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拾遗》在医学史上的价值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3收藏

《本草纲目拾遗》在医学史上的价值,第1张

是继李时珍《本草纲目》后,对药学的再一次总结。
《本草纲目拾遗》成书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又经过卅多年的增订工作,使之更完备。初刊于同治三年(1864年)。《本草纲目拾遗》实际是李时珍《本草纲目》的续篇。全书十卷,按水、火、土、金、石、草、木、藤、花、果、谷、蔬、器用、禽、兽、鳞、介、虫分类,引经据典(涉及的文献多达六百余种,)对《本草纲目》的药物加以补充和订正,增录了药物七百一十六种,吸收了不少民间药物(约有五百一十一种)和外来药物(部分取自传教士石振铎译著的《本草补》),内容十分丰富,为中医药学增添了大量的用药新素材。还在书首列“正误”一篇,纠正《本草纲目》中的误记和疏漏达数十条。它对研究《本草纲目》和明代以来药物学的发展,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参考书。它是清代最重要的本草著作,一直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重视。

《本草纲目拾遗》在医学史上的价值

是继李时珍《本草纲目》后,对药学的再一次总结。《本草纲目拾遗》成书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又经过卅多年的增订工作,使之更完备。初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