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能看见“极光”现象,如果能,是哪个朝代?
中国最古的极光史料,出现在黄帝时代的《竹书记年》和《山海经》似不可信,因为前 者约在公元前 2600 年描述黄帝轩辕之母,“看见北斗环有闪电照耀而怀孕“,后者为公元 前 2200“北方有形如蛇状的烛龙”。 但自公元前后至近代,情况就大不相同。各朝代都有种种历史书籍,记载了认为是极光 的文字。下面所引的这条史料,无疑是世界上比较早的最精确的极光观测记录。 《汉书·天文志》描述;“孝成建始元年九月戊子(相当于公元前 32 年 10 月 27 日), 有流星(应是极光)出文昌,色白,光烛地,长约四丈,大一围,动摇如龙地形,过了一会儿, 长约五六丈,大约四围左右,曲折逶迤,贯穿在紫宫西,在斗西北子亥之间。此后又曲折如 环形,北方不合,停留约一刻左右。” 又《新唐书·天文志》载有:“咸通九年十一月丁酉(公元 868 年 11 月 25 日),有星出 如匹练豆空,化为云而消失在楚分,是谓长庚。”又载有:“天佑元年四月(公元 904 年 4 月),有星状如人,首赤身黑,在北斗之下紫微之中,占曰天冲”。 《旧五代史》卷 76 记载有:“天福二年正月乙卯(公元 937 年 12 月 14 日),夜,有赤 白气相间,如耕垦竹林之状,白女至丑,生于北方浊,划过天空.时明时暗,偏二十八宿, 直至天快亮时才散去。” 《晋书·天文志》等载有:“大中祥符七年九月丙戊(公元 l014 年 9 月 29 日)又见含誉 星、似慧星有尾巴却不长。” 再则公元 1138 年 10 月 6 日几处史料载:在南宋都城临安(即杭州)“有赤气如火,出现 在紫微垣内”,或“正北方有赤气如火影。”从公元一世纪到十世纪的史籍中,多次有“天 开眼,天开,天裂”的记载。 最近的一次,发生在“万历八年七月(公元 1580 年 8 月)(江西)宁乡见天开如眼,光耀烁 人。”特别还应指出:上面引及公元 937,1014 和 1138 年三次,我国和欧洲同时见到极光。 古籍中的“极光” 古籍中的“极光”片羽 中国古籍中有丰富的极光记载,也多简短地注明极光发生的日期、形状、大小、方位以及 一些对极光的看法。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便有极光的记载。例如《汉书·天文志》“汉惠帝二年(公元前 : 193 年) ,天开东北,广十余丈,长二十余丈。 ”认为极光是天被打开后的情形,而且描述了 极光出现的方位、宽度与长度。此外,在《古今图书集成》中也有一段生动的记载: “汉成 帝建始三年七月(公元前 30 年 8 月 21 日至 9 月 19 日)夜,有青黄白气长十余丈,光明照 地,或曰天裂,或曰天剑。 ”显示极光旺盛,亮度可以照亮大地,而且形状一束一束像是剑 状。 还有一些记载清楚地描述极光的大小与形状。例如《汉书·天文志》“汉永始二年二月癸 : 未(公元前 15 年 3 月 27 日)夜,东方有赤色,大三四围,长二三丈,索索如树。南方有大 四五围,下行十余丈,皆不至地灭。 ”描述了南方极光下降的情形,显示极光也有上下的动 态,并注意到了极光并不会抵达地面。 更有少数记载了极光的声音。例如在《晋书·帝纪》中记载了极光会发出声音: “晋太安 二年十一月(公元前 303 年 12 月)……壬寅(27 日)夜,赤气竟天,隐隐有声。 ”这现象 即使在现代也是一个待解的谜,因为极光发生的高度,离地面约 90 公里以上,大气密度非 常稀薄,比实验室能产生的真空还稀薄,应该不会形成人耳能听见的声音。极光发生时,或 许产生了某种机制,让地面的空气震动,产生我们可以听见的声音。 部分古书原文及解释 部分古书原文及解释 (1)天冲,“状如人,苍衣赤首不动”。这种顶部为红色的特征可能属于较少见的日光型极 光,因而其中下部为苍黑色。 (2)蒙星,“一曰刀星。夜,有赤气如牙旗,或长或短,四面西东最多……或遍生薄云,四 方生赤气,长三尺,乍见乍没,寻皆消失”。这里生动地描写了极光解体时的情景。这时极 光达到其活动高潮期,形体割裂,满天出现光影,后成扩散极光,显示出脉动特征,直至散 尽。 (3)天裂、天开、天开眼。指的是极光冕。极光射线会聚于磁天顶,天顶处无光,有如一 个深洞、裂缝。 (4)狱汉星,又名咸汉星,“出正北,北方之野星,去地可六丈,大而赤,数动,察之中青”。 远处的极光,看来如同贴近地面,能运动,且会变色,属极光无疑。 (5)旬始,“出北斗旁,状如雄鸡,其怒青黑色,像伏鳖”。一看便知这是半风扇型的极光 冕,也就是只有完整冕的一半。 (6)格泽,“如炎火之状,黄白,起地而上,下大上兑”。这是一种火焰型脉动极光,由于 极光粒子投射速度不同,进入大气层的深度和先后不一样,因而给人以火焰往上窜的幻觉。 (7)蚩尤旗,“类彗而后曲,像旗”。这是典型的极光带,有时出现多重带,有的部分连成 一气。 (8)枉矢,“状类大流星,蛇行而苍黑,望之如有毛羽然”。这是射线型极光的真实反映。 (9)长庚,“广如一匹布著天”,“有星如匹练亘空,化为云而没在楚分”。显然,这是平静的 均匀极光弧或极光带。 (10)归邪,“如星非星,如云非云”。极光一种常见的形式,如云雾一般。 (11)赤气、白气、苍黑云等。这种颜色,又是天空的气体,通常为极光。 (12)“星陨如雨”,“大星如月,众小星随之”,“众星并流”,“星流如织”,在大星地方志中, 有的记载为“星陨如虹”,“星陨如雪”,海南岛人则称星陨“如洪涛”。这些极光往往以多重弧、 多重带的形式出现,还可能伴随有射线结构。
古代关于磁学的知识相当丰富。我们祖先对磁的认识,最初是从冶铁业开始的。古籍中记载了很多有关磁学知识。
磁与电有本质上的联系。古代对于某些静电现象的记载,如摩擦起电、地光与极光的电磁现象等,这恰恰是和磁现象相并列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自觉功绩可以与三皇五帝相比。他嫌都城咸阳的宫室太小,不足以展现自己君临天下的威仪,就在公元前212年,下令在王家园囿上林苑所在的渭河之南、皂河之西,建造规模庞大的宫殿群落阿房宫。
相传当年秦始皇在建造阿房宫北阙门时,令能工巧匠们“累磁石为之”,故称“磁石门”。磁石门运用了“磁石召铁”的原理,类似现代的安全检查门。
磁石门的作用,一是为了防止行刺者,在入门时以磁石的吸铁性能使隐甲怀刃者不能通过;二是为了向“四夷朝者”显示神奇,使其惊恐却步,不敢有异心,也称“却胡门”。
磁石门的营造,反映了秦国高超的科学技术水平。这在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尚属首创,可以算得上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大创举。
其实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开始同磁打交道。人们在同磁石不断地接触中,逐渐了解到它的某些特性,并且利用这些特性来为人类服务。古人在寻找铁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磁铁矿,就是磁石。我国古籍中关于磁石的最早记载,是在《管子·地教篇》中:“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
古代人把磁石的吸铁特性比作母子相恋,认为“石,铁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
因此,汉代初期,都是把“磁石”写成“慈石”。
对于磁石吸铁这一问题,宋代道士陈显微和道教学者俞琰曾经做了探讨,认为磁石所以吸铁,是有它们本身内部的原因,是由铁和磁石之间内在的“气”的联系决定的,是“神与气合”使然。
明代末期地理学家刘献廷在他的《广阳杂记》一书中也说道,磁石吸铁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隔碍潜通”的特性。刘献廷还把铁的磁屏蔽作用理解为“自然之理”。
这种力图用自然界本身来解释自然现象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考虑到当时的科学水平,也只能作出这样的解释。
磁石门
天象是指古代对天空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的泛称。包括太阳出没、行星运动、日月变化、彗星、流星、流星雨、陨星、日食、月食、激光、新星、超新星、月掩星、太阳黑子等。
我国古代天象记录,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尤其是关于太阳黑子、彗星、流星雨和客星的记载,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在科学上显示出重要的价值。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天文学者勤于观察、精于记录的工作作风。
我们的祖先极其重视对天象的观察和记录,据《尚书·尧典》记载,帝尧曾经安排羲仲、羲叔、和仲、和叔恭谨地遵循上天的意旨行事,观察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了解掌握人们和鸟兽生活情况,根据季节变化安排相应事务。
尧推算岁时,制订历法,还创造性地提出设置“闰月”,来调整月份和季节。
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在传说中的尧时已经有了专职的天文官,从事观象授时。史载尧生于公元前2214年,去世于公元前2097年,享年117岁。他为我国古代天文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尧帝时期开始,我国古代就勤于观察天象,勤于记录。在长期的观察中,古人对太阳黑子、彗星、流星雨、客星,以及天气气象的记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古代天文学遗产,使我们看到了古代的天空,也感受到古代的天气气象。
黑子,在太阳表面表现为发黑的区域,由于物质的激烈运动,经常处于变化之中。有的存在不到一天,有的可达一个月以上,个别长达半年。这种现象,我们祖先也都精心观察,并且反映在记录上。
现今世界公认的最早的黑子记事,是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精神训》中,就有“日中有踆乌”的叙述。踆乌,也就是黑子的现象。
比《淮南子·精神训》的记载稍后的,还有《汉书·五行志》引西汉学者京房《易传》记载:“公元前43年4月……日黑居仄,大如弹丸。”这表明太阳边侧有黑子成倾斜形状,大小和弹丸差不多。
太阳黑子不但有存在时间,也有消长过程中的不同形态。最初出现在太阳边缘的只是圆形黑点,随后逐渐增大,以致成为分裂开的两大黑子群,中间杂有无数小黑子。这种现象,也为古代观测者所注意到。
《宋史·天文志》记有:“1112年4月辛卯,日中有黑子,乍二乍三,如栗大。”这一记载,就是属于极大黑子群的写照。
据统计,从汉代至明代的1600多年间,我国古籍中记载黑子的形状和消长过程为106次。
我国很早就有彗星记事,并给彗星以孛星、长星、蓬星等名称。彗星记录始见于《春秋》记载:“613年7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哈雷彗星记录。
《史记·六国表》记载:“秦厉共公十年彗星见。”秦厉共公十年就是周贞定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67年。这是哈雷彗星的又一次出现。
哈雷彗星绕太阳运行平均周期是76年,出现的时候形态庞然,明亮易见。从春秋战国时期至清代末期的2000多年,共出现并记录的有31次。
其中以《汉书·五行志》,也就是公元前12年的记载最详细。书中以生动而又简洁的语言,把气势雄壮的彗星运行路线、视行快慢以及出现时间,描绘得栩栩如生。
其他的每次哈雷彗星出现的记录,也相当明晰精确,分见于历代天文志等史书。我国古代的彗星记事,并不限于哈雷彗星。据初步统计,从古代至1910年,记录不少于500次,这充分证明古人观测的辛勤。
我们祖先重视彗星,有些虽然不免于占卜,但是观测勤劳,记录不断,使后人得以查询。欧洲学者常常借助我国典籍来推算彗星的行径和周期,以探索它们的回归等问题。我国前人辛劳记录的功绩未可泯灭!
流星雨的发现和记载,也是我国最早,《竹书纪年》中就有“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的记载。最详细的记录见于《左传》:“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鲁庄公七年是公元前687年,这是世界上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我国古代关于流星雨的记录,大约有180次之多。其中天琴座流星雨记录大约有9次,英仙座流星雨大约12次,狮子座流星雨记录有7次。这些记录,对于研究流星群轨道的演变,也将是重要的资料。
流星雨的出现,场面相当动人,我国古记录也很精彩。
据《宋书·天文志》记载,南北朝时期刘宋孝武帝“大明五年……三月,月掩轩辕……有流星数千万,或长或短,或大或小,并西行,至晓而止。”这是在公元461年。当然,这里的所谓“数千万”并非确数,而是“为数极多”的泛称。
流星体坠落到地面便成为陨石或陨铁,这一事实,我国也有记载。《史记·天官书》中就有“星陨至地,则石也”的解释。至北宋时期,沈括更发现以铁为主要成分的陨石,其“色如铁,重亦如之。”
在我国现在保存的最古年代的陨铁是四川省隆川陨铁,大约是在明代陨落的,1716年掘出,重585千克。现在保存在成都地质学院。
有些星原来很暗弱,多数是人目所看不见的。但是在某个时候它的亮度突然增强几千至几百万倍,叫做“新星”;有的增强到一亿至几亿倍,叫做“超新星”。
以后慢慢减弱,在几年或10多年后才恢复原来亮度,好像是在星空做客似的,因此给以“客星”的名字。
在我国古代,彗星也偶尔列为客星;但是对客星记录进行分析整理之后,凡称“客星”的,绝大多数是指新星和超新星。
我国殷代甲骨文中,就有新星的记载。见于典籍的系统记录是从汉代才开始的。《汉书·天文志》中就有:“元光元年六月,客星见于房。”房就是二十八宿里面的房宿,相当于现在天蝎星座的头部。汉武帝元光元年是公元前134年,这是中外历史上都有记录的第一颗新星。
自殷代至1700年为止,我国共记录了大约90颗新星和超新星。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1054年出现在金牛座天关星附近的超新星,两年以后变暗。
1572年出现在仙后座的超新星,最亮的时候在当时的中午肉眼都可以看见。
《明实录》记载:
隆庆六年十月初三日丙辰,客星见东北方,如弹丸……历十九日壬申夜,其星赤**,大如盏,光芒四出……十月以来,客星当日而见。
我国的这个记录,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
我国历代古籍中还有天气、气象的记载。
夏代已经推断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东夷石刻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有与社石相关的正南北线。
商代关注不同天气的不同现象。甲骨文中有关于风、云、虹、雨、雪、雷等天气现象的记载和描述。
西周时期用土圭定方位,并且知道各种气象状况反常与否,均会对农牧业生产造成影响。《诗经·幽风·七月》,记载了天气和气候谚语,有关于物候的现象和知识;《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物候学著作。
春秋时期,秦国医学家医和开始将天气因素看做疾病的外因;曾参用阴阳学说解释风、雷、雾、雨、露、霰等天气现象的成因。
《春秋》将天气反常列入史事记载;《孙子兵法》将天时列为影响军事胜负的5个重要因素之一;《易经·说卦传》指出“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卦代表自然物。
战国时期,重视气象条件在作战中的运用。庄周提出风的形成来自于空气流动的影响,并提到日光和风可以使水蒸发。《黄帝内经·素问》详细说明了气候、季节等与养生和疾病治疗间的关系。
秦代形成相关的法律制度,各地必须向朝廷汇报雨情,以及受雨泽或遭遇气象灾害的天地面积。《吕氏春秋》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大类。
汉代列出了与现代名称相同的二十四节气名,并且出现了测定风向及其他天气情况的仪器。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指出了雨滴的大小疏密与风的吹碰程度有关。
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指出雷电的形成与太阳热力、季节有关,雷为爆炸所起;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提出梅雨、信风等名称。
三国时期,进一步掌握了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数学家赵君卿注的《周髀算经》,介绍了“七衡六间图”,从理论上说明了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
两晋时期,“相风木鸟”及测定风向的仪器盛行。东晋哲学家姜芨指出贴近地面的浮动的云气在星体上升时,能使星间视距变小,并使晨夕日色发红。晋代名人周处的《风土记》提出梅雨概念。
南北朝时不仅了解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开始探索利用不同的气候条件促进农业生产。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充分探讨了气象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用熏烟防霜及用积雪杀虫保墒的办法;北魏《正光历》,将七十二气候列入历书;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提出冬季“九九”为一年里最冷的时期。
隋唐及五代时期,医学家王冰根据地域对我国的气候进行了区域划分,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气温水平梯度概念的。隋代著作郎杜台卿《玉烛宝典》,摘录了隋以前各书所载节气、政令、农事、风土、典故等,保存了不少农业气象佚文;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乙已占》,记载测风仪的构造、安装及用法。
宋代对于气象的认识更为丰富和详细,在雨雪的预测及测算方面更为精确。
北宋地理学家沈括《梦溪笔谈》,涉及有关气象的如峨眉宝光、闪电、雷斧、虹、登洲海市、羊角旋风、竹化石、瓦霜作画、雹之形状、行舟之法、垂直气候带、天气预报等;南宋绍兴酒秦九韶《数书九章》,列有4道测雨雪的算式,说明如何测算平地雨雪的深度。
明代工部尚书熊明遇《格致草》,根据西洋科学原理,辨析了自然界变化与历史上所载的灾异及风、云、雷、雨诸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他所设计的“日火下降、气上升图”,系统地说明对流性天气的形成。
清代译著《测候丛谈》,采用“日心说”,全面介绍了太阳辐射使地面变热以及海风、陆风、台风、哈得来环流、大气潮、霜、露、云、雾、雨、雪、雹、雷、平均值及年、日较差计算法、大气光象等大气现象和气象学理论。
岁月推移,天象更迭。我们祖先辛勤劳动,留下宝贵的天象记录,无一不反映出先人孜孜不倦、勤于观测的严谨态度,无一不闪烁着我们民族智慧的光辉。这些,是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对今后更深刻地探索宇宙规律,都将起到应有的作用。
古代没有的确没有我们现在的电能,古人创造出的“电”字,其实主要来源于自然现象,闪电。而且古代关于电的解释,只有闪电。我们中国古代认为闪电是神仙干的,不过很多西方古代国家的认识都比较科学。
闪电是什么,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其实闪电就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以及云体内部产生的放电现象。和现代人说“电”,他们很可能会想到电能,充电宝,美女放电。而你和中国古代人说电,他们很可能以为你是神仙。
在我国的过去,人们都是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比如我们流传的神话中,就有雷公电母的记载。因为雷电产生的时候回伴随着下雨,人们想求雨的时候往往就会拜雷公电母,在《说文解字》里,电这个字最早的来源,也和神有关。
我们单看神仙的“神”字,和电字,可以发现神里面的“申”字,和“电”长得非常相似。因此在古代,“电”不仅广泛存在,而且大家普遍认为是闪电。雷字也是由电字产生的,现在可能看不出来,可是你去看看象形字就能领会了。
说完我们国家,来看看别的古代人的理解。古埃及人在公元前2750左右,也有过关于“电”的记载,他们发现了“发电鱼”。古埃及人很早就意识到这些动物可以发出天空中类似的电击。他们认为这种鱼是尼罗河的保护者。虽然也有点不科学,不过相比于我们的神仙色彩,他们还是很科学的。而古代的阿拉伯人应该是最先了解闪电本质的族群,他们当时还查出了这些闪电的来源。
时过境迁,从古代人记录的自然的“电”,到现在我们可以自己发电,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变,可能以后未来的人也会嘲笑我们
阿拉伯人可能是最先了解闪电本质的族群。他们也可能比其它族群都先认出电的其它来源。早于15世纪以前,阿拉伯人就创建了“闪电”的阿拉伯字 “raad”,并将这字用来称呼电鳐。
在地中海区域的古老文化里,很早就有文字记载,将琥珀棒与猫毛摩擦后,会吸引羽毛一类的物质。公元前600年左右,古希腊的哲学家泰勒斯(Thales, 640-546BC)做了一系列关于静电的观察。从这些观察中,他认为摩擦使琥珀变得磁性化。
这与矿石像磁铁矿的性质迥然不同;磁铁矿天然地具有磁性。泰勒斯的见解并不正确。但后来,科学会证实磁与电之间的密切关系。
扩展资料
起电现象:
1、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的方式使得物体带上电荷的物理现象。摩擦起电的步骤,是使用两种不同的绝缘体相互摩擦,使得它们的最外层电子得到足够的能量发生转移,摩擦起电后两绝缘体必带等量异性电。
2、静电吸附,是当带静电的物体靠近微小的不带静电的物体时,微小物体表面的自由电荷发生转移,感应出与带静电物体相反的电性,而被吸引贴附于带静电物体上。利用静电吸引轻小物体的原理,可以达到吸附工业粉尘的效果。
-电
在古代,电的发生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认识它们,也是从各种自然放电现象开始的。
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气候现象,每当天气骤变,大雨倾盆时,天空总是会发生刺眼的闪电和震耳的雷声。因此,古人常用“电闪雷鸣”、“如雷贯耳”、“电光火石”等词语来描述雷电现象。关于雷电的词语非常多,如暴跳如雷、大发雷霆、风雷火炮、风雷之变、如雷贯耳、鼾声如雷、疾风迅雷、迅雷不及掩耳、疾如雷电、雷奔云谲、雷嗔电怒、雷打不动、雷电交加、雷厉风行、雷霆万钧、咆哮如雷、天打雷劈、电闪雷鸣、风驰电掣等。从这些成语中,我们也可能洞悉雷电的特性了。
古人认为雷神电母掌管着大自然的雷电,由于电光闪亮,雷声轰鸣,古代人们对雷电本能地产生了一种恐惧的心理。此外,雷电也常引发一些灾害,所以生活中,不少人“谈电色变”,害怕雷雨天气的来临。
电的基本常识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注意到大自然界里的雷电现象。远在公元前1500多年,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字中就有了“雷”字。稍晚的西周时期,在青铜器上又出现了“电”字。西汉时的著名文集《淮南子·坠训形》中有“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的记载,表示阴阳两气彼此相碰产生雷,相互急剧作用产生电,这是一种早期的对雷电成因的阐述。东汉王充在《论衡》中将雷电解释为:夏天阳气占支配地位,阴气与它相争,于是发生碰撞、摩擦、爆炸和激射,从而形成了电。《左传》“疏”中明确指出:“电是雷光。”宋代更有人认为,阴阳相激,“其光为电,其声为雷”。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对雷电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由对雷电惧怕变成了崇敬和讴歌。不少文人墨客讴歌雷电,如战国时期的屈原、唐朝的杜甫、宋朝的姜夔、现代的郭沫若等。
我国古代最早的雷电记录是《周易》中记述的公元前1068年的一次球型雷袭,这也是世界上文献资料中发现最早的雷击记录。由于其特殊性和多发性,雷电常常造成电器、电路损毁,人员伤亡等破坏性局面,因此,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
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方是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茂物市,一年中最多有322天电光闪闪,被誉为“世界雷都”。海南五指山下的儋县城关镇,平均每年有131天雷暴日子,因此有“雷城”之称。
古代中国能看见“极光”现象,如果能,是哪个朝代?
本文2023-10-17 00:15:3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39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