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泄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肾泄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肾泄的病因病机 5 肾泄的症状 6 证候分析 7 肾泄的治疗 71 治法 72 方药治疗 73 针灸治疗 731 方一 732 方二 733 方三 74 饮食疗法 741 推荐食材 742 推荐食疗方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肾泄的穴位 2 治疗肾泄的方剂 3 治疗肾泄的中成药 4 肾泄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肾泄 1 拼音

shèn xiè

2 英文参考

midnight diarrhe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肾泄为病证名[1]。见《普济本事方》。是指肾虚闭藏失职所致的泄泻[1]。

久泻·肾虚证(chronic diarrhea with kidney deficiency syndrome[2])为病证名[3]。见《普济本事方》。又称五更泄泻(《症因脉治·泄泻论》),肾虚久泻[4]、肾泄(《普济本事方》)、五更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五更溏泄(《不居集·泄泻》)、晨泄(《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瀼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是指肾阳亏虚,以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等为常见症的泄泻证候[4]。

《寿世保元·泄泻》:“五更泄者,肾泄也。”

4 肾泄的病因病机

清晨五更之时即泄,多因肾虚所致[3]。五更泄可由多种原因引起[3]。《症因脉治·泄泻论》论五更泄泻有肾虚五更泄泻、酒积五更泄泻、寒积五更泄泻、食积五更泄泻、肝火五更泄泻之不同[3]。

5 肾泄的症状

肾泄患者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完谷不化,腹部喜暖,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5][6]。

6 证候分析

脾肾阳虚,失于温煦:泄泻日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脾胃,运化失常,黎明之前阳气未振,阴寒较盛,故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腑气通利,故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脾肾阳气不足之征。[5][6]

7 肾泄的治疗 71 治法

肾泄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5]。

肾泄治宜温阳止泻[6]。

72 方药治疗

肾泄可用震灵丹、胃关煎、四神丸等方治疗,或破故纸、枣子煎汤调钟乳粉少许空心送服[1]。

肾泄可用四神丸[备注]四神丸(《证治准绳》):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加味治疗。方中以补骨脂补肾阳;吴萸、肉豆蔻温中散寒;五味子涩肠止泻。酌加附子、炮姜以增强其温肾暖脾之力。若年老体衰,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宜加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合桃花汤[备注]桃花汤(《伤寒论》):赤石脂、干姜、粳米以固涩止泻。[5]

慢性泄泻,虚证居多,治用温补固涩,但亦有虚中夹实者,固涩后泄泻次数虽然减少,而腹胀或痛,纳减不适,而有血瘀者可用桂枝汤[备注]桂枝汤(《伤寒论》):桂枝、芍药、生姜、灸甘草、大枣加当归、川芎、赤芍等。以养血和血。[5]

《世医得效方》卷五:“安肾丸治肾泄腹痛无定处,似痢非痢,骨痛面黧,腰脚时冷,用七气汤送下。”

《寿世保元·泄泻》:“人病泄,每至五更辄即利,此肾泄也,用五味子散数服而愈。因起居不慎,泄复作,年余不差,此命门火虚,不能生脾土,法当补其母,火者土之母也,遂用八味丸补其母。”

《张氏医通》卷七:“五更泻,是肾虚失其闭藏之职也……其泻每在五更天将明时,必洞泄二三次,以肾旺于亥子五更之时,故特甚也。”

73 针灸治疗 731 方一

慢性者取脾俞、天枢、足三里、神阙(艾条熏灸或隔盐灸)、中脘等穴为主[7]。肾虚者加灸命门、肾俞[7]。

732 方二

治则:健脾调肠,温肾止泻

处方:脾俞 天枢 足三里 三阴交

方义:脾俞为脾之背俞穴,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天枢为大肠募穴,调理胃肠气机;足三里乃胃之合穴,健理脾胃,消胀止痛;三阴交乃足三阴之交会穴,健脾化湿,温养脾肾。

随证配穴:肾虚—肾俞、命门。

操作:毫针刺,脾肾虚弱用补法,肝郁泻太冲,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733 方三

[8]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选穴:以俞募穴为主。取肾俞、关元、中脘、脾俞、章门、天枢、足三里穴。

随证配穴:脐腹冷痛甚者,加命门、神阙。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加灸。

方义:关元、肾俞温肾壮阳。脾俞、章门、足三里健脾温中。中脘、天枢调理胃肠之气。

74 饮食疗法 741 推荐食材

肾泄患者建议食用枸杞子、羊肉、雀肉、鹿肉、韭菜、羊乳等[6]。

742 推荐食疗方

[6]

1.桂心茯苓粥(《普济方》):桂心09g,茯苓30g,桑白皮60g,粳米50g。桂心、茯苓、桑白皮取汁,加粳米熬粥。每日一次,晨起空腹食用。

2.羊肾苁蓉羹(《太平圣惠方》):羊肾1对,肉苁蓉30g,黄酒、葱、生姜、食盐适量。羊肾去外膜,冲洗干净,切碎备用;肉苁蓉用黄酒浸泡一宿,刮去皱皮,细切备用。羊肾、肉苁蓉放入锅中,加清水、黄酒、葱、生姜、食盐,煮至熟烂即成,空腹进食。

3.鹿肾粥(《太平圣惠方》):鹿肾1具,肉苁蓉30g,粳米100g,葱白、胡椒粉、食盐各适量。鹿肾去除筋膜,冲洗干净,切碎;肉苁蓉用黄酒浸泡一宿,刮去皱皮,切碎。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煮至半熟,加鹿肾、肉苁蓉、葱白、胡椒粉、食盐,再煮至粥成。

8

叶伏天真实身份?首先,叶伏天不是叶青帝的后代。不然,叶青帝就不会说“孩子,我等的不是你。”所以叶伏天的身世只会在叶青帝之上,否则叶青帝就不会给予他风暴之眼,所以说叶伏天的命魂是源于家族传承,并且级别在神州各大家族之上。

既然叫《伏天氏》,那么必然是一个古老氏族。所以说神州之上还有世界,而叶伏天就是从那里而来。现在我们知道整个宇宙总共有七位大帝,已知的有神州东凰大帝,黑暗神庭之主,佛界之主,魔界之主魔帝和邪帝。但在那个世界帝境强者肯定不止,所以说帝境之上定还有一个超脱之境,那也是叶伏天最终会达到的境界。

扩展资料

叶伏天是玄幻小说作家净无痕作品《伏天氏》笔下的男主角。生而为帝,九州圣战中花解语消失后,用尽底牌斩杀数位强者,为情而少年白头。后证道人皇,在九界修行时建立天谕书院,寻回花解语。

叶伏天身份是草堂八弟子,星辰学院圣子,至圣道宫宫主,斗战圣弟子,离皇界国师弟子,叶青帝传人,赤龙界千叶城城主,夸皇传人,神象族道子,仙魂引传人,太玄山弟子,神宫弟子(因曾进入神宫祖地,可算作半个神宫弟子)。

天谕书院创始者(现在为院长),东仙岛传人,望神阙弟子,四方大帝和神甲大帝传人,紫薇大帝传人,神音大帝传人,现在为原界之王。

黄丽珍,女,出生于中医世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为中国植物芳香理疗师,著名经脉草本治疗专家。

黄丽珍专家出身于中医世家,从医数十余年,擅长中医理疗,对人体经脉草本治疗有着很深的认知,提倡“花瓣养生减肥”理念。依据百年中医理论,独创“穴疗+药疗+磁疗”治疗方法,通过神阙穴经络深层分解惰性脂肪,从而起到减肥瘦身之功效。

神阙穴,即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被称为“百穴之王”,神阙穴是胎儿出生前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是人体生命能源的所在地,它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宫、皮肉筋,药物易于通过脐部进入细胞间质,迅速遍布血液中,所以历来被医家视为治病要穴。

《外治法》是中医六大基本体系之一,也可以说是“透皮技术”的最后结果。是治疗体系中的最高境界,其发明成功经历近两千年,《外治法》的发明成功,是世世代代中医前辈的希望。

黄丽珍专家介绍,在大自然中有健康减肥作用的花草很多。目前,经实践证明有确切效果的主要有:“迷迭香草”、 “玉蝴蝶”、 “洛神花”和“天竺葵”等,如阿朵减肥贴是由51种名贵花果中提取100%天然溶脂素,从而达到减肥的作用。

“迷迭香草” 原产地中海沿岸,别名海洋之露,春夏开淡蓝色小花,叶片发散迷人香味。20世纪60年代经科学证实,是一种有较高抗氧化能力、消除胃气胀,强化肝脏功能,调理油腻不洁的肌肤,促进血液循环,对瘦身有很好的作用。被国外美誉为“圣玛丽亚的最爱”,“圣玛丽亚的玫瑰”。

“玉蝴蝶”, 产于云南,也称木蝴蝶,形似蝴蝶而得名。中医药古籍均有记载,玉蝴蝶归属肝、胃、肺经。对疏通经脉、降压减肥,防癌,排毒,美白肌肤,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现在很多人都用作养生花茶。

“洛神花”,别名玫瑰茄,多产于印度及非洲,花萼可药用,其味酸、性寒,具有清热解暑、养颜消斑、解毒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 阻止血栓的形成、减少动脉粥状硬化,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促进胆汁分泌,分解多余脂肪,保肝、抗癌,消脂的功效!

“天竺葵”,原产于南非,主要提取液中的有效成分,用于平衡皮脂,对松垮、毛孔阻塞及油性皮肤最好,调节肥胖脂肪的作用,由于天竺葵可以收缩毛孔,促进血液循环,排肝\肾毒,利尿等,使用后会让苍白的皮肤较为红润有活力,使皮肤亮泽紧致细腻。

辛夷花,又叫望春花,紫玉兰。《玉楸药解》书籍中道:泄肺降逆,利气破壅。祛风,通窍之功效。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间接灸的分类 41 隔姜灸 411 隔姜灸施灸方法 412 隔姜灸的功效及适应症 42 隔盐灸 421 隔盐灸施灸方法 422 隔盐灸的功效及主治病证 43 隔蒜灸 431 隔蒜灸施灸方法 432 隔蒜灸的主治病证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间接灸 1 拼音

jiàn jiē jiǔ

2 英文参考

indirect moxibustion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indirect moxibus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间接灸(indirect moxibustion)又称隔物灸(sandwiched moxibustion)[1]。是艾炷与施灸部位皮肤之间衬隔物品的灸法[1]。通常以生姜、大蒜等一类辛温芳香的药物作衬隔,具有加强温通经络的作用,而不使艾火直接灼伤皮肤[2]。间接灸的种类很多,其名称通常随所垫隔的物品而定[3]。应根据病症选用[3]。

4 间接灸的分类

间接灸的种类很多,其名称通常随所垫隔的物品而定[2]。常见的有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等[3]。此外,还有隔附子灸,隔葱受、豆豉饼灸、黄土灸、蛴螬灸、胡椒灸、巴豆灸等[4]。

41 隔姜灸

隔姜灸为间接灸的一种[3]。是以生姜薄片作为间隔物施灸的方法。

411 隔姜灸施灸方法

将鲜生姜片切成约3mm厚的薄片,用针在姜片中间穿孔数个,然后将姜片置于穴位上,把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一般使用大、中艾柱[3][4]。若病人有灼痛感可将姜片提起,使之离开皮肤片刻,旋即放下,再行受治,反复进行[4]。以局部皮肤潮红湿润为度[4]。

一般每次施灸5~10壮[4]。

412 隔姜灸的功效及适应症

基于姜的性味特点,隔姜灸有温中、祛寒、止呕、解表作用,适用于感冒、风寒咳嗽、虚寒腹痛、呕吐、腹痛、疝气、泄泻、遗精、阳痿、早泄、不孕、痛经、面瘫及风寒湿痹等[4][3]。如果在艾绒中掺入少量麝香,再隔姜灸之,称麝香灸,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

隔姜灸

42 隔盐灸

隔盐灸为间接灸的一种[5]。首见于《肘后方》[5]。是将食盐作为间隔物对神阙穴施灸的方法。这是根据神阙穴局部特点而设计的一种经验灸法,在民间广为流传,临床使用价值颇高,常用于治疗阴寒腹痛、泄泻、小便不通、四肢厥逆等[5]。

421 隔盐灸施灸方法

将干燥食盐块研为细末或直接使用精盐粉填至略高于脐孔,然后在盐上面置大艾炷点燃施灸[5]。如患者脐孔不是凹形者,可用湿面条围敷脐周,中纳食盐施灸[6]。有灼痛时即更换艾炷[4]。亦有于盐上放置姜片施灸,有灼痛时,可将姜片提起,保留余热至燃完一炷[4]。艾灸壮数视病情酌定[6]。一般可灸3~7壮。急性病可多灸,不限制壮数。

422 隔盐灸的功效及主治病证

隔盐灸具有回阳、救逆、固脱,温补下元的作用[6][4]。常用于治疗阴寒腹痛、泄泻、霍乱(非真性霍乱)吐泻、痢疾、小便不通、四肢厥逆和中风脱证等[5][4][6]。

43 隔蒜灸

隔蒜灸为间接灸的一种[5]。首见于《肘后方》[5]。是以大蒜薄片或蒜泥作为间隔物进行施灸的方法。有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4]。

431 隔蒜灸施灸方法

隔蒜灸有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两种[4]。

选用较大的蒜瓣或独头紫皮大蒜切成约3mm厚的鲜薄片,中间以针刺成数孔,然后将蒜片置于患处或穴位上,把用大、中艾炷点燃放在蒜片上施灸[5][6][4]。每施灸4~5壮,须更换新蒜片,继续灸治[4]。

也可将大蒜捣成泥糊状均匀地铺在穴位上,再在蒜泥上铺上艾绒或把艾炷置于蒜泥上点燃施灸[5][4]。一般每穴可灸5~7壮[6][5],7壮为宜[4],以灸处泛红为度[4],隔2~3日1次[5]。

《肘后备急方》灸肿令消法:“取独颗蒜横截厚一分,安肿头上,炷如梧桐子大,灸蒜上百壮。”

432 隔蒜灸的主治病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