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师都和梁师泰_梁师都夏州朔方人也_梁师都生平简介_梁师都后人故居
中文名:梁师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夏州朔方
逝世日期:628年
主要成就:大丞相、鹰扬郎将
梁师都——隋末梁国建立者
梁师都(―628年),夏州朔方(今陜西横山县西、靖边县东北)人。世为本郡豪族大家。仕隋为鹰扬郎将。617年(大业十三年)杀郡丞唐世宗,称大丞相,又联兵突厥共同反隋,据雕阴(今陜西省北部绥德县,位米脂县南)、弘化(今甘肃省庆阳县)、延安(今陜西省延安市)等郡,并称帝,国号梁,建元“永隆”。突厥始毕可汗封他为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他不断勾结和怂恿突厥南侵,唐统一全国后,势力孤弱,内部矛盾加剧,太宗李世民贞观初,突厥日趋衰微,太宗迁使告谕,他不从,628年(贞观二年)唐军压境,被堂弟梁洛仁所杀。
建立梁国
梁师都是夏州朔方(今陜西横山县西、靖边县东北)人,世为该郡豪族。仕隋为鹰扬府郎将。大业末年,梁师都被免官归乡,于是交结党徒起为盗贼。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初一日,梁师都杀害朔方郡丞唐世宗,占据朔方郡造反,自称大丞相,并与突厥连兵。与隋将张世隆交战,将他击败。三月,梁师都派兵攻占雕阴、弘化、延安等郡,于是即皇帝位,国号为梁,祭祀上天于城南,掘地埋玉时得印,以为符瑞,建立纪元年号为永隆。突厥始毕可汗送以狼头大旗,并赠以“大度毗伽可汗”、“解事天子”的称号。梁师都便引导突厥兵马占据河南之地,攻拔盐川郡。
屡战屡败
武德元年(618年)七月初四日,梁师都进犯灵州,被唐朝骠骑将军蔺兴粲打败。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初一日,梁师都再次进犯灵州,被唐朝长史杨则击退。九月,梁师都与突厥千余骑扎营于野猪岭,延州总管段德操按甲不战,待梁师都士气懈怠时,派兵出击,两军酣战时,段德操便亲自率领轻骑从其阵旁掩击过来,梁师都大败而逃,段德操跟踪追击二百里路,俘获甚多。 [7] 不久,梁师都又率步骑五千人进犯,段德操又将其军俘斩一空,招降其堡将张举、刘旻。梁师都恐惧,派遣尚书陆季览游说处罗可汗说:“隋亡之后,中原裂为四五小国,势均力弱,全都争先依附突厥。如今唐灭刘武周,国势益大,兵马四出。师都不久将亡,但下次就轮到突厥了。望可汗像魏孝文帝那样,率兵南下,师都愿为向导。”处罗可汗采纳了这个意见,命令莫贺咄设侵入五原,泥步设与师都前往延州,处罗自攻太原,突利汗下奚、靅、契丹、靺羯繇由幽州道合兵进犯,窦建德从滏口进兵会师于晋、绛地区。但随后因处罗可汗去世,兵马未出,梁师都又被段德操攻破。
武德六年(623年),其将贺遂、索周率所部十二州投降朝廷。段德操尽起边兵进击师都,攻拔其东城,梁师都退保西城不敢出战,向突厥颉利可汗求救,颉利可汗率领精锐骑兵一万赴援。起初,稽胡大帅刘女匿成率众依附师都,因梁师都信谗被杀,其部下疑惧,多叛归朝廷。梁师都兵势益衰,便前往朝见颉利,教他南下入寇,因此突厥连年进犯,以致深入内地,兵临渭桥。
兵败身亡
后来突厥政局大乱,唐太宗认为梁师都形势更危,便下书劝他归朝,梁师都不从。下诏夏州长史刘旻、司马刘兰成谋取其地。抓获俘虏,便放回充当反间,以离间其君臣。派出轻骑蹂躏其庄稼,以致城中粮储空虚军民挨饿。又有天狗坠其城中。辛獠儿、李正宝、冯端都是其部下名将,商议逮住师都归降,因事泄未能成功,正宝挺身归降。
贞观二年(628年),刘旻、刘兰成上表言其可取,下诏柴绍、薛万均合力进讨,命令刘旻率精兵直据朔方东城。颉利可汗来援师都,时逢大雪降落,羊马冻死。柴绍迎战,击破其众,随即进驻城下。师都势急,其叔伯兄弟梁洛仁斩师都归降,朝廷擢升洛仁为右骁卫将军、朔方郡公。梁师都从起兵到灭亡历时十二年。朝廷以其地为夏州。
朔方军是唐朝活跃在西北地区的一支军队。朔方军最早见于《资治通鉴》的记载:延载元年年(694年)三月初一,武则天“更以僧怀义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率“十八将军以讨默啜,未行,虏退而止。”这是朔方军正式出现的标志。这支朔方军中除汉族外,还有不少番兵番将,这是由汉族与少数民族组成的特别强悍的北部边塞地区的边防军。朔方军的军部——“屯所”,设在塞北名城灵州(又名朔方,曾名灵武郡,简称灵武,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这支军队组建的目的,是防御和讨伐突厥的进犯。朔方军统帅的名称,开始的薛怀义称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属临时出征。后来去掉“行军”二字,称“朔方军大总管”,到张仁愿任朔方道大总管,完成了朔方军由临时出征到镇军,再到常规镇守的正规军的转变。再后来,张说出任“朔方节度大使”,朔方节度使作为朔方军的统帅,唐代先后历任朔方节度使约70位,五代时期朔方节度使约为14位。加上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和朔方军大总管,朔方军统帅总计100多人。朔方军成为唐朝活跃在以灵州为核心的京畿北部和西北部广阔地区的十大节度使之一的强大的常规化国防军。而五代时期朔方军成为几支新崛起的政权争夺的目标和属军。
《雪》是一篇意韵丰富的散文诗,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朗读指导,引导学生从体味诗歌感情基调的基础上,控制好课文的语速、节奏与感情,以提高朗读的质量。让学生在课文的反复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感悟课文的能力,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促进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养成。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雪》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散文诗的特点——把诗的精练、音乐美和散文灵活多样的表现力融为一体;品味语言,理解本文语言中的寓意;培养阅读和欣赏散文诗的能力,通过诵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和方法目标:
① 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朗读,感知全文。
② 揣摩作者对南北两地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 品味语言,理解本文关键性语句的寓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以读品诗。
②揣摩作者对南北两地不同雪景的描绘,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有关江南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资料,做好相关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雪”的文字、、音像资料,搜集有关散文诗的资料,初步了解散文诗,先自主学习课文,划出疑难字、词、句,查字词典扫清语音、语义障碍,再与同学合作,解决疑难。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播放《塞北的雪》投影显示雪的)
这一首《塞北的雪》曾经传唱祖国的大江南北,在今天听来仍然分外动人,听着歌曲,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那飘飘洒洒的漫天飞雪,那雪是冬天的精灵,是春天的使者,更是一篇篇凝结情思的美文的源泉。1924年岁末北京的一场大雪,鲁迅先生破例地在他日记里写下了“大风吹雪盈空际”这颇富诗情画意的文字,十七天后,一篇明朗的题为《雪》的优美散文便诞生了。今天,让我们在先生情思凝结的美文当中,一起去赏雪景,悟雪情。(板书课题)
鲁迅先生可以说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位伟人,我们曾在他的文中感受过童年的活泼与可爱。今天,让我们再来走近这位坚强而又对人生满怀热情的伟人。请同学们谈谈你对鲁迅先生的了解。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散文、小说、杂文等文学作品,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战斗姿态,对反动腐朽的封建文化和帝国主义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今天我们所学习就是选自散文集《野草》的《雪》。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静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在蓬勃地发展,可谓春暖花开之际,然而,北方还却处于一片寒冷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和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找“革新的破坏者”,去争取“理想的春天”。
三、整体感知:
1、这是一首散文诗,风格柔婉中又见刚健,美艳中更现壮美,我们要学好一首诗,首先得读好它,在读中品味诗歌,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我们应当怎样进行朗读呢?(老师给大家范读一段,再请学生互相交流听后的感受,同时指导学生从语速、语气、重音、节奏或思想感情入手谈论,并在此简单介绍散文诗的特点。)
(确定全文的朗读基调:
江南:婉约、柔和、舒缓,又有雪后消融的无尽可惜。
朔方:慷慨激昂,富有气势,具有坚强的战斗力。)
2、再请学生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朗读,读出感情。(生自由读书)
3、思考:①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个地方的雪景?
明确:南方的雪和北方的雪。
②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最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四、研读、赏析:
指名生读课文的南方的雪的画面,分小组探究相关问题:
(1)用文中的语句概括江南的雪的特点。
明确: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
(2)作者是如何表现江南雪景滋润美艳特质的?(生从课文中找出句子,加以分析)
明确:(可提示学生由整体到局部,由面到点的品味这一幅江南雪景图)作者首先概括描写江南雪的特点——滋润美艳,接着用两个比喻让我们既感受到朦胧的美景,又感受到这雪里也孕育着生命;而在雪野中,一片银白的背景下,居然点缀着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腊梅,还有冷绿的杂草,这就是江南的雪,这又是多么绚丽的雪啊!
(3)花丛中纷飞喧腾的蜜蜂给这幅雪景带来了些什么?
明确:幻想蜜蜂在雪野中“忙碌地飞着”,“嗡嗡地闹着”。这一“飞”一“闹”霎时使整个雪野活跃起来,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这里,不仅使读者看见烂漫的冬花,而且仿佛听到吟唱的春虫,感受到作者热烈期待春天的心声。
(4)为什么要写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塑雪罗汉的情景?
明确:为了进一步扩展雪野的意境,使江南的雪富有生命力,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儿童塑雪罗汉的水墨画,通过“呵”、“偷”、“访问”、“拍手”、“点头”、“嘻笑”这些充满活力的词,刻画了儿童特有的动作与神情,反映了他们天真活泼、纯洁的心灵,真切、传神、热闹、有趣。然而孩子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塑成的雪罗汉,由于寒夜的袭击,终于褪尽了胭脂,“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这里,通过雪罗汉被淡忘、消释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美好事物迅即消逝的惋惜、感慨与苦闷的心情,喊出了对黑暗现实的抗议。
(5)江南的雪蕴蓄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一部分作者满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回忆江南的雪的自然美景。虽是回忆,却是展望;虽是冬天,却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作者特别回忆儿时的生活,因为儿童是人类的春天,写儿童不怕严冬,朝气蓬勃,更加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殷切期待与热烈呼唤。行文虽未免流露寂寞的心情,但却闪烁着理想的光芒。
板书:南方的雪 美艳 有生机 有活力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1、识记字词,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2、思考“研讨与练习”一。
3、挑选《野草》中描写自然景致的文章,如《秋夜》、《好的故事》、《腊叶》等,让学生分析其中自然描写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导入:朗读课文1-3自然段,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揣摩特点:
1、学生读课文的北方的雪的画面,分小组探究相关问题:
(1)江南的雪是柔美的,而他笔下的朔方的雪则是另一番景象,课文怎样表现朔方的雪的?它又有着怎样的个性精神?
明确:第四自然段开头用“但是”这个转折词巧妙地转到对朔方飞雪的描写,并表明朔方的飞雪和滋润美艳的江南柔雪截然不同。“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而且和它们相伴的是失去了生命力的枯草。在恶劣的环境下,朔方飞雪并不安于孤独凄凉的境遇,因此“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里作者以炽烈的感情,豪放的语言,刚劲的笔力,描绘朔方飞雪磅礴的气势。
最后两段,作者从雪与雨的关系上,进一步深化朔方飞雪蓬勃奋飞的意境,与篇首相呼应。严寒使雨死掉,“雨的精魂”变成雪,但雪不屈于严寒。“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旋转、升腾。
这一部分突出腾飞的朔雪那种撼天动地的力量和锐不可当的气势,尽现北国飞雪的壮美和独立张扬的个性精神。
(2)如何理解课文的主旨句?
明确: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他们决不粘连,在文中还表现为死掉的雨,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表明了作者愿将最宝贵的生命都献给斗争,这是最完全的献身,有向死而生的气概,突现了作者无私无畏、顽强不懈斗争的精神。
(3)北方的雪蕴蓄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里包含作者的感情,是对寒冷环境的反抗,也是对不屈的、斗争的品格的歌颂,有荷戟独彷徨的孤寂之感,也有永不停息战斗的倔强精神。
(4)南方的雪与北方的雪各有什么含义?作者将南北雪景对照描写有何目的?
明确:“南方的雪”,它是一种美的象征,是作者向往的美好理想;而“朔方的雪”虽然孤独,不被理解,但有一种战斗的豪情,一种澎湃激昂的斗志,蕴蓄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
(5)综观全文及我们对先生的了解,作者的感情更倾向于哪一方的雪?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朔方的雪。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北方的雪的赞颂表现出来的。“朔方的雪花”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孤独寂寞之中谱写了一曲最为动人的'乐章。而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让人欢喜,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在孤独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它形象地体现了鲁迅看重的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
朔方飞雪奋飞之际,更见鲁迅先生的特质精神:甘于不被理解,义无反顾,决意向死而生,“直面惨淡的人生”“从无所希望中得救”。像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和战斗者,作者的感情在对北方雪的描写中得到深化。这种写法便是我们常讲的“借景抒情”。作者便是借朔方雪花奋飞的情景,抒写他一如既往的不畏艰险,渴望战斗的豪情。
板书:南方的雪 美艳 有生机 有活力(追求美好理想)
对比
北方的雪 孤独 雨的精魂(充满斗争精神)
2、生再满含感情齐读课文。
三、语言品味: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第1题,“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第2题,“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指江南的雪蕴育着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
第3题,雨是雪的初始阶段,雪是雨的升华。北方的雪的特质之一是孤独,他们决不粘连,在文中还表现为死掉的雨,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升华,北方的雪完成升华是与死亡联系在一起的,也正是完全的献身,让它成为了雨的精魂——凝聚了所有坚强内核的精魂。
四、学习文章写法:
(引导学生谈自己读了这篇散文诗后的体会,互相交流。)
明确: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诗,作者的思想感情全部倾注于对景物的描绘中。行文虽然也流露出一种孤寂的情绪,但是掩盖不住作品中闪现出的理想光芒与对生活的热爱。新课标第一网
写法特点:①景物描写由点及面,由静到动,逐渐展开。②强烈的对比手法,使记忆中的江南雪野生气勃勃的景象衬托出空旷寂寞、荒凉寒冷的现实的北方雪野。
五、拓展训练:课文中写了塑雪罗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雪地捕鸟,描写都非常生动传神。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用一段文字描述出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写想像作文。
学生完成之后,互相交流,教师加以评价。
六、小结:《雪》是《野草》中最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一篇。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了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因为“朔方的雪决不粘连”、“奋飞”、“旋转”、“升腾”。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作者的前行动力。.
七、作业:
1、 你认为本文语言是否有表意不简明的地方?如果有,怎样改才好?
2、 你希望走过怎样的一条人生道路?是一帆风顺、平平淡淡走过,不留一点痕迹,还是经受困难、挫折,而奋起抗争地走过?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写一篇短文。
板书:
《雪》
南方的雪 美艳 有生机 有活力(追求美好理想)
对比
北方的雪 孤独 雨的精魂(充满斗争精神)
《雪》教学反思
之所以选择《雪》这篇课文,其实有一种偷懒的想法,因为文章比较短,应该容易上。没想到的是,越备课就越觉得难。知难而退也许是明智之举,但那不应该是我的选择,想想,就干脆把它作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一种挑战来尝试,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历练来提升自我。
一、对课堂深度的把握
对于《野草》,一直有着许多不同的解读,这本体现鲁迅全部生命哲学的小册子也因此被文学界公认为“世纪性的文学猜想”。《雪》虽然是其中色调相对明朗的一篇,但也有着诸多解读:说宽度,有学者甚至提出了“爱情的宣言”一说;说深度,钱理群将其上升到中华民族对宇宙基本物质元素、生命元素的理解。可是,对于初二上的学生,在一堂没有前后呼应的独立的课上,如果对文本的开掘脱离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和可接受程度,是否真正有价值呢?再三考虑,我最终选择了“鲁迅的自画像”这种解读。
原因一:《野草》与《彷徨》作于同一时期,集中体现的是鲁迅在“五四”退潮之后空前的孤独与绝望以及对“绝望的抗战”。一直以来,鲁迅都有着一种强烈的孤独意识,这是一种先驱者的孤独、一种探索者的孤独,这种孤独带有屈原式的忧愤深广,表现为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和不与浑浊现实同流合污、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在《彷徨》的扉页上他便援引了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说,这样的思想在《雪》这篇文章中也有着较为集中的体现。
原因二:目前大多数学生对鲁迅的了解还是比较概念化的——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甚至还有学生认为是政治家。
基于这两点,我决定把本堂课教学设计的立足点定位在帮助学生更深入、更真切地认识鲁迅——体验鲁迅的情感,感悟鲁迅的精神。
二、对课堂环节的设计
对语文教学,我也有着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语文教学的本真应该是语言教学,只有基于语言品味的领悟才是最真切最能自然内化的,只有从文字上站起来的鲁迅才是更有生命力的。于是又确定了本课从品味语言到体验情感再到感悟精神的纵向深入的思路。整个教学设计则定位在让学生逐步把握“文章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文本探究上,使学生能在由景及人、由情到精神的理解转换过程中领悟文章内涵。其中通过对一些修辞、字词的品味把握雪的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对情感的体验和对精神的感悟都要以此为基点。
紧扣文字进行“细读”,也许有点老学究,但我认为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力方面却是最实在最需要的。
三、对课堂呈现的反思
本着以上的理解对文本进行了教学设计,从教学展示的效果看,应该说已经较好地得到了落实,尤其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让人高兴。文章虽然难,但是因为起点设得低,大家都觉得有话说,有话想说。随着和“雪”的对话的逐层深入,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都体验到了鲁迅那在孤独中向往美好的情感、在孤独中依然奋进的精神。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阅历的丰富,他们在今后重读《雪》时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悟,那正是文学的魅力所在,不是现在一堂课所能够涵盖的。
不过,在课堂具体实施的时候,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
1、教师激情有所欠缺,整个课堂显得比较平淡。这绝对是我的硬伤,虽然可以找借口说是性格原因,但即使“秉性难移”,也不是说就完全“不能移”,我一定要把它作为必须克服的问题来对待。
2、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例如对朔方的雪的分析不够到位,原因有二:一是在分析之前没有好好读一读。在我的设想中是打算在分析完“江南的雪”之后先读一读描写“朔方的雪”的内容再深入品味语言,没想到写完板书一转身就看到已经有十几位同学举起了手,如果这时要求他们放下手去,很可能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但是,缺少了朗读这一必要的过渡,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江南的雪的“美好”上,从而造成对朔方的雪的理解也惯性地滑向“美好”这个方面;二是在“如包藏火焰的大雾”一句上纠缠太久,没有及时引导,因而耽误了时间,使得对朔方的雪理解还不透彻就匆匆进入了下一环节。
3、对文本的反复切入还需加强。同一个语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会有不同的收获,例如你可以从一个句子看出事物特征,看出作者情感,看出写作技巧,看出语言风格,看出蕴涵的哲理……但是本堂课对语言的品味太局限于“雪的特征”,对鲁迅情感的体验几乎是直接从“雪的特征”得出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和文本的脱离,这也使得在第三个环节提升到鲁迅的精神前的铺垫不够到位,材料的出示也相应显得较为生硬。虽然对鲁迅精神的把握是源自文本,但在课堂呈现时却显得有些割裂。如果说本课在课堂设计时关注到了“深度”,但在课堂呈现时却缺乏一定的“厚度”。
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这次历练对我的教育意义很深刻,很多老师善意的批评也为我指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在此也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能不吝赐教,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克服弱点。我相信自己能在语文教学这条道路上越走越稳健。
朔方节度使驻地在灵州(治回乐县,故址在今宁夏吴忠市境内)。朔方节度使创建人是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十月六日,置朔方节度使。朔方节度使,作为节度使方镇名,有时简称朔方,史书上也称灵盐、灵武、灵州节度使。朔方节度使住地灵州古城,也由此被称为朔方,或灵武(灵武郡)。开元十年(722年)四月已亥,四月二十二日,唐玄宗任命兵部尚书、宰相张说为首任朔方节度大使。(白述礼著《大唐灵州镇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6-167页)宁夏大学教授白述礼著《大唐灵州镇将》一书考证,有唐一代,总共约有113位镇将镇守灵州,包括灵州总管、都督、大总管、行军大总管、大都督、朔方节度使。亲王任朔方节度使称为:朔方节度大使,并不出阁,如李浚即李亨后来的唐肃宗。重臣名将也有称为朔方节度大使者,如张说、王睃。唐朝朔方节度使约有70位。其中,先后担任过宰相的朔方节度使就有张说、王睃、萧嵩、李林甫、牛仙客、郭子仪、杜黄裳、杜鸿渐、李光弼、李怀光、仆固怀恩、浑瑊、崔宁、侯固、唐弘夫、韩逊等十六人之多。(白述礼著《《大唐灵州镇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朔方节度使统7军府;领6州;三受降城;后又兼领关内支度营天田使、关内盐池使、检校浑部落使、押诸藩部落使及闲厩、宫苑、监牧使、关内道采访处置使、六城水运使等。管兵64700人,马4300匹,辖境相当今天宁夏全境、内蒙古河套南北地区、陕西北部、甘肃一部。
《旧唐书·地理志》指出:“朔方节度使,捍御北狄。”说明朔方节度使的设置源于抗击北方外族入侵,朔方节度使设置以后,历代镇将如张说、王睃、王忠嗣等,多次击退突厥、吐蕃等外族侵扰,保卫北方安全,累立战功。另方面,朔方节度使在平息内部叛乱,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中爆发以后,以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统帅朔方军,对平叛胜利,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朔方节度使中还有一些少数民族镇将,多立战功,如契丹族李光弼、胡人安思顺、铁勒族仆固怀恩、铁勒族浑瑊、薛延陀族李光进、昭武九姓史宪忠等。朔方节度使中还有的殉职于镇内,如李光进“寝疾于理所。卢潘“薨于灵武“(灵武郡,即灵州,治回乐县,今宁夏吴忠市境内)”。五代时期,继续设朔方节度使,到宋元后渐废。
《朔方的风江南的雨》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nVbJ-0ijBhylJbs9n86g
pwd=31e6 提取码:31e6简介:
多角度书写半个世纪四代人的命运轮回,全景式展现八十年代大学生活画面,通过记者的眼看大千世界人生百态。他乡,故乡;相聚,分离;相爱,背叛;欢喜,忧伤……主人公钟山好似暗夜里身处旷野陷入“鬼打墙”的境地,逃不过自己的宿命。人到中年,回首往事,才对人生有所顿悟……男主性格多面,女主各领风骚。几十个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一部人生大戏。
汉代的朔方郡是现在的乌海市蓝城子。
朔方郡设置于西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27年武帝派遣卫青、李息率兵出击匈奴,—自云中出兵,西经高阙,再向西直到符离,收复了河套以南原秦王朝的辖地,并在阴山以南的河谷地带设置了朔方郡和五原郡。
第二年又派遣校尉苏建率领十万人兴筑阴山南麓的长城,筑朔方郡治及下属县城。朔方郡正位于汉王朝国都长安城的正北方,因此取《诗经》中城彼朔方之意命名为朔方郡。
管领有三封、朔方、修都,临河、呼道、窳浑、渠搜、沃野、广牧、临戎等十县。其中已查明朔方县城址在今鄂托克旗西北部,沃野县城址在今乌海市蓝城子。
扩展资料:
朔方郡内多是黄河冲积地带,是可灌溉垦殖的沃土,在公元前127年设置朔方郡时,就考虑到在这一地带进行屯垦。
所以公元前122年将关东贫民迁徙到河套地区,元鼎年间又在上郡、朔方、西河、及河西四郡(设置管理屯垦官员,调发六十万人前往屯田,其中有一部分是充实到朔方郡内的。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出巡北边,经上郡、西河郡、五原郡、出长城北,至朔方郡,抵达黄河的北河一带。公元前107年派遣拔胡将军郭昌屯垦朔方,募集十万人口徙居朔方。
由守卫边境的士卒屯田和内地移民实边,既是保证新置郡县有重兵驻守,以备随时应战,又是避免远途运输,就地解决军需口粮。
—朔方郡
郭子仪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救唐朝大厦于即倒的功勋。“安史之乱”是唐朝最致命的打击,使一个貌似强大、盛况空前的唐朝几乎倾覆,唐朝的几十万中央大军不堪一击,唐明皇李隆基出逃成都成为流亡政府,太子李亨被大臣百姓们留在河朔之地肩负收复长安的重任。也是乱世出英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郭子仪横空出世,以河朔之军担当起匡扶社稷的大任,成为一代安定天下的名臣。
郭子仪的功勋主要是三个方面,其一是平定“安史之乱”,安禄山出兵反唐时,原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因是安禄山的近亲而被撤换,郭子仪由朔方右厢兵马史、九原太守接任节度使,掌管一方兵权从而东征西讨,奋力收复京师长安和东都洛阳,把一个游击太子李亨接回首都做上皇帝,所以李亨感激不尽地说:“吾之家国,由卿再造。”可见国难思良将,也是流亡君主的一派由衷之情。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代宗李豫把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暖,小两口吵架互不相让,郭暖一时口出狂言:“你别摆公主的臭架子,别忘了你爸爸这个皇帝还不是靠我父亲当上的,我父亲不希罕做皇帝。”公主赌气向皇帝李豫告御状,而李豫这个岳丈人却很会和稀泥:“这事你小不知事,若是郭子仪想当皇帝,这天下就不是咱们李家的了。”郭子仪知道后马上捆绑儿子向皇帝负荆请罪。李豫却说:“小两口吵架的话何必当真,不痴不聋,不做家翁。”李豫一付通情达理的老丈人的样子。郭子仪的第二大功劳就是平定内乱,安抚社稷。“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形成藩镇割据之势,大一统的形势一去不复返,大半地方不服天朝管,中央政府只是享有统一的名分。而且这些掌管重兵的军阀还向唐朝要官品、要地盘,这时的唐朝危机四伏、祸起萧蔷,后院子总是火光冲天,没有一时的安宁。郭子仪就是一个冲锋陷阵的救火队员,左突右挡,平定内乱,勉强维持着唐朝的表面统治。比如当时的重臣仆固怀恩,因不满朝廷对他的安排,三年内两次勾结吐蕃、回纥合兵扫荡中原,都是郭子仪临危受任,几乎是靠一己之力化解了险情,弄得皇帝感激涕零。其三是挡住了吐番、回纥、契丹等少数民族的入侵,加强了边疆重镇的防御,几度击溃了外虏的入侵,使“安史之乱”以后不堪一击的唐朝统治得以维持国土。郭子仪由于平定“安史之乱”等功勋,成为当时最显赫的重臣,当朝给予很高的荣誉,封藩赐王,身兼数职,享有最高的官禄。史书上说:“天下以其身为安危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疾,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年八十五而终。其将佐至大官者甚众。”
郭子仪这样圆满的结局是令人羡慕的,试想一个功高盖主的人,能走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一怪圈能有几人?能够功高而不败落、位极而不犯众、权重而不招祸,善处官宦,全身而退的能有几人?郭子仪是少许几个得以善终的勋臣。
其实郭子仪的经历决不像其盖棺定论那样美满,也经历磨难和曲折。“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最猜忌地方拥兵的重臣,他们用郭子仪平定内乱,又担心郭子仪拥兵自重,夺取他们李家的王朝。因而在任用郭子仪上也一再矛盾,用,担心郭子仪拥兵自重,不服天朝管;不用,又内忧外患,无人堪担大任,所以郭子仪也有三次废除兵权的经历。第一次罢兵权是在公元759年,当时还处于“安史之乱”的中后期,安禄山虽死,但史思明受降之后再次反唐,东都洛阳沦陷,河北、山西、河南大片失守。这一关键之时,肃宗李亨却听信宦官仇士良谗言罢除郭子仪兵权。不久有人说天下未平,不应置郭子仪于散地,肃宗李亨想再次起用郭子仪,还是被仇士良所阻。直到762年太原、绛州(山西河津市)发生军变,动乱危及社稷,才启用郭子仪安抚。当时郭子仪觐见病危的皇帝,李亨说:“河东之事,请你全权处理。”郭子仪得此“上方宝剑”匆匆处理乱局,刚刚安定局面,不久又被罢免了兵权。第三次启用是在763年,这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由于边防重兵都调入平定“安史之乱”,广大的边防线非常空虚。这一年,吐番入侵中原,兵临城下,代宗李豫逃出长安,一片混乱。这时又想起了郭子仪这个“救命稻草”。可此时郭子仪久不掌兵权,树倒猢狲散,部将均已离去,只纠集了20余人,匆忙集合散卒,招募兵马,于长安城外虚张声势,搞疑兵之术。好在吐番只稀罕掠夺财物,没有长期治理之策,很快撤离长安。这样郭子仪才收复长安,迎接新皇帝代宗李豫回来,李豫深表歉意说:“没有早启用你才导致如此的动荡局面。”
可见,郭子仪这三次起落,基本上处于“安史之乱”时期,按理说正用得着郭子仪这条“老走狗”狩猎,怎么可以豢养起来?皇帝的逻辑是怕郭子仪拥兵割据一方,刚刚除掉安禄山、史思明这两只豺狼,又亲手培植出一只更为难训的猛虎。这就难怪皇帝为什么总是轻信奸臣谗毁忠良,那些直臣、忠臣总受迫害?其实这就是封建帝王的猜疑心理,他们心里怕鬼,猜疑在先,才听信谗言。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换成苏轼文诌诌的话就是“木必先蠹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可以说,历代统治者都不信任和防范重臣,开拓疆土的皇帝还能够放手为其所用,让这些大臣为他们家王朝买命。而到了“安史之乱”之际,唐朝的皇帝被这些割据一方的重臣害苦了、吓怕了,那敢再放任郭子仪这样的重臣。这时唐朝的统治者开始信用宦官,战区用宦官做“军容监察使”,其目的就是防范监督这些战区司令官们。统治者认为净身的宦官还能传宗接代,不会为后世谋取江山。况且奴才总是听话、为主子尽忠,就是叛逆也翻不起大浪。这样想来,郭子仪被赋闲在家已是万幸中的万幸了。
郭子仪也确实是一个十分晓事、深谙皇帝心理而守规矩的“老走狗”。他忠恳谋国,总是在国乱当头临危受命,不遗余力地救皇帝于水火。一旦产生猜疑,我就挂印归朝,全身而退,毫无怨言,不留任何猜疑的尾巴。你看759年,肃宗李亨让郭子仪回朝,以李光陛代为朔方节度使、兵马元帅,众将不服,欲拥兵强留郭子仪。子仪谎称为宣旨的中使饯行,结果中途跃马而去,孑身归朝。可见郭子仪淡泊功名,坦然面对去留,而且总是让位让权。他曾先后让权于他的后任者李光陛和朔方偏将仆固怀恩,在平定“安史之乱”后马上提出中原裁军,要求先裁自己的部队,由河南重地移师西北戊边。其实,处在同一时期的蕃臣都很难处,与郭子仪齐名的李光陛也是出自朔方名将,与郭子仪一同制服安禄山,后期郭子仪被解兵权,由李光陛接任,南征北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也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中兴之臣。但由于惧怕遭朝廷近臣谗毁,不听朝廷调动,在后期朝廷面临吐番入侵的情况下,观望不前,没能赴难救驾,最后忧郁而死。仆固怀恩本来是郭子仪手下的一员偏将,朝廷因为猜疑扶持他接任郭子仪,在评定“安史之乱”特别是后期剿灭史思明的战争中,舍生忘死,冲锋陷阵,家族有46人捐躯,有两个女儿远嫁回纥首领,贡献给唐朝的“和亲政策”。仆固怀恩虽然勇猛无比,却没有郭子仪忠诚,他从朝廷对待郭子仪之中已看出苗头,知道平定“安史之乱”以后就没有他作用了,打起了玩寇自重、树立异己、拥兵一方的算盘。所以他极力将史思明投诚的旧将推荐为河北重镇的节度使,与他们搭帮结伙,还拼命拉拢勾结吐蕃、回纥、不丹等国,形成自己的势力。这样的豺狼心态怎能满足于朝廷的待遇,直接质问皇帝对他的不公,干脆打出反旗,成为引吐蕃、回纥攻打唐朝的反臣。可见不用郭子仪而江山动乱,险些断送唐朝命运。唐朝的衰落自然是“安史之乱”造成的,但闲置郭子仪而用人不当也是重要原因,直接影响了唐朝的中兴大业。想想不用郭子仪只是个人的去留,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却失去了一次发展的机遇,这些个人际遇和国家命运的联系总令人感叹不已。
说实在的,郭子仪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安邦定国的功勋,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功高盖主,又能善处其变,名则保身,处乱世而不倒的个人品行和大度处世的魅力。郭子仪在官宦险恶的境况里,重来都是以大局为重,不起事端,不陷是非之地。当时仇士良、元载、程元振等朝内高官,都猜嫉郭子仪,向皇帝说了不少郭子仪的坏话。郭子仪总是君子气度,不与争论,不结宿怨,用自己忠勤报君的行为化解险情,善处之间。他对待迫害其最深的仇士良总是坦然处之,以德报怨。一次,仇士良请郭子仪吃饭,别人告诉他是鸿门宴,凶多吉少,都阻止郭子仪赴宴。但郭子仪却认为我是朝廷重臣,没有皇帝的旨意谁敢加害;若是皇帝的旨意又怎能回避,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一付磊落浩然、生死以赴的气慨。结果只带几个贴身侍卫赴宴,弄得仇士良吃惊为什么如此轻车简从?当得知事由之后,仇士良都拜服在地,赞赏郭子仪是长者风度,结果不但化险而且服人之心。还有那年郭子仪在外边为唐朝南征北战,家中的祖坟被掘墓了,满朝大臣都认为是仇士良所为,担心郭子仪愤而起兵“清君侧”,又将闹出一场浩劫。连皇帝李豫都陪着小心地抱歉没有看护好郭家的祖坟。结果郭子仪却老泪纵横地说,老臣长年带兵征伐,不知毁掉多少人家的祖坟,这次轮到别人挖我的祖坟,也是老天报应,怨不得别人。一场轩然大波被郭子仪的达观气度所化解。这样忠诚谋国的老臣,怎么可能被谗言毁掉,因而能够立足于权力斗争的怪圈之外,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几个例外。
但郭子仪这种化解厄运的方式消耗了很多的智慧和体能,不仅是他个人官宦命运的起伏,更影响到社会进步发展的进程。试想如果皇帝至始至终信用郭子仪,至少“安史之乱”能早平定4年,不会出现后来史思明又一次的反戈一击的第二次灾难;也不会出现用仆固怀恩代替郭子仪,从而养患遗害,直接造成了其后更为严重的藩镇割据之势。那样,我们引以骄傲的唐朝就不会那么早地衰退,中华文明就会更为绚丽夺目。可惜历史重来没有这种假设,国家的衰退和民族的劫难,都归咎于统治者用人的错误。在封建“家天下”的体制下必然导致“用人而疑、功臣难处”的怪圈,这种错误就像诅咒成为一种阴暗晦涩的轮回,这才是值得我们认真防范和剔除的弊端。
本文2023-08-04 19:46:4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