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79年西晋从古墓中出土的神秘古籍,是一本什么书?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4收藏

公元279年西晋从古墓中出土的神秘古籍,是一本什么书?,第1张

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有一部充满神秘色彩的《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是西晋时从古墓中发现的一部先秦纪年体史书。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十月汲郡汲县(今河南汲县)的一座战国时魏王的墓被盗,墓中沉睡了五百多年的一批古书得以重见天日。这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据说整整装了几十年。晋武帝对这一发现十分重视,命令将墓中出土的全部文物“藏于秘府”。

两年后,西晋朝廷征调了一批当时著名学者,对这批竹简古加以校读整理并将它们由古文改写为当时通行的隶书字体。

这批竹简是什么样子呢

据有关资料,竹简用素竹编联成册,每长度约为晋尺二尺,当战古尺二尺四寸,一简四十字,分为两行,每行二十字,用黑漆书写。简上文字为战国古文,即篆书,人们习称为科斗文。这种文字在秦统一后即已废弃,到了晋代、在当时人们看来简直茫光然若天书,且由于盗墓者的破坏,灯简散乱不全,所以整理起来十分困难。学者们整整花费了二十年时间,才大体整理完毕,计编校出古书十六种七十五篇,包括传世的《易经》《国语》等。

其中尤使人注目的是十三篇编年体史书,记载了夏、商、周、三代史事,西周灭亡后,即接晋国纪年,至战国三家分晋后,又用魏国纪年至

“今王二十年而止”,

所谓今据推算为魏襄王,襄王二十年即公元前299年。令人惊异的是,这部书记述的许多史事与儒家经典所言截然相反,如太甲杀伊尹,文王杀季历、幽王被逐等。以幽王时史事为例,史书称周、召二相共和,竹年称是共伯和执政,孰是孰非,这就在当时学术界中引起轩然大波,至今仍未得出定论。

唐代以后,随着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加强,与儒家经典不合的《竹书纪年》,为世人所漠视,经唐末五代战乱,到宋代仅剩残本三卷,约在宋末元初,连残本也流失了。

后代又出现了今本和古本。

今本是元末明清以来的通行本里混入了某些其它古书的内容。一些学者鉴于此,从古书中汇辑出竹书纪年的佚文,即竹书纪年的“古本”。古本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可订正和补充一些史籍的失误和遗漏。如《史记》记战国自田成子杀简公自立为齐王,至秦灭齐,共历十世。但《纪年》则记为十二世,与《庄子·肤箧》

“田成子…十二世有齐国”

的记载是一致的,纪年的记载是正确的。

其记越王朱句名,《史记》中不见。传世的与新发现的两柄越王州句剑铭文有

“越王州句自作自剑”

说明历史上确存在过一位名闩“朱句”的越王。又是《竹书纪年》的记载正确。

再如《尚书·无逸》篇提到商王中宗。《史记》认为中宗为太戊,《竹书纪年》则称“

祖乙胜即位,是为中宗”。

殷墟卜辞出土后,人们发现甲骨文中有“中宗祖乙”四字连文,证实了纪年记载的正确性。

而今本竹书纪年,经著名学者王国维考证,为后人重编,有许多作伪的东西。

关于《竹书纪年》至今还有不少没有解开的谜。

其一、《竹书纪年》是不是晋之《乘》?

《孟子》曾提到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秦焚书坑儒后,除鲁之《春秋》外,其他诸侯国的史书差不多都失传了。那么《竹书纪年》按其用晋国纪年,是否与晋之乘有关系呢历代史学家就持有这一看法,并为许多学者赞同,但这仅是推测,无直接证据。

其二,所谓今本《竹书纪年》,究竟哪些为原文

哪些是混入的他书,仍然没有完全弄楚。

所以史学家没有绝对把握,是不会随引用今本《竹书纪年》的。

近日,河南郑州下了一场特大暴雨,暴雨将一道路旁边的山体冲塌,有市民路过塌方的道路旁边时,无意中看到一些稀罕玩意,引来了文物局专家的考察。

市民们究竟发现了什么东西?想必很多人都已经猜到了,不错,正是一些疑似古代的陶器。市民们发现些陶器后,并没有争抢,反而很快就有人报告给了当地的文物局,文物局得到消息后非常重视,马上派出了专家前往考察。

经过一番初步考察后,文物局专家们认为塌方的地方应该是一座汉代古墓,而市民们看到的那些瓷器应该就是汉代的陶瓷,除此之外,专家们还在这里发现了一些五铢钱。目前,塌方的这一路段已经实行了封闭,不久之后专家们还会进一步对这里进行考察。

网友得知河南郑州特大暴雨冲出汉代古墓的这一消息后,不免又是吃惊一场。不过,当地人反而对这种事情是见怪不怪了,毕竟类似的事情在郑州已经发生不是一次两次了,要知道,郑州可是国家六大遗址发现片区之一。毫不夸张的说,在郑州随随便便找几个地方铲一铲子下去,其中有一个地方都可能挖出一座古墓。

大家不妨在网上搜索一下“河南古墓”这些关键词,相信首先跳出来的就是河南的省会郑州,随后就能看到关于郑州的各种墓葬发掘记录,郑州的古墓发掘记录不可谓不丰富都,仿佛给人一种郑州处处都是古墓的既视感。

虽然有消息说,这次暴雨冲出来的这座汉代古墓只是一座平民墓葬,规模可能不是很大,但是其中的陶器文物对研究汉代的历史文化仍有很大的帮助。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对这里加快挖掘研究,早日给我们带来好消息吧,

鹿邑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的太清宫集,为老子的诞生地。据史志记载,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桓帝刘志派中常侍管霸前来创建,始名老子庙。唐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渊为了便于对天下的统治,抬高家族地位,就听从吉善行的建议,认老子为祖宗,派人在汉老子庙的基础上予以扩建,规模如京城王宫,做为皇室家庙。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增建“紫极宫”、“太清楼”,改庙名为“玄元庙”。到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又册封老子母为“先天太后”,在汉李母庙的基础上,扩建成洞霄宫,位置在太清宫北一里。至玄宗李隆基时,太清宫又有增建,规模达到鼎盛,占地八顷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宫内建筑排列有序,琼楼玉宇,金碧辉煌。 太清宫称前宫,洞霄宫称后宫。前宫祀老子,后宫祀李母。两宫中隔一河,河上有桥。河名“金水”,桥称“会仙”。

唐开元年间,玄宗皇帝又亲朝太清宫,为老子上尊号“大圣祖高上金阙天皇大帝”,改庙名为太清宫,又亲手为五千言《道德经》作注,刻石立于太清宫。该碑至今犹存,和太清宫及其所余历代碑刻一起,于八六年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1年又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唐一代,皇室常驻五百军士镇守太清宫。

唐末黄巢起义,太清宫毁于兵事。宋真宗年间重建,又拨国库款重修太清、洞宵二宫,规模比唐时有加。重修时并立有“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会真桥记”等碑刻,碑刻至今尤存。重修后,真宗皇帝亲率满朝文武来太清宫朝拜。真宗所立“先天太后之赞”碑,通高八米,宽二米,二龙幡伏于碑首,神龟支撑碑下,为真宗御制御书并篆额的“三御碑”,且书法秀美,石质坚细,至今保存完好,是太清宫所存之琳琅珍品。以后屡修屡废,金元明清各代都有重修碑记。元代中统年间,皇帝又颁发了圣旨和执照,对太清宫予以保护,碑刻今存。至清代重修时,规模尚十分可观,然与唐宋盛时相比,仅存“十一于千百也”。而现在与清时相比,又是仅存“十一于千百也”。太清宫现存主体建筑太极殿五间,铁柱一根,古柏三株,碑刻九件,望月井一眼。洞霄宫仅存清代建筑三圣母殿五间,娃娃殿三间,宋碑一通。

据《后汉书》和《鹿邑县志》记载,太清宫建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始名老子庙。当时汉桓帝两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建老子祠,并立老子祠碑。《水经注》载涡水又北,适老子庙东,庙前有二碑,在南门外,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陈相边韶撰文。碑北有双石阙,甚整肃是也。此后,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典籍中都有皇帝亲谒或派大臣拜谒的记载。特别是唐朝帝王,对老子更是尊崇有加,自称是老子后裔,尊老子为圣祖,以老子庙为家庙。唐高祖李渊在武德三年(620年)封老子为始祖,大兴土木建造宫阙殿字如帝者居。高宗李治于乾封元年(666年)幸老君庙,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堂,称紫极宫。武后武则天于光宅元年(684年)追封李母为先天太后,扩建李母庙为洞霄宫,俗称后宫,其规模相当宏大。唐玄宗李隆基曾两度亲渴老子庙,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加封老子为高上大道,金阙天皇大帝,亲为《道德经》作注,御笔全文镑立《道德经注》碑一通。天宝二年(743年)李隆基下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相传,当时前宫祭祀老子,后宫祭祀李母。两宫相距一里,中间隔有一河,曰清静河,河上有桥,桥曰会仙桥。前宫住道士,后宫住道姑。两宫相商事宜,则以云牌传示,不允私自来往,其规矩之严犹如皇宫。前宫午门耸立,御道直坦,院内以太极殿为中心,周围有七元殿、五岳殿、南斗殿、虚无殿、清静阁,将太极殿环抱其中。唐王室将太清宫奉为家庙,所以其建筑风格颇类长安王宫。占地八顷七十二亩,周围四十里,楼台殿阁六百余间,其气势宏伟壮观,建造精致华丽,金碧辉煌。

宋帝好道,宋真宗赵恒自称道君皇帝,拨国库银重建太清宫,规模比唐时更大,并于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亲率群臣朝拜太清宫,册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立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碑、会真桥记等碑刻。在这期间,太清宫盛极,来往不绝的不仅有达官贵人,骚人墨客也常来此流连驻足。谢灵运、李白、杜甫、苏辙、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曾在这里留下尊老崇道、咏物状景的珍贵诗篇。此时的太清宫名声远扬。建国后,党和国家***也先后游览了这块圣地。

到了宋末,靖康之乱给太清宫带来了灭顶之灾,很多建筑都毁于兵火。到了金代得以重修,但己元气大伤。元朝统一后,重视道教,朝廷颁布保护太清宫的令旨,明确规定太清宫、洞霄宫属国家保护,规定在太清宫方圆四十里内的土地、树木及一切财产属太清宫所有。元代末年,太清宫一带屡患水灾,大部分建筑被毁。直至清康熙年间,才在原址上重建太极殿,但规模已远不如昔日,较之于唐宋,仅存什一也。

1997年,考古专家在太清宫发掘出一处含龙山文化遗址、西周墓葬、东周夯土基址和大型马坑、唐宋建筑基址、碑刻及明清建筑的大型文物古迹群。该遗址时代早,跨度大,保存完好,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北京和河南省的10余名考古专家指挥近百名民工还对太清宫前、后宫周围3300多平方米的地面进行了挖掘,发掘出了清晰的唐、宋、金、元太清宫遗址及大量的祭祀器皿。随后,60余位来自北京大学、国家文物局、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历史所及全国最知名的考古专家和老学专家云集鹿邑,研究这次挖掘成果,一致认定,发现的大量祭祀器具证明历代祭老在太清宫、祭李母在后宫,同历代文献记载完全吻合,而那次考古挖掘,被评为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从而载入史册,震惊海内外。

详细地址:周口市鹿邑县城东5公里的太清宫镇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国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阳,诞生于 安徽涡阳太清宫。有人说又称老聃。在传说中,老子一生下来时,就具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来称为老子。相传生活在春秋时期。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是一个很主要的神仙,被称为太上老君,尊为道祖。

涡阳天静宫,俗称老子庙,又名中太清宫。是中国先秦伟大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诞生地、道教之祖庭。其座落在涡阳县城北,南距谷水(今称武家河)入涡处二华里,北枕龙山,三面环水,环境清幽。

天静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始称老子庙。盖因桓帝梦见老子降于殿廷,乃颁旨在此立祠祀奉。此后,曹魏黄初三年(222年),隋开皇元年(581年)都奉敕修建过。李唐王朝,以老子为始祖,尊崇之极,屡加册封,钦赐庙额为”太清宫”并尊此庙为祖庙,大兴土木。其金碧辉煌,宏伟壮阔,不逊于帝王之都。唐末战乱,几成废墟。北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至天禧二年(1018年)间奉敕重建。翰林学士盛度撰碑。

唐宋诸多帝王曾多次躬临涡水之滨,恭谒老子降诞圣地。唐高宗于乾封元年(666年)二月,自泰山前来此朝谒,上尊号“尊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宋真宗至此,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撰《御制朝谒太清宫并序》。

太清宫唐宋鼎盛时期,规模宏大,海内无匹,号称占地三千亩,食邑数千人。元明两代,宫观尚蔚为壮观。清末战乱频仍,殿宇日趋颓废,始有“烧丹灶冷余荒草,问礼堂空剩石牛”之叹。

1989年以来,经海内外专家学者多方考查论证,确认此处为老子诞生之地,天静宫旧址所在。故而,马炳文、谭兆、侯宝垣等大德之士发起广募善款,重修天静宫。于老子则为纪念圣地,于道教则为天下祖庭。此番重修依其鼎盛时期——北宋时的规制复修。全宫分中路和东、西三路。中路为正殿所在,前后有山门、会仙桥、灵官殿、老君殿、三清殿、灵官殿、天师殿、重阳殿、财神殿、元辰殿、老祖殿、慈航殿、吕祖殿、钟鼓楼、“道之源”、“德之初”陈列室和乾坤道舍。其东有东岳庙、圣母殿、流星园及九龙井。西有讲经堂及藏经阁。今青牛回转,紫气重现,老子故里天静宫又复屹于古相大地,重现昔日风采。

老子籍贯之争

关于老子是什么地方人,或许对理论学术研究影响不大,但汉时就有《庄子》沛人、《列子》陈人与《史记》“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存疑之语,只是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经汉初采用道家思想治国,东汉形成道教,唐李家王朝认祖的洗礼,“老子天下第一”,地位日益显赫,引发籍贯之争。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兴起,安徽涡阳、河南鹿邑大兴土木,先后建成了现代化规模宏大的天静宫、太清宫, 籍贯之争,越演越烈。走进两个县城,标注“老子故里”的骑牛雕塑不细心的人分辨不出其中差异。北京国家博物馆老子蜡像展还明确注明是江苏沛人。究竟老子是哪儿人,孙以楷教授对历史进行了梳理,他在《道家文化寻根》中归纳整理出有五种说法[1] [P36]:

1、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西汉司马迁说,见《史记·老子列传》。

2、陈国苦县赖乡曲仁里人。隋唐孔颖达说,他说《史记·老子列传》中说,老子是陈国苦县赖乡曲仁里人(《礼记·曾子问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

3、陈国相人。隋唐陆德明说,他说《史记》所载的既不是“楚苦县人”,也不是“陈国苦县人”,而是“陈国相人”。《后汉书 · 郡国志》曰“陈国相人”,还解释说:“春秋时曰相”。

4、楚国相人。东汉边韶在《老子铭》中说老子是“楚国相人”。《广弘明集》中释法琳的《十喻篇》引《高士传》也持同样看法。

5、宋之相人。清代姚鼐说。他在《老子章义序》中说,老子是宋国沛人。马叙伦《老子考》中说,宋之相人。

经过对五种说法的分析总结,孙以楷教授提出第六种说法——安徽涡阳人。但无论几种说法,归纳起来实际只有河南鹿邑与安徽涡阳两种争论,笔者认真查阅了有关材料,认为“楚苦县,陈苦县,楚相人,陈相人”四种答案具有相对一致性,虽然说法不一,但都同指一个地方,即今河南鹿邑。陈国相人是《史记》原著,今本《史记》系转抄本相对正确。“宋之相人或宋之沛人”源自对地名混乱的误解。“安徽涡阳人”的证据本身不能自圆其说。为证明上述结论,下面从所涉及乡、县、国等地理概念入手,只有正确理解这些地理概念,才能辨别真伪,解决争论。

一、厉乡、赖乡同地

《 汉语大字典》“厉”字条,颜师古注:“厉,读曰赖”;司马贞索隐:“厉、赖声相近,古多假厉为赖”。所以赖乡和厉乡是同一概念。成语“鲁鱼帝虎”,出自《抱朴子》,引用当时谚语“书三成,鲁成鱼,帝成虎”,说书经过三次转抄,“鲁”会错成“鱼”,“帝”会错成“虎”。中国古书在传承的过程中,汉及汉以前都是以传抄为主要手段,抄写者大多为普通文人、政治文人,不是学者文人,一般只关注内容、字义与抄本的一致性,而不注意保持书的原形、原样,这是先秦古文都有的通病。考古发现帛书《周易》与通行本的字形不同,字音相近是正常情况。乡名虽异,概念一致,说明无论谁抄谁,对抄写者来说,赖乡和厉乡同指一个地方。由于“曲仁里”只见一说,故乡里的地名一致,没有争议。

至于“曲仁里”一名所指,鹿邑县城东门内的老君台正门牌坊上的联语可以为证,联语为“自古永传曲仁里,天高近接太清宫”。曲仁里作为“赖乡”的下级行政单位,就应该是今太清宫镇,即太清乡宫乡政府所在地。太清宫镇在鹿邑县城东5公里处(与《濑乡记》《历代疆域表》均符合若契),旧有别名曰“犹龙镇”(解放前仍然如此称呼),取义于《史记·老子列传》孔子“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一语。更奇者,镇内西北角有一方圆数十丈的高地,当地父老相传谓之“影阳山”(这或许就是王莽新朝更名为“赖陵”的根据吧)。关于这片高地,当地民间至今流传着一段与老子有关的神话传说。或许最有说服力的是此高地本身为一条小河的发源地,这条丝毫不起眼儿的小河,当地父老至今仍名之为“赖(濑)乡沟”,贯穿太清宫乡全境,东南汇入白沟河。此水名恰好与历代文献相合。

二、苦县、相县同地,因“相”歧义

鹿邑古称“鸣鹿”、“苦”、“谷阳”、“真源”、“仙源”,元朝至元二年(1265)改为鹿邑县,县名沿用至今。春秋(前770-476) 在太清宫集西北设治相,马铺北设治訾毋,大辛集东北设治鸣鹿,今县城东设治苦,属陈国。 战国(前475-前221) 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置苦县,属颖川郡,后属砀郡。 《史记索隐》:“苦县本属陈国,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 《历代地理沿革表·卷25》:“苦,汉属淮阳国,后汉属陈国。三国仍称苦县。晋成康三年更名为谷阳。唐乾封元年更名真源。建元元年改曰仙源,神龙元年复名真源。宋大中祥符七年夏,更名卫真,全同。元初省卫真,入鹿邑,后迁鹿邑治,此属亳州”。 应该说县名沿用有准确的历史记载,没有争议。

在中国西北的黄土高原上,有一座古老的陵墓,黄帝陵,位于陕西中部的黄陵县。

问祖师爷:真正的黄帝陵墓在哪里?这仍然是一个时代的谜

世界上有五个龙脉,其中两个在国外,另外三个在中国,形成了北部的龙脉,中部的龙脉和南部的龙脉。黄帝陵属于南方的龙脉,在卫星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黄帝陵是我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座古墓,被称为“世界第一陵”。

黄帝陵从黄帝崩葬在乔杉开始,已经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汉武帝堆土封陵祭祀黄帝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经过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和历代各族人民的不断交流、承认和融合,黄帝陵已经成为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的文化象征,中华民族的民族象征,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

清朝末年,1908年国联派专人扫荡黄帝陵,陵前明朝是为了推翻满清政权;1937年清明节,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国共两党为了驱逐外敌,在黄帝陵前共同牺牲了黄帝陵;1946年,台湾省著名人士组织“台湾光复贡品团”,专程前往黄帝陵表达民族情怀和回归祖国的情怀。

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回归后,两地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和何厚铧先生亲自为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题词,并于1998年和2000年站在轩辕寺,用这种古老的祭祖方式安慰我们的老祖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开始变得越来越强大。

在黄帝陵前进行虔诚的祭祀,向祖先起誓,是一种习俗或传统。让祖先们见证发生的一切,尝试着给祖先们解释一些东西。也许,你什么都不用说,你什么都不用说。

据史料记载,祭祀黄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于霞”时代。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沿袭了以前为黄帝祭祀的活动。据《高涵地记》记载,早在秦末,刘邦在沛公时,曾“拜黄帝”。汉朝建立后,刘邦向天下发函——“我很尊重神社。今天神的祭品和山河之神的祭品,都是照原样供奉,各取当时的礼庙。”。

公元前110年冬(元丰元年),汉武帝率十万大军北游,归来后专程到乔杉祭奠黄帝之墓。这也是历史上最高统治者第一次来黄陵拜帝。

位于陕西乔杉的黄帝陵早就被人们所认可,没有人发表过不同的意见。但近年来,有人提出了独特的观点,使得黄帝陵的选址成为历史之谜。

其实黄帝陵是个衣冠冢。说到底是后人为了怀念他而建造的纪念建筑,而不是真正的陵墓。黄帝陵也很有可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个地方修建的。在我国丰富的历史记录中,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记录,可以从学术的角度找出最早的黄陵在哪里。

但是站在异地的思路上,拿必要的资料是不够的,因为这不是真正的科学态度。此外,关于如何处理一些民间依恋的传说,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妥善处理这些问题,才能真正解开中国陵墓历史上的第一个谜团。

自古以来,黄帝铸鼎炼丹之地就有很多比赛。陕西富平、安徽黄山、河南灵宝、浙江缙云都有铸鼎炼丹的传说。铸造丁塬、鼎湖山、景山也是到处跑,各个地方的基础也很“足”。

有些网友可能想判断哪个是真,哪个是假。但是对比了一下各地的传说,发现到处乱跑的不是朱定远,而是黄帝。他“挖山开路,再也找不到更好的住处”(《史记》),周游世界,到处炼丹。灵丹妙药不是巧克力。炼制仙丹是不是显得太廉价了?

所谓长生不老药,是言过其实。其实黄帝应该和他的医生团队一起发明了中药药丸、药膏等中成药。当药丸第一次被发明时,人们赋予它们夸张的效果,并把它们浪漫化为酏剂。到现在,病人还说吃了神药之后吃了仙丹。

很明显,炼仙丹其实是一个发明药丸的传说,包括黄山版、灵宝版、缙云版。先说黄山版。黄帝黄山炼丹的传说很有名。黄山以黄帝命名。它最初被称为虎山,但由于炼金术的传说,唐玄宗把它改成了黄山。相传,轩辕黄帝、容、傅秋功三人来到虎山炼丹,就住在山顶的石屋内。他们在蔡尧溪的深谷中挖掘草药,用洗衣溪的泉水清洗,在阳光下晒干,然后用药物研钵捣碎。然后,从丹井里取水,放入在炼丹平台上竖立的炼丹炉中,熬制草药炼丹。(目前提到的地方都是黄山景区,现实中是存在的。根据黄山的说法,这里的丹药不涉及金属,比如朱砂,而是中草药制成的药丸。

再看看浙江缙云县,据说黄帝是受崆峒山仙光成子和黄山仙容成子的指示,然后南巡缙云,在仙都鼎湖峰炼丹。当时缙云县饥荒,浮肿。黄帝用丁炼丹,药还没做出来,就是膏药的状态。病人吃了黄帝炼制的膏药,药治好了。大定后来压出了一个鼎湖山。唐朝时,白居易用“黄帝不能带标准回去,崔伟独云。有时风激鼎湖波,晴天散如雨滴”来形容鼎湖景,现在是夏衔戏剧的皇家外景。

根据河南灵宝的传说,黄帝到灵宝游玩时,发现当地人经常生病,瘟疫猖獗。于是黄帝想起了以前昆仑山的炼丹术,在灵宝铸了一个大鼎,炼制仙丹,治疗当地人的疾病。既然在昆仑山炼成仙丹,灵宝应该不是第一个铸鼎的地方,鼎也成了“批”品。各地铸鼎炼丹都是黄帝教的。

可能有网友认为青铜珍贵,黄帝时代不可能批量铸造丁。黄帝时代,距今约4500年,出土的青铜器很少,但有可能铸造的鼎可以是陶制鼎,而不是青铜鼎。丁涛在新石器时代被广泛出土,大规模生产不成问题。

黄帝时代有没有药丸药膏出现的记载?《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成书于战国时期,书中出现了中医药丸。书中记载了13个方剂,其中9个是中药,包括丸剂、散剂、膏剂、丸剂、药酒等,表明中成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山海经·Xi·山景》中有一篇关于白玉膏的记载,原文是:

“丹水灭焉,西刘著在齐泽,含白玉。有玉糊,其原是熬汤,黄帝是菜是菜,它是生宇轩”。

人吃玉显然有点夸张。黄帝吃的玉糊,大概是白药膏。

陕西阜平和河南灵宝都叫黄帝炼丹,天界人大在阜平

现代胶贴也是中成药

就文物而言,新石器时代的药丸暂时没有出土。

青铜鼎是黄帝发明的吗?《史记·道史》中“首阳山青铜”作为“天地人”鼎,是青铜鼎。古籍记载的“天地人”三丁,在黄山、缙云、灵宝的传说中并没有出现。“天地”大定,阜平县自称。阜平县认为,文献记载的铸鼎位于今陕西省Xi附近的三原、阜平、阎良交界处。不仅有鼎湖,还有三丁村、竹丁村、卧龙村、盘龙村、华龙堡等等。在这里,不仅黄帝、大禹铸鼎,汉武四鼎、武则天也再造了九鼎记录。

我们把思绪带回黄帝时代。黄帝走遍中国,教人用鼎制药,留下了铸鼎炼丹的传说。鼎原本是供人们食用的炊具,加上炼制药物的功效,它更显得重要和神圣。在青铜技术刚刚发明的时代,黄帝命令人们用珍贵的青铜制作三个大罐子,象征天地。大鼎铸造后,黄帝崩毁,各地立碑立寺纪念,声称黄帝在此铸造鼎成功后升天。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