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可以治疗中风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3收藏

针灸治疗可以治疗中风吗?,第1张

 "针灸可以治疗中风。中医指的中风包括中内风和中外风,内风指脑血管疾病,比如脑梗塞,脑血栓形成,TIA或者脑出血。这些疾病造成的身体偏瘫或者是言语不利的症状属于中风的范畴。治疗中风首先要治疗原发病。另外一种中风是中外风,比如冬天出门被冷风吹,或者夏天过多吹空调电扇,大自然的风。这种风称之为外风,中了外风,可能会造成口眼歪斜面瘫之类的疾病,也非常适合用针灸来治疗。中风首先要搞清楚是中外风还是中内风,再决定治疗方案是单纯的针灸治疗,还是配合汤药、西药、输液或者是功能康复锻炼。"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其症状多表现为:上肢麻木不遂、下肢麻木活动不利、半身不遂,身体麻木不仁、口僻不能言,口眼歪斜、偏枯,疼痛无时、不语、不省人事等等,根据症状的不同需要灵活取穴。

以下推荐一个未中风者自觉足胫上发酸重麻良久方解者,或常人饮食不节、酒色过度、半侧时有麻木感:

取穴 足三里、绝骨、百会、下关

因其操作方法复杂(灸法) 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疾病被诊断出来,生活环境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很多以前少见的疾病,现在也逐渐成为常见病。中风就是其中一个病,并且越来越常见。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等疾病最容易引起中风,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和梗塞性中风,西医称为脑出血和脑梗塞。发病急骤,病情严重,损伤部位不同引起的症状不同。在过了急性期后,会引起各种不同的后遗症状,如偏瘫、吞咽障碍、手脚畸形等等。

我们都知道针灸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最常用方法,也是最能有效改善后遗症状的疗法。下面我们就将常见的后遗症状取穴方法介绍一下。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以同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为主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可以活动,但是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的患者常常卧床不起,完全丧失一切生活的能力。

临床上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主要表现为肌肉力量减弱,肌力大约为4 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症状重,肌肉力量更低,约为2 4级;全瘫: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肌力约为0 1级。

所以,针灸治疗主要是恢复肢体肌力和调整畸形为主。针灸取穴以阳明经络穴位为主,因为阳明经多气多血,常见取穴有: 肩髃、肩髎、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风市、梁丘、足三里、丰隆、三阴交、太冲

常规针刺,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中风损伤了脑干中的舌咽神经会引起吞咽障碍,主要是指食物不能顺利通过口、咽、喉、食道,进入胃部的一种症状,主要表现为进食困难、构音障碍、饮水呛咳等。吞咽障碍可影响进食从而影响身体吸收营养物质,还可导致食物误吸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对于吞咽障碍的针灸治疗,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及腧穴“穴位所在,主治所在”的原理,可远近选穴组方,中风后“舌强不语”“类噎膈”多为气、血、痰、瘀阻塞经脉,致经筋、经脉失濡养而致。针刺治疗于相应穴位可以活血化瘀祛痰,调节咽部神经功能的重建,从而改善吞咽能力。

取穴主要以“舌三针”为主,常用选穴为: 风池、翳风、完骨、舌三针。

舌三针定位:廉泉穴及左右旁开各1寸。

廉泉穴定位: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在颈部正中线与喉结正上方横皱纹交叉处。

操作方法: 选用15寸的毫针,风池穴、完骨穴针尖向对侧下颌角方向直刺,缓慢进针约12寸,翳风穴向对侧翳风穴透刺,进针约12寸,行小幅度的提插捻转,针感感传至咽喉部为佳;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次每穴行针约30秒。廉泉穴针刺时让患者稍稍头后仰,充分暴露颈部,针尖向舌根部直刺,进针约13寸即可,可不提插捻转,其余二穴操作同廉泉,留针30分钟。

面瘫分为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由中风引起的面瘫属于中枢性面瘫。主要是由于面神经核上行通路的部位受损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对侧睑裂以下的颜面表情肌瘫痪,睑裂以上能皱眉、提眉、闭眼、眉毛高度与睑裂大小均与对侧相同,没有额纹变浅或消失。常伴有面瘫同侧肢体瘫痪、腱反射异常,没有味觉、泪液、唾液分泌障碍、听力没有明显改变。

中枢性面瘫的取穴仍以局部取穴为主,但是得加上头部的穴位,常用穴位有 :太阳、耳门、牵正、下关、地仓透颊车、水沟、翳风、风池、百会、头皮针的颞前线。

其中,头皮针的 颞前线定位 :位于头颞部两鬓内,从额角下部向耳前鬓发外引一斜线,自颔厌穴到悬厘这一段。

这是很多中风患者会出现在综合征,肩手综合征是指患者患手突然浮肿疼痛及肩关节疼痛,并使手功能受限。因疼痛较重并发肌肉挛缩。它通常影响一个肢体,但也可影响多个肢体或身体的任何部分。

针灸治疗肩手综合征,主要还是以循经取穴为主,常用穴位有: 肩髃、肩贞、曲垣、肩髎、曲泽、极泉、内关、腕骨、后溪。

重用泻法,特别极泉、内关、曲泽几个穴位需要针刺至神经干,使用提插泻法,使肢体抽搐一下,产生放电感;肩部的穴位肩髃、肩贞、肩髎需要用长针透刺;后溪穴需透向合谷,捻转泻法。

中风后很多患者会出现手部畸形,常表现为手指不能打开,屈曲握固,肌张力较高,常常伴有手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足部畸形常常表现为足内翻和足下垂,这是影响中风患者不能行走的严重因素,表现是足部向内翻折或不能上抬背伸。

对于手足的畸形得重用泻法和透刺方法。手部畸形除了上面提到的 后溪透刺合谷,还可以使用火针点刺八邪穴。 八邪穴属于经外奇穴,定位在在手背,第1 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穴。具体操作可见以下视频:中风后手掌打不开,火针治疗效果立竿见影

对于足部畸形,不论是足内翻还是足下垂,足踝周围的穴位可以透刺,如 丘墟透照海,解溪透申脉等,或者用火针点刺解溪、申脉、照海、丘虚等穴。

1 针灸对中风有用吗

针灸对中风有用。

中风是脑病,发病与诸脏腑经络功能失调相关,全肾诸经络或直接循行至头部,或通过经别,络脉间接与头部联系,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作用,是治疗中风的重要手段。治疗时应取十二经脉之腧穴,针刺阴阳相表里的经脉腧穴,以调整阴阳。

2 针灸治疗中风的作用

针灸疗法是通过针刺与艾灸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治疗适宜于中风的各种情况,其中对纠正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改善病残肢体的活动功能,消除肢体麻木不适等症状有明显的作用。

3 中风针刺方法 手足阳经穴方

主穴分二组。

甲组: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乙组:肩髃,肩贞,阳池,后溪,风市,手三里,环跳,委中,解溪。

配穴:口舌歪斜加刺下关,地仓,颊车;言謇或不语加刺廉泉,通里,肘部痉挛加刺尺泽,曲泽,腕部拘挛加刺大陵,腕骨,手指拘挛加刺八邪;上肢抬举疼加天柱;膝部拘挛加刺曲泉,阴谷,踝部拘挛加刺太溪,照海,足趾拘挛加刺八风,涌泉。

治疗方法:两组交替使用,每组使用三次后更换1次,12次为1个疗程。急性期每日1次,恢复期,后遗症隔日1次,初期单次患侧,多用泻法,恢复期,后遗症因病程较久,久病必虚,故针刺当用补法,同时健侧,患侧交替针刺,或双侧同刺。

手足阴阳经穴方

以手厥阴经,督脉及足太阴经穴位主。

主穴: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

配穴:口角㖞斜加颊车,地仓;上肢不遂加肩髃,手三里,合谷,下肢不遂加环跳,阳陵泉,悬钟,太冲,头晕加风池,完骨,天柱;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便秘加水道,归来,丰隆,支沟,复视加风池,天柱,睛明,球后,尿失禁,尿潴留加中极,曲骨,关元。

治疗方法:内关用泻法,水沟用雀啄法,以眼球湿润为佳;三阴交用补法。刺极泉时避开动脉,直刺进针,用提插法,以患者上肢有麻胀感和抽动感为度,尺泽,委中直刺,用提插法使肢体有抽动感,俞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督脉穴方

督脉总督一身之阳,为阳脉之海,属脑,人身一切功能活动都以阳气为重,阳气不行,阴穴郁闭不通,筋脉失荣,肢体废用,中风为脑病,故治用督脉穴。

取穴:百会,风府,大椎,陶道,身柱,神道,至阳,筋缩,脊中,悬钟,命门,腰阳关,长强。

治疗方法:隔日针1次,留针30分钟,12次为1疗程。

4 小贴士

针灸疗法是中风康复治疗中效果较好的方法之一,穴位是针灸治疗的特定处所,取穴是否正确与治疗效果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一定要注意选准穴位。

 中风是指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倒而见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的 疾病 。那如何用 针灸 的方法治疗呢中风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有关资料,希望您喜欢。

 中风因本病起病急,证候多,变化快,颇与 自然 界中“风”性善行数变相似]故名“中风”;又因发病突然]又称“卒中”。因发病轻重不一,故有中脏腑(闭证、脱症)和中经络之不同。

 本病相当于现代 医学 的脑出血、 脑血栓 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病毒性脑炎、中枢性面 神经 瘫痪等病。

 病因病机

 中风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虚,加之将息失宜,而使肝、肾、心、脾的功能失调,肝肾阳亏则肝阳偏亢,心阴不足则心火偏亢,脾阳不足则痰湿内生,如遇忧思恼怒,饮酒暴食,劳累过度,风寒外袭等诱因,即可肝阳暴张,引动肝风,心火暴盛,风火相煽,气血并走于上,挟痰浊,蒙闭清窍,发为闭证;如真元衰微,阴阳离绝则复生脱证;痰浊流窜经脉,则发为偏瘫。

 辨证治疗

 (一)中脏腑

 1、闭证

 主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手握固,牙关紧闭,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闭塞,舌赤红苔黄厚或灰黑,脉弦滑有力。

 治法:取督脉、足厥阴经及十二井穴为主。毫针泻法,或点刺出血,以开窍醒神,平肝熄风,清化痰火。

 处方:水沟、十二井穴、劳宫、丰隆、百会、太冲、涌泉。

 随证配穴:牙关紧闭:下关、颊车、会谷;舌强不语:哑门、廉泉、通里。

 方义:水沟醒神清脑;十二井开窍、 清热 ,点刺出血可交通十二经气;营宫泄心火;丰隆为胃经络穴,针之以宣通脾胃气机,健脾胃以化痰浊;百会、太冲平肝熄风;涌泉滋肾水以平肝潜阳,诸穴共奏开窍醒神,平肝熄风,清化痰火之效;下关、颊车、合谷,疏调上下牙关以开闭;哑门醒脑开窍,配廉泉、通里利舌窍以治不语。

 2、脱证

 主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目合口开,鼻鼾息微,手撒遗尿,四肢厥冷,如面赤如妆,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为真阳外越之危侯。

 治法:取任脉经穴为主,重用灸法,以回阳固脱。

 处方:神阙、关元、气海、百会。

 方义:神阙位于脐中,为生命之根蒂,真气功所系,关元、气海为任脉、足三阴经交会穴,位居小腹,关元为三焦元气所出,系命门真阳,气海为元气之海,故隔盐灸神阙,并灸关元、气海可大补元阳,回阳以固脱,灸百会以通督脉,醒脑开窍。

 (二)中经络

 风痰阻于经脉,未及脏腑,或中脏腑后,脏腑功能逐渐恢复,而经脉仍为风痰阻隔者。

 主证:半身不遂,肌肤不仁,手足麻木,口角歪斜,语言不利,或兼见头痛眩晕,手足抽动,面红目赤,咽干口渴,烦躁等症,脉多弦滑。

 治法:取手足阳明,手足少阳、太阳经穴为主。针刺平补平泻法,以祛风痰、通经脉、调气血、平阴阳。

 处方:

 上肢:肩髃、曲池、手三里、支沟、合谷、后溪。

 下肢:肾俞、环跳、阳陵泉、足三里、太冲。

 头面:百会、风池、地仓、颊车、哑门、廉泉。

 方义: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气血旺盛,疾病易于恢复,故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足三里、地仓、颊车、以通调上肢、下肢及头面之气血,祛风化痰;少阳为枢,主持全身之运动,取支沟、风池、环跳、阳陵泉各穴以舒筋通络,恢复肢体的运动功能;百会、风池、太冲、平肝熄风以治兼证;地仓、颊车治口角歪斜;哑门、廉泉以通舌窍;后溪强刺激可通督脉以解痉挛,为治上肢不遂,手握不开之 经验 效穴。

 其它疗法

 1、头针

 取穴:对侧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 舞蹈 震颤控制区。

 方法:常规消毒后,依次针入各有关穴线,要深达骨膜后,进行捻转手法,每分钟140-160次左右,连续捻转2min,边捻针边叫患者活动肢体,停针5min,再捻转2min,如此操作,留针30-40min,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此法对 大脑 中动脉和前动脉分支的血栓形成效果好。

 2、耳针

 取穴:脑、缘中、肝、三焦、瘫痪部位相应的耳穴。失语加心、脾;吞咽困难加口、耳迷根、咽喉。

 方法:隔日一次,15-20次为一疗程。耳针适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中经络),宜在病情稳定,神志清醒后进行。

 3、电针

 每次上下肢各选1-2穴,进针出现针感后,接通电疗机,逐渐加大电流,使有关肌群出现节律收缩,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大量为准,每次通电20min,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电针适用于风中经络。

 4、 穴位 注射

 选穴:上肝:曲池;下肢:阳陵泉。

 方法:选用5%当归注射液,每穴注入1ml左右,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此法适于中经络。

 5、皮肤针

 轻刺头部督脉,膀胱经线,重刺胆经线,背腰部轻刺,骶部重刺,上肢内侧手三阴经轻刺,手三阳及手指端穴重刺,下肢膝以下足三阴经线轻刺,下肢足三阳及趾端穴重刺。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适于中经络较轻的患者。

 附注

 预防中风:凡年高形盛气虚,痰多,并有眩晕,心悸等肝阳上亢的患者,若出现舌强,语言不利,嗜睡腿软,性格改变,指端麻木等现象,这是中风的先兆症状,宜注意饮食起居,避免劳累,并常灸足三里、悬钟,以预防中风的发生。

针灸可以治疗中风,针灸适应症包括偏瘫或其它脑病后遗症,尽早介入针灸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改善言语功能,以及改善患者吞咽困难、大小便障碍、中风后抑郁和痉挛状态等。建议中风患者尽早介入针灸治疗,可采用针灸热补针法,以及小针刀治疗,对中风后痉挛状态,如肩手综合征的功能恢复有一定疗效。同时,患者需就诊于专科医生,方能达到良好疗效。

针灸治疗中风的偏瘫是1个非常好的治疗方式。因为针灸可以有很好的刺激性的因素,刺激大脑的神经,对已经偏瘫的肢体做到再次支配的能力,是非常好的,而且不仅仅是用针灸治疗,包括像推拿、按摩、理疗等措施都应该应用在偏瘫侧的肢体上。可以有效的促进神经的恢复支配以及减少肢体的萎缩、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在开始先用相对比较小的刺激对于瘫侧的肢体,后期患者逐步适应之后可以采取相对比较重的针法进行刺激,对患肢的恢复是相对比较有利的。也可以尽最大可能性的减少中风的再次发生,而且时间是在3个月以内,尽早行针灸治疗,尽早恢复肢体的活动能力。

中风常见由高血压引发,患者发病后应密切观察血压变化,以正确指导降压药物的使用,根据具体病情每4小时或2小时测量一次血压,注意观察患者的瞳孔变化、意识变化,以及有无再出血等情况,如有异常需及时处理。此外患者所处环境需舒适安静,温湿度适宜,饮食以清淡、富含营养、低脂、低糖、易消化为原则,禁烟酒。发病三天内注意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若中风患者发生偏瘫等并发症导致肢体活动受限,应注意防止褥疮的发生,家属及医护人员可帮助患者每两小时更换一次体位,在易发褥疮的部位放置气圈或海绵垫,并保持皮肤干燥,还可为患者进行局部按摩,以改善血液循环。

导语:缺血性中风又称为脑梗死或缺血性卒中,是由于大脑血液供应障碍,导致一部分大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从而引起相应神经细胞的坏死与凋亡,出现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一种脑血管疾病,本病发病率高,临床之中亦极为常见。中医即称为中风病,其临床特征常以猝然昏到、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肌肤麻木不仁、口眼歪斜等症状为主。

一、缺血性中风的病情变化多端,症状较复杂,发病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

1、概述

缺血性中风常突然发病,病情变化多端,进展迅速,其症状、体征亦复杂多样,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高死亡率的致病特点,对人们的身体 健康 危害很大,其生活质量亦会遭到严重影响。当前,随着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增长,我国逐步步入了老龄化 社会 ,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

现今 社会 缺血性中风的西医治疗方式多采用的是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脑神经保护等治疗手段,其目的也无非是在改善循环、清除氧自由基、营养神经等方面下功夫,但是其对于缺血性中风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而近年来,基于扶阳学派思想的治疗手段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不错的临床疗效。

2、理论探源

扶阳派的学术思想,来源于经典医书《黄帝内经》中的“重阳思想”,并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重要体现。阴阳的运动变化是天地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其构成了生命的本源,也是治病救人的根本所在。

仲景是将中医的理、法、方、药浑然成熟于一体的大家,其著作《伤寒杂病论》更被称为方书之祖,用方用药很多都强调着顾护阳气的重要性。仅《伤寒论》中用方113首,就有24首用干姜,有34首用附子,43首用桂枝,体现着治病用药重阳的思想观念。扶阳学派思想最基本的观点是“阳主阴从”观。

二是扶阳治则,即“病在阳者,扶阳抑阴;病在阴者,用阳化阴”。火即属阳,以火立极即是以阳立极,人身立命的基础在于以阳气为根本,治病立法的依据也在于用阳气消除体内阴邪,阳气对于人体尤为重要。

传统中医观点认为,中风发病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所致,其与内伤七情、饮食不节、体肥痰盛等原因有关,常见病机有风、火、痰、瘀、气、虚六种。急性期症状以标实为主,后期症状则以虚实夹杂多见。唐农、胡跃强等扶阳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阳气虚衰在缺血性中风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阳主阴从”观念及“内阳外阴”的阴阳本体结构,其认为阳气虚衰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根本,即“阳虚为本”的观点,更提出了中风发病当以次第治疗,即先以清通上焦阳明为主,使阳热有出路;继以健运中焦脾胃,使中枢复转;再主以温补下焦元阳,以保证中风病得以治本。

3、临床治疗

基于扶阳思想而采用温阳、扶阳的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在我们的临床诊疗中有很多应用。应用扶阳方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患者,发现其能明显降低患者hs-CRP水平并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脑梗死患者多是元气不足、脾肾阳虚、痰瘀阻络所致,故采用扶阳健脾补肾、温经通络的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以求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其临床疗效显著。采用益气扶阳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现其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并降低临床病死率。采用针灸扶阳固本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亦证明其临床疗效确切。

二、中风病病名的历代认识进程,不同年代对疾病的见解不同,还需了解

中医对中风病病名的了解,历经了一个长期而悠久的 历史 进程,在汉朝以前的先秦诸子百家时代,各种学术思想竞相争艳,百花齐放,但是就医家一系而言,从现有的文献记录中可发现,当时的医疗界并没有对中风疾病的系统了解,亦没有中风病这一疾病命名概念,但是却有类似于中风病的相关症状描述以及其致病原因的相关记录。

1、先秦至唐宋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黄帝内经》中《素问·风论》篇有云:“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生他病”,其《素问·骨空论》篇亦云:“风者,百病之始也”,风邪作为人体致病因素之首,其性又善行数变,致病形式变化多端,因此早期很多医家将中风病病机最先考虑到是由风邪入侵所致。

《素问·风论》篇曰“风之伤人也,或为虚热、或为热中……或为偏枯,或为风也”;上述文章中均认为偏枯、偏风等中风症状是由于外感风邪入中,或居于身半、或居于营卫、或入其脏腑所致,同时自身正气亏虚,脏腑虚弱,脏腑功能欠佳,气血营卫化生不足,从而导致人体卫外能力下降,卫外不固,邪气独留亦是一个重要因素。

而张仲景更是在继承前人先贤观点的基础上,将“外风致病”的观点不断完善,进而推上了一个制高点,即提出“内虚邪中”的观点。仲景认为中风是由于正气亏损,脏腑功能下降,血脉经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趁机而入导致发为本病。

此观点明确了外感风邪入侵对中风发生的重要意义,对后世医家影响颇大。同时仲景又根据中风病病情严重程度之不同将中风病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等不同类型,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该病的了解认识,也开启了人们对中风病分类分型的研究。

2、金元时期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金元时期,随着 社会 的进一步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中风的疾病认识进一步加深,较唐宋之前外风致病观点开始逐渐减少,而内风致病的观点开始被部分医家先后提出,医家从不同层面为内风致病思想开篇立论,学术景象一片争鸣,这其中代表医家有刘完素、朱丹溪、张从正、李东垣等四人。

刘完素是“寒凉派”代表人物,主张“六气均能化火”的思想,在其学术思想的引导下,提出中风实为“五志化火”、“热极生风”的观点,开创了中风内风致病学说的先河,向中风病因病机学的研究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河间认为中风发生是以热为本,以风为标,讲风邪者归根结底还是要论及热邪,六气均可化火,火即为热,火热盛极则引风动,风窜脑窍、经络导致疾病发生。同时五志过极,情绪失控,心火暴甚,肾水不足。

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火等不到制约,心火暴亢亦致中风偏瘫。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伤,则气血生化乏源,营卫不足,脏腑受损,正气亏虚,致各种致病杂质堆积体内,壅阻血脉,久则可发为中风。

3、清时期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明清时期,内风致病的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人们在继承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将内风论不断深化,其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医家。景岳论道:非风一病,即是人们平时所说的中风病,其症状多见猝然昏倒,不省人事。

其病因是由于人体内伤积损,气血不足,脏腑功能颓败所致,而不是由于外感风邪致病,明确抛弃了中风外风论的观点。而与其同处一时代的另一医家李中梓在总结其长期的临床诊疗经验过程后,更是将中风之中脏腑分为闭证与脱证,进一步明确且细化了中风病的疾病分型,为后人对中风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帮助。

肝为将军之官,又为刚脏,其体阴而用阳,肝藏血,肝体由肝之阴血滋养,阴血不足,则阴阳失衡,肝阳偏亢;而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血由肾之阴精所滋,肝血不足,则肾阴亦亏,水不涵木而又相火妄动、虚火上炎,更易致阳亢化风,发为中风。

清代王清任认为:中风发病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我们知道“气为血帅”,血液在脉管内的正常运行需要气对其的推动及固摄作用,而元气不足、正气亏虚,气的推动功能必然下降,气虚则无法维持血液的正常运行,血行缓慢,运行无力,久则成瘀;瘀血阻滞,血脉不通,脉络空虚,人体脏腑、肌肤、经络等各项功能失常,最终发为中风之病。

结语:中风病是我国古代四大疑难杂病之首,在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过程中,历代医家基于自身对疾病长期的临床认识以及前人的经验,针对中风致病的病理机制提出了多种学说,唐宋以前主要由“外风”致病探讨中风发病原因,而唐宋以后则多持“内风”致病的观点。直至现在虚、火、风、痰、血、气等多种病理因素联合致病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

针灸治疗可以治疗中风吗?

 "针灸可以治疗中风。中医指的中风包括中内风和中外风,内风指脑血管疾病,比如脑梗塞,脑血栓形成,TIA或者脑出血。这些疾病造成的身体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