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周易高人?他们各都著过什么作品?
黄帝
《周易》周文王
田何:西汉经学大使。孔子授[易],五传至田何。始皇焚书,赖田何口授,始得传于后世。汉代易学宗师,汉初因年事已高,惠帝曾至其家授业。
董仲舒:通晓《周易》,擅用易之阴阳五行说解释灾异之事
孟喜:宣帝时立为博士。其父孟卿善治《礼》《春秋》,孟喜遵父命习《易》,为汉代易学家田何的再传弟子。孟喜以阴阳说《易》,以此推算气候的变化,判断人事的吉凶,为“卦气说”的倡导者。其《易章句》已失传,一部分内容保存在唐僧一行的《卦议》中。
焦延寿:西汉易学家,字赣,梁国(今河南商丘)人。家贫寒,曾因好学而得到梁王资助。学成之后,为郡吏察举,补小黄令,元帝时为三老。政绩优异,专攻易学,曾从孟喜学《易》,自称得孟喜真传,后传之与京房。其说长于灾变,注重易象,以一卦变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共演变为四千零九十六卦,每卦之下皆有韵文繇辞。著有《易林》十六卷,《易林变占》十六卷。
京房:(前77—前37) 西汉今文易学“京氏学”的开创者、律学家。东郡顿邱(河南清丰西南)人。曾学《易》于焦延寿,以通变说《易》,好讲灾异。元帝初元四年,以孝廉为郎,后立为博士。因弹劾中书令石显等专权,被捕下狱处死,年仅四十一岁。其易学理论,进一步发挥了孟喜的卦气说,并吸收了当时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其主要成就有:1、八宫卦说,把六十四卦分别纳入了八宫。2、世应、飞伏说。3、纳甲说,将八宫卦配以十天干,各爻分别配以十二地支。4、五行说。以五行学说解卦,包括五星配卦、五行爻位、五行生克、八卦休旺等。5、卦气说,以消息卦和杂卦的关系,解释气候反常现象,演讲灾变。6、阴阳二气说,以阴阳二气的变易,用来解释卦象和爻象。其著作颇丰,今只传《京氏易传》三卷,其余皆已失传。
郑玄:(127—200) 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东南)人,东汉末年经学、易学大师。博通经学精于天文历法。少而好学,不乐为官。游学十余年,复归乡里,聚徒讲学,弟子众多。后因党锢事被禁,便潜心著述。其著述以诠释古今经文为主,成为汉代经学集大成者。其易学著作有《周易注》、《易赞》、《易论》、《易纬注》,现仅存《易纬注》,其余已失传。其易学的主要观点有:1、以爻辰说解释《周易》经传,力图揭示卦辞和爻辞之间的内在联系。2、以五行解释《周易》,将“大衍之数”看成是五行之气生化万物的法则。
管辂(209-256年),三国时魏术士。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平原)人。年八九岁,便喜仰观星辰。成人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常以德报怨。正元初,为少府丞。管辂是历史上著名的术士,被后世奉为卜卦观相的祖师,一生著述甚丰,有《周易通灵诀》2卷、《周易通灵要诀》1卷、《破躁经》1卷、《占箕》1卷。《三国志·方技传》将管辂之术筮与“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相提并论,认为“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子孔明,谥曰忠武,琅琊阳都(今山东济南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自比管仲、乐毅,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草庐始从之,帮刘备联合孙权,对抗曹操,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称帝于成都,拜其为丞相。刘备死后,辅佐后主刘禅,被 封为武乡侯。足智多谋,通晓兵法,所传其通晓黄帝之兵家八阵法,并根据伏羲八卦和古代兵法,推演成八阵图。其军事思想、用兵之道,多与《周易》相通。著有《诸葛亮集》。
王弼:(226—249) 三国魏山(今河南焦作东)人,字辅嗣,魏晋易学易理学派代表。官至尚书郎。幼而聪慧,少年得志,即享盛名。其易学著作有《周易注》、《周易略例》、《周易穷微论》、《易变》、《周易大衍论》,前两种尚存。王弼解《易》,力排象数,注重义理,使《易》回归到孔子义理派的轨道,史上有“王弼扫象”之说。其易学观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古文经学派解《易》的阐发,排斥汉易的卜筮之说,提出“得意忘象,忘象取义”和理论,强调《周易》的哲理思想。二是用玄学观点解易,其基本命题是“天间万物皆以无为本”,认为自然无为、动息则静,将太极观玄学化,反对以太极为原初物质的观点。王弼的易学理论对后来易学研究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也有着消极的一面。
孔颖达:(574—648) 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西)人,字仲达,亦作冲达。冲远。少聪敏,强记博文,通晓经学。陏大业初,举“明经”,授国子博士。唐代时,历任文学舘学士,国子祭洒等职。曾奉唐太宗之命,与颜师古等人编定《五经正义》。其主撰的《周易正义》至今仍为最完善的注本。其著“必以仲尼为宗,义理可诠,先以辅嗣为本,去其华而取其实,欲使信而有征。”虽说采用的是王弼注本,又纠正了王弼“得意忘象”的主张,认为物象和义理应该是统一的,义象兼采,易理备包有无,提出“乾坤二元论”,宣扬以阴阳二气为核心的世界观。
李鼎祚:生卒年不详,资州盘石县(今属四川)人。唐代经学家,历官左拾遗、秘书省校书郎、殿中侍御史。他勤于读书,精于经学,尤通象数占学,著有《周易集解》、《连珠明镜式经》。他的易学观点,发挥了汉唐元气阴阳说,否定王弼以玄学解易,认为易学讲的是天象,提出“元气絪緼”说,用以解释“一阴一阳谓之道”及天地万物的形成。他认为,《周易》是儒、释、道的理论基础,是治国、平家、修身的正术。他是提倡汉易象数的代表人物。
陈抟:(约871—989) 毫州真源(今安徽毫县)人,字图南,宁太宗赐号希夷先生,自号扶摇子。是易学图书派的创始人。后唐长兴年中,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修道。先在武当山服气辟谷二十余年,后居华山四十年,被称为“华山道士”。据《宋史》载“抟好读易,手不释卷”。其易学“不烦文字解说,止有一图,以寓阴阳消长之数,与卦之生变。”以图解《易》,所提出的易学图式,包括象和数两个方面的内容。所传之易图有:龙图、太极图、无极图等,使象数易学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李之才:(?—1043) 宋初易学家,字挺之,青州(今山东青州市,《宋史》作青社)人。其性朴率自信,倜党不群。天圣八年中进士,初为参军共城令,后为泽州金署判官,官至殿中丞。其易得穆修所传,属陈抟图书学派,后传之于邵雍。其易学著作已失传,今保存的只有《卦变图》,一是卦变反对图,一是六十四卦相生图。他开创了宋代卦变研究的先河
邵雍:(1011—1077) 北宋著名易学家。字尧夫,谥康节,祖藉河籍范阳,少时随父邵占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于苏门山百源之上,故被后人称为“百源先生”,晚年定居洛阳。少时刻苦学习,博览群书,《宋史》称:“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不读,始为学,则坚苦刻历,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才数年。”共城令李之才闻其好学,授以“物理性命之学”。终身不为官,以研易为业,“探赜索隐,妙司神契,洞彻蕴奥,汪洋浩博,多自得者”(《宋史》),以先天象数之学名于世,与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并称“北宋五子”。其学在汉代象数学派的基础上,把陈抟等道教思想与易理相结合,使易学成为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使易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周敦颐:(1017—1073) 宋代著名易学家,理学家的奠基者。字茂叔,原名敦实,因避宋英宗旧讳故改名,谥元公。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曾筑书堂于庐山莲花峰下,取故乡“濂溪”为名,后人称之为“濂溪先生”。历任县主薄、县令、州判官、州通判、知州军等职,多为刑狱之官,政绩卓著。从政之余,“汲汲于传道授业”,程颢、程颐均是其弟子。善谈名理,深于易学。其《易》得穆修所传,“后学自有所见”,他参照道家的先天太极图和陈抟的无极图,绘制了一个新的太极图,并作《太极图说》,认为“无极”和“太极”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将道家和道教的无极观念引入于儒家的解易系统,建立了一个以易学为核心,融宇宙观、方法论、自然观、认识论以及伦理道德融这一体的、比较完整的哲学体系,对后世影响很大。其易学著作有《太极图说》、《通书》、《易说》等,后有编入《周子全书》。
朱熹:(1130—1200) 南宋哲学家,著名易学家、教育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别号紫阳,谥文,世称朱文公。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人。十九岁登进士弟,曾任泉州同安主薄、知南康军、秘阁修撰等职。为官不过十年,其余四十年过着讲学著书的生活,弟子众多。对经学、史学、文学、音律均有研究,精于易学,“继往圣将微之绪,启前贤未发之机”,影响极大。其易学集周敦颐、邵雍、张载等北宋以来易学家之大成,批判地吸收了各家的观点,自成体系。著有《周易本义》、《太极图说解》、《易学启蒙》等。在《周易本义》中首次将《河图》、《洛书》等九张易图公诸于世,确立了河洛之学,功不可抹。
蔡元定:(公元1135-1198)南宋律学家、易学家,字季通,建州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师事朱熹,长于天文、地理、乐理、历数、兵陈之说,精识博闻。其易学继承了汉易和宋易中象数学传统,除受邵雍数学影响外,又继承和发展了刘牧图书学派的河洛之学,成为元明清象数派的主要理论依据。他与朱熹合著《易学启蒙》,实为在朱熹指导下,由蔡元定成书。《启蒙》认为,《周易》中的象数来源于河洛,河洛之数的演变,形成八卦、六十四卦卦象,而河洛之数又出于“自然之理”。其易著还有《皇极经世太玄潜虚指要》、《洪范解》、《大衍详说》、《燕京原辨》等
张理:元代清江(今江西庐陵)人,字仲纯。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1320)为福州儒学提举。张理一生博览群书,尤精于易学。兼取以邵雍为代表的“先天图”学,以周敦颐为代表的“太极图”学,以刘牧为代表的“河图洛书”学,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之学说。他以解“龙图三变”而闻名。认为,第一变是“龙图未合之数”,共五十五数,上二十五是天数,偶天垂象也;下三十是地数,形地之象。第二变为“天地已合之位”。第三变而成龙图。按其说,龙图之变有两种情况:一是两图相重,即为五行生成图,刘牧称之为《洛书》;二是两图相交,即为“九宫图”,刘牧称之为《河图》。张理以图解《易》对后来的易学发展影响很大。著有《大易象数钩深图》、《易象图说》。
1、十三经:儒家的十三部经典,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1)内容:《十三经》的内容极为宽博,就传统观念而言,《易》、《诗》、《书》、《礼》、《春秋》谓之“经”,《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属于《春秋经》之“传”,《礼记》、《孝经》、《论语》、《孟子》均为“记”,《尔雅》则是汉代经师的训诂之作。这十三种文献,当以“经”的地位最高,“传”、“记”次之,《尔雅》又次之。
(2)确立: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十三种儒家文献取得“经”的地位,经过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汉代,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官方颇为重视,立于学官。唐代有“九经”,也立于学官,并用以取士。
2、廿五史:中国历代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它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二十五部史书。
3、国学备览:《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经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蒙学等。
经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诗经
尚书
仪礼
周易
春秋左传
尔雅
孝经
史
山海经
穆天子传
国语
战国策
史记
水经注
洛阳伽蓝记
贞观政要
史通
文史通义
书目答问
子
老子
庄子
公孙龙子
韩非子
淮南子
列子
墨子
荀子
孙子兵法
吕氏春秋
君文字
新书
扬子法言
鬼谷子
颜氏家训
黄帝内经素问
九章算术
近思录
阴符经
周易参周契
黄庭内景经
黄庭外景经
太上感应篇
金刚经
四十二章经
心经
六祖坛经
茶经
乐府杂录
洛阳牡丹记
棋经十三篇
林泉高致
搜神记
世说新语
游仙窟
聊斋志异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红楼梦
集
楚辞
六朝文絜
唐诗三百首
绝妙好词
古文观止
文心雕龙
诗品
二十四诗品
六一诗经
人间词话
西厢记
窦娥冤
牡丹亭
蒙学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千家诗
增广贤文
声律启蒙
近现代公认研究《周易》比较有系统,有传承的,一位是高亨先生,一位是金景芳先生,另外可成一家之言的据我所了解有黄寿祺以及李镜池,《易经》本身是个筐,什么都可以装进去,胡说八道的也多,真正学术的少,前面两位因为系统,建议找些他们的著作来看看,可以有个大致的了解。 不同的技能树是不一样的啊,你要看你准备走哪一条天赋路线。象数派发育到梅花那边,当然是邵雍的《梅花易数》,《皇极世经》之类。义理派发育到六爻这边,当然是刘基的《黄金策》,最后规则细化了很多,变成《易隐》之类。没出息发育到日本那边(都19世纪了还在光看爻辞),可以参考《高岛易断》黑科技发展成三进制,可以参考杨雄的《太玄经》,那有点类似于连山易的路子,不是用阴阳二进制,而是多加了一个变量的三进制。殊途同归,如果你既没有神奇的直觉天赋,又没有背诵大篇魔法咒语的神奇记忆,还想学八卦体系的占卜(按理说这样的资质根本不适合学术数)那就只能乖乖去看孔子写的传吧记得,别误会太多,大多时候你的卦都没有任何“意见”给你,它只是给你描述当前的事实现状,而真正的抉择,必须自己来做。入门就读黄寿祺、张善文的《周易译注》吧~有古文字基础可以读读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喜欢周易哲学就读金景芳《周易全解》,正统的学院派易学哲学著作朱伯昆《易学哲学史》。
“四大古书”是古代的文集,指《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部古籍。
《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诗经》
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楚辞》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
扩展资料:
《诗经》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
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四大古籍
-诗经 (中国最早诗歌总集)
古代有哪些周易高人?他们各都著过什么作品?
本文2023-10-16 23:31:2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8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