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夏朝有什么依据,夏朝以前是什么样子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3收藏

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夏朝有什么依据,夏朝以前是什么样子的?,第1张

首先,夏朝作为中国的第一个朝代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夏朝存在的证据来源,主要有理论证据支持以及考古遗迹发现两个方面。其次在夏朝之前,古代中国是多部落共同生活的,然后由大家共同推选最具有才能得贤达之人担任各部落的共同最高***。

我们先来说说有关于夏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朝代的理论证据。中国古代有关于夏朝存在的记载主要来自于《史记》与《竹书纪年》中,当然《左传》、《周易》等书中都有对夏朝的描述。特别是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对于中国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来说,是研究中国古代史的一份有力的佐证资料。

因此,对于在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都有文字记载的夏朝它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只是近年来有不少国内外的部分学者认为光有理论支持是不足以证明夏朝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朝代的,所以有关于夏朝是否真正存在的争论一直是存在的。

下面再来说说有关于夏朝存在的考古遗迹发现。虽然在中国古代的很多史书当中都有记载夏朝,但是就考古遗迹方面来说,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说明某一遗迹是夏朝时产生的。但是近些年来发现的“二里头”遗址成为了证明夏朝存在的有力证据支撑。

而夏朝的建立也标志着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开端,国家最高***的产生方式也从共同选举变成了家传天下,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国家从天下共有变成了私有制。而在夏朝之前,人与人之间是没有明显的等级划分的,而在夏朝建立之后,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他们在各个方面都要低人一等甚至好几等。

所以我认为夏朝的建立让人民的幸福变得更淡了,还是以前的部落制度更好一些。

众所周知,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这是无数专家学者经过考证得出的结论,那么五千年的历史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五千年的历史是从黄帝即位时期开始算起的,五千年并不是标准的五千年这个数字,而是一个大概的数字,统称为五千年,五千年是从黄帝即位的公元前2697年开始算起,到今年是公元2020年,用2020+2697=4717年,算下来是四千多年,因为黄帝不是凭空出来的,他的前面还有历史,所以4717年+黄帝前面的历史,约等于五千年,这就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由来。

其中的黄帝就是华夏的始祖之一,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其中的“黄”指的就是黄帝的后代,黄帝是生活在公元前2697年,我们知道周朝是在公元前1046年建立,周朝的上一个朝代商朝是在公元前1600年建立,那么商朝之前的朝代是什么朝代呢?从黄帝生活的公元前2697年到商朝建立的公元前1600年之间的1097年是什么朝代呢?

华夏五千年

一、关于夏朝的质疑

中国的绝大多数学者是相信夏朝的存在,对此持怀疑态度的是国外的学者,之所以怀疑夏朝,是因为到目前为止没有出土能够证明夏朝存在的考古证据,注意是没有发现考古证据,但是,我们知道夏朝,是因为中国历史上有非常多的史书记载了夏朝的历史,不仅如此,连夏朝统治者的世系都清清楚楚。

对夏朝存疑的国外学者的逻辑就是:因为没有实物考古证据,所以夏朝不存在,史书说了也不算。

这叫什么逻辑?明显就是强盗逻辑。考古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发现了某处遗址,才能进行深一步的考古挖掘,还要考虑考古对环境、历史是否会造成影响,不可能为了证明而证明,也不可能为了取得考古证据而到处开挖。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并不是说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商朝之前的遗址和考古文物,早就有发现了,只不过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是夏朝,意思就是说中国发现了商朝之前的文物,但是无法证明是夏朝,你需要了解的是,商朝之前的华夏,并不是统一的王朝,而是有着众多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可以发现遗址,但是对于文字或者文明的记载,就比较模糊了。

比如二里头遗址,先后进行了四期发掘,经过碳14的检测,可以明确证明遗址所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1750年,这一时期根据史书的记载就是夏朝晚期到商朝初期,可以明确的是一期和二期就是商朝之前的遗址,也就是夏朝,但遗址中并没有出土能够证明这就是夏朝的文字记载。

二、夏朝存在的证据

人类总是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现在我们能够确定,同时也得到国际上确认的朝代是商朝,因为不仅有文字记载,各种史书的明确记载,还出土了大量的考古文物证明了商朝的存在,比如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小屯村一带的殷墟遗址的发掘,更加证明了商朝的存在,所以商朝是确定无疑的。

既然商朝存在,那么商朝之前肯定还有历史,那么商朝之前的历史是不是夏朝呢?我们之所以确定商朝之前的朝代是夏朝,就是因为来自史书中的记载,比如《史记》中明确地记载了商之前的朝代就是夏朝,司马迁所在的汉朝把商朝称为“殷”,只是我们现在称为“商”,而夏朝的“夏”也是来自于《史记》的记载,那么有没有可能,商之前的朝代不叫“夏”,或者叫其他名字,我们没有发现呢?这只是一种推测。

商朝离司马迁所在的西汉有一千多年的间隔,离夏朝则更加遥远,在西汉时期,可没有任何考古研究,司马迁在写《史记》时能把夏朝的来历、帝王世系以及夏朝发生的重大事情记载得清清楚楚,他一定是有可靠的资料,像这么详细的一个完整的朝代被记载下来怎么可能是编撰的呢?司马迁还说过孔子曾经校正过夏朝的历法,还说禹是黄帝的后世子孙,也说道匈奴部落也是夏朝人的后裔,司马迁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是不可能乱写的,这可是历史,《史记》可是公认的24史之首。

另外在更古老的史书《竹书纪年》第3卷和第4卷中记载了夏朝的历史,这是一本在西晋时期因为盗墓而发现的一整套竹简史书,是春秋晚期到战国初期由晋国的史官和魏国史官共同记载的,这比司马迁的《史记》又早了几百年,虽然其中记载的内容与《史记》有些不同,但无可否认的是:其中也有夏朝的历史记载。

同时还有一本古书《山海经》也记载部分关于夏朝的历史,别总以为《山海经》是神话小说,其中记载了很多历史,内容非常杂,比如记载了黄帝的世系,还记载了夏朝和商朝的世系,《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商朝世系与甲骨文中记录的商朝的世系是惊人的相似,此外还记载了帝俊的世系,帝俊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上古天帝,也可能是诗经中的昊天上帝,关于帝俊的记载,在湖南长沙出土的楚帛书中也有记载,但是在整个周朝的记载中都没有出现过帝俊,因此《山海经》最早的版本可能还在周朝之前或者周朝初期。

除此之外,在古代书籍中提到夏朝的比比皆是,有《尚书》、《左传》、《春秋》、《大戴礼记》、《国语》等等,大多都是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的书籍,如此之多的古籍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夏朝,除了夏朝是真实存在的,也没有别的原因了,当然了,光有史书记载,总有人怀疑,除了史书记载,还发现了众多商朝之前的上古遗址。

除了上面提到的二里头遗址,还有石峁遗址、城子崖遗址,还有在河南多地发生河山龙山文化遗址群,这些遗址或文化都证明了存在于商朝之前,经碳14检测年代都在公元前2000年到2500年之间,而这一时期正好是史书上记载的夏朝。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的北侧,城子崖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龙山村东北,河山龙山文化遗址群则在今河南省各地都有,主要是在洛阳、登封、汝州、淅川、安阳等地,这足以说明商朝之前的文明是遍地开花,也足以说明商朝之前是有文明的,即使不是夏朝,也有可能是其他朝代,或者不能称之为朝代,只是一种松散的部落联盟。

此外,还有国家科委启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对大量的考古遗址和历史文献及甲骨文进行科学的研究,已经能较为准确地分出夏商周三朝世系的具体年代,辅以碳14检测技术,明确地确立了夏朝传世14代17王,国祚470年,由“禹”传儿子“启”起,到末帝“桀”而结束,与其他朝代不一样的是,夏朝的统治者活着的时候自称“后”,去世之后称“帝”。

四、关于夏朝的思考

历史上的文明传承只有中国是一脉相传,而没有出现过断代,商朝既然是已经明确存在的朝代,他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也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而是一代一代发展而来,所以商朝前面肯定有朝代,也许是和商朝类似的朝代,也许只是一个个松散的部落联盟,由一个主部落来领导,但一定是存在的,司马迁的史记中称为夏朝,所以我们称为夏。

夏字在甲骨文中一直没有被发现,除了甲骨文中的字并没有百分之百破解之外,夏字在上古时期是如何写的也是一直有疑问的,最早被发现的夏字是在周朝时期发现的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也就是说夏字最早是出现在周朝,而周朝与夏朝隔了一代,中间隔了一个商朝,商朝是如何称呼夏朝的不得而知,甲骨文中没有夏,那么商朝是如何称呼前朝的,也许不是夏,是其他的字也有可能,不管是什么字,商朝前面的历史是铁定存在的,或者有没有可能夏字是在夏朝灭亡后被创造出来的,夏朝在当时根本就不叫夏朝呢?如果是这样的话,甲骨文的研究就得重新研究。

周朝早期的文字是记载在青铜器上的,中后期则开始记在竹简上,而商朝的所有文字是记载在乌龟壳或者动物的骨头上,那么夏朝呢?这是个问题,夏朝是否有文字仍然是有争议的,历史上最早的造字是在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黄帝时期记事都是靠结绳记事,社会上的物资极其匮乏,还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所能使用的工具也就是木材和石器了,除此之外就是兽皮和动物骨头,仓颉造字神话色彩过于浓重,从黄帝时期到夏朝仅有六百多年,这中间的时期很可能就是华夏历史上文字开始萌芽的阶段。

现在对于夏朝认定已经有古文字记载、史书记载、考古遗址发现,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考古遗址和史书记载对应上,因为发现的遗址已经是商朝之前的了,但并不能确定是夏朝,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也许夏朝不存在,但商之前一定有朝代,至于叫什么名字,还有待继续考古发现,不能因为无法证明之前就是夏朝,而否定中国历史五千年,因为历史已经存在了,我们只需要证明从黄帝到商朝之间的那一段历史是文明就能说中国是五千年文明,这并不矛盾。至于那段历史叫“夏”还是叫“虞”又或者是叫“唐”,那是今后历史学家与考古学家的研究了。

夏朝(约为前2050年—约前1600年)

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禹至履癸(桀),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余年.

1、启——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不降——11、扃(局、禺)—— 12、胤甲——13、孔甲——14、皋(吴、皋苟)——15、发(发惠)——16、履癸(桀)

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夏启即位后,在大宴钧台大宴各地首领。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这次胜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

因为夏朝是古籍里记载的朝代,但一直因为没有文字记述和文物被发现,所以没有夏朝存在的证据。

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根据史书记载,禹本来传位于益,但益却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这段历史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朝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是否存在争议:

由于流传下来的与夏代有关的史料十分匮乏,一些历史学家、文人(胡适、顾颉刚、郭沫若等)否认夏朝的存在。虽然还未挖出夏朝文物,也未发现夏朝文字。

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殷本纪》中记载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

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

夏朝(约为前2000年—约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是禹的儿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夏朝共传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据说启死后,太康即位,出现了一时的政权更迭,即所谓“失国”。再经少康中兴,重建夏朝。到孔甲统治时,夏朝走向衰落。此后,三传至桀,夏朝灭亡。约400年,后为商朝所灭。

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禅让的夏朝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况。

夏世系

夏朝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如夏代的开始从夏禹算起,自禅让至履癸(禅让),则共十四代、十七王,前后经过了四百余年.

1、启——2、太康——3、仲康——4、相——5、少康——6、予——7、槐(芬)——8、芒(荒)——9、泄(世)——10、不降——11、扁(局、禺)——12、胤甲——13、孔甲——14、皋(吴、皋苟)——15、发(发惠)——16、履

夏朝的建立

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是,一种新制度的建立,必然会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夏启即位后,在钧台大宴各地首领,以期对他的地位予以确认。有扈氏对启破坏禅让制度的做法十分不满,拒不出席钧台之享。夏启发兵对有扈氏进行征伐,大战于甘,有扈氏战败被灭。这次战争的胜利,使新生的政权得到初步巩固。

一种新制度的建立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一个新政权的产生,也面临缺乏统治经验的问题。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政权,即使是在起进步作用的上升阶段,也改变不了统治者剥削、掠夺和贪图享乐的本性,统治集团内部围绕权和利的争夺成为不可避免。因此,夏启死后,出现了五子争权斗争。太康即位后,政事不修,沉湎于酒色之中,有穷氏的首领羿乘机夺取了政权。直至后羿被他的大臣寒浞所杀,相之子少康逃到有虞氏,得到有虞氏的帮助,组织夏的旧部,积蓄力量,乘寒浞内部混乱之时,出兵打败了寒浞父子的力量,夺回了政权,才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这就是夏代历史上出现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和「少康中兴」的事件。

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鸣条之战,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一个强大的国家经历了四百余年历史,却被一个小国所灭,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震惊与思考,所以后来出现了「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告诫。

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该书《殷本纪》中记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因此《史记·夏本纪》中所记的夏代世系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可信的。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

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因为传说中夏代的都邑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大多同这两个地区有关。1959年开始「夏墟」调查,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四十年来在豫西、晋南开展了一系列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使夏文化探索的目标逐渐缩小。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包括二里头类型和东下冯类型)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主要对象,并对夏文化问题发表了各种看法。惟因缺乏文字等直接证据,目前学术界对哪种遗存是夏代文化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无论是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还是「二里头文化」,均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它为最终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夏朝的疆域

夏朝的疆域西起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起湖北省,北至河北省。当时夏的势力延伸到黄河南北,甚至长江流域。夏王朝建都阳城(今河南省登封的东部)、酌鄩(今河南省登封的西北部)、安邑(山西省夏县西北部)等地。

夏朝的科学技术

在夏代,农业文明到了很高的程度,传说禹的大臣仪狄开始造酒,夏王少康又发明了秫酒的酿造方法。为了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探索出农事季节的规律,现代仍旧流行的有时称为夏历的农历就是那个时代发明的。

禅让有一定发展。有一大批奴隶从事畜牧工作,还有一些专门从事畜牧业的氏族部落。马的饲养得到很大重视。此外制陶业在夏代可能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极为重要的行业。至于青铜器,中国已经发现了二里头文化的铜刀。如果二里头文化被认为是夏朝时期的文化,那么这件青铜器就是夏朝时期的。夏朝人使用的工具都是以石器为主。夏朝都城出现了车,但还不能确认是人力车还是马车,因为车辙只有1米宽,和商朝的2米宽车辙不同,禅让已经确认使用马车了。

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桀,共17帝。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夏朝姒姓。

夏禹:在位45年

禹姓姒名文命,是黄帝的玄孙。由于治水立了大功,被尊称为“大禹”。他的父亲治水不成而被杀,禹接替治水的工作,采取疏导的方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成功。后继舜为帝。称国号“夏后”,故称“夏禹”。他在涂山大会诸侯,建立了奴隶制国家的雏形,禹铸造九鼎,象征九州。虞在位45年死,葬于会稽山。

启:在位29年

启,姓姒名启,大禹的儿子,大禹死后,启即位为天子,即位后击败有扈氏的反抗,巩固了政权,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的国家。

太康:在位29年

太康,夏启的儿子,继启为王。他生活荒*,朝政松弛。在他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裔乘机入侵,自己作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

仲康:在位13年

仲康,太康的弟弟。即位后无力恢复夏的天下,这时后裔被他的亲信寒浞杀死。寒浞自立为王。

相:在位28年

相,仲康的儿子。即位28年后,寒浞攻打他,相被杀。

少康:在位21年

少康,相的遗腹子。少康时终于推翻了入主夏国四十多年的有穷氏政权,史称“少康中兴”。少康是一位有作为的国王。

杼:在位17年

杼,少康的儿子。曾参加父亲领导的恢复夏国的战争,并立下许多战功。他发明了甲和矛,并大举征伐东夷,取得胜利。

槐:在位44年

槐,杼的儿子。他在位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芒:在位18年

芒,槐的儿子。他在位时,开始了延续数千年的沉祭(即将祭物沉入黄河企求河神的庇护)。

泄:在位21年

泄,芒的儿子,他在位时,正式赐封九夷各部诸侯爵位。

不降:在位59年

不降,泄的儿子。在位59年后,让位与其弟扃。

扃:在位21年

扃,不降的弟弟。

廑:在位21年

廑,扃的儿子。他在位时,夏国开始衰落。

孔甲:在位31年

孔甲,不降的儿子。司马迁说“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乱”,可见孔甲是一位胡作非为的残暴昏君。

皋:在位11年

皋,孔甲的儿子。

发:在位11年

发,皋的儿子。他在位时,各方诸侯已经不来朝贺了,夏国进一步衰落。

桀:在位52年

桀,发的儿子。是历史上有名的残暴之君。穷奢极欲,暴虐嗜杀,终于被商汤所灭,结束了长达近500年的夏王朝。

其实主要是目前能解读公认的最早文字甲骨文是商朝中晚期出现的。

在之前,虽然发现了大量的历史的遗迹,根据考古的时间证据,也应该是对应的夏朝时期的。但你没有找到文字记载的证据。

就好比现在发现一个古墓,你要是找不到铭文,找不到记录墓主人身份的文字信息,那么关于墓主人是谁,就只能是猜测,你无法肯定。

所以那些古城遗迹文物可能是夏朝的,也可能是其他的文化或者一些小国部落的,因为你缺乏最直接的证据证明。其实甲骨文发现之前,对于商的历史,外界也是存疑的。

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夏朝有什么依据,夏朝以前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夏朝作为中国的第一个朝代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夏朝存在的证据来源,主要有理论证据支持以及考古遗迹发现两个方面。其次在夏朝之前,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