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学家、音韵学家陈彭年,是修撰韵书《广韵》的主要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4收藏

北宋文学家、音韵学家陈彭年,是修撰韵书《广韵》的主要人,第1张

人物生平

其父陈省躬,当过河南鹿邑知县。彭年幼时聪颖,勤奋好学。母亲因仅有此一子,钟爱非常,不让他深夜读书,影响身体。他就用竹笼把灯罩住,躲在密室里看书,有时通宵达旦,诵读不倦。13岁时写出万余言的《皇纲论》,为江南名辈所称许,南唐后主李煜闻知,召他入宫陪伴皇子仲宣读书,与他交游。

不久南唐被北宋灭亡,陈彭年师从徐铱攻文字学。太平兴国年间,陈彭年参加科举考试,先后两次被主考官默落,原因是他好写诗嘲讽人事,以致被人视为轻佻。一次适逢京城举行特许的大宴饮,他骑驴从东华门到城墙根,随口得赋数千字,在考生中传为佳话。

雍熙二年(985)他第三次参加科考,才得中进士,初任江陵府(今湖北江陵县)司理参军,历任推官、转运、寺丞等职,升秘书郎,调大理寺详断官。后因事被株连出监湖州(今浙江湖州市)盐税,不久被停职。其家境贫寒,居官清廉,免职期间只得靠仆人外出帮工或做买卖接济。真宗即位(998),复任秘书郎、州通判。直至咸平三年(1000),因多次上疏论及政事,得以召试学士院,升为秘书丞、知州。

咸平四年(1001),陈彭年针对宋初国势不振、政治腐败、冗兵冗官、贿赂公行等弊端,向真宗上疏论治国之道,认为“夫事有虽小而可以建大功,理有虽近而可以为远计者,其事有五:一日置课官,二日择法吏,三日简格令,四日省冗员,五日行公举。此五者实经世之要道,致治之坦途也”。言之动听,事皆可行,可渭有识见之士,深得真宗器重。

景德元年(1004),礼部侍郎杜镐等荐陈彭年常识渊博,诏令为直史馆兼崇文院检讨,修《起居注》,进《大宝箴》。不久,参与修纂由王钦若总其成的大型类书《册府元龟》,此书将历代史传所载事迹分门别类,对宋以前史籍的辑侠与校勘颇有价值。景德三年(1006),陈彭年迁升为右正言,充龙图阁待制,加刑部员外郎,进工部郎中、加集贤殿修撰。这期间,他力争改革科举考试中的弊病,主张设“糊名”,将试卷中应试人所写的籍贯、姓名进行弥封,交誊录人按规定字体誉写,再送考官批阅,杜绝后门依托以及作弊之事,从而使科举选拔人才有一个较公正的标准。

大中祥符三年(1010),改任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迁右谏议大夫兼秘书监。奉诏编辑《太宗御集》,赐勋上柱国。其时陈彭年曾趁奏对机会向真宗提出他对儒术与国家兴衰关系的认识。而真宗则以为“君之难为,由乎听受;臣之不易,在乎忠直”。彭年请求真宗著为文章,真宗乃亲撰《崇儒术》与《为君难为臣不易》两篇御制赐示给他,彭年则请求辅粥大臣,将此两篇御制刻石于国子监。六年(1013),召入翰林,充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同修国史,并删定《三司编敕》。国史成,迁工部侍郎。九年(1016),迁刑部侍郎、参知政事,判礼仪院,充会灵观使。

天禧元年(1017),朝廷改元,祭祀天地,陈彭年担任天书仪卫副使,又任参详议制奉宝册使。正月初九,陪真宗祭天书,将到太庙,晕眩跌倒,抬往家中。真宗派医诊治,旦夕问候,并进其为兵部侍郎。二月,彭年因病重不治而逝,享年57岁。真宗亲临吊唁,见其家居简陋破旧,感慨不已,以致数日未上朝理政事。赠其为右仆射,赐谥“文僖”。

陈彭年勤于职守,鞠躬尽瘁。朝廷举行典礼,他无不参预。他对仪制、沿革、刑名之学尤有研究。如果有的制度前世没有记载,他也必能援引依据来拟订之。无论政事大小,只要有需咨访之处,他必能应答辩证,毫无滞碍,而又往往符合真宗的意思。后来升入内阁,由彭年独揽大小事务。繁忙的事务,有时使他精力疲乏,以至于举止失措,颠倒冠服。有时竟至于忘记是什么花,而问左右人:“何花也?”人家告诉他是石榴花,他说:“此地竟有石榴花耶?”他后来位极人臣,但仍保持俭朴作风,克己清廉,不贪不虐。史称他“贵至通显,奉养无异贫约”。他所得棒禄多用来购买书籍,身后末留下任何家财,以致其子孙生活十分困窘。

人物作品

陈彭年才思敏捷,富有文采,因才藻而被朝廷器重。《宋史·本传》说他“慕唐四子为文,体制繁靡……以辞藻被遇,上表献筷,详练仪制,若可嘉尚。”他对典章故事、仪礼沿革尤为熟悉,精通音韵,学识渊博,勤于撰述,著述宏富。著作中,最有价值的当属其主持重修、成书于宋大中祥符年间的的《大宋重修广韵》,按平上去入声调分为5卷,收字韵26194个,注文字数191692个,释义详尽,引用典籍270多种,总字数达22万。它既可作为按韵查检的同音字典,又可作为诗赋用韵的工具书,是汉语音韵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著作。在训诂学上,它不仅详明地反映了中古汉语语音系统,而且修订补充了上古音。从《广韵》音系出发,既可上溯古音、下证今音,还可旁及各地方言,是研究中古音的主要依据,研究上古和近代语音的重要资料。

此外,有鉴于汤悦等人奉诏官修《江南录》的疏误,他还私下撰写了《江南别录》一卷。由于他年少时曾人南唐朝廷,熟涂其详,故此书所记载的有不少是人所未闻,人未曾言,后来被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时所采用。

其著作还有《册府元龟》、《景德朝陵地理》、《封禅》、《汾阳三记》、《阁门、客省、御史台仪制》、《历代妇人文集》、《宸章集》、《贡举叙略》、《唐纪》、《志异》、《韵铨》、《文僖集》等200余卷。

《切韵》,隋音韵学家陆法言等人所撰,是唐宋韵书的始祖,原书久失。近几年来,音韵学者发现几本唐写本韵书,从而考定《切韵》分一百九十三韵。此书字数较少,注亦较略,部目次序都不及《大宋重修广韵》。陈彭年在修订此书时,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订,比《切韵》更为整齐。此书收字二万六千余。平声字多,分上下二卷,上平二十八韵,下平二十九韵;上、去、入声各一卷。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六十韵,入声三十四韵。共二百零六韵。为现代研究中古语音的重要根据;研究上古或近语音的学者,也以此作比较性资料,是汉语音韵学中的一部重要韵书。

关于《广韵》

中国现存的一部重要韵书。全名《大宋重修广韵》,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丘雍等人奉诏根据前代《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而成。《广韵》是宋代的官韵,也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的韵书。由于《广韵》继承了《切韵》、《唐韵》的音系和反切,《切韵》、《唐韵》又已亡佚,《广韵》就成为研究汉语古音的重要材料。陈澧作《切韵考》依据的是《广韵》,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研究中国隋唐时代《切韵》所代表的中古音,依据的韵书也是《广韵》。由此也可看出《广韵》一书的重要性。

《广韵》的韵类韵母《广韵》共分5卷,平声分上下2卷,上、去、入声各1卷。分206韵,包括平声57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广韵》206韵中有193韵和陆法言的《切韵》分韵相同;有 2韵和王仁d《刊谬补缺切韵》增加的相同(即增加上声俨韵,去声酽韵);有11韵和蒋斧印本《唐韵》增加的相同(据合理的推测,蒋斧印本《唐韵》从真韵分出谆,从轸韵分出准,从震韵分出,从质韵分出术,从寒韵分出桓,从旱韵分出缓,从翰韵分出换,从曷韵分出末,从歌韵分出戈,从哿韵分出果,从w韵分出过)。《广韵》和《切韵》、《唐韵》的韵目用字有些改变。

《广韵》206韵分列上平、下平、上、去、入五卷之内,每一个声调中每一个韵部和其他声调中相应的韵部,有一定的搭配关系。入声韵只和有鼻音韵尾的阳声韵相配。阴声韵部都有平上去。全书平上去韵数不等;阳声类韵数与入声韵数也不相符。这是因为去声泰 、祭、、废 4韵都没有平上入声相配,所以多出 4韵;冬韵、臻韵的上声,臻韵的去声,痕韵的入声,字数都极少,附见于邻近的韵,没有单独列出韵目来。

《广韵》206韵,如不计算声调,以“东董送屋”为一韵,“支纸”为一韵,用平声包括上去入三声,那么平声57韵,再加上没有平上入相配的那 4个去声韵,实际上只有61韵。如果把34个入声韵独立出来,则有95韵。用系联法细分,韵数还可分得更多。

《广韵》的韵类、韵母为什么这样多,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章炳麟在《国故论衡·音理论》中说:“《广韵》所包,兼有古今方国之音,非并时同地得有声势二百六种也。”陈澧在《切韵考》中却说:陆氏分206 韵,每韵又分二类三类四类者,“非好为繁密也,当时之音实有分别也”。据黄侃对《切韵考》统计,206韵共有311个韵类。高本汉的看法与陈澧类似。这仍是学术界讨论的问题。

《广韵》的声母,音韵学上传统的三十六字母,大体代表唐、宋间汉语语音的36个声母,但却不能代表《广韵》音系的声母。因为《广韵》的声韵系统是从隋唐韵书沿袭下来的。研究《广韵》的声母得从《广韵》的反切上字归纳。陈澧作《切韵考》,首先考究《广韵》的声类,实际上就是研究《广韵》的声母。他用系联的方法,从反切上字考得《广韵》共有40声类。即36字母再加上照、穿、床、审、喻中分出的庄、初、神、山、于5字用,而把明、微2母合在一起。一般音韵学家认为明、微还应分开,所以称41声类。1931年白涤洲作《广韵声纽韵类之统计 》(北京女师大《学术季刊》2卷1期),使用陈澧的系联法,考定《广韵》的声类为47类。即41类再加见、溪、疑、影、晓、来的腭化音居、去、鱼、於、许、力 6声类。同时(或稍前),黄淬伯作《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声类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一本二分,1930),也考定《广韵》声类为47。高本汉也主张47声类说。前此,曾运乾作《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东北大学学术季刊》1927,第1期),后此陆志韦作《证广韵五十一声类》(《燕京学报》25期),都是把精、清、从、心又各分为两类。陆志韦说:“五十一类能反映《广韵》里反切上字的分类情况,然而不能代表《切韵》时代的声母系统。因为反切上字的分类只和反切下字有关。所以有时候反切上字虽分两类,声母往往相同。”近代来又有不少《切韵》音系研究的著作,其中都涉及《广韵》的声母、韵母研究问题。

《广韵》每卷的韵目下都有一些韵目加注"独用",或与某韵“同用”的字样。这对研究《广韵》音系和唐宋的实际语言,以及后来的韵书韵目的归并很有关系,非常值得注意。

韵书的内容,从唐代王仁d的《刊谬补缺切韵》开始,以及《唐韵》,注释逐渐加多,并且引文都有出处,韵书便具有辞书、字典的性质。到了《广韵》,这种体制已经成型。《广韵》也可以说是一部按韵编排的同音字典。现存的《广韵》版本很多。一般认为清代黎庶昌《古逸丛书》覆宋刊本较好。涵芬楼影印黎氏覆宋刊本也较好,并且容易得到。

任职

杨邦任职十五年中,正值金兵入侵,中原多事之秋,徽、钦二帝被俘,而建康府兵又于建炎元年(1127)叛乱。面对人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的艰难形势,时任溧阳知县的他,在邑内“除苛政,重教化,均征摇”,并训民为兵,加强民防,整肃治安,以至“在任三年,盗不入境”,邑人“惟恐其去,倾邑请留”。

被俘

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再次入侵,建康岌岌可危。留守杜充等人投降金帅兀术,杨邦迎难而上,奋勇抗敌,但终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金人劝其投降,杨邦严词拒绝,并咬破手指。在衣服上书写“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兀术许他仍做溧阳知县。他以头碰柱.鲜血直流,并说:“岂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动者幸速杀我”。兀术派降金的户部尚书李税等多次劝降。十一月二十七日,杨邦见李税等人在兀术的宴会上,就当面痛斥:“天子以若捍城,敌至不能抗。更与其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乎”

杨邦望着他,大骂曰:\"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污我!\"兀术大怒,竟命刽子手割其舌头,开其胸膛,剜其心脏。杨邦在金陵(南京)慷慨就义,年仅四十四年。后被追赠为朝奉大夫,谥忠襄。

后世评价

杨邦为国捐躯、从容就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一直为后人敬仰。杨邦被誉为“庐陵五忠一节 ”。后人在其受难处聚宝山(雨花台)下土门冈。建杨忠襄公墓和祠。祠后毁于战争,民国年间曾重修墓道和立“杨忠襄公剖心处”碑,后牵至雨花台烈士陵园内,从陵园北大门进入后沿左侧道路步行,位于梅花簇拥的梅岗,名为“杨邦剖心处”。

人物争议

虞集记载岳飞裨将杨再兴为杨邦之子。郾城之战中身受数十处伤,杀死金兵数十人后牺牲。《鸿山杨氏家谱》记载为杨邦季子。为史学上长期争论岳飞裨将杨再兴到底是谁提供了重要依据。

人物生平

杨忠襄公,名邦,字唏稷,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入侵建康时任建康府通判,因留守杜充叛逃而被俘,后被金将完颜宗弼剖心殉职,时年44岁。高宗赵构念其忠贞报国,高风亮节,遂赐谥号“忠襄”,井为其造墓、建祠、立碑。

考证“杨邦剖心处”史迹之来龙去脉,当从“宗泽之死冀叙起。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十二日,天气阴晦,风雨交加,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宗泽,在连呼三声“渡河”之后,赍志而终。开封城内居民和将士兵卒闻讯后,奔走相悼,失声恸哭。太学生为之撰文祭莫,工商界因之罢市致衷。

宗泽的死,使宋军士气不振,给抗击金军南侵带来了不利影响。果然,同年八月,金军再次挥师南下,并分东西、两路进军,以宋高宗暂居的扬州为主要战略目标,企图一举灭宋。各路宋军虽奋起抵抗,但终因实力悬殊而败北。金军轻骑直驱扬州瓜洲渡,高宗移驾浙西,扬州失陷。经过一番掳掠,金军大部后撤,少部留兵仍在江淮一带袭扰。

此时,宋高宗赵构巳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朝廷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虽然争执不下,但畏金军如猛虎的高宗的基本方针却是放弃江淮一线,退守长江,以谋求和议,偏安江南。

建炎三年(1129年)闰八月十五日,江淮宣抚使杜充,率行营兵10余万(一说5万余)镇守建康,并以御前前军统制王璎为后援。当时,岳飞在杜充军中作统制官,杨邦在建康府任通判。通判的职位相当于地方长官的副职,但名义上却是中央 派驻地方的官员。

正当南宋统治者在精心策划,布置江防,以企图固守东南之时,金太宗完颜晟亦在加速行动。金太宗一方面集中兵力于江、淮之间,积极做渡江南下的准备,一方面任命南宋降将刘豫为京东、京西、淮南等路的安抚使,以控制河南局势。同时,在夺取了山东东部的登、莱、密州等地区已稳定了左翼后,即于山东东平、梁山一带的梁山泊造船,准备取海道南下。

建炎三年(1129年)十月,南宋江防尚未巩固,金军便在完颜宗弼的统帅下,又分东西两路渡江南下。西路由黄州(今湖北黄冈)附近渡江人江西,东路由和州(今安徽和县)渡江攻江浙。东路是主力军,、由完颜宗弼亲自率领。十月,攻陷寿春(今安徽寿县);十一月初一,攻占庐州(今安徽合肥);初四,占和州。大军压境,形势非常危急,但杜充采取“闭门不出,隔岸观火”的态度,仅以6万兵力列戍于江南岸。时任统制官的岳飞,“叩寝阁谏杜充”,说:“勃虏大敌,近在淮南,脾睨长江,包藏不浅。卧薪之势,莫甚于此时。”岳飞虽痛哭流涕,坚请出师,但性酷而无谋”的杜充却视市不见,听而不闻,一味敷衍。

完颜宗弼率军在芜湖、采石矾一带渡江,但遇到郭伟军的狙击,未能得惩。于是,转移到和州南长江’西岸的马家渡渡江。情况十分危急,杜充不得不急遣都统制陈淬、统制岳飞等17将3万士兵(一说2万)出击迎战,同时又命王璎以所部13000人应援。十一月十八日,陈淬、岳飞等正与金军激战于马家渡时,王璎率军先逃,致使“淬被擒”,淬军不支而退。岳飞率军“力战一至日暮,因缺援乏食而。还军钟山(今南京紫金山).\",次日天明又率军复战……“士心不附”的杜充带少部残军北逃,并于次年二月降金。此是后话。

完颜宗弼率军渡江后,首先围攻建康,户部尚书李税、沿江都置使陈邦光等见大势已去,加之胆小怕死,遂献城出降。建康府从此沦陷于金军之手。就在李税、陈邦光“具降状一,“率官属迎拜”完颜宗弼至建康城外十里亭时i杨邦义却咬破手指,在衣襟上写下。宁作赵氏鬼,不为他邦臣”10个大字,以明忠君爱国之志。

完颜宗弼人城后,杨邦被陈邦光等人强行裹胁到完颜宗弼处,完颜宗弼令其下跪,杨邦以前胸所书之血字示之,昂然不屑一顾。完颜宗弼见威逼无效,只好令其先回府安歇。第二天,完颜宗弼又派人前去游说劝降,并“许以旧官”。杨邦听后,用头颅猛然撞击石柱础,顿时头破血流,他大声吼口II着对劝降者说:“世岂有不畏死而可以利动者速杀我l”劝降者见状,灰溜溜地悄然离去。完颜宗弼仍然不死心,在第三天举行的招待李税、陈邦光等降将的宴会上,命人将杨邦带来。乐声中,杨邦昂首横眉而立,其大义凛然的气概,逼使得李、陈等降将头都不敢抬。“天子以若捍城’’,杨邦想想不解恨,不禁手指着李、陈等叛徒,大声喝斥,“敌至不能抗,更与共宴乐,尚有面目见我”一个被称作刘团练的人,在一张纸上写下“死、活”二字对杨邦说。“你要是没有其他的话说,一心想死,就写一个‘死’字下去吧。”杨邦听说后,环顾四周,见一个官吏头上簪着笔,便一把夺过,饱蘸浓墨,奋笔疾书一。死一字。所有在场的人都为杨邦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所震吓,连完颜宗弼等人都“相顾失色”。

第四天,完颜宗弼又传见杨邦。杨邦不胜气愤,相距老远就指着他大骂起来:“若女真图中原,天宁久假汝行磔汝万段,安得汗哉”完颜宗弼再也忍不住了,令人乱棍齐下……杨邦义被害后,又被完颜宗弼剖腹取心,以泄其忿。

杨邦英勇殉职时,年仅44岁。

建炎三年(1129年)十二月,金军由溧水南下,进陷临安。宋高宗避到定海,金军跟踪追到定海。宋高宗无奈,只好逃往海上,飘泊于温州、台州(今浙江临海)沿海一带达三四个月之久.金军无法人海穷追,只好“望海兴叹”。

其时,岳飞率 战于建康、广德、溧阳、宜兴、常州等地,不断地给金军以沉重打击。直至建炎四年(1130年),“兀术趋建康,飞设伏牛首山待之,夜令百人黑衣混金营扰之,金兵惊,自相攻击’’而大破完颜宗弼,迫退金军,收复建康。敌兵退去,宋高宗闻知杨邦义壮烈殉难的事迹,即下诏书,“赐田三顷,官为敛葬一,赐谥号膏忠襄”,并下令造墓、建祠、立碑。同时,又。官其四子”。绍兴七年(1137年),枢密院又一次进言,称颂杨邦义“忠节显著’’,宋高宗回答:“颜真卿异代忠臣。朕昨已冠其子孙,邦为朕死节,不可不厚褒禄,以为忠义之劝。”遂“加赠徽猷阁待制,增赐田三顷”。

杨邦祠初建于绍兴元年(1131年),至明代附祀文信国公,称。二忠桐”。至清代“甲申之变”,李忠肃公尽节“二忠祠”内,遂改称“三忠桐”。“宋忠臣庐陵杨忠襄公剖心处”地处雨花台东岗“江南第二泉’后山,呈半圆扇状,东西进深23米,南北宽18米。周围青松翠柏成林,绿竹幽篁环合,环境极为幽静。“剖心处”现存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三忠祠碑”、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宋杨忠襄公剖心碑”、公元1975年“杨邦剖心处迁移记”碑和公元1976年“杨邦剖心处”保护标志碑计四通。另有石狮两樽。

相关史料

《宋史·杨邦传》

《杨邦家世考述》 节自《庐陵史事考述》 杨巴金

《宋故谥忠襄杨公行状》、《庐陵杨氏族谱原序》 杨万里(宋)

《塘忠节杨氏总谱》 、《杨氏忠节总谱》

《泰和杨氏谱序》 四库全书《东里续集》卷十三 (明)杨士奇撰

《新溪杨氏显承续录》清光绪二十九年瑞堂木活字本

人物评价

明代洪武元年(1368)二月十五日,朱元璋登城晚眺,问及金陵前代忠臣轶事。随臣刘基恭言相告,尤以南宋名吏杨邦的事迹最为壮烈。太祖听后感触良久,油然咏出《褒忠诗》:“天地正气,古今一人。生而抗节,死不易心。”

后裔分布 轶事典故

少年求学,博通古今,而操守严谨,非礼勿视。同学想试试他是不是真的正人君子,假说请他到朋友家去玩,将他骗进妓院。杨邦开始没有发现,喝了几杯酒后, 出来了。杨邦大吃一惊,连忙逃走,还将当时穿的衣服都烧了,痛哭流涕地责备自己。

荆南、湖南地处长江中游要冲,南北相邻,又东临南唐,西接后蜀,南靠南汉。占领荆、湖,即可割裂江南诸国,为各个击破创造条件。为此,宋廷决定寻机出兵荆、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十月,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病死,十一岁的周保权继位。衡州刺史张文表乘机兵变,占领潭州(治湖南长沙),威逼朗州(治武陵,湖南常德)。 周保权为讨张文表,向宋求援。赵匡胤决定以假途灭虢方略,出师湖南、假道荆渚,以达一箭双雕的目的。乾德元年正月,命山南东道节度使慕容延钊为湖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枢密副使李处耘为都监,率十州兵以助湖南讨张文表为名,借道荆南。 二月初九,慕容延钊暗遣李处耘率数千轻骑,攻占江陵(属湖北)城,迫节度使高继冲降,荆南遂亡。时周保权已干息内乱,知宋欲图湖南,为阻宋军南下,命指挥使张从富领兵阻截。二月底,宋军水陆并进,突破三江口(南岳阳北),缴获战船七百艘,占领岳州(治巴陵,今湖南岳阳)。三月初十,占领朗州,周保权被俘,湖南遂平。

宋平荆池后,即部署攻蜀。后蜀主孟昶闻讯,欲依托川陕险要地势,严兵拒守,同时遣使约北汉共同反宋。宋太祖获后蜀叛将赵彦韬,得知蜀军兵力部署,遂下令出兵。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一月,命分兵两路:北路以忠武节度使王全斌为西川行营前军兵马都部署,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崔彦进为副都部署,率步骑三万出凤州(治梁泉,陕西凤县东北风州镇),沿嘉陵江南下;东路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刘廷让为副都部署,率步骑两万出归州(治湖北秭归),溯长江西进。 两路分进合击,约期会攻成都。孟昶得知,命王昭远为北面行营都统,率兵数万北上扼守利州(治绵谷,四川广元)、剑门(四川剑阁东北)等关隘。十二月,北路军占领利州。 三年正月初,突破剑门险要,大败蜀军,俘王昭远,继占领剑州(治普安,四川剑阁)。东路刘廷让军突破巴东咽吭夔州(治四川奉节东白帝),连克万(治南浦,四川万县)、开(治开江,四川开县)、忠(治临江,四川忠县)、遂(治方义,四川遂宁)等州。 两路直逼成都,孟昶举城投降,后蜀灭亡。

荆湖、后蜀灭亡后,南唐、吴越臣服,唯南汉主刘鋹拒绝附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六月,宋太祖以右补阙王明为荆湖转运使,做出战物资准备。三年九月初一,命潭州防御使潘美为贺州道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十州兵长驱南下,中间突破,直趋贺州(治临贺,广西贺县东南贺街)。潘美声言沿贺水东取兴王府(广州),以诱歼南汉军主力。及刘鋹派大将伍彦柔率舟师溯郁江、贺水西上增援,宋军伏击获胜,杀伍彦柔,占领贺州。 十二月,进至韶州(治曲江,广东韶关),南汉都统李承渥率兵十万于莲花峰(韶关东南)下,列象阵迎击宋军,宋军以强弓劲弩破其阵,占领韶州。 四年正月,宋军攻克英(广东英德)、雄(治浈昌,广东南雄)州。二月,进至马径(广州北),以火攻破南汉招讨使郭崇岳六万兵,继攻陷兴王府,刘鋹降,南汉灭亡。

宋灭南汉后,南唐后主李煜,明臣服以求自保,暗备战以防宋军进攻。宋太祖志在统一江南。经两年准备,于开宝七年九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为异州西南面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偕都监潘美,统领十万大军出荆南,调吴越军出杭州(屑浙江)北上策应;并遣王明牵制湖口(属江西)南唐军,保障主力东进。 十月十八日,曹彬率军顺长江东下,水陆并进,攻破池州(治秋浦,安徽贵池),占领采石(安徽当涂北)。 于十一月中旬,在采石架通长江浮桥,保障大军渡江,继续向东推进。八年正月初三,宋军破溧水(属江苏),继与十万南唐军激战于秦淮河(江苏南京西),大败南唐军,直逼江宁(江苏南京)城,在西路王明军和东路吴越军配合下,全歼南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率领的十万救援军,于十一月二十七日攻破江宁,李煜降,南唐灭亡。

宋统一江南后,实力倍增。太宗赵光义决心继承太祖遗志,集兵攻灭北汉。鉴于北汉依附于辽,太祖曾三次出征北汉,皆败于出援辽军,遂制定围城打援、先退辽军、后取太原的方略,于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正月,亲率大军出征:命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招讨制置使,率军围攻太原;以云州观察使郭进为石岭关都部署,孟玄喆为镇州驻泊兵马都钤辖,分别扼守石岭关(山西阳曲东北关城)、镇州(治真定,河北正定),待击辽援。 十五日,太宗率主力一部出镇州直趋太原。北汉主急乞兵于辽。辽以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耶律敌烈为监军,出东路,另以大同节度使耶律善补率军出北路,分路进援北汉。三月十六日,耶律敌烈于石岭关遭宋军突击,大败身亡。未几,北路辽军亦被击退。 四月中旬,宋军扫清外围,集兵数十万猛攻太原。北汉主刘继元被迫于五月初六举城出降,北汉亡。

图册来源

朝廷腐败根基在人而非地。尽管长安地理优势强于洛阳,也仅仅能拖延时间。或许没有靖康之耻,但早晚还会出现其他年号的耻辱。

长安本来是赵匡胤最终目的选择的国都,他早年流落时,长安地区一直兴起饼和牛羊肉羹小吃业,刚巧在长安吃了一碗羊肉汤泡干饼让他印象深刻,也注定他落难时,肯定也要在这个地方兴起。可时不我与,这个时候长安,早已荡然无存,唐末朱温祸乱唐朝,自黄巢起义以来,唐僖宗收下其叛徒到时候给唐朝埋下了祸根,也让唐朝长安毁于一旦,唐朝不仅灭亡了。也让其西陲更是岌岌可危,西夏王朝在河西走廊兴起,1038年,党项人李元昊在兴庆今宁夏银川建立大夏国,这对于分裂的五代十国中原诸雄而言,关中已成为危险地,因为甘肃地区乱成一锅粥,少数民族经常肆意南下,抢掠边地。

所以建都长安已不现实,加上开封已经历五代十国,经历了后梁,后唐,后汉,后周影响力巨大,窥视中原腹地,已无险可忧,而南方也未统一。南唐一些割据势力雄起,所以河南一直是北宋王朝必守之地,由于便利的华北平原,但是后来却让北方少数民族有机可乘,辽朝趁强盛时期南下,一直如入无人之境,打到宋帝都附近,多亏寇老先儿守住开封城,不然宋江山早已守不住,第一个不平等《澶渊之盟》签订,这也就有金国原路南下这回事。

它即使迁都长安已避不了靖康之耻战祸,原因是北宋也担心西夏会乘虚而入。由于长安已变成京兆,成为边陲小城。势必两方像辽联合或金夏联合共谋大宋,根本就不可能,要知道杨家将的故事就是讲杨业如何在甘肃一带迎敌的,还有写《岳阳楼记》的范仲淹一直把宋夏战事挂在嘴上,可见当时宋夏局势有多紧张,所以只有考虑南迁江南,稳住朝纲。

北宋靖康之难主要原因不是定都在哪里,而是武弱文兴,积弱不返。

首先,宋代的经济应该是 历史 上最富足的时代,国富而民也富,所以文化高度发展。但是北宋为了防止地方割据采取了过度的集权:

为削弱官员的权力,实行一职多官制,每年又通过科举制和恩荫赏赐的方法大量授予官职,造成了北宋的官僚机构庞大而臃肿。

举个例子:唐太宗时曾将中央政府官员从两千多减至六百三十四人,宋仁宗时代中央内外属官已超过一万七千人,而北宋所辖疆域仅为唐疆域的二分之一。官员数量差两个数量级。

其次,宋朝虚职非常多,即只拿薪水不干活,很多高管退休了,或者皇帝用了新人,这些官是不能送回家养老的,一般会封个闲职,要不就是封个太子少保啥的。

再有,宋朝官员工资高,比如清朝官员,一品大员年俸180两大米180斛,养廉银16000两(总督)。看看北宋的,宰相、枢密使每月俸钱300贯,春冬衣料每年绫40匹,绢60匹,棉100两,罗1匹,每月禄粟100石。

最后,由于赵匡胤是夺的周家天下,所以他涉及一套限制武官掌权的制度,实行“更戍法”,使得兵将不相识,养兵之策造成军队数量庞大但战斗力较弱。

就这样军队、官员的激增,导致财政开支的激增,再加上兵将互不熟悉,战斗力低下,整个宋朝就没有安生过,同时也导致了“靖康之难”的发生。

所以即使迁都,同样也会被打的跑过长江。

帝曰:“吾将西迁也,非它,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

首先,周、汉故事与大宋故事,是否相同?周、汉故事是否千年不败?周、汉强盛的原因何在?周、汉败落的原因又何在?

周、汉以山河之险,仍然败亡,那么,宋朝循周、汉故事而据山河之险,又有什么意义?

靖康之难的原因,是由于无险可守吗?

宋朝的经济繁荣,远胜于唐朝。

而唐朝能够创造出辉煌的战绩,实现领土的扩张。

为什么宋朝不仅不能够恢复唐朝时期的气势,反而还养不起“冗兵”,避免不了靖康之难呢?

周朝的武王伐纣而得天下,不是因为他据山河之险,而是因为,商朝的内部腐朽糜烂,气数已尽。

西周灭亡,不是因为她没有山河之险,而是因为,当时的王朝失去了权威,诸侯敢于以下犯上。

西汉王朝能够建立,不是因为她据山河之险,而是因为,其开创者刘邦知人善任,政治谋略得当。

西汉王朝败亡,不是因为她没有山河之险,而是因为,当时的 社会 两极分化,矛盾尖锐。

那么,靖康之难的原因是什么?

是 社会 没有财富,打不起仗吗?是宋朝人口不足,凑不出足够数量的军队吗?

靖康之难的原因,难道不是,大宋王朝一味苟且偷安的结果吗?

靖康之难的原因,难道不是,大宋王朝太有钱了,而她的钱,来自于工商业,所以,她的思维意识,也是偏向于工商业阶层的吗?

北宋如果迁都到长安或洛阳,是否还会出现靖康之耻

历史 无法假设,但又避免不了 历史 爱好者的假设,这也算是一种乐趣,起码能证明,大家的生活都变得好了,能闲下来讨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

我是写 历史 文章的,自然也是 历史 爱好者,也忍不住就这个问题说上两句,对或者不对,都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热烈讨论。

出现北宋如果迁都在长安会怎么样的问题,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确实有过迁都的想法,长安就是其选择之一,另一个是洛阳。

只不过很巧的是,赵匡胤在提出迁都后的当年,就突然死了,他的死因是比较公认的有阴谋,甚至有那么一部分因素,就是因为他要迁都。

根据 《续资治通鉴·卷八》 中的记载,赵匡胤是在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当年12月即被刚登基的宋太宗赵光义改为太平兴国元年) 提出来要迁都,并说了想迁都的理由:

赵匡胤希望迁都,理由是两个,其一是借助险要的地理拱卫国都的安全。其二是有了险要的地理,就可以省去冗兵的危害,节省钱粮税赋。

从北宋中、晚期面临的内部困局来看,赵匡胤的眼光是很长远的,开封的地理和冗兵导致的冗费现象,确实是北宋由盛而衰,乃至灭亡的重要因素。

赵光义为什么要阻止迁都?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忽略不提。就只聊聊北宋如果迁都长安,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迁都的话,是选择长安好,还是洛阳好?

从北宋中后期面临的主要外部威胁来看,迁都到长安,未必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国都在开封时,只需要面对辽国这一个强敌,还有山西、山东 (北宋时,山西叫河东路,山东属于京东路,为方便读者理解,后面全部按现代习惯叫法写) 、黄河天险拱卫。

但如果迁都到长安,会直面西夏和吐蕃两大威胁,且边境线距离长安不是一般的近,国防压力只会比在开封大,而不会更小。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国都迁到长安了,北宋可能会拼了命也不让西夏崛起或容忍他脱离于北宋统治之外。

至于吐蕃?就实在没办法了,冷兵器时代,中原王朝的军队,很难在高原上有什么作为。

好在,吐蕃在北宋时期已经没落,军事上的威胁程度远在西夏之下,北宋还非常舍得花钱,能轻松满足没落吐蕃的某些需求,使之不能成为威胁。

因此,防御重点还是在西夏一边。

以西夏依旧如 历史 上那样崛起而论,这对于迁都到长安的北宋来说,威胁可比辽国大太多。

西夏比辽国穷多了,相对应的,欲望也比辽国大得多。

这从 历史 上双方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北宋中期之后,是同时给辽国和西夏岁币的。

可西夏还是多次主动挑起和北宋的战争,而辽国可以在 《澶渊之盟》 后,一百多年都不进攻北宋。

西夏对北宋的战争,基本上不是以占据领土为主,就是以用武力获取物资、钱粮为主。

当北宋的国都和西夏之间,没有如 历史 上有陕西和山西隔离缓冲的情况下,且当北宋的国都距离西夏边境线只有几日路程时,西夏的进攻欲望会更强烈。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能打到北宋国都旁边,甚至攻占之,获得的收益能让西夏贵族疯狂。

如此,北宋在国都北边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何况,当北宋把国都迁移到长安后,燕云十六州方向的防御重要性变小,宋、辽边境依旧驻扎大量军队的话,双线国防压力,北宋能否承受得住?不驻防大量军队的话,辽国会不会起不好的心思?

国都还在开封,无论是对吐蕃、西夏、辽国,好歹都有一定的缓冲区。西夏也不会觉得能打穿陕西或山西,杀到开封城下,战争规模会受到控制。

国都在长安就不同了,一眼就能看到的位置,西夏哪怕是偷袭,说不定就打过来了。

北宋又没有主动出击的传统,到底没有汉武帝、唐太宗这样霸气的皇帝。

迁都长安?可行,但前提是要能彻底解决西夏,否则,迁都长安面临的困境更严重。

而且,自唐朝中期的 “安史之乱” 后,中原王朝对西域已经失去了掌控,丝绸之路这条经济和交流通道没有了应有的作用。

北宋迁都长安,除了离辽国更远了一些,离西夏更近了一些,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优势。

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北宋迁都是需要的,但不需要迁到长安那么远,迁到洛阳就足够了。

迁到洛阳,依旧保留着和有威胁的外部敌人的防御缓冲地带,跟开封同样处于中原地区,对南、北统治区的掌控力也不会降低。

重要的是,洛阳从防御角度来说,可比开封强太多。

北宋主要的外部威胁在北边,洛阳虽然和开封一样,都在黄河边,但洛阳的北边有中条山和邙山双重屏障,面对山西方向打过来的敌人,有足够的防御点。

即使敌人从开封方向打过来,也还有嵩山和虎牢关扼守洛阳东线。

就如 历史 上,靖康之变时,金国的西路军攻克太原后,再跨过孟津渡口,就直面开封。

北宋的国都如果在洛阳,金国的西路军需要先搞定中条山一线的防御,然后才能过黄河,过来后,还要过邙山防线。

金国的东路军就算也如 历史 上那样,从开封方向过黄河,过来后,也要先过嵩山,破虎牢关。

如此,北宋硬气一点,可以凭借险要地段防御死战,觉得打不赢,想组织朝廷往南跑,也能因有足够的防御地段,挤出南迁的时间。

所以,我认为,北宋如果想迁都的话,迁到洛阳就足够了。

不过,迁都到洛阳也不是根本解决外部威胁的办法, 历史 上,在长安,在洛阳的王朝不少,强如汉、唐,也有被灭亡的一天。

北宋的根本问题是,到靖康年间时,没有几支能打的军队了,即使有山河之险,军队不顶用,还是拿金军没辙。

仅以 《续资治通鉴·卷九十六》 中的一则记载为例:

从这则记载中,能看到,在开封面对北方唯一的屏障,黄河防线上,所有的宋军完全没有一战的勇气,全部是望风而逃。

特别是在南岸的宋军,只是看到对岸金军的旗帜就被吓跑了,连稍许阻拦一下的勇气都没有,金军过黄河时,战斗力有在马上厉害?

重文轻武,不知道应该有文、武两条腿同时走路,才是北宋面对大敌时,无法有效抵抗的主因。

宋太祖赵匡胤如果晚死几年,或许能促成迁都到洛阳或长安,可迁都只是表,北宋的里子坏了,迁都也没啥用, “靖康之耻” 或类似的变乱,还是会出现。

参考文献:《续资治通鉴》

秦都咸阳更名为长安,今天的咸阳非秦代咸阳。古代汉唐帝陵所处地区都是西安的州县

不一定会出现!

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能千篇一律地要求迁都、或都建都长安?

两宋灭亡自有自身原因,与迁都、建都关系不大!

气数已尽,回天乏力。

不一定,首先潼关就是一道天然屏障,再者就算过了潼关,皇帝也能往汉中跑。

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时,面临两个选择:是先打北方?还是先打南方?

他选择了先打南方,好打,也富庶。

结果打下了南方之后,腾出手来,再看北方,打不了啦。

好吧,偃武修文,好好开明治世吧,

后面就是我们看到的,整个宋朝,北宋到南宋,被北方压着打。

  《明月即是有》李煜篇:一江春水向东流

  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四,时任归德节度使、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兵不血刃登上帝位,建立宋朝。之后,雄心勃勃的赵匡胤开始了实行“统一中国、先南后北”的军事计划。建国不久,赵匡胤就灭掉了荆南,尽取湖南十四州;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发兵5万,轻松收拾了后蜀;开宝二年,又派大将潘美带兵10万,顺利地结果了南汉。

  面对北宋的强大攻势,李煜提心吊胆,惶惶难安地奉宋正朔称臣,以图自保。齿唇相依的南汉被灭之后,李煜心头的阴影更重,亲自写了贺表,派遣弟弟从善到开封朝贺,又自请削去“南唐”国号,降称“江南国主”,贬损仪制,改变朝服,降封子弟等。

  赵匡胤满口答应,再封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赏赐一座府第,将从善软禁不放。李煜累次上表,请求放从善回家,赵匡胤都不加理睬。李煜深感对不起弟弟,十分难受。乾德四年(966年),李煜罢了四时筵席,作了一首《清平乐》,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从善被软禁,南唐文臣激愤,大将也斗志昂扬,不愿意忍辱偷生。大将林仁肇的反应尤为激烈,慨然说,他愿意领兵几万,北上收复旧地,并帮李煜想出一个开脱的理由,说李煜可以诏告天下,宣布是“林仁肇叛变”。如事成,国家受益;事败,他林仁肇一人承担全部责任,可以杀他全家,以绝宋口。

  但李煜听了林仁肇的话,神色大变,连连摇头,叹气不止,道:“林爱卿,你千万不要乱说乱干!南唐去跟大宋硬拼,岂不是想死得更快啊!”

  没过几月,李煜就中了“反间计”:怀疑林仁肇想投降赵匡胤,毒杀了这位南唐最忠良、最优秀的将领。

  这话传到开封,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掷杯于地,对左右大臣说道:“这不过是李煜的气话罢了!假使他真有这番壮志,孙皓、叔宝等将领就不会作降虏亦!”立刻派遣大将曹彬、潘美等,出兵进攻南唐。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冬天,宋军轻而易举地便取了池州,南下采石矶,架上浮桥,迅速渡江;再一鼓作气,长驱直入金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金陵城关,将金陵城团团围住。同时,钱俶也率兵攻克了长州等地,形成对金陵的外线包围。

  金陵成了一座孤城,李煜成了瓮中之鳖。他不愿意听城外的咚咚战鼓、人喊马嘶,索性借酒浇愁,将宫门紧闭,搂着嫔妃们弹琴写词,唱歌跳舞。

  李煜纵情声色、贻误朝政的行为,激怒了朝中一些忠君忧国的大臣。一次,大理寺卿萧俨得知李煜又没有上朝,而在后苑与嫔妃对弈,便推开阻拦的禁内侍卫,硬闯后宫。到了后宫,萧俨果然看见李煜在与嫔妃调情说笑,不禁勃然大怒,突然一抬手,猛地将棋盘掀翻在地。

  侍弈的嫔妃吓得花容失色,慌忙逃走。

  李煜也怔了一会,才咳嗽数声,拍拍桌子,喝道:“萧俨,你好大的胆子!你难道想作魏征不成?”

  满头白发的萧俨甩一甩袖子,跪到在地,却昂头大笑,盯着李煜的眼睛,高声嘲讽道:“老臣固然不敢以魏征自诩,可是陛下,您难道就是李世民吗?”

  李煜呆了好久,最后叹了一口气,挥了一下手,让萧俨退下。

  十一月二十六日深夜,李煜一边欣赏着歌舞,一边抓牢笔,填了一首《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

  画帘珠箔,惆怅卷金泥。

  门巷寂寥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

  杀喊声突然涌了进来,侍卫们四处奔走,宫娥倏地停下歌舞,一片惊呼、尖叫:“陛下,陛下,城破了……”

  “继续奏乐,不许停止!我还有三句没写完呢……”,李煜烦躁起来,终于仰天长叹,掩面而泣。

  二十七日清晨,李煜召集近臣亲眷,齐聚宫门,自捧玉玺,肉袒出降。之后,他踽踽而行,去向宗庙里的列宗列祖辞别。

  教坊的乐人宫娥们纷纷落泪,为国君奏最后一首别离歌。李煜也感慨泪下,又不敢仰头看祖父李昪的眼睛,稍微磕头,就仓皇出逃。在去开封的路上,他填了一首悱恻凄凉的《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试干戈?

  一旦归来臣虏,沈腰潘鬓销磨。

  最是仓惶辞朝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腊月,李煜被押到开封。赵匡胤赦免了李煜的死罪,安置在“礼贤宅”中;但因他曾经违命不去汴梁,封了他一个“违命侯”的爵号。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从天堂掉进凡尘,愁肠百结,哀痛难安,终日躲在院落里发呆、醉酒、唱歌。赵匡胤并没有怪罪他,且素知他的才名,欣赏他的才华,对他的痛苦也表示同情。

  一次,赵匡胤大宴群臣,也邀请李煜参加。李煜喝得醉了,见有人做诗写词,便拿出看家本领,滔滔不绝地谈论诗词歌赋,把在场诸人都比了下去。见有宫娥站在赵匡胤身后轻摇扇子,他就当即吟诗一首《咏扇》,对“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两句,尤为得意。

  赵匡胤读诗不多,难以理解,顿时仰头大笑,还睁大了眼睛,好奇地问:“这,满怀之风?究竟是多少风呢?”

  李煜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自认为叙述得十分精妙。可惜赵匡胤听他簌簌叨叨了大半天,还是不能明白。但赵匡胤并不在意,哈哈大笑一声,称赞道:“卿真乃一翰林学士也!”特地下了一道圣旨:每日供酒三石,给他借酒浇愁,写词作诗,歌舞作乐,哭唱“往事只堪哀,对景亦难排”之类的伤痛。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赵匡胤去世。宋太宗赵光义继位,李煜的日子陡然变得艰难,惨痛得无以复加。

  赵光义登上龙座时,按惯例大赦天下,李煜也由“违命侯”进封为“陇西公”,但实际待遇反而下降,还下令停止供酒。幸亏有江南旧臣拼命求情,说:“李煜借酒度日,如不让饮酒,他如何能活下去?”

  赵光义只好继续供酒,心里却很不痛快。

  赵光义也颇好读书,文采亦不俗,经常写诗著文,研习书法,召集群臣诗酒唱和。崇文院建成后,赵光义传旨,让后汉降王刘鋹及李煜等人,都一同前往观书。在崇文院礼贤馆里,赵光义亲热地拉着李煜,指着馆内收藏的江南藏书,盯着他的脸,意味深长、一字一语地说:“李爱卿,这些都是你以前的藏书!不知你是否想念这些书?经常来这儿读书否?”

  李煜吓得魂飞魄散,全身冷汗淋漓,一句话也答不上来。

  回家后,李煜连夜上了一份奏章,说自己经常醉酒,容易犯错,请求朝廷派遣一位谙熟礼仪、精通文字的大臣,来帮助自己处理来往的官方书信。赵光义很爽快地答应了,命令徐元楀、潘慎修两位大臣,接管、处理李煜的所有文件。

  就这样,李煜闭门不出,与所有的大臣都断绝了来往,连书信往来都要受到监视。

  再以后,赵光义看上了美丽的小周后,给她封了个“郑国夫人”,再以皇后的名义屡屡召她入宫,强迫她陪宴侍寝,往往一住就是数天。小周后对抗不了赵光义的流氓行径,只能每次从宫中回家,捶胸顿足地痛哭自己苦命,大骂赵光义禽兽不如,也大骂李煜是窝囊废。

  除了与爱妻抱头痛哭外,李煜还能怎样?他痛恨赵光义,但敢怒不敢言,又不堪面对小周后的唾骂,只好忍气吞声地“婉转避房栊”,躲进屋子里流泪。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人呢?

  “开到荼蘼花事了,尘烟过,知多少?”佛语说,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鲜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就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花。

  流泪之后,李煜卷起珠帘,拿起诗笔,将那些悲苦、凄凉、哀伤的真切感情,融入到自己喜爱的小词里。

  有人说过,“国家不幸词人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诗欲穷而后工”。不是贫穷、潦倒出诗人,而是当人一无所有、甚至连尊严都没有、穷得只剩下“诗词”的时候,他也只能全心身地投入创作,以抚慰绝望孤独的心灵。这样的努力渐渐地,李煜的词越作越好,升华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他的词风由温婉柔媚而变为深邃厚重,题材也从风花雪月、闺怨情思中拓展开来,转而为更宽更广的人生、家国之浩叹。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煜,而眼界始大,感慨骤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如《乌夜啼》,抒发伤春惜花,寄予怅惘、迷茫的人生感叹: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v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哲学上,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王安石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变法革新

主词条: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增强对外防御,对内弹压的能力,以巩固和加强封建统治。从新法次第实施,到新法为守旧派所废罢,其间将近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每项新法在推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弊端,但是,基本上都能收到一些效果,富国强兵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积贫局面的改变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通过一系列理财新法的实行,国家增加了青苗钱、免役宽剩钱、市易息钱等新的财政收入项目,在发展生产、均平赋税的基础上,财政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国库充裕,宋神宗年间国库积蓄可供朝廷二十年财政支出。

新法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青苗法取代了上等户的高利贷,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方田均税法限制了官僚和豪绅大地主的隐田漏税行为;市易法使大商人独占的商业利润中的一部分收归国家,打击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和垄断;免役法的推行使农户所受的赋税剥削有所减轻,大力兴建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社会经济发展,人民负担减轻,呈现了百年来不曾有过的繁荣景象。

积弱局面的改善

参考词条:熙河开边改变积贫积弱的现象是王安石变法的总方针,富国强兵是变法的总目的。通过强兵之法的推行,积弱局面得以缓解,北宋国力有所增强。保甲法的推行,加强了农村的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的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并节省了大量训练费用;裁兵法提高了 军队士兵素质;将兵法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保马法使马匹的质量和数量大大提高,同时 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军器监法增加了武器的生产量,质量也有所改善。

变法的强兵措施扭转了西北边防长期以来屡战屡败的被动局面。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指挥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洮、岷等五州,拓地两千余里,受抚羌族三十万帐。这是北宋军事上一次空前的大捷,也是两宋时期汉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作战时,北宋朝廷开疆拓土、大展神威而大获全胜的唯一战例。同时培养出了王韶、章P等杰出将领,并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对宋与西夏的战争格局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学成就

从文学角度总观王安石的作品,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北宋中期开展的诗文革新运动,在他手中得到了有力推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但是,王安石的文学主张,却过于强调实用,对艺术形式的作用往往估计不足。他的不少诗文,又常常表现得议论说理成分过重,瘦硬而缺少形象性和韵味。还有一些诗篇,论禅说佛理,晦涩干枯,但不失大家风范。

散文

王安石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

王安石的论说文,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结构谨严,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为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

王安石的短文,直陈己见,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形成了瘦硬通神的独特风貌,如史论《读孟尝君传》,全文不足百字,然而层次分明,议论周密,词气凌厉而贯注,势如破竹,具有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简洁明快而省力,亦记游,亦说理。

诗歌

主词条:王荆公体

王安石的诗歌,大致可以以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在内容和风格上有较明显的区别。前期创作主要是不平则鸣,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政坛后,心情渐趋平淡,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后期创作穷而后工,致力于追求诗歌艺术,重炼意和修辞,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当时诗坛上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王安石的词,今存约二十余首,大致可分为抒写情志和阐释佛理两类,瘦削雅素,一洗五代旧习。其抒情词作,写物咏怀,多选空阔苍茫、淡远纯朴的形象,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豪纵沉郁,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共开豪放词之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北宋文学家、音韵学家陈彭年,是修撰韵书《广韵》的主要人

人物生平 其父陈省躬,当过河南鹿邑知县。彭年幼时聪颖,勤奋好学。母亲因仅有此一子,钟爱非常,不让他深夜读书,影响身体。他就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