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生死 处百病 调虚实 不可不通《黄帝内经之诊要经论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3收藏

决生死 处百病 调虚实 不可不通《黄帝内经之诊要经论篇》,第1张

玉版论要篇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

搏脉痹躄,寒热之交。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复可数。论要毕矣。

诊要经终论篇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

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入*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春刺冬分,邪气着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堕;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无言,惕惕如人将捕之;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气,时欲怒。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时寒。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卧不能眠,眠而有见;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膈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刺避五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膈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刺胸腹者,必以布憿著之,乃从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刺针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

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疭,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睘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忘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加关注不迷路 更多古籍精彩码字上传中~~~弘扬东方古文化 助兴伟岸新中华

  贺普仁从事针灸临床五十余年,在实践经验及精研内难、通览甲乙等针灸著作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总结提高,在众多的针灸疗法中选出三种疗法,由余命名为“三通法”。即以毫针刺法为主的“微通法”;以火针、艾灸疗法为主的“温通法”;以三棱针刺法为主的刺络放血疗法,谓之“强通法”。 

        尽管病因有七情六*,饮食劳倦、跌打损伤等,但在任何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气滞是不可逾越的主要病机,故称“病多气滞”。气滞则病,气通则调,调则病愈。针灸治疗疾病之根本就是调理气机,使之通畅,从而治愈疾病。为了使针刺调畅气机的效果更好,对传统的毫针、火针、灸法、拔罐、放血等疗法,做了大量的挖掘整理和提高的工作。取其精华,推陈出新。并将针灸的诸多疗法概括为微通、温通、强通三种独特的针灸治疗方法。临床上,将这三种疗法有机地结合,对证应用,对于调畅气机,治愈疾病效果颇好。

一、针灸三通法“通”为其本 

“通”有贯通的意思,指由此端至彼端,中无阻隔,“通”又有通顺的意思,指往来、交接、勾结。(《辞海》)。做为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保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经络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如《灵枢·海论》所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藏》也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在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贯通上下,沟通内外表里,无处不到、无处不有,同时手足表里之经又按照一定的次序交接,使气血流注往复,循环不已,这就是经络“通”的作用,这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生理特征。疾病的发生恰恰是对这一生理功能的破坏,出现了或表或里,或脏或腑,经脉气血的不通、营运之不畅,如《素问·调经论》所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指出:“诸病皆因血气壅滞,不泻宣通”。尽管临证病变万千,病因有外感六*,内伤七情,饮食劳倦之不同,然其病机归根结蒂只是一个,那就是经脉、络脉、血气的运行不畅,乃至气滞血瘀等病理与诸多病的产生。由此针炙的方法多种多样,尽管手段不同,但使经脉、络脉畅通是相同的,针灸疗法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恢复经络“通”的功能,以“通”而取效,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的:“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这就是针灸疗法的根本作用机理,它以“通”为法,以“通”为用,只有通,才能使阴阳调和,只有“通”才能扶正祛邪,补虚泻实,达到治病的目的。正如高士宗在《素问直解》中的一段名言所论:“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升,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无妄矣。”以通为本,乃针灸三通法学术思想之精髓。

        二、针灸三通法以微通、温通、强通三法为其基本法  源于远古的砭石与九针,经历代发展到近代的针灸疗法,其种类名目繁多,到目前为止,大凡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的针法或灸法,已有几十种之多,在余所掌握的多种刺灸法中选择概括出三种基本法称之为“针灸三通法”。现将微通、温通、强通三个基本法的学术特点及要领做进一步阐述。   

        1.微通法:微通法指的是以毫针针刺为主的一种针法。将临床最常用、最基本的毫针刺法命之曰微通法,是有其深刻含义的。其一,从微通法所选用的针具看,早在《内经》中就有“微针”之称,《灵枢·九针十二原》记有“……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的文字,后世《标幽赋》也指出:“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又说“众穴主持”“微”在此有细、小之意,说明针尖如“蚊虻喙”,针身细巧的毫针,可以针刺全身各部的穴位,应用广泛。其二,“微”字的深刻内涵还在于毫针刺法的微妙。应用毫针,从持针法、进针法、进针后的行针导气法,补泻法的实施,直到留针,出针针刺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有诸多具体的方法,然而最重要、最关键的,其要领还在于治神、守神,并使针刺后达到“气至”,亦即使针刺达到“得气”和“气至病所”,这是毫针针刺手法的基本要求。实践证明,针刺后能否得气,是能否获取疗效的关键,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青天。”又如《标幽赋》所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从古至今,历代针灸医家都把治神、守神、得气看作判断针灸医生医术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的:“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又解释曰:“粗守关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气正邪之往来也,上守机者知守气也。”由此,粗工、上工一目了然。“微通法”运用于临床,治疗内、外、妇、儿各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病症,其疗效是有目共睹的。 

        2.温通法:温通法指以火针和艾灸为主的刺灸方法。“火针”既是针具的名称,又是一种针法的名称。从针具看,火针即古代九针中之“大针”早在《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论》、《官针》及《素问·针解》中对其形状及用途都有具体论述。从针法看,火针刺法是用火将针烧红后,迅速刺人人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从这个意义上看,火针又有“燔针”、“烧针”、“白针”之称。如《灵枢·官针》曰:“凡刺之要,各有所施也”,根据九针长短大小的不同,《灵枢·官针》又曰:“凡刺有九,以应九变……九日烨刺,烨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仲景先师在《伤寒论》中对火针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发,以后有唐孙思邈的《千金方》、《千金翼方》;宋·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明·高武的《针灸聚英》;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等多部古医籍,都对火针疗法做了专题讨论,可见这一方法在针灸疗法中的重要位置和它的实用价值。余自 50年代始,就致力于火针疗法的应用与研究,火针与常用的艾灸疗法并称其为“温通法”,其关键在于“温”,这两种方法的优势与特色就在于它的“温热”刺激。《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又说:“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素问·八正神明论》更指出:“血气者,人之神”,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与源泉,温通法借助火针的火力、艾灸的温热刺激,激发人体的阳光,启动下焦命门之元阳,真火,增强经络对气血的营运与推动作用,以开闭、掘塞,疏通脉络,既可“借火助阳”以补虚,又可“开门祛邪”以泻实,乃至“以热引热”使火郁壅滞得泻,这就是火针、艾灸的独特效用。 

        3.强通法:“强通法”指以三棱针刺法为主的刺络放血法。三棱针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等篇所记载的九针中属“锋针”,专为刺络出血用,刺络放血法也是针灸疗法中应用广泛,独具特色的一种传统针法,余将此针法命名为“强通”,也是有其学术价值的。“强”有勉强,强迫,迫使的意思,又有强大、有力的意思,这种方法就是利用较毫针强劲有力的特种针具,如三棱针,在人体一定的穴位或某浅表部位,刺破血络,强迫出血,放出少量血液,以达治疗疾病的方法。这种方法颇受历代医家的重视,在《黄帝内经》中约有40余篇或多或少的论及刺络放血的内容,以后历代医家多有记载,不仅反映在针灸专著中,也反映在其他内、外各科著名的医家著作中,如宋·陈自明的《外科精要》;金元四大家张从正的《儒门事亲》;李东垣的《脾胃论》其弟子罗天益的《卫生宝鉴》等等,在我国少数民族的蒙医、藏医中,也有运用。这也充分说明了刺血疗法的实用价值。放血疗法之所以取效,关键就在一个“强”字,通过灵巧的手法,适病适症准确的出血量,迫血外泄、强刺、快速,使邪随血出,祛瘀通闭,疏通脉络,使经气通畅,营血顺达,从而达到令邪热外泻、祛腐生新、活血祛瘀、醒神开窍、安神定志等全方位的功效。“强通法”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尤其在一些危急重症的急救中,常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今天,生命科学兴起,提高人类的生命质量和生存质量,加强对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的研究,针灸疗法的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已为国内外医界所瞩目。继承、挖掘、整理、创新及推广应用实为弘扬中医学术之举,通过深化研究、不断完善,在为人类的健康服务方面再获佳绩。

转自网络。

详情页策划:

详情页首图+课程亮点+课程表+学习须知

详情页首图

课程老师介绍:

梁思岐先生,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分校,从事中西医临床30余年;

《道济堂》文化创始人

以医参道,传承华夏古中医文化,重视医案分析,倡导理论实践结合;

提出:养生先养心,养心先持戒。认为“心是产生疾病的根源”,治疗上提出:“以调心为基础,正脊为先,脉证合参理气机”;“经脉者,所以处百病,绝死生,不可不通”。发表过《锥管看中风》等文章;从2014年起,坚持公益推广传统医学文化,坚持有教无类,广结善缘。

课程亮点:

1、站得高,看得远: 这是一门向中医爱好者传承中医系统和中医智慧的理论+实操课程,你将了解古圣先贤的最高视角和逻辑框架,收获中医智慧的整体观、系统观、天人合一观,看到中医的全貌;

2、学得会,做得到: 分理论部分及实操部分,理论部分主要是会讲“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八卦”“五运六气”“子午流注”等; 实践部分,则是会教授大家实际操作治疗保健,针灸、刮痧、艾灸、刺络等实操应用;

3、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学完这门课程,可以让你成为“自己和家人健康守护者”,你能理解疾病和健康的原因,能够学会给自己和家人辩证,通过简易的外法(刮痧、艾灸、拔罐针灸)和常用中成药、食疗方解决家庭常见病症;

4、 传承中医系统,临床治疗实践: 这门课程是梁思岐医生传承《黄帝内经》、《易经》、《难经》《脉经》以及二十年中医临床经验总结出的,适合中医爱好者、中医行业从业者修学及临床应用;

教材篇:

唐代王冰注解版本最为权威,但因对国学和中医理论基础要求高,故采用王洪图主编的《黄帝内经 素问》《皇帝内经灵枢》白话解作为主要教材,教材需自备。

课程表

古中医传承30讲

理论篇

第1课 站得高 看得远:道中悟中医,大道至简;(120分钟)

第2课 从阴阳五行河图洛书干支学中医 (上)

第3课 从阴阳五行河图洛书干支学中医(下)

第4课 学好藏象学说,带你了解人体五脏六腑(上)

第5课 学好藏象学说,带你了解人体五脏六腑(下)

第6课  经脉系统入门--开合枢理论、  脏腑别通理论

第7课 经脉系统入门-- 五运六气理论及针道四重境界

第8课  经脉系统入门-- 十二经络的循经路线、临床表现、脉象特征及治疗原则(上)

第9课  经脉系统入门-- 十二经络的循经路线、临床表现、脉象特征及治疗原则(下)

第10课  经脉系统入门-- 奇经八脉的路线,病症及脉象,人法地养生法(上)

第11课  经脉系统入门-- 奇经八脉的路线,病症及脉象(下)

第12课  营卫之气的概念、循行方向及应用

第13课  气机理论,传统脉诊法(上)

第14课  传统脉针脉象及应用(下)

第15课  家庭常备中成药应用(上)

第16课  家庭常备中成药应用(下)

实操篇

第1课 刮痧和艾灸这样操作才有效

第2课 教你用中医内外疗法预防新冠肺炎

第3课 告别无效疗法,教你用刮痧治疗甲状腺结节

第4课 告别无效疗法,教你用刮痧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第5课 子宫肌瘤不要切,刮痧治疗有妙招!

第6课  月经不调危害多,中医外治法调理有妙招!

第7课 脊椎病堪称“健康杀手”刮痧疗法有奇效

第8课 失眠不吃药,刮一刮就睡着

第9课 健康减肥不节食 刮痧艾灸要首选

第10课 便秘危害大,中医刮痧有妙招

第11课 胃痛 胃酸 胃胀气 刮痧就能治

第12课 眼干涩缺眼疲劳 刮痧明目防近视

第14课  感冒发烧不着急,一招刮痧来救急

考核篇

1理论考核篇

2实操考核篇

就业篇

从业指导

学习须知:

  1、《梁思岐·古中医传承20讲》包含老师亲自录制的音频+ppt资料内容;

2、本课程为免费课程,购买成功后,即可学习该课程;

3、未经本平台及老师允许,不可私自上传其他视频平台或私自剪辑课程内容作为宣传使用。

   医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1

  我认为,黄帝内经的伟大不在于理论,而在于提出理论前长期的观察探究。比如,"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的阐述就是对人体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的概括,还有四季虚邪与脏器的对应,等等,无不体现了黄帝内经非常扎实的观察验证基础。这种发现问题,观察矛盾,寻找规律的探究精神正是每个医者所需要继承的。

  很多外行人认为黄帝内经太老了,已经跟不上新时代要求了。但黄帝内经的思想偏偏是超前的,其中提出的养生之道还被到处引用,被奉为圭臬。而且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疗思想不知又比西方预防观念早提出了多少年,而且至今仍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之所以我们常称其为经典,正是其中的很多话都是不刊之论。

  黄帝内经之所以是中医学,甚至是所有医学的必读书,并不是说它囊括了所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而且它也做不到,真正值得借鉴的就是其中对人体五脏六腑、经络等做出了基础论述,正所谓名不正啧言不顺,要论治,就要辨证,要辨证,就要审症求因。有因才有果,正是黄帝内经给出了因,才会有中华医学这个果。在五脏生成篇、五脏别论篇等篇章里,黄帝内经记述了五脏六腑的基本特点;在三部九候篇、玉机真脏论篇等篇章中,黄帝内经论述了切脉的部位与方法,脉象随季节的变化规律等等;更让我惊喜的是,在黄帝内经的宝命全形篇、八正神明篇等篇章中找到了当初学习刺法灸法学时的原文: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侯已备,後乃存针……这些熟悉的字句让我对黄帝内经更加亲切了。另外,黄帝内经中在脏腑气血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为中心的邪正盛衰理论,合并经络,来阐述热病、咳、痹、痿、厥等疾病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以减轻百姓遭受病厄之苦。

  要说黄帝内经的特点,我第一个想到的词就是"变化",举个例子,在咳论篇中的一个问题:肺之令人咳何也而回答是: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从中,我认识到即使是一个症,也是无穷变化的,更何况治疗方法呢黄帝内经的思想很博大,能包容,在异法方宜论篇中说到,一病而治各不同,地势使然也。东方之砭石,西方之毒药,北方之灸焫,南方之九针,中央之导引按蹻,雑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也。

  而黄帝内经之灵枢,别名针经,大多是针灸经脉腧穴的理论,在经络腧穴学的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多有背诵,其中的内容让我对人体又有了新的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解剖的层面上,也从中更加深刻理解了脏腑之间的联系,启发我产生了很多新的思路:例如,讲手太阴肺经运行时,一句"还循胃口"便提示了治疗肺病时兼顾胃的调理以增强疗效的可行性。

  我只是愚笨初学者,尚能有所感悟,对于圣贤前人,当然更不在话下:仲师之伤寒,金元四大家之寒凉攻邪补土滋阴,明清之温病,都或多或少地借鉴了内经。一部经典,竟成就了一部部新的经典,真是蔚为壮观。

  事实上,黄帝内经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它还不够全面,也不够准确,但它有留白,给後人完善的可能。譬如,黄帝内经对五脏六腑具体形状位置的论述并不详尽,但後来就有人在一本叫医林改错的书中进行了纠正。我很佩服医林改错的作者,但更让我敬畏的是这隐藏在历史长河中若隐若现的传承,这是伟大的。

  书读百便,其意自见,但黄帝内经的内涵可能是我用一生也探求不完的,但很值得,不是吗

   医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2

  《黄帝内经》作为我国最早、地位最高的中医巨著、中医养生学之源的国学瑰宝,自古至今,引起了无数人对它的崇拜、深思,但《皇帝内经》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经典,其思想博大精深,泛泛而读,往往只能似是而非。最近,通过对《黄帝内经》的学习,对于其养生思想颇有一些体会。

  现在,人们生活空气污染、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状态里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进而引发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疾病”,而且年轻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因此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何为养生,就是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养生学之源,可见受推崇程度非同一般,其提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就是说上等的医生不是去治疗已经得了的病,而要在没有得病之前,就让它不得病。对于未病先防,《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说对外要适应自然环境,避免受到六*之邪的侵袭;对内要调养精神志意,避免精神刺激、情志变化,充分的体现了《黄帝内经》“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两个基本的观点,也就是整体观。

  “天人相应”是说人来源于自然,生长于自然,不管人类文明如何发展,科技是如何的进步,人类终究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得要遵

  循自然界阴阳四时的规律。《内经》提出:“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不论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环节。《灵枢·本神》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也就是说人体必须“顺其自然”四时气候的变化,适应周围外界环境,使机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以增进人体的健康。所以在这个自然界的大系统中要想求得自身平衡,首先是遵循自然界正常的变化规律,其次是慎防异常自然变化的影响。但顺应自然规律并不是被动的适应,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以期更快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的物质存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所以人体所需的饮食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正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对驱除寒湿有益;而辛辣食物并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人群,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形成了各个地方特色的饮食。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饮食也要同当时的气候条件相适应。冬季常吃红炯羊肉、肥牛火锅、涮羊肉等,有增强机体御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饮用乌梅汤、绿豆汤等,有消暑解热的作用,这些都是天人相应在饮食养生中的体现。

  “形神合一”是说人体的精神活动和身体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中医学认为有形体才有生命,有生命才能产生精神活动和具有生理功

  能,形体是本,神是生命活动及功用。所以《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灵枢·平人绝谷》曰“神者,水谷之精气也”。无形则神无以附,无神则形不可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形体是人生命存在的基础,有形才有生命并产生精神活动和生理功能。形乃神之宅,养形为养生之首要。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强其形,可以使人体筋骨强健,气血经脉通畅,脏腑经气充实,功能旺盛,气血调达,通过“外炼筋骨皮”,由外至内,促使体内阴阳平衡,身体盛壮,但养形不能过度,过度了就会积劳成疾。《黄帝内经》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医生《黄帝内经》读书笔记3

  《黄帝内经》很多篇章理都在讲一些我们生活中的道理,寓治病于日常生活中,如《五常政大论》篇云…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这句经文的大致意思是西北寒凉的地方多胀病,东南方温热的地方多疮疡。胀病用下法可消,疮疡用汗法可愈,这是气候和地理影响人体腠理开闭所致,天地阴阳的太过与不及所致。

  具体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呢还得从天人合一的观点出发来理解。首先把人地球化,地球人化。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冬天井中的水是暖的,刚打出来的井水还冒热气,而冬天气候寒凉,当然地表是凉的;夏天刚打出来的井水很凉,但夏天气候炎热。也就是说冬天地球的表面冷,地心热,夏天地表热,地心寒,放到中医的整体观里可以表述为:冬天地球为表寒里热,夏天地球为表热里寒。把人地球化,东南方是不是气候炎热,西北方气候寒凉,那么东南方表热里必寒,西北方表寒里必热,根据天人合一,取类比像的原则来思考,生活在东南方气候炎热的人,腠理开泄,阳气易外泄,容易形成一种外热里寒,内脏相对以虚寒为主;生活在西北方气候寒冷地带的人,腠理密闭,容易形成一种外寒里热的格局,内脏相对以里热为主;理说透了,法和方药是很自然的事,所以内经云: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真正理解了这句经文的含义,在东南方治疗皮肤疮疡病,你应该是高手。作为广东省中医院的一名肛肠外科医生,感悟了内经这句话的一点内涵后让我在皮肤病的治疗领域大获丰收,真的。

  经典的内涵很深,我深深的感悟到,只要你真正理解了哪怕是一句话,在某一类疾病的治疗上,肯定会有很大的突破,比如只要你理解了《阴阳印象大论》篇云:…六经为川,肠胃为海……,简简单单八个字,学中医的我们都读过,也许都能背出来,但并不代表理解了经文的含义。我也只是从中感悟到一些道理,并把他运用于临床,在晚期肿瘤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明显提高,以后还有很多很多的路走,对我而言,也许中医药攻克肿瘤只是万里长城才开始迈出了第一步,但我深信不疑,通过传统的中医药、针、刺络及灸疗,肿瘤的治疗效果应该上几个台阶,有些患者治愈并非不可能,而不是处于目前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现状。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六经是指太阳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经),阳明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少阳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太阴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少阴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厥阴经(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肠为手阳明大肠经,胃为足阳明胃经,肠胃均为阳明经;经云: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川为江河,海为大海,在自然界中,江河的水最后均汇入大海。那么六经的病变可不可以通过一定的法,疏通经络,把病变通过经络引入肠胃之海排出体外呢我想能,因为海纳百川,上善若水。关键在于怎样把六经的病变转变为阳明经的病变,也就是说把六经的病变通过中药或针刺或灸法或情志治疗,通过经络的内联脏腑、外络四肢百骸引入肠胃之海,从而排出体外。

  《黄帝内经》被奉为中医学的经典,为历朝历代中医学大家奉为准绳,说内心话,目前我们谈中医,离创新还太远,首先应该面对现实,好好的继承,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来不得天马行空,来不得半点马虎,更来不得“大跃进”。而临床上,很多人批评中医不科学,《黄帝内经》不科学,其实很多人根本都没读完过内经,更别说理解了其中的一部分内核,更谈不上继承和创新了。《黄帝内经》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书的作者是谁,有过很多争论,我们暂时搁置争议,看《五运行大论》篇黄帝与歧伯的对话,帝曰:地之下为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读到这句经文,我的内心为之一震,几千年前的作者岐伯竞能看到地球在大气中,是大气托起来的,我坦诚,我看不到地球在大气中,我只知道地球在我的脚下(地为人之下)。

决生死 处百病 调虚实 不可不通《黄帝内经之诊要经论篇》

玉版论要篇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对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