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倭名将戚继光,有哪些关于他的的资料记载?
1、戚继光一个英勇的军人不一定同时就是廉洁的抗倭名将,受张居正牵连,这位明朝最耀眼的武将晚景凄凉,一贫如洗,以致连看病吃药的钱都拿不出,最终在贫病交迫中死去。
2、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十余年扫平了为害沿海人民的倭患,又抗击北方蒙古侵犯十余年,不仅保证了边疆百姓们安稳的生活还促进了蒙汉之间的发展。
3、戚继光不仅仅是一名将领,还是杰出的军事家和兵器家,他改造和发明了很多的武器,发明很多的战车、战船,最著名的有戚氏军刀,狼筅,火炮,镋钯,苗刀等,他还在长城上创造了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进可攻退可守的空心敌台。
卢芳:东汉曾被封为代王,他在新莽末年,自称为武帝曾孙刘文伯,联合三水地区羌、胡贵族起兵,后被匈奴单于立为帝。公元40年投降东汉,被封为代王。卢芳是卢氏唯一称帝的人。
卢植:今河北省涿州人,东汉官吏、学者,通古今学,刚毅有大节,常怀济世志,董卓专权用事,议谋废立,众皆唯唯,植独抗论。
卢循:范阳涿县(今属河北)人,东晋大将,为士族出身。
卢辩:范阳涿县(今属河北)人,南北朝时北周大将,北周世宗死时,官至大将军。
卢群:范阳(今北京市)人,唐代兵部郎中,以劲正闻,官至郑滑节度使,卢群为范阳名门望族之一。
卢纶:河中蒲(今山西省永济)人,唐代诗人,所作诗歌多送别酬答之作,少数反映边塞军士生活,为“大历十才子”之一,遗有《卢纶集》。
卢镗:明朝大将。在浙东参与水陆十余战,斩敌千余,成为抗倭名将,名仅次于戚继光、俞大猷。
卢挚:元代文学家。诗文与刘因、姚遂齐名,世称“刘卢”、“姚卢”。
卢仝:范阳人,苦读书,不愿出仕,其诗多反映民间疾苦,好饮茶,为茶歌。
卢鸿:河北省涿州人,唐朝画家,博学,嵩山隐士,拒绝出仕,工籀书,擅山水树石。
卢挚:河北省涿州人,元代文学家,诗文与刘因,姚遂齐名,世称“刘卢”、“姚卢”,官至翰林学士承旨。
卢坤:河北省涿县人,清代著名的政治家,在道光初年历任湖广总督、两广总督等要职,1834年,英军兵舰侵入虎门,被其驱逐。
卢思道:隋代散骑侍郎,隋文帝驾崩,写挽歌八首,时称“八米卢郎”。
卢照邻:幽州范阳人,唐朝诗人。被誉为“初唐四杰”之一,所作诗多忧苦愤激之词,以《长安古意》最为有名。
卢祖皋:浙江省永嘉人,宋代诗人,庆元进士,工乐府,词风朴素,意境清远,有《蒲江集》。
卢象升:江苏省宜兴人,明代抗清名将,清兵三路南下,他孤军奋战,战死沙场。
卢文绍:清朝古籍校勘家。他校正《吕氏春秋》、《白虎通》等古籍三十八种,纠正错误多处。著有《群书拾补》。
卢贤拔:曾被太平天国封为丞相、镇国侯。太平天国早期文献、奏章制度多由他撰定草创;历任北洋军师长。
卢戆章:原名担,字雪樵,感化里古屿保古庄村人。县考名列前茅,府试却落第,从此不人科场。当时,“欧化东渐”,卢戆章参与基督教活动,受西方文化影响尤深。这使他与科举制度进一步决裂。他说“求学期于济世,寻章摘句胡为哉?”同治十三年(1874年),卢戆章往新加坡半工半读,专攻英文。光绪四年(1878年)回到厦门,住在鼓浪屿日光岩下,应英国传教士马约翰的聘请,助译《英华字典》。由于他兼通英语华语,所以中外人士都奉他为师。
卢永祥:原名卢振河,字子嘉。济阳人。皖系军阀。幼时家贫,1890年投军。1895年考入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任淮军队官,后任武卫右军管带、山东武卫右军先锋队右营帮带、北洋二十镇协统。因镇压滦州起义军有功,先后加记名总兵、提督、副都统军衔。历任陆军第六镇第十一协统领、第三镇第五协统领。中华民国成立后,任陆军第十师师长,淞沪护军副使和护军使,会办江苏军务,浙江督军等职。袁世凯称帝后,封一等男爵,袁死后归入皖系。1924年与江苏督军齐燮元因争夺上海,发生“江浙战争”,任浙沪联军总司令。兵败后逃往日本。段祺瑞当政后被任命为江苏宣抚使。曾出资为家乡建小学、印县志等。1933年病死于天津。
卢嘉锡:福建省厦门市人,著名的科学家。他在结晶、新材料的研究中,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卢嘉锡不到40岁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学部委员。1981年荣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俞大猷率军多次击败倭寇,是当时明朝沿海的一方重将,但由于俞大猷在官场上不如戚继光圆滑,所以名声不如后者明显。我们都知道,倭寇曾经在明朝末年,屡次侵犯明朝的沿海区域,对明朝沿海地区的百姓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而明末抗倭的第一大将,就是我们熟知的戚继光将军。不过在当时,还有一位抗倭名将,战绩不在戚继光之下,也就是俞大猷。相比于戚继光,俞大猷似乎声名不显,这是为什么呢?
俞大猷才干过人,武艺不在戚继光之下;征战数年,也有着不菲的战绩。我们都知道,戚继光不仅是一位抗倭名将,还是一位武术名家,他创作的兵书《纪效新书》中,有很多关于战场搏杀的技法,至今仍然很有价值。不过我们不知道的可能是,俞大猷的武艺恐怕更在戚继光之上。据说当年出身军旅的俞大猷曾经走南闯北,讨教天下武功的长短;听说少林的棍棒功夫超绝,俞大猷就上少林山门,请少林武僧指点。谁知道,这件事居然成了“俞大猷踢馆少林”,他一个人就把少林寺所有的武僧打的落花流水,在传统武术界也是很有名的一次事件。作为抗倭将领,俞大猷更是亲自参与了“台州会战”,对倭寇的灭亡有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但由于俞大猷不如戚继光更懂官场处世,他的名声比之戚继光要小了不少。熟悉历史的朋友可能会知道,当时沿海的抗倭将领很多,之所以只有戚继光出名,固然有戚家军战力很强的缘故,但很大程度上也依仗了戚继光和当时的直隶总督胡宗宪关系特别亲近的缘故。戚继光为人圆滑,很擅长在官场上和别人打交道,而俞大猷恰恰相反,“情商”很低。所以比起善于钻营的戚继光,俞大猷更默默无闻了些。
综上所述,俞大猷是明末的一位抗倭名将,在沿海区域立下了赫赫功劳;但由于他不擅长在官场和人打交道,名声不是很大。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明代抗倭名将的故事吧,很多人都知道戚继光,但很少人知道俞大猷,那为什么俞大猷没有戚继光有名呢?
首先是明代重文轻武的政策原因。在重文轻武的传统下,武官的战绩往往取决于庙堂笔墨,武将若想获得晋升,就不得不依附于文官为主的权贵集团,懂得人情世故。年轻的戚继光,心思活络,情商极高。他极为了解官场上,迎来送往背后的门道,因此哪怕他再无奈,他也会在抗倭之余,打点人情世故。俞大猷也许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位大将身上有些君子的自傲,再加他性情耿直,从不肯委曲求全。“
性格的原因,或者说俞大猷情商不高,不会做人,或者说不会讨好上司。年轻的俞大猷总是有满腔的热血等着去挥洒,他想要血战疆场,报效国家。所以由武举会试而当上金门千户的俞大猷,他坐不住了。在这个地方呆了五年之久,却根本没有上战场的机会。热血未冷的俞大猷,怀着自己的信念给自己的上司写了两封信。一封《上佥宪伍山陈公条陈用兵二弊二便书》,一封是《又呈画处官澳三策》。他的请求并没有得到上司的认同,反而觉得官威受损,因此俞大猷被杖责免职。这样的情况不是第一例,而是伴随着俞大猷在官场的一生。所以俞大猷并不得上司喜爱,没有戚继光会做人。
俞大猷是明代抗倭名将,与戚继光合称为俞龙戚虎,其地位犹在戚继光之上。俞大猷是抗倭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真正的武术大师,之所以加真正二字,是因为俞大猷的武术是历经战阵洗练的杀人技法,而不是花拳绣腿的江湖把式。这个真正的武术大师除了抗倭的历史功绩之外,还有一个贡献不被世人知晓,那就是打“假武术”,传“真功夫”,甚至称俞大猷为历史上武术打假第一人也不为过,他打假的对象就是久负盛名的少林寺。
戚继光在自己的著作里说,俞大猷曾给他演示过棍法。从他关于这一节的前后记载来看,他们俩应该是动过手的。原因之一,是我之前说的,武道不是靠嘴说能分高下的。这两位中国史上军阵武道的宗师巨擘,最重的就是实战,见面讨论武艺岂能只说不练。其二,就是戚继光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信息了。
戚继光的武道,从他的著作来看,极为讲究先手,无论拳法刀法枪法,只要被他得了势,对手基本只有败亡一途,因此胜负存亡往往只在一两手之间。这也很符合他所精研的均为军阵武道这一特点。战场上刀枪如林扑面而来,生死存亡只在呼吸之间,那里有可能让人你来我往从容打个几十回合的。
根据戚继光说,俞大猷的棍法,其妙者只在得手之后一拿一戳,其后之势犹如圆石转于万仞之山,再无住歇。以此观之,俞大猷的棍法极为凶猛,且也是讲究的抢先手,一旦被他得了先手压制住,其后攻势便如巨石下山滚滚而来,势不可挡。
戚、俞两人的武道心法不谋而合,和他们都是极究军阵武道有关,可说是万流归宗。之后戚继光又道,俞老总的技艺胜我几倍,和他放对,一旦失势,便无再复之势。即使有扳回的机会,但面对武道宗师,一败则终是永不可返矣。其实不单是棍法,枪法和其他各色武艺,都是一个道理,我以此法教习军中长枪,效果非常显著,“极妙极妙”。
戚继光说俞大猷技艺胜我几倍,这有可能是谦虚和推崇之语,但从此后的记载看,很可能最后的结果确实是他败了,且在失了先手后,曾一度找到机会反攻,试图扳回局面,但终于不果。另外,从他说的话里,很可能两人比试的是棍法,所以他才说其实长枪和其他武艺也是一个道理。之后戚继光将从俞大猷的棍法里吸取的优点,融合进了他在军中推广的枪法,效果很好。不知道戚继光如果用长枪和俞大猷的棍打,又是谁更厉害些呢?
点击关注评论吧
抗倭名将戚继光,有哪些关于他的的资料记载?
本文2023-10-16 19:02:3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8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