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凤凰有关的典故及名称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2收藏

和凤凰有关的典故及名称,第1张

一、和凤凰有关的典故

1、凤鸣岐山

凤鸣岐山的典故,指的是周朝将兴盛前,岐山有凤凰栖息鸣叫,人们认为凤凰是由于文王的德政才来的,是周兴盛的吉兆。也以凤比喻周文王。

岐山是周朝的发源地,也叫西岐,现在的地方是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凤凰,祥鸟,雄曰凤,雌曰凰,天下有德乃现。这是一般辞书对“凤凰”的解释。传说周文王在岐山时,有凤凰来岐山。

2、吹箫引凤

相传春秋时,秦穆公有一个女儿,名叫弄玉,姿容绝世,聪明无比,喜好音律,善于吹笙。她吹起玉笙来,声如凤凰啼鸣。秦穆公在宫内筑凤楼让她居住,楼前筑有高台,名叫凤台。秦穆公想为女儿择婿,弄玉发誓说:“必须选择一个善于吹笙的人。”

穆公派人四处寻访善于吹笙的人,都不能如愿。一天,弄玉梦见一个美男子说:“我是太华山(即华山)的主人,上帝命我与你缔结姻缘。”并以玉笙为之吹奏《华山吟》第一弄。弄玉遂将梦中情景告诉穆公,穆公遂派大臣孟明到华山寻访。 

孟明在华山找到一位擅长吹箫的人,名叫萧史,同载而归。孟明引萧史拜见穆公,穆公让他吹奏。萧史奏第一曲,清风习习而来;奏第二曲,彩云四合;奏第三曲,见白鹤成对,翔舞于空中,孔雀数双,栖集于林际,一时百鸟和鸣,经时方散。穆公遂将女儿弄玉嫁给他,夫妻和睦,恩爱甚笃。

萧史教弄玉吹箫,学会《来凤之曲》。有天晚上,夫妇在月下吹箫,竟有紫凤飞来聚于凤台之左,赤龙飞来盘踞凤台之右。萧史说:“我本是天上神仙,上帝看人间史籍散乱,命我下凡整理。……周人以我有功于史,就称我为萧史,到今天,我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沧海桑田。

上帝命我为华山之主,与你有夙缘,故以箫声作合,成就了这段姻缘。然而我不能久住人间,今龙凤来迎,可就此离去。”于是,萧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自凤台翔云而去。就在这天夜晚,有人于太华山听到了凤鸣的声音。这则美丽的神话传说,把琴瑟和谐、鸾凤和鸣诗化了。

3、凤求凰

汉代还流传一个故事:文学家司马相如,少年家贫。有一次被一个叫卓王孙的富商邀去饮酒,无意中发现卓王孙有一在家寡居的年轻女儿,叫卓文君。

相如一见钟情,就弹起凤凰琴,唱起“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表示爱慕之情。卓文君听了十分感动,于是连夜随司马相如私奔,后结成夫妇。“凤求凰”一词,从此用来喻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

4、凤凰涅槃

凤凰有个传说:浴火重生。相传在五百年前,有一种神鸟,集香木自焚,然后从死灰中复活,美艳非常不再死,是以,称为不死鸟,也就是凤凰。关于凤凰还有一说,说凤凰是死神的使者,负责勾走人的魂魄,好人升天,坏人入地。部分地区还流传着“凤凰勾魂”的传说。

5、得凤之象

相传凤能知天下治乱兴衰,是中国历史上王道仁政的最好体现,是乱世兴衰的晴雨表,成为神学政治的“形象大使”,古人曾分出五个等级,以凤凰的五种行止标志政治上的清明程度,于是历代帝王都把“凤鸣朝阳”“百鸟朝凤”当成盛世太平的象征。

二、和凤凰有关的名称

凤皇、丹鸟、火鸟、鶤鸡。

—凤凰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瑞鸟)

中国人自古便崇尚“龙凤呈祥”,龙的起源可谓众说纷纭,但以闻一多之“综合图腾说”为主流观点;至于凤凰的由来,实际上完全可以从号称“神话渊府”的《山海经》中找到答案。

(一)风与凤

山海经中有很多神鸟,但是若论哪个最为神异,凤凰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存在,关于凤凰的描述,在《南次三经》中有极为详细的描述:

《南次三经》: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然而,这种“德、义、礼、仁、信”这五种高尚品德的加持,明显是带有一种礼教意味,如果要追寻其神话原型,就必须深入到其名号与字形中去分析。

有意思的是,在甲骨文中所有“风”(风)字都写做“凤“(鳯)。也就是说两字之间可以互换,且含义一致,这是在经过王国维论证之后,古文字界所形成的一个共识。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缥缈无迹的风可以与神异鲜活的凤凰等同起来?

其中的秘密在于甲骨文的造字规则之一“假借”,即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一般来说,如果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

风的存在可以从飘动的旗帜中找寻,那么自然也可以从凤凰扇动的翅膀中觅得踪迹。

(二)相风鸟

早在汉代,在汉京之中便有相风用的铜鸟和铜凤凰,也就是说,将一只铜制的凤凰置于表端,从鸟首的朝向判断风向,其原理和构造已近乎现代的风向标。

但是,对于民间的大众来说,用不着凤凰也用不着这么精巧,可能仅仅是将羽毛缀在竹竿上,从羽毛随风飘动的角度和频率去足够去判断风向和风速了。

所以,风本无形,却可以借助相风之鸟显形,而相风之鸟又常做凤凰之形,因为便称为了风的象征与标志,这便是凤与风甲骨文字一致的内在逻辑,也是凤凰的最初原型之所在。

(三)楚与凤

有意思的是,相比于中原人士对于龙的尊崇,楚人反而更为欣赏凤凰。

比如在先秦文献中,以凤喻人的也唯有楚人了,在《史记》中,楚庄王面对众人的讥讽,淡定地将自己比作“三年飞天,飞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的神鸟凤凰。

楚人为何会以凤鸟作为崇拜的对象,而并非其他神鸟?

这就与传说中楚人的图腾信仰与祖先崇拜有很大关系,在崔豹的《古今注》中有提到一个“楚魂鸟”,即以楚王死后魂魄化为飞鸟,来暗示楚人与鸟图腾的关系。另外,在考古发掘中,也出现了这么一副象征着死后灵魂升仙的帛画,其中便有一只展翅飞翔的凤鸟在引导一位贵族女子飞天升仙的场景。

而现代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更是将这种对于荆楚人士的揶揄以及对于凤凰的尊崇表现的淋漓尽致,这里的九头鸟,其实就是《山海经》里的神鸟“九凤”

《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樻,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鸟身,名曰九凤。

总结一下:凤凰的起源与相风之鸟息息相关,而荆楚文化中对于凤则更加偏爱一些

学术界观点多倾向于否定历史中确实曾有过凤凰,但甲骨文、金文表明,直到商周之际,凤凰还是一种虽然稀见、但却并非不存在的鸟类。

甲骨文中,“风”通“凤”。

殷墟曾出土过一片甲骨,“甲寅卜,呼鸣网,获风。

丙辰,获五。

”这条甲骨文的意思是:商王指令臣鸣用网捕鸟,于丙辰这天捕了五只凤。

“由于系用网埔之,故所获自是生凤。

”早期金文《中鼎》铭辞中有:“……归生风于王。

”文中所提到的“生风”一词,郭沫若曾断定指活凤凰。

凤凰的最早的典籍记录,是《尚书·虞书·益稷第五》篇。

书中叙述大禹治水后,举行庆祝盛典。

由夔龙主持音乐,群鸟群兽在仪式上载歌载舞。

最后,凤凰也来了——“萧韶九成,凤皇来仪”。

商周时期,凤凰被看作是一种神鸟。

故玉器和青铜器上凤纹的刻划,突出地表现统治者的“天命”观念。

这时的凤纹几乎都作花冠状,丰满的翅膀和长长的尾羽,宽大有力的爪,显示出一派勇武健硕的情态。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凤字,也完全表现出这样一种特征,这时的凤纹完全是鸟类的神秘化和艺术的夸张。

商周青铜器上的凤纹的主要形式特征,考古界的具体的看法是:这些凤纹都是鸟的侧面形象,在青铜器上往往作对称式的排列。

凤冠,有多齿冠、长冠和花冠三种,凡有勾喙的鸟体都可称之为凤,且绝大部分鸟喙呈闭合的弯钩形。

头部的眼大多为正圆或椭圆形,凤体作鸟体或鸡体型。

长短的比例常常根据装饰的部位而有不同的变化。

花冠凤纹都作卷体式,凤的首尾相接,主要装饰在壶和簋一类器物上。

凤纹最富有变化的是尾羽,有长尾、垂尾、分尾和对称连尾等形式。

长尾凤纹的尾部最长的可达鸟体的四分之三,夸张的手法令人赞叹。

长尾或凤鸟纹的尾端又有上卷和下卷的不同,它们主要流行于殷墟中期到西周中期。

凤纹尾羽较宽作下垂状,称垂尾凤纹,盛行于西周中期。

较晚的凤鸟纹因构图变化,使尾羽和凤体分离,即是分尾式。

分尾也有上卷和下卷的不同,大多盛行于西周中期。

商周时期的凤纹,大多以雄浑、肃穆、稳健而见胜,显示了奴隶制社会的等级森严、凝重保守的风气和当时的审美情趣。

不仅作为一种实用图腾标记,而且逐渐推广而成美的艺术形象。

战国秦汉以后,凤凰完全被神化成一种灵异之鸟,但关于凤凰出现的记载却仍然时有所见。

例如《左传昭公(元年~三十二年)》:“我商祖少吴挚之立地,凤鸟适至,故纪于鸟师而鸟名。

战国时期是百家诸子争鸣,新经济蓬勃发展的时期,凤纹展现了新的风貌。

凤纹开始变得婉曲秀丽,妩媚多姿,姿态柔美。

收藏于湖北省荆州市博物馆的虎座鸟架鼓,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鸣凤,背向而立的鸣凤中间,一面大鼓用红绳带悬于凤冠之上。

通体髹黑漆为地,以红、黄、金、蓝等色绘出虎斑纹和凤的羽毛。

全器造型逼真,彩绘绚丽辉煌,既是鼓乐,也是艺术佳作。

值得指出的是,在这一凤与虎的组合形象中,凤高大轩昂,傲视苍穹,虎却矮小瑟缩趴伏于地,反映了楚人崇鸣凤、向往安详的意识和征服猛兽、不畏 的精神。

秦代时期凤纹气质刚健,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其形象或高傲阔步、或气宇轩昂、或挺胸展翅、表现出的是一种流动的、健壮的、生机勃勃的活力。

从过去以抽象线条为主逐渐发展为形象的具体刻画,所以日益趋向写实;从过去神秘色彩较浓厚的形式,增添了不少生活情趣和装饰性。

因此,从艺术价值来说,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1975年云梦睡虎地11号墓出土了秦代彩绘凤鱼纹漆盂,内底绘两条游动自如的鱼与一只单足伫立的凤鸟,纹样宛转奔放,富有动感,画面运用了三足鼎立的构成方法,通过对不同动物纹样的“经营位置”,使画面力场在观者心理上达到平衡。

和战国时期的虎座鸟架鼓相比,彩绘凤鱼纹漆盂的凤纹更具装饰性,凤鸟不再像战国时期凤虎对比那样具有压倒性的对比优势,其体量与两条游鱼相差不多,但凤鸟的头部位于漆盂中心,夸张的头冠横穿内底,动静之间显示其处于绝对的重心地位。

《汉书》载,汉宣帝时“凤皇神爵数集” ,鸟身“高五、六尺”。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一》载:“建武十七年,有五凤皇见于颖川之陕县” 。

注引《东观汉记》曰:“凤高八尺”。

而据《京房易传》:“凤皇高丈二。

”汉代人所描绘的凤凰形体特征,有一个共同之处,这就是凤凰体型的奇大——由身高五、六尺直到一丈以上。

汉代对于“四灵”,有两个说法:一个是麟、凤、龟、龙;另一个为天之四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又《拾遗记》记述:“尧在位七十年……有祗支之国,献重明之鸟,……状如鸡,鸣似凤,能抟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害……其未至之时,国人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则魑魅丑类自然退。

”据此,考古学家认为,汉画像石墓中,墓门铺首之上所刻对称鸟兽,其鸟具冠展翼,若凤凰者,即取意于重明鸟也,认为她能驱退鬼蜮魑魅,故用以装饰拱卫墓门和龙纹一样。

汉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成时期,凤文化在这一时期获得了较大发展。

在汉代各种工艺品和建筑装饰上,自然界的鸟,几乎都用作图案题材。

如雁、燕、鹰、凫、鹤、鹦鹉、孔雀、锦鸡、喜鹊、乌鸦、麻雀、鹭、鹳、鸳鸯、鸱枭等等。

但是,最鲜明而富有时代特征的是凤凰一类神化的瑞鸟纹样。

这些能给人们带来祥瑞和兆庆的神鸟,在装饰物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这些凤鸟形体大方,挺胸展翅,高视阔步,气宇轩昂。

汉代的凤鸟图案,充分流露出形象的动态与气势,处处表现出整体的容量感、线形的速度,以及变化的力量。

大概由于“五彩大鸟”的高度理想化,汉代的凤鸟纹样雄伟而不强悍。

汉代凤纹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按不同的装饰物应用而采用适合的造型,如汉代漆器上的凤纹样、汉代瓦当、画像石上的凤鸟纹样、与汉代青铜器上的凤纹样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色。

即使是一方小小的“肖形印”凤纹图案也别具风韵,其简洁、拙朴、浑厚的形式美至今仍为人们赞赏和乐道。

汉代的凤纹大都按不同的装饰物应用而采用适合的造型,从风格特征上看,汉代玉凤纹既稳定了战国时期玉凤纹的典型特征,又在造型、纹饰上打破陈规,巧妙地将汉代的艺术风格渗透其中。

具象凤纹稳中有变,多元并存;抽象凤纹大胆创新,更加写意。

二者之间虚实相应、相辅相成。

汉代玉凤纹的三期发展,反映了典型汉代风格的玉凤纹是形成于西汉中后期的。

从文化上看,独尊儒术、汉继楚绪和道家思想的弥漫,使汉代的精神文化中带有贵玉、崇凤的文化基因,这成为汉代玉凤纹流行的动因。

“引魂升天之使者”、“有德君子之指代”、“辟邪压胜之灵物”,“权力威仪之象征”、“灵与美之化身”这五大文化内涵反映了玉凤纹的使用功能、社会意义及审美情趣,体现了现实主义与宗教主义的契合。

唐代凤凰文化非常发达,作为国家象征的大唐皇宫更是如此,大明宫正南门即名为:丹凤门。

唐代的“凤凰热”,主要表现在以凤喻人,以凤作装饰,以凤美称事物,以凤喻示婚姻情爱。

关于唐代的“凤凰热”,《全唐诗》便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在《全唐诗》中,凤字出现了2978次,凰字282次,鸾字1080次,凤凰的这三种最有代表性的称谓出现的总数约占《全唐诗》总目数的十分之一,平均约每十首唐诗就有一个“凤”字或“凰”字或“鸾”字。

唐以前,人们不轻易以凤喻人,偶尔能够被美喻为凤凰的仅为君王、圣贤或是超群拔俗之人,被喻为凤凰的女性更是寥寥无几。

然而到了唐代,凤凰喻人被人们使用得自由而随意。

唐代时期凤纹华美丰满,气韵生动,姿态多变,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灿烂一时,装饰艺术的形式感也更加强烈。

人与社会的关系已成为实用美术常见的题材,在内容上更加富于生活的情趣。

自秦汉以后,凤鸟的瑞祥观念稍见淡薄,各种新的形式便自然地脱颖而出,或清健、或壮美、或淡雅、或华丽。

凤纹表现的各种形式,对唐代开拓的装饰艺术的一代新凤,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唐代凤纹的造型更加“鸟体”化,许多铜镜上的凤纹都轻歌漫舞、生意盎然,充满快乐情趣。

成双成对带有本土神仙意味的“鸾凤”,嘴上衔着一条打有“同心结”的飘带或瑞草,和鸣祝颂,象征着美满幸福,这自然和辉煌的盛唐的物质文化生话息息相关,反映出歌舞升平的气象。

另外,从唐代头饰及敦煌佛窟中出现的凤鸟图案上可看到唐代凤纹进一步与人们的生活情趣相和合的现象。

如女性头部装饰的金钗花冠上,凤纹以特有的丰腴的容姿,反映出时代的品味。

宋代装饰艺术在观念形态上偏重寓意,凤鸟纹样便也多吉庆如意的民俗思想愿望和气息,如政和年间的“凤戏牡丹”、“百年好和”、“喜相逢”图案已渐渐地成为程式化的表现方式,凤凰寓意美好的内涵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发挥。

宋代凤纹比较清秀,比较写实细腻,喜用柔和的线条,显示怡然自得的情调。

具体表现在凤鸟头上的冠是如意形的,嘴巴短粗,眼睛细长,长腿,散条长尾,每片鳞羽都细致地描绘出来。

宋代瓷器工艺的发达,使凤纹获得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

宋代凤鸟装饰纹样,可以从瓷器上找到许多优秀作例。

耀州瓷是宋代北方青瓷的代表,名品青釉提梁倒注瓷壶的提梁一只伏卧着、圆眼短嘴的凤凰,正是宋代凤纹比较写实细腻的反应。

壶嘴为一张口侧卧的母狮,壶身一周饰有凸雕的缠枝牡丹花,因为凤凰、狮子和牡丹分别为百鸟之王,百兽之王和百花之王,这件壶也被称作“三王壶”。

元代瓷器装饰成熟,凤纹的种种表现都富有艺术性,有些形象随手画来,浓淡得宜,明快流畅。

到了明清时期,凤纹装饰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造形,无论在圆形、方形或各种各样的装饰形体内,纹样构成都各具其内在形式,而凤纹的共性形态,也进一步规范化。

其中,如明清的“团凤”图案,最是独具一格的饰模式,它与织物上的“团花”。

器物上的“开圆”相配适,表现出特有的装饰风格。

当年南京织造云锦的老艺人,在长期的实践设计中,总结出一套画凤口诀:“凤有三长,眼长、腿长、尾长”,并要“首如锦鸡,头如藤云,翅如仙鹤”。

这代表了明清工艺美术品上凤鸟纹样的成熟的装饰特征。

明清装饰艺术的最富有生气的作品,就是大量的民间工艺品。

民间的蓝印花布、刺绣、挑花;民间木雕、石雕、砖雕和民间剪纸等作品中,形式感更加强烈,手法也更为丰富多样。

明清时期的凤鸟,是在朱雀、鸷凤的基础上以鸟为原形加以变异的。

长足蛇颈,嘴显然是鹰化,目光锐利,肉状雄鸡冠,孔雀状三翎巨尾。

后来经过发展变化,又将雄鸳鸯翼侧耸立状羽毛附于凤的同等部位等,成为今天的凤凰形象。

在丝绸装饰题材有云凤、团凤、穿花凤等,并将他它们与吉祥的寓意联系在一起,以寄托美好的愿望。

凤冠是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饰,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

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

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据考古得知,凤冠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但现代所能见到的完整实物,大多属于明代。

明朝定制:凡遇大典,皇后冠用九龙四凤三博鬓(左右共六扇)、皇太子妃则用九翠四凤双博鬓(左右共四扇),行走时帽子两侧的帽扇会展开。

明孝靖皇太后三龙二凤冠,内部用漆竹丝作成圆框,边缘上镶金口圈一周。

冠上饰金龙三、翠凤二。

正中一龙及二凤皆口衔珠宝结,每结系珍珠三颗,红、蓝宝石各一块,凤背满饰珍珠。

冠上共嵌红、蓝宝石95块,珍珠3426颗,总重2165克。

上饰金龙六,翠凤三。

正面顶部正中一龙,口衔珠宝滴,两侧在如意形云头上各饰一飞龙,口衔珠宝串饰;中层三凤口衔珠宝滴,作展翅飞翔状,下层为大珠花三树。

所嵌宝石共128块(其中红宝石71块、蓝宝石57块),珍珠5449颗。

冠总重2905克。

近现代凤凰文化主要体现在大量的民间工艺品中,如蓝印花布、刺绣、挑花、民间木雕、石雕、砖雕及民间剪纸等。

这些凤鸟纹饰,不仅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同时也牢牢地保持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

凤凰不仅仅存在于《山海经》

《山海经》,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这里就有关于凤凰的记载。

提起凤凰,很多人都会想起“凤凰涅磐”这个词。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重生。

凤凰是人们心中的祥鸟,是天下太平的象征,是吉祥、和谐、祥瑞。她表达了爱情、和谐、团结、华贵、伟岸、进取、太平的美好寓意。这是人们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所展示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坚强意志。

其实,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人,不也都像凤凰一样,不段的更新,不段的完善自我吗?曾几何时,我们青涩懵懂,陷入生活的困境,无法自拔。痛苦、悔恨、埋怨像一条条毒蛇缠绕着我们。我们不断的思考、探索、改变,最后战胜了自己,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想起凤凰,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美丽的凤凰在熊熊烈火中,得以永生的悲壮画面。是的,我们今天幸福、祥和的生活,不正是那些忘我的先烈们,在争取民族独立的战火中,焚烧了自己而获得的吗?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无所畏惧!他们弃小家、保大家,流尽最后一滴血!他们正是凤凰的化身啊,他们在火与血的洗礼中得到了永生!

凤凰,亦作“凤皇”,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亦称为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常用来象征祥瑞,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自古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凤凰和龙的形象一样,愈往后愈复杂,最初在《山海经》中的记载仅仅是“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甚至还有食用的记载,《大荒西经》:“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 甘露是饮”。而到最后却有了麟前鹿后,蛇头鱼尾,龙文龟背,燕颌鸡喙,成了多种鸟兽集合而成的一种神物。[1]

自秦汉以后,龙逐渐成为帝王的象征,帝后妃嫔们开始称凤比凤,凤凰的形象逐渐雌雄不分,整体被“雌”化。[1]

《小学绀珠》卷十:“凤象者五,五色而赤者凤;黄者鹓鶵;青者鸾;紫者鸑鷟,白者鸿鹄。”

《淮南子》:“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皇,凤皇生鸾鸟,鸾鸟生庶鸟,凡羽者生于庶鸟。”认为凤凰是飞龙之子,但《大藏经》有:“嘉羽生应龙。应龙生凤皇”,认为凤凰是应龙后裔。[2]

相传,轩辕黄帝统一了三大部落,七十二个小部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黄帝打算制定一个统一的图腾(类似现在的国旗,或者说是国家的标志)。在原来各大小部落使用过的图腾基础上,创造了一个新的图腾——龙。

  那么凤凰又是怎么来的呢?“龙”的图腾组成后,还剩下一些部落图腾没有用上,这又如何是好呢?黄帝第一妻室嫘祖是一位绝顶聪明的女人,她发明了养蚕,给黄帝制作了衣冠,发明创造了许多东西。嫘祖受到黄帝制定的新图腾的启示后,她把剩余下来各部落的图腾,经过精心挑选,细心端详,也仿照黄帝制定的龙的图腾的方法:孔雀头,天鹅身,金鸡翅,金山鸡羽毛,金色雀颜色……组成了一只漂亮华丽的大鸟,嫘祖叫来黄帝另外三位妻室征求她们的意见,方雷氏是个有心计的女人,她对嫘祖说:“姐姐,你组成的这只大鸟像只美丽的大公鸡,可就是个单身汉,水中的鸳鸯还是成双成对呢?”一席话提醒了嫘祖。当时,彤鱼氏,嫫母也齐声叫好,都说方雷氏说的有道理。她们姐妹四人,一齐动手,把剩余下来的,没有用到‘龙’图腾上的其它小图腾,很快地组成了另一只华丽的大鸟。正好和嫘母组成的大鸟配成一对。可是,把它们叫什么名字呢?这下可把黄帝四位妻室都难住了。最后,她们还是请来老谋深算的风后、造字的仓颉。叫他俩给这两只大鸟取个名字。风后看罢,哈哈大笑说:“黄帝制作了一条‘龙’,世界上各种飞禽走兽中找不到它,你们四人又制作了两只大鸟,空中飞翔的鸟群中也找不到它。这就成为世界上最珍贵的吉祥物”。仓颉全神贯注,一直在详细地观看这两只鸟,一句话也没有说。直到嫘祖问他时,仓颉把早已在脑子想好的名子脱口而出地说:我看就叫‘凤’和‘凰’。凤代表雄,凰,代表雌,连起来就叫凤凰”。

  原来,谁也没注意到黄帝早已站在他们身后,倾听着他们各种议论。现在黄帝既然赞成叫凤凰,就请黄帝最后作决定,黄帝沉思了半天,才说:“龙凤在世界上生存的飞禽走兽中没有它们,谁也找不到,它的高贵处就在这里。我看,还是风后说的对:这两种图腾谁也不会伪造,给后世的子孙万代也立下规范。我同意,‘龙凤’就正式定下来,作为新部落统一联盟后的新图腾”。这就是“凤凰”的来历。

凤凰的形象跟龙的形象⼀样,愈往后愈复 杂。据《尔雅·释鸟》郭璞注,凤凰特征 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 ⾊、⾼六尺许。”“出于东⽅君⼦之国,翱翔四 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柱,濯⽻弱⽔,莫宿风 ⽳,见则天下安宁。”《⼭海经·图赞》说有五 种像字纹:“⾸⽂⽈德,翼⽂⽈顺,背⽂⽈义, 腹⽂⽈信,膺⽂⽈仁。”

人的想象能力是无限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我们遇到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就会靠自己的想象力去寻找答案,因此衍生出了许多神话故事。当然,被人们想象出来的并不只有能力过人的神仙、妖魔鬼怪,还包括了一些奇特的动物,比如凤凰便是其中之一。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龙相同。其“凤”为雄性,“凰”为雌性。

最为神奇的地方在于,人类明明知道凤凰是不存在于世界上的动物,但是在中国古代的文献资料中却出现了很多关于凤凰的记载,这是为何呢?

凤凰,亦作“凤皇”,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凤凰的羽毛一般被描述为五彩,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总称为凤凰。《淮南子》认为凤凰是飞龙之子,其相关记载为“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皇,凤皇生鸾鸟,鸾鸟生庶鸟,凡羽者生于庶鸟。”

凤凰也被称为丹鸟、火鸟、鶤鸡、威凤等,常用来象征祥瑞。“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自古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

有关于凤凰的最早记载出现在《山海经》中:“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后来,在《大荒西经》中,也有关于凤凰的记载:“沃之野,凤鸟之卵是食,甘露是饮”。显然的,里面的记载就显得真实多了,就连凤凰的饮食都写出来了。而在《证类本草》中也有介绍:“诸天国食凤卵,如此土人食鸡卵也”。据说在宋朝的时候,凤髓还被列为八珍之一。

在远古时期,人类的生产能力比较低下,只能够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艰难生活。此时的人们对自然充满了幻想、憧憬以及敬畏,可以类比于如今的我们对待宇宙的态度。

而在这样的环境下,图腾和鬼神便产生了,而凤凰便是鸟类图腾之中,是人们对太阳和鸟双重崇拜的体现。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到了秦汉之后,当皇帝采用龙自比的时候,帝后妃嫔则选择自称凤。

显然的,凤凰并不存在于生活中,但是它却是人与神之间的一座桥梁,是人们和大自然沟通的方式,更代表了中国人浓厚的民族情结。在世人的眼中,凤凰是一种美丽、吉祥、善良、宁静、有德、自然的动物,集合了世界上最美好的动物特征。

当然,凤凰也并非完全是人们空想出来的,从高庙文化遗址发现的凤凰图案来看,其原型或许和孔雀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人们之所以明知凤凰不存在,还将其写入史书之中的理由就显而易见了,因为凤凰代表了人们的精神寄托。

和凤凰有关的典故及名称

一、和凤凰有关的典故1、凤鸣岐山凤鸣岐山的典故,指的是周朝将兴盛前,岐山有凤凰栖息鸣叫,人们认为凤凰是由于文王的德政才来的,是周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