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安神清鸣方治疗耳鸣效果好是真的吗?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2收藏

有人说安神清鸣方治疗耳鸣效果好是真的吗?,第1张

是真的

《安神清鸣方》是从中医理论的基础中演变而来,历代名医大家对此方有高度评价,《东垣先生试效方》 (金元·李果著)、《证治准绳》 (明·王肯堂著)、《汤头歌诀》 (清·汪昂著)……多部医学典籍均明确记载了此方,清耳明目之功效卓著。

《安神清鸣方》有着百余年的历史,方子更是经过几朝几代,无数名医精心完善而得。专家组认为,耳聋耳鸣必须先安神,后医耳,很多的耳聋耳鸣患者应该都可以感觉到,如果休息好了之后,耳聋耳鸣会轻微的减轻,所以安神是第一步;医耳主肾为第二步;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中的精气有着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功能,促进着脏腑的功能,肾中精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有着滋润,濡养等作用,若肾的阴阳失调,即出现耳鸣,眩晕,神疲乏力,听力下降,宫寒不孕等症状。同时肾生髓主骨,肾中精气充盈,则可以很好的使人体的到充养,肾中精气亏虚则会出现头晕,耳鸣,健忘,思维迟钝,骨脆,听力下降等症,总的来说,医治耳聋耳鸣应以肾为主。

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生于1180年,卒于1251年。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据《元史》记载“杲幼岁好医药,时易人张元素以医名燕赵间,杲捐千金从之学”。

基本介绍 本名 :李杲  别称 :李东垣 字号 : 明之 

东垣老人 所处时代 : 金 出生时间 :1180年 去世时间 :1251年 主要作品 :《内外伤辨惑论》 主要成就 :“脾胃学说”的创始人 擅长 :调治脾土 人物简介,主要经历,著作,学术内容,临床套用,人物评价,后世影响, 人物简介 李杲,字明之,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卒于元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他家世代居住在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因真定汉初称为东垣国,所以李杲晚年自号东垣老人,学医于张元素,尽得其传而又独有发挥,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脾胃内伤学说。是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主要经历 李杲自幼天赋聪颖,沉稳安静,喜爱读书。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父辈们也都是崇文好读之人,与当时的名流雅士有密切的交往。他家是当地的豪门望族,富有钱财,李杲虽生在富贵人家但生活严谨,行为敦厚,令人敬重。李杲二十岁时,母亲王氏患病卧床不起,后因众医杂治而死,李杲痛悔自己不懂医而痛失生母,于是立志学医。当时易水的张元素是燕赵一带的名医,李杲求医心切,不惜离乡四百余里,捐千金拜其为师。凭着他扎实深厚的文学功底,经过数年的刻苦学习,李杲“尽得其学,益加阐发”,名声超出老师,成为一代医家大宗。病人来看病,他总是先诊脉,辨明脉象,而后进行诊断,告诉病人他们患得是什么症,然后从医经里引出经文,加以分析对照,证明自己的诊断与医经的论述完全一致,直到把病人说得心服口服了,才拿起笔处方。经过多年临证,李杲的医技日益精湛,各科疾病均能诊治,当时的人都把他当作神医来看待。 著作 李杲虽非易水学派之起始人,然因在老师张元素的影响下,颇多创见,著述甚丰,故在易水学派中,影响较大。其著述有:《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活法机要》等。另有《伤寒会要》、《保婴集》、《伤寒治法举要》、《东垣心要》、《万愈方》、《医学辨论》、《用药珍珠囊》、《五经活法机要》、《疮疡论》、《医方便儒》、《药性赋》等,有些已亡,有的系依托之作,故真伪尚待考。 李杲医书,唯《内外伤辨惑论》,为其生前手定。余皆由门人校定。或据其有关资料所整理。 学术内容 李氏认为脾胃为元气之本,是人身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突出强调了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他说:“夫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数者,皆饮食入胃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也。”意思是说,元气虽然来源于先天,但又依赖于后天水谷之气的不断补充,才能保持元气的不断充盛,生命不竭。从而进一步深入认识到脾胃之气与元气的关系,认为胃气是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人身之气的来源不外两端,或来源于先天父母,或来源于后天水谷。而人生之后,气的先天来源已经终止,其唯一来源则在于后天脾胃。可见,脾胃之气充盛,化生有源,则元气随之得到补充亦充盛;若脾胃气衰,则元气得不到充养而随之衰退。基于以上观点,李杲诊断内伤虚损病证,多从脾胃入手,强调以调治脾土为中心。 李氏认为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精气的输布依赖于脾气之升,湿浊的排出依赖于胃气之降。这样,李氏对脾胃升降作用的认识,从单纯对消化的作用扩展为对精气代谢的作用。人身精气的转输升降,依赖于脾胃的升降来完成。脾胃的升降作用对人体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如果脾胃的升降失常,将会出现多种病证,“或下泄而久不能生,是有秋冬而没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久升而不降,亦病焉。”这里,李氏将内伤病归纳为两种病变,一种是升发不及而沉降太过;另一种是久升而不降,而其根本原因均在于脾胃的升降失常。这样,脾胃升降失常则成为内伤病的主要病机之一。对待升降问题,李杲又十分重视生长与升发的一面。因为人的健康,生机的活跃,生命的健壮,主要是正气充足的原因。保护正气,必须重视脾胃之气的升发作用。李氏认为,只要元气充足,则百病不生,而元气虚损,多因脾胃之气不升而致。 临床套用 李东垣脾胃论的核心是:“脾胃内伤,百病由生。”这与《内经》中讲到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论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十分强调胃气的作用。同时,他还将内科疾病系统地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这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于内伤疾病,他认为以脾胃内伤最为常见,其原因有三:一为饮食不节;二为劳逸过度;三为精神 。另外,脾胃属土居中,与其他四脏关系密切,不论哪脏受邪或劳损内伤,都会伤及脾胃。同时,各脏器的疾病也都可以通过脾胃来调和濡养、协调解决。但他绝对不主张使用温热峻补的药物,而是提倡按四时的规律,对实性的病邪采取汗、吐、下的不同治法。他还十分强调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强调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不可犯虚虚实实的错误,这样就使得他的理论更加完善,并与张子和攻中求补,攻中兼补的方法不谋而合了。 李氏重视脾胃,探讨脾胃内伤病的病因病机,强调了脾胃气虚,元气不足,阴火内盛,升降失常是产生多种内伤病症的病机。因此,在治疗时,李氏将补脾胃,升清阳,泻阴火,调整升降失常作为其治疗大法。补中益气汤是他创立的名方之一,也是其遣药制方的代表。全方由人参、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炙甘草组成。在用药上有三个特点,其一,人参、黄芪、白术等补脾胃之气,以助肺气固皮毛;其二,用升麻、柴胡,引清气上升,助长脾气升发之力;其三,用炙甘草既可补中又可泻火热,以防止阴火炽盛耗伤正气。其中益气升阳为主,泻火为辅,适用于以气虚清阳不升为主者。若阴火炽盛之象较为明显,李杲又补充说:“少加黄柏以救肾水,能泻阴中之伏火。如烦犹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 对于苦寒泻火,或解表散火诸法,李杲有时也不放弃,甚至单独套用。但其套用是十分慎重的,认为不可久用,因为寒凉大过,可以耗损阳气。而苦寒太过,更易于伤胃,可导致脾胃更虚。而且非阴火炽盛时,不可选用。其选用泻火之法的目的,是用泻火之品将炽盛的阴火清降,以防止过炽的火热损伤元气,具有保护照顾元气的作用。选用泻火之品使浊阴下降,又有利于脾胃之气的升发。当然,选用时—般应适当加入益气和中之品,使人身正气有所补充。李杲在治疗时围绕益气升阳泻火三个方面遣药制方,但具体选用时又根据不同临床表现有所侧重,其目的却是为了保护和恢复元气,使之充盛,体现了其脾胃为元气之本,元气为健康之本的指导思想。 人物评价 李杲对脾胃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诸方面,形成了个人独成一家的系统理论,故而后世称其为“补土派”。由于其学说来源于实践,具有重要的临床念义,故后世宗其说者大有人在。传其学者,不仅有其门人王好古与罗天益,明代以后私淑者更多,如薛立斋、张景岳、李中梓、叶天士等人,都宗其说,而又各有发展。这充分体现了李杲的学术思想在历史上的地位。 后世影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医家之门户分于金元”。河间学派和易水学派为中国医学史上承前启后影响最大的两大学派,李杲为易水学派的中流砥柱,他学医于张元素但对后世的影响可谓在元素之上。朱丹溪虽为河间学派的三传弟子,但其学说在某些方面也受李杲学说某些启示。明代以后,薛立斋、张景岳、李中梓、叶天士等医家都曾对李杲的学说敬仰、研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自成一家。此外,龚廷贤、龚居中、张志聪等均受李杲学说很大影响。尽管李氏学说的继承者们己经明确,医学史上仍不失为划时代的一个里程碑,作为一名伟大的医学家,他将永远名垂史册。

和中丸--《丹溪心法》卷二

处方白术72克,厚朴60克, 陈皮48克,半夏(泡)30克,槟榔15克,枳实15克,甘草12克,木香6克。

制法上药用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治下痢,泄泻,气滞湿阻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温水送下,空腹服。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

和中丸--《医学心悟》卷三

处方白术(陈土炒)120克,扁豆(炒)90克,茯苓45克,枳实(面炒)60克,陈皮90克,神曲(炒黑)、麦芽(炒)、山楂(炒)、香附(姜汁炒)各60克,砂仁45克,半夏(姜汁炒)30克,丹参(酒蒸)60克,五谷虫(酒拌,炒焦**)90克。

制法荷叶1叶,煎水迭为丸。

功能主治治鼓胀,痞积。

用法用量每日上午、下午开水送服6克。若寒气盛,加干姜、吴萸、肉桂;若湿热盛,加黄连、连翘;若大便闭结,先用三黄枳术丸下之,随用本方渐磨之;若兼瘀血,加厚朴、赤芍;若脾气虚弱,用六君子汤吞服此丸,或以补中益气汤送下。

摘录《医学心悟》卷三

和中丸--《幼科直言》卷四

处方厚朴1两(炒),白芍1两(酒炒),苍术1两(土炒),广木香3钱,陈皮1两,砂仁3钱(去壳),青皮5钱,真神曲1两(炒),甘草5钱。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食伤脾胃,有似疳痞之症,腹痛呕吐泄泻,或吐虫食,或受冷气冷物。

用法用量每服1丸,淡姜汤化下。

摘录《幼科直言》卷四

和中丸--《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十便良方》

处方良姜4两,乌梅肉1两,白茯苓1两,甘草1两,苍术1两,干姜半两,神曲半两,小麦蘖半两,茴香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寒气积聚,饮食减少,肢体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1粒,以米汤嚼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十便良方》

和中丸--《青囊秘传》

处方台白术2两,云茯苓2两,生甘草5钱,奎白芍2两,制首乌2两,银柴胡2两,知母2两,淮山药2两,地骨皮2两,使君子2两,生香附2两,木香1两5钱,川朴2两,陈广皮2两,油青皮2两,南楂肉2两,花粉2两,枳实2两,莱菔子2两,缩砂仁1两5钱,淡黄芩4两,柴胡4两5钱,木通2两,车前子2两,台乌药2两,泽泻2两。

制法上药各炒,共为细末,用瓷瓶收贮,每于用时即将饴糖打糊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和中理气,消痰祛湿。

用法用量老年及小儿服1丸,多则2丸,饭后服。夏月,加香薷2两、六一散2两。

摘录《青囊秘传》

和中丸--《摄生众妙方》卷五

处方鸡腿白术(去芦)4两,山楂2两,白芍药(炒)1两,黄连(姜汁炒)5钱,陈皮(淡盐汤煮干)1两,山药2两,香附子5钱。

制法上为细末,神曲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脾胃病。

用法用量饭后白滚水送下。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五

和中丸--《御药院方》卷三

处方藿香叶1两,人参1两,陈皮1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白术2两,白茯苓(去皮)2两,半夏2两(汤洗,生姜汁浸),巴豆2钱半(与陈皮同炒焦,不用巴豆)。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中顺气,升降阴阳,消痰止呕,长肌退困,美进饮食。主治脾胃怯弱,阴阳不和,三焦气涩,心腹痞闷,呕逆痰甚,头目不清,困倦少力,饮食减少,肌体瘦瘁,肢节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煎生姜汤送下。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和中丸--《脾胃论》卷下

处方人参1钱,干生姜1钱,橘红1钱,干木瓜2钱,炙甘草3钱。

制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胃进食,理气消痰。去湿滞,厚肠胃,调和脾胃,补益中气。主治脾虚胃弱,纳少脘痞,干呕吞酸,或肿满。服寒药脾胃虚弱。久病虚弱,厌厌不能食。鼓证肿满初起,或因郁而成者。胃弱痞积,脾胃病纳少化迟。

用法用量《医学六要》有白术。

各家论述《脾胃论注释》:方中人参补气,又用橘红利气,则补而不滞,利而不耗;重用炙甘草配干生姜,辛甘阳药有温脾助运的功用;配木瓜酸以敛阴,有养胃生津的效力。蒸饼为丸,有养脾胃消食化滞的作用。

摘录《脾胃论》卷下

和中丸--《东垣试效方》卷一

处方干姜2钱,干生木瓜3钱,炙甘草2钱,陈皮4钱,人参2钱,白术3钱,益智仁2钱。

制法上为末,用汤浸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胃进食。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前温水送下。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一

和中丸--《痘疹一贯》卷六

处方青皮3两,苍术2两5钱(米泔水炒),山楂(净肉)2两,枳实2两(麸炒),香附米2两(炒),陈皮2两,神曲2两(炒),厚朴2两(姜炒),甘草4两(生)。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停滞,胸膈饱闷。

用法用量大人2钱重1丸,小人1钱或5分重1丸。寒则生姜汤化下;火则灯心汤化下;常服滚白水化服。

摘录《痘疹一贯》卷六

和中丸--《宣明论》卷四

处方牵牛1两,官桂1分,大黄半两,红皮半两,黄芩半两,茴香半两,木香1分,滑石2两。

制法上为末,滴水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宽膈美食,消痰止逆。主治一切风壅,口燥舌干,咽嗌不利,胸胁痞满,心腹痛闷,小便赤涩,大便结滞,风气拂郁,头目昏眩,筋脉拘急,肢体疼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生姜汤送下,温水亦得,1日3次。

摘录《宣明论》卷四

和中丸--《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干姜(炮)3两,甘草(炙)1两,木香1两,茴香子(炒)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沉香半两(炙),藿香叶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炊饼和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宽中脘。主治脾胃冷热气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汤送下,食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五

和中丸--《片玉心书》卷四

处方黄连(炒)5钱半,陈皮5钱半,泽泻2钱,车前子2钱,白茯苓2钱,山药2钱,白术2钱,木香2钱,石莲肉2钱,肉豆蔻(面包,火煨)2钱,干姜(炒)2钱,人参2钱。

制法共为末,醋糊丸。

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

用法用量陈米饮送下。如脱肛者,升麻汤送下。

摘录《片玉心书》卷四

和中丸--《慎斋遗书》卷五

处方广皮4两,白术3两,肉桂3钱,薏苡仁2两,川椒3钱,泽泻1两,白茯苓2两,砂仁2两,车前子1两,炮姜5钱。

制法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和中。

摘录《慎斋遗书》卷五

和中丸--《普济方》卷一六八

处方木香1两,沉香1两,白豆蔻1两,砂仁1两,槟榔1两,枳实(去瓤)1两,蓬术(去皮)1两,当归(酒浸)1两,木通(去皮)1两,黄芩(去腐)1两,黄连1两,大黄4两,郁李仁(去皮)1两,猪牙皂角半两。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气,益肾水,消肠胃中积滞,调三焦气,开胸膈痞满,润大便,清小便,进美饮食。主心腹闷痛,筋脉拘急,肢体闷倦。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后茶清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八

和中丸--《杏苑》卷六

处方白术5钱,白芍药3钱,缩砂仁3钱,半夏3钱,桃仁2钱,黄连2钱,神曲2钱,橘皮2钱,当归3钱,僵蚕1钱,人参1钱,甘草(炙)1钱。

制法上为末,蒸饼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

摘录《杏苑》卷六

和中丸--《玉案》卷三

处方苍术(米泔浸,炒)4两,橘红(姜汁拌,晒)4两,黄芩4两(酒炒),半夏(姜矾制)3两,香附3两(醋炒)。

制法上为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湿痰症。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滚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三

和中丸--《玉案》卷六

处方陈皮1两5钱,厚朴1两5钱,枳壳1两5钱,麦芽1两5钱,山楂肉1两5钱,白茯苓1两,白术1两,神曲3两。

制法上为末,神曲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痘后,伤食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滚白汤送下。

摘录《玉案》卷六

和中丸--《少林寺伤科秘方》

处方当归(酒洗)1两,桃仁(去皮)1两,香附(童便炒)1两,莪术(醋炒)5钱,三棱(醋炒)5钱,赤芍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圆明膏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6 《东垣试效方》卷五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圆明膏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66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圆明膏 1 拼音

yuán míng gāo

2 处方

诃子皮(湿纸裹煨)甘草各6克 当归身9克 柴胡 生地黄 麻黄(去节,捣开)黄连各15克

3 功能主治

收睛明目。治劳心过度,饮食失节,目生内障及瞳子散大。

4 圆明膏的用法用量

上七味,先以水400毫升,煎麻黄至200毫升 掠去沫,外六味各哎咀如豆大,筛去末,入在内同熬,滴水中不散为度,入熟蜜少许,再熬,勤点眼。

5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上

6 《东垣试效方》卷五 61 方名

圆明膏

62 组成

柴胡5钱,麻黄(微捣)5钱(去节),当归身3钱,生地黄半两,黄连5钱,甘草2钱,诃子皮2钱(湿纸裹,煨)。

63 主治

劳心过度、饮食失节而致内障生翳,及瞳子散大。

64 圆明膏的用法用量

如常点之。

65 制备方法

先以水2碗,熬麻黄至1碗,掠去沫,外6味各(口父)咀,如豆大,筛去末,称毕,入在内同熬,滴入水中不散,入去沫,蜜少许再熬动。

66 各家论述

①《医方集解》:此足少阳、厥阴药也。柴胡、麻黄发散表邪,当归、生地和肝养血,黄连清肝火,甘草和中州,瞳子散大,故加诃子以收之也。②《医林纂要》:障翳自内,火妄血枯,内枯而瞳散,外浊而翳生。故君生地而协以归、连、甘草,以治内也;翳成于外矣,散以柴胡、麻黄,自内而拔之于外;目阴欲尽,诃子皮以敛之。

古籍中的圆明膏 《医学纲目》:[卷之十三·肝胆部目疾门]外障(在睛外遮暗)

,入荆芥水二匙,入蜜少许,再煎令匀,点之神效。圆明膏治内障生翳,及瞳子散大,皆劳心过度,饮食失节。

《此事难知》:[卷下]论史副使病证

致新之意少加消导药于益气汤中。庶有渐缓之期也。圆明膏太医王教授传槐英(半斤河水四斤浸二宿熬槐英取汁

《普济方》:[卷七十九眼目门]内障眼

《东垣试效方》里说:如实痞,大便秘者,厚朴,枳实主之,如虚痞,大便利者,芍药,陈皮治之。如饮食所伤而为痞满者,常内消导。仲景立泻民汤数方,皆用黄连泻心下之土邪,其效如响应桴。

在李东垣的笔下,治心下痞比较重视黄连,而我们在半夏泻心汤原方分析里面,黄连的剂量是比较小的,而在李东垣的方子里面,黄连的用量相对比较大,但是,他把黄连的剂量调大了以后,又把别的理中焦的调进去。

李中垣在《医学全书》面有两张方子,一张叫中满分消丸,一张叫中满分消汤。

中满治法,当开鬼门,洁净府。开鬼门者,谓发汗也;洁净府者,利小便敢。中满者,泻之于内。谓脾胃有病,当令上下分消其湿,下焦如渎,气血自然分化,不待泄滓秽。如或大实大满,大小便不利,从权以寒热药下之。

李东垣说中满的治法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开鬼门,一种是洁净府。开鬼门就是发汗,洁净府就是利小便。如果是大实大满,大小便不利,以寒热药下之。他说的下之,不是阳明热的那种下,而是用泻心汤的寒热药下之,于是,他出了两张方子。

或伤酒湿而及味厚之物,膏梁之人,或食已便卧,使湿热之气不得施化,致令腹胀满,此胀亦是热胀。治热胀,分消丸主之。

中满分消丸,治中满热胀,鼓胀,气胀,水胀,此非寒胀类。

李东垣把中满腹胀分为寒热两类,中满分消丸治疗的是湿热壅阻引起来的热胀,实际上他说的就是湿热类。

白术,人参,炙甘草,猪苓,姜黄(各一钱),白茯苓,干生姜,砂仁(各二钱),泽泻,橘皮(各三钱),知母(炒四钱),黄芩(去腐炒夏用一两二钱),黄连(净炒),半夏,枳实(炒各五钱),厚朴(姜制一两)。

我们来分析这张方子,里面有人参,甘草,干姜,黄芩,黄连,半夏,这是 半夏泻心汤 去了大枣。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这是 二陈汤 。枳实,厚朴,这是 枳实厚朴汤 。白术、厚朴、橘皮、甘草,这是 平胃散 。人参、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 、半夏,这是 六君子汤 。枳实和白术,这是 枳术汤 。白术,猪苓,茯苓,泽泻,这是 四苓散 。

以半夏泻心汤为主去了大枣合用了二陈汤,合用枳实厚朴汤,合用了枳术汤,合用平胃散,合用了六君子汤,合用了术术汤,合用了四苓散,这样几个方子合成了一个中满分消丸。但是,还是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等于李东垣加了化痰的,利水的,导滞的,运脾的。

清代医家汪昂在《医方集解》里面对这张方子的解读:

此方乃合六君,四苓,泻心,二陈,平胃而为一方者,但分两有多寡,则所治有主客之异矣。

却咸味,断妄想,无有不安,医者急于取效,病者苦于胀满,喜行利药以求通快,不知宽得一日半日,其胀愈甚,而病邪甚矣,元气伤矣。

却咸味,断妄想,这个是在肾病科里有这个禁忌,李东垣在这里差不多就是治疗我们当今的以肾病为主。

治疗肾脏病,用半夏泻心汤为主方进行加减。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安神丸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中药制剂手册》方之安神丸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兰室秘藏·杂病门》方之安神丸 61 安神丸的别名 62 处方 63 制法 64 功能主治 65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66 方解 67 附注 68 摘录 7 《慎斋遗书》卷九方之安神丸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采艾编翼》卷二方之安神丸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85 摘录 9 《万病回春》卷四方之安神丸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95 使用注意 96 摘录 10 《直指小儿》卷二方之安神丸 101 处方 102 制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105 摘录 11 《何氏济生论》卷五方之安神丸 111 处方 112 制法 113 功能主治 11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115 摘录 12 《麻疹阐注》卷三方之安神丸 121 处方 122 制法 123 功能主治 12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125 摘录 13 《仙拈集》卷二方之安神丸 131 处方 132 制法 133 功能主治 13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135 摘录 14 《活人方》卷一方之安神丸 141 处方 142 制法 143 功能主治 14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145 摘录 15 《诚书》卷八方之安神丸 151 处方 152 制法 153 功能主治 15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155 摘录 16 《医部全录》卷四三○引《幼科全书》方之安神丸 161 处方 162 制法 163 功能主治 16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165 摘录 17 《片玉痘疹》卷十二方之安神丸 171 处方 172 制法 173 功能主治 17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175 摘录 18 《惠直堂方》卷二方之安神丸 181 处方 182 制法 183 功能主治 18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185 摘录 19 《幼科释谜》卷六方之安神丸 191 安神丸的别名 192 处方 193 制法 194 功能主治 195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196 摘录 20 《医学正印》卷上方之安神丸 201 处方 202 制法 203 功能主治 20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205 使用注意 206 摘录 21 《幼幼新书》卷七引《谭氏殊圣》方之安神丸 211 处方 212 制法 213 功能主治 21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215 摘录 22 《育婴秘诀》卷二方之安神丸 221 处方 222 制法 223 功能主治 22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225 摘录 23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方之安神丸 231 安神丸的别名 232 处方 233 制法 234 功能主治 235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236 摘录 24 《婴童百问》卷二方之安神丸 241 处方 242 制法 243 功能主治 24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245 摘录 25 《保婴金镜》引《秘旨》方之安神丸 251 处方 252 制法 253 功能主治 25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255 摘录 2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之安神丸 261 处方 262 制法 263 功能主治 26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265 摘录 27 《痘疹全书》卷下方之安神丸 271 处方 272 制法 273 功能主治 27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275 摘录 28 《疮疡经验全书》卷十三方之安神丸 281 处方 282 制法 283 功能主治 28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285 摘录 29 《奇效良方》卷十七方之安神丸 291 处方 292 制法 293 功能主治 29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295 摘录 30 《博济》卷四方之安神丸 301 处方 302 制法 303 功能主治 30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305 摘录 31 《魏氏家藏方》卷十方之安神丸 311 处方 312 制法 313 功能主治 31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315 摘录 32 藏药部颁标准 321 拼音名 322 英文名 323 标准编号 324 处方 325 制法 326 性状 327 检查 328 功能与主治 329 用法与用量 3210 规格 3211 贮藏 33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安神丸 安神丸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ān shén wán

2 英文参考

Anshen Wa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Mind Tranquilizing Pill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安神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八首。

4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安神丸 41 处方

马牙硝、茯苓、麦门冬、山药、寒水石、甘草各五钱,朱砂一两,冰片一字[1]。

马牙消5钱,白茯苓5钱,麦门冬5钱,干山药5钱,甘草5钱,寒水石(研)5钱,龙脑1字(研),朱砂1两(研)。

42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1]。

43 功能主治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方之安神丸功能清心安神[1]。治面黄烦赤,身壮热,及心虚肝热,神思恍惚[1]。

补心,定惊,泻火。主小儿心虚肝热,面黄颊赤,身热,神志恍惚,惊风,惊啼,因惊吐奶。

4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丸,沙糖水送下[1]。

每服半丸,以沙糖水化下,不拘时候。

45 摘录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5 《中药制剂手册》方之安神丸 51 处方

合欢花、女贞子各500g,生地黄、玄参各250g,合欢皮、夜交藤各1000g,丹参1500g,桑椹子1200g[1]。

合欢花16两,土地黄8两,玄参8两,女贞子16两,合欢皮32两,丹参48两,夜交藤32两,桑椹子40两。

52 制法

先将前四味轧为细粉和匀,再将后四味水煎浓缩成膏,后入药粉泛制成丸,以胭脂红包糖衣[1]。

取合欢花至女贞子四味,共轧碎或捣烂,干燥后再轧为细粉;取合欢皮至桑椹子四味,用煮提法提取二次,得浓缩稠膏约38两。混合、制丸、挂衣,每两约200粒。

53 功能主治

《中药制剂手册》方之安神丸功能养心安神[1]。主治心神不安,头晕烦躁,失眠多梦等症[1]。

养心安神。主神经衰弱,头晕烦躁,失眠多梦。

5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十五至二十粒,日三次[1]。

每服1520粒,日3次,温开水送服。

55 摘录

《中药制剂手册》

6 《兰室秘藏·杂病门》方之安神丸 61 安神丸的别名

朱砂安神丸(《东垣试效方》卷一)[1]、黄连安神丸(《保婴撮要》卷十三)[2]、安神丸[2]。

62 处方

朱砂(另研水飞为衣)五钱,甘草五钱五分,黄连(酒洗)六钱,当归二钱五分,生地黄一钱五分[2]。

黄连45克(酒洗)朱砂3克(水飞)酒生地黄 酒当归身 炙甘草各15克

63 制法

除朱砂外,余药为末,汤浸蒸饼为丸,黍米大,朱砂为衣[2]。

上药除朱砂水飞外,余四味捣为细末,同和匀,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

64 功能主治

功能镇心安神,清热养血[2]。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而致的心神不安,怔忡失眠,胸中烦热,夜睡多梦,舌红,脉细数[2]。近代常用于神经衰弱、精神抑郁症、心动过速等心火偏亢者[2]。

镇心安神,清热养血。心神烦乱,怔忡,兀兀欲吐,胸中气乱而热,有似懊侬之状,失眠多梦。现用于神经衰弱之失眠、健忘、心悸,精神抑郁症之神思恍惚,属心火偏盛者。

65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十五至二十丸,食后津唾咽下,或温水、凉水少许送下[2]。

每服15丸,食后津唾咽下。

66 方解

方中朱砂微寒重镇,既能安心神,又能清心火;黄连苦寒清心,除烦以安神;当归、生地黄养血滋阴,补其被灼之阴血;甘草和中调药。诸药合用,则火得清而神自安[2]。

方中朱砂重镇安神,黄连清心除烦为君;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为臣;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以奏清心安神,滋阴养血之效。

67 附注

《症因脉治》一方无炙甘草,一方有麦门冬[2]。

68 摘录

《兰室秘藏·杂病门》

7 《慎斋遗书》卷九方之安神丸 71 处方

龙骨30克 诃子肉7枚 砂仁15克

72 制法

上药为末,面糊丸,朱砂30克为衣。

73 功能主治

《慎斋遗书》卷九方之安神丸主治虚劳白*,小便不止,精气不固。

7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3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大便秘者,葱白汤下。

75 摘录

《慎斋遗书》卷九

8 《采艾编翼》卷二方之安神丸 81 处方

龙脑 麝香各09克 朱砂 牙消各09克 牛黄15克 人参 犀角各3克 茯苓9克 地骨皮 甘草 麦冬各6克

82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金箔为衣。

83 功能主治

《采艾编翼》卷二方之安神丸主治癫痫。

8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盐汤下。

85 摘录

《采艾编翼》卷二

9 《万病回春》卷四方之安神丸 91 处方

当归(酒洗)1两,人参(去芦)1两,茯苓(去皮)1两,酸枣仁(炒)1两,生地黄(酒洗)1两,黄连(酒炒)1两,陈皮(去白)1两,南星(姜制)1两,天竺黄5钱,牛黄2钱,珍珠2钱,琥珀2钱。

92 制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5钱为衣。

93 功能主治

《万病回春》卷四方之安神丸功在镇心安神。主癫痫惊狂属痰火者。

9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金匮翼》有雄黄。

95 使用注意

忌母猪肉,牛、羊、犬、马等肉,胡椒、葱、蒜。

96 摘录

《万病回春》卷四

10 《直指小儿》卷二方之安神丸 101 处方

生犀末、人参、茯苓、菖蒲、朱砂、雄黄各等分。

102 制法

上为末,研桃仁膏为丸,如麻子大。

103 功能主治

《直指小儿》卷二方之安神丸主治客忤;惊啼,客热。

10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丸,紫苏汤送下。

105 摘录

《直指小儿》卷二

11 《何氏济生论》卷五方之安神丸 111 处方

茯苓2两,茯神2两,白术2两,甘草5钱,山药2两,寒水石2两,朱砂8钱。

112 制法

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113 功能主治

《何氏济生论》卷五方之安神丸主治惊恐。

11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临卧灯心、淡竹叶汤送下。

115 摘录

《何氏济生论》卷五

12 《麻疹阐注》卷三方之安神丸 121 处方

黄连1钱,当归1钱,茯神1钱,石菖蒲1钱,全蝎7只(酒洗)。

122 制法

上为末,捣猪心血为丸,朱砂为衣。

123 功能主治

《麻疹阐注》卷三方之安神丸主治麻后壮热搐掣。

12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灯心汤送下。

125 摘录

《麻疹阐注》卷三

13 《仙拈集》卷二方之安神丸 131 处方

辰砂5分,当归5钱。

132 制法

以猪心血为丸。

133 功能主治

《仙拈集》卷二方之安神丸主治怔忡。

13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临卧酒送下。

135 摘录

《仙拈集》卷二

14 《活人方》卷一方之安神丸 141 处方

生地黄6两,枣仁6两,柏子仁1两,茯神1两,麦冬1两,川黄连3两,当归3两,五味子2两,甘草1两,朱砂1两(飞过)。

142 制法

炼蜜为丸,朱砂为衣。

143 功能主治

《活人方》卷一方之安神丸功在凉血清心,宁神定志。主治劳烦太过,谋虑不遂,五志之火内炽,而致神明不安;或肝虚胆热,相火行权,包络热而心液竭,而致神明不安,梦寐若惊;或久病血虚,心肾不交,火炎水涸,其神不敛而无睡;或伤寒之后,邪热未尽,遗于心肺,使神明不清而无睡。

14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临睡灯心汤吞服。

145 摘录

《活人方》卷一

15 《诚书》卷八方之安神丸 151 处方

人参2钱,天麻(煨)2钱,防风2钱,山药2钱,地黄(炒)2钱,炙甘草2钱,琥珀1钱,全蝎(去毒)20个,僵蚕(炒)1钱半,朱砂1钱半,金箔10片。

152 制法

上为末,将金箔研匀,饭为丸,朱砂为衣。

153 功能主治

《诚书》卷八方之安神丸功在镇惊安神除风。

15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伏龙肝汤送下。

155 摘录

《诚书》卷八

16 《医部全录》卷四三○引《幼科全书》方之安神丸 161 处方

黄连(去根须)2钱,石菖蒲2钱,远志(去心)2钱,当归身2钱,麦门冬(去心)2钱,山栀仁(炒)2钱,茯神8钱。

162 制法

上为末,粟米糊和猪心血为丸,朱砂为衣。

163 功能主治

《医部全录》卷四三○引《幼科全书》方之安神丸主治小儿惊痫。

16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灯心汤送下。

165 摘录

《医部全录》卷四三○引《幼科全书》

17 《片玉痘疹》卷十二方之安神丸 171 处方

牛黄5分,黄连(酒炒)5钱,当归2钱5分,山栀仁(炒)2钱5分。

172 制法

汤浸蒸饼,以獖猪心血调为丸,如粟米大,辰砂为衣。

173 功能主治

《片玉痘疹》卷十二方之安神丸主治痘收后邪热攻心,传于胞络,昏睡连日不醒,口中妄语,或有醒时亦似醉人,每多错言。

17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煎灯心汤送下。

175 摘录

《片玉痘疹》卷十二

18 《惠直堂方》卷二方之安神丸 181 处方

附子3分,人参3钱,白术3钱,陈皮1钱,归身5钱,朱砂1钱,铁衣(水飞)1钱,茯神3钱,远志2钱,半夏1钱,薄荷1钱,花粉1钱,胆星1钱,川连2钱。

18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183 功能主治

《惠直堂方》卷二方之安神丸主治癫痫。

18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生姜汤送下1钱,每日1次。

185 摘录

《惠直堂方》卷二

19 《幼科释谜》卷六方之安神丸 191 安神丸的别名

黄连安神丸

192 处方

黄连1钱半,龙胆草1钱半,当归1钱半,石菖蒲1钱半,茯神1钱半,全蝎7个。

193 制法

蒸饼杵猪心血为丸,朱砂为衣。

194 功能主治

《幼科释谜》卷六方之安神丸功在安神。

195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灯草汤送下。

196 摘录

《幼科释谜》卷六

20 《医学正印》卷上方之安神丸 201 处方

当归(酒洗)1两,人参(去芦)1两,白茯苓(去皮)1两,酸枣仁(炒)1两,生地黄(酒洗)1两,川黄连(酒炒)1两,橘红1两,真胆星1两,厚黄柏(盐酒蜜炒黑色)1两,麦门冬(去心)1两,朱砂(另研,水飞过)5钱。

202 制法

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203 功能主治

《医学正印》卷上方之安神丸主治羊痫并滑泄,久而无子,脉上盛下虚。

20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服三子散去积痰后服此方,每服50丸,空心清米汤送下;食远、临卧灯心汤送下。

205 使用注意

忌猪、鹅、牛、羊、犬、马等肉,胡椒、葱、蒜。

206 摘录

《医学正印》卷上

21 《幼幼新书》卷七引《谭氏殊圣》方之安神丸 211 处方

生犀末半钱,雄黄(研)1分,人参1分,茯苓1分,车前子1分。

212 制法

上为末,取桃白皮1两,桃符1两,二味以水3升,同煎至1升,去滓,更煎成膏,和前药为丸,如麻子大。

213 功能主治

《幼幼新书》卷七引《谭氏殊圣》方之安神丸主治小儿客忤,忽尔连连哭不休,浑身壮热,脉如钩,惊啼不得。

21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丸,芍药汤送下。

215 摘录

《幼幼新书》卷七引《谭氏殊圣》

22 《育婴秘诀》卷二方之安神丸 221 处方

茯神(去心)3钱,芦荟3钱,琥珀3钱,黄连3钱,赤茯苓3钱,胆星1钱,远志1钱,甘草(汤煮,晒干)1钱,虾蟆(烧灰)1钱,石菖蒲1钱,使君子肉1钱。

222 制法

上为末,山药煮糊为丸。

223 功能主治

《育婴秘诀》卷二方之安神丸主治小儿惊疳,病后肌肤消瘦,精神昏愦。

22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灯心汤送下。

225 摘录

《育婴秘诀》卷二

23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方之安神丸 231 安神丸的别名

七味安神丸

232 处方

黄连半两,当归身半两,麦门冬半两,白茯苓半两,甘草半两,朱砂1两,龙脑2分半。

233 制法

上为末,汤浸蒸饼和獖猪心血捣匀为丸,如泰米大。

234 功能主治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方之安神丸功在养血泻火。主小儿痘疮初起,神昏谵语;心经蕴热惊悸及麻疹发搐;妇女经后出痘,热入血室,神识不清,谵妄。

235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七味安神丸(《景岳全书》卷六十二)。

236 摘录

《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24 《婴童百问》卷二方之安神丸 241 处方

人参2钱,茯神2钱,麦门冬2钱,干山药2钱,龙脑2钱,龙齿1钱,朱砂半钱,甘草半钱,寒水石末半钱,金箔2片。

242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243 功能主治

《婴童百问》卷二方之安神丸主治伤食后发搐,搐退者。

24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灯心汤调下。

245 摘录

《婴童百问》卷二

25 《保婴金镜》引《秘旨》方之安神丸 251 处方

人参1钱,半夏(汤泡)1钱,酸枣仁(炒)1钱,茯神1钱,当归(酒洗)7分,橘红7分,赤芍(炒)7分,五味子5粒(杵),甘草(炙)3分。

252 制法

上为末,姜汁糊为丸,如芡实大。

253 功能主治

《保婴金镜》引《秘旨》方之安神丸主治心血虚而睡中惊悸,或受惊吓而作。

25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本方改为汤剂,名“秘传安神汤”(见《松崖医径》卷下)、“安神汤”(见《幼科发挥》卷四)。

255 摘录

《保婴金镜》引《秘旨》

26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之安神丸 261 处方

朱砂1两,酒黄连1两半,生地5两,当归2两,甘草5钱,白参1两,白术1两,茯神1两,枣仁1两,寸冬8钱。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62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2钱重。

263 功能主治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之安神丸功在清热,镇静,安神。主惊悸语无伦次,阳痫卒然倒地,昏迷不省,吐沫抽搐,移时自起;神经 太深,发为狂癫,叫骂奔走;神经错乱,不分亲疏,哭笑无定,忧郁欲死。

26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日3次,白水送下。

265 摘录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27 《痘疹全书》卷下方之安神丸 271 处方

黄连1钱(炒),归身1钱半,酸枣仁5分,茯神8分,炙甘草5分,远志1钱,菖蒲1钱。

272 制法

上为末,猪心血捣烂为丸,如粟米大,辰砂为衣。

273 功能主治

《痘疹全书》卷下方之安神丸主治痘疹稠密,昏昏而睡,呼之不醒,或口中喃喃,妄言狂语者。

27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灯心汤送下。

275 摘录

《痘疹全书》卷下

28 《疮疡经验全书》卷十三方之安神丸 281 处方

人参1两,柏子1两,当归1两,麦门冬1两,酸枣仁1两,生地黄7钱,远志7钱,石菖蒲7钱,玄参7钱,贝母7钱,黄连7钱,五味子7钱。

282 制法

上为细末,龙眼肉7两熬膏为丸,如绿豆大,辰砂为衣。

283 功能主治

《疮疡经验全书》卷十三方之安神丸主治霉疮愈后,精神恍惚,升痰动火,烦渴者。

28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灯心汤送下。

285 摘录

《疮疡经验全书》卷十三

29 《奇效良方》卷十七方之安神丸 291 处方

人参、缩砂、香附子(炒,去毛)、三棱、蓬术(煨)、青皮、陈皮、神曲(炒)、麦曲(炒)、枳壳(炒,去瓤)各等分。

292 制法

上为细末,用粳米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293 功能主治

《奇效良方》卷十七方之安神丸功在消食健脾,益气进食。主

29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用米饮送下;盐汤送下亦得。

295 摘录

《奇效良方》卷十七

30 《博济》卷四方之安神丸 301 处方

使君子2枚(以面裹于慢火中煨,候面熟为度,去面用之),水银1钱(结砂子),香细墨1钱,芦荟1钱,真熊胆1钱,辰砂1钱,腊茶1钱,天竺黄半钱,青黛半钱,蝎梢37个,乳香1钱,龙脑1钱,轻粉2钱,寒食面1钱半。

302 制法

上为细末,滴水和为丸,如绿豆大。

303 功能主治

《博济》卷四方之安神丸功在化涎镇神。主小儿惊风搐搦。

30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蜜水化下;如小儿稍觉惊者,化半丸。

305 摘录

《博济》卷四

31 《魏氏家藏方》卷十方之安神丸 311 处方

琥珀(如无,以茯神代之)半两,人参(去芦)半两,远志(去心)半两,天麻半两,花蛇肉(酒浸,去骨)半两,白附子(炮)半两,麻黄(去节)半两,羌活半两,大川乌头(炮,去皮肤)半两,蝉蜕(洗去土,并去白筋)半两,南木香(不见火)半两,真珠末半两,白僵蚕(直者,炒去丝)半两,全蝎(生姜汁炙)半两,朱砂2钱(别研),金箔30片(别研),银箔30片(别研),麝香1钱(别研)。

312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朱砂为衣。

313 功能主治

《魏氏家藏方》卷十方之安神丸功在镇心脏热,化痰涎。主小儿惊疾。

314 安神丸的用法用量

1丸作4服,用薄荷汤送下。

315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十

32 藏药部颁标准 321 拼音名

Anshen Wan

322 英文名 323 标准编号

WS3BC031395

324 处方

槟榔 50g、沉香 40g、丁香 15g、肉豆蔻 125g、木香 25g、广枣 20g、山柰 20g、荜茇 15g、

黑胡椒 175g、紫硇砂 75g、铁棒锤 15g、兔心 75g、野牛心 75g、阿魏 5g、红糖 25g

325 制法

以上十五味,除红糖外,其余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红糖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即得。

326 性状

本品为棕色水丸;具蒜臭,味辛。

327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

328 功能与主治

养心安神,抑风。用于龙失调引起的风入命脉,神经官能症,神昏谵语,多梦,耳鸣,心悸颤抖,癫狂,哑结。

329 用法与用量

一次2~3丸,一日2次。

3210 规格

每丸重0 3g。

3211 贮藏

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西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 起草

33

白芷散--《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处方白芷30克

海螵蛸2个(烧)

胎发1团(锻)。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妇人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温酒调下6克。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白芷散--《妇人良方》卷一

处方白芷1两,海螵蛸2个(烧),胎发1团(锻)。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赤白带下

下元虚弱,或经行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温酒调下。

各家论述《成方便读》:如带下无虚寒等证,即可于此方求之。白芷独入阳明,芳香辛苦,其温燥之性,为祛风逐湿之专药,以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水谷之所藏,湿浊之所聚,故以为君;女子以肝用事,海螵蛸入肝经血分,其性燥而兼涩,可固可宣,为带下崩中之要药,故以为臣;胎发得血之余气,益阴之中,又有去瘀之力,使瘀者去而新者生,以复妇人之常道。不特赤白带下可痊,而一切瘀浊,亦可愈耳。

摘录《妇人良方》卷一

白芷散--《东垣试效方》卷六

别名白芷汤

处方麻黄1钱半,草豆蔻1钱半(不去皮),黄耆1钱,吴茱萸4分,稿本3分,当归半钱,羌活8分,熟地黄半钱,白芷4分,升麻1钱,桂枝2分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大寒犯脑,牙齿疼痛。

用法用量白芷汤(《医学入门》卷七)。《医学入门》本方用法:或水煎服亦可。

摘录《东垣试效方》卷六

白芷散--《医方类聚》卷一六七引《吴氏集验方》

别名麦门冬散

处方白芷(用麻油煎过)。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解蛇虫咬及犬虎伤。主治毒气入腹,胀肿者。

用法用量麦门冬散(《普济方》卷三○七)。

临床应用蛇咬伤:临川有人被蝮蛇伤,即昏死,一臂如股。少顷遍身皮胀黄黑色。一道人以新汲水调白芷末1斤,灌之,觉脐中汩汩然,黄水自口出,腥秽逆人,良久消缩如故。以麦门冬汤调尤妙。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七引《吴氏集验方》

白芷散--《外台》卷二(注文)引《范汪方》

处方白芷12分,白术10分,防风8分,栝楼5分,桔梗4分,细辛3分,附子2分(炮,去皮),干姜2分,桂心2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愈后令不复。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以粳米粥清下;食已,服2钱,小儿服1钱。常以鸡子作羹,吃粳米饭,多少与病人食之。亦未必常有鸡子羹、粳米饭,如服药讫,即扶起令行1步,仍栉头洗手面,食辄服之,劳行如前,则不复。数用佳。

注意忌猪肉、桃、李、雀肉、胡荽、青鱼、鲊、生葱、生菜。

摘录《外台》卷二(注文)引《范汪方》

白芷散--《百一》卷七,名见《朱氏集验方》卷二

处方香白芷1两,荆芥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鼻塞,出清涕不已。

用法用量腊茶清调服。如不用荆芥,薄荷1钱亦佳。

摘录《百一》卷七,名见《朱氏集验方》卷二

白芷散--《外科真诠》卷上

处方白芷3钱,夏枯草3钱,蒲公英2钱,银花3钱,紫花地丁2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青蛇头。

用法用量水煎,内服。

摘录《外科真诠》卷上

白芷散--《外科真诠》卷上

处方白芷3钱,牡蛎粉5钱,上片2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乳疳。

用法用量搽患处。

摘录《外科真诠》卷上

白芷散--《医级》卷九

处方白芷1两,乌贼骨1两,白术1两,米仁1两,赤苓1两,芡实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带下日久,清腥如水。

用法用量每服5钱,米饮下。

摘录《医级》卷九

白芷散--《外科全生集》卷四

别名开结散

处方乳香、没药(各去油)、白芷、浙贝、归身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乳痈乳疖。

用法用量开结散(《外科证治全书》卷三)。

摘录《外科全生集》卷四

白芷散--《嵩崖尊生》卷六

处方白芷1分,菖蒲1分,苍术1分,陈皮1分,细辛1分,厚朴1分,半夏1分,官桂1分,木通1分,苏梗叶1分,炙草1分,川芎2分。

功能主治虚火妄动,耳鸣。

用法用量加生姜、葱,水煎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白芷散--《朱氏集验方》卷九

处方白芷、血余、川芎、百草霜、川乌、草乌、雄黄、花桑皮(烧)、朱砂、全蝎、麝香、北细辛、没药、当归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牙疼。

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茶、酒任下。先将此药用醋调如膏,次以皂角炭火烧令烟出,却用皂角点药,搽患处,即安。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白芷散--《妇人良方》卷七

处方白芷1两(切作片,于瓦上炒令黄)。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妇人翻胃吐食。

用法用量用猪血20文切片,以沸汤泡7次,将血蘸药,吃7片。如剩药末,留后次用。

摘录《妇人良方》卷七

白芷散--方出《直指》卷二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七

处方杏仁(水浸,去皮,焙)1钱,细辛1钱,白芷1钱,全蝎2个(焙)。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鼻痛。

用法用量麻油调敷。

摘录方出《直指》卷二十一,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七

白芷散--《三因》卷十

处方香白芷。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恶蛇咬伤,顿仆不可疗者。

用法用量水调下。顷刻,咬处出黄水尽,肿消皮合。

摘录《三因》卷十

白芷散--《鸡峰》卷二十二

处方黄连、槟榔、木香、白芷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金铁所伤,及破伤风。

用法用量掺所伤处,血便止。如妇人血晕,以童便调1钱;如脏毒诸血,以水煎服。

摘录《鸡峰》卷二十二

白芷散--《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白芷3分,郁金1两,阿胶(炙燥)1两,滑石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子淋,小便频涩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煎葱白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白芷散--《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白芷半两,当归1两(一半生,一半炒),侧柏(切,炒)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月事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米饮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白芷散--《圣惠》卷六十一

处方白芷1两,黄连1两(去须),地榆1两(锉)。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痈疮已溃。

用法用量每用以鸡子白调,涂布上贴疮,日换3-4次。

摘录《圣惠》卷六十一

白芷散--《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白芷(醋浸,焙干)2两。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气淋结涩,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煎木通酒调下,连服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白芷散--《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白芷(炒)半两,巴戟天(去心)1两,高良姜1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虚劳,无脏虚冷,心腹疼痛,精神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猪肾1对,去筋膜,入药末煨熟,细嚼,温酒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白芷散--《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目录 1 拼音 2 润燥汤的别名 3 处方 4 功能主治 5 润燥汤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7 《会约》卷八 71 方名 72 组成 73 功效 74 主治 75 润燥汤的用法用量 76 加减 77 用药禁忌 8 《玉案》卷二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加减 9 《万氏女科》卷三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润燥汤的用法用量 10 《点点经》卷一 101 方名 102 润燥汤的别名 103 组成 104 主治 105 润燥汤的用法用量 106 制备方法 107 附注 11 《会约》卷四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润燥汤的用法用量 12 《张氏医通》卷十六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主治 附: 1 古籍中的润燥汤 1 拼音

rùn zào tāng

2 润燥汤的别名

润肠汤(《兰室秘藏》卷下)、当归润肠汤(《东垣试效方》卷七)。

3 处方

升麻 生地黄各6克 熟地黄 当归梢 生甘草 大黄(煨)桃仁泥 麻仁各3克 红花15克

4 功能主治

养血润肠。治阴虚血燥,大便不通。

5 润燥汤的用法用量

上药除桃仁、麻仁另研如泥外,锉碎,都作一服,水300毫升,入桃仁、麻仁泥,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

6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下

7 《会约》卷八 71 方名

润燥汤

72 组成

当归2钱,熟地(再用姜汁入瓷器内炒干)2钱,麦冬(去心,炒)1钱,陈皮(去白)8分,白豆蔻(去壳,炒,研)8分,肉茯蓉1钱半,威参4钱。

73 功效

养血润燥。

74 主治

噎塞而食不下,火燥而津液枯者。

75 润燥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加牛乳、白蜜、竹沥、姜汁各45匙调合,每用半杯,频频服之,不得间断。或食稀粥或猪肉汤、羊肉汤。

76 加减

服药而有气不足者,加人参,或加沙参、黄耆之类,但由轻而重,不得顿加。

77 用药禁忌

忌食鸡鸭、炙煿之类。

8 《玉案》卷二 81 方名

润燥汤

82 组成

生地、山栀、升麻、柴胡、石膏、生姜。

83 主治

瘟疫燥甚者。

84 加减

自汗,加桂枝;无汗,加苏叶、干葛;虚者,加麦门冬;渴,加天花粉;咳嗽,加杏仁。

9 《万氏女科》卷三 91 方名

润燥汤

92 组成

人参5分,甘草5分,归身梢1钱,生地1钱,枳壳1钱,火麻子(去壳,捶碎)2钱,桃仁泥2钱,槟榔5分(取汁)。

93 主治

产后气血俱虚,大便闭涩不通。

94 润燥汤的用法用量

先将上6味煎,后入桃仁泥及槟榔汁调服。

10 《点点经》卷一 101 方名

润燥汤

102 润燥汤的别名

桃杏散、开滞散

103 组成

桃仁2钱,杏仁2钱,大黄2钱。

104 主治

大便不通,小便自利;及酒疾湿毒成淋,气凝血枯,小便不通,小腹作痛,肿结肾囊。

105 润燥汤的用法用量

煎1碗,蜜兑服。

106 制备方法

共研末。

107 附注

桃杏散、开滞散。

11 《会约》卷四 111 方名

润燥汤

112 组成

当归23钱,熟地35,生地2钱,威参8钱,肉茯蓉3钱,枸杞1钱半,牛膝1钱半,小茴(盐炒)3分,麦冬1钱。

113 主治

伤寒血虚而燥,二便艰涩。

114 润燥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空心服。

12 《张氏医通》卷十六 121 方名

润燥汤

122 组成

凉膈散去芒消、大黄,、加当归、白芍、生地、荆芥、鼠粘子。

123 主治

痘疹过用丁、桂热药,咽痛,烦躁,大便秘结。

古籍中的润燥汤 《校注医醇剩义》:[卷二秋燥]心燥

,同用丹参、茯神、柏仁、当归、人参,皆补血养心,润燥除烦

有人说安神清鸣方治疗耳鸣效果好是真的吗?

是真的《安神清鸣方》是从中医理论的基础中演变而来,历代名医大家对此方有高度评价,《东垣先生试效方》 (金元·李果著)、《证治准绳》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