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震记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2收藏

古地震记录,第1张

Ancient Seismic Records

乔秀夫 宋天锐 李海兵 高林志 彭阳 聂泽同 梁定益 张传恒 袁静 田洪水

区域性,特别是成大规模带状分布又有固定层位的沉积物液化作用一般讲是地震诱发的。只有大于里氏5级强地震的水平振动力方能使在浅水环境或陆上20m深富含水的软沉积物发生液化或诱发巨浊积岩(Megaturbidite)于深水盆地中。在地层中识别不同类型的液化作用产生的变形构造是野外辨认古地震的基本途径。

本章提供的宏观记录(图1~24)均取自国内材料,大体依地质时代顺序排列,包括碳酸盐岩及碎屑岩不同类型的地震记录,多数为浅水环境下软沉积物变形,少数为成岩后坚硬岩石中的记录,除浅水环境外,本章还选择了深水环境中的地震记录。将现代地震引起的沉积物液化变形排于最前面,目的在于将今论古。

地震发生与构造变动及岩浆活动密切联系,中国境内大陆壳随时间的变化,古沉积环境、构造环境与岩浆活动的规模不同。以我国华北地区为例,中、新元古界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处于板内多次裂解的构造环境,因而大量多次地震记录赋存于灰岩、白云岩中。下古生界奥陶系为陆表海环境,构造环境稳定,虽也以碳酸盐岩为主,地震发生的频率却很小,目前尚未在板块内部发现奥陶系古地震记录;但在板块北缘地区,由于古亚洲洋与中朝板块的碰撞,诱发强地震,这个地区奥陶系中赋存大量地震记录,且变形特征与中新元古界相同,并无本质区别。又如我国西南地区(广西、四川、云南、贵州)于二叠纪处于超大陆大规模裂解时期,拉张环境下大面积玄武岩喷发,在这种构造-岩浆活动环境下所诱发的极强地震很可能是人类现代地震所未曾经历的,也是无法想像的!在地层中赋存的古地震现象与华北地区中新元古界与古生界的地震现象有所不同,但是强地震诱发液化作用的机制是一致的。本章按时代顺序讨论宏观古地震记录,其目的在于体现不同时期及不同地区地震事件记录的特征也是不同的。

不同类型沉积物中地震记录是可以对比的。如碳酸盐岩中的泥亮晶脉与砂岩中的砂岩脉均为液化泄水所致。野外调查清楚观察到这两种液化脉与产生液化母岩层的连接关系。一些地质学家承认砂岩脉的液化成因,但质疑碳酸盐岩中泥亮晶脉的液化成因,并认为局限于中、新元古界,在本文的宏观记录中,寒武系、奥陶系、下石炭统都有液化碳酸盐脉。坚持液化泥亮晶脉限于元古宙,究其原因是受国外文献的影响,并过于相信某些国外学者的观点。

地质学是实践性、解释性的科学,应以实际调查的宏观地质记录为基础进行科学解释,野外宏观记录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关键的。本章提供的宏观记录将有助于地质学家了解地层中古地震记录的液化成因机制。地质记录是复杂多变的,地质学家习惯于将其模型化、简单化以便解释类似的复杂记录,但是对于许多一目了然的地质现象实在不应人为地将其复杂化与神秘化。

图1 现代地震的沉积物(全新世)记录(一),新疆

A西昆仑康西瓦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地震活动(最新1910年7月12日,M≈7)及构造地貌;B较新地震的地震楔(即被充填的地裂缝),位置见图A中的B点位置;C、D地震楔中后—次地震的细粒沙土液化(D图中的白色虚线为液化的范围),位置见图E;E多次地震的地震楔,位置见图A中的E点位置;F约距今五千年的地震诱发的软沉积物变形及破裂构造(红虚线所示)(李海兵)

图2 现代地震的沉积物(全新世)记录(二),青海、新疆

A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东昆仑地区的里氏81级地震;B东昆仑地震的地表同震破裂带中的阶梯状断裂,位置见图A中的B点位置;C东昆仑地震的地表同震破裂带中的右行雁行状破裂缝及沿裂缝的喷沙,沙体在地表呈圆饼状板状体,若被沉积物覆盖,则在地层中呈水平状砂岩脉,裂隙中充填的沙,则垂直于岩层的直立的砂岩脉;D富含水的砾石层①液化,其中较细砾石在下伏砂层②中形成球枕构造(ball-and-pillow)(李海兵)

图3 现代地震的沉积物(全新世)记录(三),红海、新疆

A红海裂谷拉张诱发地震,红点为黎巴嫩境内的地震研究探槽;B探槽中的全新世剖面,白色沙土层液化流动变形;C、D白色沙土层地震液化,形成极不平整的上下层面。层内楔状体沙土是由液化母源层经由水平液化通道(箭头所示)贯入形成;E、F西昆仑康西瓦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地震活动(最新1910年7月12日,M~7),破裂构造及沙土液化(红线所示沙土液化底界)(李海兵)

图4 砂岩的液化,长城系

A长城系串岭沟组中砂岩层液化(**),向上覆及下伏黑色页岩泄水穿刺,在黑色页岩中形成砂岩脉,砂岩脉与砂岩层连接,源于砂岩层,天津市蓟县(高林志、柳永清摄);B砂岩脉在层面的形态,呈板状体;C黑色液化砂岩向**砂岩穿刺、流动,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巨型观赏石,时代不明(乔秀夫)

图5 薄层与纹层碳酸盐岩液化,长城系,天津市蓟县

A团山子组薄层白云岩的液化,**白云岩脉与可液化的水平**白云岩层连接,脉源于水平白云岩层,立体形态为板状体;B高于庄组纹层白云岩的板状泥晶脉(黑色),找不到泥晶脉与任何纹层的连接关系,是一种盲脉(Blind vein)(乔秀夫)。A、B的地震成因机制可阅本书第5章与第10章

图6 板刺状构造(Plate-spiny structure),蓟县系雾迷山组,北京昌平十三陵

A条带白云岩,北京十三陵雾迷山组,现作为观赏石移置于香山公园内,距眼镜湖约140m(李海兵摄);B、D条带白云岩间板刺状构造(层间直立的板片砾石);C板刺构造形成过程:①正常沉积层;②新的沉积物在弱固结状态下遭受强地震水平剪切力作用(箭头)形成尖棱褶曲,褶曲断开成直立的砾石;③震后沉积,有时为一薄藻席层,与②之间有一侵蚀面。进一步研究可阅读本书第7章

图7 灰岩中的巨型地裂缝,蓟县系雾迷山组(Jxw),河北涞源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之一)

A白石山位置,Fl—乌龙沟断裂,FⅡ—紫荆关-灵山断裂;B、C西断层(Fw)与东断裂层(FE)相距300m,组成巨型地裂缝,填充两岸地震塌陷巨角砾岩;D巨角砾岩;E地裂缝形成解释。进一步可阅读《地质通报》2002,21卷10期:“河北省白石山中元古代地震遗迹的发现”一文(梁定益、聂泽同)

图8 巨型地裂缝充填巨型角砾特征,河北省涞源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之二)

A图7A巨型地裂缝中的一个白云岩巨角砾,被阶梯状断层切割;B地堑外围纹层白云岩变形与层内断层;C西断层(Fw)西侧白云岩中液化硅质岩墙,与水平相连接的燧石条带层成分一致,均为白云岩后期硅化;D东断层(FE)一侧充填的巨角砾,有一系列粒序断层(Fault-graded);E西断层(Fw)一侧的角砾岩;F东断层一侧充填巨角砾的液化卷曲变形(聂泽同、宋志敏) 发生在距今12亿年(雾迷山组时期)白云岩地区地震很可能:①震级很大,地震延续时间较长有多次地震,在地裂缝形成之前雾迷山组即开始变形;2地裂缝产生之后,地震继续诱发地裂缝中充填物变形

图9 灰岩中的水压(Hydraulic shallering)构造与泥亮晶脉,青白口系大龙口组,云南易门

A碳酸盐软沉积物液化(灰色)成液化角砾岩流,流动(箭头示)产生巨大压力,捕虏围岩,使围岩(棕色)爆裂(垂直层面方向张裂),沿裂缝形成近水平方向弯曲的泥晶脉;B两种泥晶脉:与薄层灰岩(浅色)相连接源于薄层灰岩的液化泥晶脉;由可液化纹层液化后,纹层彻底液化消失转化为直立的泥晶“盲脉”。A、B显示泥亮晶脉(国外称之谓molar tooth构造,国内译为臼齿构造)是地震液化成因机制(张传恒)

图10 碳酸盐软沉积物液化流动与卷曲变形(convolute deformation)青白口系何家窑组,河南嵩山

A①地震形成小型地裂缝(ground fissure);②正常沉积层填充地裂缝;③强地震诱发沉积物成液化沉积物流(liquefied deposit flow),箭头示流动方向,扰动了下伏正常沉积层②;④震后沉积,与③之间形成上超关系(onlap);B一次强地震在薄层灰岩中的不同变形:下部—层内粒序断层(Fault-graded);上部—液化卷曲,照片显示清楚的液化流动(高林志摄)

图11 灰岩中的液化底辟(diapir structure)、地裂缝,青白口系何家窑组,河南省嵩山

A液化底辟,碳酸盐沙液化并捕虏灰色灰岩为液化角砾岩①,液化角砾岩向上底辟冲刺围岩并沿层侵位形成水平泥晶脉②与液化角砾岩楔③;B条带碳酸盐沙液化向上侵位成泥晶脉,箭头示液化流动及侵位方向;C流化砾岩;D液化角砾岩向下填充地裂缝,并由地裂缝向两侧围岩液化侵位成沿水平的泥晶脉;E“V”形地裂缝中被上覆新的灰岩(棕色)及由古地表垮落的角砾(灰色)充填(高林志摄)

图12 泥晶脉、液化角砾岩,震旦系万隆组,吉林白山老岭

A灰色中层灰岩(记号笔之下岩层)与棕色中层灰岩同时液化,灰色灰岩原地角砾化(砾石具可拼合性),并向下穿刺棕色灰岩形成泥晶脉①;棕色灰岩液化为沉积物流并捕虏灰色灰岩液化脉为捕虏体②;液化沉积物流向上流动(箭头示)侵位成灰岩墙③;向下伏灰岩侵位成泥晶脉④;B液化泥晶脉(灰色)穿刺围岩使之角砾岩化(箭头示液化源),砾石具可拼合性;C水平产状泥晶脉来源于碳酸盐沙团的液化,①为液化母源(高林志、柳永清摄)

图13 纹层灰中泥晶脉与泥晶“盲”脉,震旦系兴民村组,大连市国家级风景区金石滩海岸

A纹层灰岩为液化源①,液化泄水侵位成泥晶脉②,二者连接;③为纹层沙液化泄水消失而全部转化为直立的“盲”脉;B使某些地质学家无法理解的泥晶“盲”脉,图示脉在垂直层面及层面所显示的板状体形态;C纹层灰岩中的泥晶盲脉向上层面方向穿刺围岩,在脉端围岩弯曲的水塑性变形,脉宽4~8mm;D地震与间震:①地震(泥晶脉),侵蚀面为间震期;②地震,③间震期后的碳酸盐浊积岩的底部单元,为砾屑泥晶脉(高林志、柳永清摄)

图14 灰岩中的负载体(load casts)和球枕(ball-and-pillow),震旦系兴民村组,大连市金石滩

A薄层灰岩①液化,向上覆及下伏层液化形成泥晶脉②及负载体③,地震水平剪切力使负载体与液化母岩层①脱离成灰岩球枕④;B灰岩中水道(宽50cm),水道中碳酸盐沙液化向下泄水成负载体①,液化泥晶脉②及液化角砾岩脉③切穿水道,显示两次地震事件(李海兵)

图15 灰岩中的滑动(slump)岩块与水塑性褶皱(hydroplastic fold),震旦系兴民村组,大连市金石滩海岸

A纹层灰岩中滑动岩块,岩块纹层与原地灰岩纹层不一致,地震诱发沉积物滑动,与液化泥晶脉①共生,箭头指示滑动面,即震积不整合面;B薄层灰岩中的水塑性褶皱,①正常层,②地震事件层,发生水塑性褶皱,③震后正常沉积,水塑性褶皱特点:轴面倾向无序;背斜核部显著加厚(箭头所指);褶皱遭侵蚀,白色箭头指示侵蚀面)(李海兵)

图16 灰岩水道中的液化泥晶脉,震旦系赵圩组,江苏铜山县赵圩村

A一系列小型水道;B水道叠置,细窄的水道②下切较宽的水道①,在水道①②中均有液化泥晶脉;C水道中的液化泥晶脉;D水道中的泥晶脉②与叠层石共生,较大的水道切割围岩中的泥晶脉①,更新的水道(左上方)切割较大水道中的泥晶脉②;③系小的水道中泥晶脉;E一次地震后沉积物暴露形成硅结壳层②,截切液化泥晶脉①,安徽宿县金山寨村,震旦系望山组;F灰岩中地震成因的环状层(loop bedding),安徽灵璧县张渠组(乔秀夫)

图17 下寒武统液化粉晶白云岩脉(辽宁大连市金石滩海岸鳌滩景点大林子组)与泥晶脉(鲁西馒头组石店段)

A大林子组第4段薄层含砂泥质白云岩互层,地震发生时含有绿泥石的绿色薄层白云岩产生液化,向同一方向集中形成绿色的粉晶白云岩脉,脉向上、下两个层面方向液化穿刺围岩使之弯曲成水塑性褶皱,图A中可以观察到绿色脉与绿色薄层白云岩的连接关系,脉的成分与所连结的白云岩层的矿物组分完全一致。由于大林子组与上覆下寒武统碱厂组间有在长时期间断,未受重压而保持直立状态;B图A白云岩脉在层面的产状,形态是一板状体(李海兵);C显示泥晶纹层流动贯入裂隙形成液化泥晶脉(田洪水)。野外记录(图A、B)表明:大林子组内部的白云岩脉是层内液化的产物,绝非自地表向下贯入的“渗流管”构造,进一步了解可阅读本书第13、14、15章

图18 奥陶系液化亮晶脉与变形

A亮晶脉与水平灰岩薄层连结,源于薄层水平灰岩层,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奥陶系腮林忽洞群(高林志摄);B粒序断层与卷液化曲变形;C层内断层切割环状层;B、C为山东临朐奥陶系红丝石层(田洪水摄);D红丝石层的工艺品,可见清楚的地震成因的环形层与层内断层(乔秀夫)

图19 后陆盆地中的地震液化记录,下二叠统下芨芨槽子群,新疆博格达地区(本书第18章部分插图)

A浊积岩中的水塑性褶皱,芨芨槽子村南,a砂层厚度变化型褶皱,镜头朝西;b中、厚层砂岩段中薄层砂岩变形形成的水塑性褶皱,镜头朝西南;B厚层泥岩夹薄层砂岩中发育的砂岩脉:a黑沟剖面砂岩脉,镜头朝北;b芨芨槽子剖面砂岩脉(脉宽7cm)镜头朝向西南;C薄层砂岩中的砂侵蘑菇状构造(mushroom-like sands protruding),镜头向东;D薄层砂岩中的球枕构造(ball-and pillows structure),a芨芨槽子村南,镜头向西;b阿克苏沟南部地区,镜头朝东。地震液化记录成因机制与构造解释详见本书第18章(张传恒)

图20 Pangea古大陆裂解诱发强地震-深水震巨浊积岩,上二叠统,川西

Pangea古大陆P2末大规模裂解,在我国南方与裂解伴生大面积玄武岩喷发与强地震是人类历史上所未曾经历的大灾难事件,其规模与强度均是我们难以想像的,深水区主要为震巨浊积岩(Megaturbidite)。国外学者将其视为海相深水震积岩的“同义词”。A川西木里西秋乡碳酸盐震巨浊积岩,有10个旋回,a、b、c、d为鲍马序列单元;B剖面位置,五星为西秋乡;C向下伏层液化的负载体(load cast)与球枕,位于d单元;D碎屑灰岩球枕;E巨震浊积岩上部单元;b碎屑流角砾灰岩;F底部单元a中的一个巨型灰岩角砾(仅为角砾的局部),最大角砾可>10m;G震积不整合(BU)(梁定益、聂泽同)

图21 Pangea古大陆裂解诱发强地震-震积不整合、灰岩球枕(ball-and-pillow),上二叠统,川西

A图20A浊积岩b单元角砾岩中的灰岩球枕,断面显示角砾构造;Bb单元中大型灰岩球枕的内部环状层理构造(loop bedding),成因:①位于d单元的load cast受地震剪切力与液化母源层脱落成球枕转移至b单元中;②由浊流带入的灰岩软颗粒在运移中滚动黏结周围物质形成;C图20浊积岩内部的震积不整合,下部为原地相灰岩,上部(**)为碎屑流砾岩,箭头示震积不整合面,间隔时间很短暂;D时间间断长的震积不整合,原地相为C1大塘阶条带灰岩,发育液化泥晶脉(图左上角)与层内断层(F),上覆P3滑来层,角砾屑碎灰岩,滇西德钦(聂泽同、梁定益)。图20,21的进一步解释可阅:现代地质1991,第5卷第2期:试论震积岩与震积不整合;地球科学,1994,第19卷第4期:扬子西缘东吴伸展运动

图22 Pangea古大陆裂解诱发强地震-浅水碳酸盐台地上的灰岩墙,广西,二叠纪

灰岩墙,上宽下窄,时代二叠系(P),围岩泥盆系(D),桂林庙门; 灰岩墙的带状构造与流动构造,直立的条带构造指示曾有多次脉贯入地裂缝,最后一次贯入在裂缝的左侧,向下弯曲的层指示流动方向为自上而下贯入(箭头示),桂林庙门; 三叠系液化角砾灰岩流贯入地裂缝形成角砾灰岩墙,天鹅; 巨型地裂缝中充填二叠系灰岩角砾,庙门;下图为(a)(b)(c)(d)图的解释:发生强地震时在固结地层(D)及软沉积物(P)的不同表现,前者裂开,后者液化(彭阳)。进一步研究可阅读本书第19章及20章。

图23 山东胜利油田济阳坳陷岩心中地震记录(岩心直径10cm),古近系沙河街组济阳坳陷由东营、沾化、车镇等凹陷及其中隆起组成(袁静)

A层内微断层与微型地裂缝,Bin420井,井深26341 m,东营凹陷中央隆;B层内粒序断层(fault-graded),微型地裂缝,Bin 420井,井深26253 m,东莞凹陷中央隆起带;C环状层理(loop bedding),Shang 25~34井,井深209654 m,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D液化卷曲变形与负载体(load cast),Tuo 127井,井深283233 m,东营凹陷陡坡带;E沙球枕与层内断层,Shang 847井,井深284765 m,惠民凹陷中央隆起带;F层内液化卷曲变形,Bin 420井,井深26347 m,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G液化砂岩脉,Niu 110井,井深30029 m,东营凹陷洼陷带;H微地裂缝与层内微断层,Yang 29井,井深22825 m,惠民凹陷陡坡带

图24 假玄武玻璃岩(Pseudotachlyte)——地震活化石,辽东半岛南部,大连市金州区黑山寨

A位于太古宇①与青白口系石英岩③之间的假玄武玻璃②,基底与盖层之间巨大滑脱剪切作用的产物;B第2期钾玄玻璃岩;A′兴民村组地震记录,B′大林子组地震记录。图24是一个科学的推测,假玄武玻璃年龄正在国内外实验室中测试(李海兵)

历史上关于汶川地震的记录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了对地震的记载。《竹书纪年》写道:“夏帝发七年泰山震。”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记载,距今已有3800多年了。在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我国已开始详细描述地震。《春秋》、《国语》和《左传》等先秦古籍中都有关于地震的记述,保存了不少古老地震的记录。从汉代开始,地震就作为灾异记入各断代史的“五行志”中了。宋元以后地方志发达起来,地震也被作为灾异记入志中,地震史料大大增加。除了这些官修的正史、方志外,许多私人写的笔记、杂录、小说和诗文集中也有地震的记载,而且往往附有生动的描述。此外,碑文中也有历史地震的记载。笔者粗略地查阅了一下,在四川汶川县地区有关地震灾害的历史记录大致有这些: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十二月壬子,北川发生了46级地震,烈度6度,史书记载:“石泉军(今北川县)屋瓦尽落。地震三日,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三年正月辛酉:“四川汶川县地震,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九年十月丙子:“四川汶川县及威州俱地震有声。”《明孝宗实录》弘治十四年二月辛卯:“四川汶川县初八日地震,至日,复震,俱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十四年闰七月壬辰:“四川汶川县地震,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十四年十二月丙辰:“四川小河叠溪守御千户所,及岁茂、汶川等州地再震,有声如雷。”《明孝宗实录》弘治十七年正月丙子:“四川威州及汶川县,地震有声如雷。”《明武宗实录》正德元年十月壬申:“茂州、汶川县地震。”《明武宗实录》正德九年冬十月乙卯:“四川茂州及汶川县地震。”《明神宗实录》万历三十五年七月乙卯:“松潘、茂州、汶川等处地震数日。”清顺治十四年三月八日,汶川发生6级地震,烈度6度。有关书中记载房屋城垣多倾。山崩石裂,江水皆沸。压死男妇无数。自三月三日地震有声,昼夜不间,到四月初九地震乃止。清乾隆十三年正月二十五日,汶川、灌县发生55级地震,烈度6度。有关书中记载汶川县境内桥梁、道路多损坏。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县以北60公里的叠溪镇发生震级为75级的大地震,震中烈度10度,震源深度为61千米。据史料记载,地震发生时,地吐黄雾,城郭无存;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坠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至600米,叠溪镇从此不复存在。1976年8月16日,四川松潘、平武之间发生72级地震。地震属震群型,主震之后又发生22日67级地震和23日72级地震。这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大,西至甘肃高台,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东至长沙,最大半径1150千米。震后连降暴雨,造成山崩、塌石、泥石流等,致使农田、道路、河床等破坏严重,通讯中断。地震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山区,加之震前已有预报,采取了人员撤离的措施,因此,人员伤亡仅为800余人,其中轻伤600余人。来源:老来乐

尝闻蜀境风光好,群峰叠翠水清柔。

山路崎岖循天去,川歌婉转入心头。

物华天宝世罕有,人杰地灵独一秀。

造化钟情赐璀璨,万户安居乐无忧。

最恨戊子丁巳月,壬子当日灾临头。

此前异云起天水,绵竹蟾蜍漫街走。

恩施池水乍无影,武汉群兽躁不休。

可怜天兆人不识,才添生死别离愁。

时值午后未时整,山崩地裂震雷吼。

树摇楼倾险象起,人在实地如履舟。

阴风萧萧如鬼泣,大地瑟瑟似颤抖。

震后大雨滂沱至,震时稀奇水倒流。

惊恐灾民若失魂,仓皇夺命乱如粥。

刹那屋毁人亡去,霎时乐土变幂幽。

瓦砾遍地阻巷路,尸横当街不及收。

断壁残垣压生灵,呼天不应神难求。

逝者撒手人寰去,活者目睹何堪受。

天堂地狱一线分,做人化鬼已不由。

灾讯传出惊九州,八方送爱伸援手。

总理躬亲临现场,花甲热泪为民流。

心急如火人不眠,脚踏废墟挥方遒。

救援战士如神兵,从天而降显伸手。

巨石掀起同胞出,炎黄血脉本通流。

各地献血排长队,义捐壮举处处有。

众志成城爱无摧,不期上苍来庇佑。

华夏团结一条心,敢蔑苦难与天斗。

心手相连谁能敌,阳光总在风雨后。

中华儿女当自强,巨龙雄起傲全球。

有感日本地震正做千年梦,扶桑东南倾。

樱花今岁开,不与去年同。

泱泱反应堆,祸及众生灵。

源源入大海,辐射害无穷。

人心高北斗,地心所不容。

人生本自然,应顺自然生。

2011321

■陕西岐山地震 

公元前780年(周幽王二年)陕西岐山地震。据《国语·周语》载,地震时,“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三川,即今陕西省的泾河、渭河、洛河。此次地震是中国史书记载比较可靠的最早一次大地震,估计震级可达7级以上。

■山东诸城昌乐地震    

公元前70年6月1日(汉宣帝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山东诸城昌乐地震。《汉书·五行志》记载:“本始四年四月壬寅地震,河南以东四十九郡,北海琅琊坏祖宗庙城郭,杀六千余人。”

■北边郡国地震    

公元前7年11月11日(西汉绥和二年九月丙辰)北边郡国地震。据《汉书·五行志》记载,这次地震波及“自京师至北边郡国三十余坏城郭,凡杀四百一十五人”。京师即今陕西省西安市。汉时北边郡国应包括今甘肃、陕西、山西、河北等省。史书对这次地震有“水出地动”的描述,被认为是中国关于震前地下水异常变化的最早记载。

■甘肃金城、陇西地震    

公元138年2月28日(东汉永和三年二月乙亥)甘肃金城、陇西地震。据初步考证,当时张衡的候风地动仪测到了这次地震,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测震仪器记到的破坏性地震。当时候风地动仪放在洛阳,距震中约700公里。东汉时的金城郡包括今兰州市。震级估计为7级。《后汉书·五行志》记载,“地震裂,城郭、室屋多坏,压杀人”;又《后汉书·顺帝纪》:“二郡山岸崩,地陷。”  

■甘肃甘谷西地震    

公元143年10月后(东汉顺帝汉安二年九月后)甘肃甘谷西地震。《后汉书·五行志》:"建康元年正月,凉州部郡六,地震。从去年九月以来至四月,凡百八十地震,山谷坼裂,坏败城寺,伤害人物。"

■甘肃高台地震    

公元180年(东汉灵帝光和三年)秋甘肃高台西。《后汉书·五行志》:“三年自秋至明年春,酒泉表氏地八十余地,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顿,县易处,更筑城郭。”

■山西原平代县地震    

公元512 年5月23日(北魏宣武帝延昌元年四月庚辰)山西原平代县地震。《魏书》卷112《灵征志》:“延昌元年四月庚辰,京师及并、朔、相、冀、定、瀛六州地震。恒州之繁峙、桑乾、灵丘,肆州之秀容、雁门地震陷裂,山崩泉涌,杀五千三百一十人,伤者二千七百二十二人,牛马杂畜死伤者三千余。”

■甘肃天水地震    

公元734年3月23日(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二月壬寅)甘肃天水地震。《旧唐书》卷8《玄宗纪》:“二月壬寅,秦州地震,廨宇及居人庐舍崩坏殆尽,压死官吏以下四十(千)余人,殷殷有声,仍连震不止。”《山右石刻丛编》卷七《大唐故宣威将军守右武卫中郎将陇西董君墓志铭》:“时天水地震,陵迁于谷,城夏于隍。公谋去故绛,制造新邑。”

■四川西昌地震    

公元814年4月6 日(唐宪宗元和九年三月丙辰)四川西昌地震。《旧唐书》卷37《五行志》:“三月丙辰,西()州地震,昼夜八十震方止,压死者百余人。”《新唐书》卷35《五行志》:“三月丙辰,西州地震,昼夜八十,压死百余人,地陷者三十里。”

■内蒙古包头地震    

公元849 年10月24日(唐宣宗大中三年十月辛已)内蒙古包头西北地震。《旧唐书》卷37《五行志》:“十月辛已,京师地震,河西、天德、灵、夏尤甚,戌卒坏压死者数千人。”《新唐书》卷 35《五行志》:“十月辛已,上都及振武、河西、天德、灵武、盐、夏等州皆震,坏庐舍,压死数十(千)人。”

■山西定襄、忻州地震    

1038年1月15日(宋仁宗景佑四年十二月二日)山西定襄、忻州地震。《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0:“先是京师地震,直使馆叶清臣上疏曰:'……乃十二月二日丙夜,京师地震,移刻止。定襄同日震,至五日不止,坏庐寺、杀人畜,凡十之六。大河以东,弥千五百里而及都下,诚大异也。'”

■甘肃兰州地震    

1125年9月6日(宋宣和七年七月己亥)甘肃兰州地震。《宋书》卷67《五行志》:“七月己亥,熙河路地震,有裂数十丈者,兰州尤甚。陷数百家,仓库俱没。河东诸郡或震裂。”

■四川雷波马湖地震    

1216年3月24日(南宋宁宗嘉定九年二月辛亥)四川雷波马湖地震。《宋书》卷67《五行志》:“二月辛亥,东西川地大震四日。”《宋书》卷39《宁宗志》:“甲子,又震。马湖夷界山崩八十里,江水不通。”

■山西洪洞、赵城地震    

1303 年9月25日(元成宗大德七年八月辛卯)山西赵城、洪洞地震。许多文献均有记录,是中国历史上详细记述最早的一次大地震。《元史》卷50《五行志》记载:“八月辛卯夕,地震,太原、平阳尤甚,坏官民庐舍十万计。平阳赵城县范宣义郇堡徙十余里。太原徐沟、祁县及汾州平遥、介休、西河、孝义等县地震成渠,泉涌黑沙。汾州北城陷,长一里,东城陷七十余步。 ”

■甘肃会宁地震    

1352年4月26日(元顺帝至正十二年闰三月丁丑)甘肃会宁东南地震。《元史》卷51《五行志》:“闰三月丁丑,陕西地震,庄浪、定西、静宁、会州尤甚,移山湮谷,陷没庐舍,有不见其踪者。”

■西藏当雄地震    

1411 年10月8日(明永乐九年九月十二日,藏历第七绕回阴铁兔年九月十一日)西藏当雄西南一带地震。《达隆白教传》页117:“约半夜时分发生强烈地震,黎明时发生比前更大的地震。许多房屋倒塌,经堂东门墙壁倒塌五至六度长,门窗亦倒,旧依怙殿门前经书倒下约五十捆,金顶下塌一大块墙壁;正中的供奉品亦倒下来。此时佛仍在背诵经文,并令念经之僧众迁居室外。十五日又发生大地震,托其恩泽,幸无大损失。其他地区灾害严重,出现山岩塌落、湖崩等现象;有的村庄被埋入地下,平地出现大裂缝,众多人畜死亡,损失惊人。”

■云南宜良地震    

1500 年1月13日(明弘治十二年十二月己丑)云南宜良地震。康熙《宜良县志》卷 2:“冬地震,有声如雷,从西南方起,自子时至亥时连震二十余次。衙门、城铺、寺庙、民房摇倒几尽,打死压伤男女无数。嗣后或一日一震,旬日一震、半月一震、一月一震,经四年方止。”隆庆六年修万历四年刊本《云南通志》卷17:“弘治十二年冬,宜良县地震,自西南来如雷,民居尽圮。压死以万计,旬月常震,越四年始宁。”

■陕西朝邑地震    

1501 年1月29日(明弘治十四年正月庚戌朔)陕西朝邑地震。《弘治实录》卷170:“陕西延安、庆阳二府、潼关等卫、同、华等州,咸阳、长安等县,是日至次日地皆震,有声如雷。而朝邑县尤甚,自是日至十七日频震不已,摇倒城垣楼橹;损坏官民庐舍共五千四百余间,压死男妇一百六十人,头畜死者甚众;……”《马端肃公奏议》卷7:“……据本府朝邑县申,……将本县城楼、垛口,并各衙门仓监等房,及既()县军民房屋,震摇倒塌,共五千四百八十五间,压死大小男女一百七十多口,压伤九十四名口,死头畜三百九十一头只。……汛流震开裂缝,长约一二丈、四五丈者,涌出溢流,良久方止;蔡家堡、严伯村等,四处涌出,几流成河。”

■云南永胜地震    

1515年6月27日(明正德十年五月壬辰)云南永胜地震。《正德实录》卷125:“云南地震,逾月不止,或日至二、三十震,黑气如雾,地裂水涌,坏城垣、官廨、民居,不可胜计。死者数千人,伤者倍之。”  

■四川西昌地震    

1536 年3月29日(明嘉靖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四川西昌北地震。嘉靖二十年抄本《四川总志》卷16:“二月二十八日丑时建昌卫地震,声吼如雷数阵。本都司并建前二卫大小衙门、官厅宅舍、监房仓库、内外军民房舍、墙垣、门壁、城楼、垛口、城门俱各倒塌顷(倾)塞,压毙……内外屯镇乡村、军民客商人等,死伤不计其数。自二十八日以后至二十九日,时常震动有声,间有地裂涌水,陷下三、四、五尺者。卫城内外,似若浮块,山崩石裂,军民惊惶。又据宁番卫申称,同日地震,房屋墙垣倒塌无存,压死……”

■嘉靖山陕大地震

1556年1月23日(明嘉靖三十四年)夜,陕西渭南一带和山西蒲州等地发生强烈地震,死亡83万多人,是中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明人朱国桢《涌幢小品》记载,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同时发生地震。渭南、蒲州等地地震时:“声如雷,鸡犬鸣吠。”受地震影响,黄河、渭水因河道壅塞,河水上涨泛滥,华山、终南山“山鸣”。地震后,渭南城门陷入地中,华州城墙全部倒塌,潼关、蒲坂两地城墙全部塌陷,民居、官舍一片废墟。此次地震有姓名记载的罹难者83万之众,潼关、蒲坂的死亡人数约为当地人数的十分之七,同州、华州为十分之六,渭南为十分之五,临潼为十分之四,陕西省城为十分之三。

■福建泉州地震

1604年12月29日(明万历三十二年十月九日),泉州以东海域发生8级地震。据史料记载,29日夜发生大震,山石海水皆动;泉州城内外楼房店铺全都倾倒;开元寺东塔顶盖南部的椽石有两条毁坏,东南角有8条毁坏;洛阳桥被破坏;多处出现地裂缝;在清源山,裂开的地缝中还涌出砂、水,气若硫磺。泉州沿海覆舟甚多。蒲田城墙崩塌数处,城中高大建筑多倾塌,乡间房屋倾倒无数。田地皆裂,并冒黑砂还带硫磺臭味,池水亦因地裂而干涸。漳浦南门外的田陷一穴,宽五丈余,深约二丈,水涌出,中有黑砂泥。南安民居坠坏甚多。同安庐舍多有倾颓者。安溪山川崩裂。福建、江西、浙江3省22个县记载了不同程度的震害。

■广东琼山地震

1605年7月13日(明万历三十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亥时)夜,广东琼山地震。据史志记载,“亥时地大震,自东北起,声响如雷,公署民房崩倒殆尽,城中压死者数千”。《万历实录》卷413:“九月辛丑礼部言:比年灾异,地震独多……今年则湖广、武昌地震,而广东琼雷等郡、广西桂平等郡;至有陷城沉地、水涌山裂、屋宇尽倾,官民半压死者,其为变异亦匪细矣。估计震级为75级或更强,为海南岛历史上最大地震。

■山东莒县、郯城地震

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时,山东莒县、郯城地震。震级估计为85级,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据《康熙郯城县志》记载,“戌时地震,有声自西北来,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从顶至地者连二、三次,遂一颤即倾,城楼堞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地震惊动朝野,康熙命户部速行详议,分别蠲赈。发免山东沂州等40州、县、卫年租多寡不等,银二十二万七千三百有奇,并遣官赈济。地震波及鲁、苏、皖、浙、闽、赣、鄂、豫、冀、晋、陕、辽诸省及朝鲜。

■三河、平谷地震

1679年9月2日(清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中午,河北三河、平谷发生地震。震级估计为8级,是北京附近地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地震。根据民国二十三年《平谷县志》记载,地震发生时“怱地底如鸣巨炮,又似数千马飘沓而至。始而庐舍摇荡,如舟在风浪中,继则全然倾圯,压毙者无算,其生者亦感破颅折体。顷又闻地且沉,争登高以避。盖地裂丈余,黑水兼沙从底涌泛,有骑驴行道中,遂裂而坠。杳无形影。虽东山多崩陷,海子庄东南有山长里许,名锯齿崖,参差峙立,形如锯齿,盖地震摇散而未崩陷者,其它断如刀切,而存其半者皆崩而陷入地中者也。又大辛寨庄南有砖井歪斜,人呼为搬倒井,亦地震移动之所致。是时,城乡房屋塔庙荡然一空,遥望茫茫,了无障隔,黑水横流,田禾皆毁,人多无食,阖境人民逃亡逾半。……凡数千里,平谷、三河极惨。”

■山西临汾地震

1695年5月18日(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初六)戌时,山西平阳(治临汾)地震。据史料载,临、襄、洪、浮四邑较重,临汾尤甚,浮山三邑,城廓房舍存无二三,居民死伤十有七八,有阖门尽毙不留一人者。临汾府城并东关城垣、楼堞、衙署、神佛、宙宇、民舍、仓库尽行倒塌,烈火烧天,黑水涌地。大云禅寺金顶宝塔毁(历1200余年),尧庙(城南8里)倾塌,通利渠(城西北30里)倾,平水神祠(县西25里)震塌。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二月二十一日《重修铁佛寺碑记》载:“偶于大清康熙乙亥岁夏四月六日戌刻遭震变之突,寺庙倾塌民舍无存,压伤男女不可胜记。地声如雷,经年不息。”

■云南东川地震

1733年8月2日(清雍正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云南东川发生地震。震级估计为75级,《雍正东川府志》:“自紫牛坡地裂,有罅由南而北,宽者四五尺,田苗陷于内,狭者尺许,测之以长竿,竟莫知浅深,相延几二百里,至寻甸之柳树河止……”地震后人们注意到城墙垛“南北则十损其九,东西十存其六,抑又奇也。”这是中国地震史料对地震力方向性的最早描述。

■宁夏平罗、银川地震

1739年1月3日(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宁夏平罗、银川发生地震。震级估计为8级。《乾隆宁夏府志》记载:“酉时地震,从西北至东南,平罗及郡城尤甚,东南村堡渐减。地如奋跃,土皆坟起。平罗北新渠、宝丰二县,地多坼裂,宽数尺或盈丈……三县城垣堤坝屋舍尽倒,压死官民男妇五万余人”。又据故宫档案载:靠近黄河的一些城镇,震后地裂“涌出大水,并河水泛涨进城,一片汪洋,深四、五尺不等,民人冻死、淹死甚多。”这是中国内陆因地震引起河水泛滥成灾的一次震例。

■云南嵩明地震

1833年9月6日(清道光十三年七月二十三日),云南嵩明发生地震。震级估计为8级,是迄今所知云南省最大的一次地震。清人魏祝亭《天涯闻见录》:震前“先期黄沙四塞,昏晓不能辨,凡三昼夜,……震之时声自北来,状若数十巨炮轰……最烈则嵩明之杨林驿,市廛旅馆,尽反而覆诸土中,瞬成平地……”

“戌时地震,有声自西北来,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从顶至地者连二三次,遂一颤即倾,城楼堞口有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如平地……人立地上,如覆圆石,辗转摇晃,不能站立,势似即陷,移时方定。阁邑震塌房屋约数十万间……”如此惊心动魄的景象出现在300多年前的山东郯城,这是康熙《郯城县志》对郯城大地震——— 这场既是山东也是整个中国东部地区有史以来最大地震的记载。

郯城大地震,发生于清朝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波及陕西、山西、辽宁、河南、湖北、江西、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广东等10多个省的410多个县及中国东部海域和朝鲜半岛,破坏区域纵长千余公里,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有感半径800多公里。郯城地震高达85级,这是我国东部唯一一次85级地震,也是中国3次85级地震之一(另两次为1920年12月16日宁夏海原85级地震及1950年11月18日西藏察隅85级地震)。因为郯城隶属临沂,又称临沂大地震,因郯城、沂州(今临沂)、莒州(今莒县)受灾最重,又称郯城—临沂大地震,郯城—莒县大地震,郯城—麦坡地震。

因为地震发生在戌时(晚上七点至九点),古时的人们没有丰富多彩的娱乐休闲活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故而,这是一个人们正在准备睡觉或者已经入睡的时间,很多人是在睡梦中被顷刻坍塌的房屋砸死砸伤的,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也特别严重。地震中的人口死亡在5万人以上,康熙时期山东鲁南地区仍是地广人稀,多层建筑物少,这样的数字在当时已经是天文数字。同时,由于消息流通缓慢闭塞,震后无法组织积极有效的救灾活动,适逢夏季又连降暴雨,导致了灾区瘟疫流行:“区内死尸遍野,不能殓葬者甚多;暴雨烈日,瘟痢随作,人民疏散。”虽然清政府在地震发生后便命令户部速行详议、分别蠲赈,发免山东沂州等40州、县、卫年租多寡不等,并遣官赈济,但还是导致灾民流离失所,经济损失极为惨重。

震后,我国约500余种县志、方志,碑文、诗文等对这次地震作了详尽的记载,其中有破坏的记载达150余县,堪称是我国历史上史料记载最为翔实丰富的特大地震。这场突兀而至的大地震对建筑物的损毁达到了惊人的程度,据当时县志记载,莒县内“官民房屋、寺庙、牌坊、城垣俱倒,周围百余里无一存屋”;郯城内“城楼垛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临沂则是“城郭宫室庙宇公廨一时尽毁,人无完宇”。同时聊城始建于宋代的庙学在地震中“栋宇倾圮,门庑颓废益甚”;宁阳始建于元代至元年间的大成殿毁于一旦;而滕县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城池“周五里许,高三丈五尺,阔一丈五尺,门楼四,角楼四,堡二十四,池深一丈五尺,广一丈五尺。地震城崩,砖石尽倾。”……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始建于唐、宋、元、明的学庙、牌坊等古建筑在这次大地震中几乎全体遭受重创,虽然震后有所修葺补救,但毕竟已不再是“古”时遗存,对山东地区的古文化保存流传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人文环境遭受空前重创,自然环境则在地震中几乎重塑,地震中伴有大规模的山崩地裂、地陷、涌水喷沙等现象,将之评述为“山川易景”毫不为过。在郯城大地震的史料中,有二三十余州县记载了山崩地裂或滑坡等有关自然面貌破坏现象。由于地表大面积升降,平地大面积被溢出来的地下水淹没,如江苏北部的赣榆县海滩隆起,黄海海水退舍30里。

除了县志之外,当时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很多地震记忆,最为著名的当为蒲松龄在《聊斋志异·地震》一文中的描述,他以朴实无华的语言,真实细腻的笔调,客观地记录了康熙七年郯城地震发生时邹平县的情景,读来如身临其境。地震发生时,蒲松龄正在长山县(即今邹平县)表兄家做客,两人秉烛对饮,突然听到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传来,向西北方而去。接着,“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他与表兄“相顾失色”,在短暂的惊慌茫然之后,才意识到发生了地震,赶紧跑出房间。室外呈现的景象让人目瞪口呆:“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开始安定了一些。再看街上,男人和女人裸着身体聚在一起,惶恐不安地谈论着刚刚发生的地震,竟然忘记了自己没有穿衣服。蒲松龄后来听人传说,有的地方“井倾仄,不可汲”,有的人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开了,沂水河塌陷出一个大的洞穴,有好几亩宽。蒲松龄于是在文章后面感叹地说:“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郯城地震在给人们带来无尽灾难的同时,也不经意间创造了许多自然奇观。300多年来无数人都曾到过有历史记载的地方去寻查郯城地震留下的山崩滑坡等自然遗迹,2000年春天在枣庄市山亭区发现的熊耳山天然大裂谷,算是不枉现代学者的苦苦搜寻,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有史料佐证的特大地震山体崩裂遗迹,就是这次大地震“山川易景”的极好见证。另一处保存比较好的大地震遗址是2006年被中国地震局批准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的“郯城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该地质奇观也是全世界仅存两处、国内唯一的第四纪活断层的地貌景观。大地震过后的地质地貌保留了史无前例的大地震对环境的塑造,但是随着岁月流逝,农田开发,人类住所、水利工程以及工矿设施建设等,郯城85级地震造成山崩地裂、滑坡、喷沙冒水等令人敬畏而又奇特的自然景观逐渐消失,而且再也不可复生。

我国记录地震开始很早。晋代出土的《竹书纪年》记载有帝舜时期“地坼及泉”、夏桀末年“社坼裂”的现象,可能是关于地震最早的记载。战国时期晚期(公元前三世纪)的《吕氏春秋·季夏纪》里记载了“周文王立国八年①,岁六月,文王寝疾五日,而地动东西南北,不出国郊。”这一记载明确指出了地震发生的时间和范围,是我国地震记录中具体可靠的最早记载。此外,在《诗经》、《春秋》、《国语》和《左传》等先秦古籍中都有关于地震的记述,保存了不少古老地震记录。从汉代开始,地震就作为灾异记入各断代史的“五行志”中了。宋元以后地方志发达起来,地震也被作为灾异记入志中,地震史料大大增加。除了这些官修的正史,方志外,许多私人写的笔记、杂录、小说和诗文集中也有地震的记载,而且往往附有生动的描述。历代的一些“类书”,如宋代编的《太平御览》、清代编的《古今图书集成》等,还按分类收集了不少地震资料。此外,碑文中也有历史地震的记载。

古地震记录

Ancient Seismic Records乔秀夫 宋天锐 李海兵 高林志 彭阳 聂泽同 梁定益 张传恒 袁静 田洪水区域性,特别是成大规模带状分布...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