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什么样有图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7浏览:2收藏

棉花是什么样有图片,第1张

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的种籽纤维,绝大多数亚热带国家都有生产。在热带地区可长到6公尺(20尺)高,一般为1~2公尺(4~6尺)。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后凋谢,留下绿色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白色带黄的,长约2~4公分(075~15寸),含纤维素约87~90%,水5~8%,其他物质4~6%。

目录目录棉花 棉花

棉花

进入9月以后,由吐鲁番往南经库尔勒、阿克苏、喀什直到和田,或北上经玛纳斯、石河子、乌苏直至博乐,到处都可看见在广阔的田野里盛开着一片雪白的银花,把戈壁绿洲相衬得格外明丽,这就是有名的新疆棉花。

新疆是我国最早植棉的地区之一。

古代我国内地称棉花为"白叠"、"织贝"或"吉贝"。

今日新疆 尔族人称棉花为"帕合他"。

一些史学家认为"白叠"与"帕合他"读音相近,显为同一词,从字源上也可看出棉花由新疆传入内地的痕迹。

新疆植棉的历史,一般认为不少于2000年。

根据出土文物和古籍记载,自东汉起至南北朝时期,塔里木盆地各地和吐鲁番地区已相继种植了棉花,并有了棉纺织手工业。

如民丰县出土的东汉墓中已有了土蜡染布及白布裤、手帕等棉织品。

晋、唐时期的吐鲁番古墓中,所见棉纺织物就更多了。

《梁书·西北诸戎传》称:"高昌国多草木,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纑,名为白叠子,国人多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交市用焉。

"在巴楚县托库孜萨来古城晚唐地层内不仅发现棉布,而且发现了棉籽实物。

其籽粒小,纤维短,色黄。

据考证,这就是当时种植的一年生草棉(即非洲棉)。

新疆虽有悠久的植棉历史,但棉花生产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获得新的发展。

1949年新疆只有棉田33350多公顷,总产10万余担。

到1959年棉田已发展到14万多公顷,总产114万余担,较1949年总产增加10倍以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政策放宽和棉花经济进一步落实,新疆植棉业又有了更大的发展。

尤其近年来,自治区确立了"一黑一白"的经济发展战略,植棉面积增加,单产提高,已出现了5个双百斤县,亩产150公斤的棉田面积已达数百公顷。

亩产最高水平已达235公斤。

目前其总产、单产、人均占有和外调总量均为全国之冠。

到1999年自治区棉田面积扩大到97万公顷,总产3000万担。

棉花产值达到9597亿元,占新疆农业总产值的41%。

如今棉花已成为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

新疆有最适于植棉的自然环境条件,主要是新疆的热量丰富,日照充足,降水稀少,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和利用雪水人工灌溉,这为棉花的生长提供了我国其他棉区所不及的良好条件。

因此,新疆种植棉花有较大优势,比如病虫害种类少,危害程度轻,特别是没有红铃虫危害和极少发生烂铃,这就减少了防治病虫的劳力与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此外,新疆棉花吐絮好,絮色白,品级高,常年一、二级花在80%以上,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专家们认为新疆棉花可纺性好,色白,可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字棉相媲美。

新疆不仅广种陆地棉,而且能种植长绒棉,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生产基地。

长绒棉在棉花分类上属海岛棉,与陆地棉相比生育期较长,主要表现在开花至吐絮的铃期长达10~20天,因此需要较多的积温和更充足的光照。

此外,长绒棉生长势较强,对水肥更为敏感,掌握不好更易徒长和蕾铃大量脱落,所以更适于种植在干燥而有灌溉条件又便于人工控制的地方。

由于一般长绒绵的纤维长度在35毫米,细度7000米/克,强度45克,因此可作特殊用途,是轮胎帘子线、导火线、宝塔线、降落伞和高档纺织品的重要原料。

我国过去没有种植长绒棉,特纺工业所需原料全部依赖进口。

为发展长绒棉生产,1954年中央农业部曾指示在云南、广西、广东、福建和新疆五省(区)进行引种试验。

新疆经过试种,获得成功,纤维品质符合纺织工业要求。

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1955年以后,一方面由国外引进长绒棉品种继续鉴定试验,同时开始大面积种植;另一方面则建立科研机构开展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促进长绒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步提高。

目前新疆长绒棉种植面积达到数万公顷左右,成为国内唯一大量生产长绒棉的地区。

新疆棉花主要调往上海、浙江、四川、陕西、辽宁、天津、江苏、河南、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江西、湖南、湖北、吉林、北京、山东、宁夏等19个省市。

1982年新疆长绒棉开始向罗马尼亚出口。

1983年陆地棉、长绒棉都进入了国际市场,主要运销罗马尼亚、日本、苏联、捷克、南斯拉夫等国家。

新疆棉花的生产用种,昔日主要是草棉和部分混杂退化的陆地棉;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下,从引种苏联品种逐渐发展为应用新疆自育品种。

多年来经过数次换种,现在生产用种实现了自育品种化。

近年来,新疆利用高科技生产出来的天然彩色棉,在国际市场上卖到4000美元一吨,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人类统治着地球,我们把自己作为地球的主人,我们宣示着主权,宣示着自由独立,宣示着一切,殊不知在这地球之上植物的出现比我们早了不知道多少个岁月,它们开始从水里到水岸边,通过根去粉碎岩石形成土壤,被迫长出叶子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为了繁殖后代开花结果,直到现在植物当中都存在着许多未解之谜

来源网络

而想到棉花大家可能并没有太过在意,而棉花就存在着谜团,棉花的花刚开始的时候是乳白色,随后不久慢慢的变成淡**,之后粉红色,紫红色,是开了不同颜色的花还是花会变颜色?有科学研究认为这是花青素的缘故

来源网络

花青素在酸性的环境下呈红色,而在碱性的环境下呈蓝色,而其本身并没有颜色,所以刚开始开花的时候看上去是乳白色的,随着植物的呼吸作用酸性增加慢慢的开始出现红色

没有

棉花有非洲棉、亚洲棉和美洲棉等几种。这几种棉花都不是我国的原有作物,中国古代无“棉”字,“绵”是指丝绵,古籍上所记的“木棉”是指作枕芯用的木棉,而非棉花。在这几种棉花中,非洲棉传入中国的时间大致不晚于西汉中期,系经由中亚传人我国新疆。传入初期大概种植不多,一直到南北朝时期,新疆的棉花种植和纺织才逐渐普遍。哺史·高昌传》记载:其地“多草木,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如,名日白叠子,国人取织以为布。”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发现的高昌和平元年(公元五五一年)的契约中,提到一次借“叠布”(棉布)六十匹的事。这些资料都反映了当时新疆地区棉花种植的情况。非洲棉产量低,纤维也差,但生长期短,成熟早,适合新疆地区的气候条件,所以很早就在新疆推广。亚洲棉原产地是印度,质量比非洲棉好,系经过东南亚传入华南。传入的时间比非洲棉传入新疆的时间要晚一些。棉花的传入虽然较早,但自南北朝以至唐、宋的长时期中,种植地方只限于新疆、云南、两广和福建的部分地区,棉布在人们的衣着中尚未占重要地位。一直到宋末元初,棉布才开始普遍起来。

《辞典》:棉花子出处《百草镜》拼音名MiánHuāZǐ别名木棉子(《本草经疏》),棉花核(《兰台轨范》)。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种子。药理作用参见"棉花根"条。性味《本草经疏》:"辛,热,有毒。"功能主治温肾,补虚,止血。治阳痿,睾丸偏坠,遗尿。痔血,脱肛,崩漏,带下。①《本经逢原》:"烧存性,解梅疮毒,痔漏,脱肛,下血,每服半两,黑豆淋酒服之。"②《药性考》:"补虚,暖腰,治损。"③《现代实用中药》:"有促进母乳分泌之效。"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温肾,止痛。治白带,并治小儿遗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注意阴虚火旺者忌服。附方①治阳痿不超:棉花子(水浸,晒干,烧酒拌炒,去壳用仁)半斤,破故纸(盐水炒)、韭菜子(炒)各二两。为末,葱汁为丸,梧子大。每服二钱,空心酒下。(《祝穆试效方》)②治肾子大小偏坠:棉子煮汤入瓮,将肾囊坐入瓮口,俟汤冷止。一二次散其冷气自愈。(《回生集》)③治虚怯劳瘵,久嗽吐血不止:棉花子不拘多少,童便浸一宿,为末。每服一钱,侧柏叶汤下。(《集效方》)④治盗汗不止:棉子仁三、四钱,每日煎汤一碗,空心服三、四日。(《纲目拾遗》)⑤治乳汁缺少:棉花子三钱,打碎,加黄酒二匙,水适量,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⑥治胃寒作痛:新棉花子炒黄黑色,研末,每天服一至二次,每次二钱,用淡姜汤或温开水调服。(《上海常用中草药》)⑦治肠风、肠红下血:淮棉花核一升,槐米七钱。用天目芽茶四两,泡汁,将二味炒燥,入茶汁内,复泡又炒,如此数次,汁干为度,磨末。每服三钱,空心酒调下。(《德胜堂经验方》)⑧治肠风下血:生柿子二个,竹刀切去蒂核,以棉花子塞入柿内,仍盖好,瓦上煅存性,研细末,米饮热调服,重者三服。(王

详见百科词条:棉花子 [ 最后修订于2009/12/8 0:35:12 共133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棉花是什么样有图片

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的种籽纤维,绝大多数亚热带国家都有生产。在热带地区可长到6公尺(20尺)高,一般为1~2公尺(4~6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