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1 拼音
bìng chóng hài fáng zhì
2 英文参考pest control
3 注解
为了减轻或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危害作物或人畜,而人为地采取某些手段,此称为病虫害防治。可分为采用杀菌剂或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行的化学防治;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改变作物品种,栽培时间或环境以减少为害的耕作防治;以利用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以有机合成药剂为主的农药的发展,杀灭病虫害已比较容易,但同时,由于抗药性的增加和天敌的减少而使害虫再度增加以及原来并无危害的潜在害虫造成危害,同时由于这些农药直接危害人畜,或农药的残留及通过食物链进行生物浓缩而造成危害等,对这些问题已意识到,要进行综合防治或病虫害的控制,即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应以不互相冲突的形式协调地使用所有可能利用的手段,一般应在经济的容许范围内,维持病原或害虫的种群控制体系。以有效地利用病原和害虫种群的天然控制机制为基础,再辅以各种防治手段,这要以降低病原和害虫密度,并使其变动幅度维持在小范围内为目标,只有在病虫害密度超过容许水平时,才可使用喷洒药剂等临时性措施。同时,除非是新侵染的病虫害或者是人类传染病的媒介,最好勿使其绝灭。根据这一主张,重要问题是确定合适的病原与害虫的密度,使它和作物可容许的受害临界值相适应。V.M.Stern等(1959称此为经济的为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FIL)但这个词常会和作物的被危害程度本身相混淆,所谓“经济的为害水平”一词也易被误解,俊一和桐谷圭治(1973)建议把着眼于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规定的作物被危害程度称作“为害限制量(tol erable injury level)”、把与此相对应的病原或害虫密度称为“危害限制密度”(tolerable pestdensity)。此外,病虫害防治一词从广义上说,还包括有害鸟兽或杂草在内的有害生物的防治。
一、中国蝗虫历史本人想了解一下中国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蝗虫历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蝗灾频发的国家,受灾范围、受灾程度堪称世界之最因而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问题的研究成为古今学者关注的主题之一早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不少影响深远的治蝗类农书,在蝗虫习性、蝗灾发生规律、除蝗技术等方面有了初步的科学认识和总结如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通过对明代以前蝗灾的统计、分析,得出有关古代蝗灾发生季节和滋生地的正确认识,成为我国古代蝗灾研究的杰出成就进入20世纪后,伴随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来自不同专业的学者们投身于中国历代蝗灾与治蝗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成果尤其是在90年代,为响应联合国提出的“减灾十年”活动,学术界更掀起了对中国灾害学、灾害史的研究热潮,蝗灾史研究也成为其中一个热点,出现了不少文章与论著据笔者初步统计,20世纪以来约发表专题论文百余篇,涉及蝗史研究的论著有30余部纵观百年来的研究历程,大致表现出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50年代到70年代;80年代至今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的研究状况20世纪初,伴随西方近代科学的传入,一些从西方留学归来的学者,如吴福祯、陈家祥、邹钟琳等人,在进行现代蝗虫的分类与分布、蝗虫生活史与生活习性的观察、飞蝗的预测及防治工作的同时,也把研究的触角伸到蝗史资料,以期对蝗灾发生有个纵深的认识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陈家祥《中国文献中关于蝗灾之记载》(写成于1928年,1938年以英文发表、李凤荪《捕蝗古法》(《昆虫与植病》1933年第1卷)、马骏超《江苏省清代旱蝗灾关系之推论》(《昆虫与植病》1936年第18期)与此同时,一些历史学者也在他们的著作中开始了蝗灾的统计,如被视为中国救荒史拓荒之作的《中国救荒史》(邓云特著,商务印书馆,1937年),就对包括蝗灾在内的我国历代自然灾害次数与频率作了统计陈高佣编写的《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国立暨南大学丛书之一,1939年),辑录出257年次的蝗灾记录其中邓氏所统计的蝗灾次数多为后人引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研究状况真正意义上的蝗史研究工作开始于50年代其大背景是我国大规模的药剂防治蝗虫工作正如火如荼展开,为了更全面弄清蝗灾发生规律,当时不少学者对蝗史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曹骥《历代有关蝗灾记载之分析》(《中国农业研究》1950年第1卷第1期),讨论了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901年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六省的蝗灾发生情况,及其与旱灾、水灾、温度、天敌、人类防治等因素的消长关系;并运用数量统计、对比分析的方法,绘有多种关系曲线表这是较早运用自然科学方法统计古代灾害的尝试,也是后来研究者用得较多的方法郭郛《中国古代的蝗虫研究的成就》(《昆虫学报》1955年第5卷第2期),对我国古代的治蝗成就进行了分析安徽省文史研究馆自然灾害搜集组《安徽地区蝗灾历史记载初步整理》(《安徽史学通讯》1959年第2期)一文是对该馆编制的“安徽省近千年来自然灾害分区统计表”中关于蝗灾记载的整理分析,得出该地蝗灾的发生表现出连续性与广泛性、蝗灾与旱灾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等结论此外还有钦白《历代捕蝗记》(《安徽日报》1961年8月17日),兆寅《陈振龙在农业上的又一贡献——〈治蝗传习录〉介绍》(《福建日报》1961年10月29日),汪子春、刘昌芝《徐光启对蝗虫生活习性的认识》(《生物学通报》1964年第5期)等。
二、我国治蝗历史回顾是什么样的蝗灾是我国历史性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在我国人民 几千年与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中,蝗灾是最突出的问题, 其危害性比水旱两灾还要严重。
人们曾用“赤地千里,饿 殍载道”来形容蝗灾严重性。新中国成立后,党和 非 常重视治蝗工作,加强对治蝗工作的组织领导,投入大量 人力、物力和财力,在 与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迅 速控制了长期以来危害严重的蝗灾。
1949年至1959年,我国治蝗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基本上控制了蝗灾。结束了自宋朝以来每隔5年发生两次 蝗灾的纪录。
通过十年的人蝗之战,我国治蝗工作者基本 掌握了蝗虫发生规律,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组织经验和防治 经验。蝗虫的发生密度和范围都大大减少,从根本上改变 了新中国成立前大灾发生时“遮天蔽日,禾草皆光”的 惨景,部分地区的有蝗面积出现稳步下降的局面。
三、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蝗灾由于蝗灾发生的自然环境条件,古今基本上差不多,所以我国的蝗灾并没有因农业现代化发展而消失,反之,只要是条件合适,蝗灾便会卷土重来。
如2002年入夏以来,我国河北、河南、山东、天津、新疆等13个省区市100多个县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蝗虫。截至6月底,农牧区发生蝗虫面积达9000万亩。
蝗灾的历史回顾 先秦古籍如《诗经》等多称蝗为螽(螽是蝗类的总名,还包括螽斯)或蝝,蝝是蝗的若虫(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幼虫称若虫)。战国后多称蝗。
蝗和蝝都为害庄稼。古籍上最早记载蝗灾的是《春秋》记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冬,蝝生。
"最早记载蝗虫的是《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行春令……则虫蝗为败。"及同书《审时篇》:"……得时之麻……如此者,不蝗。
"《礼记·月令》也有"虫蝗为灾"的记载,不俱引。约在宋以后,蝝改称"蝻",合称蝗蝻,沿用至今。
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除蝗疏》统计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0~476年)蝗灾的次数,指出春秋294年 发生蝝灾111次,按月分布如下: 月份(农历)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发生次数 2 3 19 20 31 20 12 1 0 0 3 以上的数字分布,非常合乎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规律。表明蝗虫是在4至9月(农历)间最猖獗,徐光启说:"最盛于夏秋之间,与百谷长养成熟之时,正相值也,故为害最广。
" 徐光启的这个统计与1920年江苏省及浙江省昆虫局研究全国各地蝗虫的发生季节非常吻合,就飞蝗而言,各地以5~8月(阳历)为蝗患最紧要时期。夏蝗以5月中至7月上旬最盛,秋蝗以8月上中旬为最盛。
6、7两月是夏秋蝗灾并发的时期。 笔者对周尧《中国昆虫学史》附录历代蝗虫灾害登记表的重新统计结果,从公元前707年(鲁桓公十三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发生蝗灾508次(该书印刷有误,统计为2618年,538次)。
《除蝗疏》对于蝗虫的发生与环境气候条件的关系有很科学的见解:闻之老农言,蝗初生如粟米,数日旋大如蝇。能跳跃群行,是名为蝻。
又数日,即群飞,是名为蝗。所止之处,喙不停啮……又数日,孕子于地矣。
地下之子,十八日复为蝻,蝻复为蝗,如是传生,祸之所以广也……蝗之所生,必于大泽之涯……必也骤涸之处……故涸泽者,蝗之原本也,欲除蝗,图之此其地矣。 唐宋以后,纸张及印刷条件改善,蝗灾的记载便较详细,下面略举数例,以见一斑: "(唐)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
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
" "(宋)淳化三年(992年),六月甲申,飞蝗自东北来,蔽天,经西南而去。是夕大雨,蝗尽死。
秋七月,许、汝、衮、单、沧、蔡、齐、贝八州蝗。""有蝗起东北,趋至西南,蔽空如云翳日……" "(元)至正十九年(1353年),五月,山东、河东、河南、关中等处,蝗飞蔽天,人马不能行,所落沟堑尽平。
""(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
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之……" "(明)成化二十一年,大旱,飞蝗兼至,人皆相食。
流亡者大半,时饥民啸聚山林。太平县蝗虫飞,飞蔽天,禾穗树叶食之殆尽,民悉转壑。
是年垣曲民流亡大半,聚啸山林。三月,平阳蝗。
四月,河南蝗。七月顺天蝗。
" "(清)咸丰七年(1857年),春,昌平、唐山、望都、乐亭、平乡蝗,平谷蝻生,春无麦。青县蝻子生,抚宁、曲阳、元氏、清苑、无极大旱,蝗……武昌飞蝗蔽天。
房县、枝江、松滋旱蝗,宜都有蝗长三寸余。秋,黄安、蕲水、黄冈、随州蝗;应山蝗,落地厚尺许,钟祥飞蝗蔽天,亘数十里……" 蝗灾的地理分布 上引公元前707年(鲁桓公五年)至公元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止的2614年中,共发生蝗灾508次,按其发生次数的地理分布,为: 黄河流域:436次,占8582%;长江流域:69次,占1357%;华南西南:3次,占058%。
这个分布情况与陈正祥研究的"蝗神庙之分布"基本一致。地理学者陈正祥查阅国内外收藏的中国方志3000余种,找出其中记载有蝗神庙地点的,即在地图上标明,最后制成中国"蝗神庙之分布"的历史地理图(蝗神是总称,包括叭蜡、虫王、刘猛将军等)。
利用蝗神庙分布绘成的蝗灾分布地图,有一种超过文字记载的优点,因为凡是有蝗神庙的地方,反映当地的蝗灾必有反复发作的历史,故农民不得不立庙祭祀。 陈正祥归纳蝗神庙分布图的特点有四:(1)蝗灾的分布以黄河下游为最多,尤其是河北、山东、河南三省。
(2)华中以南,蝗灾渐少,到了东南沿海,几乎没有。(3)蝗神庙分布的南限,大致同春季及年平均80%的相对湿度等值线符合。
(4)云南高原中部和太湖流域相似,故蝗灾也较普遍。这图的不足之处是未能反映蝗灾偶然发作的地点,因为蝗灾偶发地区,往往没有建立蝗神庙,便无法在地图上反映出来。
历史上的蝗虫是没有分类的,郭郛等研究现代中国蝗虫的生物学分类,指出有三大类,即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 飞蝗。郭郛等也将中国蝗灾的分布绘制成"中国飞蝗。
四、历史上中国人是如何治理蝗灾的办法1:人工扑打法这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的灭蝗方法。
以《捕蝗要法》的记载,这种方法,主要是由乡民们用竹竿撑起八尺长的白布,以顺风的方向三面围追,把蝗虫驱赶到一处后,再集中力量扑打。属于自春秋战国年间起,农民们迎战蝗灾的“白刃战”。
这种方法虽说耗费体力,却工具简单方法简便,且适合大批乡民集体作战。因此两千年来,在中国农村十分普及。
办法2:壕堑掩埋法人工扑打法虽说简单,但毕竟人力体力消耗太大。于是到了汉朝年间,累坏了的国人们,也脑筋灵光一现:何必要和蝗虫打白刃战?给蝗虫挖坑不就行了?于是“壕堑掩埋法”应运而生。
以东汉《论衡》等典籍介绍,这种方法,要先在蝗虫要经过的地区,挖出大量深宽二尺的大坑,然后在蝗虫到来后,以扑打等方法把蝗虫引入坑里,再集中力量进行填埋。这种办法的“歼敌”效果极好,通常一埋一大片。
操作难度却也高:一旦土埋的太浅,蝗虫也能钻出来。《晋书》里记载,河东地区当时发生蝗灾,人们采用“壕堑掩埋法”埋杀蝗虫,熟料埋进土里的蝗虫,转眼就飞出来,反而把庄稼啃了个光。
于是,一种更狠的办法,唐朝时就普及了:篝火诱杀法。办法3:篝火诱杀法其实,火烧蝗虫的愿望,在春秋战国年间,就是十分强烈。
《诗经》里就有“秉被蟊贼,以付炎火”的呐喊。到了唐朝时,这种“火烧蝗虫”的操作,也终于成熟起来。
以《捕蝗图册》和《治蝗全法》里记载,要想“火烧蝗虫”,就要在天黑时点燃篝火,而且篝火之外,还要在蝗虫密集的地区分路设灯,用密切配合的灯光,把大批蝗虫吸引而来。然后被火烧到的蝗虫,就会失去飞行能力。
大批百姓趁机捕杀。还可以以将被杀的蝗虫,在壕堑处集中掩埋。
唐朝开元年间,面对席卷中原的大蝗灾,唐朝宰相姚崇果断启用“篝火灭杀法”,短时间里成功将大灾扑灭!而发展到农业科技更发达的宋代,大规模的灭蝗烧荒也被采用:将蝗虫的滋生地一把火烧光,不但断绝灾难隐患,更可在烧荒处开荒种地,可谓一举多得。办法4:据虫除卵法也同样是在农业科技井喷的宋代,防灾意识也深入人心:与其在大灾时累死累活灭蝗,不如提前斩草除根。
趁着冬天的机会,把蝗虫的虫卵滋生地端掉。因此,就有了“据虫除卵法”。
以《宋史》的记载,宋代的农民们,就常在冬天寻找蝗虫滋生地。《治蝗全法》也总结了宋代以来“据虫除卵”的经验:凡是蝗虫虫卵滋生的地方,地上都常有无数像蜂巢一样的小孔,必须果断挖土铲除。
明清年间,人们更开发出了原始“农药”,比如“百步草浓汁”和“陈醋混合液”,专用灭杀虫卵。但这种找虫卵的办法,以北宋沈括等名臣的叫苦说,简直就是累断腿。
有时累死累活刨虫卵,第二年蝗灾还是汹涌而来。到了明朝年间,人们更明白一个事实:种地其实比找虫卵更能杜绝隐患——垦荒除蝗法。
严格说来,垦荒除蝗法其实起于元代,以《农书》记载,元朝的农民们,就常垦荒种植芋桑等作物,用以抵抗蝗灾。发展到明朝时,更有了系统的操作:滋生蝗虫的地方,都是“涸泽”地区,必须要将其改造成为农田,在垦殖的过程里,通过各种方式杀灭掉虫卵,同时种植绿豆豌豆等蝗虫不吃的植物,用于蝗灾时的备荒口粮。
在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里,这种“垦荒除蝗法”不但有了完整记录,更随着《农政全书》的享誉世界,流传于欧美各国。对西方近代的病虫害防治研究,也提供了重要影响。
但话说回来,上面这几个办法,虽说各个靠谱,可在古代的科技条件下,这些办法也只能做到缓解灾情,把粮食损失降到最低点。一直到现代社会,世界各国运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才能够勉强控制蝗灾。
叫这个可怕灾害,看似离现代生活比较远。某些“吃货拯救蝗灾”的调侃,更可以说是对病虫害灾难的严重无知。
可是,就是在科技条件有限的古代,坚强的中国人,依然世代更新着治蝗灭蝗的经验,勇敢面对着每一次灾难。这样的智慧与勇敢,恰是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五、蝗虫的防治指标怎样确定根据各种方法了解蝗虫的种类、密度后,就可以确定防治指标。
但防治指标每平方米以多少头为宜,目前尚没有统一的规定。我们综合各地的防治指标,争取经济适宜,在局部地区用人工防治可以定为2~12头/平方米,在大面积飞防时可为15~20头/平方米。
在草原地区无论防治哪类害虫,首先要考虑经济效益问题。如果防治费用与害虫为害经济损失平衡,那么,这种方法意义不大。
如果防治费用超过害虫为害的经济损失,这是防治工作所不允许的。其次,考虑当地的各种因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地形及草原的利用方式等。
六、如何识别与防治蝗虫蝗虫是全球性普发害虫,危害花生、豆类、马铃薯、甘薯等作物的有中华蝗、笨蝗、负蝗等。
蝗虫以咬食植物叶、茎为主。主要取食禾本科植物如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粟、芦苇、稗草等,饥饿时也取食花生等双子叶植物,危害花生的蝗虫以中华蝗为主。
中华蝗,属直翅目、丝角蝗科,又称中华稻蝗。 中华蝗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发生,以长江流域和黄淮地区发生为重。
(1)危害特点成虫、若虫食花生茎、叶,危害严重时茎秆被咬断,叶片成缺刻状惑全叶被吃光,仅残留叶脉,除危害花生外,还危害豆科的其他植物以及旋花科、茄科、禾本科等的多种作物。3龄若虫开始扩散取食危害,食量渐增;若虫4龄后食量大增,至成虫时食量最大,常造成花生叶片缺刻,严重时仅剩主脉。
(2)识别要点①成虫雄虫体长15〜33毫米,雌虫20〜40毫米,体色有黄绿、褐绿、黄褐、绿色等,具光泽,头宽大,卵圆形。复眼卵圆形。
触角丝状。头顶向前伸,颜面隆起宽。
两侧在复眼后方各有1条黑褐色纵带,经前胸背板两侧,直达前翅基部。前胸腹板有一锥形瘤状突起。
前翅长超过后足腿节末端。②卵长圆筒形,长约12毫米,宽约8毫米,中央略弯。
具褐色胶质卵囊。卵粒在卵囊内斜排2纵行。
卵囊茄果形,卵粒间有深褐色胶物质相隔。③若虫又称蝗蝻。
多数5〜6龄,少数7龄。1龄若虫体长约7毫米,灰绿色,有光泽。
头大。2龄后体渐大,3龄时出现翅芽,逐龄增大,至5龄时向背面翻折。
(3)发生规律中华蝗在浙江、上海、江苏以北地区一年发生1代,江苏以南地区发生2代。各地均以卵在田埂及其附近荒草地土中或杂草根际等处卵囊内越冬。
越冬卵于翌年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孵化。卵期长达6个月左右,7〜9月是发生盛期,10月前后产卵越冬。
喜在早晨羽化,在性成熟前活动频繁,飞翔力强,以8〜10时和16〜19时活动最盛。 对白光和紫光有明显趋性。
卵成块产于低温、草丛、向阳、土质疏松的田间草地或田埂等处。初孵若虫多集中在田埂或路边幼嫩杂草上。
成虫嗜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其次为十字花科、豆科、苋科、藜科等。成虫日出活动,夜晚闷热时有扑灯习性。
地温在7〜10°C时,蝗虫趴在花生的茎、叶上吸收光热,地温在10〜15°C时开始取食;地温升到15〜25°C时,蝗虫取食活动最盛。 如遇阴天、大风、下雨或气温特别低时,土蝗整天静休,不动不食,待到无风雨的日子,才恢复正常活动。
(4)防治方法中华蝗防治指标为每平方米0。5头,防治适期为3龄和4龄盛期。
中华蝗密度在每平方米5头以下的中、低密度发生区,重点实施生物防治。中华蝗密度在每平方米5头以上的发生区,重点实施化学应急防治。
①农业防治人冬前发生量多的沟、渠边,利用冬闲深耕晒垄,破坏越冬虫卵的生态环境,减少越冬虫卵。②保护天敌利用青蛙、蟾蜍等捕食性天敌,一般发生年份均可基本抑制该虫发生。
③化学防治发生较重的年份,可在7月初至中下旬进行喷药防治,以后则视虫情每隔10天防治一次。 可选用2。
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5。7%氟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或20%阿维•杀虫单微乳剂600〜800倍液(桑蚕地区慎用),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七、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大蝗灾一、产生原因 二、防治方法 三、中国历史上的蝗灾 四、蝗虫简介 五、以色列大蝗灾 [编辑本段]一、产生原因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严重的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
我国古书上就有“旱极而蝗”的记载。近几年来非洲几次大蝗灾也都与当地的严重干旱相联系。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蝗虫是一种喜欢温暖干燥的昆虫,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因为蝗虫将卵产在土壤中,土壤比较坚实,含水量在10%~20%时最适合它们产卵。
干旱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酿成灾害的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量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
同时,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 ,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另一方面,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
相反,多雨和阴湿环境对蝗虫的繁衍有许多不利影响。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会延迟蝗虫生长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阴湿的环境还会使蝗虫流行疾病,而且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
另外,蛙类等天敌增加,也会增加蝗虫的死亡率。 蝗虫在后腿的某一部位受到触碰时,蝗虫就会改变原来独来独往的习惯,变得喜欢群居。
蝗虫通常胆小、喜欢独居,危害有限。但它们有时候会改变习性,喜欢群聚生活,最终大量聚集、集体迁飞,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灾,对农业造成极大损害。
牛津大学的科学家说,他们对处于独居阶段的沙漠蝗虫进行试验,反复触碰蝗虫身体的多个部位,以寻找是否有某些触觉因素使蝗虫改变习性。结果发现,当蝗虫后腿的某个部位受 之后,它们就会突然变得喜爱群居,而触碰身体其它部位如触角、嘴部或腹部都不会有这种效果。
科学家认为,在某一自然环境中偶然聚集的蝗虫后腿彼此触碰,可能导致其改变习性,开始成群生活,其成员以同一方式大量增加,进而形成蝗灾。如果能发现到底是哪些化学信号 了蝗虫的神经系统促使其行为发生改变,就可能研制出防止蝗虫群聚的新型农药。
综上,为什么蝗虫能爆发成灾呢? 1、从环境角度看,主要是由于旱灾引起的。 2、从其生活习性上看,主要是: (1)它有群居的习性。
(2)它有很强的繁殖力。 (3)它有多食性,也就是它能吃很多种植物。
(4)它的飞翔能力很强,难于防治。 (5)它的卵深藏于地下,难于被破坏。
3、暖冬之后蝗灾泛滥。 全球变暖,尤其冬季温度的上升,有利于蝗虫越冬卵的增加,为第二年蝗灾的爆发提供“虫卵”;此外气候变暖、干旱加剧,草场退化等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为蝗虫产卵提供合适的产地,而且蝗虫适应干旱的能力很强,这是因为其他昆虫和鸟类在此情况下都不能生存,而且能造成蝗虫疾病的一种丝状菌被抑制,故而使其数量大增。
因此专家预测,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未来蝗灾发生的规模会越来越大,对我国的粮食生产将造成严重的影响。 4、虫口密度过大会引发蝗灾。
在一篇发表在6月2日《科学》杂志的论文中,James Buhl和他的同事证明了这个关键因素是特定的虫口密度。当蝗群处于这个密度的时候,蝗虫会排列成行,开始朝同一个方向前进。
蝗虫在其生活史早期是孤立的、没有翅的“若虫”,它们倾向于相互避开。但是如果资源变得缺乏,它们就被迫相互影响。
然后,它们可以组成有秩序的本地蝗群。这种蝗群有能力统一行动,进入近邻的栖息地,并让越来越多的蝗虫加入进来,最终成为了巨大的蝗群。
因此,预测群体行动的开始,对于控制蝗灾爆发是至关重要的。 这组科学家把数量逐渐增加的蝗群放在了一个圆形的场地里,记录下它们的行为,并用计算机软件追踪它们的运动。
在中等密度的时候(每平方米25到62头蝗虫),蝗虫会排列成行,并开始朝着同一个方向运动,甚至统一地突然改变方向。 在实验中,当每平方米蝗虫数量超过74的时候,有序前进的蝗群停止改变方向,而是向同一方向不断前进了8小时。
这些观察结果证实了被称作自推进颗粒模型的计算机模型所预计的结果。Buhl和他的同事认为,使用这样的模型可能有助于设计出控制蝗灾爆发的方法。
他们的研究成果也支持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关于蝗虫若虫群体的定义。在这个定义密度上,蝗群容易越过“引爆点”,从而触发蝗灾。
[编辑本段]二、防治方法 1、环境保护,治本之法。 蝗灾的发生,自然因素是主要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为因素。
蝗虫必须在植被覆盖率低于50%的土地上产卵,如果一个地方山清水秀,没有 的土地,蝗虫就无法繁衍。现在有些地方的生态意识不强,有的单纯认为治理污染才是保护环境,而对于改善蝗虫适生区的植被、土壤和小气候等工作,由于短期内看不到效益,并不重视。
所以,要从根本上防治蝗灾,应该十分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2、药剂防治,最主要手段。
建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如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用20—30毫升兑水50—60公斤喷施。 也可以在蝗蝻(。
八、中国历史上蝗灾频发,古人面对蝗灾如何治理因为干旱的环境适合蝗虫的繁殖,所以蝗灾的爆发一般伴随着旱灾,中国古代素有“旱极而蝗”的说法。古人认为,之所以有旱灾,是因为一种叫做“旱魃(音拔)”的怪物在作怪,而之所以有蝗灾,是因为“蝗神”在显威。所以,当旱灾和蝗灾爆发的时候,百姓们一般会进行“打旱魃”和“拜蝗神”的活动,这种做法显然不会有任何作用,只能等蝗虫把庄稼糟蹋完以后,自己迁徙到别处。
随着经验的增长,古人逐渐开始用一些积极的办法对付蝗虫,比如开元贤相姚崇,面对山东地区的大蝗灾,就破除了迷信,用驱赶、抓捕焚烧,挖坑填埋的方式与蝗虫对抗,效果颇为显著;元朝的时候,人们在继承前代治理蝗灾的基础上,开始思考预防蝗灾的方法:初秋的时候,将藏在田地里的蝗虫卵用锄头刨出来,趁着“秋老虎”的强烈日光将其晒死,此法对于预防蝗灾十分有效;明代,徐光启系统地总结了历代治理蝗灾的方法,并在《农政全书》中设《除蝗疏》专门记载除蝗方法。
清代张集馨《道咸宦海浮沉录》中记载的方法:扑蝗之法,如行军然。以十人为一队,二人持锹挖长壕丈余长,三四尺深,浮土堆在对面,四人在后,二人在旁,齐用长帚轰入沟中。二人在六人之后,用长柄皮掌,将轰不净者扑毙。一员官,领二百人,作二十队,每日可得数十担。蝗入沟中,即将所堆浮土,掀入捶实,何虑不死?其在禾嫁中者,令妇稚在内轰出,或售卖,或换料麦,悉听民便。其在临河乱石中藏匿者,多用石灰水煮之。在峭壁上长帚不及者,用喷筒仰轰。有蝗之地,如非沙板田地,将跳跃者扑毕,雇牛翻耕,将子捡出,蝗子与落花生形同,每甬百枚。蝗子捡尽,再用石滚将地压平,后又用铁钯刨出,无不糜烂。前人成法,俱指平地而言,未曾议及山中。其平地用牛翻耕,用羊数百头来片践踏,顷刻如泥,试行已验。
此为道光十七年(1837),张集馨做山西朔平知府时给上级上的折子。他自己的记载是“月来扑捕甚力”,不过还是有很多虫蛋,让他很焦灼。从中可见,捉到的蝗虫,可以卖钱。实际差不多是以工代赈~
梨树的病虫害应该怎么防治和用药请参考我写的梨树主要病虫害防治历。1、休眠期结合修剪清除病虫枝和有虫芽,清扫落叶落果,刮除主枝干上的老翘皮。以上措施对山楂叶螨、星毛虫、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梨食蚜娥、黄粉虫、黑星病等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树干涂白可防冻害,树干涂白配方:生石灰10份、石硫合剂2份、食盐1份、油脂少许、水30份。2、3月份(芽前)①枝干病害(腐烂病、干腐病、轮纹病):及时刮除病疤后涂腐必清3倍、5%菌毒清水剂50倍或212%843康复剂10倍,每隔30天涂一次,共涂3次。②防止日灼:树干涂白,配方同上。③病虫害(黑斑病、轮纹病、叶螨、介壳虫、黄粉蚜):喷5度石硫合剂。④梨木虱:抓好梨木虱花前越冬成虫及第一代卵的早期防治,可控制全年危害。惊蛰后:树上喷18%阿维菌素5000倍或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两遍,间隔15~20天。3、4月份①梨星毛虫、梨大食心虫、天幕毛虫:花芽膨大期,树上喷25%灭幼脲三号1500倍、20%速灭杀丁乳油、25%功夫菊酯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等2000倍。②梨实蜂:花前,树上喷以上杀虫剂;梨花序分离期,地面喷施25%辛硫磷微胶囊水剂300倍,混土。③梨茎蜂:葛氏梨茎蜂1年发生1代,每年成虫在落花后开始羽化,梨茎蜂两年发生1代,奇数年盛花期开始羽化,比葛氏梨茎蜂早8天。奇数年在梨茎蜂出蛰危害梨树新梢初现期(盛花期),将**双面粘虫板悬挂于15~2m高的2~3年年枝条上,以板面东西向为直。一般每6667m悬挂8块,在梨园内均匀分布即可。葛氏梨茎蜂每年落花后树上喷20%氰戊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④梨二叉蚜:花前,越冬卵全部孵化而又未造成卷叶时喷药防治,全年用药一次即可控制为害。l0%吡虫啉3000倍、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6000倍、25%扑虱蚜可湿性粉2000倍。⑤金龟子:梨树萌芽、展叶期,树下施药树下喷施48%乐斯本500~800倍液,谢花后,树冠喷药,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2000~3000倍,下午至黄昏较好。4、落花后7天①黑星病:40%福星8000~100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75%多菌灵800倍;②黑斑病:800倍农抗120、15%多抗霉素500倍或10%多氧霉素1500倍;③梨木虱:18%阿维菌素5000倍、l0%吡虫啉3000倍加洗涤灵1000倍或加有机硅表面活性剂2000倍。以上药剂喷2遍,间隔15天,注意药剂交替使用。5、5月份①赤星病:在梨树萌芽至展叶后25天内施药,25%三唑酮(粉锈宁)3000~4000倍液;②茶翅蝽:5月下旬陆续进入梨园,人工捕杀或树上喷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③梨茎蜂、葛氏梨茎蜂:及时剪除被害枝梢。④黄粉蚜:l0%吡虫啉3000倍(梨套袋前喷一遍杀虫杀菌剂,可与杀虫剂混用,加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40%福星8000~10000倍)。⑤梨圆蚧:一代若虫孵化盛期(五月中下旬洋槐树花期)及时喷药。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40%速蚧克800倍、速扑蚧杀800倍2或3次,加1000倍洗涤灵或加有机硅表面活性剂2000倍。6、6月份①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等:晴天喷保护剂1:3:240式波尔多液两遍,间隔15~20天。②茶翅蝽:约6月5日在茶翅蝽初孵若虫时期适时防治,5%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③黄粉蚜:6月上旬至下旬为黄粉蚜转果入袋危害盛期,再喷一次l0%吡虫啉3000倍。④山楂叶螨(山楂红蜘蛛):麦收前后是越冬成螨出蛰盛期和第一代卵孵化盛期,防治两遍。防治指标:叶均2头,15%哒螨灵乳油2000~3000倍、5%尼索朗乳油2000倍、25%三唑锡可15%乳油2000倍加有机硅表面活性剂2000倍。7、7月份继续防治梨树病害:晴天喷保护剂1:3:240式波尔多液1~2遍,间隔15~20天。雨季可树上喷施杀菌剂:①黑星病:10%世高5000倍。②黑斑病:15%多抗霉素500倍或50%扑海因1500倍。③轮纹病:75%百菌清800倍。④梨小食心虫防治方法:⑴果实套袋。⑵成虫发生期用梨小性诱剂诱杀成虫,诱杀每50株树挂一诱捕器。⑶测报,测报全园挂3个诱捕器,7月份以前将其挂在桃园,后期挂在梨园。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芯进行测报,方法简单易行,灵敏度高。将市售橡胶头为载体的性诱芯,悬挂在一直径约20厘米的水盆上方,诱芯距水面2厘米,盆内盛清水加少许洗衣粉。然后将水盆诱捕器挂在果园里,距地面15米高。自4月上旬起,每日或隔日记录盆中所诱雄蛾数量,即可统计出蛾(成虫)高峰。一般蛾高峰后1~3日,便是卵盛期的开始,马上安排喷药。⑷在蛾高峰期喷25%灭幼脲1500~2000倍。梨小食心虫昆虫性诱芯中科院动物所有售,或到当地植保站购买。8、8月份8月下旬梨小食心虫仍有1次蛀果高峰,用梨小性诱剂诱杀成虫或用梨小性诱剂测报成虫高峰期后1~3日,喷25%灭幼脲三号1500倍液。
涉及这方面期刊挺多的,你看吧——
《生态学杂志》
《福建农业学报》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辽宁农业科学》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土壤学报》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植物生态学报》
《甘肃农业》
《天津农林科技》
《云南农业教育研究》
《农业新技术》
《浙江农业学报》
《上海农业学报》
《现代农业科学》
《三明农业科技》
《现代农业科技》
《热带农业科学》
《农业科技通讯》
并不是每个期刊上面全是有关病虫害防治研究方面的文章,但是都有涉及。
——中州期刊联盟
害虫的生物防治是利用某些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以防治害虫的方法。如: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以鸟治虫、以其他动物或植物来治虫等。
(1)以虫治虫
利用天敌昆虫来消灭害虫,我国早在公元304年就有广东一种蚂蚁防治柑橘害虫的记载,为世界上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的最早的国家。
A天敌昆虫类型
天敌昆虫又可依其取食方式分为捕食性天敌昆虫和寄生性天敌昆虫。捕食性天敌昆虫,以害虫为食,有的咀嚼吞下,有的吸食,如瓢虫、草蛉、蚂蚁、蜻蜓、步甲、螳螂等。有的在害虫防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瓢虫防治蚧虫和蚜虫;寄生性天敌昆虫,这类昆虫寄生于害虫体内或体外,以其体液和组织为食,使害虫致死。主要包括寄生蜂和寄生蝇。寄生蜂是专门寄生在其他昆虫体内为生的蜂类。是目前生物防治中以虫治虫应用较广、效果显著的天敌。如赤眼蜂防治松毛虫、梨小食心虫等。寄生蝇多寄生在蝶蛾类的幼虫或蛹内,以其体内养料为食,使其死亡。
B天敌昆虫的途径和具体方法
①当地天敌的保护和利用
移放
大量采集其他天敌昆虫,移置于害虫的发源地或必须增加天敌数量的作物栽培地上,或将旧的害虫发生基地上大量发育起来的天敌昆虫收集起来,运送到新的害虫发生基地上去。如河南移瓢治麦蚜、广东移黑蚂蚁治松毛虫。
提高天敌昆虫越冬存活率
天敌昆虫种群,常常由于冬季的不良环境条件而大量减少,提高其越冬存活率,不仅可以增加天敌数量,而且可以提前发挥其对早期严重为害的昆虫的抑制作用。如辽宁保护七星瓢虫越冬控制棉蚜,收到良好的效果。改善天敌昆虫的营养条件如浙江常山县,于林间缺乏松毛虫卵的4~5月,将松毛虫卵分3批人工挂于林间,结果处理区1代松毛虫卵的自然寄生率为对照区的143%。再如美国有人用牛奶制品补充天敌食物,波兰在林区种蜜源植物补充天敌食物,均收到良好效果。
保护天敌
使之免遭化学防治或其他防治措施的损害,选用选择性强或残效期短的杀虫剂,局部施药,饲养害虫保护已寄生的天敌。
②人工大量繁殖释放天敌昆虫
要大量繁殖首先要有合适的、稳定的寄主来源,或有人工半人工饲料,成本低、容易管理。第二,天敌及寄主都能在短期内大量繁殖满足释放之需。第三,在连续的大量繁殖过程中,天敌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寻找寄主能力、抗逆性等)不致有重大不利的改变。如:赤眼蜂,用柞蚕、蓖麻蚕、米蛾等卵可大量饲养,然后田间释放,但要注意蜂种选择及复壮。
③从外地或国外引进天敌昆虫
自1888年美国从澳大利亚引进澳洲瓢虫成功地防治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吹绵介壳虫以来,世界各国近100种害虫或杂草的严重为害,已经完全或大体上为引进的天敌所消灭。但此项工作不能盲目进行,需要有专门人员首先要认真考察需防治害虫的经济价值,掌握其天敌情况,来决定是否引进,从哪里引进,要去当地考察天敌对害虫的控制情况,决定应引进哪种天敌。如检疫,引进后先在室内观察。注意:a是否带有其他有害生物;b和本地天敌的相互关系(能否杂交,杂交后对性能提高还是降低),当一切都符合要求时,还要看能否定居,防治作用如何等。
(2)以菌治虫
以菌治虫,就是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原生动物)防治害虫。以菌治虫具有繁殖快,用量少,不污染环境,与少量农药混用可增效,药效一般较长等优点。但有些病原微生物由于对害虫的致病速度较慢对湿度条件要求较高,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细菌
如苏云金杆菌。无污染、无残毒、稳定性较好,可与农药混用,杀虫范围广,此菌进入昆虫消化道后,很快停止取食,开始麻痹,虫体软化,组织溃烂,从口及肛门流臭液而死。
真菌
目前世界上主要用白僵菌和绿僵菌等防治害虫。白僵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能寄生于200种害虫。白僵菌对害虫的感染主要经过体壁,当空气湿度较大时,病菌孢子极易粘附虫体,遇适宜湿度即发芽侵入。使虫体感病,僵硬而死。菌丝从虫尸伸出,布满于体表。以后产生白色粉状孢子向外扩散。真菌要求湿度70%以上才不被抑制。另对家蚕﹑柞蚕﹑蜜蜂等也要注意。
病毒
对害虫有较严格的专化性,在自然情况下,往往只寄生一种害虫,不存在污染或公害问题。病毒病的显著特点是:虫体感染病毒后几天至十几天食欲减退,行动迟缓,最后爬向高处,腹足抓紧枝梢,尸体下垂,皮肤脆而易破,触之即流出白色或褐色脓液。无臭味,这是与细菌病的显著差别。病毒主要是通过口腔感染。病毒制剂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杀虫剂,但目前还不能大批生产,主要是因病毒不能脱离活体繁殖,不能如细菌、真菌那样用培养基发酵罐生产。
(3)以鸟治虫
利用各种食虫鸟类来防治害虫,各国各地都十分重视,由于人工饲育大量鸟类有困难,各国大都采用一系列保护或招引措施来达到利用目的。大山雀在哺育雏鸟时期,1对成鸟1天喂雏百余次,每天捕捉1000多个幼虫。1只大山雀1昼夜捕食的昆虫等于它自己的体重。生物防治的优点:作用时间长、持久性强,对人畜植物安全,没有污染,不会引起害虫的再猖獗和抗性,对一些害虫的发生有长期的抑制作用。生物防治的缺点:生物防治本身也是生物,所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天敌总是依赖于害虫而生存,天敌的消长总是跟随害虫之后而发生,这使得天敌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受到一定限制。生物防治还受到经济损失水平和经济阈值的影响,通常对林木遭到害虫为害而受到损失容忍程度越大,用生物防治的可能性越大,相反越小,即经济损失水平和经济阈值很低时,很难采用生物防治。
其又名“芫荽”、“胡荽”等,这种植物我们就比较熟悉了,我们在烹饪菜肴的时候,很多情况下都会用得到它。这种植物在我国很早的古籍中已经有过记载了,它是在西汉时期从西域引进的,已经有很长一旦历史了。这篇文章主要来说一下种植的时候遇到病虫该怎么办。
相关病症
相对于虫害,这种植物的“生病”的情况比比较多,这里详细介绍一下各种病害。第一种病害叫做“菌核病”。治疗这种病,首先要要把土进行一下消毒处理。然后,我们要喷洒一千倍的菌核净药剂一次,然后过十天再喷洒一次,大概在立春左右喷第三次。还有就是要注意环境的控制,比如加强通风等等,这些对减少病害都是有良好作用的。
第二种是“叶枯病”,从名字上我们也可以看出是危害它的叶片。这种病一旦发生,蔓延非常快,所以造成的损害也大。叶片感染之后会变成黄褐色,这时候温度一旦太高,就会造成大面积腐烂的现象。对付这种病,我们可以用多菌灵六百倍到八百倍药剂进行防治。还有就是加强管理,比如注意通风、控制浇水量等等。不过,为了从源头上减少这种病的产生,我们可以在播种的时候就将种子进行消毒。
第三种是“根腐病”,威胁其根部的,会使根变成黄褐色,软腐,甚至能一拔就断。这种病多发于10月份,也就是秋末。防治这种病,我们也可以选择多菌灵喷洒,还有就是一定要注意控制湿度,浇水量一定不能太多。
虫害
因为它有特殊的气味,所以危害这种植物的虫子不多,这里只介绍一种吧,就是蚜虫。消灭这种害虫,我们可以选择直接使用药剂。
认识一个工具,
不如解决一个问题。
前不久,李济安创业暨《创业致富快报》自媒体在安徽合肥看到一件来自民间的老古董,非常的新奇特,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一件古代农民防治田间病虫害的工具,极其稀有。我在惊异的同时,脑间忽然生出更大范畴的问题:那么古代农民是怎么防治田间病虫害的呢?
了解之下,
还真有许许多多的方法。
且容李济安创业一一道来,可能有些枯燥,顺便提醒,大家看到最后一个方法,也就是那件老古董,千万别笑。
1、《诗经》是中国最早提到大田害虫的书,其中有句“田祖有神,秉畀炎火”,即是一个灭害的方法:把害虫投到大火中烧死。
2、《吕氏春秋》开始注重科学:“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大意是深耕土地,掌控好种期,可少虫害。
3、秦汉时期,官府配合出台了一条防治病虫害的政策:悬赏捕蝗。老百姓可以拿着捕捉到的蝗虫到官府换取铜钱。
4、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还记录了一个方法:掘沟捕蝗。具体表述为:“蝗虫时至,或飞或集,所集之地,谷草枯索。吏卒部民堑道作坎,榜驱内于堑坎,杷蝗积聚以千斛数。正攻蝗之身”。
5、农书《齐民要术》首次提出作物轮作(以及间作)可以防治病虫害的经验。
6、明清时期出现了昆虫方面的专书,其中以徐光启《除蝗疏》最有价值。治蝗的方法除沿袭前代所掘沟、挖卵、捕杀等外,还利用蝗虫怕色泽和声波的特性,创造出以竹竿飘扬红白布、衣、裙使蝗虫不敢停留以及用枪炮声恐吓的办法。在作物布局上种植蝗虫不食的绿豆、豇豆、大麻、苘麻、芝麻、蕃薯、蚕豆、豌豆、小扁豆以及辛辣、辛臭之气的作物。
7、《沈氏农书》提出了冬天削除草根以防止虫害的方法:“一切损苗之虫生子,每在脚塍地摊之内。冬间削草根,另添新土,亦杀虫护苗之一法也。”
8、《周礼》中记载以“嘉草攻之”,以“莽草薰之”,“以蜃炭攻之”,“以灰洒毒之”,“焚牡菊以灰洒之”等,是中国古代利用药物防治害虫的最早记录。
9、《种艺必用》中记载了用硫磺防治蔬菜害虫的方法。
10、陈甫《农书》中有水稻播种前,洒石灰“渥漉泥中”去螟之害的经验,并认为在种菜时于粪中掺杂石灰,施入田中,“虫不能蚀”。
11、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总结了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区,用砒霜拌种和浙江宁、绍地区用砒蘸稻秧根防治地下害虫的经验。
12、《南方草木状》出现以虫治虫的记载。
13、《汉书宣帝纪》中出现了以鸟治虫的官令。
14、宋《渊海类函》有“蛙能食虫,必应禁捕”的记录,这是以蛙治虫。
15、明代《霍文敏公文集》记载:广东的香山、顺德、番禺、南海、新会、东莞等地,“绵产一虫曰蟛蜞,能食谷之芽,大为农害,惟鸭能啖食焉,故天下之鸭惟广南为盛”。这说的是用鸭子来治虫。
先人智慧,无穷无尽,李济安创业暨《创业致富快报》自媒体难以尽列。
以上林林总总,归纳起来,大致古代农民防治田间病虫害多在农业防治、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三大方面出招。
独这最后一个方法有些趣味,而且斩获多个世界第一。
16、清代康熙年间江西人刘应棠写了部著作叫《梭山农谱》,里面介绍了当地农民防治田间病虫害的一个办法:“田家奋臂举梳,行累累就毙矣。虫当梳者血肉糜梳齿上,稚子持以饲鸡。”这里提到了一个工具:虫梳。以梳子梳篦虫子。可惜的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这个工具虽然年代不长,虽然标有史记,但实物却无见踪迹。
直到2017年(2012年被安徽农业博物馆发现收藏),这种虫梳才重现江湖。大家看,就是这样的。
它竹木材质,已有百多年历史,形似一把梳子,只是更大更长了:长303米,宽054米,重1373公斤。这般尺寸斤两要是男、女用来梳头实属不易。
那它又怎么用来梳虫呢?
需要两个人从两边同时端起一端往前走,像古代女性用篦子梳头除虱子一样,除掉秧苗上的害虫和虫卵。木梳后面还可以加装长形布袋,顺着农作物的长势“梳”过去,将害虫从农作物上清除到布袋里。刘应棠的描述极其传神,“虫当梳者血肉糜梳齿上,稚子持以饲鸡。”――虫子血肉模糊于梳齿上,孩子过来提走去喂鸡了。
看到这里,
不得不为古人如此大手笔的象形创新之法点赞!
这把虫梳一出江湖,迅速斩获多个世界第一。
它填补了中国传统农具史上的一个空白。
它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古代农民治理虫害的大型农具。
它获得了世界纪录认证英国总部颁发的认证书,确认该“虫梳”刷新世界纪录,为世界上最大的木梳。
回到本文题目,为什么李济安创业一再的提出:看到最后,千万别笑呢?
因为现场观摩这把虫梳时,不少围观者窃笑:古代人真是有点笨,搞出这么笨拙的家伙,想想都觉得可笑!
不知道,
到底谁可笑!
感谢将阅读进行到底,您对本文以及平民创业、营销管理方面有任何意见或建议都欢迎与李济安创业暨《创业致富快报》自媒体激烈交锋,商海浩荡,不洞察不洞明,无交手无交情。
病虫害防治简介
本文2023-10-16 18:59:3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8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