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中被称为国宝的十大文物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1收藏

国家博物馆中被称为国宝的十大文物有哪些,第1张

1鸮尊此鸮尊是商代鸟兽形青铜器中的精品,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四羊方尊为商晚期青铜铸的贮酒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整器为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3 匽侯盂西周时期的器物,出土于辽宁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整体器具造型庄重,显示了匽侯身份和地位的尊贵。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4大盂鼎三足圆鼎,周康王时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歧山县,鼎腹内记载了康王向孟舒述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经验,为史学家所重视。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5琱生簋周宣王时期器物,早年出土于陕西,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青铜艺术品,也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6龙虎尊商代器物,1957年出土于安徽阜南县,纹饰的主题为“虎口衔人”,意义深刻,此器也是与四羊方尊齐名的珍品。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7铜冰鉴铜冰鉴为战国时期器物,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是一件双层的器皿,方鉴内套有一方壶。夏季,鉴、壶壁之间装冰,壶内装酒,可使酒凉。可以说,铜冰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冰箱,是一个构思精巧,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青铜器物,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部分采用失蜡法铸造的较早的典范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8虢季子白盘是西周宣王时期青铜礼器,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底部有铭文110字,四壁各有含环兽首两个,腹上部为窃曲纹,下部为环带纹,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9曾仲斿父壶为春秋时期的盛酒器,1966年出土于湖北京山县,为古代著名的盛酒器或盛水器。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10司母戊鼎为商后期即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的代表作,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院。

藏品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包括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瓷器、书画、织绣、竹木牙雕、民俗和当代艺术品等,国家一级以上文物1062件。藏品中,考古发掘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其中新石器时代的“玉串饰”,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壶”、“郢爰”,西汉的“金兽”,东汉的“广陵王玺”、“错银饰青铜牛灯”,东汉的“鎏金镶嵌神兽铜砚盒”,西晋的“青瓷神兽尊”,南朝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明代的“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等10件藏品为国宝级文物。

南京博物院简介

南京博物院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 ,简称南院或南博,其前身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国创建最早的博物馆、中国第一座由国家投资兴建的大型综合类博物馆。现为大型综合性的国家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国宝级文物简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绵绵不绝,光耀于世,浩瀚的文化古籍和巧夺天工的文物珍品构成了中国历史长河中一段段华采乐章。尤其以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出土的马踏飞燕最具代表,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脚踏实地、勇敢创新、积极进取的伟大民族精神。

馆藏文物通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这三个等级,其中最高级别的一级文物又分为甲、乙两个等次,而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可以称为“国宝”。一件文物究竟是不是一级甲等,换言之是不是“国宝”,要经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

文物级别

馆藏文物通常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这三个等级,其中最高级别的一级文物又分为甲、乙两个等次,而只有一级甲等文物,才可以称为“国宝”。一件文物究竟是不是一级甲等,换言之是不是“国宝”,要经过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而且鉴定专家必须共同在场,至于鉴定时所持的标准,首先不是文物价值几何,最重要的是它必须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有了这一层意义,才能被认定为“国宝”。

严格说来,“国宝’’不是一个标准化的科学名词,将珍贵文物称为“国宝”,大概是受了日本的影响。因为他们早就由国家制订了《国宝保存令》,无论公私收藏的珍贵文物,凡是被国家专门机构定为“国宝”的,收藏者自己绝对无权处置。

在去荆州之前就搜索了不少资料,其中荆州博物馆的馆藏品真的是非常的惊艳。有关于荆楚文化的相关展品非常珍贵,其馆藏的文物中有汉代古尸这样国宝级的文物。在省会武汉所见到的越王勾践剑也是从这里借走的。

荆州博物馆镇馆之宝简介

荆州博物馆瓷器展厅的那件元代釉里红瓷器是该馆的重量级藏品。(元代釉里红瓷器的完整件非常少,而这件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瓷器不是荆楚文化的主要代表,所以就没关注。这件元代釉里红是个例外,挺重要的,被单独放在一个独立展柜里。据说,荆博开始也不清楚其价值多高,也是后来才知道。

荆州博物馆的战国丝织品以其时代早、品种多、保存完好而闻名中外,被专家学者誉为世界“丝绸宝库”。这件蟠龙飞凤纹绣浅黄绢面衾(qin一声),已经2000多年了。

博物馆还有另一种造型奇特的漆木器“辟邪”,造型奇特,是我国最早的根雕艺术品,如今是中国根雕协会的会徽。荆州收藏的战国秦汉漆器占全国的五分之三,像耳杯、镇墓兽、卧鹿等漆木器珍品有两百多件。

通过了解,在首都博物馆的《中国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全国55家博物馆参展的169件展品中,荆州博物馆献出的“镇馆之宝”就有8件,双头镇墓兽,漆羽,凤鸟莲花豆,一套取暖用器铜篓、铜炉及铜漏铲,对龙对凤纹浅黄绢,面绵袍龙凤纹漆盘等。其中漆羽人和凤鸟莲花豆还曾作为中国国宝在日本东京和大阪展出过。

此外,青铜器展厅内展出了多把越王剑,这也都是镇馆之宝。

荆州博物馆位于荆中路最西段,距荆州古城西门安澜门约300米,座北朝南一个院落,进入大门,迎面而立的是一座三层主楼,穿过主楼是一座普通的行政办公楼,办公楼后面是一座园林式建筑——珍宝馆。

目前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仅有130家,地市级博物馆能进入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并不多,而早在2008年国家评定的首批一级博物馆仅83家,荆州博物馆就名列其中。

江汉平原原始文化展

这也是宝贝!是的,上面的两块石头是出土于12000年前旧石器时代的敲打器、刮削器,下面的两块石头形状就有模有有样了,是6000—12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工具——石铲、石斧,安个木把就能用。此时我想到的是,把我流放到6000年前的蛮荒时代,我活得下来吗

这个是大溪文化的彩陶碗。大溪文化是长江中游地区的一种原始文化,距今约6300—5000年,因最早发现于巫山县大溪镇而得名。

下面这张图大家注意了,有孩子的家长看好了,此图有点少儿不宜。

这是屈家岭文化时期原始人类生殖崇拜的图腾,象什么就不用我说了吧,由于这是古代人用来祭祀的神器,考古学者给它起了一个有意思的名字——陶祖。

屈家岭文化是稍晚于大溪文化的一种原始文化,大约存在于距今5000——4600年间。屈家岭文化之后是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600——4000年,是江汉平原最后一个原始文化时期。

这两件东东就有点调皮了,谁做的,日常用起来方便吗,能放得稳吗没办法,就喜欢这样的。怎么看都有点象女性的生殖器管,是不是也是石家河文化时期原始生殖崇拜的产物呢——我自己猜想的,姑妄说之,介绍上可没这么说,您姑妄听之,别当真。

这是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陶塑动物,一下子好想回到原始社会——那时候时间很慢,一生可以捏好多小动物玩。

江汉平原原始文化展品还有很多很多,数不胜数,恕我不能一一展示。下而是楚汉时期青铜器展——好宝贝还在后头呢!

商代羊首兽面纹_。_这个字真心不认识,在电脑上费了牛鼻子劲才打出这个字来,百度后才知道音垒,商代的一种盛酒器具。此物距今已3000多年,圆形,肩部四面雕有四只羊首,腹部雕兽面花纹,古朴厚重,象一个贵族一样八面威风。

这个是西周时期的饕餮纹簋,簋字一样不认识,查了后知道音规,是一种与大鼎配合使用的一种盛食物的器具。饕餮我知道,是传说中的一种贪吃的猛兽,可我看来看去还是没看明白饕餮到底是什么样子,是我的想象力太low还是古人的想象力太强大

商代栖首栖鸟兽面纹铜尊,酒器,敞口高颈束腰腹大高脚,器颈四周饰栖鸟神态盎然,体饰夔龙、饕餮、兽面纹。形体挺拔高贵,器壁厚肥敦实,岁月斑驳但不失其美艳。

这一组左边的那个叫_,音伽;右边的两个都叫尊,全部是商代酒器。你看中间的那个虎尊,双目圆睁,呲牙咧嘴,身体后坐,尾巴翘起,神态毕现,栩栩如生,真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在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中,大部分都是酒器,那时候的人是有多爱饮酒啊,酒器如此五花八门,酒趣一定也很丰富,不知道酒风如何

那时候喝酒可不像现在这样随便,在哪个路边摊见都是一句“来,兄弟,整一个“!那时候喝酒的礼仪比现在讲究多了,最不能少的就是要有歌舞助兴了。看下面的乐器

这是战国时代的编钟,距今约2500年,出土于荆州三星观二号墓。编钟一组32件大小不等的铜钟,敲击不同大小的钟发出不同的乐音,组合起来便演奏一曲美妙悠扬的乐曲。

喝着小酒,听着美乐,兴致上来,自然要舞上一段剑了,请看。

在荆州这里相继出土了越王勾践剑、越王州勾剑、越王不光剑等王室专用剑,据说出土时仍然剑光逼人,锋利无比。可惜今天没有展出,无缘一面。

青铜器展告一段落,下面到这里看玉器。

玉器在春秋战国时代非常流行,孔子把君子之德比作美玉,所以“以玉比德“使得佩戴玉器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文化,一般有点身份的人不佩戴几块美玉都不好意思出门。

这三个玉器,中间那个是环,两边的都是壁。壁和环有啥区别,请看《尔雅-释器》怎么说的:“肉倍好谓之壁,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玉器的实体部分叫肉,穿空部分叫做好,自己理解一下吧。

这件玉器就比较怪异了,叫玉覆面,很显然是一种面具,左右及上边均有小孔以便佩戴,面像特征明显,小眼粗眉,大鼻小口,瓜子脸型,发比整齐,整个玉覆面莹透亮。其用途到底是干什么的呢,没有找到答案,难道那时候也流行化装舞会,抑或是当时发生了一幕真实版的《鬼丈夫》的故事

这是出土两套组玉佩及其佩戴方法。这一组下来得值多少钱啊,看后我只想说,不管什么时代,做个有钱人在就是好啊!

说好的女尸呢——别急请跟我来,荆州博物馆还有好多国宝级的文物呢,诸如上文说的越王剑、西汉织绣品、汉代古尸等等,都珍藏在珍宝馆呢。珍宝馆在主楼的后面,是个庭院式园林建筑群。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由于博物馆正在升级改造,珍宝馆闭馆,没有机会看到更多、更重量级的宝贝,实在是此行的最大遗憾。然而,好饭不怕晚,还有机会再来的,那时候升级改造完成后一定会有更大的惊喜。期待吧

西周

1  方舆鼎

2、五祀卫鼎

3、多友鼎

西汉

4、皇后玉玺

5、鎏金竹节熏香炉

6、 舞马衔杯纹银壶

7、阙楼仪仗图

8、宫女图

9、马球图

10、狩猎出行图

11、礼宾图

12、13、 鸳鸯莲瓣纹金碗 (两件)

14、 镶金兽首玛瑙杯

15、鹦鹉纹提梁银罐

16、三彩载乐驼

17、 青釉提梁倒注瓷壶

18、 黑釉油滴碗

这是我第四次见到国宝青铜器莲鹤方壶,三次是真正的宝贝,一次是雕塑。

青铜器在中国的4000——2000多年前,也就是夏商周到秦汉时期,一直是一个国家生产力与国力的象征,也是权利与财富的象征。

莲鹤方壶是西周时期的一件珍贵文物。据考证,方壶是当时郑国宫廷的一种礼器,象征着郑国的强大,也象征着郑国国君的地位与权力。

前两次见莲鹤方壶,都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一次是30多年前,父亲带我参观;第二次是十几年前,我和闺蜜各自带着我们的孩子。

在来河南之前,并不知道莲鹤方壶是一对,也不知道它的发掘地点就在河南省的新郑市。

去年去新郑博物馆参观时,一进博物馆的大门,就看见一尊仿制并放大的莲鹤方壶雕塑。这是我第三次见到这件宝贝,虽说是件复制放大的艺术品,但是造型依然相当精美。

当时想,这件雕塑在这里出现,一定与新郑有着内在的关联和逻辑。

果然,国宝莲鹤方壶就发掘自新郑市李家楼的郑公大墓。

三年前来郑州时还没有yiqing,一家三口曾在暑假一起去过一次河南博物院。当时博物院正在维修,只有一个青铜器展厅对外开发。受场地所限,展出文物的数量、种类以及布展陈列的设计都有点不尽如人意。

后来听当地的参观者说,原本计划一年半的维修工程,已经持续快五年了。

不过,河南博物院最终还是在2020年底,以一个非常高规格的崭新样貌呈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虽然博物院修缮一新对外开放了,但是yiqing也开始此起彼伏,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到馆参观,直到最近才算成行圆梦。

这也是我第四次见到国宝莲鹤方壶。

说起莲鹤方壶,郭沫若先生曾赞叹这件国宝是“时代精神之象征”。他对国宝莲鹤方壶的评价是:“此鹤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踌满志,睥视一切,践踏传统于其脚下,而欲作更高更远的飞翔。”

在国宝莲鹤方壶展台仙鹤尾巴一侧的平台上,就印着郭沫若先生的这句话。

莲鹤方壶是我们国家公布的第一批禁止出境展出的文物。这件国宝,今天能以完美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其实经历了特别多的磨难。

莲鹤方壶1923年出土后,先是在抗日战争卢沟桥事变后,辗转来到武汉,避难在花旗银行的金库中。1938年武汉沦陷前,莲鹤方壶又与在武汉避难的河南省其它国宝级文物一起,历经险象环生的磨难,从武汉来到山城重庆,闲居在当时中央大学重庆校区的校舍内。

而后,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1949年11月,在重庆解放的前两日,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曾计划将避难在重庆的河南博物馆的文物全部运到湾湾,其中就包括这对国宝莲鹤方壶。

后来因为战局迅速发生变化,国民党仓皇溃逃时,河南博物馆的文物只有一小部分被运到了湾湾,所以我们今天还能在故宫博物院和河南博物院分别看到这对国宝中的一尊。

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有杀人祭柱场面铜贮贝器、牛虎铜案、银鎏金镶珠金翅鸟、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像、《溪山行旅图》、战争场面铜贮贝器盖、《剡溪访戴图》、金镶红蓝宝石冠、清康熙青花人物凤尾尊。

1、杀人祭柱场面铜贮贝器

西汉杀人祭柱场面贮贝器,又名杀人祭鼓铜贮贝器,西汉时期滇国的青铜器,国宝级文物,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55年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现藏云南省博物馆的青铜馆里,常年展出,为云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此器通高38厘米,盖直径30厘米,形似铜鼓而有底,鼓面可开启,是为器盖。器身腰部一周,有线刻人物。器盖上铸造立体群雕,表现一祭祀广场上的礼仪建筑、器用设置,及其人物活动,人物高约3厘米,形象具体,动作鲜明传情。

2、牛虎铜案

牛虎铜案,战国时期青铜器,1972年出土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李家山24号墓,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为云南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这件青铜器高43厘米,长76厘米,为古滇战国时期青铜材料铸成的案祭礼器,是滇国青铜器中较大的一件。

其造型由二牛一虎巧妙组合而成,一头猛虎用力撕咬一头牛的尾部,但牛却不为所动,他的肚子下还有一头小牛,似乎要从牛腹下面慢慢走出来。

3、银鎏金镶珠金翅鸟

银鎏金镶珠金翅鸟,大理国时期(宋代)时期文物,国宝级文物,1978年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塔顶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金翅鸟梵名为“迦楼罗”,被尊为大理的保护神,是佛教护法中的天龙八部之一。

这尊金翅鸟为银质,通体鎏金,通高185厘米,重125克,鸟头饰美丽的羽冠,羽翅向内卷作欲飞状,两爪锋利有力,立于莲座之上;尾羽呈火焰状向上伸展并饰5粒水晶珠,足踏莲座之上,体态雄健,生机勃勃。

4、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

四牛鎏金骑士铜贮贝器,西汉时期古滇国特有的青铜器,国宝级文物,1956年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县石寨山10号墓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这件青铜器高50厘米,盖径25厘米,器身为典型的束腰圆筒形,平底、下有足。

器腰两侧各装饰一个虎形耳,虎作向上攀爬状,无论是虎的总体外形,还是细节刻画都极其逼真。器物盖上有四只体格健硕的牛逆时针围绕中心作奔跑状,而中心有一个圆柱柄托盘,托盘上有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骑士人物形象。骑士华丽的服饰和佩剑,表示墓主人手握非常大的权力,很有可能是一位古滇国皇族成员。

5、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像

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像,大理国时期作品,国宝级丛孝文物,1978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古城西北部崇圣寺三塔主塔塔顶出土,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为云南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阿嵯耶”出自《南诏图传》,又称为“真身观音”,是佛教传入南诏、大理国世俗化后所独有的观音。

这件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立像高295厘米,重1135克,立像由纯金打造,面相恬美,透着浓烈的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被认为是传入云南最早的观音造像,又被称为是“云南福星”,是目前已知最大的一件宋代以纯金铸造的佛像,也是大理国最珍贵的佛教艺术瑰宝,大理国时期最重要的文物之一。

6、《溪山行旅图》

《溪山行旅图》是北宋杰出画家郭熙所作的一幅绢本水墨画,为国宝级文物,现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这件宋代时期的文物作品,纵965厘米,横463厘米,写深秋山水,表现了作者寄情林泉的雅兴。画幅右上方有作者楷书“臣郭熙”三字款识,应系在画院奉旨所作。

此图以表现烟云变灭为长,画中峰峦秀起,讲究布置造妙,以神奇幽奥、突兀险绝的构图取胜,显得气势非凡,不仅是现存郭熙传世绘画中的早期之作,也是一件难得的宋代名家绘画精品。

7、战争场面铜贮贝器盖

战争场面叠鼓贮贝器,西汉时期滇国青铜器,出土于晋宁石寨山,云南省博物馆国宝级文物。整个贮贝器应该有两个部分组成,这款器物出土时下半部分已残,只剩下上半部分的器盖。器盖上饰一组人物,反映了滇族与昆明族军交战的场景。

雕铸人物的一方是滇国将士,一位通体鎏金的骑马将军,和一群装备精良的士兵;另一方为辫发的昆明族人,都是步兵,由于装备不如滇人,一幅被击败的场景。

8、《剡溪访戴图》

《剡溪访戴图》是元代黄公望创作的一幅山水画,国宝级文物,现收藏于云南省博物馆。此图纵75厘米、横56厘米,绢本设色,为黄公望晚年所作,描绘的是东晋王羲之第五子王子猷雪夜乘舟造访剡县友人戴逵故事。

作者采用了“借森塌地为雪”此郑圆的艺术手法,表现剡溪、山壑的美丽景色。全图山峦叠嶂,高低错落,显得异常雄奇,寥寥数笔便把雪后群山巍峨粉妆玉砌的景色表现的淋漓尽致,体现出黄公望高超的绘画技艺,是一件难得的黄公望传世真迹名作。

9、金镶红蓝宝石冠

金镶红蓝宝石冠,又名镶宝石金发冠,国家一级文物,1963年出土于云南呈贡王家营沐氏家族墓之沐崧夫妇合葬墓,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为云南省博物馆十大馆藏之一。这件明代文物,高115厘米,底径11厘米,重320克,呈半球形,由形似莲花瓣的薄金片,内外四层累叠而成。

从冠面看,其镶嵌有红、蓝、绿、白等各色宝石20多粒,光芒四射,交相辉映。其冠顶插有一如意形嵌宝石簪,沿顶簪两侧各插有一对镶红和镶蓝宝石的笄。这顶曾被王侯使用过的金冠,集中融会了多种工艺技法,如捶揲、錾刻、镂空、镶嵌、焊接等,充分反映了明代金器制作水平的高超。

10、清康熙青花人物凤尾尊

康熙青花人物凤尾尊,又名康熙青花人物故事凤尾尊,清代瓷器,为云南省博物馆国宝。这件凤尾尊高44、口径205、底径155厘米,造型为喇叭形口,长颈,鼓腹,底釉并伴有青花双圈框,但无款,器身上整幅描绘人物故事,分别由两个故事组成。

其口外沿绘几何纹,颈部绘人物八仙。腹部绘《文姬归汉图》,所绘人物神态飘逸,或手执伞盖,或挽琴,其间以顽石、古柏相衬托,天空云雾飘渺。此器造型挺拔,胎质细腻洁白,釉色滋润透亮,青花色彩青翠淡雅,人物仪态自然,绘工精致,为康熙民窑青花瓷器中的精品之作。

大英博物馆的十大珍宝是什么?这里有三件中国文物!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边肖。

说到大英博物馆,众所周知,这个博物馆还是很有名的。我小时候听过。我觉得大英博物馆很神秘,但我不觉得这个博物馆有阴谋。呵呵,其实都是我小时候的感受。真正的大英博物馆是什么样的?其实我们想说的话要说很久,所以今天就不说了。再来说说大英博物馆市政厅的宝藏。我们前后数了10项。让我们一起来分析和揭示这些秘密。

大英博物馆市政厅三宝其实是属于中国的,看完下面的核能就不要叹气了。

英国国家博物馆于1759年向公众开放。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俄国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和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目前,大英博物馆大约有5万件展品对公众开放。

据博物馆介绍,该建筑占地56万平方米,地上地下共8层。100多个展厅分为10个展厅,包括古代近东博物馆、埃及博物馆、希腊和罗马。大多数展厅位于主层和上层。

-西方文章-

1市政厅宝藏——埃及木乃伊

62号展厅和63号展厅是很多游客进馆后的首选,因为这里陈列着埃及的木乃伊,据说远多于埃及的博物馆。大英博物馆里有很多种木乃伊,大部分都是完全包裹和彩绘的,但也有一部分被拆开,完全暴露在空无一物的气体中。除了成人木乃伊,还有儿童和猫的木乃伊。

木乃伊,或者说“人造木乃伊”是从英文Mummy翻译过来的,来源于波斯木乃伊,意思是“沥青”。世界上很多地方都用防腐香料来处理尸体,久而久之,尸体干了就会变成木乃伊。古埃及人认为,人死后,灵魂不会死亡,但仍会依附在身体或雕像上。所以法老等人死后,都变成了木乃伊。古埃及的木乃伊最著名的防腐方法是用香油。古埃及人用防腐香料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以示对死者的尊重。

在古埃及,由于文化原因,国王或大臣的尸体被制成木乃伊,即被保存下来,这在医疗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与古代中国不同,木乃伊化甚至在古埃及成为一种时尚。

此外,人体冷冻技术也被一些学者称为现代木乃伊制作技术之一。如果有人死了,他的尸体首先被送到一个叫“服装部”的地方:专门用来净化尸体。尸体用苏打水清洗后,被送到一个叫“奥贝特”或“珍珠纳皮尔”的地方,完成香料的填充。

2纸莎草上的绘画阿尼的死亡之书

《死者之书》作者阿尼,公元前1300-1200年。这是一幅3200年前画在纸莎草上的画。雅尼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出生在新王国的第19王朝。

这幅画是作为随葬品放在雅尼墓中的,全长24米,共60章。它描绘了死者在来世获得永生所需的咒语和约定。1887年,收藏者在尼罗河中游基肖尔西岸的古墓中发现,在众多用草纸记录的“死亡之书”中,它是保存得最好、最完好的。可以说是古埃及艺术中的一件极致之作,也是古埃及人生死观的鲜明体现。

阿尼写的《死者之书》写于公元前1300年到1200年之间。来自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市政厅的珍宝。

这幅画是作为随葬品放在雅尼墓中的,全长24米,共60章。它描绘了死者在来世获得永生所需的咒语和协议。这本书是整幅画中最好的部分。它截取了一段雅尼在死亡之国的善行和邪恶审判。1887年,收藏家在尼罗河中游基肖尔西岸的墓穴中发现了弗里斯兰。这是用草纸记录的众多“死亡之书”中保存最完整、最完好的一本书。可以说是古埃及艺术中最极致的作品,也是古埃及人生死观的清晰表达。所谓“亡者之书”就是一个卷轴,记录着各种磨难、考验、符咒以及逝者永生的最终图景。它通常是用纸莎草纸绘制的。

埃及的死人必须把《死亡之书》放进棺材,走上复活之路。,多以纸莎草纸书写,记录了死者的生平、好恶、欧西里斯的审判等情节。

的基本过程是:离开身体的“卡”或“巴”,在阿努比斯的带领下,经过地狱和黑暗的审判,到众神和法官那里,通过冥界的大门,到“鬼”奥西里斯那里,进行一次“称重仪式”,然后乘坐太阳船,走向复活之路,在来世过上和这个一样美好的生活。

3三种语言的皇家信件埃及罗塞塔纪念碑

4号展厅的玫瑰石是大英博物馆的珍宝。这块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石碑上刻有当时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的圣旨,用古埃及象形文字、埃及草书和古希腊文字书写。现代考古学家有机会解释埃及象形文字的意义和结构。经过对比不同语言版本的内容,这些象形文字已经消失了1000多年。这块石碑是1799年拿破仑占领埃及后,法国军队在罗塞塔获得的,因此得名。在英法战争中,它在英国易手。

高114米、宽073米的罗塞塔石碑制作于公元前196年,上面刻有古埃及国王托勒密五世的圣旨,石碑上刻有希腊、古埃及和当时流行文字的相同内容,这让现代考古学家有机会解释埃及象形文字的意义和结构。这些象形文字在对比了各种语言版本的内容后消失了1000多年,从而成为今天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799年,法国船长皮埃尔-福汉索瓦扎维尔布加勒斯特首先在埃及港口城市罗塞塔发现了罗塞塔石碑。然而,它在英法战争中落入英国人手中,自1802年以来一直保存在大英博物馆公开展出。

4幸存者-罗马宝石玻璃器皿

不能错过70号展厅的波特兰花瓶。你能想象这样精美的宝石玻璃器皿可能是2000年前制作的吗?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被认为是罗马时代保存最完好的玻璃器皿之一,在1845年2月7日被一个疯子打碎了。减少到200多块。虽然后来进行了修复,但仔细观察,瓶身的裂痕还是隐约可见。

波特兰花瓶

深蓝色玻璃上装饰有白色图案的罗马花瓶在18世纪为波特兰公爵所有。维多利亚时代有许多仿制品。其中,约书亚威治伍德和诺斯伍德是最真实的仿制品。

波特兰花瓶是用一种叫做“宝石浮雕玻璃”的方法制作的。这种方法借鉴了宝石雕刻的技巧。先将刚做好但尚未冷却的深色玻璃器皿浸入白色熔融玻璃中,形成光亮的外观。然后,就被拿出来了。冷却后,立即去除表面多余的白色玻璃层,露出深色背景,形成浅浮雕装饰图案。

5、英国最老的公民林道

50号大厅的林道可能是英国最老的公民之一。1984年,这具2000年前的木乃伊在林道沼泽的泥炭沼泽中被发现,从此被命名为彼得马什。林道长可能是活人祭品!

-中国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中国流失文物达164万件,收藏在全球47个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是中国收藏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目前收藏中国文物23000件,长期展出约2000件。33号馆的中国馆是参观大英博物馆的必去之地。

6中国陶瓷-中国,中国

最重要的是想念瓷器。从汉唐到明清,青花瓷、钧瓷、唐三彩、景泰蓝都是按年代和产地排列的。它可能是中国境外最大的陶瓷博物馆。展厅里有1700多件陶瓷制品,既实用又有趣。他们的美丽令人惊叹。

大卫花瓶可能是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器。靠近顶端的铭文表明它们可以追溯到1351年。1935年,珀西瓦尔大卫爵士从两位收藏家手中买下这些花瓶,并请他们重新组装。

陶瓷材料主要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通常硬度高,但可塑性差。除了使用餐具和装饰品,它还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陶瓷原料是从地球的原始粘土资源中提取的。这种粘土有延展性,常温遇水可塑,稍干可磨,完全干可磨。陶器可以烧至700度制成,并且可以含水。烧到1230度就会变成瓷器,完全不吸水,耐高温,耐腐蚀。在今天的文化和技术中,其使用的灵活性仍然有各种创造性的应用。

7失落的“珍珠”敦煌壁画

中国博物馆中央墙上有几十平米的敦煌壁画。刀痕虽仍清晰可见,却难掩其古色古香和三大富婆的风雅。大英博物馆里有成千上万的敦煌卷轴和经文。除了这幅壁画,很难在中国馆找到其他藏品。

大英博物馆在敦煌收藏了4万多部经书的13万部手稿,其中只有三分之一还保存在中国。此外,大英博物馆还有中国最早的国宝,《死者之书》,宋罗汉三色画像,宋明名画,45卷《死亡之书》。据说,如果加上1973年并入大英图书馆的部分,图书馆将拥有6万多册中国书刊。

敦煌壁画有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溪玉林石窟。历代石窟552个,壁画面积5万多平方米。它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洞穴群,内容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丰富多彩。像其他宗教艺术一样,它们描绘上帝的形象、上帝的活动、上帝与上帝的关系以及上帝与人的关系,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抚慰人们的心灵。所以壁画的画风和世俗画是不一样的。然而,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其民族传统。因此,它们的形式大多建立在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上,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敦煌壁画也被称为千佛洞。它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并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8甘龙皇帝的案头情人一幅女性史

是当今世界上最早的中国丝绸画。这是中国最早的职业画家作品之一,至今仍能看到。是中国美术史上的里程碑,一直是历代宫廷珍藏的珍品。存世仅有两卷,其中一卷为宋人所抄,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款式和颜色都不是顶级的。另一个是大英国家博物馆的复制品。

智慧它原本藏在清宫,是甘龙最喜欢的书桌。它藏在圆明园里。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英军司令季永将其从圆明园盗走并带到国外。1903年被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最重要的东方文物。称之为“城市的财富”并不过分

是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一幅丝绸画。原件已经丢失。现在有唐朝的复制品。原来的12件中,由于年代久远,只剩下9件。它们是丝绸复制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这部作品描绘了女性的事迹,包括冯渊止熊护汉帝的故事。有一个故事,讲的是班婕妤为了不让汉成帝爱上女人,误政,而拒绝加入汉成帝。其余段落描述的是上流社会女性应有的道德情怀,带有某种说教性质。

虽然作品中包含了女性应该遵守的道德信仰,但对上流社会女性日常生活的描写,如穿衣打扮等,真实而生动地表现了贵族女性的温柔与矜持,体态、举止、衣着都符合其身份和性格。成功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女性的生活状况。

9新款表情包——路易象棋

路易国际象棋由82枚雕刻精美的棋子组成,据说起源于12世纪的挪威。他们是在苏格兰外赫布里底的路易斯岛上被发现的。棋子“皇后”因为像漫画《妈妈又打我》而走红。此行也给了上海观众观看这些“网红”作品的特权。不知道他们看完这套棋子还能不能直视?

其实象棋的体积很小,但制作却很精致。大英博物馆雕刻了一个巨大的女王,冬天来的时候给女王戴上围巾。另外有一套完整的大理石雕刻象棋出售,但是价格不便宜。

1831年,在苏格兰西海岸的路易斯岛出土了一堆奢侈品,包括70多个棋子和其他12世纪的象牙制品。这70多个棋子后来被称为路易棋子。

一般认为路易棋子是挪威制造的。每件作品都以一件小型精美雕塑为代表。所有的国王都带着剑跪在地上,但有些国王留着长发和胡须,有些国王没有胡须。

10、上帝的右手阿拉伯铜手

这只手第一眼就被它超现实的结构震惊了。它的大小和真人的手掌一样合理。五指自然伸展,指关节折叠精细刻画,手背突出神经分布均匀。

这只青铜手也是本次展览的重点。它的手背上刻着古老的铭文,这些铭文是由技艺高超的工匠通过失蜡祭祀上帝而制成的。然而,人们争论的焦点是,如果这只手是死后给的,它的主人是否愿意借用自己的右手,请求神灵指引灵魂正确的方向?如果是死前给的,那向上帝祈祷算什么苦祭?

这只手和真人的手掌一样大。骨骼、血管甚至手指关节上的皮肤皱纹都和真人手掌上的一样。这是一只铜手,用人的右手开模锻造而成。可能是死后被切断,但也可能来自掌主的一生。铜像背面刻有古代铭文,是古也门文字。记录的拥有者是瓦哈比塔拉布,生活在1700年前。他将这只手献给了一位名叫塔拉布利亚姆的神,以及一位与这只手的主人同名的神。为了祈求上帝的保护,他把自己的右手交给了上帝,然后由一位能工巧匠通过失蜡铸造成青铜。

700年前,全世界的人都信仰各种神。随着伊斯兰教的出现,曾经散落在阿拉伯半岛各处的地方神消失了。这只青铜手是向塔拉布的拉布里安神致敬。黎阳是也门的山城,塔拉布是当地人的守护神。一些不寻常的细节,如凹陷的指甲和折断的小手指,表明铜手可能是由人手塑造的。

国家博物馆中被称为国宝的十大文物有哪些

1鸮尊此鸮尊是商代鸟兽形青铜器中的精品,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2四羊方尊为商晚期青铜铸的贮酒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