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龙韬·阴符原文及译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2收藏

《六韬》龙韬·阴符原文及译文,第1张

  龙韬·阴符

 作者:姜子牙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三军卒有缓急,或利或害,吾将以近通远,从中应外,以给三军之用,为之奈何”

 太公曰:“主与将有阴符凡八等:凡大胜克敌之符,长一尺;破军杀将之符,长九寸;降城得邑之符,长八寸;却敌报远之符,长七寸;警众坚守之符,长六寸;请粮益兵之符,长五寸。败军亡将之符,长四寸;失利亡士之符,长三寸。诸奉使行符,稽留者,若符事泄,闻者告者,皆诛之。八符者,主将秘闻,所以阴通言语不泄,中外相知之术。敌虽圣智,莫之能识。”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率领军队深入到敌国境内,全军突然遭遇紧急情况,或者对我有利,或者对我有害,我想从近处通知远方,从国内策应国外,以适应三军的需要,应当怎么办”

 太公答道:“君主授予主将秘密的兵符,一共分为八种:有我军大获全胜、全歼敌军的阴符,长度为一尺;有击破敌军,擒获敌将的阴符,长度为九寸;有迫使敌军投降,占领敌人城邑的阴符,长度为八寸;有击退敌人,通报战况的阴符,长度为七寸;有激励军民坚强守御的阴符,长度为六寸;有请求补给粮草、增加兵力的阴符,长度为五寸;有报告军队失败,将领阵亡的阴符,长度为四寸;有报告战斗失利,士卒伤亡的阴符,长度为三寸。凡是奉命传递阴符的,如果延误时限、泄露机密,听到的和随便传告机密的,都一律处死。这八种阴符,由君主和将帅秘密掌握,是一种用来暗中传递消息,而不泄露朝廷和战场机密的通讯手段。这样,即使敌人有十分高深的智慧,也无法识破它的奥秘。”

 武王说:“高明啊!”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司马迁

姜子牙作为一个神秘的人物,在我国 历史 上很有名气。关于姜子牙的故事至今也没有断绝,他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在中国人看来,姜子牙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老头。不过,这种观念都来源于影视剧的影响。在真实的 历史 中,姜子牙并没有那么神秘,也没有上天入地的本事。他擅长天文地理军事等理论。他曾经帮助周武王伐纣,为周立下汗马功劳。

世人只知道孙子兵法却不知道在我国 历史 上有一部经典的兵书,这部兵书就是姜子牙的得力之作。在整个古代 社会 这部兵书并没有成为主流,甚至在清朝这部书直接被定为伪书。这就让很多人误认为这部书是不存在的,后来我国发掘了一个古墓,终于让这部书被证明真实的存在过。这部书到底有多神奇,为何会被推崇为奇书?

天下奇书太公六韬

我国自古以来就很注重收藏和保存古书典籍,现在保存下来的古代典籍数不胜数。这些书籍曾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了人类 社会 的发展。在古代 社会 ,经常发生战争,因此兵书在古代 社会 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 历史 上流传下来的优秀兵书不计其数,最为有名的就有《孙子兵法》和《武经总要》。对于这些兵书人们在熟悉不过了,在现代军事中,这些书籍仍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以至于其他书籍的光环被掩盖,其实在 历史 上曾经有过一部兵书,它的知名度不亚于《孙子兵法》。但是,它却被当作一部神秘的书籍,在后事人的渲染下它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据考证,这部书大概成书于战国时期,它的作者就是神秘的姜子牙。姜子牙写了一部书,分为不同的部分。其中有一部分是关于兵法的。这部分也被称为《太公六韬》,是全书中最为突出的部分。这部兵书系统庞大,逻辑严谨,系统地阐述了作战的战术和战略。在整个古代 社会 中有些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古代军事思想的精髓。

这部书的内容涉略广泛,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军事思想。刘邦建立西汉的时候,就特别推崇这部兵书,张良之所以会帮助刘邦就是因为刘邦很精通这部兵书。刘邦之后很多的帝王将相就很喜欢这部兵书,诸葛亮作为赫赫有名的军师,自然也极力推荐这部兵书。可见,这部书的确是一部很实用的兵书,不然这些人也不会如此看重这部书籍。这部著作在后世许多著作中都曾多次出现。《战国策》、《史记》、《吕氏春秋》中均有提及。

六韬被定为伪书

话说姜子牙是中国古代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故事经常和神秘的神话联系在一起。不管怎么描述他,他都是中国古代出色的谋略家。提到战争就一定会提到姜子牙,他用自己的才能帮助周武王建国。在《封神演义》中,姜子牙靠的是一身通天的本领帮助周武王伐纣的。可是,在现实中,姜子牙并没有法术,他帮助周武王建国靠的就是他的兵书《六韬》。这部书籍在后世发展中有很大的作用,刘邦等君王也是依靠这部书打天下的。

可是,在宋朝时期尤其是南宋时期,这部兵书却被怀疑。人们认为姜子牙的故事就像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就是一个传说。姜子牙都被认为是不真实的,更何况他的著作。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六韬》被逐渐的遗忘。不过,宋朝虽然不是很相信这部兵书,但是也没有通过官方的方式把它定为伪书,只是怀疑它的真实性。到了清朝可不是这样了,清朝的统治者不知道出于怎样的目的,他们直接把《六韬》认定为伪书。这部书籍的确不像其他兵书一样简单易懂,甚至还有点神秘,一般人看不懂这样的书。

所以,人们认为这部书籍神神秘秘地,记载的东西神神叨叨的,是人们胡编乱造的。清朝是封建 社会 统治最为严苛的时代,可能是为了自身的统治,所以统治者才把这部书定为假书。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操作差点让一部经典之作被毁。幸好,有人很喜欢这部书并把它收藏,在百年后他还把这部兵书放入自己的墓葬中。后来他的墓葬被发掘,人们也揭开了这部兵书的庐山真面目。

六韬重见天日

我们有句话叫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用在《六韬》身上也很适用。因为《六韬》本身就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不论人们怎么诋毁它,都掩盖不了它的光芒。在千年之后,考古学家发掘了一个古墓,在古墓中发现了大量的竹简。这些竹简看似普通却记载了不寻常的内容。这个墓葬位于山东银雀山,因此这里出土的竹简也被称为《银雀山汉墓竹简》。

在这些竹简中有一个重大的发现,其中有一部分竹简的名字引起了专家的重视。这些竹简有一个名称叫《太公》,这就是说之前 历史 上流传的《太公》是真实存在的,不是人们杜撰出来的。而且根据这个墓葬的时间推算,《太公》成书时间很早,最起码这部书籍在西汉的时候就很流行了。不然,墓葬主人也不会把这部书放入墓葬中。最起码以他的身份和地位还不足以用这部书籍陪葬。

可见,这部书在他的那个时代就是一部很常见的书籍。这些竹简的出土让那些怀疑《六韬》人彻底死心,《六韬》就是姜子牙的著作,是真实存在的。这部书籍被整理后得以重见天日。它在当今 社会 中依然很有价值。不仅是我们国家的人很喜欢这部著作,日本和其他国家也在研究这部兵书。据说它的内容到现在也没有过时,对当代的军事思想仍然很有启发。这就是一部宝藏书籍,它的出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收获。

结语

《六韬》的命运是多舛的,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它差点就毁于一旦。幸好还有人相信它,保护它,才让它获得了新生。作为国家的宝藏之一,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保护它。《六韬》的出土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文化是需要继承和发展的,而人恰恰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增强意识观念,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去判断传统文化。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糟粕,不要一刀切毁掉优秀的传统文化。

这本书名叫《六韬》,是一本兵书,更是一本奇书。但是这本书不是《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留下的,而是历史上真正的姜子牙留下的。《封神演义》中,姜子牙作为元始天尊的徒弟,从一开始就是神仙,后期也只是为了帮助真龙天子夺得天下才下山的,他写的书被称为天书再正常不过了。但是这本被发掘出来,不敢被公布的书,却是历史上的那位姜子牙写的。

姜子牙被周文王赏识的时候,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但是他的学识却十分渊博。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于排兵布阵、战法也有自己的一番心得。他一生辅佐了六位君王,最后去世时已经有139岁的高龄了。对于他所写的《六韬》一直被人广为传颂,但是后期,居然有人说这本书是假的,是不存在的。

但是打他们脸的事情发生了,在山东的一个古墓中,出土的大批量竹简中,就发现了一本《六韬》。因为这个古墓是汉朝的墓,所以说这本书在汉朝时期,还被广为流传。当时这本书出土时,在场的专家曾经传阅过,纷纷觉得这本书非常的宝贵。

因为其中不仅仅记录了兵法相关的东西,更是记载了一些天文地理,还有一些其他的理论知识。至于为什么不敢公布,那是因为其中记载了理论太过晦涩难懂,加上和历史流传的版本冲突很大,又因为其中包含着些许阴谋论,所以不宜公开。

  犬韬·武骑士

 作者:姜子牙

 武王问太公曰:“选骑士奈何”

 太公曰:“选骑士之法:取年四十以下,长七尺五寸以上,壮健捷疾,超绝伦等,能驰骑彀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越沟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者,名曰武骑之士,不可不厚也。”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选拔骑士的方法是怎样的”

 太公答道:“选拔骑士的标准是,选取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身高在七尺五寸以上;身强力壮,行动敏捷迅速超过常人;能骑马疾驰并在马上挽弓射箭,能在前后、左右各个方向应战自如,进退娴熟;能策马越过沟堑,攀登丘陵,冲过险阻,横渡大水,追逐强敌,打乱众多敌人的人。这种人称为武骑士,对他们不可不给予优厚的待遇。”

  武韬·发启

 作者:姜子牙

 文王在酆,召太公曰:“呜呼!商王虐极,罪杀不辜,公尚助予,忧民如何”

 太公曰:“王其修德以下贤,惠民以观天道。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必见其阳,又见其阴,乃知其心;必见其外,又见其内,乃知其意;必见其疏,又见其亲,乃知其情。

 “行其道,道可致也;从其门,门可入也;立其礼,礼可成也;争其强,强可胜也。

 “全胜不斗,大兵无创,与鬼神通,微哉!微哉!与人同病相救,同情相成,同恶相助,同好相趋,故无甲兵而胜,无冲机而攻,无沟堑而守。

 “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启之,无有闭之也。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微哉!微哉!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今彼殷商,众口相惑,纷纷渺渺,好色无极,此亡国之征也。吾观其野,草营胜谷;吾观其众,邪曲胜直;吾观其吏,暴虐残贼,败法乱刑,上下不觉。此亡国之时也。大明发而万物皆照,大义发而万物皆利,大兵发而万物皆服。大哉圣人之德!独闻独见,乐哉。”

译文

 周文王在丰邑召见太公,对他说:“唉!商纣王暴虐到了极点,任意杀戮无辜之人,请您辅助我拯救天下民众,您看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君主应修养德性,礼贤下士,施恩惠于民众,以观察天道的吉凶。当天道还没有灾害征兆时,不可先倡导征讨。当人道没有出现祸乱时,不可先谋划兴师。必须看到既出现了天灾,又发生了人祸,才可以谋划兴师征伐;既看到他的公开言行,又了解他的秘密活动,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既看到他的外在表现,又了解他的内心情况,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意图;既看到他疏远什么人,又了解他亲近什么人,才能知道他的真实情感。实行吊民伐罪之道,政治理想就可以实现;遵循正确的路线,统一天下的目的就可以达到;建立适当的制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确立强大的优势地位,就可以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全胜而不经过战斗,以大军临敌而没有伤亡,真可谓是用兵如神了。微妙啊!微妙啊!

 “能与人同疾苦而相互救援,同情感而相互保全,同憎恶而相互帮助,同爱好而有共同追求。这样。就是没有军队也能取胜,没有冲车机弩也能进攻,没有沟垒也能防守。真正的智慧不显现出智慧,真正的谋略不显现出谋略,真正的勇敢不显现出勇敢;真正的利益不显现出利益。为天下人谋利益的,天下人都欢迎他;使天下人都受害的,天下人都反对他。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所有人的天下。夺取天下,就象猎逐野兽一样,天下所有人都有分享兽肉的欲望;也象同坐一条船渡河一样,渡河成功,大家都达到了目的;失败了,大家都遭受灾难。这样做,天下人就都欢迎他,而不会反对他了:不从民众那里掠取利益,却能够从民众那里得到利益;不从别国那里掠夺利益,却能够从别国那里获得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却能够从天下获取利益。不掠取民众利益,民众拥护他,这是民众给予他利益;不掠取别国利益,别国归附他,这是别国给予他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天下拥护他,这是天下给予他利益。所以,这种方法使人看不见,这种事情使人听不到,这种胜利使人不可知。真是微妙啊!、微妙啊!

 “鸷鸟将要发起袭击时,必先收翼低飞;猛兽将要搏斗时,必先贴耳伏地;圣贤将要行动时,必先向人表示自己的愚蠢迟钝。现在的商朝,谣言四起,社会动乱不已,而纣王依然荒*无度,这是国家覆亡的征兆,我观察他们的田地里,野草盖过了禾苗;我观察他们的大臣,奸邪之徒超过了忠直之士;我观察他们的官吏,暴虐残酷,违法乱纪。面对这种局面,他们朝廷上下依然执迷不悟。这是到了该灭亡的时候了。旭日当空则天下万物都能沐浴阳光,正义所至则天下万物都能得到利益,大军兴起则天下万物都会欣然归附。伟大啊!圣人的德化,独到的见地,无人能及,这才是最大的欢乐啊!”

《六韬》龙韬·阴符原文及译文

  龙韬·阴符  作者:姜子牙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三军卒有缓急,或利或害,吾将以近通远,从中应外,以给三军之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