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洲民族起源简述:从肃慎到满洲,长白山成为其祖源圣山
关于满洲的起源,史学界早已盖棺定论,那就是起源于中国东北的长白山。不过最近几年,网上有流传建州女真是“西伯利亚通古斯人”的谣言,虽然没有任何证据可言,但是影响恶劣。本文于是参考国内的正规书籍、论文等资料,综合阐述一下满洲的起源,全文力求客观公正、严谨细密、详略得当。
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高,最大的山,有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三条重要的河流从长白山的天池发源,此山堪称东北河流之源。自古以来,东北的众多民族就将长白山视为“圣山”。
中国最早记载长白山的文献是《山海经》,其中写到:“ 大荒之中有山,名不咸,在肃慎之国 ”。不咸,可能就是白色的意思,是对长白山山顶终年积雪的描述《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 昭帝始元五年,玄菟徙居勾丽,自单单大岭(长白山)以东,沃沮秽貊悉属乐浪。 ”这里的“单单”和满语中的“珊延”发音相近,是白色的意思。
长白山一带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也就是肃慎,也就是女真族的祖先。《辽史》记载“ 长白山三十部女直。 ”《金史》有“ 黑水靺鞨居古肃慎地,有山曰:白山,盖长白山…… ”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对长白山的解释为:“ 古名不咸山 ”。
肃慎族很可能是早期臣服于商朝的一个民族。西周灭商朝以后,周朝和肃慎有了联系,肃慎向西周进贡了“楛矢石砮”,于是就有了“肃慎、燕、亳,吾北土也”的说法。从此以后,中原历代王朝都将肃慎进贡“楛矢石砮”视为东北民族臣服的重要标志。
此后,肃慎的名字被记载为挹娄、勿吉、靺鞨、女真。《三国志》记载:“ 挹娄……古之肃慎氏之国也。 ”《隋书·东夷传》阐述靺鞨“ 自拂涅以东,矢皆石镞,即古之肃慎氏也 ”。《晋书》曰“ 肃慎氏一名挹娄,在不咸山北 ”。《金史·世纪》总结地写到:“ 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隋称靺鞨;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 ”唐朝时期,粟末靺鞨建立强盛一时的渤海国。
而女真一词是在宋朝出现的。宋朝人称呼他们为“朱里真”,讹为“女真”。辽国为了避辽兴宗耶律真的讳,写作“女直”。此后的元明两代都称为“女真”。另外,“鞑靼”一词最初也是指女真,和靺鞨同义。后来靺鞨中的一支迁徙到漠北,演变为了塔塔儿人(鞑靼)。该部落在金代强盛,于是后来就以“鞑靼”泛指蒙古各部。现在的外东北依然有“鞑靼海峡”。
而“通古斯”一词,是对中国东北民族的统称(狭义的通古斯仅指鄂温克族人)。 所谓“通古斯”,也就是养猪的人。东北地区天气严寒,而猪肉脂肪含量高,吃猪肉有利于御寒。《后汉书·东夷传》提到“ 挹娄……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 ”明代《鞑靼译语》中说“猪,唐兀四”,也就是鞑靼人将猪称为“唐兀四”(通古斯)。
《史记·殷本纪》记载了商朝祖先的起源神话传说,“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非常巧合的是,清朝爱新觉罗氏也有类似的传说,记载于《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其传说的大概是: 在长白山上有一座山峰,名为布库里山,山上有布勒瑚里湖。有一天,恩古伦、正古伦、佛库伦三位仙女在湖中沐浴,其中最小的佛库伦误食了神鹊衔来的红色水果,因而怀孕,不能返回天上。此后,她生下了一子,以“爱新觉罗”为姓,名为“布库里”。
两个故事如此相近,这并非巧合。在东北民族以鸟作为图腾,许多民族的祖源神话都和鸟相关,而商朝人很可能也发源于东北。
“爱新觉罗”就是“金姓”的意思,“爱新”就是“金”,“觉罗”是姓氏的意思。而之前的女真族曾经建立了金国,是完颜部建立的,并非后来的建州女真部。不过,两大部落是有渊源的。
根据传说,布库里到努尔哈赤有15世,然而根据现存的文献只能从努尔哈赤向上推7世,到孟特穆(努尔哈赤为孟特穆的六世孙,被称为猛哥帖木儿)。种种迹象表明,孟特穆是元末明初的人物,而布库里应当生活在金国时期。因此,皇太极说: “我发祥建国,与大金相等。”
爱新觉罗属于建州女真的斡朵里部。明初时期建州女真的首领猛哥帖木儿的堂弟 于虚里 之孙曾说“大金乃我远祖”。明朝姚希孟在《建夷授官始末》说建州女真是“金之余裔”。朝鲜古籍记载:“斡朵里乃大金支裔也。”1616年,努尔哈赤定国号为“金”,也是对金国的继承。
建州女真斡朵里部的姓氏为夹温,也就是金代的“夹谷”,汉姓改为童或者佟。在金代,这些姓氏居民生活在胡里改路,也就是黑龙江到鞑靼海峡地区,其治所在黑龙江的依兰县。夹谷清臣曾担任尚书左丞、平章政事等重要职位,“赐同本朝人”,也就是赐姓完颜。后来,夹谷姓成为了金国地位仅次于完颜的姓氏。另外,建州女真的其他部落姓氏也是来源于金国赐姓。火儿阿部(胡里改部)原姓氏为古伦(可能是国伦),实际上就是金姓的分支。
金国时期仿照汉字创造了方块文字——女真文。在明朝初期,建州女真的首领依然能够读懂女真文。在明初,女真斡朵里部在上表明朝都使用女真文。明朝后期,建州左卫都督尚古到明京进表就是用的女真文书。斡朵里部大酋长给朝鲜的牒文,也用女真文书写,而满文则是在1632年才创造的。斡朵里部还藏有20多种典籍,显然是金元时代流传下来的。斡朵里部和火儿阿部在元代还有豆满(万户)、猛安(千户)、唐括(百户)、都达鲁花赤等官职,可见其地位较高,这些官职的名称都是从金代沿袭而来。
元朝时期,建州女真有五大部落,因而设置了五个万户。 五个万户到了元朝后期只剩下了三个,分别是斡朵里部、胡里改部以及托温,三万户并称“移阑豆漫”。 “干朵里、火儿阿、托温三城,其俗谓之移阑豆漫,犹言三万户也”。根据学者考证,斡朵里部位于牡丹江口西侧,胡里改部位于依兰县,托温位于汤旺河口。
1403年,胡里改部酋长阿哈出臣服于明朝,明朝于是册封为卫,并沿用建州之名,为“建州卫”。后来,胡里改部和斡朵里部南徙,基本上生活在图们江一带。1406年,明朝又册封斡朵里部的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指挥使。1408年,松花江流域更多女真人臣服于明朝,明朝就让建州卫来管辖,于是扩大了建州女真的势力。1412年,明朝将斡朵里部册封为建州左卫。1442年,斡朵里部内部爆发酋长之争,出现了两酋并立,明朝也顺势将建州左卫分为左、右二卫,于是,建州三卫就正式形成了。
根据朝鲜的史籍记载,建州三卫总户口为2300户,其中建州卫(胡里改部)最多。实际上,建州女真三卫不能完全体现建州女真的部落情况。随着建州女真的内部分裂和扩张,建州女真到了明朝后期已经出现了八个部落,分别苏克素护河部、哲陈部、完颜部、浑河部、董鄂部、鸭绿江部、讷殷部、珠舍里部。一般而言,将前五部称为满洲五部,后三部为长白山三部。
在明朝中期,建州三卫首领李古纳哈、董山等侵扰辽东,于是明朝于1467年派遣五万大军讨伐建州女真,而朝鲜也派遣大军趁火打劫,几乎给建州部带来了灭顶之灾。此后,海西女真强盛起来,明朝的注意力转向了对付海西女真,并且修建了辽东边墙。
在这样的情况下,建州女真不得不依附于明朝,积极和明朝开战朝贡贸易,使得建州的经济逐渐恢复起来。嘉庆时期,建州部恢复元气,其首领王杲(努尔哈赤的外祖父)对明朝发动了战争,杀了明朝的副总兵黑春和游击裴承祖。于是明朝派遣李成梁讨伐王杲,王杲被海西女真哈达部出卖俘虏,最终被杀。1583年,李成梁再次出兵讨伐建州,攻破了阿台城,屠杀无辜百姓2200多人。
在这次屠杀中,原本归顺明朝的觉昌(努尔哈赤祖父),塔克世(努尔哈赤父亲)被明军误杀。经过这次大屠杀,建州女真和明朝成为了世仇。当时的努尔哈赤为了生存,也就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地跟随李成梁。后来,他寻找机会脱离了李成梁的控制,开始了自己的复仇之路。努尔哈赤统一了建州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
之后,努尔哈赤又在萨尔许之战击败了明朝,吞并了海西女真。1626年,皇太极即位,继续扩大后金的版图。 1635年,皇太极基本统一了东北,于是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准备称帝。皇太极在1635年将女真改为了“满洲”,这就是满族的来源。皇太极还将皇族确立为金姓(爱新觉罗)。而更加靠北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也是女真的支系。
长白山天池北端龙门峰与天豁峰之间缺口处有一地势低下之处,是池水出流的唯一缺口,宽约二三十米,形成一条天然水道,即乘槎河。乘槎河是一条罕见的河流,是连接天池与长白瀑布的“白色纽带”,它全长约为1250米,是世界上最短的河流。在古籍和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乘槎河的描述。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海客》诗曰:“海客乘搓上紫氛,星娥罢织一相闻”;杜甫《奉赠萧二十使君》诗曰:“起草鸣先路,乘槎动要津”。
长白山火山爆发后,形成了长白群峰,其中有16座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奇峰环绕在火山口周围。它们分别是:“白云峰”、“芝盘峰”、“天文峰”、“华盖峰”、“天豁峰”、“龙门峰”、“紫霞峰”、“铁壁峰”、“观日峰”、“玉柱峰”、“冠冕峰”、“梯云峰”、“卧虎峰”、“孤隼峰”、“锦屏峰”、“白头峰”。这16座山峰经过漫长的风雨雕蚀,幻化得嶙峋峭奇、各有特色。它们以天池为中心环列成了一个或白或黄或青或绿的大圆周,形成了“处处奇峰镜里天”,天水相连、云山相映、云中有山、水中有云的令人叹为观止的人间奇景。
长白山的高温温泉
长白山温泉是天池火山运动的衍生物,长白山温泉含有大量的硫化氢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素有“神水”之称。
长白山温泉属于高温温泉,多数泉水温度都在60℃以上,最热泉眼温度可达82℃。长白山温泉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有30多个泉眼。主要包括:长白温泉、梯云温泉、抚松温泉、屯温泉、长白十八道沟温泉、安图药用泉以及天池西侧的金线泉、玉浆泉等。长白山温泉还有着与冰雪共处的独特之处,在最寒冷的季节里,你可以在-20℃~-30℃的凛冽寒风中舒服地躺在温泉池内笑看雪花飘。
天池水怪之说,缘起于1962年8月有人用望远镜发现天池水面有两水怪互相追逐游动。在有了天池水怪的传闻后,有关部门就在天池边建立了“天池怪兽观测站”,经科研人员的观察和研究,证实,天池的确有不明物游弋于水中,但实体不明,至今仍是谜团未解。
科研人员曾经对天池水进行了化验,证明天池水中没有任何生物,也就是说并没有可以供给水怪生存的物质食粮,这更为水怪的存在添了神秘的一笔,使更多的人前来天池,想要一睹水怪真容。
长白山瀑布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延边州安图县和白山市抚松县境内,是中朝两国的界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5A级风景区、关东第一山。因其主峰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素有“千年积雪为年松,直上人间第一峰”的美誉。中国境内的白云峰海拔高度2691米,是东北第一高峰,而长白山最高峰是位于朝鲜境内的将军峰。长白山是中国东北境内海拔最高、喷口最大的火山体。长白山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长相守、到白头”。
长白山天池
著名的长白山天池位于长白山主峰火山锥体的顶部,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口湖,荣获海拔最高的火山湖吉尼斯世界之最。天池四周奇峰林立,池水碧绿清澈,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的三江之源。从天池倾泻而下的长白飞瀑,是世界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它轰鸣如雷,水花四溅,雾气遮天。位于冠冕峰南的锦江瀑布,两次跌落汇成巨流,直泻谷底,惊心动魄,与天池瀑布一南一北,遥相呼应,蔚为壮观。生动地再现了“疑似龙池喷瑞雪,如同天际挂飞流”的神奇境界,游者身临其境,会产生细雨飘洒、凉透心田的惬意感受。鸭绿江大峡谷和长白山大峡谷集奇峰、怪石、幽谷、秀水、古树、珍草为一体,沟壑险峻狭长,溪水淙淙清幽。其博大雄浑的风格和洪荒原始的意境,深深地震撼了旅游者的心魄。 天池本来就以澄澈的湖水、沸腾的温泉和轰鸣的瀑布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但自1962年8月有人用望远镜发现天池水面有两水怪互相追逐游动以来,它的名声就更大了。
小天池
小天池在长白瀑布以北3公里处,小天池共有两个。一个隐在幽静的岳桦林中,海拔1780米,湖面呈圆形,面积5380平方米,水深10余米,湖水碧绿。距小天池约200米处,还有一圆形池与前得大小相关无几,只是积水甚浅,仅几米深,有时干涸,露出**泥土。登高俯视,一个碧蓝,一个赤黄,好似一对金银杯,所以人们又称小天池为对杯湖,别具景色。
长白瀑布
天池之水在北侧溢出后,经乘槎河喷豁而出,在其1250米的尽处,突然倾泻而下,形成了落差68米的瀑布,这就是著名的长白瀑布,松花江之源,我国东北最大的瀑布。瀑布口有一巨石,名曰“牛郎渡”,将河水分为两股,远眺如两条玉带,从上坠下,冲向深深谷底,落地如雷声,溅其几丈高的飞浪,水汽弥漫如雾,如云,如烟,气势磅礴,撼人胸臆,沁人心脾。隆冬世界,长白瀑布从悬崖上凌空而下飞起万千水滴,瞬间水花纵横喷射,十分壮观。诗云:白河两岸景清幽,碧水悬崖万古流;疑似龙池喷瑞雪,如同天际挂飞流。不须鞭石渡沧海,直可乘槎问斗牛;欲识林泉真乐声,名朝结伴再来游。
温泉
在黑风口滚滚黑石下面,有几十处地热,大如碗口,小有指粗,这就是分布在1000平方米地面上的温泉群。它距离震耳欲聋的长白瀑布不到二里,奔腾咆哮的白河檫边而过。它以绚丽的色彩把周围的岩石、沙砾染的金黄、碧蓝、殷红、翠绿,闪烁着五光十色,散发着蒸腾热气,格外愉悦游人的眼目。特别是冬季,周围是一片银装素裹,冰天雪地,而这里确实热气腾腾,烟雾袅袅,实在是别有一番景致。
地下森林
地下森林是火山爆发之后,形成的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火山口经千万年沧桑变化,形成了低陷的奇特罕见的火山口森林,也称“地下森林”。谷底古松参天,巨石错落,是长白山海拔最低的景区。
大峡谷
长白山大峡谷位于白山市扶松县境内,是近几年刚发现的自然奇观,堪与美国大峡谷相媲美。大峡谷长70多公里,乃火山爆发后熔岩石表面的火山灰和泥土被江水及雨水冲刷所致。北锦江从谷底流下,两岸怪石林立,奇景叠生,栩栩如生,美不胜收。 美人松 美人松学名长白松,因形若美女而得名,是长白山独有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生长于长白山二道白河镇附近,是长白山特有的树种。属长绿乔木,高25-30米,直径25-40厘米。树冠椭圆形或扁卵状三角形或伞形等。树干下部树皮棕褐色,深龟裂,裂片呈不规则长方形,上部棕**至红**,薄片状剥离,微反曲。
观日峰
观日峰海拔2670米,位于天池东南。西连孤隼峰。三奇峰峰顶有洞直通天池;峰下有很多五色石,鲜艳光润,令人爱不释手,游人多以拾此石为留念。
黑风口
这里长年多风且多是大风。当山顶刮到五级风时,此处狂风呼啸,飞砂走石,游人们根本站不起来,只能匍匐着爬到风口。但在风口又可以饱览长白瀑布的全貌,所以游人们又难以割舍,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了。沿北坡登山去天池,在不老峰东侧尾端和观景台中间,峭壁之上有一“凹”形缺口,就是闻名长白山的黑风口。 天女浴躬池 位于天文峰东304公里的西北侧有一个“池浑而圆”,形如荷盖的“圆池”。相传这里是三仙女降浴的地方,三仙女中的三妹佛库仑浴后吞果受孕,生一男孩,相貌异常,生而能言,名叫布库里雍顺,大清皇帝就是雍顺的后代。清光绪三十四年,奉天候补知县刘建封曾寻览至此,为使人人得瞻,在池边立“天女浴躬处”石碑一座,故得名“天女浴躬池”。 天女浴躬池是一个小火山湖。水清浅,多水草,中央冬无冰,夏无萍,无水流注入,也无溢口,池中泉涌如柱。池四周多松,参天蔽日,池畔芳草萋萋,更有雨燕穿天,鱼翔浅底,白鹤相戏,不失为人间仙境。
长白山姓柳的神仙那应该是五大仙家中的柳家了,是蛇仙,坤字辈。具体是谁就不知道了。五大家分别是胡家狐仙,黄家黄鼠仙,白家刺猬仙,柳家蛇仙,黑家乌鸦仙。
他们不是妖,是仙。和妖的区别在于他们不害人,还帮助人。每个仙家都有自己的出马弟子,就是为他们代言的人类。出马弟子通过请仙来让仙附身为人类解决问题,比如算命,治病,驱魔之类的。
扩展资料
山东邹平、章丘、周村交界处也有一个长白山。山东长白山位于邹平南部,因山巅常有白云缭绕而名。山势峻拔,重峦迭嶂,绵延数十公里,向有“泰山副岳”之称。最高峰摩诃顶,海拔8268米。山东长白山虽然不如吉林的长白山出名,但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一笔记载。隋末王薄就曾在此起义,声势浩大。
长白山,人们自然会首先想到世界著名自然保护区之一的吉林长白山,但是本文要向大家介绍的,则是我国另一座长白山。它位于胶济铁路北侧,由章丘、邹平、周村三座城市环抱着,因山势陡峻,长年白云缭绕,故也叫长白山。它虽不及吉林长白山雄伟,但素有“小泰山”之称,也甚壮观。
-长白山 (山东长白山)
第一次火山喷发形成的距今60万年左右的喷出物构成了长白山火山锥体底板;第二次火山喷发在距今40-30万年左右,此次喷发持续时间较长,岩层分布面积广 ,厚度大;第三次火山 喷发在距今20-10万年左右,最后完成了长白山火山锥体形态;第四次喷发大约在距今8万年左右,以小规模火山活动为主,熔岩流覆盖在火山锥体某些部位之上。至此,长白山主峰形成了。
在以上4次火山活动中,每一次喷出的火山物质都使火山增高200米以上。同时,在主火山口周围,还形成了一些小的寄生火山口。此后,长白山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在距今11000-15000年(第四纪全新世期间),火山再次复活,喷出了大量的灰白-淡**浮岩,局部厚度达60米。这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使火山锥顶部崩破塌陷,形成了漏斗状火山口。当火山喷发强度及熔岩温度逐渐降低时,熔浆在火山通道内逐渐冷凝并堵塞火山通道。在火山作用停止后,火山口内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断补给,逐渐蓄水成湖,形成火山口湖。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长白山天池。
长白山火山口湖的周围,群峰屹立,其中超过2500米的山峰就有16座,其他山峰高度均在2300米以上。山顶部几乎全由距今12000年前后喷发的火山灰和淡**浮岩所组成。山峰陡峭嵯峨,挺拔峻秀,如莲花、似竹笋,十分壮观,与天池碧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当长白山主体形成后,该区进入了火山爆发的间歇期,地壳运动相对稳定。但是,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地球形成距今至少有46亿年,长白山区的地壳演化也进行了约32亿年),长白山的地质演化历史只是短短的一瞬间。长白山火山爆发的历史就更加短暂了,但至今还没有死去,只是处于休眠状态,称为休眠火山。据史料记载,自1597年以来,长白山火山曾有过三次小规模的间歇式活动。
第一次喷发是在1597年8月26日(明万历二十五年)。据目击者记载,当时有“放炮之声,仰见则烟气张天,大如数搂之石,随烟折出,飞过大山后不知去处”。
第二次喷发是在1668年(清康熙七年),长白山区下了一场“雨灰”(即火山灰)。
第三次喷发是在1702年4月14日(清康熙十一年)。据史料记载:“午时,天地忽然晦螟,时或赤黄,有同烟焰,腥臭满室,若在烘炉中,人不堪重热。四更后消止,而至朝视之,则遍野雨灰,恰似焚蛤壳者”,“同月同日,稍晚后,烟雾云气,忽自西北,地昏暗,腥臭袭人之衣裙”。又据《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长白山附近有“炭崖”,“崖底出木炭甚多,猎者每拾以为炊,土人因其出于地中,故以神炭呼之,...过此拾有数块,燃之以烤鹿脯,与寻常木炭无异。但以两丈深之土崖,能产木炭,大者拱把(两手合围-作者注),小者一握。”经地质工作者考证,这些木炭是由于这次火山喷发时高温的熔浆将树木烘烤、燃烧炭化的结果。
长白山火山目前处于休眠期。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山上,有多处温泉不断从地下溢出,这说明,地下仍孕育着巨大的能量。据近代地震观测, 长白山区地壳相对稳定。 长白山目前尚无火山喷发的征兆。
满洲民族起源简述:从肃慎到满洲,长白山成为其祖源圣山
本文2023-10-16 23:55: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8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