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荆公拒参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文言文阅读荆公拒参,第1张

1 荆公拒参文言文翻译

荆公拒参原文:

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

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公面黧黑,门人忧之,以问医。医曰:“此垢汗,非疾也。”进澡豆令公颒面。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荆公拒参翻译:

王荆公(安石)得了哮喘病,要用紫团山人参入药,确找不到这东西。恰好当时薛师政从河东回来,刚好有这种人参,便赠送给王安石几两用,王安石却不接受。

有人劝荆公说:“大人您的病不用这味药没法治,这病着实令人担心哪,没必要退回这些赠药啊。”王安石说:“我一辈子没用紫团参,也活到今天了。”最后也没接受。

荆公面色粗黑,他的幕僚门人因此而担心,便向医生询问。医生说:“这是出汗后的淤垢,不是病。”于是这些门人向荆公进献澡豆(估计是皂豆一类类似肥皂的洗面东西)让他洗脸。王公说:“既然老天赐我一副黑面孔,澡豆又能拿我怎么样呢”

此文出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梦溪笔谈》的撰写时间,历来有多种说法。胡道静在《梦溪笔谈校正·引言》中提出:“《梦溪笔谈》撰述于1086-1093(宋元祐年间),大部分于1088年(元祐三年)定居于润州以后写的”;

李裕民《关于沈括著作的几个问题》(《沈括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认为:“作于1082年(宋元丰五年)十月沈括在随州安置后,至迟在迁居润州梦溪园之初已完书。”但现一般认为,胡道静的说法较为可靠,即《梦溪笔谈》成书于1086-1093年间。

书名《梦溪笔谈》,则是因为作者沈括在梦溪园完成作品(注:至少是完成主体部分以及最终定稿,此点未有异议,考《梦溪笔谈·序》亦无冲突),因此便以该园名为书名,曰“梦溪”。

笔谈,则是由于平时和客人在园内交谈,作者经常将“与客言者”记录于册,友朋聚散无常,时长日久,作者觉得好像自己是“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故用名“笔谈”。两者串列并称,则为《梦溪笔谈》。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佑进士。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1072年(熙宁五年)提举司天监,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并推荐卫朴修《奉元历》。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

沈括的《梦溪笔谈》宋本祖刻本早已毋见。据流传本考订,可知《梦溪笔谈》最初刻本为三十卷,内容比今本要多,但都散佚。北宋有扬州刻本,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又曾重刻行世,惜宋刻本今皆不存。

《梦溪笔谈》,现所能见到的最古版本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305年(元大德九年)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此本据南宋乾道本重刊(见本节插图),尚可窥宋本旧貌,其开本很大,极为铺陈,而版框很小,装帧为当时流行的蝴蝶装,在元代刻本中独具特色。

元大德刊本的卷首有“东宫书府”、“文渊阁”两方朱文方印,卷内还钤有“汪士钟印”、“平阳汪氏藏书印”、“臣文琛印”、“甲子丙寅韩德均钱润文夫妇两度携书避难记”等印。

2 荆公拒参文言文翻译

荆公拒参原文: 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

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

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公面黧黑,门人忧之,以问医。医曰:“此垢汗,非疾也。”

进澡豆令公颒面。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荆公拒参翻译: 王荆公(安石)得了哮喘病,要用紫团山人参入药,确找不到这东西。

恰好当时薛师政从河东回来,刚好有这种人参,便赠送给王安石几两用,王安石却不接受。 有人劝荆公说:“大人您的病不用这味药没法治,这病着实令人担心哪,没必要退回这些赠药啊。”

王安石说:“我一辈子没用紫团参,也活到今天了。”最后也没接受。

荆公面色粗黑,他的幕僚门人因此而担心,便向医生询问。医生说:“这是出汗后的淤垢,不是病。”

于是这些门人向荆公进献澡豆(估计是皂豆一类类似肥皂的洗面东西)让他洗脸。王公说:“既然老天赐我一副黑面孔,澡豆又能拿我怎么样呢” 此文出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梦溪笔谈》的撰写时间,历来有多种说法。

胡道静在《梦溪笔谈校正·引言》中提出:“《梦溪笔谈》撰述于1086-1093(宋元祐年间),大部分于1088年(元祐三年)定居于润州以后写的”; 李裕民《关于沈括著作的几个问题》(《沈括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认为:“作于1082年(宋元丰五年)十月沈括在随州安置后,至迟在迁居润州梦溪园之初已完书。”但现一般认为,胡道静的说法较为可靠,即《梦溪笔谈》成书于1086-1093年间。

书名《梦溪笔谈》,则是因为作者沈括在梦溪园完成作品(注:至少是完成主体部分以及最终定稿,此点未有异议,考《梦溪笔谈·序》亦无冲突),因此便以该园名为书名,曰“梦溪”。 笔谈,则是由于平时和客人在园内交谈,作者经常将“与客言者”记录于册,友朋聚散无常,时长日久,作者觉得好像自己是“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故用名“笔谈”。

两者串列并称,则为《梦溪笔谈》。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佑进士。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

1072年(熙宁五年)提举司天监,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并推荐卫朴修《奉元历》。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

沈括的《梦溪笔谈》宋本祖刻本早已毋见。据流传本考订,可知《梦溪笔谈》最初刻本为三十卷,内容比今本要多,但都散佚。

北宋有扬州刻本,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又曾重刻行世,惜宋刻本今皆不存。 《梦溪笔谈》,现所能见到的最古版本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305年(元大德九年)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

此本据南宋乾道本重刊(见本节插图),尚可窥宋本旧貌,其开本很大,极为铺陈,而版框很小,装帧为当时流行的蝴蝶装,在元代刻本中独具特色。 元大德刊本的卷首有“东宫书府”、“文渊阁”两方朱文方印,卷内还钤有“汪士钟印”、“平阳汪氏藏书印”、“臣文琛印”、“甲子丙寅韩德均钱润文夫妇两度携书避难记”等印。

3 翻译文言文《荆公改字》

原文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①家藏其草②。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③圈去而改为“入”。旋④改为“满”。凡⑤如是⑥十许⑦字,始⑧定为“绿”。 (选自《容斋续笔·诗词改字》卷八)

译文

王安石的一首绝句诗写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州那个地方的一个读书人家里收藏有这首诗的初稿,最初写的是“又到江南岸”,后来圈去了“到”,批注说“不好”,改为“过”,又圈掉“过”改作“入”。随后又改作“满”。总共照这样修改前后选用了十多个字,最终才确定为“绿”字。

字词解释

①士人:读书人

②草:草稿,非正式的文稿(这里指初稿,底稿)

③复:再

④旋:又

⑤凡:总共

⑥如是:像这样

⑦许:表示大约接近某个数

⑧始:才

⑨吴中:地名,指苏州一带。

初用到、过、入三字,着眼于时令的变化,体现出了江南回春;待用满字,着眼于春深似海,体现出春意正浓;最后定用绿字,着眼于春的伟大生命力。春风作为春天的使者,把江南的草木都吹绿了。一个绿字把春到江南的生机勃勃的景象非常巧妙而又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可见诗人在艺术手法上,善于翻新出奇,富有独创性。这种注重垂炼字句,认真写作的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4 王荆公不受紫团参文言文翻译

北宋·沈括《王荆公不受紫团参》白话释义:

王荆公(安石)得了哮喘病,要用紫团山人参入药,确找不到这东西。恰好当时薛师政从河东回来,刚好有这种人参,便赠送给王安石几两用,王安石却不接受。有人劝荆公说:“大人您的病不用这味药没法治,这病着实令人担心哪,没必要退回这些赠药啊。”

王安石说:“我一辈子没用紫团参,也活到今天了。”最后也没接受。荆公面色粗黑,他的幕僚门人因此而担心,便向医生询问。

医生说:“这是出汗后的淤垢,不是病。”于是这些门人向荆公进献澡豆让他洗脸。王公说:“既然老天赐我一副黑面孔,澡豆又能拿我怎么样呢?”

原文:

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

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公面黧黑,门人忧之,以问医。医曰:“此垢汗,非疾也。”进澡豆令公颒面。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沈括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市)沈氏家族,祖父沈曾庆曾任大理寺丞,父亲沈周、伯父沈同均为进士。

沈括自幼勤奋好学,十四岁就读完了家里的藏书,并随父亲宦游州县,到过泉州、润州、简州和汴京等地,接触社会,增长见识,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强烈兴趣和敏锐观察力。

沈括自幼体弱,加上读书十分用功,经常需要服食中药调理。钱塘沈氏在医药学颇有建树,有家传药学书籍《博济方》,受家庭影响,沈括也从搜集医方开始钻研医学。

皇祐二年(1050年),沈周知明州(今宁波市),沈括借居苏州母舅家,从舅舅许洞的著作与藏书中得益甚多,开始对军事产生强烈的兴趣。

熙宁五年(1072年),沈括奉命主持汴河疏浚工程,七月,加官史馆检讨。按照惯例,皇帝每三年要到圜丘祭祀天地,吏员常借此修建园林、谋取私利。沈括便考察南郊大礼的历史沿革,撰成《南郊式》,被任命掌管郊祀事务。沈括按照新礼仪办事,所省费用数以万计,神宗十分满意。

八月,淮南饥荒,沈括受命巡察,发放常平仓钱粮,疏通河渠,修治荒田,取得明显成效,升任集贤校理,巡察两浙农田水利。

两浙水利工程规模浩大,沈括建议出钱雇用饥民兴建水利,得到神宗的赞同。九月,沈括升任太子中允、提举司天监。当时的日官都是些庸碌之人,对天文几乎全然不知。沈括遂改革机构,改进仪器,召请卫朴修造新历法,并向全国征集观测天象的书籍。

十一月,朝廷登记民间车辆,市易司打算填封私井以阻止四川私贩井盐,民议纷纷。沈括进言:民间都是太平车,不利于机动作战;小盐井很多,填封私井势必要加强警戒,得不偿失。神宗赞同,次日诏停此二事,擢升沈括为知制诰、兼管通进、银台司。

5 荆公炼字 阅读理解

荆公炼字(答案)

1划掉:①确实 ②确能

2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情不自禁:激动的感情自己不能抑制。

3山:连绵青山。花:红似火。水:碧如染、滔滔、波澜起伏。

4第一段:(1—2节)

段意:写王安石观景赏月。触景生情写出泊船瓜洲一诗。

第二段:(3—5节)

段意:写泊船瓜洲诗成后,王安石斟酌润色炼字的经过。

5指王安石 炼是说用心琢磨,几次修改使词句精确、生动。

分四步:

①觉得第三句不如意,圈去“到”改为“过”。

②又觉不妥,抹去“过”改为“入”“满”……

③撂笔出舱,使头脑清醒。

④想到王维的诗句,最后选用了“绿”字。

6 荆公炼字阅读理解

荆公炼字(答案) 1划掉:①确实 ②确能2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情不自禁:激动的感情自己不能抑制3山:连绵青山花:红似火水:碧如染、滔滔、波澜起伏4第一段:(1—2节)段意:写王安石观景赏月触景生情写出泊船瓜洲一诗第二段:(3—5节)段意:写泊船瓜洲诗成后,王安石斟酌润色炼字的经过5指王安石 炼是说用心琢磨,几次修改使词句精确、生动分四步:①觉得第三句不如意,圈去“到”改为“过”②又觉不妥,抹去“过”改为“入”“满”……③撂笔出舱,使头脑清醒④想到王维的诗句,最后选用了“绿”字。

7 我要寻找《荆公毁稿》的原文及翻译

刘贡父①旧与王荆公甚款②,每相遇必终日。

荆公为参政③,一日,贡父访之,值其方饭,使吏延入书室。见有草稿在砚下,取视之,则论兵之文也。

贡父善强记,一过目辄不忘,既读复置故处,念吾以庶僚④渴⑤执政,径入其便座,非是,复趋出,待于虎⑥下。 荆公饭毕而出,始复邀入座,语久之,问:“贡父近为文乎?”贡父曰:“近作《兵论》一篇,草创未就。”

荆公问所论大概何如,则以所见稿为己意以对,荆公不J悟其窥己作也,默然良久,徐取砚下稿裂之。 盖荆公平日论议欲出人意表,有同之者,则以为流俗之见也。

(选自《宋人轶事汇编》卷九) 注释] ①刘贡父:宋代诗人、学者,做过长安、苏州郡守等职。与王安石、欧阳修交游甚密。

②款:诚恳,恳切。在文中指两人交往密切。

③参政:参知政事,宋时官职,相当于副宰相。④庶僚:一般的僚属。

⑤渴(y。):动词,进见。

⑥房(w五):正房对面和两侧的房子。 译文 宋代诗人刘贡父原先与王安石交往十分密切。

每次见面必交谈终日。王安石在朝廷担任参政时,有一天刘贡父去拜访他,恰好王安石在后厅吃饭,就派侍从请贡父到书房休息,贡父在书房案上见有一份草稿压在砚下,就取来阅之。

(本文共计2页) [继续阅读本文]。

8 阅读文言文

小题1:侍奉;恩德;得同“德”,感激;恰好,正好;值得。

小题2: D

小题3:①这就是丧失了做人的本分了。②荆公曰:“(我)平生没有紫团参,也活到今天。”竟不接受。③你太顽固,顽固到不可改变的地步。

小题4:坚持原则,坚守底线,以身作则,(1分)拒绝金钱等的不良诱惑,(1分)始终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1分),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1分),管好自家的人、身边的人(1分),才能保持本心。(答出其中2点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到了解全文的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如本题中“得”通“德”。

小题2: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提示,“意义”指字词的含义,“用法”词的变用,哪一点“相同”都可相同都可以。了解文言常用字词多个义项,根据语境判断,进行比较。D项中的“于”皆为“对”。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谓”“本心”“固”“彻”“受”,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4:

试题分析:读懂两文,所感想的道理要与两文中所说道理相通,即不贪欲,抵制名利的诱惑。

第 一 卷

书 香 世 家

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县)人。生于北宋中期,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卯时 (午前六时),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苏洵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志在科举,但怀才不遇。苏轼道观私塾里度过童年, 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塾里读了三年,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十岁时母亲教他后汉书,在母亲教导下进步非常快。

第 二 卷 应 试 及 第

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21岁的苏东坡和苏辙在父亲的陪伴下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进士及第。殿试时,献上二十五篇进策,深得仁宗皇帝的心,被评为翰林学士。

欧阳修很赏识他,提拔他,后来苏轼及苏辙便拜欧阳修为师。

嘉佑二年四月,母亲程氏去世,苏家父子三人在京,赶紧回乡料理丧事。

嘉佑四年,母丧期满,父子三人再度赴京都。

嘉佑六年,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是年举行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考试。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入选。

第 三 卷 出 任 凤 翔

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 ,离开父亲和弟弟,苏辙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郑新门才与兄长道别。

任职期间,闹过的水灾和旱灾,都得到很好的处理。但疲乏的工作加上官场的你争我斗,苏轼渐渐感到无比的忧戚。终于在英宗治平二年(1065)冬,凤翔的任期届满,苏轼迫不及待的奔回父亲及弟弟居住的都城开封。不料第二年他妻子死了,不到一年,父亲去世,带着沉重的心情,苏轼乘船运送父亲及妻子的灵柩回故乡眉山。

第 四 卷

王 安 石 变 法

熙宁元年,神宗即位,服父丧期满的苏轼在继室王氏的陪同下离开故乡,第二年出任监官诰院。

此时宋神宗为重建面临困境的国家财政,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 苏轼由于有不同的政治思想,受到排挤。 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年方36岁的苏轼落败,被迫请调杭州 (今浙江省杭州市),心中不免有些难过及挫败感。苏轼在办完公务后,一得空便四处游玩,以解烦忧。结识了许多知交,也作了不少优秀诗歌。如著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六月二十七日于望湖楼醉书>等。政治上的挫败反而促使东坡体验了更丰富的人生,开拓了一片更宽广的文学领域。

熙宁七年(1074),苏轼自愿调任密州 (今山东省诸城县),因那儿离苏辙任职的济南很近。也在密州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作如<超然台记>、<水调歌头 - 中秋怀子由>、<江城子 - 密州出猎>等流传于世。

第 五 卷

乌 台 诗 案

后来苏轼被调任到徐州 (今江苏省铜山县)、湖州 (今浙江省吴兴县)。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时,在他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的一天,,一位朝廷钦差,为了要讨好王安石,把苏轼捉拿进京,指称他诽谤朝廷,请皇上下令司法官员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入狱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案子轰动一时,除湖、杭州等地的百姓请和尚念经为他祈福,许多赏识他的官员都舍身挽救,加上神宗原本就喜爱他的文学,生病的曹太后为他说情,最后只定 “讥讽政事”之罪。后受皇帝恩赐,判他流放黄州,免于一死。

第 六 卷

流 放 黄 州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初到黄州,衣食住行都成问题。后来自力更生,开荒种地。在平淡地生活中找到喜悦,并坚定要艰险、乐观地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前进。一年后,苏轼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名其为「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文章无论在思想还是在题材上都有了扩展。如 <前赤壁赋>, <念奴娇 - 赤壁怀古>、<后赤壁赋>等,此时的苏轼在文学艺术的造诣上已达极高的境界 !

元丰七年,神宗下令苏轼离开黄州,改授汝州 (今河南省汝南县) 团练副使。旅途中曾遇王安石,二人虽有不同政治简介,却谈得非常投机,王安石对他评价极高。

第 七 卷

元 佑 更 化

元丰七年,苏轼恢复名誉,被起用为登州 (今山东省蓬莱县)知事,不到十天,受朝廷之召出任礼部郎中。12月调回京都开封,任起居舍人。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三月,神宗崩逝,10岁的哲宗登基,逐次废除新法。新法派被排斥。昔日重臣重新掌政。史家称为「元佑更化」。

元佑元年(1086),苏轼晋升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同时兼任侍读。但此时的苏轼已对做官没有兴趣了。对王安石及新法的认识使他对新法有保留一件,保守派的人便说他是王安石的新法派了;新法派又不把他当作自己人,所以东坡便变成夹缝里的人物。

元佑四年,苏轼摆脱派阀之争,请调转任杭州知事。苏轼在知事任内修筑了西湖苏堤。

元佑六年又奉召出任翰林学士承旨,并兼任侍读,但遭排斥,不到几个月又被调任颖洲(今安徽省阜阳市)知事。离开朝廷,次年转任扬州(江苏省阳州市)知事。

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九月,苏轼又被召回朝廷,出任兵部尚书,十一月晋升为礼部尚书,此即苏轼从政的最高职位。

第 八 卷南 行 千 里

晋升高位后,受到的党派攻击也越来越多,郁郁不乐的苏轼请奏调任江南,末获批准。继室王氏又去世。

元佑八年九月,出任定州(今河北省定县)知事。同月,太皇太后高氏崩逝。「元佑更化」宣告结束。18岁的哲宗开始亲政,重新推行新法。

绍圣元年(公元1094)四月,59岁的苏轼被指称诽谤朝廷,贬为岭外英州 (广东省英德县)知事,六月在转任英州的途中 (都还没到呢 !)又受命流放惠州 (今广东省惠州市)。在惠州的两年中,苏轼生活困窘,有时连酿酒的米也没有,吃菜也靠自己种。可是苏轼这一辈子,对磨难早就习惯了;对这一切安之若素,觉睡得还是那么香甜。朝廷奸人仍不罢休,苏轼被放逐到自古所说的天涯海角 - 儋州。在儋州,苏轼一贫如洗,他一边读书,读他最爱读的柳诗和陶诗 (他也只带了这两本书),作诗自娱;结交平民朋友,生活虽然凄苦,但深具特色又有内涵的苏轼,仍然超然洒脱,自得其乐。

最 终 之 卷

永 存 的 诗 人 心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正月,哲宗崩逝,徽宗即位。五月,苏轼获赦免于流放海外之罪,此时,苏轼一家死了九口人 !然而此时,苏轼因旅途辛苦早已染病在身。

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六月,苏轼卧病常州 (江苏省常州市)并上奏致仕。七月二十八日,苏轼逝世。

66年的岁月里,或许波澜重重,或许生活窘困,苏轼始终未曾因而颓唐丧志,一直坚强的活下去。而最难得的,应属他始终保有,那颗温柔细腻的诗人心。

苏轼这个牛小子 文 / 蓼滩碧浪

——苏轼的飘逸与旷达

一、苏轼其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一方面,苏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舛,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真的是历尽苦难,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

苏轼生存的年代适逢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足迹所履进20处:四川—开封—风翔—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常州—登州—京城—杭州—颖州—宣州—惠州—儋州等。

苏轼一生虽然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中完成自我,实现了一种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为,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是实事,处处留有“政声”。在风翔他被称为:“苏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明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贬低中写就;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至今。足见苏轼在民间影响之大。

苏轼留下的遗产也为数不少,除了四川眉山有“三苏祠”外,全国上下有百处关于苏轼的遗迹。三苏祠有朱德亲笔题词: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二、苏轼旷达性格形成的原因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 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会有以下表现:一、殉道。即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如屈原自沉汨罗江。二、抱怨。即在诗中抒发穷困愁苦、怀才不遇的怨气。

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以李白的豪放也不免颓废;杜甫关心国计民生,但抱负不能施展,多有失意的悲愁之吟。像《登高》中“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陈子昂之“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李白之“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等。

但到了苏轼则完全成就了一派豪放天然、飘逸豁达的词风,对人生的富泰穷通充满谅解了,表现出一种“成固欣然,败亦同样有所作为”的胸怀。这应当是人生境界的一个新的拓展,表现了人类智慧大大前进了一步。

苏轼是何以达到这种境界的呢?我认为这与苏轼少年时代就具备的两种个性有一定的关系。

苏轼少年读书时,就能把儒道两家最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到自己的修养当中,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注意的地方。一方面他从小就有坚定的儒家用世的志向,即“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宋史·苏轼传》中有这样的记述:苏轼少时,母亲程氏教其汉书《范谤传》。范谤是东汉党争时受迫害的一个忠臣,任命为清诏使的时候,慨然有澄清天下的志向。后受迫害时,不苟且偷生,宁愿付出生命,像“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一样。临别辞母时说:“为儿不孝,没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范母说:“一个人既想成就名节,又想富贵寿考,岂能两全?母亲愿你去完成理想。”读到这里时,小苏轼发誓自己长大了也要做范谤。苏母说:“你能做范谤,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母吗?”

苏轼一生,不阿新党,也不附旧炎。他每次不管受到什么样的政治迫害,只要回到朝廷上,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不盲从哪一派人物,也不愿随波逐流。因此,才遭受到那么多的贬逐,但其志愿、理想、操行始终一致。关键时候,总是忍不住要说真话,用他的话说就是“如蝇在口,不吐不快”。

苏轼少年时代也深受庄子思想的影响。他自幼喜欢《庄子》。《庄子·逍遥游》有这样一个比喻:“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这个比喻是描述一种很高的修养。说是在藐姑射的山上,有一得道真人,肌肤像冰雪样洁白,姿态像处女样美丽,洪水滔天而不会被淹死,大旱使金石融化、土山枯焦而他不会被伤害。——这实际上表达的是道家在精神上自我保全的一种操守。此外,《庄子·养生主》中还讲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今臣之刀近十九年矣,所解牛数千矣,而刀刃如新发于硎。”这讲的是修养的问题。而在《庄子·逍遥游》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将徙于南冥。南冥东,天池也。”这种高远的、不受拘束的、超远旷达的修养和想象的故事,《庄子》里还讲了很多。苏轼小时侯读《庄子》他说:“吾昔有见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宋史·苏轼传)他是说从前内心也有些见解,自己不能说出来,现在在读《庄子》,发现《庄子》正好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的,这是非常奇妙的。说明苏子自幼就像佛家说的有慧根,对道学家说精髓有早悟。苏轼在幼小读书时就能把儒道两家的最美好的品格和修养融合到自己的修养之中,这是苏轼成材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对苏轼的两点做人的态度会有教深一步的认识:

苏轼两点做人态度:他对于自己的苦难挫折采取超然旷达的态度处理,正如他自己所言:“进退得丧,齐齐久矣,皆不足道。”而对于国家、人民的忠爱之心,则是始终执著,没有改变的。所以只要回到朝廷去,他应该说什么正直的话,还照样说。经过多少危苦患难,仍然是那样忠直。而且贬官在外时,尽力为民办实事。在风翔被人民称为“苏贤能”,在密救过旱灾,在徐州救过水灾,在杭州修西湖、建医院,惠州修桥梁,在儋州建医院、学校,尽力为民办实事,所到之处均有极好的政声。苦难铸就了苏轼伟大的人格。

三、苏轼的诗词

说起苏轼不说其诗词就像到了杭州没去看西湖一样。

(一)苏轼的诗文

苏轼的文学创作,以诗歌的数量最多,现存的诗中,数量最多、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是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

苏轼歌咏自然景物的诗作,往往能把寻常景物写得精警动人,极富情趣或理趣。如《惠崇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诗作,笔下描绘的湖光山色,风姿雨态及江南早春画面,无不曲尽其妙,具有悠然不尽的情致。《题西林壁》则由看山引发一个具有深刻哲理意味的问题。它告戒人们:由于各自观点立场不同,困难问题的出发点不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对事物有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超越自己的狭小范围,摆脱个人偏见。它也启迪人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对整体与部分,宏观与微观,分析与综合大呢个关系的思辩,以及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警戒。苏轼诗中这种引人入胜的景色与耐人寻味的诗意以及发人深省的这里融为一体,就是所谓的宋诗“理趣”。

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苏轼诗歌的另一主要内容。苏轼是有志于经世济民的诗人。他出身寒素,入仕后累遭贬谪,接近下层民众,这为他写作此类诗提供了基础,像《吴中田妇叹》等诗篇都是此种精神的反映。

苏轼还常常借用历史题材,揭露现实政治弊端。《荔枝叹》是这类诗的名作。表现了诗人敢于抗争的精神。

苏轼无事不可入诗,散文化、议论化是苏诗的特点,各种题材,他都能恰当地点染,融触处生春,无不如意。

苏轼的散文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有“韩如潮水,柳如泉。欧如瀚,苏如海”之喻。

苏轼的论说文包括奏议、进策、经解、杂说等,其中重要的是史论和政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教战守策》是论述居安思危、教民武备战之文,作者针对北宋苟安的现状,提出战守策略,非常切中时弊。

苏轼的记叙文包括碑传文、山水游记和亭台楼堂记等。数量虽不多,却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最具独创性,碑传文代表作有《方山子传》、《书刘庭式事》。山水游记《石钟山记》是一篇带有科学考察性质的文章。它以探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组织成文,旨在说明“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杂文小品在苏轼散文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数量大,艺术成就也很高,它包括随笔、序跋、书信、杂著等,此类文章大都是随手拈来,信笔写成,展现作者的襟怀和个性,且极富神韵和情趣。如《日喻》等。

苏轼的赋作,以前后《赤壁赋》名声最著。《前赤壁赋》写名月秋夜,与友人泛舟赤壁,在水光月色之中,借景抒怀,探索人生与宇宙的哲理,虽有一定的消极情绪,但主要表达了超脱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情怀。《后赤壁赋》写作者在东夜月下,登高览物,表现出从清风明月和挟仙遨游中摆脱苦闷的潇洒和超脱。两赋语言骈散相间,声韵铿锵和谐,主宾问答自然,是宋代文赋的佳篇。

(二)苏轼的词

苏轼在中国词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他的词在题材内容、风格意境和语言音律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推广到词的领域,开创了词的创作的新阶段。

苏轼对词的贡献,首先在于提高了对词的认识与评价。他打破诗词有别的人为界限,促使词成为真正独立的抒情诗作。

在题材内容上,苏轼把词人的视野从传统的“花间”“尊前”引向了人间社会,以至赢得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评价。苏词众多的题材中,以抒情词、咏物词和田园词的成就最高。

就抒情词而言,除了传统的风月柔情之外,苏轼大胆开拓,把词体逐渐转化为文人言志抒情的工具。他用词表现自我,用词直接抒发自己的为政、爱国、怀古以至广泛的人伦之情。如《沁园春》(孤馆灯青)抒写“致君尧舜”“用舍由时”的为政抱负。《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写密州出猎的盛况,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其中又有一首词人四奶奶爱妻王弗的悼亡作。即“十年里生死两茫茫……”,借用梦境抒胸臆诉悲苦,情真意挚,沉痛断肠。

咏物词多达30余首,且艺术精湛,不但重形似描写,而且重神似描写,不但能写出物象,而且能写出寄托。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轼的田园词是对宋词题材的一个突破。他在徐州所做的组词《浣溪沙》五首,描写了农村风光、农民形象、劳动生活和乡风民俗,宛如一曲清新优美的田园牧歌。

在词风上,苏轼可谓开创了豪放的意境。最具代表的是《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词人挥洒如椽之笔,描画雄奇壮美的江山景色,又驱使无限时空,赞美古代英雄的丰功伟绩,慨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感情豪迈而又沉郁。

苏轼还开创了旷达词。所谓旷达,指豁达通脱、疏狂不羁、潇洒超俗、乐观开朗的创作个性。旷达是苏轼为人的性格特征,旷达词在苏词中数量很多,所以旷达可以称为苏词的主要风格。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词通篇吟月,却处处关合人事。词人似与月对谈,探讨人生意义,最终从大自然中得到慰藉,摆脱了人生苦恼,实现了旷达。此类词还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传统婉约词的创作,也多佳制。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等。

在语言和音律上,苏轼也有创新。苏词的语言清新朴素、简洁畅达,不似柳词的俚俗,更没有花间词的脂粉气,而以清雄韶秀见长。在词调上,他引进不少慷慨豪放的曲调。如《沁园春》、《永遇乐》、《水调歌头》、《贺新郎》等。

总之,苏轼终究以苏轼的姿态成就了一代文豪!

苏轼轶事

少立范滂志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宋史·苏轼列传》)

文惊欧公 嘉佑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复以《春秋》对议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一头地。”闻者始哗而厌,久乃信服。(《宋史·苏轼列传》)

何须出处 东坡《刑赏忠厚之至论》用“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梅圣俞为小试官,以示欧公,公曰:“此出何书”圣俞曰:“何须出处!”及揭榜,见东坡姓名,欧公曰:“此郎必有所据。”及谒谢,首问之,东坡亦对曰:“何须出处!”与圣俞语合。公赏其豪迈。(《宋人轶事汇编》)

名慑举子 (东坡)初赴制举之召到都下,是时同召试者甚多。相国韩魏公语客曰:“二苏在此,而诸人亦敢与之较试,何也”此语既传,于是不试而去者,十盖八九矣。(《宋人轶事汇编》)

老兵有鉴识 东坡在玉堂,一日,读杜牧之《阿房宫赋》凡数遍,每读彻一遍,即咨嗟叹息,至夜分犹不寐。有二老兵皆陕人,给事左右,坐久甚苦之。一人长叹操西音曰:“知他有甚好处,夜久寒甚不肯睡。”连作冤苦声,其一曰:“也有两句好。”其人大怒曰:“你又理会得甚底”对曰:“我爱他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叔党卧而闻之,明日以告。’”东坡大笑曰:“这汉子也有鉴识。”(《宋人轶事汇编》)

作文先有意 有问作文之法于东坡,坡曰:“譬如城市中种物,欲致为我用,有一物焉,曰钱,得钱则物皆为用。作文先有意,则经史皆为我用。”(《宋人轶事汇编》)

平生快意事 东坡尝谓:“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矣。”(《宋人轶事汇编》)

换羊肉书 黄鲁直戏东坡曰:“昔右军书为换鹅书,近日韩宗儒性饕餮,每得公一帖,于殿帅姚麟家换羊肉数斤,可名公书为换羊书矣。”公在翰苑,一日宗儒致简相寄,以图报书。来人督索甚急,公笑曰:“传语本官,今日断屠。”(《宋人轶事汇编》)

1 荆公拒参文言文翻译

荆公拒参原文:

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

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公面黧黑,门人忧之,以问医。医曰:“此垢汗,非疾也。”进澡豆令公颒面。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荆公拒参翻译:

王荆公(安石)得了哮喘病,要用紫团山人参入药,确找不到这东西。恰好当时薛师政从河东回来,刚好有这种人参,便赠送给王安石几两用,王安石却不接受。

有人劝荆公说:“大人您的病不用这味药没法治,这病着实令人担心哪,没必要退回这些赠药啊。”王安石说:“我一辈子没用紫团参,也活到今天了。”最后也没接受。

荆公面色粗黑,他的幕僚门人因此而担心,便向医生询问。医生说:“这是出汗后的淤垢,不是病。”于是这些门人向荆公进献澡豆(估计是皂豆一类类似肥皂的洗面东西)让他洗脸。王公说:“既然老天赐我一副黑面孔,澡豆又能拿我怎么样呢”

此文出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梦溪笔谈》的撰写时间,历来有多种说法。胡道静在《梦溪笔谈校正·引言》中提出:“《梦溪笔谈》撰述于1086-1093(宋元祐年间),大部分于1088年(元祐三年)定居于润州以后写的”;

李裕民《关于沈括著作的几个问题》(《沈括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认为:“作于1082年(宋元丰五年)十月沈括在随州安置后,至迟在迁居润州梦溪园之初已完书。”但现一般认为,胡道静的说法较为可靠,即《梦溪笔谈》成书于1086-1093年间。

书名《梦溪笔谈》,则是因为作者沈括在梦溪园完成作品(注:至少是完成主体部分以及最终定稿,此点未有异议,考《梦溪笔谈·序》亦无冲突),因此便以该园名为书名,曰“梦溪”。

笔谈,则是由于平时和客人在园内交谈,作者经常将“与客言者”记录于册,友朋聚散无常,时长日久,作者觉得好像自己是“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故用名“笔谈”。两者串列并称,则为《梦溪笔谈》。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佑进士。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1072年(熙宁五年)提举司天监,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并推荐卫朴修《奉元历》。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

沈括的《梦溪笔谈》宋本祖刻本早已毋见。据流传本考订,可知《梦溪笔谈》最初刻本为三十卷,内容比今本要多,但都散佚。北宋有扬州刻本,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又曾重刻行世,惜宋刻本今皆不存。

《梦溪笔谈》,现所能见到的最古版本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305年(元大德九年)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此本据南宋乾道本重刊(见本节插图),尚可窥宋本旧貌,其开本很大,极为铺陈,而版框很小,装帧为当时流行的蝴蝶装,在元代刻本中独具特色。

元大德刊本的卷首有“东宫书府”、“文渊阁”两方朱文方印,卷内还钤有“汪士钟印”、“平阳汪氏藏书印”、“臣文琛印”、“甲子丙寅韩德均钱润文夫妇两度携书避难记”等印。

2 荆公拒参文言文翻译

荆公拒参原文: 王荆公病喘,药用紫团山人参,不可得。

时薛师政自河东还,适有之,赠公数两,不受。人有劝公曰:“公之疾非此药不可治,疾可忧,药不足辞。”

公曰:“平生无紫团参,亦活到今日。”竟不受。

公面黧黑,门人忧之,以问医。医曰:“此垢汗,非疾也。”

进澡豆令公颒面。公曰:“天生黑于予,澡豆其如予何!” 荆公拒参翻译: 王荆公(安石)得了哮喘病,要用紫团山人参入药,确找不到这东西。

恰好当时薛师政从河东回来,刚好有这种人参,便赠送给王安石几两用,王安石却不接受。 有人劝荆公说:“大人您的病不用这味药没法治,这病着实令人担心哪,没必要退回这些赠药啊。”

王安石说:“我一辈子没用紫团参,也活到今天了。”最后也没接受。

荆公面色粗黑,他的幕僚门人因此而担心,便向医生询问。医生说:“这是出汗后的淤垢,不是病。”

于是这些门人向荆公进献澡豆(估计是皂豆一类类似肥皂的洗面东西)让他洗脸。王公说:“既然老天赐我一副黑面孔,澡豆又能拿我怎么样呢” 此文出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梦溪笔谈》的撰写时间,历来有多种说法。

胡道静在《梦溪笔谈校正·引言》中提出:“《梦溪笔谈》撰述于1086-1093(宋元祐年间),大部分于1088年(元祐三年)定居于润州以后写的”; 李裕民《关于沈括著作的几个问题》(《沈括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认为:“作于1082年(宋元丰五年)十月沈括在随州安置后,至迟在迁居润州梦溪园之初已完书。”但现一般认为,胡道静的说法较为可靠,即《梦溪笔谈》成书于1086-1093年间。

书名《梦溪笔谈》,则是因为作者沈括在梦溪园完成作品(注:至少是完成主体部分以及最终定稿,此点未有异议,考《梦溪笔谈·序》亦无冲突),因此便以该园名为书名,曰“梦溪”。 笔谈,则是由于平时和客人在园内交谈,作者经常将“与客言者”记录于册,友朋聚散无常,时长日久,作者觉得好像自己是“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故用名“笔谈”。

两者串列并称,则为《梦溪笔谈》。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年),字存中,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佑进士。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

1072年(熙宁五年)提举司天监,上浑仪、浮漏、景表三议,并推荐卫朴修《奉元历》。次年赴两浙考察水利、差役。

沈括的《梦溪笔谈》宋本祖刻本早已毋见。据流传本考订,可知《梦溪笔谈》最初刻本为三十卷,内容比今本要多,但都散佚。

北宋有扬州刻本,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又曾重刻行世,惜宋刻本今皆不存。 《梦溪笔谈》,现所能见到的最古版本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305年(元大德九年)陈仁子东山书院刻本。

此本据南宋乾道本重刊(见本节插图),尚可窥宋本旧貌,其开本很大,极为铺陈,而版框很小,装帧为当时流行的蝴蝶装,在元代刻本中独具特色。 元大德刊本的卷首有“东宫书府”、“文渊阁”两方朱文方印,卷内还钤有“汪士钟印”、“平阳汪氏藏书印”、“臣文琛印”、“甲子丙寅韩德均钱润文夫妇两度携书避难记”等印。

3 翻译文言文《荆公改字》

原文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①家藏其草②。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③圈去而改为“入”。旋④改为“满”。凡⑤如是⑥十许⑦字,始⑧定为“绿”。 (选自《容斋续笔·诗词改字》卷八)

译文

王安石的一首绝句诗写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州那个地方的一个读书人家里收藏有这首诗的初稿,最初写的是“又到江南岸”,后来圈去了“到”,批注说“不好”,改为“过”,又圈掉“过”改作“入”。随后又改作“满”。总共照这样修改前后选用了十多个字,最终才确定为“绿”字。

字词解释

①士人:读书人

②草:草稿,非正式的文稿(这里指初稿,底稿)

③复:再

④旋:又

⑤凡:总共

⑥如是:像这样

⑦许:表示大约接近某个数

⑧始:才

⑨吴中:地名,指苏州一带。

初用到、过、入三字,着眼于时令的变化,体现出了江南回春;待用满字,着眼于春深似海,体现出春意正浓;最后定用绿字,着眼于春的伟大生命力。春风作为春天的使者,把江南的草木都吹绿了。一个绿字把春到江南的生机勃勃的景象非常巧妙而又形象地描绘了出来。可见诗人在艺术手法上,善于翻新出奇,富有独创性。这种注重垂炼字句,认真写作的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4 王安石待客的翻译,跪求~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⑿至京师②,因谒⑽公,公约之饭。翌日③,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④。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⒂。又久之,方⑤命坐,果蔬⑥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⒁。酒三行⑦,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⑧数四,顷即供饭,旁置⒀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⑨,惟啖⑾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

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翌日:第二天

④馔(zhuàn):准备食物

⑤方:才

⑥果蔬:泛指菜肴。

⑦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⑧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

⑨箸:筷子。

⑽谒:拜见。

⑾啖:吃

⑿萧氏子:萧家的一个儿子

⒀置:放置

⒁心怪之:对此责怪(王安石)

⒂去:离开。

文言知识说“颇”。“颇”的义项较奇特,它既可指“很”、“甚”,也可指“稍微”、“略微”。这往往要随上下文决定它的含义。上文“萧氏子颇骄纵”中的“颇”要作“很”解,意为萧氏的独生子很骄横放纵。又,“其妇年五十,颇有姿色”,其中“颇”要作“略微”解,因为女子到五十已不太可能很有姿色了。又,“公为人正直,乡里颇有望”,意为他为人正直,在乡里很有名望。

译文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因为)到京城,所以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氏子穿盛装出席,以为王安石必定会以盛宴相邀。到了中午的时候,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菜肴都不具备。萧氏子心里暗暗的责备王安石。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羹罢了。萧氏子很骄横放纵。不放下筷子,只吃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把剩下的四边取来自己吃,萧氏子感到很惭愧,便回去了。

5 荆茅文言文翻译所有

文章有点长,不过很容易读懂。我说下大意。

荆茅住的县邑大旱,于是奖赏能够求雨的人,荆茅想求雨出名赚钱,他妻子就出主意,说去试一试,能求雨就赚了钱,不能直视被笑话,于是他就去了,结果求雨成功,发了小财。

后来省府也要求雨,县长就把荆茅推荐了上去,荆茅急了,怨恨妻子当初让他去,他妻子说我是看到挂的咸鱼滴水,所以知道要下雨了,才叫你去的。你去省府,带着咸鱼,如果咸鱼滴水,你就做法求雨,如果没有滴水,你就推脱。后来荆茅在省府看到咸鱼滴水就去求雨,果然下了雨。

省府知道当朝皇帝喜欢法术,就把荆茅推了上去。

正好玉玺丢了,皇帝让他去找盗贼,偷了玉玺的人很着急,就去求荆茅,荆茅把玉玺藏起来,对皇帝说不是偷了,是不小心掉了,在某某地方,皇帝派人去看,果然是的。

于是荆茅开始被称为神仙。有人跟皇帝说荆茅是骗子,皇帝说道术中的人只有他有儒家思想,你还容不下一个儒生吗?

皇帝也有些猜疑,就自己准备个盒子,让荆茅猜,荆茅叹息:我死期到了。皇帝没听清,问其他人他说了什么,有个人说,他说的是盒子里是某某某。果然就是的,皇帝给荆生做大官,很多钱。

他妻子说,你没文化做了大官,会有祸害的。于是荆茅就辞职了。

6 荆公尝谓其侄防曰:“吾昔好交游甚多,皆以国事相绝

王荆公曾对其侄王防说:我之前好交游,结交甚多,不过因国事繁忙而不能再继续交往。

后面还有一句一并翻了便于理解:现在赋闲又想作书相问叙旧。

原文:“吾昔好交游甚多,皆以国事相绝,今居闲复欲作书相问。”

古时官员,按惯例或是文化,越大的官可能越想要深居浅出,不与其他官员联系过密,好官,清官尤其如此,一来一心为国,无睱闲聊,二来国事可能涉及机密,不宜太多结交,三来以避朋党,又避小人之口,四来君子处事求中正无私,与人关系越近,可能越会受人影响,以致处事有偏。 (并非如上说,因为政见不一而绝交,因为作为文人,很多朋友可能并不是政见上的朋友,无所谓政见不一而与之绝交,如果政见不一,则合不来,更不存在赋闲后复欲作书相问)

7 文言翻译

丞相牛僧孺当年应举时,知道于頔看人非常准,就专门去襄阳想让他指点一下(这是唐朝的官场风俗,就像李白求见韩荆州一样)。

他在襄阳住了数月,见了于頔两次,但于只是像对一般人那样招待他,牛公很恼火,就走了。牛公走后,于忽然把待客的人找来问道:“几天前有个牛秀才的,走了没?”待客人说:“已经走了。”于又问:“送了他什么东西呀?”待客人答道:“给了五百个钱。”于问:“他接受了吗?”待客人答:“那人把钱扔在庭院里就走了。”于公非常不安,对身边的宾客说:“我因为事务繁杂,招待不周啊。”他立刻叫个手下带着馈赠的五百钱和写好的一封信去追,并吩咐说:“如果牛秀才还没出襄阳地界,就把他带回来。如果他已经离开襄阳地界,就把书信给他。”

手下在襄阳地界之外追上了牛公,把信给了他,牛公却信都不开封,就作揖回绝了。

8 我要寻找《荆公毁稿》的原文及翻译

刘贡父①旧与王荆公甚款②,每相遇必终日。

荆公为参政③,一日,贡父访之,值其方饭,使吏延入书室。见有草稿在砚下,取视之,则论兵之文也。

贡父善强记,一过目辄不忘,既读复置故处,念吾以庶僚④渴⑤执政,径入其便座,非是,复趋出,待于虎⑥下。 荆公饭毕而出,始复邀入座,语久之,问:“贡父近为文乎?”贡父曰:“近作《兵论》一篇,草创未就。”

荆公问所论大概何如,则以所见稿为己意以对,荆公不J悟其窥己作也,默然良久,徐取砚下稿裂之。 盖荆公平日论议欲出人意表,有同之者,则以为流俗之见也。

(选自《宋人轶事汇编》卷九) 注释] ①刘贡父:宋代诗人、学者,做过长安、苏州郡守等职。与王安石、欧阳修交游甚密。

②款:诚恳,恳切。在文中指两人交往密切。

③参政:参知政事,宋时官职,相当于副宰相。④庶僚:一般的僚属。

⑤渴(y。):动词,进见。

⑥房(w五):正房对面和两侧的房子。 译文 宋代诗人刘贡父原先与王安石交往十分密切。

每次见面必交谈终日。王安石在朝廷担任参政时,有一天刘贡父去拜访他,恰好王安石在后厅吃饭,就派侍从请贡父到书房休息,贡父在书房案上见有一份草稿压在砚下,就取来阅之。

(本文共计2页) [继续阅读本文]。

9 翻译白话文:荆公《字说》“追所追者,止能追者,辵而从之,搔手

字说 此书为北宋王安石所撰,共二十卷(一说二十四卷)。

《宋史·王安石传》说:“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擢进士上第。

拜右仆射、观文殿大学士。作《字说》,多穿凿附会,其流入于佛、老,一时学者无敢不传习,主司纯用以取士,士英得自各一说,先儒传注一切废而不用。”

后来新政既罢,此书遭禁而湮没,至今不传。 王安石认为汉字以音、形包含着万事万物之理,“其声之抑扬、开塞、会散、出入,其形之横纵、曲直、邪正、上下、内外、左右,皆本于自然,非人私智新能也。”

他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来写作《字说》的,因此其中有许多穿凿附会之处。虽然此书已经佚失,但它曾盛行于当世,具有不少人为之音注训释和引用。

所以从宋人的著述中还可以了解到它的概貌。如陆佃《埤雅》引用《字说》二十条、叶大庆《考古质疑》引用二十一条、杨时《字说辩》引用二十三条、朱翌《猜觉察杂记》引用二条、袁文《瓮牖闲详》引用4条、黄胡英《靖康缃素杂记》引用一条。

明代著述也有宋人书中转引《字说》文字的,如李时珍《本草纲目》曾引用十条、赵南星《南星全集》、王世贞《苏长公外纪》也有所引用,可能原出宋人笔记,今已失考。 《字说》的许多解释,实属妄为比附,贻人笑柄。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种宋人笔记里,窥其一斑:徐健《漫笑录》载:东坡闻荆公《字说》新成,戏曰:“以竹鞭马为‘笃’,以竹鞭犬,有何可笑?”又曰:“鸠字以‘九’从鸟,亦有证据。《诗》曰:‘鸬鸠在桑,其子七兮’;和爹和娘,恰是九个。”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五载:王荆公作《字说》,一日,踌躇徘徊,若有所思而不得。子妇造侍见,因请其故。

公曰:“解‘飞’字未得。”妇曰:“鸟爪反面升也。”

公以为然。 邵博《河南邵氏闻见录》卷二十载:王荆公晚喜《字说》。

客曰:“霸字何以从西?”荆公以西在方隅主杀伐,累言数百不休。或曰:“霸从雨,不从西也。”

荆公随辄曰:“如时雨之化耳。”其学务凿,无定论类也。

从以上的例子可知,王安石《字说》多违背古文字学“六书”的条例,仅从楷书的点画释字,故不能得其要领。宋代陆游曾评论道:“王氏见字多有义,遂一概以义取之,……是以每至穿凿附会。”

(《字说跋》)罗大经也曾记:“荆公解‘蔗’字不得其义。一日行圃,见畦丁莳蔗横瘗之,曰:‘他时节皆生。

’公悟曰:‘蔗,草之蔗生者也’。”(《鹤林王露》卷三)足以证明王安石于形声字不能辨别,而一概用会意来逞其臆说。

这种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说字方法,与拆字如出一辙。不过,王安石的变法既为时人所诟病,《字说》便常引为笑料,宋人笔记中溢恶之辞必多。

为了更客观地评价《字说》,我们将王安石的学生陆佃《埤雅》所录《字说》的部分条目移录于次,以供进一步研讨:麇:獐、麋也。………《字说》曰:“赤与白为章,獐见章而惑者也。

乐以和道而获焉。麇不可畜,又不健走,可缚者也;故又训‘缚’。

《诗》曰:‘野有死麇,白茅包之’,言昏礼不以死物,故其生挚用雁,而饰羔雁者以绩。今以死麇,更以白茅包之,则皆非其礼矣。

虽皆非礼,然犹愈于无礼,故序云:‘恶无礼也。’先曰‘死麇’,后曰‘死鹿’;先曰‘包’,后曰‘束’,言被文王之化,知恶无礼,其俗有隆而无杀。

獐性喜山,麇性喜泽,鹿性喜林。故林属于山为麓,其字从鹿;麓,鹿之所在故也。

鹿,林曾也;麇,泽兽也”。(卷三《释兽》) 獭:其字从“赖”,与“豺”从“才”同意。

……《字说》曰:“豺亦兽也,乃能获兽,能胜其类,又知以时祭,可谓‘才’矣。獭非能胜其类也,然亦知根本反始,非无赖者。”

(同上) 羊:《字说》曰:“羊大则充实而美。美成矣,则羊有死之道焉。

《老子》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同上) 虺:虺一名蝮。

……《字说》曰:“蛇,螯人也,而亦逃人也,是为有‘它’。蝮,能之则复;其害人也,人亦复焉。”

(卷十《释虫》) 樱桃:《字说》云:“樱主实,么雅柔泽如‘婴’者;栲主材,成就坚久如‘考’者。”(卷十四《释木》) 苋:《字说》曰:“■除眩,苋除医;遂逐永,亦逐蛊。”

(卷十七《释草》) 《埤雅》所引,当是《字说》原文,而且每字释义首先完整,由此可见王安石字学的特征:不仅都是依括楷书形体释义,所说的也仍然多见乖违比缪。牵强附会者俯拾即是,则宋人所说的一些笑话,基本属实。

当然,《字说》也不是一无是处。叶大庆《考古质疑》指出:“近也王文公,其说经亦多解字,如曰‘人为之谓伪’,曰‘位者,人之所立’,曰‘讼者,言之于公’,与夫‘五人为伍’、‘十人为什’、‘歃血自明而为盟’、‘二户相合而为门’,与‘邑交曰郊’、‘分贝为贫’……无所穿凿,至理自明,亦何议哉!有如‘中心为忠’,‘如心为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