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来源发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3收藏

中药的来源发展,第1张

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了一些动植物可以解除病痛,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夏代(约前2070—前1600)酒和商代(前1600—前1046)汤液的发明,为提高用药效果提供了帮助。进入西周时期(前1046—前771),开始有了食医、疾医、疡医、兽医的分工。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时期,扁鹊总结前人经验,提出“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温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唐代(618—907),孙思邈提出的“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清代(1644—1911),叶天士的《温热论》,提出了温病和时疫的防治原则及方法,形成了中医药防治温疫(传染病)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扩展资料:

中药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响应传统医学决议的要求,已将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服务相结合共同纳入卫生系统中,促进了传统医学服务的全民覆盖。为了更好地向世界各国分享“传统医药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国经验,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委托南京中医药大学承担“传统医药纳入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国实践及其法律政策保障”项目,通过江苏、湖北、甘肃、黑龙江、广东五地的调研,历时两年,基本厘清了中国在“传统医药纳入国家卫生系统”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其法规政策保障的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的中医药

早在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日常饮食劳作和与大自然的抗争中就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

人们发现食用了某些动、植物后具有减轻或消除病痛的功效,这就是认识中药的起源。

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所谓“神农尝百草”和“药食同源”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人们在烘火取暖时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逐渐形成了热熨法和灸法;在使用石器劳作时发现身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其他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初步形成了原始医学。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 、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人誉为“医祖”。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于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问世。

全面系统阐述了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疗的原则与方法,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理观念,确立了中医学的思维模式,标志着中医从单纯的临床经验积累发展到系统理论总结阶段,形成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

秦汉后期,随着交通日渐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的犀角、琥珀、羚羊角、麝香,以及南海的龙眼、荔枝核等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东南亚等地的药材也不断进入中国。

《神农本草经》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总结了汉以前人们的药物知识,载药365种,并记述了君臣佐使、七情和合、四气五味等药物学理论,对于合理处方、安全用药、提高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该书所载药效大多是正确的,如麻黄治喘,黄连治痢,海藻治瘿等。

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提出了外感热病(包括瘟疫等传染病)的诊治原则和方法,论述了内伤杂病的病因、病证、诊法、治疗、预防等辨证规律和原则,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和方法体系,被中医界称为“医圣”。

后世又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实收剂269首,基本上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被誉为“方书之祖”。

东汉末年,“外科鼻祖”华佗创制了麻醉剂“麻沸散”,开创了 用于外科手术的先河,较西医的 提早了1600多年。

唐代医家孙思邈集毕生之精力,著成《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其中,《千金要方》分为30卷,合方论5300首;《千金翼方》亦30卷,载方2571首,两册典籍对临床各科、针灸、食疗、预防、养生等均有论述,可谓集唐以前方书之大成。

孙思邈还提出“大医精诚”,体现了中医对医道精微、心怀至诚、言行诚谨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卓越的文明智慧在中医药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宋代是中医药发展的鼎盛时期。

对中医教育比较重视,专设“太医局”作为培养中医人材的最高机构。

教学方法也有很大改进,如针灸医官王惟一曾设计铸造铜人两具,精细刻制了十二经脉和354个穴位作为针灸教学和考试医师之用,作为最早的教学模型具有直观具体、形象逼真的展示效果,是中国医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

宋朝 专设“校正医书局”,有计划地对历代重要医籍进行了搜集、整理、考证和校勘,历时十余年。

目前所能读到的《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等中医典籍都是当时校订和刊行后流传下来的。

明清时期,中医药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突出代表是医家李时珍历时27年之久写成的《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附方10000多个,对中国和世界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部史作自1593年起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字,在世界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时珍也被誉为“东方达尔文”。

公元十一世纪中医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成为世界医学免疫学的先驱。

在细菌学尚未出现的十七世纪中叶,这无疑是一伟大创举。

到了清代中医在治疗温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发热性疾病)方面成就的代表著作有叶桂的《温热论》、《湿热条辨》、《温病条辨》及《温热经纬》等。

清代医家王清任根据尸体解剖和临床经验写成《医林改错》,改正了古代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的的一些错误,强调了解剖知识对医生的重要性,并发展了瘀血致病理论与治疗方法。

明清时期中医药的发展也带动了中药堂、中药铺的兴起。

广誉远创始于明嘉靖年间1541年,是中医药史上现存最悠久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陈李济创建于1600年,是现存最古老的中药堂,取名陈李济,寓意“陈李结缘,同心济世”。

之后又陆续出现了同仁堂、雷允上、九芝堂等中药堂,这些距今三、五百年的老字号,虽历经朝代更迭、战乱洗礼,至今依然生机勃勃,坚守着以传统制药的制作技艺为基础,造福百姓的信念,也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在中医药漫长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你是否已经初中毕业了还是还没有上初中呢?初中毕业的你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古诗文吧?你还记得多少呢?在你的脑海中是否还记得《神仙传董奉》《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孟子梁惠王上》《左传定公三十年》这一系列的文言文呢?你还记得这些文言文里面所讲的一些内容吗?如果你忘记了,那么我们就再来温习一遍吧!而那些还没有上初中的朋友们,你也来先预习一遍吧!

《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典故典制和掌故,《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专》: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现将常见的典故收录如下:

《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世把杏林作为医学或医术之誉称。杏苑与杏林同义,以此命名者有清代张启倬《杏林碎锦》,清代宋钧衡《杏苑丛谭》等。

《神仙传苏仙公》云,苏仙公得道仙去时,谓其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翌年果疫疾,远近求治者悉活。后遂以橘井为良药之典。以此命名者有明代王章祖的《橘井元珠》。

唐刘禹锡《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云: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后遂将青囊喻医书。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杂纂》、清代赵濂的《青囊秘效方》。

《孟子梁惠王上》云:无伤也,是乃仁术。孟子所谓的仁,本于孔子爱人之说。后世遂以医术比之仁术。《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汉书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此故将仁寿比之医术。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张洁的《仁术便览》、清代孟葑的《仁寿镜》。

折肱:喻指良医。《左传定公三十年》曰:三折肱知为良医。《楚辞九章》曰: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乃知其信然。朱熹集注:人九折臂,更历方药,乃成良医,故吾于今,乃知作忠造怨之语,为诚然也。《左传》曰:三折肱为良医。亦此意也。后遂以三折肱、九折臂以喻良医。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吴承昊《折肱漫录》。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常谨遇之,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后遂以上池、窥垣以喻医术高明。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马时可的《上池杂说》,清代陈养晦的《伤寒五法》附《伤寒论》,康熙六年刊本又名《窥垣秘术》。

通过温习以上的这些文言文,你是否想起来了呢?内容一定有所充实吧?好了,如果还没有记住的,快来再和我们一起来复习一遍吧!争取把这些古籍典故全记住哦!

中药的含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

中药材:刚从自然界收集起来,经过产地洁净、干燥等简单处理,没有经过特殊加工炮制,还不能直接用于配方和制剂的中药资源,统称为中药材。

饮片:根据中药材的性质和临床用药的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再次加工处理,使之成为薄片、节段、块状或颗粒等不同形状,或经过特殊的炮制,可以直接用于制剂,或供药房配方之用。

中成药:中成药是临床应用安全、有效而且普适性又较好的优良处方,可以是经方、古代的验方,也可以是现代的经验方,并考虑方中药物的特性,(如有效成分是否可溶于水,干燥后是否可以粉碎等因素),还结合临床对该处方的要求,(如疗效的快慢等)选择合适的剂型,最终制成丸剂、膏剂或现代的片剂、胶囊剂等,以方便贮存、携带和服用,这样的制剂就叫中成药。

中药学的含义:分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中药学:一切研究和介绍与中药学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都属于中药学范畴,其中包括专门研究中药基源、鉴定、化学、炮制、制剂、药理及临床、应用等系列学科。

狭义中药学:又称临床中药学,以临床安全、有效和合理使用中药为目的,主要研究和介绍中药传统理论及中药性能、临床应用知识的学科。

中药学发展历史:

1、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或《本草经》,分总论和各论,收药365种,按毒性大小和补虚与祛邪的功用,分上中下三品,上中品各120种,下品125种。

学术价值:一是文献价值方面,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二是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概括了配伍关系,还谈到了药物对剂型的选择。三是实用价值,所载药物朴实有验,历用不衰。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神农本草经》全部内容,第二部分为作者整理增补的内容,为《名医别录》,第三部分为作者注释。共收药730味。

学术价值:一是首创了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二是确立了综合性本草的基本模式。

3、唐代《新修本草》,主要作者为苏敬,后世避讳而称苏恭,在《本草经集注》基础上增加药物114种,共844。

学术价值: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故又称《唐本草》。二是开创了本草图文对照的先例。

4、宋代最有影响力和价值的,是《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成书北宋年间,作者唐慎微。

学术价值:一是文献价值,引用了北宋以来大批方药资料,体例比较复杂,而所引用原书大部分都已亡佚。是第一本原貌保存下来的古代中药文献。二是在本草学中开创了大量附方的先例。

5、明代《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载药1892种,分60类。

学术价值:一是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二是“虽命医书,实骸物理”,被国外学者誉为16世纪中国的百科全书。

6、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

学术价值:对《本草纲目》作了重要的订正和补充。

7、民国时期《中国药学大词典》,作者陈存仁。

注:魏晋南北朝时期《雷公炮炙论》是中药学第一次出现的分支学科。

中药功效的含义: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于药物治疗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括,是药物对于人体医疗作用在中医学范畴的特殊表述形式。简单讲,就是中药对人体的治疗和保健作用。

注意:1、此功效仅针对传统给药途径。(如芒硝泄下,但静脉注射无效;枳实升高血压,天花粉用于中期引产,只在静脉注射下有效。)2、功效是单味药的作用,不是复方。

功效分类:按主治病症的病因病机,分为祛邪、扶正、调理脏腑三类;按药政管理分,有治疗和保健两类。

对“证”治疗功效 :证,是对疾病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等做出的综合性概括,是对患者病情本质作出的诊断。(如湿热证、瘀血证)

对“病”治疗功效 :病,是对某种特定疾病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所作出的概括,代表着该病种的基本矛盾。(如疟疾、蛔虫病)

对“症”治疗功效 :消除或缓解患者某一自觉症状或临床体征。(如平喘、止呕、止血、止痛)

中医学是我国古代科技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植根于中华文化土壤之中,以博大精深的医理,神验奇效的医术济世救人,传承数千载。

而中医古籍即是蕴藏、保存、传播这份珍贵遗产的知识载体,它记载了祖国医学深厚的理论体系,历朝历代医学家防病治病的临床经验和方药研究成果

现在中医变得越来越流行了,也慢慢的被人们所接受了,很多人都会通过中医中药来调理身体,也会通过中医疗法来治病,中医治病的方法都是来自于这些古籍中。

中医古籍是用来传统中医知识的关键,很多古代的一些知识、经验都经过记载最后传到我们现在人的手里。

中医古籍不仅是中医学术的载体,还包含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综上所述,翻译中医古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中医中药在中国5000年历史当中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可以这么说吧,除了近代史以来我们才慢慢的接触西药,其余的几千年历史当中,我们中国治病或养生的主要手段就是中医和中药,这一点只要简单的读,一读历史就可以轻易的获得一些信息,比如说我们中国历代帝王都有着自己的御医,而这些御医全都是精通中医或中药的高手,他们治病的手段也全都是通过中医或中药来治愈,而且通过经常读这些历史,我感觉如果全都按照中医中药的理论来进行保健养生的话,那么我们的寿命将会被极大程度上的提高,这就是中医中药给我们带来的震撼性。除此之外,即使在今天中医中药也有着非常高的地位,我个人认为,应用最广泛的有以下几点:

1、针灸

第1点就是针灸,中国的针灸术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文明的,尤其是很多西方医学者见到中国神奇的针灸之后,他们会感叹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我记得曾经有一个朋友的母亲在看过西医很多地方之后,也没有把自己的病治好,最终还是通过针灸把自己治愈了。

2、按摩

中医按摩也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方法,最主要是通过按摩人体的穴位来达到疏通人体经脉,帮助病人治疗疾病或缓解疾病的一种保健养生的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作用是辅助保健养生,一般情况下不会被用于治病,但是效果却出奇的好。

3、中药

相信不用我说,大家或多或少的也会明白中药的实力到底怎么样,中药对于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它不像西药一样直接会留有很大的后遗症,大部分中药吃过之后也不会有后遗症,而且对于治疗疾病还很去根儿。

古籍在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籍是用来记录中华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也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古籍上面记载了很多古代的文学知识,对于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在我们的国家也非常注重对古籍的保护以及传承和发展,也开始重视对古籍的修复。古籍虽然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好像已经很久远了,但是古籍文化必须要传承下去,也一定要加强公众和古籍之间的关系。要想让古籍很好的传承下去,就一定要注重中小学的教育,虽然近几年国画书法等也相继的进入了中小学的课本课堂里,但是也一定要让古籍进入中小学的课堂里。一定要让下一代知道古籍是多么伟大的一个文化载体。

要知道古籍是一个非常能体现我们华夏文明的载体,一定要加强青少年的古籍基础教育,多培养青少年们对古籍的兴趣,最好是通过去学习等方法来让青少年了解古籍的历史以及发展。古籍中记载有很多知识,比如我们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的一些看法,对世界的看法等等。如果想要真正的了解中国人,那么古籍就是非常好的渠道之一。不光是中国人,可以通过古籍了解中国,对于一些外国人来说也是了解中国的一个非常好的渠道。

古籍不能够仅仅只在学者之间了解起来,而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到古籍的重要性。古籍从很多方面能够串起中华5千年的文明,这就是古籍本身的魅力,以及我们之所以坚持要传承古籍的原因。我们不光要保护古籍,而且一定要让古籍传承下去。

中药的来源发展

在远古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发现了一些动植物可以解除病痛,积累了一些用药知识。随着人类的进化,开始有目的地寻找防治疾病的药物和方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