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井卦原文及译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6浏览:3收藏

《周易》井卦原文及译文,第1张

  井卦

 (水风井)坎上巽下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六四,井甃,无咎。

 九五,井洌,寒泉食。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并卦:改换了封邑却没改变井田数目,没有损失也没有多得, 人们照样在田间未来往往。水井已经干枯淤塞,却不去挖淘,还打破了汲水瓶,凶险。

 初六:井水浑浊如泥无法饮用。陷阱塌坏不能关野兽。

 九二:张弓射井底的小鱼。水瓮又破又漏。

 九三:井水污浊不能饮用,给我淘净澄清,就可以汲饮。君王英明,使众人都得到他的福佑。

 六四:用砖石垒砌井壁,没有灾祸。

 九五:并水清澈,凉泉可口,可以饮用。

 上六:缩小陷阱口,不加阱盖,结果捕获了野兽,大吉大利。

 注释

 ①井是本卦的标题。井指井田,水井,陷饼。全卦内容是记述村邑中劳动和生活的情景。作标题的“井”字是卦中多见词。

 ②改邑:改换封邑。 井:井田,指划分齐整的田地。

 ③汔(qi):水干枯。至:用作“窒”,意思是淤塞。蹫(ju):这里的意思是挖。

 ④羸(lei):用作 “儡”这里指打破。

 ⑤泥:淤泥。井泥:井水浑浊含泥。

 (6)井:陷 阱,用于捕兽。

 (7)井谷:井底。鲋:小鱼。

 (8)瓮:汲水的耳器。敝:破。

 (9)渫(xie):污浊。

 (10)心恻:沁测,意思是淘净,澄清。

 (11) 井甃(zhou):用砖石垒筑井壁。

 (12)冽:水清澈。

 (13)收:缩小。井: 陷饼。幕:盖。 

节第六十

题解

节卦为异卦相叠(兑下坎上)。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兑,兑为泽。水满溢于泽外,务必高筑堤防以约束之。所以,卦名曰节。节是涣的覆卦,涣由否变来,节由否的覆卦泰变来。意思是说,节卦是在泰卦的基础上变化了的形态,是泰卦的九三上升到五位,也就是泰卦下乾天、上坤地的交流。即:泰九三与六五交换位置,变出节卦。

节卦阐释节制的原则。节制是美德。盲目突进,就有危险。欲望无穷,难以满足。因此,必须节制,使其不逾越常规。但节制必须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将造成伤害。节制必须自动自发,明辨是非,行动谨慎,并且使其适当。不应当节制而节制,必将丧失活力,失去时机。应当节制而不节制,必然造成伤害。节制应顺其自然,不可勉强。

原文

节:亨。苦节[1],不可贞。

注释

[1]苦节:以节制为苦,以放肆为乐。

译文

节卦:亨通。如果以节制为苦,其吉凶不可卜问。

解析

节卦阐释节制的原则。节是涣的综卦,下兑上坎,坎为水,兑为泽,泽有蓄水的功能,对水能够调控,故称“节”。这就犹如水库蓄水,蓄之过多则河流无水,蓄之过少则泽中干涸。所以,一定要适度。

原文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2]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注释

[2]节:有节度。

译文

《彖辞》说:节卦,有“亨通”之象。因为刚柔分别而位象恰当。这就像君臣各正其位、各守其分。卦辞说:“如果以节制为苦,其吉凶不可卜问。”违反纲常大义,胡作妄为,必然走向穷途末路。节卦具有临难不苟,威武殉道的意蕴,同时又体现了恪守本分、遵礼守义的原则,因而能达到中立不倚、通行无阻的境地。天地有节度而寒来暑往,形成四时节气。国家有节度,因而制定了君子教庶民、庶民养君子的社会通则。君子不可以骄奢,以免暴殄天物;不可以残暴,以免伤害人民。

解析

君子适当地节制自己的行为,就会通达顺利。但也不能过分节制,以免适得其反。

原文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3],议德行。

注释

[3]数度:制度。

译文

《象辞》说:本卦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卦为坎,坎为水。泽中水满,因而须高筑堤防,这是节卦之象。君子观此卦象,建立政纲制度,确立伦理原则。

解析

言语行为要注意节制,要懂得规矩,但不至于非苦行不可。

原文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4]也。

注释

[4]通塞:好歹,缓急。

译文

初九:杜门不出,没有灾祸。《象辞》说:“杜门不出”,是因为其人知道所行不通。

解析

初九属于阳刚得正,有出人头地的能力。但正当节卦的开始,还不是最适当的时机。自我节制,不走出内院,能够如此慎重,就不会有灾难。这一爻说明:应当自我节制,言语行动必须谨慎。

原文

九二:不出门庭,凶[5]。《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注释

[5]凶:凶险。

译文

九二:杜门不出,也有凶险。《象辞》说:“杜门不出,也有凶险”,是因为坐失良机。

解析

初爻还不是应当外出的时机,但九二属于阳刚,得中,已经可以外出。然而,却因为阳爻阴位不正,在上卦没有应援,不知道融通,仍然节制,不走出外院。这一爻说明:如果过度节制,就会失去时机。

原文

六三:不节若,则嗟[6]若,无咎。《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注释

[6]嗟:悔叹。

译文

六三:不节俭则困穷,处困穷则知悔过,没有灾难。《象辞》说:不节俭带来了悔恨,又能责怪谁呢?

解析

六三属于阴柔,意志薄弱,又不中不正,以致不能节制,造成不得不叹息的结果。正如“象传”所说的,咎由自取,又能责怪谁呢?这一爻说明:应当节制而不能节制,则自取其咎。

原文

六四:安节[7],亨。《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8]也。

注释

[7]安节:安于节俭遵礼的生活。

[8]承:遵从。上道:君王之道。

译文

六四:安于节俭遵礼的生活,通泰。《象辞》说:“安于节俭遵礼的生活”之所以“通泰”,是因为顺从了君王的旨意。

解析

六四属于柔顺得正,在上方承接这一卦的主体九五,受其感化,体认到顺应自然而节制的道理,能够心安理得地节制,所以亨通。这一爻说明:节制应顺其自然,不可勉强。

原文

九五:甘节[9],吉。往有尚[10]。《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注释

[9]甘节:以节俭遵礼为乐。

[10]尚:帮助。

译文

九五:以节俭遵礼为乐,吉利。所往必得别人资助。《象辞》说:“以节俭遵礼为乐”之所以“吉利”,是因为九五之爻所居恰当,就像人居德行义,自然获得别人的资助。

解析

九五属于阳刚中正,在君位,正是“象辞”中所说的“当位以节,中正以通”。以王者的地位节制天下,以中正的德行使其畅通无阻,愉快地节制自己的欲望,使他人在被节制时也能愉快地接受,所以吉祥。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采取积极行动,建立受人尊敬的功绩。

原文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11]。《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注释

[11]悔亡:为败落而悔恨。

译文

上六:以节俭遵礼为苦,卜问得凶兆,其人将为家道败落而悔恨。《象辞》说:“以节俭遵礼为苦,卜问得凶兆”,正如上六阴爻孤悬一卦之尽头,就像人陷入穷困不通的境地。

解析

上六是节卦的极点,极端的节制,因而痛苦。“贞凶”与“卦辞”的“不可贞”相同,都是说坚持下去,就会有凶险。“悔亡”是说应知悔改,凶险才会消失。“象传”说:像这种过分使人痛苦的节制,在道理上就行不通。这一爻说明:过度的节制只会造成反效果。

彖传·坤 《周易》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注释〕 对坤卦的卦辞的解释,见本书《坤卦》。坤“元”:原指卦名“坤”和卦辞中的“元”字,这里连用构成一个概念,表示地道或地德。坤:指大地。合:遍及(万物)。弘:宏大。光:广。含弘光大:指大地无所不容,无所不有。亨:繁盛,美好。牝马地类:牝马与大地都属于阴。贞:在《彖传》和《象传》中大都解为“正”。利贞:利于驾御于正道。得常:找到正路,语义双关,既指旅行的大路,捷径,又指人生正路。类:同类,如同学,志同道合者,趣味相同者。庆:幸事。安贞之吉:安于正道的好处。

(施忠连)

 

〔赏析〕 坤卦的《彖传》赞美大地的品格,但是《彖传》并不奉行二元论,将天道与地道规定为世界的两个互不统辖的本源,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即通过讲述地德来说明天道的作用。同乾卦一样,坤卦卦辞中也有“元亨”两字,《彖传》颂扬“坤元”,因为万物一定要依靠大地才能生存,但是其赞词肯定大地最根本的品格是“顺承天”,就是说只有天道才是惟一的原动力,而地道只是遵循天道,以实现天道。

这里所谓的“顺承天”意思是遵循天道,即宇宙的普遍法则、自然规律,在《周易》中这就是阴阳消长变化之道。《周易》最令人惊异的一点是,尽管它形成于宗教迷信盛行的远古,虽然它本身是向神鬼问吉凶的占卜活动的产物,但是《周易》自始至终几乎不提人格神,文字中没有超自然的奇迹的出现。

因此在坤卦《彖传》中“顺”的观念同服从天命的思想无任何相同之处。在《彖传》作者看来,天道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必然性,顺应天道是避免失败、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天道又意味着秩序和规律,认识了天道就具有一种大智慧,能够掌握事物变化发展的途径和方向。坤卦言处下之道,《彖传》所说的顺就是要人们在艰难的环境中借水行舟,顺势而为,当然也包括顺从长上,这是身处下位的题中应有之意,不然不可能有任何作为。

柔顺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遵从长上或君主的任何一种意志或意旨。《彖传》清楚地意识到,柔顺的观念会被恶势力利用,使人们为虎作伥,助纣为虐。因此《彖传》提出柔顺必须以“正”为前提,要遵循正确的方向,以防止这一观念被误解为盲从。《彖传》指出,“‘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就是说牝马柔顺,可以驾御它行至无比遥远的地方,这是因为行在正道之上。同样,《彖传》把“先迷”解释为失去了正道,君子后来之所以顺利其原因就是因为找到了正道。卦辞在最后又一次强调,只有安于正道,才能“应地无疆”,即建功立业,鹏程万里。可见《彖传》明确地反对无原则的顺从。由于有“正”的概念的限定,柔顺就是顺应以刚健为基本特征的天道的意义变得更加突出,因而没有任何消极的成分。

《彖传》对坤卦卦义的又一发明是把地道归结为德,说“坤厚载物,德合无疆”。这是赞颂大地无比深厚和广袤,它承载和滋养之德无私地普及万物。因此,人们要有博大的胸怀,无私的美德,恢宏的气度。《彖传》以德说坤卦和地道,这不是简单比拟,而是有深刻的哲学思想为根据的。中国古代哲学家大都把德解释为“得”,说:“德者,得也。”(见《老子》、《管子·心术》、《乐记》)所谓“得”就是得其所以然,也就是得其道于己而不失。同时“得”还有“获得”、“具备”等义,转化为名词是指所拥有的东西。可见,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德”是一个事物所禀承的天道与其自身品性、材质的统一,即其自身合于天道的一切,也就是其自身所有的卓越的东西。而大地“载华岳而不重,振江河而不泄,万物载焉”(《中庸》),最能显示一个事物本身内在价值的丰富和美好,以及这些价值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而是“德”的各种含义的最生动的表现。所以《彖传》言大地“含弘光大,品物咸‘亨’”,万物因大地的滋养而蓬勃生长,显得丰茂繁盛。

《彖传》的这种道德观有助于破除僧侣主义的道德论。僧侣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外在的行为准则,把道德变成清规戒律,用以禁锢人们的思想,束缚人们的行为,从而使人们的精神变得干枯。与之相反,《彖传》把道德视为人的内在的品性和精神的卓越。充满了勃勃生机和无限的活力。《彖传》的道德观能够成为抵御这种僧侣主义的有力的思想武器。

坤卦六爻皆阴,为柔顺之象,与此相应,卦、爻辞言处下之道,但是,《彖传》正确地把握和深刻地阐发了坤卦卦义,赋予坤卦以巨大的能动的精神力量,使人们明白,虽然处于下位,但是,他们仍然可以在精神上形成强大的优势,应当具有自信,认识到自己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周易》井卦原文及译文

  井卦  (水风井)坎上巽下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