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叶天士的行医经验中人们提取出了什么素
从叶天士的行医经验中人们提取出了青蒿素。
青蒿素,无论是从很多媒体的报道还是我们顾名思义,都给人一种印象:它都源自于一种菊科植物——青蒿。然而,这是一个有点让人啼笑皆非的错误。真相是:青蒿中不含青蒿素,青蒿素是从它的近亲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与黄花蒿有什么关系?说古医书里的青蒿是植物黄花蒿,原因有三:第一,黄花蒿很皮实,不择土壤,它随风摇曳的身影遍及全国乃至全球的北温带。相比之下,青蒿就娇气多了,适应力差、资源稀少。
在我国,仅东北、华北至华南地区有零星分布,而且喜欢择水而居。第二,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青蒿的花期是农历七、八月份,也就是说它在秋天开花。这点,与植物学上黄花蒿的花期吻合。植物学上,青蒿的花期在夏季,即阳历的6~7月份。第三,植株气味、花朵大小方面,也能证明医书中的“青蒿”,就是植物学上的“黄花蒿”——黄花蒿气味浓郁,花朵较小,而青蒿气味清淡,花朵较大
屠呦呦创造“青篙素”这一巨大的医药财富的源泉在于:中医和中药是巨大的医疗资源,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贝。100多年来,西医传入中国,好像西医才是正统的治疗手段,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宝贵财富被弃之一边,当作封建垃圾批判。
青蒿素是我国医药卫生科学工作者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运用现代化科学知识和方法,从青蒿中提取出来的。青蒿素的成功制取借鉴了许多中国传统的中草药医书,例如东晋名医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元朝《丹溪心法》、明朝《普济方》、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等。然而这些医书的记载都不是很详细,且没有说明其科学依据,屠呦呦研究员就以这些医书作为重要参考,并从东晋葛洪的处方“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中 到了灵感,再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验,终于成功地提取出青蒿素。如果全盘否定中国古代科学,也就没有今天的青篙素!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她的“韧劲儿”。青蒿素的发现谈何容易,屠呦呦和其团队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世人难以想象。如果没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儿”,科学实验难有建树。
“千锤万凿出深山”,学习她的“钻劲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引发疟疾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科学家们开始寻找新药。在漫长的探索中,中国政府也启动了“523项目”,屠呦呦开创性地发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37626262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如果没有勇于探索的“钻劲儿”,这项科研成果很可能付诸东流。
“柳暗花明又一村”,学习她的“悟劲儿”。屠呦呦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她查阅经典医书、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做了2000多张资料卡片,最后整理出一个60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草药的《抗疟单验方集》。“我们祖先早有用青蒿治疗疟疾的经验。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出来呢?”屠呦呦再次翻阅古代文献寻找答案。《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如果没有“悟劲儿”,屠呦呦不会想到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首次采用乙醚低温提取,如愿获得抗疟效果明显的青蒿提取物。
“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她的“补劲儿”。大学时学的是西医,毕业后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受过两年半的“西医学中医”教育。西学中的屠呦呦在中医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就在于她的“补劲儿”。不断注入新知识,贯穿中医精粹,形成了渊博的学识,才会到达“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不畏浮云遮望眼”,学习她的“敢劲儿”。屠呦呦专心做科研,耐得住寂寞与枯燥,勇于面对质疑,不为世俗所动,不图“短平快”,终于站在科学的巅峰,接受全世界的瞩目。
从叶天士的行医经验中人们提取出了什么素
本文2023-10-16 15:09:4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7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