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默尔恩的吹笛人与黑死病的鼠疫什么关系
传说在中世纪的一个夏日里,一个穿彩衣的陌生人大步走进德国的哈默尔恩镇。他听说这个镇里老鼠成灾,表示可以消灭它们,不过要收一笔费用。
当市民们感激地表示同意时,陌生人立即拿出一支笛子,吹出了一种神奇的曲调。这曲调对老鼠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于是老鼠从镇里的各家各户成群地跑了出来,跟着彩衣魔笛手来到威悉河岸,跟着他走进激流之中,统统淹死在河里。
可是市民们却拒不付钱给他,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报复他们。他再次把笛子拿到唇边,吹出了另一种曲调---这个曲调不是引诱老鼠而是引诱孩子的。父母们无奈地望着彩衣魔笛手吹起了欢快的笛声,带着所有的孩子走出了哈默尔恩镇。人们从此再没见到孩子们的踪影。
正是由于这个故事,使中世纪的很多人相信黑死病是这个哈默尔恩的吹笛人引起的,但黑死病的真正源头是老鼠。
扩展资料
黑死病的起因:
这场大瘟疫起源于中亚,1347年蒙古军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现乌克兰城市费奥多西亚),将瘟疫传入,之后由亚欧商人传到欧洲。首先从意大利蔓延到西欧,而后北欧、波罗的海地区再到俄罗斯……
在英、德、法等语言中,当时均用由拉丁文“pestis”演变而来的“pest”一词来称呼这种鼠疫大瘟疫。由于黑死病是一种极为凶险的传染病,传播非常迅猛,于是在讲罗曼语和日耳曼语的国家和地区,很多地方在房屋的墙上触目惊心地写上了一个大大的“P”字。
警告、提醒路人,此屋住有黑死病人,要小心迅速躲开。就像黑死病会传染那样,在墙上写“P”字的做法仿佛也会传染似的:一座又一座的房屋墙上,一个街区又一个街区的屋墙上,忽如一夜春风来,均出现了一个个黑黢黢、瘆人的大大的“P”!
有关于黑死病的最早记载是在1348年有一名叫博卡齐奥的佛罗伦萨人记录下来的。而在历史中对黑死病特征记录,有一些是关于淋巴腺肿的描述,与19世纪发生于亚洲的淋巴腺鼠疫相似。
这就使得一些科学家与历史学家推测自14世纪开始的黑死病与鼠疫相同,都是由一种被称为鼠疫杆菌的细菌所造成的。这些细菌是寄生于跳蚤上,并借由黑鼠等动物来传播。不过由于其他疾病也有可能产生淋巴腺肿,因此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
——哈默尔恩
——欧洲中世纪大瘟疫
黑死病起源于中亚。
1347年蒙古军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现乌克兰城市费奥多西亚),将瘟疫传入,之后由亚欧商人传到欧洲。首先从意大利蔓延到西欧,而后北欧、波罗的海地区再到俄罗斯等国。有关于黑死病的最早记载是在1348年有一名叫博卡齐奥的佛罗伦萨人记录下来的。
爆发于14世纪中后期的黑死病,对欧洲文明发展方向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西方学者认为它已成为“中世纪中期与晚期的分水岭”、“标志了中世纪的结束。”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了剧烈的冲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黑死病(Black Death或Black Plague医学称之bubonic Plague)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部,约在1340年代散布到欧洲,而“黑死病”之名是当时欧洲的称呼。这场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约7500万人死亡,其中2500万为欧洲人。根据估计,中世纪欧洲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死于黑死病。
黑死病于1347年出现在西西里,此后3年内横扫欧洲,长驱直入北欧,甚至可能到达了冰岛和格陵兰。没有人知道这场瘟疫到底杀死了多少人,后世的学者通过不同的方法估算出,欧洲当时的人口约减少了25%到75%。挪威奥斯陆大学的一位历史学家说,1347年欧洲有8000万人,6年后变成了3000万。此后300年间,黑死病还曾多次暴发,可能总共杀死了多达2亿人,直到1670年以后———谢天谢地,它神秘消失了。
1894年,法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耶尔森发现了引起鼠疫的病原体,命名为耶尔森氏鼠疫杆菌。从那以后,科学界普遍认为,黑死病就是鼠疫杆菌袭击淋巴腺导致的腺鼠疫。它可以由人直接传染给人,但主要传播途径是老鼠和跳蚤。
1998年,一个多国科学家小组在《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发表报告,对CCR5-△32变异在人群中的频率进行分析,估算它可能诞生于700年前(上下限为275至1875年前),提出很可能是黑死病/腺鼠疫促进了这个变异的传播。这个观点起初得到不少人的支持,但它有一个问题:鼠疫由细菌引起,而艾滋病由病毒导致,两类完全不同的疾病被同一个基因变异所阻截,这样的想法不容易让人接受。而寻找证据的努力带来的是致命一击:2004年2月,美国斯克里普斯(Scripps)研究所的一位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报告了一项实验结果:不管实验鼠体内有没有这个变异,它们感染鼠疫杆菌后都死得一样快。
天平似乎朝天花倾斜了。1999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名科学家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NAS)上发表文章说,他们建立的数学模型显示,黑死病/腺鼠疫并不能使这个变异的频率升高到今天的水平,因为它是间歇式暴发的,虽然能一次在短时间内杀死很多人,但300多年间的年平均死亡率仅为百分之几,不足以形成强大的选择压力。相反,威胁欧洲2000年之久的天花,对欧洲人的进化影响可能更大。天花致死率为30%,它的受害者主要是尚未到达生育年龄的儿童。从自然选择的角度来看,杀死一个儿童与杀死一个老人,对基因的选择压力是完全不同的。
天花是一种病毒性疾病,比起腺鼠疫来,它与艾滋病更相像。而且,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于1999年12月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天花病毒的一种远亲,可以用与HIV相同的通道侵入细胞,其中一个就是CCR5受体。这种病毒称为粘液瘤痘病毒(myxomapoxvirus),会使兔子出现艾滋病类似症状。这意味着天花病毒也有可能利用CCR5受体,从而加速CCR5-⑽32变异的传播。但这一点很难证实,因为人类已经消灭天花,世上只剩下最后两份天花病毒样本,分别在美国和俄罗斯被严密看管,基本上不可能拿出来做试验。或许可以通过DNA重组技术拼合出一些天花病毒的片断,看它们是否会与CCR5受体发生作用。
2020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球,使世界上许多地区和国家陷入恐慌之中。这场瘟疫“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也使许多国家发生了动乱与战争。
但这场新冠肺炎疫情与670多年前的一场瘟疫相比“不值一提”。在670多年前的一个秋天,一场名为“黑死病”的瘟疫,在欧洲大范围的“爆发”,它也成为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瘟疫”。遍及欧亚大陆与北非的大部分地区,造成了7,500万人死亡,而这场瘟疫的源头就是“鼠疫耶尔森菌”。
『黑死病』的起源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关于“黑死病”的起源是在1347年克里米亚地区。人们认为“黑死病”很有可能是黑鼠身上跳蚤携带的细菌导致的。这些黑鼠在各大地区内扩散,通过奴隶船到达地中海、非洲西亚以及欧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鼠疫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借黑鼠身上的跳蚤传播的,并且广泛的流行在野生啮齿类动物以及人类之间的一种“人畜共患病”。
目前为止,人类发现鼠疫共有三种类型。第一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黑死病”,这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第二种是“败血症鼠疫”。最后一种是“肺鼠疫”,肺鼠疫的潜伏期非常短,在一天之内就可以致命。
鼠疫的“进化史”5000年前,人类还处于石器时代。那时候有一只啮齿动物咬伤了一位成年男性采集者,并且成功的使他感染了“鼠疫耶尔森菌”。这种细菌的基因与“黑死病”的病原体十分相似,尽管如此,此时黑死病也没有广泛的传播。
德国高校的生物学家教授说,狩猎感染者感染的“鼠疫耶尔森菌”在当时并没有传播的条件。因为它身上没有基因,可以通过跳蚤传播。所以在“黑死病”广泛流行于欧洲期间,跳蚤和虱子啃咬是人类传染的主要途径。
所以从采集狩猎者感染“鼠疫耶尔森菌”死亡到大瘟疫流行的这几千年时间里,“鼠疫耶尔森菌”发生了突变,使它能够通过跳蚤这种“载体”在生物之间传播。
在采集者死亡地方的旁边,人类学家又发现了几具人类的遗骸,他们有的年龄较大,有的年龄较小。但这三位都没有感染“鼠疫耶尔森菌”。所以这也就表明“鼠疫耶尔森菌”是通过血液接触传播的,或者是被啮齿类动物咬伤感染。
人类和动物都可以患上鼠疫,也就说明鼠疫可以从动物“宿主”传染给人类。而生物学家研究表示,狩猎采集者的病例也向流行病学家展示了“人畜共患类疾病”,比如埃博拉病毒、猪流感等,是怎样通过时间的推移不断进化的。
事实上,早期的菌株也与大范围未传播的零星病例有关系。也有研究人员表示,在中世纪时,“黑死病”大范围的爆发,是因为人们生活的密度更高,并且离城市更近导致的。
哈默尔恩的吹笛人与黑死病的鼠疫什么关系
本文2023-10-16 18:47:1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8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