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判古籍善本的价值?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2收藏

如何评判古籍善本的价值?,第1张

何谓古籍善本?清朝版本目录学家张之洞的解释为: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当代学者对古籍善本的解释为:一是年代久远而且有文物性;二是印刷插图精美而具有艺术性;三是书籍内容精辟具有学术资料性。国家文物法对古籍善本曾明文规定,凡是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出品的文物和图书,均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得私自出口。于是收藏家们往往将这一时限之前的清代初期或更早期的精刻本和精抄本视为珍宝,因为最起码它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学术资料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从而决定了其收藏和投资价值也是相当高的。古籍善本由于是纸质品,很容易受到损毁,如水灾、火灾、虫蛀等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保存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实属不易,这就导致了流传下来的古籍善本十分稀少,许多古书现已绝迹,留存下来的古籍善本中不乏孤品、珍品,有的存世量也不过是寥寥几部,因此,古籍善本的价值珍贵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评判古籍善本价值的标准

  

1、文献价值 古书籍所描述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古籍的价值首先体现于它的文献价值。 

2、版本价值  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作者的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的价值更高。 

3、艺术价值 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印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 

4、学术价值 如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为少见的稿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5、文物价值 有些古书,抄写或刻印本年代久远,流传又稀少,如宋版书存世不多,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二、各种古籍善本的市场价格    

近年来,我国古籍善本在拍卖市场上行情十分走俏,价格不断向上攀升。如一册《唐人写经遗墨》以88万元成交,《续华严经疏》以40万元成交,《四库全书珍本》以29万元成交,明代版《陀罗尼经》成交价9万元,清乾隆年间《汪由敦诗翰》成交价165万元,民国版《朱拓千叶莲花造像》成交价055万元等等,可见古籍善本近年来已成为拍卖会的重头戏,购买者十分踊跃。古籍善本现已成为收藏家们苦苦追求的收藏精品。 

目前,市场上的古籍善本价格还在不断攀升,特别是宋版书或更早的古籍涨幅更是惊人,眼下一般宋版书都是按页论价,而不是以本论价。一页品相上好的宋版书市场价大致在1 万元左右,换句话说,一册100页左右的宋版书价值可达到100万元左右。由于宋版书十分珍稀,其市场价格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元版书市场价与宋版书相差不是很大,市场价也随着宋版书的上扬而升值。明版书市场价要比宋版书低不少,其价格目前还比较平稳,但明版书要比以后的清版书的价格昂贵。明代初期的版本因流传下来的比较少,所以明初版本的升值潜力千万不可小视。明代中叶及明未的各种版本由于尚有一定的存世量,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其市场价格仍将平稳地维持着原状。清版书由于存世量较大,清中叶及晚清的版本,市场价还不是很高。但清初康熙、乾隆年间的版本仍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清代图书以木刻为主,晚清时有一部分石印版出现。清代版本尽管目前价格不是很高,但在这部分存世量较大的图书中仍不乏精品善本,这就要看收藏者的识别能力了。此外,民国初期的石印版和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一部分铅印版、影印版虽然不属于很珍贵的古籍善本,但也值得投资者收藏。古籍善本由于近年来在收藏品市场上十分受宠,因而各种伪造的古籍善本也应运而生。

  

三、古籍善本的几种作伪手法。

  

1、纸张做旧:纸张是文字的载体,没有纸张就没有书籍,因此判断古籍的真伪,首先要看纸张是否古旧。所以制作古籍伪本必须将纸做旧。将纸做旧有两类:一类是“染纸”,包括用糖水,或用栗子壳熬水,或用茶水,或用其它方法等将纸染成黄褐色,也有用烟将水熏黄的,以求使纸显旧色;二类是用“旧纸新印”,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纸上面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张上辨别其为赝本。 

2、伪造序跋: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有序跋,叙述重印的原因,序跋后还著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不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重新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 

3、伪造名人题跋,藏章印记。 

4、伪造牌记:保留旧牌记,挖掉复刻牌记,或挖补,涂改复刻牌记的年代。 

5、裁截目录:将原目录裁去部分或全部,使人不知收全该书究竟有多少卷,以便用残本充当全本。

6、利用著录书:有些著录书的记载是错误的,作伪者便故意以此为据来兜售自己制作的伪本。 

总之,古籍善本作伪的手法有多种多样,有时只采用一、两种,有时则可能是各种手法混合应用。收藏者在实际辨别时,应该运用自己掌握的学识和有关资料进行全面考察被鉴定的古籍,并可请专家一起鉴定,应注意去伪取真,才能真正做到所购古籍物有所值。

“剜”的读音为:wān

基础意思为:挖削:~肉补疮(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急救)。

读音: wān  部首:刂  笔 画:10

笔顺

基本释义

挖削:~肉补疮(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急救)。

组词

剜口割舌 [ wān kǒu gē shé ]削割嘴巴舌头;指说了不该说的话。

挑剜 [ tiāo wān ]抠挖。《元典章·户部六·住罢银钞铜钱使中统钞》:“挑剜祼宝钞以真作伪者,初犯杖一百,徒一年。”《明律·户律四·钞法》:“若有不行用心辨验,收受伪钞及挑剜描辏钞贯在内者,经手之人,杖一百,倍偿所纳钞贯。”

剜补 [ wān bǔ ]挖去错字,补上正字。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七:“凡是见过他的原稿的人总会注意到它是被写得异常整齐的,一个字的添改剜补也没有。”

剜肉补疮 [ wān ròu bǔ chuāng ]剜:用刀挖去。挖下身上的好肉来补伤口。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剜刺挑茶 [ wān cì tiāo chá ] 谓寻是生非,挑拨离间。

造句

把梨烂的地方剜掉。

中世纪惩罚犯人最常用的办法是剜眼睛。

我犹豫了,往后跌倒,剜着脚了

让她离开就如同你的心被剜出来。

借了一个贷款,去付另一个债务,就是借债还债,剜肉补疮的表现。

1、从汗牛充栋的古籍中,找出所需要的数据相当不容易。

2、要在浩瀚的古籍里搜集有用的材料,必须有正确的方法,不然,就会如堕烟海,茫无头绪。

3、古代文献学家对古籍所出现鲁鱼亥豕的错误进行逐字校勘,目的无非在尽量恢复古书原貌。

4、从汗牛充栋的古籍中,找出所需要的资料相当不容易。

5、古代文献学家对古籍所出现鲁鱼亥豕的错误进行逐字校勘,目的无非在尽量恢复古书原貌。

6、战乱时期

国家图书馆的许多古籍都被弄得残缺不全了。

7、这位老学者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国古籍,如今已经是博大精深了。

8、古代文献学家对古籍所出现鲁鱼亥豕的错误进行逐字校勘,目的无非在尽量恢复古书原貌。

9、中国的古籍浩如烟海

更仆难数。

10、从浩瀚的古籍中搜集有关地层情况的记载,有如沙里淘金,但为了给祖国地质科学提供资料,付出这辛勤的劳动是必要的。

11、古籍经典经常读,谈吐就不俗。不读诗书心荒芜,腹内有五车,正气满江湖。中华文明照千古,知书能律己,达理有前途。少年快努力,莫要再踌躇!

11、祝您造句快乐

天天进步lishixinzhi!

12、秋分之‘分’为‘半’之意,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

13、爱上花,听花开的声音;爱古籍,看历史的封尘;爱上你,快乐刻进年轮,幸福天天敲门,生活都变得全新。谢谢你给了我这杯爱的甘醇,生命得以滋润。520,我爱你,快乐,我永远的爱人。

14、晋代是古籍版本学的发展时期。

15、在艺术价值层面,对古籍版刻工艺、修复技术、鉴赏方法等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16、这些珍贵的古籍都保存在寺庙的地宫里面

17、由于史料不足,以至契丹族的创名,古籍中异说并存lishixinzhi,成为辽史研究的纷歧问题。

18、在本文中,笔者是以古籍整理者的身份介入古籍数字化领域的,着重要把现今的古籍数字化概况介绍给人们,并把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分享。

19、古今文化的差异、国语言的差异,为不同语种的古籍今译设置了重重障碍。

20、古籍考校研究,是从事学术研究特别是古代典籍研究的起点,一直是古籍整理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21、在纳西族古老的东巴经古籍中

就有大量的祭祀性音乐和习俗性音乐

22、史宇广,单书健主编,小儿腹泻专集,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

23、本文探讨了古籍雕板印刷和流传过程中剜改旧版的现象,列举剜改出现的部位和分析其改动的原因。

24、在编制古籍目录中,充分汲取了四库分类法的精华,并加以改进。

25、它是不是在档案馆和博物馆的收藏的古籍和史料

26、她在高收视率方面是专家,而在经典古籍方面并非如此。

27、没有哪一种胭脂能涂抹时间,没有哪一件服装能掩饰灵魂,没有哪一套古籍能装潢空虚。

28、其实现在我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最后人该如何面对自身的死亡。所以,我基本上已不再关心任何幻化出来的,生的各种形式和妄想。我有时阅读一些宗教经文、古籍或哲学论述,至少希望能够寻找到些许答案的蛛丝马迹,以解除心中疑惑。

29、少耽文史,恣意浏览,久之,则知凡治古学,师今人不若师古人,故自出家塾,未尝师事人,盖以四部古籍具在,善学者自能得师。孙诒让 

30、顾氏的校勘学思想和方法,对校勘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有些甚至已成为当今古籍整理校勘学科中的基本原则。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