,地龙10g。

(4)肾虚腰痛

主证: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偏阳虚者,则少腹拘急,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偏阴虚者,则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偏阳虚者,宜温补肾阳;偏阴虚者,宜滋补肾阴。

方药:偏阳虚者宜右归丸。熟地黄10g,山药10g,山茱萸10g,枸杞子10g,川牛膝10g,鹿角胶10g,龟板胶10g,肉桂6g,熟附子10g。

偏肾阴虚者用左归丸化裁。龟板胶10g,熟地黄12g,山茱萸10g,鹿角胶10g,枸杞子10g,山药15g,菟丝子10g,牛膝10g。

5.针灸疗法主穴:大椎、肾俞、承山、殷门、委中。寒湿,湿热者加足三里、三阴交穴;脾虚者加脾俞、足三里穴;肝郁者加期门、行间穴;瘀血者加血海、人中。

外感急性腰痛者多用泻法,内伤慢性腰痛用补法,虚实兼夹者宜平补平泻法。针刺后通常留针20~30min,1/d,半个月为1个疗程。寒湿、脾虚、肾虚者可用灸法、火罐疗法。

6.推拿疗法推拿取穴以近取法为主,尤其是近取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的经穴。施术部位主要在腰背部,光在腰郝疼痛区及其周围应用攘法式推法,配合按压所取诸穴,如肾俞、大肠俞、居髎、环跳、殷门及压痛点。

预防避免寒湿,湿热之邪外侵,勿坐卧湿地,勿冒雨涉水,身劳汗出后及时擦拭身体,更换衣服。保持正确的坐、卧、行体位,劳作后要适当体息,避免腰部劳损,节制房事,勿使肾精亏损,不可强力举重,不可负重久行,避免腰部跌、仆、闪、挫。

中医辨证腰痛分五种,看看你是哪一种?

中医认为腰痛可能是外伤导致腰部气血不顺畅从而导致腰脊及周围部位疼痛,也有可能是肾精亏虚,腰腹失于濡养,而后感邪、劳累、闪挫等因素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