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芽糖是什么
麦芽糖是米、大麦、粟或玉蜀黍等粮食经发酵制成的糖类食品。甜味不大,能增加菜肴品种的色泽和香味,全国各地均产。有软硬两种,软者为黄褐色浓稠液体,粘性很大,称胶饴;
硬者系软糖经搅拌,混入空气后凝固而成,为多孔之黄白色糖饼,称白饴糖。药用以胶饴为佳。麦芽糖属双糖类,白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水。味甜但不及蔗糖,有健脾胃、润肺止咳的功效,是老少皆宜的食品。
麦芽糖是淀粉、糖原、糊精等大分子多糖类物质在β-淀粉酶催化下的主要水解产物,再经麦芽糖酶催化,则被水解成两个D-葡萄糖分子,无机酸如盐酸也可以水解麦芽糖。
扩展资料:
麦芽糖可以制成结晶体,用作甜味剂,但甜味只达到蔗糖的1/3。麦芽糖是一种廉价的营养食品,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在自然界中,麦芽糖主要存在于发芽的谷粒,特别是麦芽中,故得此名称。在淀粉转化酶的作用下,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就是麦芽糖,它再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分子萄葡糖。
麦芽糖属二糖类,白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水,而非常见金**且末结晶的糖膏,甜味比蔗糖弱。
参考资料:
人们的祖先尝到香甜的麦芽糖大概很早。而且也绝非是某位圣贤的发明,而是与酒的发明相似,初时只是自然发生的事。
在原始社会中,当人们步入农耕为主的时代以后,收获来的谷物越来越多,但又没有较好的贮藏设备和处所,被雨淋受潮的机会是很多的,于是谷物便会发芽。
当时的人们舍不得丢弃这种发芽的谷物,仍然取来炊煮食用,结果发现它变得有些甜味,更加可口。这就是说,尝到了麦芽糖的味道。于是,人们自然地就会逐步总结经验,优选出了谷芽,风干磨碎制成“曲”,像酒曲那样,用它来糖化各种蒸煮熟的稻米、大小麦、黄米、高粱、糯米、玉米等。再经过滤、煎熬就会得到含有丰富麦芽糖的糖食了。
这种糖食最初叫作“饧”或“饴”。初时读如“唐”,汉代时则改读如“羊”,其后又改饧声从唐,写为“醣”或“糖”,即成为现在的糖字了。饧、饴中除麦芽糖外,另一种成分叫作“糊精”,在现代化学中,糊精也属于糖类,但是没有甜味。
从有关“饧”的各种文字可以推断出,在大约3000年前的周代时期,甚至殷代时就已出现制饧的加工制作工艺了。例如战国时成书的《尚书》中就已有“稼穑作甘”的话,意思就是耕作、收获的谷物可制作出味甜的饧。
麦芽糖的功能:
1、排毒养颜:麦芽糖能排毒养颜,促进钙镁锌等矿物质吸收的特性。
2、润肺去燥:可用于治疗气虚倦怠、虚寒腹痛、肺虚、久咳久喘等症。
3、补脾柔肝:麦芽糖能补脾柔肝,但要注意的是,儿童脏腑充而不盛,还没有发育完全,又因“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所以他们常常因肝脾不和而生病,麦芽糖本身含较多糖分,儿童消化能力差,因此不建议过多食用。另外,儿童食用后一定要记得刷牙。
4、补脾益气:麦芽糖主治脾胃虚弱、气短乏力。但中气弱、消化力不足、体内有湿热、体胖多病则要慎用,因麦芽糖会助湿生热、令人易于腹胀。
麦芽糖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1、麦芽糖浆中含有大量糊精,具有良好的抗结晶性,在冷冻食品中也不会有晶体析出,还有防止其它糖产生结晶的效果,这样就可以在生产果酱和果冻时防止蔗糖的结晶析出,延长食品的保存期。
2、麦芽糖浆具有良好的发酵性,故也大量用于面包、糕点、啤酒的制造。
3、麦芽糖浆有防止淀粉凝沉和老化作用,可以增加果冻、果酱和加淀粉的罐头的保质期。
4、麦芽糖浆甜度低、吸湿性低、保湿性高,具有一分子结晶水的麦芽糖非常稳定,增加了食品的保湿性。在糕点中加入麦芽糖浆,可使糕点新鲜可口。
但当麦芽糖吸收了6%-12%的水分后,就不再吸水,也不释水,这种特性能使食品抑脱水和防止食品的老化,使食品长期处于绵软、湿润、新鲜、可口,增加食品的货架期。
——麦芽糖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大麦芽的别名 5 来源 6 性味归经 7 功能主治 8 大麦芽的用法用量 9 化学成分 10 大麦芽的药理作用 11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大麦芽 1 拼音
dà mài yá
2 英文参考FRUCTUS HORDEI GERMINATU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大麦芽为中药名,出自《本草汇言》。即《本草纲目》记载的麦芽之别名[1]。
4 大麦芽的别名麦蘗、大麦芽[2]
5 来源
大麦的颖果经发芽制成[2]。
6 性味归经甘,平。入脾、胃经。[2]
7 功能主治消食化积,回乳[2]。
1治食积不化,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嗳气吞酸[2]。
2治断乳时乳汁郁积、 胀痛。煎服:9~15g(回乳炒用60~120g)[2]。
3治急、慢性肝炎胁痛、厌食[2]。
8 大麦芽的用法用量生品研粉制成糖浆服[2]。
9 化学成分麦芽含淀粉酶,转化糖酶,脂酶,朊酶等多种酶类物质。另含大麦芽堿(Hordenine),甜菜堿,胆堿,腺嘌呤,氨基酸,细胞色素C,维生素B、D、E,磷脂,麦芽糖,葡萄糖等。还含抗霉菌有效成分大麦芽胍堿(Hordatine)A、B及其葡萄糖苷[2]。
10 药理作用麦芽糖是什么
本文2023-10-16 22:31:5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8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