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2收藏

佛经有哪些?,第1张

  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对经、律的解释或阐述。十大经典佛经如下: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这部经很短,数百字,但佛理讲得很深,也较易读。中国有些人专门念心经,就可能获得很好的成就。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

  长度适中,佛理精深,是佛教的核心经典之一,中国佛教很多人长持此经。需要注意的是:这部经主 要是佛对弟子中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讲的,或者说,是全知者释迦牟尼佛对大修行人须菩提尊者讲的,非常精深和抽象、概要。所以这部经读虽容易,要准确理解则得精进研习, 乃至最好有一定的实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不推荐你把此经作为了解佛理的首要经典。当然,在不了解其义理的情况下也可以专门念,亦是一种很好的修行。读佛经,读了一时不理解,是没关系的。但若是读了后作错误理解,或甚至谤经,可就反而糟糕了。

  3《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或《首楞严经》)

  《楞严经》被称为‘开智慧的楞严’,这部经主要是释佛 对弟子中‘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讲的。多闻,也就是见识很广,相应的阿难在众大弟子中修行是最差的,乃至和一般人一样抗拒不了女色诱惑,很像现代人,见识 很广,修行很少,所以这部经非常适合现代人读。《楞严经》虽然长,但佛陀在经中细致开示,佛理讲得相当透彻和清晰易懂。而且这部经文字非常好,精妙高明, 令人惊叹,单就文字来看就堪称古文学的极精品之作。此经与《妙法莲华经》、《华严经》一起被宣化上人等佛门高僧并称为‘经中之王’。

  4《妙法莲华经》

  此经被称为‘成佛的妙法’,经中有原文称此经为‘经中第一’,可见其重要性。此经也比较长,有28品,但也是比较容易读 的。需要注意的是:此经中佛理至深,读此经前读者一定要对佛陀有绝对的信心,否则如读了又不信,乃至谤经,反而可能遭大恶报,不如不读。佛讲此经之前,就 有5000弟子及居士自己主动离开,因为他们善根福德因缘不够,业障所阻,得少为足,不愿意听。如果你自信善根福德因缘足够,对佛有绝对的信心,绝不会诽 谤此经,当然应尽快找来看,大有益处。

  5《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

  此经是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讲的第一部经,最适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释迦牟尼初成佛时,犹如太阳刚 升出来,光芒照耀高山,所讲的《华严经》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听不见,或者听见了也等于没听见;到了最后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又似太阳快落山了,照的又 是山顶上的人;相对而言《楞严经》、《金刚经》、《心经》等则是如日当空,可照遍全人。《华严经》很长,比《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都长,可看其中有名 的几品,比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净行品等。

  6《阿弥陀经》、7《无量寿经》、8《观无量寿经》

  此三经均是讲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其中‘无量寿’即‘阿弥陀’的一个本 意),欲修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将此三经作为首选经典阅读。有一种说法是‘净土五经’,即修净土读这五经就够了,其他经完全不读都没关系,主要是强 调修行的专一。那这‘净土五经’就是此三经外加上《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和《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均包含在上面的推荐中。

  9《长阿含经》

  小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中国大乘佛教往往是忽略此经的,但还是将之结集编入大乘三藏经典。我大致看过一下,认为此经主要是讲述禅定等实修的,相信对欲进行佛教实修的人会很有帮助。当然前面的佛经也都讲了深度精神修行,只是此经中涉及的细节较多。

  10《地藏菩萨本愿经》(简称《地藏经》)

  前面经典多是讲修行、开智慧、教人成佛的,如果你要修行成佛,那当然要看上面的三大‘经中之王 ’,如果你要消灾、免祸、求福、避免遭三恶道苦,那么首选《地藏经》。现代人业障深重,修行不易,如果难以向上追求,那么首先要避免向下堕落遭苦,这时就 最好多读《地藏经》了。消除罪障、积累功德,也是上求佛道之正路。

并无一定先后,每人根机和缘份不同。

《高僧传》等古籍记载古大德依佛经修行成功的事迹,《法华经》《金刚经》《无量寿经》《圆觉经》《华严经》《地藏经》居多。

至于我们初学,净慧法师编有一本《在家教徒必读经典》,流传较广。收录了《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普贤菩萨行愿品》、《金刚经》、《心经》,《六祖坛经》,《优婆塞戒经》,《八大人觉经》,《善生经》, 《随念三宝经》 等。后来净慧法师觉得不满意,又编了《在家教徒必读经典之二》,这正好说明佛经学习的先后是很难一定的。只能因人而异。

另外,也因所学佛教宗派不同,重视的佛经就不同,比如净土宗强调《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往生论》等;而禅宗比较强调《六祖坛经》《指月录》《金刚经》《楞伽经》等等

世界上最昂贵的书籍,并非金箔、银箔甚至镶嵌珠宝的印刷品,而是中国的久负盛名的“宋版书”,这种珍奇的版本几乎可以用“价值连城”来形容。

相声名家刘宝瑞讽刺一位“万事通”、“假行家”——世界上的事儿,就没他不知道的。听人家谈论“宋版书”非常值钱,他立刻接过话茬儿来说:“我家就有,还几大摞呢。”仔细一问,才知道,根本不是什么“宋版书”,而是《康熙字典》。可见人们对“宋版书”的珍视。既然名声在外,极其珍贵,那么,究竟贵到什么程度呢?

早在明清时期,宋版书就是藏书家竞相搜求的宝贝了。明末崇祯年间,著名的刻书和藏书家毛晋,为搜求宋版书,在他的藏书楼汲古阁门前悬挂征求启事谓:“有以宋椠本至者,门内主人计叶酬钱,每叶出二百……有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这段话,说的是明朝末年的事儿,其中的货币单位无法考究,既可能是白银多少两,也可能是黄金多少两。“一页宋版,一两黄金。”这句老话曾流布坊间。可以想见,宋版书早就是藏书家和文物贩子争相追逐的奇货,叫价自然非常惊人了。那么,现在举国上下“收藏热”,“宋版书”又到了怎样一个行情呢?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的宋版书依然“按页论价”。一般来说,每页“底价”至少一万元人民币。恐怕五六十页的一卷的宋版书,至少也得百万以上。

2003年7月13日,北京中国书店古籍春拍场上,一页1244年(宋淳佑四年)蒙古刻《玄都宝藏·云芨七笺》,面积约为26cm×76cm,还没有一块毛巾大,竟以49500元成交——这已经远远超过了每页万元的底价。或许有人要问,为什么偏偏宋版书如此珍贵呢?主要原因还是宋版书流传不多,极为罕见,加以宋代刻印的书籍内容近于古本,刊印精美,装潢考究。北宋时期,除首都汴梁外,尚有浙江的杭州、福建的建阳、四川的眉山等地,都是刻书的中心。后代的兵燹战乱、水火天灾,给宋版书带来了厄运,使北宋印本书籍能留存到今天的,除极少数的佛经外,如凤毛麟角。

金刚顶经与大日经、苏悉地经同为密教三部经。也是金刚界诸经之总名。梵本共有十万偈十八会,现今中国所流布的有三种:

一、不空所译的教王经,三卷。详称为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这本教王经在十八会之第一会的四品之中,只翻译第一品。

二、施护所译教王经,三十卷。详称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教王经。翻译十八会之第一会的四品。

三、金刚智所译的略出经,四卷。详称金刚顶瑜伽中略出念诵经。

以上三本都称为金刚顶经,但是普通所说的金刚顶经,都是指不空所译的那一本。

法华经(回顶端)

详称为妙法莲华经。

妙法的意义是:揭示三乘归一之旨,使二乘回小向大,故称为妙法。

莲华有两个意义:

一、出水之意,表示所诠之理出离二乘泥浊水。

二、开敷之意,表示以胜教言开真理。

法华经有三个译本:

一、姚秦鸠摩罗什译,七卷。

二、晋竺法护译,称为正法华经,十卷。

三、隋闍那崛多,达摩笈多共译,八卷,称为添品法华经。

现今流通最广的是第一种译本。

金刚经(回顶端)

详称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经以空慧为体,专说一切法无我之理,繁简适中,最便於诵持。

共有六种译本:

一、姚秦鸠摩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二、元魏菩提流支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三、南朝陈真谛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四、隋朝达摩笈多所译的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五、唐朝玄奘所译的能断金刚分,收载於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五百七十七卷。

六、唐朝义净所译的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现今通行的,为鸠摩罗什的译本。

心经(回顶端)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之简称,又称为般若心经。心经的经文很简短,然而大般若经精要,都浓缩在其中,因此命名为心经。心,就是精要的意思。

心经一共有七种译本:

一、姚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二、唐朝法成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三、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四、唐朝般若共利言等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五、唐朝法月所译的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六、唐朝智慧轮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七、宋朝施护所译的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现今通行的是玄奘的译本。

苏悉地经(回顶端)

详称为苏悉地羯罗经,译为妙成就业经,三卷,唐朝输婆迦罗译,密宗三部经之一。

苏悉地羯罗,译为妙成就作业,指成就一切世间出世间作业之妙法。

苏悉地经疏一:「羯罗者,又称迦罗抳,此云作也,又羯赖麼呢,此云业,又迦抳,此云务也,并应通用。」

开元录九:「苏悉地羯罗,唐云妙成就法,此与苏婆呼并是咒毘奈耶,不曾入於曼荼罗,不合辄读,同未受具人盗听戒律,便成盗法。」

苏悉地经说苏悉地之法,真言经一百余部内,虽皆说速疾成就之法,而此经独为其至极,故名妙成就法。

佛说佛名经(回顶端)

佛名经有好几部:

一、元魏菩提流支所译的佛说佛名经,十二卷,举一万一千九十三尊。

二、失译人名,三十卷。

三、隋朝闍那崛多译的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灭罪经,八卷。

四、失译人名,三劫三千诸佛名经,三卷,简称三千佛名经。

五、隋朝那连提耶舍所译的百佛名经,一卷。

大方等大集经(回顶端)

大方等为大乘经之通名,佛在欲色二界中间广集十方之佛菩萨,说大乘之法,称为大集经。

大集经没有全本,前后诸师,各译一部分,高丽藏本收诸师译本为一部,有六十卷。其中前二十六卷及三十一卷至三十三卷之日密分三卷,北凉昙无谶译,为诸译中之大本,其他的藏本称为大方等大集经而别行之,第二十七卷至三十卷之无尽意菩萨品四卷,为智严宝云所译,别行本题为无尽意菩萨经。第三十四卷至四十五之日藏分十二卷,隋那连耶舍译,别行本十卷,称为大乘大方等日藏经。第四十六卷至五十六卷之月藏分十一卷,高齐那连提耶舍译,别行本十卷,称为大方等大集月藏经。第五十七、五十八两卷之须弥分二卷,别行本题为大乘大集经,第五十九、六十两卷之十方菩萨品,后汉安世高译,别行本题为佛说明度五十校计经。

仁王经(回顶端)

仁王经有二本:

一、罗什译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二卷。

二、不空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二卷。

仁王,指当时十六大国之国王,佛对诸王各护其国,使国家安稳,因此为他们演说般若波罗蜜多深法之经文。能够受持讲说此经,则七难不起,灾害不生,万民丰乐,因此自古以来认为是护国三部经之一,消灾祈福时,便读诵这部经。

各家的注述及有关著作列举如下:

仁王经疏六卷,隋吉藏撰。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五卷,隋智顗说,门人灌顶记。

仁王经合疏三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明道霈合。

仁王经疏三卷,隋智顗说,灌顶记,成莲合。

仁王经疏七卷,唐良贲述。

仁王疏疏六卷,唐圆测撰。

仁王经疏法衡钞六卷,唐遇荣集。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神宝记四卷,宋善月述。

注仁王经疏科一卷,宋净源录。

仁王经疏四卷,宋净源撰集。

仁王经科疏科文一卷,明真贵述。

仁王经科疏悬谈一卷,明真贵述。

仁王经科疏五卷,明真贵述。

高王观世音经(回顶端)

东魏天平年中,高王时人所感得之观音经。续高僧传二十九,法苑珠林二十五称为观世音救生经,又称为高王观世音经,佛祖统纪五十四称为十句观音经,稽古略二称为救苦观音经。

续高僧传二十九:「昔元魏天平,定洲募士孙敬德,於防所造观音像,及年满还,常加礼事,后为劫贼所引,禁在京狱,不胜拷掠,遂妄承罪,并处极刑梦一沙门教诵观世音救生经,经有佛名,令诵千遍,得免死厄。德既觉已,缘梦中经,了无谬误,比至平明,已满百遍,有司执缚向市,且行且诵,临欲加刑,诵满千遍,执刀下斫,折为三段,三换其刀,皮肉不损,怪以奏闻,丞相高欢,表请免刑,仍敕传写,被之於世,今所谓高王观音经是也。」

天龙八部赞(回顶端)

天龙为八部众中之二众,八部之中以此为上首,故标举为天龙八部,八部者,一天、二龙、三夜叉、四乾闼婆、五阿修罗、六迦楼罗、七紧那罗、八摩侯罗迦。

华经提婆品:「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被龙女成佛。」

天龙八部赞出於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大云轮请雨经,普遍光明大随求陀罗尼经之卷末及毘奈耶杂事四。

无垢大乘经卷末:「天阿苏罗、药叉等,来听法者应至心,拥护佛法使长存,各各勤行世尊教,诸有听徒来至此,或在地上或居空,常於人世起慈心,昼夜自身依法住,愿诸世界常安隐,无边福智益群生,所有罪障并消除,远离众苦归圆寂,恒用戒香涂莹体,常持定服以资身,菩提妙华遍庄严,随所住处常安乐。」

阿含经(回顶端)

阿含,梵语,义译为无比法,又译为法归,它的意义是「万法悉归趣於此」。

阿含经共有四部:

一、增一阿含经,共五十卷,东晋僧伽提婆译,主明人天因果。

二、长阿含经,共二十二卷,姚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主破邪见。

三、中阿含经,共六十卷,东晋僧伽提婆译,主明诸深义。

四、杂阿含经,共五十卷,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集不摄於前三经的篇章,因此称为杂阿含,主明诸禅法。

这四部阿含经均属於小乘经。

佛母经(回顶端)

详称佛母大孔雀明王经。三卷,不空译。

佛母大孔雀明王,又称为佛母大金曜孔雀明王,大金色孔雀王、大孔雀明王、大孔雀王、孔雀明王、佛母明王,以能生诸佛神变之德为主,因此称为佛母,佛母乘金色孔雀,因此称为大金曜孔雀明王。

内容叙述佛在只园,莎底苾刍为众破樵,为黑蛇所螫,不堪苦痛,阿难向佛求救,佛为他说大孔雀明王神咒而救之。

佛母经有好几种译本,最流通的是不空的译本。

伽耶山顶经(回顶端)

有四种译本:

一、秦罗什所译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一卷,又称为伽耶山顶经。

二、元魏菩提留支所译伽耶山顶经,一卷。

三、隋毘尼多流支所译佛说象头精舍经,一卷。

四、唐菩提流志所译大乘伽耶山顶经,一卷。

内容叙述佛初成道在伽耶山时,最初文殊菩萨问佛发菩提心之深义,次应诸天子等交相请问,而文殊自答种种之菩萨道者。

尊胜陀罗尼经(回顶端)

有五种译本:

一、唐杜行顗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

二、唐地婆诃罗译,佛顶最胜陀罗尼经,一卷。

三、唐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

四、地婆诃罗重译,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经,一卷。

五、唐义净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

六、宋施护译,尊胜大明王经,一卷。

在这六种译本中,不空三藏的弟子法崇,就第三译佛陀波利本作疏二卷,流行於世。

提谓波利经(回顶端)

有二部:

一、提谓经一卷,真本。

二、提谓经二卷,伪撰本。

出三藏记集卷五伪经伪撰杂录第三:「提谓波利经二卷,右一部,宋孝武时,北国比丘昙靖撰。」

唐高僧传一:「又有沙门昙靖者,以创开佛日,旧译诸经并从焚荡,人间诱导,凭准无因,乃出提谓波利经二卷,意在通悟,而言多妄习,旧录别有提谓经语同,但靖加五方五行,用石糅金,致成伪耳。」

大有经(回顶端)

胜论六句义中之说大有句义者。

仁王经上:「一切众生烦恼不出三界藏,一切众生果报二十二根不出三界,诸佛应化法身亦不出三界,三界外无众生,佛何所化,是故我言。三界外别有一众生界藏者外道大有经中说,非七佛之所说。」

起信论:「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外道经说。」

良贲仁王疏中一:「若言界外有众生者,即是外道吠世史迦六句义中大有经说,非佛教也。」

观普贤经(回顶端)

详称为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刘宋昙摩蜜多译。

本经说观念普贤菩萨而忏悔六根之罪之法,与法华经之普贤劝发品相表裏,因此定为法华之结经,且天台修法华之忏法,全宗此经。

疏注如下: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义疏科一卷,失名。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义疏二卷,宋本如述,处咸续解。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笺注,丁福保注。

华严经(回顶端)

详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本经为佛成道后第一次说法,於大乘中最为宏博。「大方广」为所证之法,「佛」为证此法理之人,「华严」二字为喻此佛者,因位之万行如华,以此华庄严果地,故称为华严。

华严经相传由文殊菩萨与阿难结集,经龙神收入龙宫,后来龙树菩萨入龙宫见之,有上、中、下三本,下本十万偈,中本四十九万八千偈,上本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偈,龙树受持下本,流传於阎浮提,中国所翻译的三种,都是从下本抄略出来的。

华严经的译本有下列几种:

一、东晋佛驮跋陀罗译本六十卷,称为六十华严。

二、唐实叉难陀译本八十卷,称为八十华严。

三、唐般若续译四十卷,称为四十华严。

理趣经(回顶端)

又称为般若理趣经,大乐金刚不空真言三摩耶经。

有关的著述有:

不空译的理趣释二卷。

日本弘法的理趣经开题五卷。

亮典的纯秘钞三卷。

金刚智所译的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一卷,也简称为理趣经,那是般若经的异译本。

四品法门经(回顶端)

一卷,赵宋法贤译。

经说法有四品类:

一、界法,六界十八界等也。

二、处法,十二处也。

三、缘起法,十二缘起也。

四、处非处法,道理非道理也。

了此四品类,则为智人,不了则为愚人。

十二部经(回顶端)

一切经分为十二种类。

一、修多罗,指契经。

二、只夜,指重颂。

三、伽陀,译为讽颂。

四、尼陀那,译为因缘。

五、伊帝目多,释为本事。

六、闍多伽,译为本生。

七、阿浮达摩,又称为阿毘达摩。

八、阿波陀那,译为譬喻。

九、优婆提舍,译为论议。

十、优陀那,译为自说。

十一、毘佛略,译为方广。

十二、和伽罗,译为授记。

这十二部中,修多罗与只夜及伽陀三者,为经文上之体裁,其余九部从经文所载之别事而立名。

中论(回顶端)

详称中观论,四卷,龙树菩萨造,青目菩萨释,姚秦鸠摩罗什译,三论之一。

中论主张最彻底之中道,破空破假,进而并破执中之见,说八不中道,即无所得之中道,而为般若思想者也,书中分为破因缘品,破去来品,破六情品,破五阴品等二十七品。

受中论影响而产生的作品有:

一、顺中论二卷,中阿僧佉释,瞿昙般若译。

二、般若灯论释十五卷,分别照明菩萨释,波罗颇迦罗译。

三、大乘中观释论九卷,安慧释,惟净等译。

以上皆为中论之异出,西藏也有中观学派二系统。

唯识二十论(回顶端)

一般称为二十唯识,一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

唯识二十论由偈颂之数而命名,论中共有二十一颂,后一颂为结叹,并非表明宗义。

有三种译本:

一、后魏般若流支译,题为唯识论或楞伽经唯识论。

二、陈真谛译,题为大乘唯识论。

三、唐玄奘所译的二十唯识论。

注释有唯识二十论述记,二卷,唐慈恩作,以玄奘译书的旨趣,解释唯识二十论。

因明入正理论(回顶端)

陈那之弟子,商羯罗主著,唐玄奘译,一卷。明真能立、真能破、真现量、真比量、似能立、似能破、似现量、似比量之八门,而辩自悟悟他之两益者。

本论各家之注解如下:

因明入正理门论述记一卷,唐神泰述。

因明入正理论疏三卷,唐交轨述。

因明入正理论疏六卷,唐窥基撰。

因明入正理论义断一卷,唐慧沼述。

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一卷,唐慧沼集。

因明入正理论续疏二卷,唐慧沼述。

因明入正理论疏前记三卷,唐智周撰。

因明入正理论疏后记三卷,唐智周撰。

因明入正理论疏钞略记一卷,唐智周撰。

因明入正理论解一卷,明真界集解。

因明入正理论集解一卷,明王肯堂集释。

因明入正理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述。

因明入正理论直疏一卷,明明昱疏。

因明论瑞源记八卷,凤潭著。

念佛三昧宝王论

宝王,佛陀之尊称也,佛以诸功德为庄严,故称宝王。

楞严经:「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

往生论注:「华严经宝王如来。」

宝王三昧,为念佛三昧之美称,念佛者为三昧中之至宝,故称宝王三昧。

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九:「善男子善女人,虽能以上一切世界盛满七宝众具,供施一切众生,功德虽广,然故不及前善男子善女人等闻此三昧宝王名字。」

宝王论:「法华三昧者,念佛三昧也,是以如来名此胜定为三昧宝王,为光明藏,为除罪珠,为邪见灯。」

念佛三昧宝王论简称宝王论,三卷,唐终南山飞锡撰,开二十门而劝赞念佛。

金錍论

本名金刚錍,一卷,荆溪湛然著。

阐明无情草木悉皆成佛之义。各家的撰述如下:

金刚錍论私记二卷,唐明旷记。

日本辨才会,金刚錍科一卷,宋仁岳撰。

金刚錍科一卷,宋智圆集。

金刚錍显性录四卷,宋智圆集。

金刚錍论义一卷,宋可观述。

金刚錍论义解中卷,宋善月述。

金刚錍论释文三卷,宋时举释,海眼会。

评金刚錍一卷,宋善熹述。

注金錍论一卷,传教著。

金錍论逆流批三卷,凤潭著。

金刚錍科解一卷,慧证著。

十二门论

一卷,龙树菩萨造,秦罗什译,三论之一。

内容叙述观因缘门至观生门之十二门而入於空义者。有吉藏疏二卷、及略疏一卷、元康疏二卷、法藏疏一卷。

三十唯识论

又称为三十唯识,唯识三十论颂。一卷,世亲菩萨造,唐玄奘译。成唯识论之本颂。

注释如下:

唯识三十论直解一卷,明智旭解。

唯识三十论约意一卷,明明昱约译。

杂阿昆昙心论

杂有杂揉之义,本论即法胜阿毘昙心论的解释,法救尊者造,十一卷,刘宋僧伽跋摩译。简称为杂心论,也称作杂阿毘昙经。

释摩诃衍论

十卷,龙树菩萨造,筏提摩多译。释起信论者,常略称为释论。

各家的疏注如下:

释摩诃衍论疏六卷,缺中卷本末,唐法敏集。

释摩诃衍论赞玄疏五卷,宋法悟撰。

释摩诃衍论记六卷,宋普观述。

释摩诃衍论通玄钞四卷,宋志福撰。

百法明门论

佛教经典:统称;藏经,俗称;佛经,也叫《大藏经》,一般由经、律、论三部分组成。

“ 经”是指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由其弟子所集成的法本,

“律”是指佛陀为其弟子所制定的戒条,

“论”是佛陀的弟子们在学习佛经后所得的心得。

佛经的拼音:[fó jīng]。

简介

编辑 播报

大藏经(3张)

《大藏经》是在佛教发展的漫长历史中逐渐积累而成的,在释迦牟尼佛有生之年,他的学说只是口头传承,并未书于文字,佛陀涅槃后其弟子为了继承其传教事业,开始以集体忆诵和讨论的方法收集整理他的言论(即结集)。

经过四次结集,形成了佛经。其内容博大精深,除佛教教义外,也包含了政治、伦理、哲学、文学、艺术、习俗等方面的论述,是人类历史上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经典摘录

编辑 播报

大藏经浩如烟海,以下仅列出部分经典。

阿含部

《增壹阿含经》、《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三归五戒慈心厌离功德经》 、《佛说斋经》 、《佛说法灭尽经》

《佛说戒香经》 、《玉耶女经》、 《佛说九横经》 、《佛遗教经》、《箭喻经》

方等部

佛家(2张)

《佛说阿弥陀经》、 《观无量寿佛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佛说八部佛名经》

《后出阿弥陀佛偈经》、 《银色女经》 、《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佛说八阳神咒经》

《佛说八吉祥神咒经》、《八吉祥经》 、《八佛名号经》 、《佛说十吉祥经》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维摩诘所说经》

《佛说八大菩萨经》 、《六菩萨亦当诵持经》 、《长者法志妻经》 、《佛说大方等修多罗王经》

《佛说转有经》、 《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 《盂兰盆经》、 《浴佛功德经》

《造塔功德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 、《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 、《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佛说大乘稻杆经》

般若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说摩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法华部

《妙法莲华经》、《正法华经》、《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萨昙分陀利经》 、《佛说法华三昧经》、 《无量义经》、《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普贤十大行愿》

华严部

《大方广佛华严经》、《十住经》、《佛说十地经》、《渐备一切智德经》

涅槃部

《大般涅槃经》、《佛说大般泥洹经》、《佛说济诸方等学经》、 《大乘方广总持经》

密教部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麽耶经》 、《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

《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 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胜幡璎珞陀罗尼经》 《佛说延命地藏菩萨经》

大集部

《大方等大集经》、《大哀经》、《般舟三昧经》、《僧伽吒经》、《地藏菩萨所问经》

经集部

《佛说譬喻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七梦经》 《犍陀国王经》

《佛说沙曷比丘功德经》 《佛为年少比丘说正事经》 《比丘避女恶名欲自杀经》 《佛说进学经》

《阿世王问五逆经》 《佛说出家缘经》 《佛说末罗王经》 《佛说摩达国王经》

《佛说梵摩难国王经》 《佛说越难经》 《佛说呵雕阿那经》 《佛说耶只经》

《佛说摩邓女经》 《五母子经》 《佛说龙施女经》 《佛说老女人经》

《佛说无常经》(附:临终方诀) 《采花违王上佛授决号妙花经》 《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嗟{革蔑}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布施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慢法经》、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佛说孛经》抄 《佛说妇人遇辜经》 、《长爪梵志请问经》、 《无垢优婆夷问经》

《随念三宝经》、《大方广如来藏经》、《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杂部

《佛说八大人觉经》 、《四十二章经》

律部

《四分律》、《十诵律》、《五分律》、《摩诃僧祇律》、《梵网经》、《璎珞经》、《三曼陀跋陀罗菩萨经》 、《佛说十善业道经》 、《佛说戒消灾经》 、《佛说菩萨内戒经》

论部

三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乘玄论》、《肇论》

华严:《十住毗婆沙论》、《十地经论》、《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大方广佛华严经金师子章》

唯识:《成唯识论》、《瑜伽师地论》

史传部

《付法藏因缘传》、《十八部论》、《马鸣菩萨传》、《龙树菩萨传》、《高僧传》、《续高僧传》、《宋高僧传》、《比丘尼传》、《弘明集》、《广弘明集》、《佛祖统纪》

其他部

《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 、《赞僧功德经》

经典很多是没有得到正法的人翻译的,所以,要小心。

就像中医典籍---伤寒论---的译注,大概就有900种,但是9成是错的,∵译注者多是名落孙山的学子,自己在家钻研,也没老师教。学伤寒论要先会把脉,不会把脉只会背书那不叫入门。

佛法是无为法!

食谱里头有煮菜的方法,但

佛经里头没有成佛的方法,为什么?因为,佛法是无为法,不能用语言文字写出来讲出来!佛经读了百千万劫也得不到佛法,成不了佛!佛经只是在广告而已,譬如广告可口可乐很好喝,但怎么制造?没讲。

如果你是真要修行,也就是说要修成佛的法门,那就要找在世明师求法。

如果你只是要和一般人一样,当个经典学者,那就继续研读吧,反正也没做坏事,顶多是误导自己、误导别人而已。

欢迎上网搜寻:奇哉!中国人,不懂中国字!

希望对你有帮助。兹节录一些供你参考:

奇之3 - 不懂『经』之意。

经者,常也、法也。有为法、无为法,都是法,都可以叫做经。

●对于世间的法则,这『经』就是有为法,是对于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的规范,没什么所谓真假。譬如《佛遗教经》。

●对于超世间的法则,这『经』就是无为法,就不能用文字语言来描述。因此,你我手上拿的经典就是假经,它顶多只是在广告某个法则而已,譬如《金刚经》是在广告无相法,《心经》是在广告般若波罗蜜多法,《楞严经》是在广告耳门圆通法门,但是法门怎么修,并没有写在里面。

〖甲 • 经=法性〗:

真经并不是我们手上拿的这个经典,他是指那个法性、佛性。所以,我们谈佛学时,讲到『经』,就是在指那个『法』,他超越六识,无形无相,语言文字无法表达。

1先看《金刚经六祖惠能解义》提及的︰

如来所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喻法为名

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故《金刚经》其实就是金刚法,《法华经》就是法华法。

2再如《金刚经依法出生分第八》提及的︰

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

『此经』就是『此法』,整句的意思是『所有的佛都是修金刚法而成佛的、所有的成佛法门都是金刚法』。因为你我手上的经典、书本是有相的,是属于六识(眼耳鼻舌身意)的层次的,它无法造出无相的佛法、佛菩萨来。佛法是无为法,没在书本上,一定要找在世佛求法才行。

●以下经典也可证明『经』即是『法』:

1《佛说持句神咒经》,在经典前面是说:

今现在说法但经典结尾处是说:

佛说经已,皆大欢喜

显然『说法』即是『说经』,证明『经』即是『法』。

2而《佛说施灯功德经》于经尾是说:

世尊说此法已

更证明『讲经』即是『说法』。

3再如《金光明最胜王经》则言:

金光明妙法,最胜诸经王

也证明『经』即是『法』。

4另《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也提及:

观世音、大势至,以梵音声安慰彼人,为说大乘甚深经典。

闻此法已,应时即发无上道心

也证明『经』即是『法』。『说经』即『说法、传法』(详:奇之7 - 不懂『讲经』、『说法』、『读诵』之意),说明传法时是有内在佛音的。

5《阿弥陀经》则提及: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佛说此经已

也证明『经』即是『法』。

6而《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则有此句:

此法门名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

意即《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就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法门』!

●以下经典是将『经』『法』放在一起,也可证明『经』就是『法』:

1《六度集经64、66》的:

共听经法、说经法

2《无量义经》的:

得是经法威神之力

3《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七、不退品第三、卷第七》也是:

常念经法,顺修其行、读诵经法、彼可学此经,决定一切法

4《称扬诸佛功德经》也是:

当广宣传此诸经法、其国经法兴盛久住、闻斯经法所得功德

5《佛说无量寿经》也是:

广宣经法、受读经法、演说经法、授与经法

与佛相值,听受经法、闻是经法

6《过去现在因果经》的:

不闻经法

7《大方等大集经》:

能持如来此经法者,功德无边,亦复如是

8《法华经》则是『说法』、『说法华经』、『说经法』皆出现多次:

世尊演说法、说是经已、说是法华经

闻诸佛所说经法、若有信受此经法者

以上都可以证明『经』即是『法』。

〖乙 • 真经=无字天书〗:

以下经典皆在谈『真经』、也就是『法』,是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的:

1《达摩血脉论》︰

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佛即是道、道本无言

2《金刚经六祖惠能解义》︰

若悟本心,始知此经不在文字

3《大方等大集经》:

佛知诸法如幻炎,无受无作无字说

4《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

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5《无量义经》:

一切诸法不可宣说

6《大宝积经》:

又察其法常无言说,故曰正法以无言说

7《华严经》:

一一佛法不可说、法性不在于言论,无说离说恒寂灭

8《金刚经》: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

奇之4 - 不懂『称』之意。

佛经有哪些?

  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经是佛陀说过的话的汇编,经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律是佛教组织为教徒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论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